第2讲 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发展战略与总体结构。 2 对当前信息系统状况的了解。
(功能,应用环境和应用现状进行评价) 3 对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4 近期发展的计划。
1. 组织结构分析
厂长
工厂管理委员会
厂长工作部
经营部
生产部
后勤部
宣教部
厂
企
长
业
办
管
公
理
室
处
计 供财销包生设技 第 第 职厂 服
划应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覃焱
石家庄铁道学院经管分院信息管理教研室
第2讲 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 就是根据组织的目标与战略信息系统建设
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 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一、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内容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一般既包含三至五年长期规 划,也包含一至两年的短期计划。 整个战略规划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市场 预测
销编编 售制制 历年销 史度售 资销计 料售划 管大 理纲
合合合 同同同 有执登 效行记 性情和 审况变 查分更
析
销销 售售 利统 润计 核分 算析
出库 入存 库统 管计 理
市市 场场 预分 测析
2、定义管理功能组(业务流程)
管理功能组是管理各类资源的各种相关活动和决策的组合。 管理人员通过管理这些资源支持管理目标。 管理功能应独立于组织机构。
优化后的U/C矩阵
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
1、完备性检验: 完备性(completeness)检验是指对具体的数 据项(或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即“C”)和 至少一个使用者(即“U”),功能则必须有产 生或使用(“U”或“C”元素)发生。否则这个 U∕C矩阵的建立是不完备的。 这个检验可使我们及时发现表中的功能或数据 项的划分是否合理,以及“U”,“C”元素有无 填错或填漏的现象发生。
U/C矩阵的建立
首先要进行系统化自顶向下地划分,然后逐个确定 其具体的功能(或功能类)和数据(或数据类), 最后填上功能/数据之间的关系,即完成了U/C矩阵 的建立过程。
首先建立一张二维表格,将所调查的数据填写在横 向方向(X),将功能填写在纵向方向(Y);然后按 照数据与功能之间的产生(Create)与使用(Use) 之间的关系,分别在对应的单元中填入C或U。
划分时应注意
沿对角线一个接一个地画,既不能重叠,又不能 漏掉任何一个数据和功能。
方块的划分是任意的,但必须将所有的“C”元 素都包含在小方块之内。划分后的小方块即为今 后新系统划分的基础。
每一个小方块即一个子系统。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同一个调整出来的结
果,小方块(子系统)的划分不是唯一的。
装产备术一 九工医 务
统 计 处
处
务 处
售 处
车 间
调 度 处
管 理 处
质 量 处
生 产 车 间
生
产 车 间
食务 堂室
公 司
厂小企质计综统
算合
车管检
计计
中划
办队科科心处科
销成业市
售
务场
管品联分
理
系析
科库部部
甲乙丙丁 班班班班 组组组组
党团工职人图
委
书
办
教事资
公
料
室委会处处室
业务的功能细化
销售管理
销售计 销售合 销售核 成品库 划管理 同管理 算管理 管理
U/C矩阵表
U/C矩阵的求解优化
定义信息系统结构实际上就是划分子系统。BSP方法是 根据信息的产生和使用来划分子系统的,它尽量把信息产生 的企业过程和使用的企业过程划分在一个子系统中,从而减 少了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U/C矩阵优化的操作方法:开始的时候数据类和过程 是随机排列的。U,C在矩阵中排列也是分散的。我们以 调换过程和数据类顺序的方法,使表中的“C”元素尽量地 靠近U/C矩阵的对角线,然后再以“C”元素为标准,划分 子系统。
划分时应注意(续)
具体如何划分为好,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分 析者个人的工作经验和习惯来定。
子系统划定之后,留在小方块(子系统)外还 有若干个“U”元素,这就是今后子系统之 间的数据联系,即共享的数据资源。
我们将这些联系用箭头表示。
子系统划分结果
End
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续)
3、无冗余性检验 无冗余性(non-verbosity)检验即表中不允许 有空行空列。 如果有空行空列发生则可能出现如下问题: 漏填了“C”或“U”元素; 功能项或数据项的划分是冗余的——没有 必要的。
4、子系统划分
用粗线条框起UC比较集中的区域,这样形成的框就是一个个 子系统。在粗框外的U表示一个子系统用另外一个子系统的数据。
资源及其生命周期 关键性资源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支持性资源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的消耗和使用物,其基本
资源有四类:材料、资金、设备、人员。
3、功能与数据之间关系分析
1、功能与数据之间关系分析 功能与数据之间关系分析是分析业务流程中关于有关功能产
生数据和使用数据之间的关系 2、功能与数据之间关系分析的目的
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续)
2、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uniformity)检验是指对具体的数据项∕类必有 且仅有一个产生者(“C”)。如果有多个产生者的情况 出现,则产生了不一致性的现象。其结果将会给后续开发 工作带来混乱。 这种不一致现象的产生可能有如下原因: 没有产生者——漏填了“C”元素或者是功能、数 据的划分不当。 多个产生者——错填了“C”元素或者是功能、数 据的划分不独立,不一致。
使得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合理 为划分子系统提供依据 3、功能与数据之间关系分析的工具 功能/数据分析法是通过U/C矩阵的建立和分析来实现的。
U/C(Use/Create)矩阵是IBM公司于70年代初的BSP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中提出的一种系统化的 聚类分析方法。 它通过数据由一些功能产生,并被一些功能所使用之间的关 系,判断数据产生于使用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对功能进行归类, 为系统划分提供依据。 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功能/数据分析,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各方 面的管理分析。如用它来分析收集数据的合理性和完备性问题。
U/C矩阵的功能
一般说来U/C矩阵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四点: 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前段分析
和调查工作的疏漏和错误。 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来分析数据的正确性
和完整性。 通过对U/C矩阵的求解过程最终得到子系统的划分。 通过子系统之间的联系(“U”)可以确定子系统
之间的共享数据。
(功能,应用环境和应用现状进行评价) 3 对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4 近期发展的计划。
1. 组织结构分析
厂长
工厂管理委员会
厂长工作部
经营部
生产部
后勤部
宣教部
厂
企
长
业
办
管
公
理
室
处
计 供财销包生设技 第 第 职厂 服
划应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覃焱
石家庄铁道学院经管分院信息管理教研室
第2讲 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 就是根据组织的目标与战略信息系统建设
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周 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一、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内容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一般既包含三至五年长期规 划,也包含一至两年的短期计划。 整个战略规划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市场 预测
销编编 售制制 历年销 史度售 资销计 料售划 管大 理纲
合合合 同同同 有执登 效行记 性情和 审况变 查分更
析
销销 售售 利统 润计 核分 算析
出库 入存 库统 管计 理
市市 场场 预分 测析
2、定义管理功能组(业务流程)
管理功能组是管理各类资源的各种相关活动和决策的组合。 管理人员通过管理这些资源支持管理目标。 管理功能应独立于组织机构。
优化后的U/C矩阵
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
1、完备性检验: 完备性(completeness)检验是指对具体的数 据项(或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即“C”)和 至少一个使用者(即“U”),功能则必须有产 生或使用(“U”或“C”元素)发生。否则这个 U∕C矩阵的建立是不完备的。 这个检验可使我们及时发现表中的功能或数据 项的划分是否合理,以及“U”,“C”元素有无 填错或填漏的现象发生。
U/C矩阵的建立
首先要进行系统化自顶向下地划分,然后逐个确定 其具体的功能(或功能类)和数据(或数据类), 最后填上功能/数据之间的关系,即完成了U/C矩阵 的建立过程。
首先建立一张二维表格,将所调查的数据填写在横 向方向(X),将功能填写在纵向方向(Y);然后按 照数据与功能之间的产生(Create)与使用(Use) 之间的关系,分别在对应的单元中填入C或U。
划分时应注意
沿对角线一个接一个地画,既不能重叠,又不能 漏掉任何一个数据和功能。
方块的划分是任意的,但必须将所有的“C”元 素都包含在小方块之内。划分后的小方块即为今 后新系统划分的基础。
每一个小方块即一个子系统。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同一个调整出来的结
果,小方块(子系统)的划分不是唯一的。
装产备术一 九工医 务
统 计 处
处
务 处
售 处
车 间
调 度 处
管 理 处
质 量 处
生 产 车 间
生
产 车 间
食务 堂室
公 司
厂小企质计综统
算合
车管检
计计
中划
办队科科心处科
销成业市
售
务场
管品联分
理
系析
科库部部
甲乙丙丁 班班班班 组组组组
党团工职人图
委
书
办
教事资
公
料
室委会处处室
业务的功能细化
销售管理
销售计 销售合 销售核 成品库 划管理 同管理 算管理 管理
U/C矩阵表
U/C矩阵的求解优化
定义信息系统结构实际上就是划分子系统。BSP方法是 根据信息的产生和使用来划分子系统的,它尽量把信息产生 的企业过程和使用的企业过程划分在一个子系统中,从而减 少了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
U/C矩阵优化的操作方法:开始的时候数据类和过程 是随机排列的。U,C在矩阵中排列也是分散的。我们以 调换过程和数据类顺序的方法,使表中的“C”元素尽量地 靠近U/C矩阵的对角线,然后再以“C”元素为标准,划分 子系统。
划分时应注意(续)
具体如何划分为好,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分 析者个人的工作经验和习惯来定。
子系统划定之后,留在小方块(子系统)外还 有若干个“U”元素,这就是今后子系统之 间的数据联系,即共享的数据资源。
我们将这些联系用箭头表示。
子系统划分结果
End
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续)
3、无冗余性检验 无冗余性(non-verbosity)检验即表中不允许 有空行空列。 如果有空行空列发生则可能出现如下问题: 漏填了“C”或“U”元素; 功能项或数据项的划分是冗余的——没有 必要的。
4、子系统划分
用粗线条框起UC比较集中的区域,这样形成的框就是一个个 子系统。在粗框外的U表示一个子系统用另外一个子系统的数据。
资源及其生命周期 关键性资源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支持性资源是企业为实现其目标的消耗和使用物,其基本
资源有四类:材料、资金、设备、人员。
3、功能与数据之间关系分析
1、功能与数据之间关系分析 功能与数据之间关系分析是分析业务流程中关于有关功能产
生数据和使用数据之间的关系 2、功能与数据之间关系分析的目的
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续)
2、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uniformity)检验是指对具体的数据项∕类必有 且仅有一个产生者(“C”)。如果有多个产生者的情况 出现,则产生了不一致性的现象。其结果将会给后续开发 工作带来混乱。 这种不一致现象的产生可能有如下原因: 没有产生者——漏填了“C”元素或者是功能、数 据的划分不当。 多个产生者——错填了“C”元素或者是功能、数 据的划分不独立,不一致。
使得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合理 为划分子系统提供依据 3、功能与数据之间关系分析的工具 功能/数据分析法是通过U/C矩阵的建立和分析来实现的。
U/C(Use/Create)矩阵是IBM公司于70年代初的BSP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中提出的一种系统化的 聚类分析方法。 它通过数据由一些功能产生,并被一些功能所使用之间的关 系,判断数据产生于使用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对功能进行归类, 为系统划分提供依据。 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功能/数据分析,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各方 面的管理分析。如用它来分析收集数据的合理性和完备性问题。
U/C矩阵的功能
一般说来U/C矩阵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四点: 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前段分析
和调查工作的疏漏和错误。 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来分析数据的正确性
和完整性。 通过对U/C矩阵的求解过程最终得到子系统的划分。 通过子系统之间的联系(“U”)可以确定子系统
之间的共享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