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课后习题 第1章测评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2.如图所示,ΔH1=-39
3.5 kJ·mol-1,Δ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 kJ·mol-1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断裂1 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
3.近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DEFC),它用磺酸(强酸)类质子作为溶剂,在200 ℃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加安全。

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2H5OH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B.1 mol乙醇被氧化转移6 mol电子
C.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D.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
4.已知3.6 g碳在6.4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测得放出热量a kJ。

O2(g)
又知12.0 g碳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b kJ。

则热化学方程式C(s)+1
2
CO(g) ΔH=Q中Q等于( )
A.-(a-b)kJ·mol-1
B.-(a+b)kJ·mol-1
C.-(5a-0.5b)kJ·mol-1
D.-(10a-b)kJ·mol-1
5.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如下: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 kJ·mol-1
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
②CH3OH(g)+1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OH的摩尔燃烧焓ΔH=-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
O2(g)CO2(g)+2H2(g)的ΔH>-192.9
2
kJ·mol-1
6.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
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为正极
7.已知氧化性:Au3+>Ag+>Cu2+>Pb2+>Cr3+>Zn2+>Ti2+。

现有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X为Ti,则Y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Zn-2e-Zn2+
B.若X为Cr,则Y可以选Zn或Ti
C.若Y为Cu,则X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Cr-3e-Cr3+
D.若Y为Pb,则含X n+的溶液中阴离子数会减少
8.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程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N2(g)+3F2(g)2NF3(g)的ΔH>0
D.NF3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
9.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闭K2、打开K1,试管内两极都有气泡产生
B.关闭K2、打开K1,一段时间后,发现左侧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比右侧略多,则a为负极,b为正极
C.关闭K2,打开K1,一段时间后,用拇指堵住试管移出烧杯,向试管内滴入酚酞,发现左侧试管内溶液变红色,则a为负极,b为正极
D.关闭K2,打开K1,一段时间后,再关闭K1,打开K2,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
10.已知某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 x C+Li1-x CoO2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 Li2S。

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
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两种电池的负极材料相同
D.上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已知摩尔燃烧焓是指1 mol纯物质完全氧化为同温下的指定产物时的焓变[氢元素氧化为H2O(l)、碳元素氧化为CO2(g)]。

氢气和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2H2(g)+O2(g)2H2O(l) ΔH1=-a kJ·mol-1
②H2(g)+1
O2(g)H2O(g) ΔH2=-b kJ·mol-1
2
O2(g)CO(g) ΔH3=-c kJ·mol-1
③C(s)+1
2
④C(s)+O2(g)CO2(g) ΔH4=-d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的摩尔燃烧焓为-b kJ·mol-1
B.碳的摩尔燃烧焓为-c kJ·mol-1
C.一氧化碳的摩尔燃烧焓为(d-c) kJ·mol-1
D.1
a>b
2
12.如图是半导体光电化学电池光解水制氢的反应原理示意图。

在光照下,电子由价带跃迁到导带后,然后流向对电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电极的电极反应:2H2O+2e-H2↑+2OH-
B.半导体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对电极移动
D.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太阳能→化学能→电能的转化
13.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 x)的污染。

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 160 kJ·mol-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CH4(g)+2NO2(g)N2(g)+CO2(g)+2H2O(l) ΔH=-867 kJ·mol-1
B.CH4催化还原NOol CH4还原NO2生成N2,在上述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生成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
3.2 mol
14.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是电源的负极
B.阴极的电极反应是H2O+2e-H2+O2-,CO2+2e-CO+O2-
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
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15.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装置处理pH为5~6的污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阳极的电极反应为Fe-3e-Fe3+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 O32-
C.若阴极转移2 mol电子,则负极消耗5.6 L CH4
D.污水中最终产生的Fe(OH)3因吸附污物而形成沉淀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6.(12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回答①②:
①打开K2,闭合K1。

A极现象,B极的电极反应为。

②打开K1,闭合K2。

A极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

(2)根据图2回答③④:
③该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④实验完成后,铜电极增重a g,石墨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L。

17.(9分)已知E1=134 kJ·mol-1、E2=368 kJ·mol-1,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 kJ·mol-1
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
②CH3OH(g)+1
2
又知③H2O(g)H2O(l) ΔH=-44 kJ·mol-1,则甲醇蒸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

(3)如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P—P P—O O O P O
已知白磷的摩尔燃烧焓ΔH=-d kJ·mol-1,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Ⅱ所示,则表中ol-1(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18.(12分)铁、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钢铁的腐蚀与防护。

为防止金属Fe被腐蚀,可以采用上述(填装置序号)装置原理进行防护;装置③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2)用甲烷或其他有机化合物、氧气为原料可设计成原电池,以C n H2n O n、O2为原料,硫酸溶液为电解质设计成燃料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
为。

(3)图1是在金属锌板上贴上一张用某溶液浸湿的滤纸,图2是NaBH4/H2O2燃料电池。

图1
图2
图2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图1若用硫酸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直接相连,则滤纸出现色,c位置的电极反应为,若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与A、B电极相连,铅笔芯c点处出现蓝色,则b接的是(填“A”或“B”)电极。

19.(11分)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电池,目前钒电池技术已经趋近成熟。

如图是钒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充电状态
放电状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在电池技术和实验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铜锌原电池中,硫酸是,实验室中配制硫酸亚铁时需要加入少量铁粉,铁
粉的作用是。

(2)钒电池是以溶解于一定浓度硫酸溶液中的含钒元素的粒子(V2+、V3+、VO2+、V O2+)为正极和负极反应物的电池,电池总反应为VO2++V3++H2O
V2++V O2++2H+。

放电时的正极反应
为,充电时的阴极
反应为。

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pH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中“正极电解液”可能是(填字母)。

a.V O2+、VO2+混合液
b.V3+、V2+混合液
c.V O2+溶液
d.VO2+溶液
e.V3+溶液
f.V2+溶液
20.(16分)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并用此电池来电解含有Na2SO3的工业废水,可获得硫酸等物质,该过程示意图如下:
(1)锂离子电池工作时,a极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Li+移向(填“a”或“b”)极,写出b极的电极反
应: 。

(2)电解池中物质A的化学式是,其中右侧交换膜应选用
(填“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膜,该交换膜的作用
是,写出d 极的电极反应: 。

(3)若电解池左侧溶液的体积为2 L,其浓度由2 mol·L-1变为4 mol·L-1时,理论上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是 mol。

第1章测评
1.B 根据装置①中电流方向可知,a为阳极,b为阴极,粗铜应作为阳极,A 项正确;装置②的总反应为Fe+2Fe3+3Fe2+,B项错误;③中被保护的金属应为电解池的阴极,C项正确;④中铁钉所处的环境干燥,不易被腐蚀,D项正确。

2.B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根据图示可知,C(s,
石墨)+O2(g)CO2(g) ΔH1=-393.5kJ·mol-1,C(s,金刚石)+O2(g)
CO2(g)
ΔH=-395.4kJ·mol-1,结合盖斯定律得出,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kJ·mol-1,B正确;因为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所以石墨更稳定,断裂1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C、D错误。

3.B 根据题意可写出电极反应,正极:3O2+12H++12e-6H2O,负
极:C2H5OH+3H2O-12e-2CO2↑+12H+,所以1mol乙醇在负极被氧化时转移电子12mol,外电路中电子沿导线由负极流向正极,B项错误,A、C、D正确。

4.C 根据题意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①3C(s)+2O2(g)2CO(g)+CO2(g)
整理
ΔH=-10akJ·mol-1;②C(s)+O2(g)CO2(g) ΔH=-bkJ·mol-1;①-②
2
O2(g)CO(g) ΔH=-(5a-0.5b)kJ·mol-1。

得:C(s)+1
2
5.D ΔH=-192.9kJ·mol-1是反应②的焓变,不是CH3OH的摩尔燃烧焓,A
错误;根据反应①的ΔH=
+49.0kJ·mol-1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应该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B错误;从反应①和②看,前者是吸热反应,后者是放热反
O2(g)
应,C错误;根据反应②可知,当CH3OH为液态时,反应CH3OH(l)+1
2
CO2(g)+2H2(g)的ΔH应大于-192.9kJ·mol-1,D正确。

6.D 断开K2,闭合K1时,为电解池,两极均有气泡产生,表明石墨为阳
极,Cu为阴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
Cl2↑+H2↑+2OH-,A项错误;石墨电极处产生Cl2,Cu电极处产生H2和OH-,
溶液变红,B项错误;断开K1,闭合K2时,为原电池,Cu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H2-2e-+2OH-2H2O,而石墨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l2+2e-2Cl-,C项错误,D项正确。

7.C Y为正极,不可能失电子,A项错误;由氧化性顺序可知,还原
性:Au<Ag<Cu<Pb<Cr<Zn<Ti,若负极(X)为Cr,则正极(Y)只能选Au、Ag、Cu、Pb,B项错误;Y为正极,X为负极,故盐桥中阴离子会移向含+的溶液中,D项错误。

8.B 化学键断裂的过程,要吸收能量,A错误;成键的过程,应放出能量,B 正确;反应的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反应产物的键能之和
=941.7kJ·mol-1+3×154.8kJ·mol-1-6×283.0kJ·mol-1=-291.9kJ·mol-1 ,C错误;化学反应过程中必然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D错误。

9.D 关闭K2、打开K1,是电解NaCl溶液的过程,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Cl2↑+H2↑,Cl-在阳极上放电生成Cl2,H+在阴极上放电生成H2,则两极都有气泡产生;且由于Cl2可以溶于水,则收集到的Cl2的体积略小于H2的体积,则与外电源b极相连的石墨棒是电解池的阳极,则b极为正极;左侧试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左侧试管中溶液呈碱性,则H+放电,则左侧石墨棒为电解池的阴极,则a为外电源的负极;关闭K2,打开K1发生电解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K2,关闭K1,可以构成原电池,放电时会引起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故A、B、C均正确,D错误。

10.B 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正极迁移,A项错误;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锂电极
上,Li+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锂硫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物为Li,锂离子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物为Li x C,两种电池的负极材料不同,C项错误;充电时,正接正,负接负,所以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时Li电极接C 电极,D项错误。

11.D 根据题意可得H2的摩尔燃烧焓ΔH=
-a
2
kJ·mol-1,碳的摩尔燃烧焓ΔH=-dkJ·mol-1,A、B错误;根据盖斯定律,
由④-③可以得到CO(g)+1
2
O2(g)CO2(g) ΔH=-(d-c)kJ·mol-1,所以CO
的摩尔燃烧焓ΔH=-(d-c)kJ·mol-1,C错误;①×1
2
-②即可得到H2O(g)
H2O(l) ΔH=(b-a
2)kJ·mol-1,水液化时放热,所以b-a
2
<0,D正确。

12.BD 由题给图示分析可知在对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A正确;半导体电极上H2O→O2,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B错误;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对电极移动,C正确;经分析,该装置是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D错误。

13.C 将①+②
2
得,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867kJ·mol-1,对应的水为气态水,A项错误;未给定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不能计算转移电子总数,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得,在题给条件
下,0.2molCH4还原NO2生成N2放出的热量为0.2×867kJ=173.4kJ,C项正确;C元素从CH4中的-4价升至CO2中的+4价,化合价升高8,则0.2molCH4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8=1.6mol,D项错误。

14.D 根据图示可知,与X相连的电极产生CO和H2,是得到电子被还原的过程,应在电解池阴极发生,则X是电源的负极,A正确;电解质为熔融金属氧化物,阴极电极反应为H2O+2e-H2+O2-,CO2+2e-CO+O2-,B正确;阳极释
放出氧气,电极反应为2O 2--4e -O 2↑,总反应为H 2O+CO 2H 2+CO+O 2,C 正确;
根据电子守恒:2H 2~4e -~O 2、2CO~4e -~O 2,则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D 错误。

15.BD Fe 作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如下反应:Fe-2e -Fe 2+,A 错误;燃料
电池中,正极反应为O 2得到电子,由电池的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知,正极反应为O 2+2CO 2+4e -2C O 32-,B 正确;转移2mol 电子,消耗CH 4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标准状况下,消耗CH 4的体积为5.6L,但题中没有明确气体所处状态,则无法确定CH 4的体积,C 错误;Fe 2+能被氧气氧化成Fe 3+,Fe 3+水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可以吸附污物而形成沉淀,D 正确。

16.答案(1)①锌不断溶解 Cu 2++2e -Cu
②锌极镀上一层红色的铜 (2)③2Cu 2++2H 2O 2Cu+O 2↑+4H +
④0.175a
解析(1)①打开K 2,闭合K 1,图1为铜锌原电池,Zn 为负极,失电子而溶解,Cu 为正极,溶液中的Cu 2+在正极析出:Cu 2++2e -Cu 。

②打开K 1,闭合K 2,
图1为电解池,Cu 为阳极溶解,Zn 为阴极,溶液中的Cu 2+在Zn 极上析出。

(2)④设石墨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
a 64
×2=
V
22.4
×4,则V=
22.4a 128
=0.175a 。

17.答案(1)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
(2)CH3OH(g)+3
O2(g)CO2(g)+2H2O(l)
2
ΔH=-764.7 kJ·mol-1
(d+6a+5c-12b)
(3)1
4
解析(1)观察图Ⅰ,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 ΔH=-234kJ·mol-1。

(2)观察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将所给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如下运算:②×3-①×2+③×2,即可得出甲醇蒸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P4+5O2P4O10,结合题图Ⅱ中白磷及其完全燃烧产物的结构,根据“反应热=反应物键能总和-反应产物键能总和”及白磷的摩尔燃烧焓可得等式:6a+5c-(4x+12b)=-d,据此可得(d+6a+5c-12b)。

x=1
4
18.答案(1)②③2Cl-+2H2O2OH-+Cl2↑+H2↑
(2)C n H2n O n-4ne-+nH2O nCO2+4nH+
(3)B H4--8e-+8OH-B O2-+6H2O 红O2+2H2O+4e-4OH- B
解析(1)①装置为原电池,铁为负极,被腐蚀;②装置为原电池,锌为负极被腐蚀,铁为正极被保护;③装置为电解池,铁为阴极被保护。

装置③中铁被
保护,实际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Cl2↑+H2↑。

(2)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发生反应失去电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为C n H2n O n-4ne-+nH2O nCO2+4nH+。

(3)NaBH4/H2O2燃料电池中负极为B H4-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B H4--8e-+8OH-B O2-+6H2O,即A为负极,B为正极。

若用硫酸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形成原电池,锌失去电子,铅笔芯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因此酚酞变红色;若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浸湿滤纸,c处出现蓝色,则c处发生反应2I--2e-I2,则铅笔为阳极,则b接电池正极,即b连接B电极。

19.答案(1)电解质溶液防止Fe2+被氧化
(2)V O2++2H++e-VO2++H2O V3++e-V2+升高
(3)acd
解析(1)传统的铜锌原电池中,锌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硫酸为电解质溶液;Fe2+易被氧化生成Fe3+,加入少量铁粉可以防止Fe2+被氧化。

(2)放电时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由电池总反应可知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V O2++2H++e-VO2++H2O;充电时,阴极反应为还原反应,阴极反应为V3++e-
V2+。

(3)充电时阳极反应为VO2++H2O-e-V O2++2H+,故充电完毕的正极电解质溶液为含V O2+的溶液,而放电完毕的正极电解质溶液为含VO2+的溶液,故正极电解质溶液可能是a、c、d。

20.答案(1)还原 a Li-e-Li+
(2)H2阴离子能选择性地通过S O32-,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
S O32-+H2O-2e-2H++S O42-或2H2O-4e-O2↑+4H+和2S O32-+O22S O42-
(3)4
解析(1)锂离子电池工作时,a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Li+带有正电荷,向负电荷较多的a极移动,负极上Li失去电子变为Li+,该电极反应为
Li-e-Li+。

(2)在电解池中,c电极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在阴极c电极上溶液中的H+得到电子变为H2逸出,电极反应为2H++2e-H2↑,所以物质A的化学式是H2。

在右侧溶液中的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不断放电,使右侧溶液中正电荷较多,所以右侧交换膜应选用阴离子交换膜,该交换膜的作用是能选择性的通过S O32-,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d极的电极反
应:S O32-+H2O-2e-2H++S O42-或2H2O-4e-O2↑+4H+和2S O32-+O22S O42-。

(3)若电解池左侧溶液的体积为2L,其浓度由2mol·L-1变为4mol·L-1时,Δn(OH-)=2L×(4mol·L-1-2mol·L-1)=4mol,由于左侧电极反应为
2H++2e-H2↑,每消耗2molH+,就会同时产生2molOH-,转移2mol电子,现在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增加了4mol,因此理论上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是4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