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拓展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编者选题表
题号
知识点
易中
“海上马车夫〞1
“日不落帝国〞23
世界市场的拓展4、5
综合6
一、选择题
1.(2021·湖南长沙月考)“紧随西班牙之后崛起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了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该国被称
为( )
A.“海盗国家〞
B. “海上马车夫〞
C.“瓷器之国〞
D. “世界工厂〞
解析:B 通过材料信息“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
同时也积累了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可知这
个国家是指荷兰,而荷兰又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
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
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
商。
以下关于此条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其公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扩张
C.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公布
D.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
解析:D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发生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工业资本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故B项错误;?航海条例?主要为打击荷兰殖民势力扩张而公布,故C项错
误;根据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未经同意外国商人不得与英属美洲殖民
地贸易往来,说明英国政府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故
D项正确。
3.(2021·浙江杭州月考)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
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荷兰、法国、葡萄牙
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D.西班牙、荷兰、法国
解析:D 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通过三
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18世纪中期打败了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
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
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
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
这种
语言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欧洲工业革命纵深推进
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
C.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
D.西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解析:D 由材料可知,这种“混合〞语言产生的原因是早期西方国家
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其经济动因是资本原始积累,D项正确。
早期殖
民与扩张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A、B两项错误;C项不符合“经济根源〞,
故错误。
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宣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标准和文化、法律标准、政
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在塑造经济开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 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
响。
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 )
欧洲文明是推动世界经济开展的根本动力
欧洲殖民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等为目标
C.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当地经济开展
D.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
解析:C材料中“在塑造经济开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反映出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促进当地经济开展。
欧洲殖民者
的侵略,客观上瓦解了当地落后的生产关系,促进了新经济因素的开展,尽管主观上欧
洲人纯粹是为他们自己的利
益而着想的,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开展。
二、非选择题
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年亿
1750年亿
1850年亿
1900年亿
——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开展?编制
材料二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
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
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
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局部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
不过,在南北美洲和
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
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
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
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
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人数的4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的开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缺乏,这主要是乾、嘉、道
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
了新的粮食来源。
——樊树志?国史概要?
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根本趋势。
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
材料一中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成因。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表格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欧洲人口比率的持续提高是因为欧洲通过对非洲、美洲的掠夺促进了自身
的开展,而非洲人口比率持续下降那么因欧洲人进行的黑奴贸易,人口流向美洲;美洲人口比率先降后升,前者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大量屠杀印第安人,后者是因为非洲黑奴输入和欧洲移民增加。
第(2)问的第一小问,找出材料一表格中1650~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显著特点是人口迅速增加,所占比率不断扩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的关键信息:
政府奖励垦荒,双季稻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归纳答复即可。
答案:(1)根本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减少,之后那么不断扩大。
联系: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欧洲经济开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
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
欧洲强国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
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促进美洲人口增长。
(任答一
点即可)
特点: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扩大。
成因:奖励垦荒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开展;粮食产量提高;高产作物推广。
(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