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一、概述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是指上市公司在开展对外担保业务时,所需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担保责任,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以保障债权人权益的行为。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的相关内容。
二、对外担保的条件上市公司进行个对外担保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公司基本情况审查:上市公司应当综合考虑公司规模、资产状况、盈利状况等,确保具备担保能力。
2. 盈利能力:上市公司在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内应当连续盈利,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应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
3. 净资产要求: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应当达到一定的规模,确保担保风险可控。
4. 股东会审议:上市公司应当经过股东会审议,形成审议决议,并在相关股东会议决议公告后的30日内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5. 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当及时向投资者披露担保事项、风险情况等相关信息。
三、担保方式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 保证:上市公司为债权人保证主债务的履行,若债务人未履行,上市公司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 抵押:上市公司将自有的动产或不动产质押给债权人,作为债务履行的担保物。
3. 质押:上市公司将自己拥有的股权或其他有价证券质押给债权人,以作为债务履行的保证。
4. 保证金:上市公司向债权人提供一定金额的保证金,用于弥补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的损失。
5. 其他: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的担保方式,例如债权转让、信用证保证等。
四、担保风险控制为有效控制担保风险,上市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1. 风险评估:对外担保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全面评估债务人的还款能力,避免因担保导致的风险不可控。
2. 业务限额:对外担保总额度应控制在公司净资产的一定比例范围内,避免因担保超过承受能力而导致的风险。
3. 内部审批:上市公司应设立专门的担保审批机构或委员会,对担保事项进行审批,并确保担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干货 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

干货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13个对外担保细则1、对外担保的定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所称“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的担保,包括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
金融类上市公司不适用本《通知》规定。
”2、对全资子公司担保算不算对外担保?《〈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尚未解除”的理解和适用——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5号》(证监会公告[2009]16号)“二、《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是指上市公司及其合并报表的控股子公司。
”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含全资子公司)的担保均列入对外担保的范围。
3、对子公司担保算不算关联担保?不算。
2007年1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发布的“答记者问”中提到:问:《管理办法》关于关联人的定义,与财政部的《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的关联方定义有何不同?为什么?对关联方交易行为做出了哪些具体规定?答:中国证监会对关联人的定义主要是从上市公司监管角度出发。
近年来,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于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或重大影响侵犯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较为突出。
因此中国证监会监管和规范的关联方是指能够控制上市公司或影响上市公司的决策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各方,在这里不包括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
4、上市公司可以为控股股东担保吗?可以。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三)应由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提交股东大会审批。
须经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4.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
”但是根据《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不得强制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1. 概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担负着重要的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
对外担保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经营行为,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定和细则。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在对外担保方面的13个细则。
2. 对外担保的定义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他人承担经济责任而提供的担保行为。
它包括直接担保和间接担保两种形式。
直接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特定债务人提供担保,间接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其他机构提供的担保,以使其能够为债务人提供担保。
3.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范围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范围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同时也需要考虑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范围包括:对合作伙伴的担保、对债务人的担保、对关联企业的担保以及对其他经济主体的担保。
4.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最高限额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最高限额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需要经过董事会的决议。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额度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但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进行调整。
5.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审批程序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需要先进行内部审批,包括董事会的决策和股东大会的审议。
之后,还需要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相关文件,获得审批才能进行对外担保。
6.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风险评估上市公司在对外担保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对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以及担保后公司自身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
只有在评估结果显示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对外担保。
7.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信息披露为了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信息需要进行及时披露。
上市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重大事项公告中对对外担保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担保事项、担保方式、担保金额、担保期限等。
8.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不得对不存在经营困难的企业提供对外担保。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一、引言作为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是一项重要的经营活动,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规范对外担保行为,保护股东利益,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参预对外担保的13个细则。
二、细则一:明确担保额度上市公司应明确担保额度,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
超过该额度的担保需通过股东大会审议并获得股东投票通过,形成书面担保合同。
三、细则二:风险评估在进行对外担保前,上市公司应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对担保对象的信用状况、担保物评估等,确保对外担保风险可控。
四、细则三:合理期限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应设定合理期限,不得超过对外担保合同的期限。
如需延长期限,应重新审议并获得股东投票通过。
五、细则四:明确用途对外担保应明确用途,确保资金使用符合合规要求。
上市公司应定期监督担保对象使用担保资金的情况。
六、细则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上市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担保风险评估、担保决策程序、担保信息披露等,确保对外担保活动的规范进行。
七、细则六:多元化担保方式上市公司应考虑采取多元化的担保方式,如质押、抵押、保证、信用担保等,降低单一担保方式带来的风险。
八、细则七: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及时、真实地披露对外担保相关信息,包括担保金额、担保对象、担保用途、风险评估等,以便投资者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九、细则八:定期报告上市公司应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对外担保情况,监管部门也应主动监督并评估担保活动的合规性。
十、细则九:风险警示上市公司应在年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等重要财务报告中对对外担保风险进行警示,提醒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
十一、细则十:关联交易对外担保涉及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应严格按照像关法律法规执行,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十二、细则十一:责任追究对外担保发生违规或者伤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上市公司应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包括内部人员和相关担保对象。
十三、细则十二:风险提示上市公司应在与担保相关的风险提示中注明担保条款的内容,并向担保对象明确告知担保责任及风险。
干货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

⼲货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13个对外担保细则1、对外担保的定义《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所称“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他⼈提供的担保,包括上市公司对控股⼦公司的担保。
⾦融类上市公司不适⽤本《通知》规定。
”2、对全资⼦公司担保算不算对外担保?《〈上市公司证券发⾏管理办法〉第三⼗九条“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尚未解除”的理解和适⽤——证券期货法律适⽤意见第5号》(证监会公告[2009]16号)“⼆、《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是指上市公司及其合并报表的控股⼦公司。
”上市公司对控股⼦公司(含全资⼦公司)的担保均列⼊对外担保的范围。
3、对⼦公司担保算不算关联担保?不算。
2007年1⽉,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在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发布的“答记者问”中提到:问:《管理办法》关于关联⼈的定义,与财政部的《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披露》中的关联⽅定义有何不同?为什么?对关联⽅交易⾏为做出了哪些具体规定?答:中国证监会对关联⼈的定义主要是从上市公司监管⾓度出发。
近年来,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以及董事、监事、⾼级管理⼈员基于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或重⼤影响侵犯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较为突出。
因此中国证监会监管和规范的关联⽅是指能够控制上市公司或影响上市公司的决策⽽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各⽅,在这⾥不包括上市公司的⼦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
4、上市公司可以为控股股东担保吗?可以。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三)应由股东⼤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可提交股东⼤会审批。
须经股东⼤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4.对股东、实际控制⼈及其关联⽅提供的担保。
”但是根据《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资⾦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不得强制上市公司为他⼈提供担保。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咱们来聊聊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细则,这可不是小事儿,关系到公司的财务安全和稳定发展。
先说第一个细则,担保对象得看准喽。
可不是谁来求担保,公司都能答应的。
比如说,那些财务状况糟糕,一看就没啥还钱能力的,可不能随便担保。
我就知道有一家上市公司,没好好考察担保对象,结果对方经营不善破产了,这担保就成了大麻烦,公司自己也跟着损失惨重。
第二个细则,担保额度要合理控制。
不能一股脑儿地把所有能担保的额度都用完,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就像过日子,不能一下子把钱都花光,总得有点积蓄应对突发情况。
第三个细则,审批流程得严格。
不是哪个领导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儿,得经过层层把关,各个部门都得发表意见。
有个上市公司就是因为审批流程太随意,导致担保出了问题,最后股东们都不干了,闹得鸡飞狗跳。
第四个细则,信息披露要及时准确。
公司担保的事儿,得让投资者们都清楚,不能藏着掖着。
不然等出了问题,大家都措手不及。
第五个细则,反担保措施不能少。
如果对方让咱担保,那得让他们拿出点东西来做保证,万一还不上钱,咱还有个补救的办法。
第六个细则,关联担保要谨慎。
和关联方的担保,容易引起利益输送的嫌疑,得小心处理。
第七个细则,定期评估担保风险。
不能担保完了就不管了,得时刻盯着,看看有没有风险变大的迹象。
第八个细则,担保合同要规范。
条款得写清楚,权利义务都得明确,不能有模糊的地方。
第九个细则,内部监督要跟上。
公司内部得有人专门盯着担保的事儿,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
第十个细则,遵守法律法规。
这是底线,不能触碰,否则后果很严重。
第十一个细则,考虑行业特点和市场环境。
不同行业的风险不一样,市场环境也在变,担保决策得灵活应对。
第十二个细则,借鉴同行经验教训。
看看别人在担保上吃过哪些亏,咱自己就多长个心眼。
第十三个细则,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
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得明白担保不是小事,要有风险意识。
总之,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细则可不能马虎,每一条都得认真对待,不然就可能给公司带来大麻烦。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上市公司的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担保行为。
担保是一种为债务人提供担保的行为,一般是承诺债权人在债务人逾期或不能履行债务时,按合同约定承担一定的责任或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如下:一、担保目的明确。
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必须符合正当、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且目的明确合理,真实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二、担保主体限制。
上市公司的担保主体必须是公司全体股东会同意或股东会授权的董事会决策的,且具备相应的担保能力、信用能力和还款能力。
三、担保范围审慎。
上市公司的担保范围应当合理、审慎,并确保与公司经营范围相关,不得超出公司承受能力。
四、担保方式灵活。
上市公司的担保方式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如保证、抵押、质押、担保等,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五、担保额度限制。
上市公司的担保额度应当合理、审慎,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一定比例,并根据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
六、担保期限明确。
上市公司的担保期限应当合理、明确,并且不得超过公司经营期限。
七、担保费用合理。
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时,应当明确担保费用,并符合市场价格和竞争原则。
八、担保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时,应当及时、充分地披露担保情况,确保公司治理透明,避免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九、担保合同约束力。
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时,必须签署担保合同,并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担保真实有效。
十、担保风险评估。
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时,应当进行风险评估,并确保风险可控,避免对公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十一、担保监管落实。
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时,必须履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监管机构的监管和审计,确保担保行为合法合规。
十二、担保违约责任。
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时,必须履行担保责任,如因担保违约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三、担保后续管理。
上市公司提供担保后,应当进行后续管理,及时了解担保债权人的还款情况,避免因担保债权人不能按时还款而导致损失。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上市公司作为重要的资本运作主体之一,其经营行为备受关注。
个对外担保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合规事项,其合理、规范的管理对于保护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利益至关重要。
为此,我国相关监管机构发布了一系列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旨在规范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行为,保障市场信用及投资者利益。
一、概述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的担保行为,包括为关联公司、非上市企业、自然人等提供的担保。
个对外担保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行为方式,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社会形象、维护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力。
但若不加控制和规范,也会对上市公司自身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制定细则对于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个对外担保的类型个对外担保的种类繁多,根据《对外担保管理办法》,主要可分为金融担保和非金融担保两类。
1. 金融担保金融担保指的是上市公司为其子公司、关联公司或其他合作企业提供的担保形式。
包括但不限于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借款、贷款担保等。
此类担保通常面对金融机构或相关金融业务,其对于市场资金流动和企业合作具有重要价值。
2. 非金融担保非金融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非金融机构或个人提供的担保方式。
这些担保行为通常涉及到合同交易、产品销售等领域,如为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销售担保等。
这也是上市公司与外界进行业务合作时常见的担保形式。
三、个对外担保细则的制定目的个对外担保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行为,强化公司治理,保护股东及投资者利益。
具体目的包括:1. 风险防控通过个对外担保细则的规定,引导上市公司合理评估个对外担保风险,提高对外担保决策的谨慎性,有效避免个对外担保行为对公司自身造成的风险。
2. 信用保障个对外担保细则规定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要求和限制,从而提升了公司的信用水平和市场形象。
这有助于增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任,促进公司与金融机构、投资者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干货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

干货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在新三板上市的过程中,对外担保一直被监管部门高度关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细则,以确保市场的稳定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下面将介绍13个对外担保的细则,供IPO新三板的企业参考。
1.定义和范围:对外担保是指企业以自有资金或者出借资金为他人提供担保,包括信用担保、财务担保和实物担保。
2.担保额度限制:企业对外担保的总额度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
净资产的计算方法为: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3.单一担保限额:企业对单一债务人的担保额度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30%。
此处的债务人包括企业外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4.担保期限限制:企业提供对外担保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逾期未还的担保债务可以再延长2年。
5.担保用途限制:企业提供的担保资金必须用于合法经营活动,并严禁用于非法资金流动或违法用途。
6.担保方式多样化:企业可以通过信用、财务和实物等多种方式提供担保,但必须按照法律和规定的程序进行。
7.担保责任明确:企业提供的担保责任必须明确约定,包括担保方式、担保期限、债务金额等。
8.担保风险评估:企业在提供担保前必须对债务人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担保方式和额度。
9.担保公示和披露:企业提供担保时,必须在公示媒体上进行公示,并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
10.担保责任清偿:当债务人无法清偿债务时,企业必须按照担保责任清偿债务,并及时报告给担保费用的相关部门。
11.避免关联交易:企业在提供对外担保时,应避免与有关人员、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以保证担保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2.监管和处罚:监管部门将对企业提供的对外担保进行监督,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整改等。
13.审计和备案:企业提供对外担保时,必须通过审计部门的审计,并向监管部门备案。
以上是IPO新三板必备的13个对外担保细则,企业在进行对外担保时,务必遵守相关规定,以保证市场的秩序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上市公司 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个对外担保细则一、引言上市公司以其资本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为支撑,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拓展业务,有时需要为相关方提供担保。
为规范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保护公司利益,制定本对外担保细则。
二、定义和范围1. 对外担保:指上市公司为他人债务或者责任向金融机构、关联方或者实体提供担保。
2. 相关方:指与上市公司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关联关系的公司、个人或者其他组织。
3. 担保额度:指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担保金额上限,包括对单一债务人或者项目的担保金额总计及对一系列债务人或者项目的总体担保金额上限。
4. 担保期限:指担保期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三、担保原则1. 依法合规:公司提供的对外担保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2. 商业合理:对外担保应考虑盈利能力、可行性和长期风险,确保符合公司战略和风险可控的范围。
3. 公平公正:对外担保应公平对待所有相关方,不得因关联关系或者个别利益关系而偏袒某一方。
4. 风险控制:公司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对对外担保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
四、担保程序1. 审议程序a) 担保提议:拟提供对外担保的申请应由关联部门提出,并提供相关资料。
b) 决策程序:由公司董事会审议决定是否提供担保。
c) 审议内容:审议内容包括担保对象、担保额度、担保方式、担保期限等。
2. 公示和报备a) 公示披露:公司应依法公示对外担保的信息,包括担保金额、担保对象等。
b) 监管报备:根据监管要求,对外担保应及时报备相关监管机构。
五、担保方式1. 信用担保:包括保证、承诺、信用证等方式。
2. 抵押担保:以公司或者第三方持有的房产、土地等财产作为担保物。
3. 质押担保:以公司或者第三方持有的股权、债券等金融工具作为担保物。
4. 保证担保:由关联部门或者关联公司提供连带责任的担保。
六、风险管控1. 整体风险控制:公司应根据自身状况和发展战略,合理把握对外担保的规模和范围,确保整体风险可控。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细则一、引言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拓展业务、增强信用等目的,可能会对外提供担保。
然而,对外担保涉及到诸多法律、财务和风险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细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担保的定义与类型(一)定义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的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行为。
(二)类型1、保证担保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一般保证下,只有在主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才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中,当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主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2、抵押担保上市公司以其财产作为抵押物,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
抵押物可以是不动产(如房产、土地)、动产(如车辆、设备)等。
3、质押担保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动产质押是以动产作为质押物;权利质押则是以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作为质押物。
三、担保的决策程序(一)董事会审议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必须经过董事会审议。
董事会应当对担保事项的必要性、合理性、风险评估等进行充分讨论和审议。
(二)股东大会审议对于一些重大的担保事项,还需要经过股东大会审议。
例如,担保金额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一定比例的担保;为资产负债率超过一定比例的对象提供的担保;单笔担保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一定比例的担保等。
(三)独立董事发表意见独立董事应当对担保事项发表独立意见,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担保的合法性、公正性、合理性等进行审查。
(四)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在作出担保决策后,应当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向投资者公开担保的相关信息,包括担保对象、担保金额、担保期限、担保方式等。
四、担保对象的审查(一)信用状况对担保对象的信用记录、还款能力、财务状况等进行全面审查。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咱先来说说这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事儿。
您知道吗,这可不像咱平时跟朋友借个十块八块那么简单!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他们公司之前就碰到了个对外担保的事儿。
那时候,有一家合作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来找他们帮忙担保贷款。
公司高层那是开了一场又一场的会啊,讨论得热火朝天。
为啥这么慎重呢?这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那可是有一系列严格细则的。
首先,这担保得符合法律法规,不能瞎来。
比如说,不能给那些违法违规的公司担保,不然自己也得跟着倒霉。
还有啊,这担保的额度和期限都有讲究。
不能说想担保多少就担保多少,得根据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和承受能力来。
要是担保额度太大,万一对方还不上,那自己公司的资金链可就危险啦。
而且,这担保的决策程序也特别重要。
不是哪个领导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得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审议。
大家都得好好琢磨琢磨,这担保到底靠不靠谱。
另外,对外担保还得及时披露信息。
不能藏着掖着,得让广大投资者清楚公司的这个举动,不然人家怎么放心投资呢。
我那朋友跟我说,他们公司在处理这个担保的时候,那真是把各种细节都抠得死死的。
财务部门忙着算各种数据,法务部门忙着审查合同条款,忙得昏天黑地。
总之,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可不是闹着玩的。
得遵守一系列的细则,谨慎再谨慎,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陷入麻烦。
这就好比走钢丝,得小心翼翼保持平衡,才能稳稳当当地走过去。
所以啊,那些上市公司在面对对外担保的时候,可都得长点心,不能马虎大意!。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必须遵守一系列的法规和规定。
其中之一是对外担保的相关规定。
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的公正和透明,中国证监会制定了一套对外担保的细则。
下面是上市公司在对外担保方面需要遵守的13个细则。
1. 审慎原则:上市公司在进行对外担保时,应当遵循审慎原则,确保对外担保行为的风险可控。
2. 实质性关联:上市公司应该对担保对象与公司之间的实质性关联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以确保担保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股东大会审议:对外担保需要经过股东大会审议,并获得股东的同意。
4. 独立董事意见:上市公司应当聘请独立董事进行独立意见,以确保对外担保的公平和合理。
5. 风险提示:上市公司在对外担保的说明材料中应当充分披露风险,并向投资者做出风险提示。
6. 资产负债比限制: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需要符合资产负债比的限制,以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稳定。
7. 担保额度限制:上市公司担保额度应当符合规定的限制,以避免过度担保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
8. 债务到期日不超:上市公司进行对外担保时,所担保的债务到期日不得超过本公司负债到期日的80%以上。
9. 关联交易监管:上市公司与担保对象之间的关联交易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并接受证监会的监管。
10. 担保人能力评估:上市公司应当对担保人的资信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并确保其能够履行对外担保的责任。
11. 定期报告披露:上市公司需要定期披露对外担保的相关信息,以保证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12. 日常监控:上市公司应当对已经发生的对外担保行为进行日常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
13. 违规处罚:对于违反对外担保规定的上市公司,证监会将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可能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来维护市场秩序。
上市公司在进行对外担保时,需要遵守上述的13个细则,以确保担保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这些细则的制定旨在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并推动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公司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了支持其他公司或者个人的信用需求而承担的担保责任。
为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保护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对外担保细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基本原则1.1 对外担保的基本定义本章详细阐述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具体含义,包括担保的对象、担保方式、担保范围等内容。
1.2 对外担保的法律依据本章介绍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对外担保的基本原则本章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基本原则,包括风险可控、公平公正、自愿原则等。
第二章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主体责任2.1 董事会责任本章详细介绍了上市公司董事会在对外担保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包括审议程序、决策要求、信息披露等。
2.2 监事会责任本章阐述了上市公司监事会在对外担保活动中应履行的监督职责,包括审计程序、举报制度、内部控制等。
2.3 高级管理人员责任本章说明了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对外担保中应承担的责任,包括法律合规、风险评估、内部制度等。
第三章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审批程序3.1 股东大会审批本章详细介绍了股东大会在对外担保过程中的审批程序,包括召开程序、决议要求、表决规则等。
3.2 监事会审议本章阐述了监事会在对外担保过程中的审议程序,包括审议要求、意见表达、法律合规等。
3.3 证券监管机构备案本章说明了对外担保行为需要进行证券监管机构备案的程序,包括备案材料、备案要求、备案时间等。
第四章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和限额4.1 单一担保限额本章详细阐述了上市公司对单一主体担保的限额,包括资产规模、净资产等的限制。
4.2 关联担保限额本章说明了上市公司对关联方担保的限额,包括关联度、关联交易实质性审查等。
4.3 对外担保总额限制本章了对外担保总额的限制要求,包括净资产比例、股东大会审议等。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第一章:引言1.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行为,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利益不受损害。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在进行对外担保时必须遵守的规定。
第二章:定义2.1 上市公司:指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发行股票的公司。
2.2 对外担保:指上市公司为他人在公司财务外对他人的债务承担担保责任的行为。
2.3 被担保方:指接受上市公司对其债务承担担保责任的对方。
第三章:对外担保的种类3.1 普通担保:指上市公司对被担保方的债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对被担保方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3.2 特殊担保:指上市公司为被担保方提供不同于普通担保的特殊形式的担保。
3.3 对外担保额度:指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金额上限。
第四章:对外担保的条件4.1 风险评估:上市公司在进行对外担保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确保担保行为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风险。
4.2 决策程序: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必须经过董事会的决策并书面记录。
第五章:对外担保的限制5.1 自有资金限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金额不能超过其自有资金的一定比例。
5.2 关联企业限制:上市公司对其关联企业的担保额度有一定限制。
5.3 对同一方的限制:上市公司对同一方的担保金额也有一定限制。
第六章:对外担保的披露6.1 年度报告披露:上市公司每年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上一年度对外担保的情况。
6.2 临时公告披露:若上市公司进行对外担保需要披露的情况不在年度报告中,应当及时发布临时公告。
第七章:违约处理7.1 追究责任:若上市公司违反本文档的规定,董事会应当追究相关责任。
7.2 补偿责任: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导致的损失,应当由责任方承担相应补偿责任。
第八章:监督与检查8.1 内部监督: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内部部门对对外担保进行监督。
8.2 外部监督:审计机构、证券交易所等外部机构对对外担保进行监督。
8.3 审计检查:上市公司每年应该进行对外担保的审计检查。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细则本旨在规范上市公司与外部机构之间的担保行为,确保担保行为合法、合规,并保护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
一、担保范围1.1 本合用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给外部机构的全部或者部分担保行为。
1.2 担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2.1 贷款担保1.2.2 债券担保1.2.3 进出口担保1.2.4 信用证担保1.2.5 业务担保1.2.6 承诺担保二、担保条件2.1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获得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授权。
2.2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应保持合理性和适度性,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2.2.1 担保行为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相关,对公司利益有明确的经济效益。
2.2.2 担保行为风险可控,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2.2.3 担保对象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2.4 担保条件明确,针对担保金额、担保期限、担保方式等进行详细规定。
三、担保程序3.1 上市公司担保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3.1.1 担保申请:由需要担保的子公司或者外部机构向上市公司提交担保申请,并提供担保所需资料。
3.1.2 审批流程:上市公司应设立担保审批流程,明确审批部门及审批流程,并对担保申请进行评估和审批。
3.1.3 担保合同:经审批通过后,上市公司与担保对象签署担保合同,明确担保责任和各方权益。
3.1.4 监督管理:上市公司应建立担保项目监督管理体系,定期对担保项目进行审核,确保担保风险可控。
四、风险控制4.1 上市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与控制体系,对担保对象进行风险评估,确保担保行为符合合规要求。
4.2 上市公司应设立风险预警机制,定期跟踪担保项目的风险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
4.3 上市公司应建立应急预案,应对风险事件的发生,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
五、报告披露5.1 上市公司应遵守有关报告披露的法律法规,及时、准确地披露担保行为的相关信息。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

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细则一、定义和范围本文档旨在明确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相关规定和细则,以确保对外担保行为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个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非关联方提供担保,包括但不限于担保函、保函、信用担保、回购担保等形式。
二、担保额度和风险评估为保护股东利益和公司自身利益,上市公司应对个对外担保进行限额管理,并进行风险评估。
具体要求如下:1. 担保额度: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担保额度上限;担保额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资金状况进行合理分配;担保额度不得超过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20%。
2. 风险评估:上市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评估个对外担保的风险程度;风险评估应基于被担保方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风险评估结果应及时更新,确保担保行为的合规性。
三、担保决策和程序上市公司在进行个对外担保时,应遵循合规决策和程序。
具体要求如下:1. 决策程序:担保决策应经过合规部门的审查和审批;担保决策应有明确的决策程序和会议纪要,记录决策过程和原因。
2. 盈利性原则:上市公司个对外担保应符合盈利性原则,即担保行为预计能够获得合理回报;担保行为应综合考虑被担保方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确保担保后资金不受损失。
3. 提前披露:上市公司应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提前披露担保决策和相关风险信息;提前披露内容包括被担保方的基本情况、担保额度、风险评估结果等。
四、风险控制和监督为加强对个对外担保行为的监督和风险控制,上市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1. 监督机制:上市公司应建立严格的对外担保监督机制,确保担保行为符合相关规定;监督机制应包括内部审计、内控、风险管理等部门的协同工作。
2. 风险提示:上市公司应定期向股东和投资者发布风险提示公告,明确个对外担保的风险特征和风险控制措施。
3. 定期报告:上市公司应定期向监管部门和股东报告个对外担保的情况,包括担保额度、担保对象、风险评估结果等。
五、法律合规性和违约责任上市公司在进行个对外担保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干货--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

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如果你打算将公司上市,IPO是非常值得考虑的方式。
而对于新三板公司来说,担保相当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么,本文将为你介绍13个对外担保细则,让你更加深刻地了解对外担保的要求和限制以及在IPO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担保的种类担保可分为两类,分别是通用担保和特殊担保。
通用担保一般是指公司为特定借款人提供的担保,而特殊担保是针对借款人的特殊情况而提供的担保。
2. 担保的范围担保的范围是指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担保的金额范围,其范围应在合理的范围内。
3. 担保的期限担保的期限应在合理的期限内。
如果担保的期限过长,可能会导致公司的风险增加。
4. 担保的债权人担保的债权人应为公司认可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同时这些机构应该符合中国银监会的规定。
5. 担保的方式担保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保证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保证人担保等。
不同的担保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6. 担保的额度公司担保的最高额度不应超过其净资产的50%。
7. 担保的用途公司对外担保的用途应当明确,同时应当符合公司的业务范围。
8. 担保的审批程序对外担保应当经过公司董事会的审批,且必须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
9. 担保的报备公司应当将对外担保情况及时向公司的股东进行报告,并进行备案。
10. 担保信息的披露公司应当及时披露担保情况,包括担保方案、担保金额、担保条件、担保期限等。
11. 担保与公司业务的关系公司对外担保必须符合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计划,同时也要符合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12. 担保的风险公司在提供担保时,必须评估担保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措施来减少风险。
13. 担保的纠纷处理如果担保发生争议或纠纷,公司应当及时处理,避免因此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以上就是干货–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
在公司IPO过程中,对外担保是一个重点,要特别注意。
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够帮助到你。
干货--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

干货–IPO新三板必备:13个对外担保细则在公司IPO过程中,对外担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新三板企业。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13个对外担保细则,以帮助企业避免IPO过程中的风险。
1. 对外担保要合规对外担保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等。
企业在提供对外担保时应该确保其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同时避免对企业带来严重的风险。
2. 对外担保应明确担保范围对外担保应当明确担保的范围,包括担保金额、担保期限、担保方式等。
企业提供对外担保前应该明确担保的具体情况,以避免发生可能的风险。
3. 对外担保应具备真实性和准确性企业提供对外担保前应该确保所提供的担保信息具备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因信息失实而对企业造成风险。
同时,企业应注意保护担保信息的安全性。
4. 对外担保应有充分可行性企业提供对外担保前应该确保担保项目具备充分可行性,包括担保对象的信誉、担保项目的市场需求、担保项目的可行性等,避免因担保项目不可行而对企业造成风险。
5. 对外担保应控制风险企业提供对外担保时应该根据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对担保比例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因担保过度而对企业造成风险。
同时,企业应尽可能选择有良好信誉、风险较低的担保对象。
6. 对外担保应单独立项审批企业提供对外担保时应该单独立项审批,确保对外担保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同时,企业应注意审批程序和审批结果的记录和管理。
7. 对外担保应建立风险保障措施企业提供对外担保时应建立风险保障措施,如提供担保物或担保保证金等,以减少担保所带来的风险。
同时,应保持与担保对象的沟通和联络,了解担保项目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
8. 对外担保应注意担保项目的动态情况企业提供对外担保时应注意担保项目的动态情况,及时调整和变更担保比例,确保担保比例符合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9. 对外担保应合理安排资金和收益企业提供对外担保时应合理安排资金和收益,避免因担保导致企业资金流动异常,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时间: 2016-04-21 14:02:48 来源: 网友评论 0 条•上市公司13个对外担保细则来源:金祥慧董秘圈1 对外担保的定义《关于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所称“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的担保,包括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
金融类上市公司不适用本《通知》规定。
”2 对全资子公司担保算不算对外担保?《〈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尚未解除”的理解和适用——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5号》(证监会公告[2009]16号)“二、《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是指上市公司及其合并报表的控股子公司。
”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含全资子公司)的担保均列入对外担保的围。
3 对子公司担保算不算关联担保?不算。
2007年1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0号)发布的“答记者问”中提到:问:《管理办法》关于关联人的定义,与财政部的《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披露》中的关联定义有不同?为什么?对关联交易行为做出了哪些具体规定?答:中国证监会对关联人的定义主要是从上市公司监管角度出发。
近年来,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于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或重大影响侵犯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较为突出。
因此中国证监会监管和规的关联是指能够控制上市公司或影响上市公司的决策而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各,在这里不包括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
4 上市公司可以为控股股东担保吗?可以。
《关于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三)应由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可提交股东大会审批。
须经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4.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提供的担保。
”但是根据《关于规上市公司与关联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不得强制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
”5 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可以给上市公司担保吗?可以。
而且在下述条件下可以豁免按照关联交易的式进行审议和披露。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第五十六条关联人向上市公司提供财务资助,财务资助的利率水平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且上市公司对该项财务资助无相应抵押或担保的,上市公司可以向上市公司监管一部申请豁免按照关联交易的式进行审议和披露。
关联人向上市公司提供担保,且上市公司未提供反担保的,参照上款规定执行。
”6 对外担保总额的计算口径《关于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四(二)所称“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是指包括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在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与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之和。
”即对外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的计算口径是:(Σ上市公司母公司及其各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最近期末经审计的上市公司净资产,包含上市公司对其控股子公司提供的担保。
7 上市公司为自身贷款提供担保算不算对外担保?不算。
《关于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四(二)所称“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的担保。
”8 控股子公司(全资子公司)可以为上市公司担保吗?可以。
《关于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七)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比照上述规定执行。
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应在其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后及时通知上市公司履行有关信息披露义务。
”例:仁智油服(002629)2015年4月21日公告的《关于全资子公司为母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公告》,国中水务(600187)2015年2月3日公告的《关于全资子公司为母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9 审议对外担保的特殊要求1、董事会必开《上交所上市规则》“9.11上市公司发生“提供担保”交易事项,应当提交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并及时披露。
”由董事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出席董事会的2/3以上董事审议同意并做出决议。
《公告格式指引——第六号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公告》“(七)对于董事会权限围的担保事项,除应当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外,还应当经出席董事会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同意。
”2、股东大会达到标准开《上交所上市规则》“9.11下述担保事项应当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一)单笔担保额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二)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以后提供的任担保;(三)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四)按照担保金额连续十二个月累计计算原则,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担保;(五)按照担保金额连续十二个月累计计算原则,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0%,且绝对金额超过5000万元以上;(六)本所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担保。
”《上交所上市规则》“10.2.6 上市公司为关联人提供担保的,不论数额大小,均应当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及时披露,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关于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三)应由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可提交股东大会审批。
须经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4.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提供的担保。
”(1)一般情况普通决议通过上条(一)、(二)、(三)、(五),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1/2以上通过。
(2)关联担保关联回避后普通决议通过《上交所上市规则》“10.2.6 上市公司为关联人提供担保的,不论数额大小,均应当在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及时披露,并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为持股5%以下的股东提供担保的,参照前款规定执行,有关股东应当在股东大会上回避表决。
”关联回避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股东大会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3)特别决议的情况上条(四),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10 独立董事的义务《关于规上市公司与关联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 003]56号)“(六)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应在年度报告中,对上市公司累计和当期对外担保情况、执行上述规定情况进行专项说明,并发表独立意见。
3.独立董事应当就上市公司关联以资抵债案发表独立意见,或者聘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11 对外担保的披露义务对外担保的首次披露:《上交所上市规则》“9.14对于担保事项的披露容,除前条规定外,还应当包括截止披露日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总额、上述数额分别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
”对外担保的后续披露:《上交所上市规则》“9.15对于达到披露标准的担保,如果被担保人于债务到期后十五个交易日未履行还款义务,或者被担保人出现破产、清算或其他重影响其还款能力的情形,上市公司应当及时披露。
”对外担保到期后展期:《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规运作指引》(深交所,可借鉴)“7.4.10 上市公司担保的债务到期后需展期并需继续由其提供担保的,应当作为新的对外担保,重新履行担保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违规担保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工作手册》“第二节实施及撤销其他风险警示3、上市公司股票因上述第一点第5 项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期间,公司应当至少每月发布1 次提示性公告,披露资金占用或违规对外担保的解决进展情况。
”12 违规担保的处罚《上交所上市规则》“13.3.1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五)公司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或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情形重的;”例:成城股份(600247)2014年4月9日公告的《成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上市公司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三)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尚未解除;”例:控股(600634)2015年9月9日公告的《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不予核准上海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决定》的公告》深交所主板、中小板《规运作指引》第2.1.7条、第2.1.6条:上市公司在拟购买或参与竞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关联人的项目或资产时,应当核查其是否存在占用公司资金、要求公司违法违规提供担保等情形。
在上述违法违规情形未有效解决之前,公司不得向其购买有关项目或者资产。
《关于规上市公司与关联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 003]56号)“(二)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通知》规定,中国证监会将责令整改,依法予以处罚,并自发现上市公司存在违反本《通知》规定行为起12个月不受理其再融资申请。
”《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证监发[2004]第118号)“(二)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资金,或上市公司违规为关联提供担保的,在上述行为未纠正前,中国证监会不受理其再融资申请。
”13 违规担保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撤销违规担保解除的标准详见《〈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尚未解除”的理解和适用——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5号》(证监会公告[2009]16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工作手册》“第二节实施及撤销其他风险警示3、上市公司股票因上述第一点第5 项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核报告和独立董事发表的独立意见显示资金占用事项已消除的,或者公司董事会决议说明违规担保事项已解除或相应审议程序已追认的,公司可以向交易所申请撤销对其股票实施的其他风险警示。
”《关于对存在资金占用或违规担保情形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实行其他特别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深交所,可借鉴):“三、违反规定程序对外提供担保是指上市公司违反《关于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证监发〔2005〕120号)或《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的对外担保行为。
四、情形重是指上市公司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且无切实可行的解决案或虽提出解决案但预计无法在一个月解决的:(一)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提供资金的余额在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或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以上;(二)上市公司违反规定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余额(担保对象为上市公司合并围的除外)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且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