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
主体创新能力
【摘要】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主体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采取各种灵活有
效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
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培养主体意识创新能力
本人已从事英语科教学工作10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要想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尊重个体,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
使学生接受知识变得相对容易、相对轻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推动学生不断向
新的目标迈进。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材施教
1.创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有
助于沟通理解,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表现出来。

在课
堂教学中,我没有利用教师的“威风”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把我放在和他们同
等的地位一起学习。

我把知道的知识告诉他们,他们把知道的知识告诉我,课堂
的气氛非常的融洽。

比如;八年级上册,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一课时,我就直接问他们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需要准备
什么材料,制作程序如何。

学生们通过预习课文后告诉我:cups, bananas 等等,然后接着告诉我制作的程序:first, peel three bananas, then cut up the bananas 等等。

等把全部的制作程序告诉完我以后,他们也就基本掌握了这节课
的内容。

在这里,学生感觉到是他们把知道的知识告诉给我的,不是我教给他们
的。

所以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社会成员,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使
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教育场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

2.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而且由于各自的智力、原有知识水平
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其英语学习情况必然也千差万别。

因此,为了使英语教学适
应于学生的不同情况,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比如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七(2)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我就多用一点时间讲
解课本的内容。

七(3)班学生的基础相对好,我就多给他们安排一些拓展练习。

有的学生发音不足,我就让他们多听录音,然后模仿,必要时去纠正每个音标的
发音;有的学生句子结构掌握不好,我就多给他们讲解语法结构,特别是动词的
各种时态和语态;有的学生记忆单词困难,我就让他们随时准备一个小册子,随
时随地都拿出来背背,还有很多情况,我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他们指导。

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1.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都有着
必然的紧密联系,使之全球经济的发展成为全球化,国与国的发展与合作,人与
人的沟通交流,都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而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是通向世界的
桥梁。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它、利用它。

这也是我们生存的需要,多一种技能,多
一条出路。

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
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我三番五次地给学生们强调:你们以后走出社会,无论是和西方国家讲英语的人
还是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学习、交流、贸易等,必然会用上世界通用的语言——
英语。

所以你们必须现在要学习掌握好英语。

2.通过情感调动内在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

英语课堂除了是学习语言知识外,还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把阅读中的情感因素与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以
此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以
充分发挥。

教师只有情思横溢,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创设师生情感交
流的气氛,以情动人,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学生产生求知
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课本Unit7 Section B “Mom knows me best”一课时,
我首先讲出我的妈妈是如何地对我好,然后提问学生在家里妈妈是如何对待他们。

同学们各抒己见,但归纳起来都是妈妈爱他们的一种表现。

接着播放课文入情入境,然后带着学生走进诗歌,通过情感的熏陶,学生们自然会被妈妈那种关心自
己疼爱自己的情感而感染,会有很多心里话想对妈妈说,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感
情产生了共鸣。

这样,学生们对内容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对语言结构的掌握就会
更牢固。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
1.营造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创新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假设,提出不同意见,高
度重视学生的各种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我们学习九年级英语Unit 13 Section B“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一课时,先给学生介绍污染种类有哪些,比如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
质污染等等,让学生对污染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展示几张没有污染的和几张污染
后的图片,让学生运用有关的知识去描述所见图片的内容。

接着教师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大胆想象,并发挥想象力来描述污染过后和
没有污染之前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更多的与众不同的想法、见解,之后由老师加
以整理、综合,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学家曾经提出:“学则需疑,大疑
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这句话说出了质疑问难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应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给学生创造设问的情境,提供
设问的机会,使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争论问题”
的好习惯。

例如,翻译“桌子上有两本书和一支笔”这个句子,有两种答案:There are two books and a pen on the desk. 和 There is a pen and two books on the desk.有些同学就很迷惘,为什么这里的be动词形式不一样,一
个用单数,一个用复数?教师通过解释语法“就近原则”后,学生很快就明白了
其中的道理。

之后,又让学生列出更多关于“就近原则”的句子,学生们脱口说
出几个类似的句子。

如,You or he is going to be sent to study abroad.
和 He or you are going to be sent to study abroad; Neither he or
they are going to shanghai.和Neither they or he is going to shanghai。

此时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外,又要设法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

因为每个
学生基础不同,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面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提出五花八
门的疑问,但无论问题怎样,都是学生脑力劳动的结果,理应得到尊重。

教师只
有通过不断地鼓励与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新见解,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英语课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参与程度如何,
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尊重个体,运用各
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与强化学生的主
体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的
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刘道义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5]张献臣.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处理的几个辩证关系[J].人教期刊,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