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二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8×3分=54分)1.“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
B.包装盒、快餐盒等全部用聚苯乙烯生产,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C.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将废弃的秸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D.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B.甲烷的比例模型:
C.CH2Cl2、CH4O、C2H4O2一定是纯净物
D.乙烯的结构式:CH2═CH2
3.据报道,南极上空出现大面积的臭氧空洞.氟利昂﹣12对臭氧层有很强的破坏力,它的结构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是平面型分子
C.只有一种结构 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NaCl B.H2O C.KOH D.CH3Cl
5.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CaO+H2O═Ca(OH)2 B.C+H2O CO+H2
C.NaOH+HCl═NaCl+H2O D.2Mg+CO22MgO+C
6.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H2O>NH3 B.碱性:NaOH>Al(OH)3
C.氧化性:F2>Cl2D.酸性:H2SO4>HClO4
7.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B.明矾和ClO2都能作为净水剂,其原理完全相同
C.海水淡化和工业生产及生活废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D.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8.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变化复杂,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肥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的酯化产物
B.加热能杀死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也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
D.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均是化学变化
9.下列家庭化学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O3)中含有碘
B.用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C.用碘酒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D.用鸡蛋白、食盐、水完成蛋白质的溶解、盐析实验
10.下列物质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
②乙醇
③甘油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11.下列与有机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更剧烈
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蔗糖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乙酸、甲酸甲酯和羟基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12.下列相关实验的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B.制硝基苯时温度计水银球在反应液中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可鉴别CH4和C2H4,又可除去CH4中的C2H4
D.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
13.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甲烷,甲烷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
B.乙是乙烯,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是苯,苯结构比较稳定,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丁是乙酸,一定条件下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14.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不纯物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CH4(C2H4)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B 溴苯(Br2)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C 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
D CH3CH2OH(H2O)新制生石灰蒸馏
A.A B.B C.C D.D
15.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
16.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OCH3
⑤CH2═CH﹣COOH.
A.③⑤B.②④C.①③⑤ D.①③
17.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装置甲在强光照条件下制取一氯甲烷
B.用装置乙分离乙酸乙酯和水
C.用装置丙蒸馏石油并收集60~150℃馏分
D.用装置丁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18.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氧气量相同的是()
A.C3H4和C2H6B.C3H6和C3H8O
C.C3H6O2和C3H8O D.C3H8O和C4H8O2
二、非选择题(共66分)
19.现有下列十组物质:
①O2和O3②126C 和146C ③4039K和4020Ca ④甲烷和丙烷⑤甲醇和乙二醇⑥和⑦和
⑧葡萄糖和果糖⑨蔗糖和麦芽糖⑩淀粉和纤维素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
(2)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
(3)⑦中两有机物按系统命名法命名的名字分别为:、.
20.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1)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列物质中也属于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是(填字母).
a.苯b.甲烷c.醋酸d.甲醛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的是(填字母).
a.勤开窗通风b.日常生活中利用天然气替代煤作燃料
c.使用“绿色环保”装饰材料d.室内放一些活性碳
(3)“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 C6H12O6+6O2
b .CO2+3H2CH3OH+H2O
c .CO2+CH4CH3COOH
d.2CO2+6H2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最高的是.
(4)氟氯代烷(商品名氟利昂)曾被广泛用作制冷剂、灭火剂、溶剂等,因氯、溴的氟代烷对产生破坏作用而被禁止、限制使用.
(5)“汽车尾气污染”已倍受世人关注.以辛烷(C8H18)代表汽油的成分,要使辛烷正好完全燃烧,则辛烷气与空气(空气中O2占1/5体积)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保留三位小数).
21.生活处处是化学,完成下列相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腈纶(人造羊毛))的主要成份是聚丙烯腈(丙烯腈CH2=CH﹣CN),试写出合成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加入的试剂顺序依次是
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④碘水
(3)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用文字表达)
(4)人们熟知的一种感冒药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为.
请写出其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写出阿司匹林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鉴别这三种纤维,现给这三种纤维编号,分别灼烧产生的气味如下:
纤维编号①②③
灼烧时的气味特殊气味烧纸气味烧焦羽毛气味
则羊毛、棉花的编号分别为.
(6)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填名称).
22.下表是A、B、C、D、E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比例模型如图
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B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
②球棍模型如图
C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能与N a反应
③与E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88的酯
D ①相对分子质量比C少2
②能由C催化氧化得到
E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A~E中,属于烃的是(填字母).
(2)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催化氧化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有机物B具有的性质是(填序号).
①无色无味的溶液;②有毒;③不溶于水;④密度比水大;⑤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5)E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E的水溶液显酸性,现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E与碳酸酸性的强弱,则该实验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23.已知:①A 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A的产量通常有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②2CH3CHO+O22CH3COOH,③已知乳酸F的结构简式为
④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及高分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为:
(2)写出下列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②
(3)验证D和F兼有的官能团采用的试剂是,产生的现象为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B
②B+D→乙酸乙酯
(5)实验室制取的乙酸乙酯,可用方法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
24.某有机物12g完全燃烧生成7.2g水和8.96升CO2(标准状况下),0.5mol此有机物的质量为30克.
(1)求分子式(写出计算过程)
(2)写出该有机物可能有的结构简式.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二中高一(下)期末化
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8×3分=54分)1.“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
B.包装盒、快餐盒等全部用聚苯乙烯生产,以减少木材的使用
C.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将废弃的秸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D.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分析】“抓好资源节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是节能、减排、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可以从节能、减排、对环境无污染等角度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可以节省化石燃料同时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故A不选;
B.大量用聚苯乙烯等塑料代替木材生产包装盒、快餐盒等,产生白色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B选;
C.用秸秆生产的沼气是洁净能源可以节能、减排,故C不选;
D.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故D不选;
故选B.
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B.甲烷的比例模型:
C.CH2Cl2、CH4O、C2H4O2一定是纯净物
D.乙烯的结构式:CH2═CH2
【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分析】A.苯分子为平面结构,碳原子相对体积大于氢原子;
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氢离子;
C.C2H4O2可能为甲酸甲酯或乙酸,表示的不是纯净物.
D.结构式中需要将所有的共价键用短线代替.
【解答】解:A.苯为平面结构,分子中中所有碳碳键相同,不存在碳碳双键,其比例模型为:,故A正确;
B.用原子的相对大小表示的模型为比例模型,C原子的相对体积应该大于氢离子,甲烷分子正确的比例模型为:,
C.CH2Cl2、CH4O只表示一种物质,一定为纯净物,而C2H4O2可能为甲酸甲酯或乙酸,表示的不一定为纯净物,故C错误;
D.CH2═CH2为乙烯的结构简式,乙烯的结构式为:,故D错误;
故选A.
3.据报道,南极上空出现大面积的臭氧空洞.氟利昂﹣12对臭氧层有很强的破坏力,它的结构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是平面型分子
C.只有一种结构 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分析】该化合物是甲烷的取代产物,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与CH4的分子构型对比回答.
【解答】解:A、由甲烷的结构可知,四个氢原子的空间位置只有一种,则氟利昂﹣12只有一种结构,故A错误;
B、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则氟利昂﹣12为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
C、从结构式可知,该化合物是甲烷的取代产物,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型结构,所以该化合物也是四面体,因此结构只有一种,没有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由甲烷的结构可知,四个氢原子的空间位置只有一种,则氟利昂﹣12只有一种结构,故A错误;
故选C.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NaCl B.H2O C.KOH D.CH3Cl
【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氯化钠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 B.水分子中H﹣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为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一氯甲烷分子中C﹣H、C﹣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CaO+H2O═Ca(OH)2 B.C+H2O CO+H2
C.NaOH+HCl═NaCl+H2O D.2Mg+CO22MgO+C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反应(如铵盐和强碱).
【解答】解:A.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碳和水在高温下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
D.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H2O>NH3B.碱性:NaOH>Al(OH)3
C.氧化性:F2>Cl2D.酸性:H2SO4>HClO4
【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分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解答】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N,则稳定性:H2O>NH3,故A正确;
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Al,则碱性:NaOH >Al(OH)3,故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F>Cl,则氧化性:F2>Cl2,故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则酸性H2SO4<HClO4,故D错误;
故选D.
7.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B.明矾和ClO2都能作为净水剂,其原理完全相同
C.海水淡化和工业生产及生活废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D.液氯罐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分析】A.大量使用塑料袋能够引起环境污染;
B.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
C.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再利用已经是成熟技术,也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D.Cl2能与Ca(OH)2反应而被除去.
【解答】解: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以减少塑料袋使用,减少“白色污染”,故A正确;
B.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能够净水,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
C.海水淡化和废水处理再利用已经是成熟技术,所以海水淡化和工业生产及生活的废水再利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故C正确;
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l2能与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从而除去氯气,故D正确;
故选:B.
8.有机物种类繁多,性质变化复杂,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肥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的酯化产物
B.加热能杀死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也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
D.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液化均是化学变化
【考点】肥皂、合成洗涤剂;有机物的鉴别;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分析】A.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
B.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C.向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乙醇溶解,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而有气泡产生,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气味不同;
D.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解答】解:A.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故A错误;B.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将病毒杀死,故B正确;
C.向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分别现象为:互溶;有气泡产生;
溶液分层,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气味不同,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C 正确;
D.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A.
9.下列家庭化学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O3)中含有碘
B.用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C.用碘酒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D.用鸡蛋白、食盐、水完成蛋白质的溶解、盐析实验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
【分析】A、淀粉遇单质碘变蓝;
B、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C、不饱和烃与碘发生加成反应;
D、蛋白质难溶于饱和食盐水.
【解答】解:A、淀粉遇单质碘变蓝,而食用加碘盐为KIO3,不能用来检验,故A错误;
B、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故可用用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故B正确;
C、不饱和烃与碘发生加成反应而使碘酒颜色变浅,可用碘酒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故C正确;
D、蛋白质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属于盐析现象,为可逆过程,加水后能重新溶解,故D正确.故选A.
10.下列物质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
②乙醇
③甘油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
A.①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醋酸含有﹣COOH,具有酸的通性,可发生取代反应和酯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乙酸具有酸性,具有酸的通性,且酸性比碳酸强,则①④⑤⑥⑦正确;
可与乙醇、甘油发生酯化反应,则②③正确,
故选D.
11.下列与有机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更剧烈
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蔗糖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乙酸、甲酸甲酯和羟基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A.水和钠反应较剧烈;
B.聚乙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蔗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D.根据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判断.
【解答】解:A.水为弱电解质,乙醇为非电解质,可知水易电离子氢离子,水和钠反应较剧烈,故A错误;
B.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000以上,蔗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乙酸、甲酸甲酯和羟基乙醛三种物质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D.
12.下列相关实验的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A.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B.制硝基苯时温度计水银球在反应液中
C.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可鉴别CH4和C2H4,又可除去CH4中的C2H4
D.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A.二氧化硫、硫化氢、乙烯等均与溴水反应;
B.制硝基苯时,需要水浴加热;
C.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为可逆过程,用于分离提纯.
【解答】解:A.二氧化硫、硫化氢、乙烯等均与溴水反应,则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不一定是乙烯,故A错误;
B.制硝基苯时,需要水浴加热,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水中,不在反应液中,故B错误;
C.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鉴别,而不能用于除杂,故C错误; 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为可逆过程,用于分离提纯,则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D.
13.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甲烷,甲烷的二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结构
B.乙是乙烯,乙烯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是苯,苯结构比较稳定,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丁是乙酸,一定条件下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由比例模型可知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别为甲烷、乙烯、苯、乙醇,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解:A.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甲烷中所有氢原子位置相同,所以其二氯代物只有1种,故A正确;
B.乙是乙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不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丙是苯,苯结构比较稳定,但可燃烧,也为氧化反应,故C错误;
D.丁是乙醇,不是乙酸,故D错误;
故选A.
14.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不纯物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CH4(C2H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
B 溴苯(Br2)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C 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
D CH3CH2OH(H2O)新制生石灰蒸馏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B.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
C.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
D.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
【解答】解:A.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选溴水、洗气分离,故A错误;
B.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利用分液分离,不能过滤,故B错误;
C.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利用分液分离,不能蒸馏,故C错误;D.CaO与水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D正确;
故选D.
15.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分析】A.乙醇与水互溶,苯与水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溴苯与水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B.乙醇燃烧有淡蓝色的火焰,苯燃烧有黑烟,四氯化碳不燃烧;
C.乙醇与碳酸钠互溶,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D.苯、环己烷与高锰酸钾均不反应,分层现象相同,而环己烯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解答】解:A.乙醇与水互溶,苯与水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溴苯与水分层后有机层在下层,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不选;
B.乙醇燃烧有淡蓝色的火焰,苯燃烧有黑烟,四氯化碳不燃烧,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不选;C.乙醇与碳酸钠互溶,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分层,现象不同,可鉴别,故C不选;
D.苯、环己烷与高锰酸钾均不反应,分层现象相同,不能鉴别二者,故D选;
故选D.
16.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①CH2OH(CHOH)4CHO
②CH3CH2CH2OH
③CH2═CH﹣CH2OH
④CH2═CH﹣COOCH3
⑤CH2═CH﹣COOH.
A.③⑤B.②④C.①③⑤ D.①③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分析】含碳碳三键、双键、﹣CHO等可发生加成反应,含﹣OH、﹣COOH可发生酯化反应,碳碳三键、双键、﹣CHO、﹣OH均可发生氧化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①CH2OH(CHOH)4CHO中含﹣CHO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含﹣OH可发生酯化、氧化反应,故选;
②CH3CH2CH2OH含﹣OH可发生酯化、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