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导学案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李时珍夜宿古寺
四年级______班学生姓名__________ 执笔:董云峰
一、学习目标
1、我能牢固掌握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李时珍吃苦耐劳的品质。
3、我能感受出李时珍外出访药生活的苦和编写《本草纲目》的辛苦。
4、我能体会出李时珍认真工作的精神。
预习课
一、我会读。
1、我来读课文: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晰,发音要准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己检测一下吧!能达到以上要求吗?如果达不到的话,我可要再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
在文中标画出生字词,并反复读一读。
①我找出了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认真抄写。
生字:宿、材、徒、尘、煮、庙、订、砖、祥、扯。
生字组成的词:
②形近字我辨别。
尘()详()转()址()
尖()祥()砖()扯()
3.通过查词典等方法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的意思:①
②③
④
也有不明白的词语,记下来请同学们帮助我:①
②
二、动脑想。
1、我知道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段(至自然段)
第二段(至自然段)
第三段(至自然段)
展示课
一、检查预习,交流汇报
二、合作探究,精读品味
李时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察访过程中,为了辨明一些药草的药性,
他常常冒着危险,用亲口品尝的方法来鉴别。
你认为这样做值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结尾不是写寺内的人,而是写寺外的风啸鹰叫和皓月当空。
想一想,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精读品味:
(1)走进古寺,感受李时珍生活之苦。
<1>感受古寺的破败。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2>理解词语。
哪些词语让我们看到了李时珍生活的苦?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
来吗?
<3>重点句子理解。
“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
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出李时珍
____________ 的高贵品质。
(2)再入古寺,感受李时珍工作之勤。
<1> 李时珍是怎样修订《本草》的?在文中画下来。
<2>从哪些词语让我们看出李时珍工作的严谨、认真?
(3)李时珍二十七年的艰苦生活,二十七年的辛勤工作化成了一本书:《本
草纲目》。
看着这本传世巨着,你想说些什么?
资料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
着名医药学家。
在李时珍以前,我国医学书籍上记载的药为一千五百五十八
种,品种繁杂,名称混乱,有的一种药两三个名字,有的两种药混为一名。
李时珍深入民间,多次向农民、渔民、樵民、药农请教,上山采药,历时三
十余载,并阅书八百多种,对古籍本草书上的药物加以鉴别和考证,纠正了
古书中的许多错讹之处,共搜集新药物三百七十四种,写成了《本草纲目》
一书,总结了我国药物学的丰富经验。
书中对药物进行了系统分类,首先为
纲,次之为目,再次是药名、产地、形色、气味、性能等,全书共十六部,
五十二卷,对后世医学贡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