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政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总体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政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总体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
1. 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含义、种类和意义;
2. 掌握中国五大文化遗产之一——长城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3. 能够正确解读地图,了解地理位置、地形等基本概念;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含义、种类和意义;
2. 掌握中国五大文化遗产之一——长城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3. 能够正确解读地图,了解地理位置、地形等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1. 掌握中国五大文化遗产之一——长城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
2. 长城保护的意义和对于我们的启示。
教学方法
1. 知识讲授:老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相关知识;
2. 团队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活动和任务;
3. 讨论交流:学生自主研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思考和理解;
4.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内容
1.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2. 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长城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分布区域;
4. 长城的修建工艺和建造材料;
5. 长城的保护和修缮。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教学目标和重点;
2. 呈现长城的图片和PPT,了解其历史和文化意义;
3. 分组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讨论;
4. 知识讲授,老师重点讲解长城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分布区域;
5.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制作地图,了解地形和基本概念;
6. 知识讲授,老师介绍长城的修建工艺和建造材料;
7.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团队协作,通过模拟长城修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8. 知识讲授,老师介绍长城的保护和修缮;
9. 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交流;
10. 总结本节课内容和思考长城保护的意义和对我们的启示。
教学评价
1. 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老师及时给予反馈,及时指正错误;
2. 通过小组活动和任务,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3.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题,检测学生对知识和理解的深入情况。
教学资源
1. 图书:《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图集》等;
2. 视频:《人民的名义》等;
3. 工具:PPT、电子地图等。
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设计力求简单易懂,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在知识讲授和实践操作中进行交替,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当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调整,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