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洪绪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2.3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教学案 鲁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识点(重、难点): 重点:认识原子的构成。

难点:知道核电荷数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学前准备:多媒体。

板书设计:
2.3 原子的构成(1)
一、原子的结构
规 律: • 在原子中:
1.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2.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 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4. 同类原子,质子数相同;不同类原子,质子数不同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 活动意图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
原子
原子核(正电)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 正电核)
中子(不带电)
•情景引入
•多媒体播放视频——二战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震撼场面
【/news/domestic/vide o/265049.html】
•【过渡】小小一枚原子弹为什么会有如此威力呢?原子具有怎样的结构呢?•利用视频让学生感受核武器的巨大摧毁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播放资料——回眸前辈的足迹•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电子。

先前的理论被推翻。

汤姆森认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面包),在这个球里面散布着很小的带负电的电子(葡萄干),这些电子排成一层一层的环。

•4、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

•多媒体播放动画——a粒子散射实验•【/show/PwQHzzLRe4dE 54M6.html】
•学生根据视频描述看到的现象:
1.大部分α粒子顺利通过金箔且没有改变原
来的方向;
2.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
3.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点拨1:
让学生感受科学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为学生创设最近发展区。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1.大部分α粒子顺利通过金箔且没有改变原来的方向,说明它们有没有受到阻力?
2. 极少数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什么?
3.少数粒子发生偏转,原因是什么?
交流共享1:
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畅谈原子构想:
1.原子内空间绝大多数是空的。

2.原子内除电子外还有体积很小,质量
相对很大、带正电的粒子。

根据学生的构想,多媒体展示原子的剖面图。

中心这个带正电的粒子称为原子核。

原子核体积很小,它只是原子体积的几千亿份之一,如果我们将原子看作一个大型体育馆,你猜原子核有多大?
多媒体展示图片——体育馆与蚂蚁
它能否再分呢?
学生回答仍然可以再分。

不仅如此,原子核裂变时,还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弹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下面我们用结构图表示一下原子中各部分的关系:
【板书】一、原子的结构
帮助学生建立微观空间结构,想象原子立体结构。

激发兴趣,抽象问题直观化。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原子
•谁能总结一下原子核的特点?
•学生从体积、质量、结构、能量等方面描述原子核的特点。

【过渡】由此可见,原子是由几种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的质量大小一样吗?
•指导自学1:
•学生阅读第37页,然后总结出: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过渡】原子中的三种粒子的数目有何特点呢?
学生分析讨论第38页“活动天地”——找规律
点拨2:
1.同种原子钟,各种粒子数目有何关系?
2.所有原子都由这三种粒子构成吗?
3.不同种原子,构成它们的粒子数目有何特点?
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却不显电性了呢?
交流共享2:
学生分析,解释原因。

【过渡】以上我们研究了原子的结构,原子还有哪些奥秘呢?
指导自学2:
请大家阅读课本38页最后一段,总结出原子的性质。

学生阅读,自主学习。

认识并能描述原子的内部世界。

让学生明白原子核的质量相对较大的原因,以及各种粒子的带电情况。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

点拨3:
根据你的了解,你认为分子、原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什么根本区别和联系?
交流共享3:
学生讨论,比较归纳。

分子原子相似点
根本区别
联系
•课堂总结——我的收获
•学生小结收获

•当堂检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知识梳理,建立体系
目标检测,评价效果
教学反思:学生在分析a散射实验中,“为什么大部分a粒子不改变方向顺利通过?”时,学生不知如何解释,这时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思考,物体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变运动方向?学生知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到此学生自然明白这部分a粒子没有受到阻力。

再引导分析少数a粒子发生偏转,说明什么?是电子的作用所致吗?学生又迷茫。

接着引导:极少数a 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是电子的作用吗?学生肯定的回答:不是。

反弹应该是受到斥力,电子带负电不会对a粒子产生斥力,于是自然猜想到:原子内还有一种带正电的粒子。

继续引导:该粒子能将a粒子反弹回去,又说明什么?
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下,学生积极性不断提高,完全投入到问题情境中。

在老师赞许的目光鼓励下,自信心也逐步提升,学生的参与更积极,参与度也更广。

附件:
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填空:①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②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③带正电荷的是;
④带负电荷的是;
⑤质量最小的是;
⑥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2.某原子内共有34个粒子,其中有12个粒子不带电,该原子核内有个质子。

3.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有“原子之父”的美誉.在他的学说中有下述三个主要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②同一类原子的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你的理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