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包装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心得
ART EDUCATION RESEARCH
(下转第117页)
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教学已成为具有独特优势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区别。

该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小组学习等。

学生课前在线学习,利用QQ、微信和网络教学平台等进行在线交流,观看微教学视频等课程教学资源;课中探究、汇报成果、解决问题等,为深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课后是对课堂的延伸。

教师可利用反馈与评价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以包装设计课程为例,提出并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课程教学翻转课堂结构,期望能为大数据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是当前的热门词汇之一,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国内外对于大数据的定义有很多,其中,国际数据公司将大数据定义为:大数据一般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数据形式,它主要收集超过100TB 的数据,并且是高速、实时数据流;或者是从小数据开始,但数据会每年增长60%以上。

大数据的特点可以用五个V 表述,即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 和Value,其中文表述为:体量大、处理速度快、数据类别丰富、数据具有真实性、价值密度低。

大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语义引擎、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

大数据技术平台主要有五类,即存储平台、计算平台、分析挖掘平台、数据可视化技术以及集成平台。

大数据挖掘类型主要有WEB 数据挖掘、空间数据挖掘和流数据挖掘。

大数据挖掘处理一般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存储、ETL、数据计算、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六个流程。

数据挖掘的主要功能包括聚类和分类、预测、偏差检测、数据总结和关联分析等。

大数据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通过对以往教学中先知识传授、后知识内化的顺
序进行颠倒安排,实现对固有课堂的教学变革。

国外方面,如,Bergmann J.和Sams A.出版了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的专著,Robert Talbert 教授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模型,等等。

国内方面,何克抗、桑新民、谢幼如、钟晓流、宋述强等专家、学者对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因强调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将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翻转课堂教学与固有的教学有较大的区别,以往课堂中的教师讲授转变成了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帮助与辅导;课中的内容延伸到了课外进行;课前学生可以观看教学微视频;在云平台中,学生可以进行在线交流,浏览、查阅课程学习资源。

这样,能有效利用课内、课外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空间,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助推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更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个性化、互动化和深度化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大数据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可视化等融入翻转课堂教学,可记录学习者学习全过程的数据信息,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挖掘出有用的数据信息,记录数据的可视化有利于教师实时了解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动态评价提供参考。

翻转课堂教学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具有完善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态度和修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优势,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助推器。

三、大数据环境下包装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包装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包装设计概要、包装设计的前期准备、包装设计的内容、包装设计的提升等四个部分。

概要部分主要包括包装的发展与包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前期准备部分主要包括包装设计的程序和包装设计的技术等;包装设计的内容部分主要包括包装的立体造型和包装的平面表现;包装的提升部分主要包括专题包装设计和包装设计的创意方法。

大数据是指海量数据,既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环境下包装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要:大数据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固有的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优势,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该文阐述了大数据与翻转课堂教学的概念,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翻转课堂结构,并对包装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大数据包装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图1
115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

所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

导入是教学环节设计中首要的环节。

笔者在长期的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遵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实验、研究,归纳了以下几种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设疑欣赏,练笔导入
设疑欣赏、练笔导入,是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导入课题的方式。

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进行初步欣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或小创作,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以《与米罗游戏》为例,上课伊始,笔者一边播放课件,展示《加泰隆的乡下人》《在阳光下飞翔的蜻蜓》《极光戒指》等米罗的作品,一边旁白:
“似乎是漫不经心的涂鸦,就这么寥寥几笔,像是涂鸦又像是我们的儿童画,请看这幅《在阳光下飞翔的蜻蜓》,一点、一线、一个太阳就构成了精彩的作品。

作品《蓝星》,这是拍卖场景,成交价是2000多万欧元。

作者究竟是谁?”同时,展现米罗作画场景图片,揭示上述问题答案——米罗。

笔者继续旁白:
“今天让我们一起与米罗游戏。

先让我们一起听一段音乐(播放《甩葱歌》片段),尝试运用点、线、面等元素涂画出你听到的音乐的感受。

”课堂教学导入从看似简单的作品欣赏开始,拉近了学生与大师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愉悦的欣赏氛围中感受大师作品的魅力,以及作品带来的审美享受,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教师示范,激趣导入
教师示范、激趣导入,是美术课堂上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直接的教学手段。

美术、激趣导入是视觉艺术,教师的示范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美、感受美,教师鲜活的书写、绘画或者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技能技法的同时感受教师的魅力。

教师在上课开始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示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进行方法的引导。

以《有创意的字》一课为例,这是金恒武老师上的县级评优课。

上课开始,师生问好,教师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我的名字叫金恒武,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更是因为我内心里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条可以腾
飞的龙,所以自号‘龙’。

我为自己设计了一个签名。

你们想看吗?”在学生响亮的“想”的回答声中,金恒武老师提起毛笔在宣纸上书写了一个大大的创意美术字——龙。

学生露出惊讶和赞叹的表情,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金恒武老师接着提问:
“这种形式的签名,你们喜欢吗?”学生回答:“美观、有趣、新奇、有气势……”金恒武老师接着总结:
“是的,这种形式的签名生动活泼、形象美观、引人注目。

那么怎样使文字在传达信息的同时更加引人注目?这就是我们这一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创意的字。

”金恒武老师在示范的时候获得了学生的认可,树立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从而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在钦佩教师的同时对创意美术字有了初步的感受和认知。

三、资源整合,活动导入
资源整合、活动导入,是“欣赏?评述”领域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利用各种书籍和网络收集资源,先进行图像识读,形成初步的审美判断,然后进行信息资料的重新整合,在上课开始时进行展示、交流。

王大根教授在《美术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与评价》中提出:
“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生成有意义的创作主题(文化理解),研究大师的生平、风格与创作观,鉴赏并借鉴经典作品(图像识读、审美判断)。

”以《画家梵高》为例,提起画家梵高,学生自然会联想到他著名的作品《向日葵》。

以此为契机,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书籍和网络搜集关于梵高的相关资料,并设置了一个学习单:
“梵高除了画向日葵还画了些什么?了解他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流派,以及他的生活经历,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又有哪些艺术特色,他的作品哪点最吸引你?”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和整理,然后在上课开始时进行“了解画家梵高”的展示交流讨论。

这样学生对梵高就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这位燃烧着激情的画家有了浓厚的兴趣。

然后,进入对本课的研究学习,进行梵高的自画像系列作品赏析、主要代表作品欣赏,从内容、色彩、笔触等方面重点赏析梵高的作品《星月夜》,感受梵高作品中运用破碎的短线和扭曲的长线表达激烈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梵高。

四、形象感受,直观导入
形象感受、直观导入,是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一种重要的导
构建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意见的几点思考□刘秀丽
摘要:该文尝试从设疑欣赏、练笔导入,教师示范、激趣导入,资源整合、活动导入,形象感受、直观导入,作品展示、欣赏导入,舞蹈激趣、添画导入六个方面探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激趣导入中小学美术
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