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t与ERKs正反馈信号环路促进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的肿瘤生成

合集下载

《靶向c-Met的CAR-T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的作用》

《靶向c-Met的CAR-T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的作用》

《靶向c-Met的CAR-T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的作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癌症治疗的不断发展,细胞治疗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其中,CAR-T细胞疗法作为新一代的免疫治疗方式,已在某些肿瘤中显示出其独特的治疗效果。

在众多靶点中,c-Met作为一个重要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以c-Met为靶点的CAR-T细胞在结肠癌的治疗上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靶向c-Met的CAR-T 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的作用。

二、c-Met在结肠癌中的作用c-Met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其在正常细胞中主要参与细胞生长、迁移和分化等生理过程。

然而,在结肠癌等肿瘤细胞中,c-Met的表达常常异常升高,并参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

因此,针对c-Met的靶向治疗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抗肿瘤策略。

三、CAR-T细胞的概述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CAR-T细胞通过表达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受体,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确打击。

在针对c-Met 的CAR-T细胞中,通过将c-Met的单链抗体与T细胞的激活信号相结合,使得CAR-T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表达c-Met的肿瘤细胞。

四、靶向c-Met的CAR-T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的作用1. 识别与杀伤:靶向c-Met的CAR-T细胞能够通过其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识别结肠癌细胞表面的c-Met蛋白,进而激活T细胞的杀伤机制,对结肠癌细胞进行精确打击。

2. 抑制肿瘤增殖:通过CAR-T细胞的持续作用,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降低肿瘤细胞的数量。

3. 阻断肿瘤侵袭与转移:CAR-T细胞不仅能够杀死已经存在的肿瘤细胞,还能够阻断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过程,减缓肿瘤的扩散。

4. 提高治疗效果:将靶向c-Met的CAR-T细胞应用于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五、结论综上所述,靶向c-Met的CAR-T细胞在结肠癌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应用潜力。

HCT116细胞是什么?HCT116细胞应用及前景

HCT116细胞是什么?HCT116细胞应用及前景

HCT116细胞是什么?HCT116细胞应用及前景HCT116细胞背景:HCT116细胞是由M·Brattain等人于1979年从一位患结直肠癌的48岁男性病人中分离得到的。

该细胞在半固体琼脂糖培养基中形成克隆,在无胸腺裸鼠中有致瘤性,形成上皮样的肿瘤,属于上皮样贴壁生长的肿瘤细胞系。

HCT116细胞应用范围和前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三,死亡率位居第二,根据GLOBOCAN 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增 185 万例,约 88 万人死亡,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1]因此,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手段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药物开发的最初级阶段即细胞生物学水平的鉴定中,HCT166细胞已成为结直肠癌研究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模式细胞,具体应用举例如下:(1)探究药物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

例如:PPA Rα在白霉素处理的HCT116细胞迁移活性及CYP2S1和CYP1B1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2)探究药物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体外作用机制,如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等。

例如:Raddeanin A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人HCT116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3)探究药物对结直肠癌治疗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例如:Doxorubicin抑制HCT116细胞中miR-140的表达而上调PD-L1,从而使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4)开发新的癌相关信号通路,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指导:例如,研究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耐药中的意义等(5)开发LncRNA和miRNA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新途径。

例如:在HCT116细胞中,YWHAE长链非编码RNA通过激活K-Ras/Erk1/2和PI3K/Akt信号通路与miR-323a-3p和miR-532-5p竞争,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位点。

hct116细胞

hct116细胞

HCT116细胞的应用领域
肿瘤学研究
• 肿瘤模型建立 • 肿瘤药物筛选 • 肿瘤生物学研究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
• 组织工程支架研究 • 组织工程器官构建 • 再生医学研究
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研究
•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 • 基因治疗策略研究 • 基因治疗安全性评价
疾病模型研究
• 遗传性疾病模型 • 代谢性疾病模型 • 炎症性疾病模型
• 基因替代治疗 • 基因增敏治疗 • 基因免疫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研究应用
• 基因治疗方案设计 • 基因治疗效果评价 • 基因治疗安全性评价
HCT116细胞在基因治疗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安全性评价方法
• 细胞毒性评价 • 基因毒性评价 • 生殖毒性评价
研究应用
• 基因治疗安全性评估 • 基因治疗优化 • 基因治疗风险控制
05
HCT116细胞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研究中的应用
HCT116细胞在组织工程支架研究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支架类型
• 生物材料支架 • 生物活性支架 • 生物降解支架
研究应用
• 支架材料筛选 • 支架结构设计 • 支架功能评价
HCT116细胞在组织工程器官构建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器官类型
• 骨骼组织工程 • 软组织工程 • 内脏器官工程
遗传性疾病类型
• 染色体疾病 • 单基因遗传病 • 多基因遗传病
研究应用
• 疾病模型建立 • 疾病机制研究 • 疾病治疗策略研究
HCT116细胞在代谢性疾病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性疾病类型
• 肥胖症 • 糖尿病 • 代谢综合症
研究应用
• 疾病模型建立 • 疾病机制研究 • 疾病治疗策略研究

《2024年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范文

《2024年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范文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篇一一、引言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其受体c-met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二、肝细胞生长因子及c-met概述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功能的生长因子,能够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

c-met是HGF的受体,是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HGF与c-met结合后,能够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迁移等过程。

然而,在食管鳞癌等恶性肿瘤中,HGF与c-met的异常表达和激活,往往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失控、侵袭和转移。

三、肝细胞生长因子及c-met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1. 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HGF与c-met结合后,能够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如MAPK、PI3K/AKT等,从而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

此外,c-met的过度表达还能够增加肿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使其对化疗等治疗手段产生抵抗。

2. 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HGF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使其更容易侵入周围组织和血管,进而发生远处转移。

c-met的过度表达也与食管鳞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3. 调节肿瘤微环境:HGF和c-met还能够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如促进血管生成、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等,从而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提供有利条件。

四、肝细胞生长因子及c-met在食管鳞癌中的意义1. 诊断和预后:HGF和c-met的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通过对患者肿瘤组织中HGF和c-met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精准医学与个体化诊疗答案-2024华医网继续教育基础形态

精准医学与个体化诊疗答案-2024华医网继续教育基础形态

精准医学与个体化诊疗答案2024华医网继续教育基础形态目录一、个体化医学研究以及应用进展 (1)二、临床药学个体化服务模式探索 (3)三、遗传性肿瘤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5)四、口腔致病菌的基因多态性对口腔疾病精准个性化治疗的意义 (7)五、精准医学的表观遗传策略 (8)六、脑瘫的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10)七、 c-Met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治疗策略 (12)八、血液肿瘤创新药物发现与个性化研究实战案例分析 (14)九、精准医学中的基因组技术:应用和挑战 (16)十、基因芯片技术在围产医学中的临床应用 (18)十一、遗传学检测技术在胎儿疾病精准诊断中应用 (20)十二、合成致死机制在个体化医疗中的应用 (22)十三、药物基因组学与常用分子诊断技术简介 (23)十四、精准医学背景下的新药研发 (25)十五、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和表观遗传分子标记物与个体化诊断研究 (27)一、个体化医学研究以及应用进展1.药物反应相关基因标记具有以下哪些特点()A.具有种族和地理区域分布差异B.只有地理区域分布差异C.只有白种人有D.只有黄种人有E.只有欧洲人有参考答案:A2.请选出目前已在临床应用的氯吡格雷药物反应相关基因标记()A.UGT1A9B.CYP2C9C.CYP2C19D.CYP2D6E.CYP2E1参考答案:C3.请选出氯氮平引起粒细胞缺乏相关基因标记()A.HLA-B*1502B.HLA-DQB1C.HLA-B*5701D.HLA-B*3303E.HLA-B*1502参考答案:B4.以下关于个体化用药与经验性用药的描述正确的是()A.个体化用药是每人一个标准B.经验性用药是两人一个标准C.经验性用药是每人一个标准D.个体化用药是千人一个标准E.个体化用药是两人一个标准参考答案:A5.以下哪项是西酞普兰药物反应相关的基因标记()A.EGFRB.TPMTC.CYP2D6D.TTNE.Her-2参考答案:C二、临床药学个体化服务模式探索1.美国的临床药学教育唯一入门学位是()A.以化学为主的大药学教育B.以临床实践为主的药学教育C.是一年制的培训班D.是四年制的Pharm教育E.是6年制并需1500小时临床训练的学位教育参考答案:E2.临床药学个体化服务模式的关键是()A.临床药学深入化B.临床药师个人努力C.搞好实验室检测D.与临床医师合作E.临床药学与个体化诊疗技术融合参考答案:E3.影响药物疗效的核心原因是()A.身高体重B.性别年龄C.脏器功能D.环境因素E.基因多态性参考答案:E4.药物基因组学要达到的效果是()A.无效无毒B.无效有毒C.有效有毒D.有效无毒E.长期无毒参考答案:D5.RNA测序在基因组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A.对DNA进行测序B.测量基因表达C.检测蛋白质水平D.分析脂质谱E.识别细胞代谢物参考答案:B三、遗传性肿瘤的全流程解决方案1.遗传性肿瘤最常见的基因诊断方法()A.一代测序B.二代测序C.染色体核型分析D.PCRE.Western blot参考答案:D2.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属于哪类疾病()A.单基因遗传B.多基因遗传C.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D.遗传易感性E.表观遗传肿瘤参考答案:A3.以下哪一点不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阻断遗传病所必须的()A.基因诊断确诊致病基因B.体外培养获得胚胎C.对胚胎进行致病基因检测D.选择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进行移植E.胚胎移植后进行无创产前诊断参考答案:E4.Bloom综合征(BS)属于哪类疾病()A.单基因遗传B.多基因遗传C.染色体不稳定综合征D.遗传易感性E.表观遗传肿瘤参考答案:C5.年轻肿瘤的生育力保存方式不包括()A.精子冻存B.卵母细胞冻存C.胚胎冻存D.卵巢组织冻存E.干细胞冻存参考答案:E四、口腔致病菌的基因多态性对口腔疾病精准个性化治疗的意义1.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常用于检测什么()A.基因突变B.基因序列长度C.基因表达水平D.基因功能E.蛋白质结构参考答案:A2.P.gingivalis的牙龈素中,哪种基因编码赖氨酸-牙龈素()A.rgpAB.rgpBC.kgpD.LgpE.fimA参考答案:C3.在牙周炎病变部位,哪一种fimA基因型的P.gingivalis的致病力最强()A.I型B.II型C.III型D.IV型E.V型参考答案:B4.在原发性根尖周感染中,哪种kgp基因型与疼痛具有相关性()A.I型B.II型C.III型D.IV型E.V型参考答案:A5.P.gingivalis的kgp基因在哪个区具有多态性()A.前肽区B.催化域C.粘附区D.转录区E.信号肽区参考答案:B五、精准医学的表观遗传策略1.人类基因组包含多少基因()A.80000B.90000C.45000D.50000E.25000参考答案:E2.组蛋白抑制性修饰标记是下列哪一个()A.H3K4me3B.H3K27meC.H3K29meD.H3K79meE.AcH3/H4参考答案:C3.发生在DNA以及组蛋白的相同修饰类型是()A.乙酰化B.甲基化C.磷酸化D.泛素化E.糖原化参考答案:B4.儿童脑干胶质瘤的主要病因是下列组蛋白哪个修饰位点的突变造成的()A.H3K4mB.H3K9mC.H3K27mD.H3K29mE.H3K79m参考答案:C5.下列哪种现象不涉及遗传学变异()A.DNA大片段缺失B.基因重组C.碱基突变D.基因突变引起的表观遗传学改变E.假基因参考答案:E六、脑瘫的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1.脑瘫患者无法获得基因诊断的潜在原因不包括()A.不属于单基因病B.变异位于检测方法没有覆盖的区域C.变异存在于未被鉴定的致病基因D.变异位于进行性疾病致病基因E.变异因现有证据不足而被定义为VUS参考答案:D2.关于脑瘫患儿基因检测临床意义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可以帮助患儿尽快确诊,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B.可以帮助患儿实现早诊断和症状前诊断,为早干预创造条件C.可以明确病因、为预后评估提供依据D.指导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E.改变脑瘫的临床诊断参考答案:E3.现有研究显示,获得遗传学诊断的脑瘫患者中最常见的遗传模式是()A.常显B.常隐C.X连锁显性D.X连锁隐性E.线粒体遗传参考答案:A4.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它的发病率为()A.0.1%B.1%C.0.2-0.3%D.2-3%E.4%参考答案:C5.脑瘫位于儿童致残性疾病的第()位A.1B.2C.3D.4E.5参考答案:A七、c-Met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治疗策略1.关于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不正确的是()A.细胞内c-Met持续性激活B.MET基因的转录持续激活C.细胞内MET mRNA的降解不受影响D.细胞内c-Met的降解受到抑制E.是一种独立的原发致癌驱动基因参考答案:B2.与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无关的类型()A.5’剪接位点和3’剪接位点点突变B.外显子内缺失突变C.5’剪接位点上游内含子区域突变D.3’剪接位点连接处和周围内含子突变E.3’末端PolyA尾巴发生突变参考答案:D3.MET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肿瘤细胞()A.抑制MET的mRNA降解,且抑制c-Met蛋白降解B.不影响MET的mRNA降解,但抑制c-Met蛋白降解C.抑制MET的mRNA降解,但不影响c-Met蛋白降解D.不影响MET的mRNA降解,也不影响c-Met蛋白降解E.不影响c-Met下游信号分子的活性参考答案:B4.不是c-MET通路异常激活的类型()A.原发MET扩增B.获得性耐药MET扩增C.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D.c-Met蛋白过表达E.MET基因的所有突变参考答案:E5.靶向c-Met和PD-1的BiTE()A.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但是不能改善肿瘤的免疫微环境B.靶向c-Met抑制肿瘤生长,但是不影响抗PD-1治疗的敏感性C.靶向PD-1可激活T细胞,并桥接T细胞杀伤肿瘤D.只对MET Exon14跳跃突变肿瘤产生较好的疗效E.只对免疫治疗耐药的肿瘤产生较好的疗效参考答案:C八、血液肿瘤创新药物发现与个性化研究实战案例分析1.基因检测如何帮助预防疾病()A.通过确定身体健康状况B.通过识别疾病的遗传倾向C.通过改进手术技术D.通过分析饮食习惯E.通过减少环境毒素参考答案:B2.什么是个性化医疗()A.开发一刀切的治疗方法B.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人特征量身定制医疗方案C.为整个人群制定治疗方法D.降低医疗成本E.对所有患者进行标准化治疗参考答案:B3.以下哪项用于沉默基因表达()A.siRNAB.质粒C.启动子D.外显子E.增强子参考答案:A4.“表观遗传学”一词指的是什么()A.DNA序列的变化B.不改变DNA序列的基因表达的可遗传变化C.基因突变D.RNA编辑E.蛋白质折叠参考答案:B5.以下哪项是使用基因组技术治疗癌症的好处()A.确定最有效的饮食B.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C.增强物理治疗效果D.减少对成像的需求E.减少手术时间参考答案:B九、精准医学中的基因组技术:应用和挑战1.哪种工具通常用于基因组编辑()A.RNA干扰(RNAi)B.锌指核酸酶(ZFN)C.CRISPR-Cas9D.反义寡核苷酸E.适体参考答案:C2.哪个术语描述了可能导致疾病的DNA序列变化()A.突变B.表观遗传学C.转录D.翻译E.复制参考答案:A3.药物基因组学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性是什么()A.开发新的手术技术B.确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C.研究饮食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D.预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E.设计锻炼计划参考答案:D4.下列哪种技术可以同时分析数千个基因()A.微阵列B.qPCRC.Northern BlotD.流式细胞术E.Western Blot参考答案:A5.哪种基因组技术通常用于识别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A.PCRB.桑格测序C.CRISPRD.下一代测序(NGS)E.南方印迹参考答案:D十、基因芯片技术在围产医学中的临床应用1.关于22q12微缺失综合征的产前诊断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妊娠18-22周,可通过超声检查腭部和其它相关异常,并进行心脏专科超声检查B.通过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心脏异常(特别是圆锥动脉干异常,如主动脉弓离断、永存动脉干、法洛四联症和室间隔缺损)C.胎儿出现肾脏异常、羊水过多、多指、膈疝、畸形足、气管食管瘘、神经管缺陷等,当排除染色体非整倍体后,应考虑22q11.2DS的诊断D.胎儿血清学产前筛查提示高风险时,应用无创进行产前诊断,以避免羊穿的胎儿丢失风险E.DiGeorge综合征患者的后代有50%得该异常染色体参考答案:D2.胚胎遗传学检查提示一条染色体末端出现重复,另一条染色体末端出现缺失,但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应建议做什么遗传学检测进一步判断()A.荧光原位杂交(FISH)或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OGM)B.染色体核型分析C.SNP-array(基因芯片)D.全外显子测序检查E.全基因组检查参考答案:A3.关于CPM16+16UPD胎儿发生宫内发育迟缓以及胎死宫内的原因及再发风险评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PM导致胎盘功能不良B.UPD增强了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C.母体妊娠并发症风险增加D.胎儿出生后一定会患遗传病E.隐性遗传病风险增高参考答案:D4.唐氏综合征的核型正确的是()A.45,XB.47,XXXC.47,XY,+21D.47,XX,+18E.47,XX,+13参考答案:C5.基因芯片作为诊断染色体病的方法,无法检测以下哪种变异()A.染色体数目异常B.染色体大片段不平衡的结构异常C.杂合性缺失D.点突变E.嵌合体参考答案:D十一、遗传学检测技术在胎儿疾病精准诊断中应用1.以下不属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优势的是()A.可检测常见非整倍体B.可检测大的结构变异C.可检测深度内涵子D.可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变异E.可检测拷贝数变异参考答案:D2.光学基因组图谱技术中对DNA进行标记的颜色是()A.红色B.绿色C.蓝色D.紫色E.黄色参考答案:C3.在常见胎儿疾病中,占比最高的是()A.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B.结构畸形异常C.T21.18、13非整倍体D.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或大片段异常E.单基因病参考答案:B2.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技术不能检测以下哪种情况()A.染色体非整倍体B.大片段的缺失和重复C.微小片段的缺失和重复D.单基因病E.单亲二倍体参考答案:D3.以下关于孕期产前筛查与诊断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前筛查能完全确诊胎儿的先天性缺陷和遗传病B.产前诊断不需要遗传咨询C.产前筛查没有假阴性和假阳性风险D.产前诊断技术不包括生化免疫E.产前筛查的目的是发现高风险孕妇参考答案:E十二、合成致死机制在个体化医疗中的应用1.下列哪项不是Parp抑制剂的副作用()A.贫血B.恶心C.脱发D.高血压E.疲劳参考答案:D2.Parp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哪种类型的癌症()A.结直肠癌B.肺癌C.乳腺癌D.前列腺癌E.皮肤癌参考答案:C3.合成致死(Syntheticlethality)是指什么()A.一个基因表达导致细胞死亡B.一个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死亡C.两个基因同时表达导致细胞死亡D.两个基因同时突变导致细胞死亡E.两个基因同时沉默导致细胞死亡参考答案:D4.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从Parp抑制剂治疗中获益()A.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B.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C.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D.HER2基因突变的患者E.T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参考答案:B5.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A.抑制DNA修复酶PARP的活性B.增强DNA修复酶PARP的活性C.抑制细胞周期蛋白的活性D.增强细胞周期蛋白的活性E.抑制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参考答案:A十三、药物基因组学与常用分子诊断技术简介1.MassARRAY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的基因检测手段A.PCR技术B.测序技术C.杂交技术D.质谱技术E.连接技术参考答案:C2.下面检测手段可以进行高通量检测的是()A.二代测序B.HRMC.FISHD.反向杂交E.一代测序参考答案:A3.基因芯片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的基因检测手段A.PCR技术B.测序技术C.杂交技术D.质谱技术E.连接技术参考答案:C4.影响药物疗效的基因不包括()A.药物代谢酶B.药物转运体C.药物作用靶点D.药物合成酶E.HLA基因参考答案:E5.与卡马西平引发的皮肤不良反应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为()A.EML4-ALKB.CYP2C19 *1/*1C.HLA-B*15:02D.线粒体12s rRNA A 1555 GE.TPMT参考答案:C十四、精准医学背景下的新药研发1.小分子化合物最主要的药物作用靶标是()A.RNAB.受体C.DNAE.siRNA参考答案:B2.下列选项中对I类新药概念描述正确的是()A.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B.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C.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D.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金属元素)但不改变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E.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多组份的药物参考答案:A3.精准药物临床实验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研发费用高周期较长B.II和III期临床样本选择按照基因型入组C.医学伦理存在遗传学风险D.I至IV期入组样本量较小E.I至IV期出现严重不良风险较低参考答案:A4.生物标记物基本特征不包括()B.灵敏度C.重复性D.依从性E.简便性参考答案:E5.核酸药物的研发关键难点是()A.理论模型不确定B.载药系统复杂性C.临床实验难以设计开展D.难以存储运输E.免疫反应参考答案:B十五、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和表观遗传分子标记物与个体化诊断研究1.如果要筛选特定疾病的蛋白质类生物标记物,请问该采用以下哪种技术方案()A.全基因组测序B.转录组测序C.宏基因组测序D.非靶向代谢组检测E.TMT定量蛋白质组检测参考答案:E2.以下哪种特征不是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表现()A.记忆力逐渐丧失B.运动功能增强C.行为能力降低D.社会功能障碍E.认知功能障碍参考答案:B3.以下哪种实验方案不属于转录组测序范畴()A.mRNA-SeqB.lncRNA-SeqC.microRNA-SeqD.circRNA-SeqE.whole-genome sequencing参考答案:E4.以下哪种生物标记物不受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外界因素影响()A.mRNAB.蛋白质C.脂肪酸D.DNA单碱基变异E.肠道微生物参考答案:D5.如果要验证某一疾病的氨基酸类生物标记物,请问该采用以下哪种技术方案()A.全外显子组测序B.单细胞测序C.靶向代谢组检测D.16S rRNA测序bel-free蛋白质组检测参考答案:C。

肠胃清粗提物协同奥沙利铂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肠胃清粗提物协同奥沙利铂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肠胃清粗提物协同奥沙利铂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肖海娟;金泉克;陆海;孙珏;许建华;范忠泽【期刊名称】《中成药》【年(卷),期】2012(034)005【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肠胃清(黄芪、党参、白术、八月札、薏苡仁、野葡萄藤、大血藤、猪苓)粗提物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抑制人结肠癌HCTll6细胞的协同增效作用及机理.方法奥沙利铂、肠胃清提取物分别单独以及联合作用于人结肠癌HCTll6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通过TransweⅡ实验检测侵袭转移抑制作用,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侵袭转移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肠胃清提取物、奥沙利铂以及联合肠胃清提取物(0.15 mg/mL)时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HCTll6细胞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3.24±0.06) mg/mL、(15.74±0.53)μg/mL及(10.32±0.37)μg/mL,联合用药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降低,侵袭抑制率提高,ADAM-17、MMP-2、MMP-9、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5),P53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中药复方肠胃清粗提物具有一定的抗人结肠癌细胞HCTll6作用,在与奥沙利铂联用时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DAM-17、M MP-2、MMP-9、BCL-2蛋白以及提高P53蛋白的表达有关.【总页数】4页(P804-807)【作者】肖海娟;金泉克;陆海;孙珏;许建华;范忠泽【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肿瘤科,上海20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肠胃清逆转结肠癌HCT116/L-OHP细胞草酸铂耐药作用及对Pt-DNA加合物的影响 [J], 张勇;陆海;孙晓文;范忠泽;孙珏;许建华2.奥沙利铂下调survivin表达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J], 舒榕;刘静;王蕾蕾;王强3.花青素协同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J], 颜彦; 吴琳; 林道锐4.肠胃清对多药耐药人结肠癌裸鼠异位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细胞凋亡的影响 [J], 万光升;孙珏;王炎;邓志红;李琦5.青蒿琥酯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作用研究 [J], 杜志杰;董金垚;师如意;肖帅帅;马小乐;郭建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53在白藜芦醇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的开题报告

p53在白藜芦醇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的开题报告

p53在白藜芦醇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的开题报告题目:p53在白藜芦醇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一、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目前的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以引起癌细胞的自噬和凋亡,并且p5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然而,关于p53在白藜芦醇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旨在探讨白藜芦醇是否可以诱导HCT-116细胞的自噬和凋亡,并考察p53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结肠癌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三、研究方法1. 细胞培养:HCT-116细胞将在DMEM培养基中孵育,并将在37℃下放置于含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

2. 细胞分组:将HCT-116细胞随机分成白藜芦醇处理组和对照组。

3. 细胞处理:白藜芦醇分别在白藜芦醇处理组中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白藜芦醇(10、20、30μmol/L)进行孵育。

对照组只添加等量的孵育基。

4. 细胞检测: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和自噬活性。

使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的表达及与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

四、研究意义与预期结果本研究探讨了p53在白藜芦醇诱导HCT-116细胞自噬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结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实验依据。

预计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白藜芦醇的抗癌机制,为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理论指导。

环阿尔廷烷型四环三萜化合物对HCT11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环阿尔廷烷型四环三萜化合物对HCT11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环阿尔廷烷型四环三萜化合物对HCT11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代晓丽;刘静;年寅;邱明华;张继虹【摘要】Aim To investigate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cimigenol ( KY17 ) , a novel cycloartane triterpenoid from Cimicifuga ,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HCT116).Methods MTT assa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KY17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 ( MEF) and human colon cancer HCT116 cell line.Flow cytometry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KY17 on HCT116 cell cycle.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poptosis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protein (PARP).q-PCR ana-lyzed the expression of miRNA-34a.Results The IC50 of KY17 in MEF and HCT116 cells was 27.28 μmol· L-1 and 9.31μmol· L-1 , respectively.KY17 induced HCT116 cell cycle arrest in G2/M phase and the apoptotic protein PARP cleavage . In addition, KY17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p 53 protein and miRNA-34a.Conclusions KY17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and the cell cycle is arrested in G 2/M, inducing the apoptosis of HCT116 cells. The mechanism is probably related to miRNA-34a up-regulation and p53 activation .%目的探讨升麻中分离的环阿尔廷烷型四环三萜化合物(KY17)对人结肠癌HCT116(p53WT)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KY17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和HCT116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检测KY17对HCT116细胞周期的影响;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KY17对细胞凋亡蛋白PARP表达的影响;qPCR法检测miRNA-34a的表达情况.结果KY17处理MEF细胞的IC50值为27.28μmol·L-1.KY17处理HCT116细胞的IC50值为9.31μmol·L-1,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且凋亡蛋白PARP有切割;同时,miRNA-34a上调,p53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 KY17对HCT116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2/M 期,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与miRNA-34a上调、p53基因激活有关.【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8(034)001【总页数】6页(P91-96)【关键词】升麻;环阿尔廷烷型四环三萜;结直肠癌;抑制增殖;凋亡;周期阻滞;抗肿瘤【作者】代晓丽;刘静;年寅;邱明华;张继虹【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衰老与分子遗传学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衰老与分子遗传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500;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500;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衰老与分子遗传学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R329.24;R329.25;R329.28;R735.350.22;R979.1结直肠癌属于一种常见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尤其是亚洲国家,包括中国[2]。

肉灵芝提取物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和自噬的研究

肉灵芝提取物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和自噬的研究

肉灵芝提取物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和自噬的研究肉灵芝又叫太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存在历史,早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便有记载,“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但是至今对肉灵芝属性的猜测各种说法不一。

研究发现,肉灵芝在许多方面已经表现出其作用价值,例如肉灵芝具有很好的清楚氧自由基、抗衰老的能力;肉灵芝还能很好的提高机体免疫力等,除此之外,肉灵芝也表现出很好的抗肿瘤功效,本实验针对肉灵芝的这一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

当今时代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结直肠癌患病人数也日趋增长,为人类生存带来巨大隐患。

结直肠癌是一种原发性恶性肿瘤,目前针对结直肠癌并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依然作为首选,但术后所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这也使结直肠癌危险指数高居不下。

据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癌位于我国2015年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第5名,防控形势严峻,因此找到结直肠癌的治疗药物或治疗手段迫在眉睫。

本文用肉灵芝提取物作用于人类结肠癌HCT116细胞,用以研究肉灵芝对结肠癌抗肿瘤的作用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初步确定了肉灵芝提取物给药的低、中、高(2 ug/mL、4 ug/mL、6 ug/mL)三个浓度剂量和给药时间24 h;继而再进行凋亡相关的流式细胞检测实验,研究发现肉灵芝提取物可以通过caspase-3,-8和-9的活化诱导HCT116细胞凋亡;最后又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进行肉灵芝提取物对HCT116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通过JNK、p38、ERK等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的测定发现,肉灵芝提取物诱导了JNK磷酸化和ROS的产生。

另外,加入Caspase抑制剂z-VAD-fmk之后发现,给药肉灵芝提取物组的细胞凋亡得到改善,但并没有完全逆转,考虑肉灵芝提取物在引起HCT116细胞凋亡发生的同时可能还诱导了细胞自噬的发生。

因此,检测自噬标志物LC3B-II蛋白的变化,发现肉灵芝提取物也可诱导HCT116细胞自噬的发生。

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特性研究

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特性研究

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特性研究陈克力;江恒;陈建芳;裴莉;梁后杰【期刊名称】《解放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09(034)011【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HCT116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相关特性,为结肠癌干细胞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HCT116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增殖分化情况,采用限量稀释法计数细胞的克隆球形成率,并观察细胞及克隆球的生长、增殖、分化情况.取HCT116细胞(5×10~3、5×10~4个)接种4周龄雌性NOD-SCID小鼠,观察3~8周,分析其致瘤性和病理学特征.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HCT116细胞CD133、CD44、ABCG2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CD13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分化过程中HCY116克隆球上CK20的表达.结果41.47%±1.28%的HCT116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形成克隆球,第二代克隆球形成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2.53%±2.32%).HCT116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72h可形成克隆球,且至少可传15代以上.5×10~3个HCT116细胞接种至小鼠皮下5~6周后即可形成移植瘤.大部分HCT116细胞为CD133~+ CD44~+,并表达ABCG32蛋白.HCT116细胞的克隆球分化至第4天即可检测到CK20表达.结论大部分HCT116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可作为肿瘤干细胞研究的理想对象.【总页数】5页(P1292-1296)【作者】陈克力;江恒;陈建芳;裴莉;梁后杰【作者单位】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肿瘤科;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肿瘤科;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肿瘤科;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肿瘤科;40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R73-35;R35.35【相关文献】1.人结肠癌ccl227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生长特性研究 [J], 时伟红;李翀;刘津京;王惟;郑志红2.Ⅱ型人回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J], 张姗姗;张永盟;袁明;赵卫星;鲍永华;杨万才3.HT29和HCT116结肠癌细胞无血清培养形成肿瘤干细胞球特性的差异性研究[J], 冯燕君;夏璐;李晓露;王海伟;刘建胜;杜艳芝;张济4.槐耳清膏在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株中对肿瘤干细胞的作用研究 [J], 谢细琴; 韩甜甜; 林丽珠; 周京旭5.槐耳清膏在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株中对肿瘤干细胞的作用研究 [J], 谢细琴;韩甜甜;林丽珠;周京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通过靶向PBK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姜黄素通过靶向PBK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姜黄素通过靶向PBK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张生军;刘敏丽;常琦;刘勇峰【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6(036)007【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抑制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CT116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0、10、20、50、100、200μmol/L)对HCT116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实验分空白对照组、EGF组(单独加入20 ng/mL EGF)、EGF+姜黄素组;细胞锚定增殖实验检测药物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体外结合及体外激酶实验检测姜黄素对磷酸化酶b激酶(PBK)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姜黄素对PBK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当姜黄素浓度<50μmol/L时,对HCT116细胞影响较小;而当浓度达到100 μmol/L时,HCT116细胞凋亡明显增加.HCT116细胞在软琼脂内锚定增殖的结果显示:与EGF组比较,EGF+姜黄素组细胞克隆小且克隆数量少,具有药物浓度依赖性.体外结合及体外激酶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结合PBK,并抑制PBK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姜黄素明显下调PBK下游信号通路ERK1/2及H3的磷酸化水平,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在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PBK的活性,起到抗HCT116细胞增殖的作用.【总页数】6页(P980-985)【作者】张生军;刘敏丽;常琦;刘勇峰【作者单位】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延安716000;延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延安716000;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延安7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相关文献】1.靶向CK2α基因的siRNA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J], 张霞;张秀梅;肖建英2.S100 A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J], 黄琰菁; 王琳; 李赛; 盛莉; 王海霞; 杨生辉3.miR-383靶向Notch1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J], 王晓元;赵轶峰;杨永江;黄迪;苏卓彬;李坤;李晶晶;李曙光4.微小RNA-1273g-3p对人结直肠癌HCT116和SW480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J], 李朝辉;刘大威;夏添明;孙生安;王云帅5.miR-196a/LRIG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HCT116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J], 任松;刘雯菲;尚锦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联用对大肠癌HCT11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联用对大肠癌HCT11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造血系统的影响

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联用对大肠癌HCT11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造血系统的影响邹俊波;熊永爱【摘要】目的:考察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等用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荷瘤小鼠的联合用药效果.方法:SPF级C57BL/6小鼠110只,分别腹水接种HCT116制备种鼠模型,6-7天后,分离肿瘤组织制备HCT116荷瘤小鼠模型9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新液组、顺铂组、康复新液联合顺铂组、伊立替康组、康复新液联合伊立替康组共6组,按实验方案给药16天,期间每3天测定一次动物体质量,16天后荷瘤小鼠摘眼球取血,测定血常规,处死后剥离肿瘤组织,测定肿瘤体积,计算小鼠FBW/IBW比值,分取骨髓,测定骨髓DNA含量,观察造血祖细胞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CD34+抗原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瘤重均显著减轻(P<0.05),康复新液及联合用药组动物PLT、RBC、HG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顺铂组、伊立替康组小鼠血常规各项水平和骨髓DNA含量、造血祖细胞集落数量以及骨髓细胞CD34+抗原表达率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顺铂组、伊立替康组相比,与康复新液联合使用可明显抑制化疗药物导致的体质量下降(P<0.05),升高实验动物血常规水平(P<0.05,P<0.01),提升小鼠骨髓DNA含量、造血祖细胞集落数量以及骨髓细胞CD34+抗原表达率(P<0.05,P<0.01).结论:康复新液具有明显抑制HCT11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且与顺铂、伊立替康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后二者引起的骨髓抑制作用,康复新液联合一线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前景广阔.【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6(018)005【总页数】9页(P854-862)【关键词】康复新液;结肠癌;顺铂;伊立替康;联合用药【作者】邹俊波;熊永爱【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都6100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近年来,中药对抗化疗方案引起的副作用具有显著的效果[1]。

山柰酚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山柰酚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山柰酚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癌症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三位。

目前,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被用于治疗CRC,但限于药物耐受性和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寻找新的CRC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山柰酚(Ellagic acid, EA)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研究表明山柰酚具有抗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的生长。

然而,其诱导CRC细胞凋亡的机制尚不明确。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山柰酚诱导CRC细胞HCT116凋亡的分子机制,并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1)山柰酚对HCT116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剂量响应关系研究;(2)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山柰酚作用下HCT116细胞的凋亡率;(3)观察山柰酚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4)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山柰酚作用下HCT116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

2.研究方法(1)细胞培养:将HCT116细胞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孵育,维持在37℃、5%CO2的恒温环境下,直至细胞密度达到80%以上。

(2)药物处理:将HCT116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山柰酚进行处理,培养24、48、72小时后分别检测凋亡率,并在其中一种时间点采取细胞蛋白样品。

(3)流式细胞术:采用刻蚀乙酰化荧光素V-酯(Annexin V-FITC)/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法,通过流式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4)形态学观察: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山柰酚处理下HCT116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

(5)Western blot技术: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包括Bcl-2、Bax、Caspase-3等。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白蛋白及FOXQ1、CCL11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白蛋白及FOXQ1、CCL11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白蛋白及FOXQ1、CCL11水平与预后
的相关性分析
李汝东;王宏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年(卷),期】2022(25)6
【摘要】近年来随着对结直肠癌发病及预后的研究发现,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与病情进展程度及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密切相关。

FOXQ1、CCL11是近年来发现的结直肠癌患者体内高表达的指标,且与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和肿瘤增殖、迁移有关。

CCL11是一种趋化因子,可促进白细胞聚集并增加炎性因子释放,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且获随访的8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总页数】1页(P431-431)
【作者】李汝东;王宏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胃肠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Ⅱ~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Ⅱ-Ⅳ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
及血清CR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3.癌组织及外周血中CD44、PLCEl、甲基化Sept9基因及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病理分期及预后的
相关性分析4.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对血清CEA正常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监测价值——淋巴细胞影响结直肠癌预后5.术前白蛋白与纤维蛋白原联合评分对结直肠
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根白皮素调控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及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桑根白皮素调控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及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

桑根白皮素调控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及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体外研究周昱岐;叶敏;张映城;魏品康【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orusin on cell line proliferation, cell cycle and cell apopt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HCT116 cell;To discuss its mechanism. Methods HCT116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orusin for 72 h.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cted by CCK-8 assay, and cell growth inhibition rate and IC50 value were calculated. HCT116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25.4, 50.8 μmol/L Morusin for 24 h, 48 h and 72 h. Cell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under the microscope, and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cted by CCK-8 assay. After HCT116 cell line was treated with 25.4μmol/L Morusin for 24 h, cell cycle phase distribution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e cell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TUNEL assay under the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Post-intervention protein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Morusin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CT116 cell line was concentration/time dependent and IC50 value at 72 h was25.4μmol/L;Morusin induced the cell cycle arrest at G0/G1 phase andG2/M phase, but there was no induction of cell apoptosis;Morus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β-catenin and its target c-Myc, and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s of cyclinD1 and cyclinB1, which were involved in cell cycle regulation. Conclusion Morusin can inhibit HCT116 cell cycle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Its mechanismmight be realized by suppressing the activity ofβ-catenin pathway and reducing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yclinD1 and cyclinB1.%目的:观察中药提取物桑根白皮素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

糖化终末产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糖化终末产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糖化终末产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李亚葵;陈寒蓓;童雪梅;苏青【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34)009【摘要】目的观察糖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运用活性氧(ROS)捕获剂孵育HCT116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AGEs刺激后HCT116细胞内ROS水平;同时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干预氧化应激状态,观察是否影响AGEs诱导的ROS增加及细胞增殖.结果 AGEs刺激后HCT116细胞中ROS的生成增加.HCT116细胞经NAC处理后,AGEs刺激所致ROS生成增加和促细胞增殖能力都被明显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Es通过激活氧化应激反应促进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总页数】5页(P1350-1354)【作者】李亚葵;陈寒蓓;童雪梅;苏青【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92;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4【相关文献】1.糖化终末产物对人腹膜间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J], 边帆;葛勤敏2.单宁酸对高糖和糖化终末产物培养条件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 [J], 魏海峰;李才;方艳秋;魏雁虹;谭岩3.糖化终末产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ChREBP表达的影响 [J], 陈寒蓓;林宁;苏青4.糖化终末产物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J], 葛勤敏;边帆;许勤;苏青5.不同来源糖化终末产物对胰岛素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J], 张月成;林宁;秦利;苏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皂角刺总黄酮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

皂角刺总黄酮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

皂角刺总黄酮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作用刘明华;姚健;李荣;任美萍;李蓉;肖顺汉【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年(卷),期】2011(38)6【摘要】目的研究皂角刺总黄酮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皂角刺总黄酮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

结果皂角刺总黄酮能够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IC50为(104.72±0.96)mg/L。

皂角刺总黄酮作用48h后,形态学观察可见HCT116细胞核固缩、碎裂和凋亡小体等凋亡特征。

流式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皂角刺总黄酮均可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在100mg/L时细胞凋亡率为(35.61±3.76)%。

结论皂角刺总黄酮能明显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

【总页数】4页(P643-646)【关键词】皂角刺总黄酮;结肠癌;凋亡【作者】刘明华;姚健;李荣;任美萍;李蓉;肖顺汉【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泸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R73-36【相关文献】1.皂角刺总黄酮对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J], 李荣;刘明华;任美萍;李蓉;肖顺汉2.分化抑制因子1抑制化疗药物及紫外线诱导结肠癌 HCT116细胞凋亡 [J], 赵丫卉;张薇;骆爱萍;王晓安;刘芝华3.皂角刺总黄酮诱导HCT116细胞凋亡的透射电镜观察 [J], 肖顺汉;姚健;刘明华;李荣;任美萍;李蓉4.抑制自噬对贝伐单抗诱导的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 [J], 柴婷;任爽;张燕燕;匡菁;杨家梅5.金莲花总黄酮诱导人HT-29结肠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J], 宋家乐;李贵节;赵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敏丽1,张 雨2,武浩宇3,王凯钰3,党浩平3,常 琦3,黄 江3,贺晓斌3,赵利平3,张生军3
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 HCT116细胞肿瘤发生的分子机 制。方法 细胞学实验检测结直肠癌 HCT116细胞中 cMet 和 ERKs的表达;体外结合实验检测 cMet和 ERKs的相互 作用;在结直肠癌 HCT116细胞及裸鼠成瘤模型中,通过过 表达或沉默 cMet和 ERKs检测 cMet和 ERKs的关系。结 果 细胞学实验表明,在结直肠癌 HCT116细胞中 cMet及 ERKs过表达。体 外 结 合 实 验 表 明,cMet可 以 和 ERKs结 合。细胞及动物实验表明,沉默或过表达 cMet/ERKs,可以 引起 ERKs/cMet的相应变化。结论 在结直肠癌 HCT116 细胞中,cMet和 ERKs正反馈作用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HCT116;cMet;ERKs 中图分类号:R73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399(2019)09-1108-04 doi:10.13315/j.cnki.cjcep.2019.09.025
结直肠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特 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 改变,我国 结 直 肠 癌 的 发 病 率 也 呈 现 逐 年 上 升 的 趋 势。 c Met是酪氨酸激酶受 体 (RTK)与 肝 细 胞 生 长 因 子 (HGF)结 合后,与其他的 RTK激活一样,形成自身二聚体或寡聚体, 从而激 活 cMet,在 C 末 端 多 个 位 点 发 生 自 身 磷 酸 化 (Y1235、Y1349、Y1356)[1]。ERKs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的一 个重要信号通路,目前已知 ERKs信号通路的活化与结直肠 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2]。因此探索 cMet 和 ERKs之间的关系是揭开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神秘面纱的 一个重要环节,为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接受日期:2019-04-05 基金项目:北京医卫健 康 公 益 基 金 (YWJKJJHKYJJB17775)、延 安 大
学 附 属 医 院 2018年 度 院 内 培 育 基 金 项 目 重 大 项 目 (2018ZDA03) 作者单位:1延安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延安 716000 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延安 716000 3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5+3)规
·1108·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ClinExpPathol 2019Sep;35(9)
网络出版时间:2019-9-127:21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073.R.20190912.0720.025.html
cMet与 ERKs正反馈信号环路促进结直肠癌 HCT116细胞的肿瘤生成
培,西安 710049 作者简介:刘敏丽,女,副教授。Email:liumingli12@126.com
张 生 军,男,主 任 医 师,副 教 授,通 讯 作 者。 Email: yanzhangshengj@163.com
1.1.1 实验动物 SPF级 6~8周龄雄性裸鼠,重 20~25g。 动物生产许可证号 SCXK(陕)2012003,动物使用许可证号 SYXK(沪)20140027。本 实 验 经 延 安 大 学 附 属 医 院 伦 理 委 员会批准。 1.1.2 试 剂 pCDNA3HAcmet、pCDNA3FlgERKs质 粒 购自 Addgene公司;cMet及 ERKssiRNA购自 SantaCrus公 司;HCT116细胞购自 ATCC公司;EGF购自 SantaCrus公司; cMet活性激酶购自 Millipore公司;ERKs1/2、pERKs1/2、c Met、pcMet、βactin抗体购自 CellSignaling公司。 1.2 方法 1.2.1 HCT116细胞培养 人结直肠癌 HCT116细胞常规 培养于含 10%灭活胎牛血清的 RPMI1640培养基中;鼠表 皮成纤维细胞 JB6C141培养于含 5%灭活胎牛血清的 MEM 培养基中。均置于 37℃、5%CO2 孵箱内培养;025%胰酶 消化细胞后,用含 10%DMSO的胎牛血清冻存细胞。 1.2.2 质粒及小发卡干扰 RNA(siRNA)准备 pcDNA3 HAcMet或 pcDNA3FlagERKs被转 染 进 入 JB6C141细 胞 中,然后用 G418筛选 cMet或 ERKs过表达的稳定细胞株。 用 SigmaGenosys软件合成 cMet及 ERKssiRNA模板序列, sicMet正 义 链 5′GATCCGAGGTTTGTCTCATTCTCCTTCAA GAA3′,反 义 链 5′AGCTTTTCCAAAAAAGAGGTTTGTCTCA TTCG3′;siERKs正 义 链 5′GAGGAGAATGAGACAAACCT CTTATCTGGAA3′,反 义 链 5′TCCTCTCGTGAAGGAGAAT GAGACAAACCTC3′。然后 分 别 通 过 慢 病 毒 包 装 的 方 式 将 sicMet及 siERKs转染 HCT116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 c Met或 ERKs沉默的稳定细胞株。 1.2.3 Westernblot检测 取对数期生长细胞,以 7×105 个 每毫升接种于 10cm培养皿中,待细胞密度达 70% ~80% 时,加入 200μLRIPA裂解液,用细胞刮将细胞破碎,收集于 15mLEP管中,超声 5min打断核酸链,14000r/min离心 10min,收集 上 清,定 量,电 泳,转 膜,5% BSA封 闭 1h后, 4℃孵育一抗过夜;次日,TBST洗膜 3次,每次 5min,加入 HRP标记的二抗,TBST清洗,ECL发光检测。每组实验至少 重复 3次。ImageJ12X分析灰度值。 1.2.4 免疫共沉淀实验 将过表达 cMet的 293T细胞,用 CHAPS免疫沉淀裂 解 液 裂 解 细 胞,超 声,离 心 取 上 清,上 清 中加 入 30μLproteinagaroseA/G(beads)于 4℃ 孵 育 30 min,离心后 取 上 清 于 新 的 EP管 中,往 上 清 中 加 入 20μL ERKs抗体,4℃孵育过夜,后加入 40μLproteinagaroseA/G 孵育 1h,离心后将沉淀用裂解液清洗 3次,离心,向沉淀中 加入上样缓冲液,95℃加热 3min,然后用 Westernblot法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