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思考:下图分别代表哪个部门?
新石器时代
脚踏三锭纺车
后母戊鼎
二、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一)纺织工具的进步
纺织工具进步简表 时期 工具 用途 3万年前 骨针 缝制兽皮 新石器后期 陶纺轮 纺线 汉 代 纺车 纺纱 元代以后 织布机 织布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2.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
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
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1、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2、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3、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农业生产工具与耕作方式的变化
地区 时间
特点/使用情况
1万年前 石器 打制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西亚 北非
5000年前 打磨结合 工序:选料、打击、磨光、钻孔 6000年前
石器锄耕
中国 5000年前 青铜器
时期 商周时期
劳作方式 集体劳作
特点
生产力水平低,工具简单,实行土地国 有制并且大家集体劳动
(一)农业劳作方式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劳作方
特点
代表
式
家庭式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劳作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古希腊罗马的家庭式劳作
问题: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为什么会从集体转向家庭?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正是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剩余产品出现了,增多了,才产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才可 能由奴隶制生产关系过渡到封建生产关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概念解析 1、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 三要素
主要标志 决定性作用
(生产力)
生产工具:劳动资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高低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
劳作方式:指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所采取的,包括分工协作方式在内的劳动组织形式。
课程标准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鲁国为代表的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促使新 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在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国诸侯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 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
材料2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 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 阶层的声势。……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 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三)冶金工具的进步
冶金工具进步简表
冶金方式 冶金工具
作用
土炉
熔化金属原料
锻打锤Leabharlann (小型) 锉打击金属原料 磨平金属
坩锅
熔化金属
铸造 (大型) 范
定型,商周时制作青铜器 定型,战国后制作铁农具
东汉 水排
冶铁鼓风工具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 发明水力风箱水排
(一)农业劳作方式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熊懿求《论生产工具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中的主要决定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2.家庭式劳作 【学思之窗】材料: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 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 大部分手工业品”。
思考:小农经济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地位: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 积极:①保证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有利于社会稳定。
提花机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在纺织品上对审美的需求,以织物代替手工刺绣,是中国
领先世界的技术突破。
二、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二)陶瓷工具的进步
陶瓷工具进步简表
时期 最初 新石器晚期
工具/方 式
泥条盘筑
坯车
用途 制造陶器 制坯
匣钵 中国南朝
防止污损坯件
唐宋
支钉
防止粘连
二 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关联纲要上:陶瓷业
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成就【【:
——《中国文化概论》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铁犁用于牛耕、精耕细作、粮食产量提高。 经济: 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 政治: 各国变法,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封建制度确立; 思想: 出现百家争鸣。
刀耕 火种
石器 锄耕
铁犁 牛耕
靠天吃饭无作为 开始主动参与
利用畜力解放自己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借助③水灌力溉工具的进步提高了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用水。
陶器
桔槔
翻车(马钧改进) 筒车
高转筒车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驯化工具
圏厩——饲养禽兽 马槽——喂马 弓箭、网——捕捉动物
汉代陶制猪圈
弓箭
马槽
1.《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
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①新石器时代:人们大量使用陶器,(仰韶文化)彩绘陶器,(龙山文化) “蛋壳陶”。 ②东晋南朝时期:南方陶瓷业有了明显进步。 ③唐朝:唐三彩(陶器)。 ④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汝、哥、定、官、钧)为 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色彩多变,质感浑厚。 ⑤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⑥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制瓷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生产力提高,逐渐解放人力
一牛一人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二)灌溉工具的变化 问题:灌溉工具的变化趋势?
灌溉工具进①步灌简溉表装置日益复杂
时 期 工 具 ②从人其力他到自然力
原始社会 东汉末年
唐代
陶器 翻车 筒车
利用①杠提杆高原了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三国时②期扩广大泛了使农用耕区域,加速了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小亚细亚 前15— (赫梯人) 前14C
战国 中国
南北朝
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欧洲 铁农具 灌钢法
铁器锋利轻便, 易锻制打磨
铁犁牛耕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想一想】铁农具使用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对战国时期社会转型起到怎样的作用 ? 材料1 铁犁牛耕技术使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