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派与晚明主情思潮关系简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州学派与晚明主情思潮关系简论29泰州学派与晚明主情思潮关系筒论
王姝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晚明时期,李贽、袁宏道、汤显祖等人主张以情为本,在文学上展开了 一场情感解放的运动。
追根 溯源,这一主情思潮除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外,与明代思想启蒙学派泰州学派有着莫大的渊源,李贽、袁宏道、汤显祖等主情思潮的领军人物与泰州学派更有着重要的师承关系。
关键词:泰州学派主情思潮李贽
中图分类号:1206.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12-0029-03
明中叶至明末,统治者昏庸腐败,百姓深受统治阶级 及传统礼教的压迫。
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 芽的出现,市民阶层的进一步兴起,反礼教、反理学的呼 声日益高涨,各种学说盛行,其中当以王阳明的心学流传 最广。
王阳明“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说肯定人的 基本欲求和个性的适度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倾向。
而就在其学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分化,当中一支便 是以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继承发扬王阳 明的学说,进一步冲击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他的“自然人性论”的思想主张解放人性、追求快乐,而他的“百 姓日用即是道”的口号更是将百姓的饮食生活上升到真理 的高度,肯定百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王艮的这些思想无 不对明后期社会的思想潮流起着引领作用,特别是晚明时 期最具影响力的肯定人的欲望、主张真情的主情思潮,其 理论奠基人李贽,代表人物汤显祖、袁宏道等皆是泰州学 派中的一员。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泰州学派对这几个晚明主 情思潮的代表者的影响,探究泰州学派与晚明主情思潮的 内在联系。
一、理论奠基者:李贽
李贽作为晚明杰出的思想家,自称传统儒学的“异 端”,其一生致力于抨击程朱理学,反对禁锢思想。
在他担 任县学教谕、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等闲职期间,职务上 的空闲令其得以与泰州学派的罗汝芳、耿定理、焦竑诸人 有所来往,更是在王艮之子王襞于南京讲学时拜其为师。
对此,李贽在《续藏书》中提到“心斋之子东崖公,贽之 师”,李贽的思想也就是在这一期间逐步完善。
对于泰州学派,李贽并不只是一味地师承,同时也起 着重要的革新作用。
在王艮的“百姓日用即是道”思想的 基础上,李贽进一步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把 泰州学派的思想推向更加激进也更加完善的方向,认为人 人都可以有自私的欲望,将“道”定义为满足人的需要和 人的物质追求。
在文学领域,李贽将哲学思想运用其中,提出极为重要的“童心说”。
在论文《童心说》中,李贽 将“童心”称为“真心”“最初一念之本心”“心之初”,但未对其进行更为细致的描述,而是将重点放在论述保持 “童心”之真的重要性上,从而提出“天下之至文,未有 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的文艺观。
他认为人的童心就是在所 谓的读书识理中失落的,以至于说假话、办假事、写假文 章、成为假人,因而文人就应突破礼义教化的限制,抒发自然性情以求真。
这可以说是泰州学派的“自然人性论”的具体表现,也是李贽文学思想的主心骨。
从自然人性论 出发,李贽主张不要对人的自然天性加以限制,而强调文 学作品中的自然表现。
在《读律肤说》中,李贽提出“自然发于性情,自然止乎礼义”,重视“以自然为美”,在写 作时,自然之美便需从作者的真性格和真情感中体现,而 不是为了礼义而遮遮掩掩,因此,相对于《论语》《孟子》等,李贽更推崇《西厢记》《水浒传》等通俗文学。
在李贽的“童心说”下,于文学创作方面,他提出作 文不应拘泥于技巧、形式,而是重视自然情感的表达。
他 所创作的作品便有这一特点,不过于注重字词、结构、声 律等,却大都能直抒胸臆,一气呵成,正如袁中道所说的 “不阡不陌,摅其胸中之独见”(《李温陵传》)。
在小说戏 曲的评点上,李贽设计出“化工”这一概念,因为作者尚 可在诗文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其主观情感,但在小说戏剧中 却无法做到,所以作者便要将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得真实自 然,赋予其真情实感,而不要过于加工使其失真。
在评点 《水浒传》中李逵这一人物时,虽然李逵鲁莽,无视礼数,“却是情真意实,生死可托”,其性情之真令李贽大为赞。
李贽对泰州学派思想的传承发展,不仅使其成为泰州 学派的一代宗师,同时在思想上进一步猛烈抨击了封建礼 教对人欲的束缚,在文学上冲击了当时的文坛的复古主义,为兴于晚明的主情思潮提供了理论上的雏形。
二、集大成者:汤显祖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提出“至情论”思想的 汤显祖可谓是晚明主情思潮的集大成者。
汤显祖虽在特定 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下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但其“至情论”最主要的来源还是他的老师、泰州学派代 表人物罗汝芳。
罗汝芳是王艮的三传弟子,他以“仁”为 中心,倡导人要保持“赤子之心”,即保持一颗初生时纯 粹自然的心,这与李贽的“童心说”有着共通之处,因此 汤显祖在接受其老师的思想的同时,对李贽也是极为推崇,汤显祖曾说:“如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
见以可上 人之雄,听以李百泉之杰。
寻其吐属,如获美剑。
”可见汤 显祖对罗汝芳和李贽二人的重视及他们给汤显祖思想带来 的重要影响。
汤显祖的“至情论”认为世间是由情构成的,则诗歌 等的创作就要合于情感,正所谓“世总为情,情生诗歌,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一般项目“泰州学派与晚明主情思潮关系论”( 201510320074Y)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王姝,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而形于神”,只有情才应该是作者创作的源泉,也只有情才 能令读者受到感染,因为“人生而有情”。
人与生俱来的 情感会使人在喜怒哀乐之时舞蹈唱歌,从而产生戏剧,而 戏剧也会作用于听众,使人们在戏剧的审美体验中无故而 喜,无故而悲。
戏剧的这一功能使得戏剧用于社会教化,通过情感来感化人,在汤显祖看来,“至情论”不仅仅是 作者抒发自我情感的理论依据,同时还需兼用情教化民众,从而挽救社会风气的败落和政治的腐败,由此,汤显祖的 “至情论”也可以视为反礼教、反封建的思想主张。
最能体现汤显祖“至情”理论的当是他的“临川四 梦”,汤显祖用“情”这一主线巧妙地将“四梦”连缀起 来,“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在“四梦”中充分践行了 “至情”思想。
他的得意之作《牡丹亭》是他“至情”的最高表达。
剧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本是封建家长制压迫下 的贵族小姐,读到《关雎》而初萌情思;与婢女春香游园 时面对满园的春色,春心萌动,心驰神往;与柳梦梅的梦 中相遇,则真正令她产生要追寻情的欲望,以致为情而至 死不渝。
如汤显祖所说,情本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杜丽娘 却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渐渐失去了 “情”,而对这一初生 之“情”的追求,正呼应了罗汝芳保持“赤子之心”的思 想,杜丽娘对情的追回,也是对其初生就本该拥有的“赤 子之心”的找回。
杜丽娘因情而死,因情而生,受情的感 召而与封建家长代表杜宝、伦理礼教代表陈最良勇敢地做 斗争,最终突破封建等级的束缚,赢得爱情的胜利,这也 凸显出他“至情”中反封建、反礼教的成分。
称汤显祖为主情思潮的集大成者,不仅是他自身对主 情思想的落实,更重要的是他的“至情论”对同代人乃至 后人的影响。
“临川四梦”相继问世后,在各个领域都产 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特别是《牡丹亭》的出版几乎撼 动了《西厢记》的地位。
而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剧作 家直接受到汤显祖“至情”思想的感染,刻意模仿和学习 汤显祖,这一批人也被称为戏曲史上的“玉茗堂派”或 “临川派”。
其中吴炳大为歌颂真情,在《画中人》中高呼 “天下人只有一个情字,情若果真,离者可以复合,死者可 以再生”,深得汤显祖的情可使“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 生”的精髓。
孟称舜擅写情爱戏,他拓宽了汤显祖的“人 生而有情”的范围,认为世间万物皆有情感,“世间不特 有知识的,皆有性情”。
清代剧作家洪昇对汤显祖的《牡 丹亭》赞赏不已,自叹文采、情韵不如汤显祖,表露出学 习汤显祖的意向,他的《长生殿》也随处可见效仿汤显祖 的痕迹。
小说领域,提出“情教观”的冯梦龙与汤显祖一 同接受李贽的思想,但他的《风流梦》改编自汤显祖的原 作,汤显祖对其的影响也可见一斑。
清代的曹雪芹在《红 楼梦》中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人 物,在著作中多次借人物之口提到汤显祖《牡丹亭》中的 唱词,可以看出曹雪芹对情的追求,对解放个性、突破封 建礼教束缚的呼吁也有着汤显祖“至情论”的渊源。
三、革新者:袁宏道
虽然李贽为晚明的主情思潮奠定了理论基础,汤显祖 令主情的呼声达到巅峰,但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却真 正将主情的思想用于文学革新运动当中,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
袁宏道与泰州学派的管志道、焦竑、陶望 龄、李贽等时有书信往来,交往甚多,而他对李贽更是无 比敬仰,将其与圣人老子相比,并视为自己的老师、精神 上的领袖,李贽也毫不吝啬地将所学传授于他,就连汤显 祖都认为李贽“都将舌上青莲子,摘与公安袁六休”。
袁宏 道认为创作诗歌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作者创 作诗歌应不拘于所谓的格律、形式而抒发个性情感“任性 而发”,即使有些许瑕疵,也可以成就优秀的作品,这显然 是脱胎于李贽的“童心说”。
此外,同样受教于李贽思想的汤显祖与公安派三袁也 交情匪浅。
汤显祖与公安派继在北京一见如故后,便有长 时间的书信上的来往以及交流学术,相互之间不吝赐赞。
袁宏道曾着力于刊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称汤显祖“凌厉有佳句”;袁中道赞叹汤显祖的学识、文采不输于盛 唐。
汤显祖与公安派这样的良好关系一方面得益于他们同 对李贽思想的认同,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他们观点上的极为 相似之处。
汤显祖也强调作者作文时的兴趣灵感,故有不 少学者认为汤氏的“至情论”也有“性灵”的色彩,但公 安派所提倡的“性灵说”与汤氏的“至情论”仍有些许不 同之处。
公安派的“性灵说”着重点在于诗文是自我性灵 的体现,重视作者个人的自我愉悦;汤显祖承认作者的自 我愉悦,但他更看重的是文学作品中情的感化作用,可见 汤显祖的“性灵”涵盖的范围要比公安派更大一些。
从时 间上来看,汤显祖提出“至情论”在前,而公安派“性灵 说”的鼎盛之期在与汤显祖的会晤之后,且这一期间又是 公安派对汤氏大为推崇之时,因此公安派也受到了汤显祖 的一■定影响。
明朝前中期以李梦阳、王世贞为代表的前后七子在文坛 上掀起的文学复古运动盛极一时,在获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他们创作中的过于模仿和失真之处也为人所垢病。
李贽在 《童心说》中指出说假话、办假事、写假文章便是将矛头指 向了他们。
虽然李贽、汤显祖等人也有很明确的反复古倾 向,但公安派却在李贽的“童心说”的启示下,更为系统 地提出反复古的口号,以“性灵说”为内核指责前后七子 的“剿袭”行为,指出只是模拟古文的形式,只会造成文 章的假、大、空,终究不会有优秀的作品,而真正优秀的作 品要求作者在创作上要重视性情的抒发、直抒胸臆,语言不 事雕琢却流利顺畅。
他们的理论成为打破明代文坛上复古风 气的中坚力量,也使得主情的思潮更为深人人心。
四、结语
晚明的主情思潮的形成发展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潮与王学左派中的分支泰州 学派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联系: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 贽为主情思潮打下理论基础,为思潮的发展开辟道路;泰 州学派的门人汤显祖使得这一思潮逐步走上顶峰,其影响 波及晚明乃至清代;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在李贽等人 的理论基础上,将主情思潮运用于当时的文坛现实,引领 文学革新。
在这学脉相承中,泰州学派也被不断注人新鲜 血液,拥有哲学层面以外更多的诠释,从而使我们不得不 试着用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学派。
(下转第28页)
二、 “游运结合”新模式发展的意义
2015年,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人超过4万亿元。
国内旅游的大发展中,其中自驾游占了很大的一部 分,也是多数人首选的旅游方式之一。
“运游结合”这种 新模式,不仅符合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而且具有景点的 直达性、可进人性优势。
(1)
合作运营,利润共享。
旅游与汽车客运联合发
展,通过成立合作部门等形式,共同商讨,共享成功发展 机遇、共同迎接挑战。
方便快捷的旅游专线可以拉动景区 的游览人次,提高景区收益,而热门景点也能增加游客的 出游次数,带动游客乘坐旅游专线,实现景区与旅游专线 的利益共享。
在徐州市周边开通旅游专线,可以在淡季和 旺季开设不同数量的班次。
(2)
环保意义。
目前许多人都会选择自驾游,可以随
时停靠,直接抵达景点、酒店门口,非常的便捷。
但是私 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多,使交通陷人拥挤堵塞,造成堵车人 群时间上的浪费;并且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破坏, 导致了酸雨、雾霾。
汽车客运的极大优势是灵活方便,能 形成“门对门”直达。
所以旅游直通车不仅方便,满足人 的需求,还大大地减少了私家车的行驶对环境的破坏,很 好地保护了环境。
(3)
提高徐州知名度。
游客前来旅行,发现徐州的旅
游直通车非常便捷,有特色,服务非常人性化,这就会给 游客留下很好的印象,从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吸引更 多的游客,打造城市品牌效应,从而提高徐州的知名度。
三、 特色旅游交通线路的设计
在旅游高速发展和强大的“吸金”优势下,“旅游+客 运”的发展模式对于徐州汽车客运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极 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汽车客运营业理念, 开展恰当的营销模式。
保持竞争意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 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建设智慧旅游平台, 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游客偏好是发展的保障。
其次,运用汽车客运便捷、简单、经济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旅游特色 客运线路和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扩大公路客运的运营范围, 最大限度地拓展汽车客运市场和旅游市场。
第一部分:主题旅游线路设计。
我们依托徐州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汽车客运企业的 优势,以“一日游”为主要开发方向,开发出一系列徐州
市内景点的旅游直通车特色运游产品。
通过对徐州旅游资 源的综合分析,划分不同类型,开发出符合不同旅游者消 费心理的主题旅游线路,与徐州的城市规划相结合,设计 合理的线路走向、停靠衔接等具体运营方案。
第二部分:旅游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
+旅游”模式。
旅游业是信息高度集中的行业,信息是旅游业生存和 发展的基础,信息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远。
国务 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 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旅游服务效率。
说明旅游信息服务政策已提上日程,尤其要建立旅游信息 服务平台。
建设智慧旅游平台,不仅是所有旅游信息汇集 的中心,还是支撑智慧旅游服务体系的基础。
第三部分:旅游直通车人性化服务。
旅游直通车应开通多条不同类型的线路,使游客有灵 活的选择权利。
旅游直通车线路需衔接车站、机场与各大 旅游景区,便于游客直达景点。
线路的设计还充分考虑到 餐饮、交通枢纽站、旅游景点和商业街区等,使旅游专线 与旅游六要素更好地结合。
游客还可在车上直接向随车人 员购买优惠景区门票并快速进人景区。
此外,车上还会播 放景区宣传片,乘客还可以在旅游巴士上免费使用WIFI , 登录相关的旅游服务平台。
旅游巴士服务平台还可以同途 牛旅游、携程旅游和淘宝旅游等合作,多平台协作销售, 旅游巴士项目可以为旅游人群提供了更专业的服务,使游 客更好地享受个性化旅游。
责任编辑:孙瑶(上接第30页)
注释:①
(明)李贽.储璀•续焚书卷三[M ].北京:中华
书局,1975: 90.
②
(明)李贽.童心说•焚书卷三[M ].北京:中华
书局,1961: 97.
③
(明)李贽.读律肤说•焚书卷三[M ].北京:中
华书局,1961: 133.
④
李贽.明容与堂刻水浒传卷三十八[M ].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1975: 18.
⑤
(明)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选文集卷三
十三[M ].徐朔方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093.
⑥ (明)汤显祖.答管东溟.汤显祖诗文集卷四十四
[M ].北京:中华书局,1964: 1229.
⑦ (明)汤显祖.耳伯麻姑游寺序.汤显祖选文集 [M ].徐朔方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050.⑧ (明)吴炳.画中人.古本戏曲丛刊三集[M ].上 海: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⑨ (明)孟称舜.娇红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8: 271.⑩
(明)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汤显祖选文集卷三 十三[M ].徐朔方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093.⑩(明)汤显祖.读《锦帆集》怀卓老•汤显祖诗文 集卷十九[M ].北京:中华书局,1964.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