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高二化学基础训练(6).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基础训练(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在可逆反应2A(气) + B(气)2C(气) △H<0,中,为了有利于A的利用,应采
用的反应条件是()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D.适当温度、高压2.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的是( )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增加浓度
3.下列四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最快的是()A.V(H2)=0.1 mol·Lˉ1·minˉ1 B.V(N2)=0.1 mol·Lˉ1·minˉ1
C.V(NH3)=0.15 mol·Lˉ1·minˉ1 D.V(N2)=0.002 mol·Lˉ1·sˉ1
4.一定量的锌粉和6mol·L-1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总量的是()
①石墨②CuO ③铜粉④铁粉⑤浓盐酸⑥无水乙酸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5.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2NO+O2 2NO2 B.N2O4 2NO2
C.Br2(g)+H2 2HBr D.6NO+4NH3 5N2+3H2O
6.可逆反应:3 A ( g ) 3 B ( ? ) + C ( ? ) △H>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B和C可能都是固体;
②B和C一定都是气体;③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④B和C可能都是气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在一定条件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X(g)和1 mol Y(g)进行反应:2X(g)+Y(g) 3Z(g)+2W(g),某时刻测定产物的浓度,不可能的是 ( )
A. Z=0.75 mol / L
B. Z=1 mol / L
C. W=1 mol / L
D. W=0.8 mol / L 8.如图是表示:2X(g)+Y (g) Z(g)+R(g) △H<0的气体反应速率(υ)与时间(t)的关系,t1时开始改变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符合曲线的是( )v
A.减少Z物质 B.加大压强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9.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 2和2mol SO 3气体混合于
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3,
平衡时SO 3为n mol ,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
时SO 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 的是( )
A .2 mol SO 2 + 1 mol O 2
B .4 mol SO 2 + 1 mol O 2
C .2 mol SO 2 + 1 mol O 2 + 2 SO 3
D .3 mol SO 2 + 1 mol O 2 + 1 SO 3
10.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 2(g)+3B 2(g) 2AB 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 .容器内每减少1mol A 2,同时生成2mol A
B 3
B .容器内每减少1mol A 2,同时生成3mol B 2
C .容器内A 2、B 2、AB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 .容器内A 2、B 2、AB 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
11.对于可逆反应 2AB 3(g) A 2(g) + 3B 2(g) △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12.在一定条件下,向5L 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 气体和1mol B 气体,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则A 的转
化率为( ) A .67% B .50% C .25% D .5%
1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 .工业合成氨时常用通过量氮气的方法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14、可逆反应a A (s )+b B (g ) c C (g )+d D (g ),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
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 %)与温度(T )和压强(P )
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 %增大
B .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 .化学方程式中b >c +d
D .达平衡后,增加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15.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关节炎形成的原因就是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尿酸钠(通
常用NaUr 表示)晶体:HUr+H 2O Ur -+H 3O + ① Ur -+Na +NaUr ②
第一次关节炎发作的时间大都在寒冷季节,发病部位常常是手指的关节处,下列推测正
确的是( )
A .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B .热敷可以使关节炎的症状减轻有一定的道理
C .NaUr 易溶于水
D .关节炎发病时关节滑液的pH 降低
υ υ逆 υ正
温度 A . AB 3% 100℃ 时间 500℃ B . AB 3%
时间 1×106Pa 1×105Pa C .
AB 3% 压强
100℃ 500℃ D .
16、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
+Y(g) 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17.把06.mol X 气体和04.mol Y 气体混和于2L 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 g Y g ()()+Nz+2w,5分钟末已生成02.molW ,若测知以Z 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
应平均速率为001
./(min)mol L ⋅,则上述反应中Z 气体的计量数n 的值是( ) A. 1 B. 2 C. 3 D. 4
18、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
下变化规律(图中P 表示压强,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反应Ⅰ:△H >0,P 2>P 1
B .反应Ⅱ:△H <0,T 1>T 2
C .反应Ⅲ:△H >0,T 2>T 1;或△H <0,T 2<T 1
D .反应Ⅳ:△H <0,T 2>T 1
19. 对可逆反应A(g)+B(g)===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20.已知反应mX(g)+nY(g)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 的正反应速率是Y 的逆反应速率的m/n 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 的物质的量,Y 的转化率降低
2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 (g )+nB (g ) pC (g )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 的浓度
为原来的1.9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p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A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22、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的平衡移动图形,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浓度,
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23、反应NH4HS(s) NH3(g)+H2S(g)在某一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下列各种情况中,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
A.移走一部分NH4HS 固体 B、其他条件不变时,通SO2气体
C.容器体积不变时,充入氦气 D.保持压强不变时,充入氦气
24.某温度下,反应2A(g) B(g);△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此时c(A)/c(B)=a,若改变某一条件,反应再次平衡,此时c(A)/c(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b
B.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人惰性气体,则有a=b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有a>b
D.若a=b,容器中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25、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右图表示的转化
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26.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A B(g) + C(g)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且A不是气态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A气态C.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少量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27、可逆反应2A+B===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随温度变化气
体平衡相对分子质量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可能都是固体 B 、A和B一定都是固体
C、若B为固体则A一定为气体
D、A和B可能都是气体
28、密闭容器中,反应xA(g) + yB(g) zC(g)达平衡
时,A的浓度为0.5mol/L, 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y < z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B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下降
29、下列可逆反应中,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2NO2 (气) 2NO(气)+O2 (气),降温,颜色加深。

B. NO2+SO2NO+SO3,降温,SO3的体积分数增加。

C. CS 2+2H2O CO2+2H2S,升温,CO2的平衡浓度增大。

D.PCl3+Cl2 PCl5,降温,PCl3转化率增大。

30、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②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③.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④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⑤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更有利⑥.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D.全部
3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

此反应符合下列图象,R%为R 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该反应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L是气体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L是气体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L是固体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L是固体或液体
32.一定温度时,反应2HBr(g)H 2(g)+Br2(g);ΔH>0 达到平衡,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H2的浓度
33.把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Ca(OH)2(s)Ca2++2OH-。

加入以下物质可使c(Ca2+)减少,而使c(OH-)增大的是()
A.加入少量MgCl2固体 B.加入少量Na2CO3固体
C.加入少量NaOH固体 D.加入少量KCl晶体
34.某温度下,反应2NO2(g)N2O4;Δ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平衡时NO2的体积分数变小
B.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逆反应速率减小
C.加压使体积变小,将使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时颜色变浅
D.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加深
35.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
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 )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 二、填空题(共22分)
3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 CO(气)+NO2(气) CO2(气)+NO(气)+热量,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是:
(1)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反应混合物的颜色。

(2)通人CO2气体,平衡,反应混合物的颜色。

(3)加入催化剂,平衡。

37、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气)+B(气)C(气)ΔH<0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象判断
A. B. C. D. E.
(1)升温,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 (2)降压,达到新的平衡的是( ) (3)减少C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 (4)增加A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 ) (5)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是( )
38、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黄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CuCl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4C1一 [CuCl4]2- +4H2O
蓝色黄色
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黄绿色或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
⑴⑵。

39、请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如下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6分)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取a mol A和b mol B置于V L 容器内1 min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 mol·L-1,这时B的浓度为,C的浓度为,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若以物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应为。

三、实验题(8分)
41.实验室里常见到右图所示仪器,该仪器为两头密封的玻璃管,中间带有一根玻璃短柄。

该仪器可进行多项实验。

当玻璃管内装有碘晶体时,用此仪器可进行碘升华实验,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没有污染,可反复使用等优点。

(1)用此仪器不能反复进行的实验是()(填序号)
A.NH4Cl固体受热分解 B.KMnO4晶体受热分解
C.白磷和红磷一定温度下互相转变 D.无水CuSO4和胆矾的互变实验
(2)当玻璃管内装有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时,亦可反复进行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
的实验,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是。

(3)如果玻璃管内装有大量红色溶液,加热时溶液颜色变浅,冷却时恢复红色,该溶液
可能是,如果玻璃管内封有少量无色溶液,加热溶
液时,溶液变红,冷却后恢复无色。

此溶液可能是
答题纸(共3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二、填空题(共22分)
36.(5分)(1)
(2)
(3)
37.(5分)(1)(2)(3)(4)(5)
38.(4分) (1) (2)
39 .(2分)
40.(6分).,,
三、实验题(共8分)
41.(1)
(2)
(3)
《化学平衡》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B D B C C C D C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D B B B BD B A B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C D AC A A AC CD CD A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BC BC AD B
二、36.(1)不移动 变浅(2)左移 变深(3) 不移动
37.(1)B (2)C (3)E (4)A (5)D 38.(1)加入硝酸银溶液 (2)加水稀释
39.打开瓶盖,瓶中气压减小,碳酸向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方向进行,生成大量泡沫。

40. a bx mol ·L -1, )v vx a (a c - mol ·L -1, )v vx a (- mol ·L -1·min -1
三、41.(1)B ;(2)将该装置浸入冰水中,颜色变浅,再取出,擦干水,放在酒精灯上
烘烤,颜色变深。

(3)稀氨水和酚酞的混合溶液;被SO 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化学平衡》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B D B C C C D C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D B B B BD B A B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C D AC A A AC CD CD A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BC BC AD B
二、36.(1)不移动 变浅(2)左移 变深(3) 不移动
37.(1)B (2)C (3)E (4)A (5)D 38.(1)加入硝酸银溶液 (2)加水稀释
39.打开瓶盖,瓶中气压减小,碳酸向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方向进行,生成大量泡沫。

40. a bx mol ·L -1, )v vx a (a c - mol ·L -1, )v vx a (- mol ·L -1·min -1
三、41.(1)B ;(2)将该装置浸入冰水中,颜色变浅,再取出,擦干水,放在酒精灯上
烘烤,颜色变深。

(3)稀氨水和酚酞的混合溶液;被SO 2漂白后的品红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