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二中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历史
命题人:潘粉花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夏朝人。

传说他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树洞里发酵而成酒。

这一传说
A.毫无任何史学价值B.反映了我国酿酒技术的成熟
C.完全背离当时实际D.反映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2、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3、宋徐积《织女》诗中说:“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

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

”这首诗反映的是
A.宋代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代农民生活富裕D.宋代小农经济发达
4、“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分。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其中“草市”是指
A.唐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B.宋代的农村集市
C.古代骡马交易市场 D.汉代城市中的贸易场所
5、《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

”《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

”这主要说明了
A、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B、科举人士地位的下降
C、徽商的兴起
D、商人地位的提高
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人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7、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8、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那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情感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
D.“哥伦布给我们带来了贫困”
9、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
10、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里的“变革”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C.英国工业革命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1、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
12、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的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
1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所以称“近代”,其含义是: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最恰当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15、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

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 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
16、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戴发而装脚的改组派。

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

该材料说明了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17、1871年12月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某记者在广州的一篇游记,描写广州“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

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

”下列关于当时广州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广州是唯一的对外开放城市B.广州传统的商品经济已经瓦解
C.广州是中西合璧的对外开放城市D.西方文化的传播导致传统文化已消失
18、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是
A.执行新经济政策
B.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的实现
C.农、轻、重协调发展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19、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20、1932年罗斯福说:“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得到足够的保障”。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
D、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
21、“政府应该用税收手段把富人的收入再次分配给穷人”。

这一主张属于
A.人文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凯恩斯主义
22、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制定的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A.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凯恩斯主义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23、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能够了解到商代社会的一些情况;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也能够了解到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

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总结,其主要依据是
A.历史学家的分析和思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各种历史教科书 D.各种历史文物
24、在三年内战结束的若干年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

”这里的“拐杖”指的是
A.苏维埃政权
B.新生的苏联
C.新经济政策
D.计划经济体制
25、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26、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7、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gu,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28、19世纪90年代在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
C.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D.服饰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29、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技术的传播
B、重商思想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30、马克思曾说:“垄断是一个好东西。

”对此,一些史学家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

这主要是指
A.它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2题,共40分,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
31、(20分)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并由此引发政治领域的相应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

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
(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

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

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

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

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

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

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材料三:1872年,侨商陈启源从英国购买机器设备在广东南海创建了继昌隆缫丝厂。

该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经济发展历程》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点。

(2分)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出现的近代经济因素。

(6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因素没有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的原因。

(6分)
⑶根据材料三,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和由此引发的政治变革。

(6分)
32、(20分)20世纪20年代末,正当苏联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寻找摆脱大危机困境的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这一年苏联因一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几年。

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汤因比材料二: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zou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

……“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大危机的急救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吴于厪jin、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为什么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4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这种“试验性疗法”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比在手段上有什么异同?指出其实质。

(10分)
⑶如何理解料三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的观点?(6分)
祁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历史答案
一、单选题
1—5:DCBBD 6—10:CBAAC 11—15:BBBCC 16—20:CCBCB 21—25:DADCC 26—30:DDACB
二、非选择题
31、(20分)
⑴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或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分)
⑵因素:①出现汇票(或纸币、飞钱);②政府担保银行票据(或纸币);③专业经纪人;④批发和零售的形式;⑤专业经理;⑥理财专家;⑦合同、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佣金等。

(任3点,6分)
原因:①自然经济的阻碍;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③闭关锁国的制约;④封建制度的阻碍。

(任3点,6分)
⑶经济新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2分)
政治变革: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兴起。

(4分)
32、(20分)
⑴原因:①大危机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陷入困境;②而当时的苏联迅速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4分)
⑵“试验性疗法”指: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

异:美国改变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始了政府全面干预经济;苏联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同:都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实质:都是在不改变国家政治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0分)
⑶深远影响:①“新政”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②摆脱了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