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当代体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分析
许聪丽
伴随着新课改教育思想的深化,强调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不再只关注对学生知识方面的教育,而是加强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基于此,体育教学受到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广泛关注。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在体育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的得到综合成长。
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展开深入探究,以期为小学生的终身成长打好基础。
体育课程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学校需要顺应时代需求,提升对体育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以体育课的开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小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正确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习惯。
1 注重课堂常规
小学生天性活泼,本身有着较强的随意性,不习惯被他人所约束。
基于此,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中,需要加大对学生的引导,通过按时上下课等帮助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让学生明白上课与平时的游戏有着本质的不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状态。
利用体育课的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课并不是单纯的游戏课程,也有着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规划等。
具体来讲,教师要从最基本的内容着手,对于学生队列站立的速度、整齐度等加大要求,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想法行动,依照教师的要求严格执行。
在体育技能的学习中,也要保持一定的秩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谦让。
在借用体育课堂所用的相关器材或者是回放时,也应该维持一定的顺序,有效培养学生的规矩意识。
如,在进行体育器材的发放中,对于学生需要明确要求,应按照队伍顺序拿器材,不能随意的挑拣。
而且,在拿器材时,对于用哪只手拿或者是运用怎样的姿势等都有着具体的要求。
在体育器材使用后,对器材的归还地点等也要向学生交代清晰。
若是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未能按照要求完成,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再一次的重复此活动。
而这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纪律与规则意识,促使学生今后自觉的遵守纪律。
2 巧用体育游戏
在体育教学中,想要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及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就不能忽视学生的习惯,以对小学生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手段组建课堂,才可保证教学质量。
依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适当应用游戏活动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
游戏的引入可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
的积极性,也能提升学生合作的习惯,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关系与感情,加强班级的向心力。
以单腿跑游戏为例。
教师将班级中的学生合理的划分小组,让学生用手将肩膀靠拢在一起进行跑步竞赛。
在这一游戏中,学生只能单腿奔跑,另一只腿需要在游戏中始终保持抬起的状态。
所以,在奔跑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摔倒,学生之间需要彼此的帮助,并在奔跑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节奏的一致,才不会摔倒,也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通过这一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合理分工以及合作的能力。
同样,合作能力的形成能够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优势,也能为学生今后成为合作型人才做好准备。
3 培养安全意识
体育课程与小学教育体系的其他课程对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多数的教学时间在户外。
所以,在真正的教学中,其出现不安全因素的几率较高。
通过对以前体育课堂中出现的种种意外分析,其根本成因是学生的不良习惯所导致的。
为了保证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安全性,教师应针对目前体育课堂的实际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如,在接力游戏中,若是无法正确的进行交棒,会导致教育问题的出现。
基于此,教师需要将从前不正确的交棒方式纠正,对于未遵循要求的团队取消其成绩。
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能够将学生的错误更加高效的纠正,进而渐渐达成良好习惯的形成。
另外,教师也要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以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展示在实际体育锻炼中缺乏相应良好习惯而造成的严重伤害,让学生可以在体育训练中自觉的保护自己,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加强体育锻炼
通过相应的科学研究发现,运动对于正处于发育的小学生来讲,有着极大的益处。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学科优势,使学生强化锻炼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跑步、蛙跳等生活中常用的体育技能,使学生掌握其动作要领,也产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教师一定要在小学时期有意识的增强学生日常锻炼的习惯,有效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
良好习惯的形成对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体育教学成效有着重要价值。
想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喜好、真实水平等分析,实现体育课堂的精心设计,吸引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与体育技能的锻炼,也达成良好习惯的形成,真正的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达成新时期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新疆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