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与管理技术探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广西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现状与管理技术探思
梁楚彦
作者简介:梁楚彦,广西质量技术评价认证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中国—东盟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创新与合作课题研究,具体从事检验检
测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管㊁评审员考核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㊁管理体系认证监管㊁体系文件汇编等技术工作㊂
(广西质量技术评价认证中心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 要: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阐述了广西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检验检测机构在管理和技术发展上的薄弱环节,从健全落实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㊁积极参加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和技术竞赛活动㊁与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机构合作共建实验室等方面探讨了优化和提升广西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技术水平的思路,以期推动广西检验检测机构做大做强,检验检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服务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㊂
关键词:检验检测;管理体系;高质量发展引言
检验检测行业是高技术服务业㊁生产性服务业㊁科技服务业,具有公共保障性和市场开放性的特征㊂检验检测与计量㊁标准㊁认证认可共同构成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检验检测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㊁服务产业科技发展㊁保障社会安全㊁保障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㊂[1]在党的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的大背景下,广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质量强桂战略,经济随之迅速发展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社会大众对产品质量㊁健康安全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检验检测的需求相应扩大,带动了广西检验检测市场规模的扩展㊂广西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不断增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检验检测对质量提升的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彰显,服务着广西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㊂
一㊁广西检验检测机构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检验检测统计直报系统采集的数据分析,2018年广西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共计54.4亿元,较2017年增长16.2%,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65.9亿元,实验室面积达138.3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1万人,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参数20.6万项,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948.7万份㊂2019年,广西检验检测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6月,获得自治区级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已增至1346家,较2018年底新增了82家,半年增长率达6.1%
㊂
图1 近年广西检验检测机构增长趋势图
广西检验检测服务领域主要集中在食品检验㊁生态环境监测㊁机动车检验㊁建筑工程检测㊁司法鉴定等传统检验检测领域,其中
机动车领域检验机构有344家,建筑工程领域检验机构有258家,食品领域检验机构有157家,生态环境领域检验机构有135家,司法鉴定领域检验检测有180家,农林牧渔㊁轻工㊁化工等其他领域检验机构有272家㊂广西检验检测服务行业呈现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综合实力有较大提升
㊂
图2 检验检测机构专业领域分布图
二㊁广西检验检测技术与管理的薄弱环节
虽然我区认证检测行业正在持续向好发展,但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基础性㊁传统型行业领域,个性化服务㊁创新服务㊁高技术服务较少,外资大品牌检验检测机构抢占份额较大,本土检验检测机构发展跟不上广西高质量发展,技术与管理上出现短板㊂主要表现在:
(一)检验检测准确度不高
在2018年广西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活动中,总共有402家检验检测参加,其中65家机构参加了饮料中苋菜红㊁胭脂红的测定项目,平均满意率为81.54%;82家机构参加了乳粉中蛋白质的测定项目,满意率为81.71%;109家机构参加大米粉中总砷的测定,满意率为77.98%;110家机构参加大米粉中铅的测定,满意率为86.36%;97家机构参加大米粉中汞的测定,满意率为63.92%;145家机构参加污水中铜㊁锌㊁铅㊁镉㊁镍㊁铬㊁汞㊁砷的测定,平均满意率为83.09%㊂[2]对比分析发现,各检验检测项目的测定综合满意率为79%,约五分之一的机构检验检测结果离群或可疑,
满意率达85%以上的项目较少,无论是在食品大米粉中还是在污水中采用仪器分析,对汞元素的测定满意率都较低,可见各机构的检
132
验检测技术能力发展并不均衡,检验检测的准确度有待提高
㊂图3
食品检测项目的满意率对比图
图4 环境检测项目的满意率对比图
(二)检验检测项目覆盖不全
随着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电子信息㊁高端装备制造㊁新能源汽车㊁新材料㊁特色生物医药等高新检验检测领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㊂然而,广西目前只有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㊁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㊁广西电子信息产品质检中心等少数机构具备战略性新兴产业检验检测能力㊂在工业机器人㊁轨道交通装备等技术领域,广西基本没有检验检测机构具备相应能力㊂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和设备跟不上,检验检测项目不能完全覆盖产品研发㊁出厂㊁销售所需要的全部项目,大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不能实现就地检验,只能送到外省检验,本土检验检测机构错失业务发展机遇㊂
(三)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不严
根据市场监管部门对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检验检测机构或多或少存在着管理不严谨不规范的问题㊂2018年全区
检验检测机构专项监督检查的67家被检查机构中仅有2家机构管理规范㊁在检查中未发现问题,直接通过率仅为3%;过半数机构需要责令改正;四分之一的机构被立案查处㊂[3]2018年南宁市桃源路发生的 8㊃30 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发现,南宁市杰锋汽车检测有限公司直接通过软件系统编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验报告,影响恶劣㊂部分检验检测机构的低价竞争㊁恶性竞争的行为扰乱了检验检测市场的正常秩序,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㊁存在侥幸心理等因素也让机构疏于自身的管理和规范,检验检测机构的不规范㊁不自律㊁不严格影响整个检验检测市场的公信力,公众对本土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尤其是小检验检测机构的报告普遍缺乏信任㊂
三㊁提升广西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与技术水平的思路
广西的检验检测市场发展,以各个检验检测机构为主体,只有每个检验检测机构自力自强,加强自身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搞好内部的质量管理,才能更好发挥检验检测传递信息㊁服务发展的关键作用㊂
(一)健全落实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国家认监委发布的认证认可行业标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 /T214-2017)[4]为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提供了标准化的体系范本,同时也是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和监督检查的主要依据㊂检验检测机构要保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完善自身质量管理水平,最高效快捷的方式便是对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在运行中落实管理体系㊂体系的核心关键是管理者的作用,管理者的意识直接决定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转走向和发展目标;管理者对体系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岗位㊁人员的分配,决定了各项体系文件的落实程序,以及内审和管理评审的有效性㊂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大部分管理问题,是可以通过机构内部评审和管理评审发现并纠正的,因此,检验检测机构健全和落实管理体系,要从最高管理者处下功夫,管理者推动健全管理体系并通过每12个月一次的管理评审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将可解决大部分的自身管理问题㊂
(二)积极参加能力验证和检测技术竞赛活动
无论是各行业主管部门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还是检验检测技术竞赛活动,都是给各检验检测机构提供了一个跳出自身业务圈子,得以与同行进行对比的平台㊂能力验证活动,通过对所有参加者特定项目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机构间比对的方式,评价参加者的能力,用于发现检验检测准不准的问题㊂技术竞赛,则是在检得准的基础上更侧重检验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以激励检验检测机构提高技术㊂多参加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和技术技能竞赛活动,不在于从中获得多少奖项,重要的是在验证和竞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取长补短,改进提高㊂
(三)与国内外知名检验检测机构合作共建实验室
利用政府大力建设广西认证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的契机,加强与国际国内领先检验检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采用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方式吸引更多国际高端的认证检测机构入驻广西,引进国际国内领先的检验检测设备,引进检验检测领域优秀的人才和技术㊂本
133
土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合作共建实验室,学习国内外知名机构的经营管理经验,同时运用引进的技术人才资源培育本土技术专家,从根本上提升我区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服务能力㊂
四㊁结语
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㊁新动力㊂近年来,广西检验检测服务业规模增长较快㊁市场日趋成熟,但也暴露出了检验检测准确度不高㊁检验检测能力不全㊁内部管理不严不规范等问题㊂广西的检验检测机构要想切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为更多有转型升级需要的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检验检测技术支撑服务,在经济产业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拔得头筹,亟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提升自身管理与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㊂参考文献:
[1]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
员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1.
[2]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
监督局关于2018年全区能力验证情况的通报:桂质监发[2018]96号[A/OL].(2018-11-14)[2019-6-20].http://www.gxqts.gov.cn /jcxxgk /zwdt /tzgg /2018-11/
201811140930521816.html.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18年全区检验检
测机构资质认定专项监督检查结果的通报:桂市监发[2018]21号[A/OL].(2018-12-24)[2019-6-20].http://scjdglj.gxzf.gov.cn /jcxxgk /zwdt /tzgg /2018-12/
201812241826113388.html.
[4]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监委关于检验检
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采用相关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通知:国认实[2018]28号[A/OL].(2018-5-7)
[2019-6-
20].http://www.cnca.gov.cn /xxgk /gwxx /2018/201805/
t20180511_56610.shtml.
[5]
‘质量技术监督知识读本“编写组.质量技术监督知识读本
[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7.
┈┈┈┈┈┈┈┈┈┈┈┈┈┈┈┈┈┈┈┈┈┈┈┈┈┈┈┈┈┈┈┈┈┈┈┈┈┈┈┈┈┈┈┈┈┈┈┈┈┈
(下接第169页)(剧情㊁特效):IP 电影开发者购买IP 版权只是在一段期限内拥有该IP 的使用权,而过了时间后版权将会被收回㊂所以电影制作商为了收回成本并且在有效地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㊂他们只能压缩电影的制作周期并且过度消费IP 价值,借IP 的名声在市场上圈钱㊂这样做只能导致电影本身质量的欠佳,电影在宣传初期打上IP㊁高特效的噱头但电影本身展现出来的却是一部并没有花太多时间磨砺的烂片㊂(2)与原著IP 相比,电影改编的不尽人意㊂如果电影之前有出过几部(像捉妖记㊁澳门风云系列),观众习惯性的会与之作比较:之前高票房的原因里有提到原著IP 以及系列电影为这次的电影积累了很好口碑,但如果粉丝也许是对原著的遐想过于完美以及对改编出来的电影不满意,粉丝们对IP 原著的过度喜爱使他们的观后体验极差㊂初期的差评会大大降低了该电影的市场口碑㊂所以这些IP 粉也恰好形成了电影口碑低的一部分原因㊂
四㊁建议部分
并不是把电影贴上IP 的标签就能名利双收的㊂高票房低口碑的这一现象的存在似乎是市场在用某种方式警告IP 电影的开发者,过度消费IP 本身只会让观众最终走向理性,不再愿意为IP 买单㊂IP 的标签可以为电影的宣传以及市场的初期开发做出巨大的贡献但真正能留住消费者的是电影本身的内容,这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和根本所在㊂
(一)对消费者们的建议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理性追影㊂这不仅是出于对IP 原著的尊重,也是对IP 电影质量的一种监督㊂如今许多电影制作人为了追求效益而快速出产品,依靠IP 粉以及一线明星来为电影打开市场,电影的价值在于其艺术的体现,而非明星演员㊂如果消费者不为这种
过分商业化的IP 电影买单,相信这种现象就会得到一定的束缚㊂
(二)对制作商们的建议
(1)注重IP 电影本身的质量,提高电影的制作水平依靠电影
的内容和质量来赢得高票房㊂好的IP 原著并不代表制作商能改编出一部好的IP 电影,电影的质量是需要时间来打磨的㊂电影本身的质量是取得高票房高口碑的根本要素㊂虽然IP 电影可以为电影初期提供一个十分良好的输出环境,但真正能吸引影迷的是电影的内容和质量㊂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能带给消费者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其价值的体现是在于其本身的艺术效果㊂
(2)注重IP 电影市场口碑对电影的影响㊂许多IP 电影可以推
出第二部,第三部的原因完全是出于第一部电影的大卖以及优秀的市场口碑㊂若是第一部电影的市场口碑惨淡,这必然会影响第二部电影的市场推广㊂消费者也都是理性人,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乐意为烂片买单㊂只有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才能为电影的后续积累更多的潜在消费者,达成一个良性的循环㊂
通讯作者:孙艳香
参考文献:
[1] 胡之光.知识产权改编对电影的影响 基于IP 电影票房
的分析[J].财经界,2019(02):109-112.[2] 陆红姝.IP 热背景下关于国产电影票房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8.[3] 顾婷婷.国内IP 电影的现状㊁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8.
[4] 姜新,邢皓.IP 电影营销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8
(08):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