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公式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利计算:所谓单利是指在计箅利息时,仅用最初本金来计算,而不计入先前计息周期中所累积增加的利息,即通常所说的“利不生利”的计息方法。
It= P×i单
式中 It——代表第 t 计息周期的利息额;P——代表本金;i 单——计息周期单利利率。
【2010 年真题】甲施工企业年初向银行贷款流动资金 200 万元,按季度计算并支付利息,季度利率 1.5%,则甲施工企业一年应支付的该项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为()万元。
A.6.00
B.6.05
C.12.00
D.12.27
【答案】C
【解析】此题考察的实质为单利的概念,题干中明确说明“按季度计算并支付利息”,此处理解“支付”二字最为关键,实际上是明示了单利的性质,即利不生利。
2、复利计算:所谓复利是指在计算某一计息周期的利息时,其先前周期上所累积的利息要计算利息,即“利生利”、“利滚利”的计息方式。
It=i×Ft-1
式中 i——计息周期复利利率;Ft-1——表示第(t-1)期末复利本利和。
而第 t 期末复利本利和的表达式如下:
F=Ft-1×(1+i)
3、一次支付的终值和现值计算
①终值计算(已知 P 求 F 即本利和)
F=P(1+i)n或 F=P(F/P,i,n)
(1+i)n 称之为一次支付终值系数,用(F/P,i,n)表示。
注:在(F/P,i,n)这类符号中,括号内斜线上的符号表示所求的未知数,斜线下的符号表示已知数。
(F/P,i,n)表示在已知 P、i 和 n 的情况下求解 F 的值。
【例题】在资金等值计算中,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
A.P 一定,n 相同,i 越高,F 越大
B.P 一定,i 相同,n 越长,F 越小
C.F 一定,i 相同,n 越长,P 越大
D.F 一定,n 相同,i 越高,P 越大
②现值计算(已知 F 求 P)
(1+i)-n 称之为一次支付现值系数,用(P/F,i,n)表示。
即未来一笔资金乘上该系数就可以求出其现值。
4、等额支付系列的终值、现值计算
等额支付系列现金流量序列是连续的,且数额相等,即:
①终值计算(即已知 A 求 F)(每年年末存 X,求 Y 年末本利和)
(1+i)n-1/i 称为等额支付系列终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用符号(F/A,i,n)表示。
②现值计算(即已知 A 求 P)(每年年末等额收 X,求开始投资 Y)
【例题】某企业欲投资一项目,预计 2 年后项目投入运营并获利,项目运营期为 10 年,各年净收益为 500 万元,每年净收益的 80%可用于偿还贷款。
银行贷款年利率为 6%,复利计息,借款期限为 6 年。
如运营期各年年末还款,该企业期初最大贷款额度为()。
A.1234 万元
C.1499 万元
D.1589 万元
【答案】A
【解析】(1)每年净收益 500 万元,80%用于偿还贷款,每年还款额为500?80%=400万元
(2)项目期初贷款,建设期 2 年,借款期限 6 年,则实际还款只有 4 年
(3)最大贷款额即在还款期限内有偿还能力的借款额,为四年还款额的现值:
5、等额支付系列的资金回收和偿债基金计算
③资金回收计算(已知 P 求 A)
【例题】某企业年初投资 6000 万元,10 年内等额回收本利,若基准收益率为8%,则每年年末应回收的资金是(C)。
A.600 万元
B.826 万元
D.964 万元
【例题】某企业年初投资 5000 万元,10 年内等额回收本利,若基准收益率为8%,则每年年末应回收的资金是(C)。
A.500 万元
B.613 万元
C.745 万元
D.784 万元
④偿债基金计算(已知 F 求 A)
【2010 年真题】某人连续 5 年每年年末存入银行 20 万元,银行年利率 6%,按年复利计息,第 5 年末一次性收回本金和利息,则到期可以收回的金额为()万元。
A.104.80
B.106.00
C.107.49
D.112.74
【答案】D
【解析】
【2006 年真题】下列关于现值 P、终值 F、年金 A、利率 i、计息期数 n 之间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F 一定、n 相同时,i 越高、P 越大
B.P 一定、n 相同时,i 越高、F 越小
C.i、n 相同时,F 及 P 呈同向变化
D.i、n 相同时,F 及 P 呈反向变化
【答案】C
【解析】
【例题】在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时,i 和 n 给定,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
A.(F/A,i,n)=【(P/F,i,n)(A/p,i,n)】-1
B.(A/P,i,n)=(A/F,i,n)+i
C.(A/F,i,n)=(A/P,i,n)-i
D.(F/P,i,n)=(A/P,i,n)/(F/A,i,n)
E.(A/P,i,n)(F/A,i,n)=(P/F,i,n)
【答案】ABCD
【解析】
6、名义利率 r
是指计息周期利率 i 乘以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 m 所得的年利率。
即:r=i×m
【答案】A
8、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FNPV)是反映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式中
FNPV——财务净现值;
(CI-CO)t——第 t 年的净现金流量(应注意“+”、“-”号);
ic——基准收益率;
n——方案计算期。
【例题】某技术方案的初期投资额为 1500 万元,此后每年年末的净现金流量为400 万元,若基准收益率为 15%,方案的寿命期为 15 年,则该技术方案的财务净现值为()。
A.739 万元
B.839 万元?
C.939 万元
D.1200 万元
【答案】B
1500-400×[(1+0.15)15-1]/[0.15×(1+0.15)15] =839 万元
注:{400×[(1+0.15)15-1]/[0.15×(1+0.15)15]}为 15 年期现金流量折现值
9、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FinanciallnternaIRateoFReturn)
其实质就是使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 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
10、投资收益率指标的计算:投资收益率是衡量技术方案获利水平的评价指标是投资方案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总额(不是年销售收入)及方案投资总额(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等)的比率:
式中
R——投资收益率;
A——年净收益额或年平均净收益额;
I ——总投资
12、借款偿还期:它是反映技术方案借款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13、利息备付率(ICR):利息备付率也称已获利息倍数,指在技术方案借款偿还期内各年企业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EBIT)及当期应付利息(PI)的比值式中:税息前利润——利润总额及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之和,即税息前利润=利润总额+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当期应付利息——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14、偿债备付率(DSCR):偿债备付率是指在技术方案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及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
式中: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包括可用于还款的折旧和摊销、成本中列支的利息费用、可用于还款的利润等;当期应还本付息的金额——包括当期应还贷款本金额及计入成本费用的利息。
15、总成本:技术方案总成本是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之和,它及产品产量的关系也可以近似地认为是线性关系,
C=CF+Cu×Q
C:总成本;CF:固定成本;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Q:产销量
16、量本利模型:在一定期间把成本总额分解简化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后,再同时考虑收人和利润,使成本、产销世和利润的关系统一于一个数学模型。
B(利润)=S(销售收入)-C(成本)
S(销售收入)=p(单位产品售价)×Q-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Q(产销量)
B=p×Q-Cu×Q-CF-Tu×Q
式中 B ——表示利润:
p ——表示单位产品售价;
Q——表示产销量;
Tu——表示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当投入产出都按不含税价格时,T 不包括增值税);
Cu——表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CF——表示固定总成本。
基本假定:1、产品的产量及产品的销量相等;2、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保持不变;
3、单位产品的价格保持不变。
【例题】某技术方案设计年生产能力为 100 万件,每件售价 90 元,固定成本每年 800万元,变动成本为 50 元/件,销售税金及附加费 5 元/件,按量本利模型计算该技术方案可获得的利润为(D)。
A.2000 万元
B.2700 万元
C.3200 万元
D.3500 万元
100×(90?50?5)?800=2700
17、以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BEP(Q):盈亏平衡点反映了技术方案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BEP(Q)-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销量
Cu-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Tu-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P-单位产品销售价格
CF-固定成本
【2009 年真题】某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为 10 万台,年固定成本为 1500 万元,单台产品销售价格为 1200 元,单台产品可变成本为 650 元,单台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为 150 元。
则该项目产销量的盈亏平衡点是()台。
A.12500
B.18750
C.27272
D.37500
【答案】D
【解析】根据盈亏平衡方程式:
1500*104:1500 万元统一单位到元。
解得
【2006 年真题】某项目年设计生产能力 8 万台,年固定成本 1000 万元,预计产品单台售价 500 元,单台产品可变成本 275 元,单台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为销售单价的 5%,则项目盈亏平衡点产量为()万台。
A.4.44
B.5.00
C.6.40
D.6.74
【答案】B
【解析】根据盈亏平衡方程式:
解得
【例题】某房地产开发商拟开发建商品住宅项目,市场预测售价为 7500 元/m2,变动成本为 2950 元/m2,固定成本为 2000 万元,综合营业税金为 550 元/m2。
该开发商保本开发商品住宅面积是()。
A.5000m2
B.3540m2
C.4850m2
D.5500m2
【答案】A
【解析】Q=20000000/(7500-2950-550)=5000m2
18、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分析: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BEP(%),是指盈亏平衡点产销量占技术方案正常产销量的比重。
P36-37
BEP(%)=BEP(Q)×100%/Qd
式中 Qd:正常产销量或设计生产能力
【2007 年真题】某建设项目年设计生产能力 10 万台,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单位产品售价的 55%,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为单位产品售价的 5%,经分析求得产销量盈亏平衡点为年产销量 4.5 万台。
若企业要盈利,生产能力利用率至少应保持在()以上。
A.45%
B.50%
C.55%
D.60%
【答案】A
19、敏感度系数:敏感度系数表示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
SAF=(A/A)/(△F/F)
式中 SAF ——敏感度系数;
△F/F——不确定因素 F 的变化率(%);
△A/A——不确定因素 F 发生变化率时,评价指标 A 的相应变化率(%)。
20、营业收入:营业收人是指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
产品价格一般采用出厂价格:产品出厂价格=目标市场价格-运杂费
21、总成本: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1、工资及福利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医保、养老保、失业保等社保和公积金中由职工个人缴付的部分。
2、修理费:固定资产原值×计提百分比或固定资产折旧额×计提百分比
3、利息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相关的手续费。
22、经营成本:用于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现金流量分析。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或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1、折旧是固定资产的补偿价值,如计入现金流出,会造成现金流出的重复计算。
2、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推销费也是资产的补偿价值,只是项目内部的现金转移,非现金支出。
3、贷款利息对于项目来说是现金流出,在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中已将利息支出单列,因此经营成本中不包括利息支出。
【例题】某企业 2009 年新建项目年总成本费用为 400 万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合计为总成本费用的 15%,固定资产折旧费为 45 万元,摊销费为 20 万元,利息支出为 10万元,则该项目年经营成本为()。
A.275 万元
B.300 万元
C.325 万元
D.350 万元
【答案】C
【解析】400-45-20-10=325
【2009 年真题】已知某项目的年总成本费用为 2000 万元,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合计为总成本费用的 15%,年折旧费为 200 万元,年摊销费为 50 万元,年利息支出为 100万元。
则该项目的年经营成本为()万元。
A.1750
B.1650
C.1350
D.650
【答案】B
【解析】经营成本=2000-200-50-100=1650(万元)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属于迷惑性条件。
解题关键为熟记经营成本的构成及公式。
23、静态模式设备经济寿命
就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计算设备年平均成本,使为最小的N0 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
其计算式为
式中
——N 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
P——设备目前实际价值;
Ct——第 t 年的设备运行成本;
LN——第 N 年末的设备净残值。
如果每年设备的劣化增量是均等的,即,简化经济寿命的计算:
*(1Z101053-2)
式中 N0——设备的经济寿命;
λ——设备的低劣化值。
【例题】某设备目前的实际价值为 5500 元,预计残值 500 元,第一年设备运行成本 600元,每年设备的劣化增量是均等的,年劣化值为 400 元,则该设备的经济寿命是(B)。
A.4 年
B.5 年
C.6 年
D.7 年
【例题】某设备目前实际价值为 20 万元,预计残值为 2 万元,第 1 年设备运行成本为1600 元,每年设备的劣化增量是均等的,年劣化值为 400 元,则此设备的经济寿命是(C)。
A.10 年
B.20 年
C.30 年
D.40 年
【例题】某企业 2000 年引入一条生产线,使用 4 年后大修一次,累计使用 6 年后出现了技术更先进的生产线,但原生产线再次修改后又使用了 4 年,便报废。
则该生产线的自然寿命为()。
A.4 年
B.6 年
C.8 年
D.10 年
【答案】D
【解析】自然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物质磨损严重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24、设备租赁及购买方案的经济比选
租赁方案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及营业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营业收入-经营成本-租赁费用-及营业相关的税金)购买方案净现金流量=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设备购置费-贷款利息-及营业相关的税金-所得税率×(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贷款利息-及营业相关的税金)
在假设所得到设备的收入相同的条件下,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租赁成本和购买成本进行比较。
根据互斥方案比选的增量原则,只需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部分。
从上两式可以看出,只需比较:
设备租赁:所得税率×租赁费-租赁费
设备购置:所得税率×(折旧+贷款利息)-设备购买费-贷款利息
25、租金的计算
①附加率法:在设备货价上再加上一个特定的比率来计算租金。
每期租金 R 表达式为;
式中 P——租赁资产的价格;
N——还款期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
i——及还款期数相对应的利率;
r——附加率。
【2007 年真题】某施工企业拟租赁一施工设备,租金按附加率法计算,每年年末支付已知设备的价格为 95 万元,租期为 6 年。
折现率为 8%,附加率为 5%,则该施工企业每年年末应付租金为()万元。
A.17.89
B.20.58
C.23.43
D.28.18
【答案】D
【解析】
②年金法:将租赁资产价值按相同比率分摊到未来各租赁期间内的租金计算方法。
有期末支付和期初支付租金之分。
期末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末等额支付租金(多些)。
每期租金 R 的表达式为:
式中 P——租赁资产的价格;
N——租赁期数,可按月、季、半年、年计;
i——及租赁期数相对应的折现率。
为等额系列资金回收系数,用符号(A/P,i,N)表示。
【例题】某租赁公司出租给某企业一台设备,年租金按年金法计算,折现率为12%,租期为 5 年,设备价格为 100 万元,承租企业年末支付租金及年初支出租金的租金差值为(C)。
A.2.47 万元
B.2.77 万元
C.2.97 万元
D.2.99 万元
期初支付方式是在每期期初等额支付租金(少些),期初支付要比期末支付提前一期支付租金。
每期租金 R 的表达式为:
26、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
(一)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就是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上的节约及增量投资之比。
现设 I 新、I 旧分别为旧、新方案的投资额,C 旧、C 新为旧、新方案的经营成本。
如 I 新>I 旧,C 新<C 旧,则增量投资收益率 R(新-旧)为:
当 R(新-旧)大于或等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表明新方案是可行的;当 R(新-旧)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则表明新方案是不可行的。
【2010 年真题】某工艺设备原方案的投资额为 10 万元,经营成本为 4.5 万元:新方案的投资额为 14 万元,经营成本为 3 万元,则增量投资收益率为()。
A.26.1%
B.26.7%
C.37.5%
D.23.6%
【答案】C
【解析】
(二)折算费用法(例题见 P80 页)
①当方案的有用成果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比较费用的大小,来决定优、劣和取舍。
在采用方案要增加投资时,可通过比较各方案折算费用的大小选择方案,即:
式中 Zj——第 j 方案的折算费用;
Cj——第 j 方案的工程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费、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工资、设备的使用费及修理费、设备的折旧费、施工设施(轨道、支撑架、模板等)的成本或摊销费、防治施工公害设施及其费用、管理费等;
Pj——第 j 方案的投资额(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投资);
Rc——基准投资收益率。
比较时选择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
在采用方案不增加投资时,Zj=Cj,故可通过比较各方案工程成本的大小选择方案,即:
式中——第 j 方案固定费用(固定成本)总额;
——第 j 方案单位产量的可变费用(可变成本);
Q——生产的数量。
②当方案的有用成果不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方案费用的比较来决定方案的使用范围,进而取舍方案。
首先列出对比方案的工程成本,即:
当 x=x0(临界产量)时,,则
式中 B1、B2——Ⅰ、Ⅱ方案的固定费用;
a1、a2——Ⅰ、Ⅱ方案的单位产量的可变费用。
当产量 x>x0,时,方案Ⅱ优;当产量 x<x0 时,方案Ⅰ优。
27、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
1)平均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按预计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或=(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例题】某企业购入一台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净残值率为 10%,若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第二年的折旧率是(A)。
A.9%
B.10%
C.18%
D.20%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可完成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应计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题】某企业一台施工设备原价 5 万元,预计净残值 10%,可工作 1000 个台班时数。
投入使用后,前三年各年的实际工作台班数为:第一年 200 个小时,第二年 150 个小时,第三年 150 个小时。
若按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则该施工设备前三年的折旧额合计为(C)。
A.14550 元
B.18250 元
C.22500 元
D.25400 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只及预计使用年限有关)具体方法见题(加速折旧方法)
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资产账面价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折旧。
资产账面价值随着折旧的计提逐年减少,而折旧率不变,因此各期计提的折旧额必然逐年减少。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余额×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例题】设固定资产原值 1.000 元,使用年限 5 年,预计净残值 100 元。
第 1 年的折旧=原值*2/预计使用年限=1000*2/5=400 元
第 2 年的折旧=(原值-上一年的折旧额)*2/5=240 元
第 3 年的折旧=(原值-上一年的折旧额-上上年的折旧额)*2/5=144 元
第 4,5 年的折旧=(原值-已计提的折旧额-预计净残值)/2=116/2=58 元(后两年平摊折旧)
1000-(400+240+144)-100=116
4)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方法)
将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和净残值则各年相同,因此各年提取的折旧额必然逐年递减。
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题】有一台设备,原值 78000 元,预计残值 2000 元,预计可用 4 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注:4/10 为年折旧率
【例题】某企业购进一台机器,价格为 30 万元,预计使用 5 年,残值率为 5%,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求第 4 年计提的折旧额。
本题中,年数总和=1+2+3+4+5=15,残值=30×5%=1.5(万元),折旧总和=30-1.5=28.5(万元),第 1 年的折旧额=28.5×5/15=9.5(万元),第 2 年的折旧额=28.5×4/15=7.6(万元),第 3 年折旧额=28.5×3/15=5.7(万元),第 4 年折旧额=28.5×2/15=3.8(万元),第 5 年折旧额=28.5×1/15=1.9(万元)。
28、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总负债及总资产之比,它既能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也能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程度,是综合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9、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企业的速动资产及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反映企业对短期债务偿付能力的指标。
(1)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指能够迅速变现为货币资金的各类流动资产,它有两种方法:
1、速度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2、速度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
【例题】某企业流动资产年末合计数为 520000 元。
其中存货年末数为 310000元,流动负债年末数为 160000 元,则该企业速动比率为(b)。
A.0.76
B.1.313
C.0.516
D.1.938
(520000-310000)/160000=1.313
30、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比率,主要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本期净利润和净资产的比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X100%
32、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率,它反映企业全部资产运用的总成果。
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100%(1Z102062-12)
33、营业增长率:营业增长率是指企业本期营业收人增长额同上期营业收人总额的比率。
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标志
营业增长率=本期营业务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34 、资本积累率:资本积累率是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资本积累率是企业当年所有者权益总的增长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动水平。
该指标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 /年初所有者权益× 100%
【例题】某建筑企业 2010 年初的所有者权益为 4500 万元,2010 年末的所有者权益为 5000 万元,则该企业 2010 年度的资本积累率为( B)。
A.5.26%
B.11.11%
C.47.37%
D.52.63%
(5000-4500)/4500=11.11%
35 、资金成本率: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 /筹资净额
式中筹资净额=筹资总额-筹资费=筹资总额×( 1-筹资费率)
36、经济订货量
D-存货年需要量; Q-每次进货量;K-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 K2- 单位储存成本。
【例题】某施工企业所需甲种材料,年度采购总量为 45000 公斤,材料单价为500 元,一次订货成本为 120 元,每千克材料的年平均储备成本为 1.20 元,该批材料的经济采购批量是(A)。
A.3000 公斤
B.3500 公斤
C.4500 公斤
D.6000 公斤
37、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组成
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或进口设备抵岸价+设备运杂费
进口设备抵岸价=货价+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
(1)进口设备货价 =离岸价(FOB 价)×人民币外汇牌价
(2)国外运费=离岸价×运费率
(3)国外运输保险费 =(离岸价+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率
(4)银行财务费(银行手续费)=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银行财务费率(一般为 0.4% ~0.5% )
(5)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一般取1.5%)
式中,进口设备到岸价( CIF)=离岸价( FOB)+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6)进口关税:进口关税 =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
(7)增值税 =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基本税率为 17%)
组成计税价格=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消费税
(8)消费税:对部分进口产品(如轿车等)征收。
消费税= 【(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 + 关税)/(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
(9)海关监管手续费 =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海关监管手续费率
38、基本预备费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39、建设期利息
借款第一年按半年计息
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 2)×年利率
【例题】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为 3 年,向银行贷款 2000 万元,第一年贷款 400万元,第二年贷款 1000 万元,第三年贷款 600 万元,年利率为 10 %,则建设期贷款利息为()。
A.92 万元
B.181.2 万元
C.293.2 万元
D.393.2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