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在线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在线测试〔占形成性考核成绩10%〕
1、小张和小黄是好朋友因小事闹翻了,小张在其照片上随意涂画,并弄成搞笑形象印刷出
售营利,侵犯了〔〕。
名称权
名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2、?民法总那么?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16
8
10
18
3、小张经过打拼,拥有一定数额的财产,但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不幸遇难,此时,小张的孩子仅6个月还未出生,依据?民法总那么?其遗腹子可以分割父亲的遗产,请问依据的是以下哪一条款内容〔〕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当民事义务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4、甲为某校在校大学生,现年22岁,无经济来源,两年前向乙借款1万元,现在无力归还,按照相关法律,应该由〔〕来归还这笔借款。
甲的父母
甲所在的大学
甲与其父母
甲本人
5、与?民法通那么?相比拟,?民法总那么?对于公民权利的保护进行了重大修改,以下民事权利不受?民法通那么?保护的是〔〕
个人信息隐私权
知识产权
财产继承权
婚姻自主权
6、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损害的,救助人不承当民事责任。
救助人
其他人
受助人
加害人
7、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局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口头形式
书面形式
专门形式
多种形式
8、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十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那么?自〔〕起施行。
2021年10月1日
2021年3月15日
2021年12月1日
2021年1月1日
10、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之日起计算。
十周岁
十二周岁
十六周岁
十八周岁
11、民法是调整〔〕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所有
地位不同
平等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12、处理民事关系, 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 可以适用〔〕,但是不得违背〔〕。
公序良俗习惯
习惯公序良俗
规章制度习惯
习惯规章制度
13、12岁男孩小明的父亲作为小明的代理人为小明买了一架钢琴,这在民法上称为〔〕
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
指定代理
授权代理
14、老年人甲患上老年痴呆症,经申请,法院认定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假设以下情况发生:①甲的侄子乙声称,甲患老年痴呆症前事先与其协商,曾屡次表示要让乙当自己的监护人。
②甲患病后,乙与另一位近亲属戊商议经过沟通,书面协议确定戊为甲的监护人,甲表示同意。
③甲的妻子丁与丙协议确定丙为甲的监护人。
甲知道后不同意。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应当充分尊重甲的真实意愿,指定乙为其监护人
应当尊重乙与戊的书面协议,确定戊为甲的监护人
应当尊重丁与丙的协议,确定丙为甲的监护人
应当由丁担任甲的监护人
15、以下公民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的是〔〕。
5岁的甲画了一幅画
9岁的乙写了一份遗嘱
14岁的丙将自己的创造专利权转让给邻居丁
15岁的戊买了一枚2克拉钻戒
16、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以下哪些人可以担任监护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姐;
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
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
17、习惯在法律运用中的意义主要在于〔〕
克服制定法的僵化性
补充成文法
表达民族传统和社会文化
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降低司法本钱,提高司法效率,补充法律漏洞18、子女可以随〔〕姓。
父或母姓
外婆或奶奶姓
由法定抚养人以外的人扶养的,随扶养人姓
任意的
19、崔某,23岁,未婚,患有严重的精神病。
他有父母、爷爷奶奶,还有个12岁的弟弟。
可以担任其监护人的主要有〔〕。
父母
弟弟
邻居
爷爷奶奶
单位领导
20、以下不属于?民法总那么?规定的根本原那么的是〔〕
按劳分配原那么
平等原那么
绿色原那么
等价有偿原那么
21、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22、结合“北雁云依〞案,说明“公序良俗〞对公民的姓名权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正确答案:
所谓“公序良俗〞;要求公民从事民事活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关于“公序良俗〞对姓名的规制问题。
首先;从社会管理和开展的角度;子女承袭父母姓氏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便于管理机关和其他社会成员对姓氏使用人的
主要社会关系进行初步判断。
倘假设允许随意选取姓氏甚至恣意创造姓氏;那么会增加社会管理本钱;无利于社会和他人;而且极易使社会管理出现混乱;增加社会管理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姓氏主要来源于客观上的承袭;系先祖所传;如果任由公民仅凭个人意愿喜好;随意选取姓氏甚至自创姓氏;那么会造成对文化传统和伦理观念的冲击;既违背社会善良风俗和一般道德要求;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社会的良性管控。
所以本案中“北雁云依〞的父母自创姓氏的做法;不符合公序良俗对姓名的规制要求。
23、公法和私法的不同内涵
正确答案:
在国家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国家和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表,对各种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并向人民提供效劳,但这些管理和效劳并非管理者随心所欲,而是应当纳入法治的范围。
公法的根本内容就是为标准国家权力和政府行为而存在的,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控制公权力来维护私权利。
与公法中所面对的国家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之间非平等的社会关系不同,私法管的领域是主体自由,意思自治的所有私人生活和经济活动,调整的是地位平等的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4、案例分析:老人景区爬树摘杨梅坠亡,景区管理方应否承当承当责任?
案情分析:
2021年5月19日,近60岁的吴某在花都区某山村景区河道旁的杨梅树上采摘杨梅时,由于树枝枯烂断裂,吴某从树上跌落,经送医院救治无效死亡。
吴某的亲属认为,该山村景区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在核心区域的河堤两旁种植了不少于50株杨梅树。
由于杨梅树嫁接处较低,极易攀爬,每到杨梅成熟之际,都有大量观景人员攀爬杨梅树、采摘树上的杨梅,甚至进行哄抢,景区从未采取平安疏导或管理等平安风险
防范措施。
吴某的亲属将该山村景区管理方某村委会告上法庭,索赔60余万。
据悉,某山村民委员会系某山村情人堤河道旁杨梅树的所有人,其未向村民或游客提供免费采摘杨梅的活动。
问题:
景区管理方要不要承当责任?如果要,是承当主要责任,还是次要责任?
正确答案:
开放式答案。
可以认为不要,也可以认为要,但必须有理由,有结论,不少于200字,并言之成理,逻辑自洽。
例如:
吴某作为一名成年人,未经被告同意私自上树采摘杨梅,其应当预料到危险性,故其本身应当对自身损害承担责任。
对于被告某景区是否承当赔偿责任的问题。
在本案中,杨梅树本身是没有平安隐患的,是吴某不顾自身年龄私自上树导致了危险产生。
其次,根据原告方提交的照片及被告某山村民委员会提交的对村民黄某的询问笔录及视频,能够证明确实存在游客或村民私自上树采摘杨梅的现象,被告作为杨梅树的所有人及景区的管理者,应当意识到景区内有游客或者村民上树采摘杨梅,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平安的情况,但其没有对采摘杨梅及攀爬杨梅树的危险性作出一定的警示告知,存在一定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