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吴永建教授采访提纲

合集下载

抗癌名医吴永志的10大健康观——很多旧观念都要砍掉重练

抗癌名医吴永志的10大健康观——很多旧观念都要砍掉重练

抗癌名医吴永志的10大健康观——很多旧观念都要砍掉重练抗癌名医吴永志的10大健康观——很多旧观念都要砍掉重练吴永志,美国自然医学博士、营养学博士。

吴永志医生30岁时,被诊断出罹患肺癌三期,用传统西医治疗,被告知放弃,仅剩几个月的生命。

在正常治疗的情况下,他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转用生机饮食和自然疗法。

9个月以后,身体康复。

1.不要只想寻求快速方法痊愈!现代人追求快速的生活,用泡面解决一顿饭,用止痛药实时消除头痛,一有感冒症状就吃强效的感冒药来制伏感冒,想打瞌睡就立刻喝杯咖啡来提振精神。

但慢性病并非说来就来,处于生活忙碌的我们长期忽略身体发出的求救讯号,只想用最快速的方法去强制、压抑这些警讯,最终让身体健康恶化,走向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如果我们不愿意找出疲劳的原因,抱着逃避的心态,一天用数杯咖啡不断让脑袋清醒,将会导致失眠、肾脏病变、骨质疏松和膀胱癌等后果。

所以当身体再次发出警告的讯号如头痛、头晕、耳鸣、眼皮跳、关节疼痛、胸痛、背痛、胃酸倒流等,请不要忽略它,要找出原因,尝试吃对的食物,并认真执行,约个月到个月后,这些症状都将消失并被根治。

应建立身体有愈力的信念;我们很多人一生病,就赶紧找医生开药治病要知道:药物治标不治本,只有体内的自愈系统才能真正根治我们身体的疾病。

我们身体内有一副完整的防卫武器──免疫系统,会将外侵的细菌、病毒、霉菌等,将以阻挡、消灭;而精密的自愈系统则能修补和治愈一切病痛。

例如感冒时,吃下的感冒药虽然会将入侵的感冒细菌消灭,让免疫系统不用全体动员就打赢胜仗,但如此一来,免疫系统的军队就无法得到完整的作战经验,这将使得敌军有机可乘,轻易越过防线,入侵我们的身体。

很多人以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这观念其实并不正确,以身体的生理时钟来说,午餐时间是身体吸收营养的时间,所以午餐才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因为在我们身体的生理时钟里面,早上点到中午12点是一个排泄废物的时间,尽量注重要排泄毒物,而不在于补充营养,早上不只是将大便小便排出来,还要将细胞里面的废物排出来。

加强学科合作 血糖干预防治疗冠心病——访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吴永健教授

加强学科合作 血糖干预防治疗冠心病——访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吴永健教授

究 中心的3 1 例冠心病患者的调查数据 53 显示 .冠心病患者中8 %的患者存在血 O 糖异常现象 。您能否结合阜外 医院在心 血管学术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对此
发表一下您的看法 7
Y, l , b血管病医院应 该走在前面 ,所 以我 们 先后邀 请中华医学会 糖尿病分会主任
吴永健教授 :有关高血糖和冠心 病之间的关
系 .这几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1 9 年在新 9 9 英格 兰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的研究 ( 赫尔辛基 心脏研 究 ) ,研 究结果 表 明 :糖尿 病患 者在 以 后1年或2 年.所发生 肌梗塞和猝死的可能性 . O 0
维普资讯
对冠心病 的影响。
发起了 中国心 脏调查研究 ,在全国范围 内组织了30 多人的调查。这次调查发 00 现全国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占 ̄ 8 % , jo 与欧洲的发生率基本相当。这说 明在 中 国冠心病人群中 ,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 是非常之高的 .是和欧洲一样的。 前面我也提到 .阜Y , l , b血管病 医院 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 医院的 工作是不 同于全国的工作 。在很早之前 , 我们就意识到了这个 问题 ,我们是在已
委员杨文英教授做 系列 的讲座 ,另外还 请了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吴永健教授 :在欧洲心脏研究的启
发下 ,由胡大一教授和潘长玉教授共同
发现病人是否有糖代谢异常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内分泌专家来我们 医院讲课 .让J 脏科医生接受这种教育, 使心 脏科 医生真正认识到血糖代 谢异常
努 力和 抗 争 。
记者 :吴教授 .您好 f阜外作为 中国心 血管 疾病诊疗的龙头医院 .无论 前列。您
作为阜外心 血管病 医院的心 内科副主任 .能否就 阜外 医院心内科2 0 年收治冠心病患者的数字和 06 其中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数字加 以比较 .来谈一下 我们阜外 医院在治疗冠心病过程 中对于血糖干预 治疗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吴永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进展与未来

吴永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进展与未来

吴永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进展与未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昊吴永健吴永健教授介绍过去半个世纪,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手术(SAVR)一直是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然而,高龄伴有合并症的患者手术风险高,术后恢复慢。

常见影响外科手术效果的因素如既往心脏手术史、慢性肺病、肾功能不全、体质弱等。

据统计,至少1/3严重主动脉狭窄的患者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因此医学界一直在探索创伤更小的导管技术。

1992年,Andersen首次进行动物试验,在猪身上实施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2000年,Bonhoeffer首次给一个12岁的男孩做了肺动脉瓣置换术;2002年,Cribier完成首例人类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开创了TAVR的先河。

自此,TAVR成为无外科手术机会或高危手术风险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一种选择。

据统计,全球超过750个中心已完成20万例TAVR。

历时5年的大型临床试验Partner 1结果发表,证实了TAVR在无外科手术机会或高危患者的效果。

中低手术风险患者的临床试验也有了初步结果,预示着TAVR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TAVR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瓣周漏、卒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植入瓣膜的耐久性等,需要更新的技术和更广泛的研究。

指南基于目前的临床研究,2014年的美国指南和2012年的欧洲指南提出,无传统外科换瓣手术机会或高危手术风险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如预期寿命大于1年,可行TAVR ,其中无手术机会患者推荐级别为I类,证据等级B;高危手术风险的患者推荐级别为IIa类,证据等级B。

随着相应临床试验的开展,针对中低危患者的指南很可能将在明年出现。

注册研究过去十年,TAVR手术量快速增长,但在各国发展不均衡(表1)。

欧美大国从国家的角度,开展TAVR的注册研究,定期发布年度报告,反映了既往TAVR发展的趋势。

美国胸外科协会(STS)与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自2011年FDA批准TAVR进入临床后,开展了TVT 注册研究,2012年纳入患者4590例,2013年9039例,2014年17 375例;平均年龄82岁;平均STS评分8.34,其中STS评分中低危(<8%)比例由2012~2013年的59.1%增至2014年的61.3%;手术死亡率从2012~2013年的5.3%下降至2014年的4.4%。

【2019年整理】致命手术:心脏支架调查

【2019年整理】致命手术:心脏支架调查

《致命手术:心脏支架调查》——央视胎死腹中的新闻来源:中国律师中介网前言:心脏支架的发明,对人类而言本应该是一个福音。

然而,自从引进我国以后,在那些无德商人、无良医生的操作之下,它确变成了夺命心脏支架。

实在是令人遗憾。

在我国,关于夺命心脏支架之祸,早已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2011年,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在提案里揭露了医疗器械市场上存在的黑幕:“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

”董协良说,9倍的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

同时,我国的一些新闻媒体也做了大量的调查报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央视记者也为此走访大江南北。

制作了新闻节目:《致命手术:心脏支架调查》,不知何因而胎死腹中。

现节目中三当事人授权中国律师中介网将央视《致命手术:心脏支架调查》内容发表。

如下:央视记者序言(文字滚动推出)对于冠心病患者和家属而言,提起心脏支架手术,大家并不陌生,它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以来,就被医学界视为一个治病的良方,并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以其创伤小,痛苦小、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而备受患者和医生青睐。

尤其是对那些急性适应病症的患者来说,心脏支架的出现,更为他们的生命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然而就在这些支架耀眼光环的笼罩下,中国的心脏支架行业却在上演着使用问题支架和过度治疗的悲剧。

播音员:这位老人叫李宝全,家住丹东,今年65岁,和一年多前做心脏支架比,他的身体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槽了,他十分后悔,当时为什么要做这次手术呢?李宝全(丹东患者):过去根本没有那么些症状。

我就偶尔这儿火辣辣的疼。

现在可好,气都喘不上来,整天闷得,闷得太难受了!播音员:2009年4月底,由于有时心口部位不适,李宝全来到丹东中心医院就诊,李宝全诊断为心脏冠脉管腔狭窄。

于是在医院的多次劝说之下,他就做了五枚心脏支架,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手术却把他带入了危险之中。

!致命手术:心脏支架调查

!致命手术:心脏支架调查

《致命手术:心脏支架调查》——央视胎死腹中的新闻来源:中国律师中介网前言:心脏支架的发明,对人类而言本应该是一个福音。

然而,自从引进我国以后,在那些无德商人、无良医生的操作之下,它确变成了夺命心脏支架。

实在是令人遗憾。

在我国,关于夺命心脏支架之祸,早已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2011年,全国政协委员董协良在提案里揭露了医疗器械市场上存在的黑幕:“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

”董协良说,9倍的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

同时,我国的一些新闻媒体也做了大量的调查报道。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央视记者也为此走访大江南北。

制作了新闻节目:《致命手术:心脏支架调查》,不知何因而胎死腹中。

现节目中三当事人授权中国律师中介网将央视《致命手术:心脏支架调查》内容发表。

如下:央视记者序言(文字滚动推出)对于冠心病患者和家属而言,提起心脏支架手术,大家并不陌生,它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以来,就被医学界视为一个治病的良方,并在近20年的时间里,以其创伤小,痛苦小、安全系数高等优点。

而备受患者和医生青睐。

尤其是对那些急性适应病症的患者来说,心脏支架的出现,更为他们的生命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然而就在这些支架耀眼光环的笼罩下,中国的心脏支架行业却在上演着使用问题支架和过度治疗的悲剧。

播音员:这位老人叫李宝全,家住丹东,今年65岁,和一年多前做心脏支架比,他的身体不仅没有变好,反而更槽了,他十分后悔,当时为什么要做这次手术呢?李宝全(丹东患者):过去根本没有那么些症状。

我就偶尔这儿火辣辣的疼。

现在可好,气都喘不上来,整天闷得,闷得太难受了!播音员:2009年4月底,由于有时心口部位不适,李宝全来到丹东中心医院就诊,李宝全诊断为心脏冠脉管腔狭窄。

于是在医院的多次劝说之下,他就做了五枚心脏支架,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手术却把他带入了危险之中。

冠心病、糖尿病“孪生问题”的“阜外解决模式”——访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吴永健教授

冠心病、糖尿病“孪生问题”的“阜外解决模式”——访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吴永健教授

临 床 热 门话 题 ,对 吴 永健 教 授 做 了深
入 采访
要会议 , 调查 结 果 发 现 : 冠 心病 合 并 在 糖 尿 病 的病 人 当 中 .血 糖代 谢 异 常 的 发 生 率 达 到 7 %左 右 。而 过 去北 京 市 0
糖 尿 病 协 会 在 整 个 冠 心 病 领 域 调 查 的
糖 尿 病 前 期 的一 种状 态 。我 们根 据 自
己 的研 究 做 出初 步 判断 :在 心 肌 梗 塞
会 召 开 了 一 次 关 于 欧 洲 心 脏 调 查 的 重 的病人 中同样 也是 这 种情 况 。因此 , 在
常 门诊 , 此 . 会 议 间 隙 , 刊 记 者 因 在 本
围 绕 与 冠 心 病 、糖 尿 病 此 二 者 相 关 的
会 成 立 大 会 暨 第 一 届 中 国 心 脏 重 症 大
血糖代 谢异 常对 冠 心病 的影响 。 ”
针对 糖 尿 病 合 并 冠 心病 患 者 的 诊 治情 况 ,吴 永健 教授 说 : 我 们 更 关 注 “ 的 是糖 尿 病 前 期 .因为 大 量 的 糖 尿 病 前 期 的病 人 最 早 出现 的不 是 在 内分 泌 科 而是在 心脏 科 。在 很早 之前 , 我们 就
即还没有发展 到糖尿病 阶段的患者 , 心 脏 科 医 生 的认 识 程 度 是 不 够 的 , 不
以医院职工为“ 标本”探索“ , 阜外模式”
据记 者 了解 , 2 0 在 0 6年 , 吴永 健 教
授 于 9月 2 日 至 2 日发 起 开 展 了 全 6 8 院 医 护 人 员 血 糖 普 查 活 动 。结 果 显 示 :
心 肌梗 塞 和 猝 死 的 可 能性 ,和 已经 患 冠 心 病 的患 者 的 发 生 率 是 一 致 的 , 因

STEMIPCI_血流动力学支持--吴永健教授

STEMIPCI_血流动力学支持--吴永健教授
STEMI-PCI 血流动力学支持
国家心脏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李崇剑 吴永健
AMI诊断





AMI:持续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急性坏死 病理基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诊断:典型临床表现 ECG动态演变 有任何2个均可确诊 心肌酶异常 持续胸痛>30’,伴出汗、恶心等,含硝酸甘油胸痛 不缓解,ECG前壁(V1-6)、下壁(II、 III、 AVF、 V7-9)导联ST或CLBBB即可确诊 不必等待酶学结果,只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或ECG改 变难以判断时,需酶学的支持来确诊

体外膜氧合器(ECMO)



将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膜肺)氧合后 再用泵将血液注入体内,可以暂时代替心脏的泵功能和肺 的氧合功能,保证机体有充分的循环灌注与氧供,使得心 肺获得休息而得到功能恢复,为心原性休克患者短期内提 供心肺功能支持,早期应用可尽快达到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有效地改善低氧血症,有效进行循环支持,并且避免长期 高氧吸入所致的氧中毒以及机械通气所致的气道损伤,对 水电解质进行可控性调节,长期支持性灌注为心肺功能恢 复赢得时间 易于拔除,在需要机械循环支持的患者中,ECMO往往作为 首选,并已有大量的案例支持其临床疗效,常用于重症心 衰患者等待进行心脏移植的过渡治疗及围术期的循环支持, 近年来已有报道用于重症心肌炎的急性期辅助循环
SHOCK登记:心梗后心原性休克病因分类
“Isolated” Ventricular RV Shock Septal Rupture 3.4% 4.6% Acute Severe MR 8.3%
Tamponade/ Rupture 1.7% Other 7.5%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微循环栓塞及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微循环栓塞及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微循环栓塞及治疗医学综沭年月第卷第期,, .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微循环栓塞及治疗宋光远综述 ,吴永健,杨跃进审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北京中圈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摘要:临床广泛应用的再灌注治疗评价指标主要针对的是心内膜下冠状动脉,近年来越来越多远端的是心肌内微动脉,直的证据表明,冠状动脉微循环在心肌的血供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虽然通过血径 . ,随着它的前流重建治疗使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开通,但由于相关的冠状动脉微循环出现微栓塞,使近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相反,另外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虽然相关冠状动脉仍闭塞,但其灌注区行,血管内压力下降最明显,的心肌微循环却可通过侧支循环得到灌注,预后良好。

因此,如何预防及治疗再灌注中的微循环栓其作用在于维持心肌耗氧和塞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的关注,预示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进入了“后再灌注时代”,即同样重视微循环灌注的时代。

本文将回顾和展望微循环栓塞及其治疗。

供氧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微循环灌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微栓塞;心肌声学造影管径正常的情况下,冠状动脉血流主要与毛细血管。

,. , &? 。

,,的直径和分布有关,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平均长度,. ,平均直径,静 . ,息状态下红细胞血流速度约 ; ..?为/ 。

冠状动脉微 ,. ,循环不仅是心肌内血液流通。

“? ”.的网络结构,同时也控制心 . . :; : ; ?肌血流和代谢。

冠状动脉血;流的调节依赖于代谢性、肌长期以来,急性心肌梗死 ? 源性和其他的调控机制,冠状动脉平滑肌的肌源性 ,治疗的重点是心外膜下血管的开通,但反应是通过自身调节持续地维持毛细血管压力在稳是恢复心外膜下血流的治疗常常伴随着微循环灌注定状态;冠状静脉同样有弱的肌源性反应,通过改变不良,即在开通的梗死相关动脉供血区,心肌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来控制局部血管阻力。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福音:不开胸主动脉瓣置换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福音:不开胸主动脉瓣置换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福音:不开胸主动脉瓣置换作者:吴永健来源:《中国商人》2019年第04期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血液循环的发现者英国医学家哈维说:“太阳是世界的心脏,心脏是人体的太阳”。

一颗健康的心脏每天要跳动10万次,为身体提供富含氧气的血液。

主動脉瓣位于心脏的核心位置,控制着心脏泵出到全身的血液。

正常情况下,主动脉瓣由菲薄、半透明状的三个半月形的瓣叶构成,在平均寿命内将打开和关闭超过20亿次。

然而,主动脉瓣瓣叶可受多种病因的影响而增厚,发生纤维化和钙化,致使瓣叶僵硬,活动度下降,同时三个瓣叶之间也可粘连和融合,开放受限,瓣叶不容易移动或完全打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削弱心脏的收缩力,减少心脏所能泵出的血量,从而引起包括胸痛、运动时呼吸急促、疲倦、心悸和晕厥等症状,活动能力受到限制,严重的出现心功能衰竭、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等。

主动脉瓣病损到一定程度需要更换人工瓣膜,临床上称为主动脉瓣置换。

传统的主动脉瓣置换是创伤相对较大的手术,需要在患者全身麻醉以及体外循环的辅助下进行,也就是说手术需要在心脏暂时停止跳动的情况下进行,瓣膜更换后让心脏重新工作。

开胸手术对主动脉瓣置换一度是瓣膜更换的标准手术方式,但临床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接受这种创伤较大的手术,例如年龄较大、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既往接受过开胸手术等;肺部有疾病者,手术后气管插管很难拔除,心衰晚期的患者外科手术的风险也非常大,这些患者可能都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据阜外医院牵头的全国多家医院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中,超过三分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接受外科手术,其中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两年死亡率高达50%以上。

医生顾虑手术风险而未实施手术的原因是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如果不需要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就能进行主动脉瓣置换,就能大大降低上述患者的风险。

进入21世纪,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技术(TAVR)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希望。

访谈实录:面对心脏骤停 如果我是第一目击者…

访谈实录:面对心脏骤停 如果我是第一目击者…

访谈实录:面对心脏骤停如果我是第一目击者…2007年著名相声演员马季、侯耀文的突然离世,让“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跳进了“健康杀手“的目录,也让公众对心脏病突发到了警觉的状态。

哪些情况会造成心脏病的突发?面对心脏病突发我们该怎么办?如何保护心脏免受疾病突袭?心血管专家、急救专家、健康教育专家将做客网上访谈间,与公众共同探讨面对心脏骤停作为第一目击者如何守护生命。

以上视频共五段主持人(关春芳):各位网友、各位嘉宾,现在进入大家非常关心的访谈阶段,我们怎么争当第一目击者。

这个词大家听着很新鲜,刚才已经谈到了在奥运的时候我们北京要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历史、文化和人民。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最大的财富是它的人民,可是现在有很多健康安全的问题在影响,由于心脏的问题造成的猝死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中国每年心脏骤停发病人群能够幸存下来的小于1%,全球每年死于心脏骤停的患者超过了乳腺病,超过了肺癌,平均每天超过一千人因为心脏骤停而死亡,心脏骤停是各种死亡原因当中非常大的杀手,刚才说到侯耀文,说到了马季先生、高秀敏这些大家喜爱的艺术家都离我们而去,而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或者是我们的亲人或者是我们的朋友或者素不相识的同胞突然倒地,我们束手无策。

心脏骤停什么原因造成的?真是防不胜防吗?今天我们有请心脏内科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的候任主任委员,也是今年世界心脏日中国区的主席胡大一教授给我们讲一讲。

胡大一教授胡大一:刚才讲到心脏猝死的原因问题,心脏猝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快速的心室颤抖,这种极快无规律的跳动,心脏不可能有任何能力去有效收缩排出血液,使大脑没有血液供应,病人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出现快速死亡。

救治不及时,存活下来也是脑死亡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心室颤动是导致死亡的最直接的原因,最常见为心脏停波不跳。

潜在的原因是什么?中年以上的尤其男性,侯耀文先生是59岁,梁左更年轻40多岁,尤其中年男性,最常见的就是冠心病,有冠心病临床表现的人,男性56%,女性44%,从没有症状到第一次发现自己不舒服就是心肌梗死或者心肌猝死。

吴永健教授-TAVI发展现状ppt课件

吴永健教授-TAVI发展现状ppt课件

∆ at 1 yr = 20.0% NNT = 5.0 pts
50.7%
All-cause mortality (%)
30.7%
Leon et al, NEJM 2010; 363:1597-1607
Numbers at Risk
TAVI
179
138
Standard Rx 179
121
Months
122
Belgium Registry N=303
83 29 80 20 8 NR NR 5.0 4.0
Canada Registry (TF) N=162
83 26 93 30 9.5 NR 13.1 3.0 3.6
CoreValve 瓣膜注册研究
年龄 (y)
Tamburino Milan
N=663
N=61
特殊患者亚群
“主动脉瓷化”、易碎的主动脉硬化、放射性心脏病 - 术前超声评价 - 选择最佳路径 - 注意栓塞风险
极高龄患者
- 对多种合并症功能状态综合评估 - 风险、获益、预后、术后并发症对患者和家属充分告知 - 手术成功: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改善、延长寿命 - 呼吸困难和LVH:改善可能延迟或甚微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治疗现状
吴永健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术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
Conclusions - Nonsurgical implantation of a prosthetic heart valve can be successfully achieved with immediate and midterm hemodynamic and clinical improvement.

阜外专家谈改变生活方式 为心脏护航

阜外专家谈改变生活方式 为心脏护航

阜外专家谈改变生活方式为心脏护航双击自动滚屏发布时间:2013-10-07 【字体:大中小】此次,专家访谈来到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有幸请到了阜外医院的冠心病专家吴永健教授和高血压专家吴海英教授。

9月29日,是今年的世界心脏日。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的头号杀手,已众所周知,然而面对心血管发病率不断高攀的事实,作为社会人单个的个体,以及单个的家庭真正能做到的有哪些?如何切实让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远离自己及家庭?因此我们今天访谈的题目是“改变家庭生活方式,为心脏护航”。

整个社会和家庭共同联手防御心脏病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搜狐健康:今年心脏日的主题是One Wold,One Home ,One heart。

这样立意,您认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随诊有哪些含义?吴永健:今年的主题是One Wold,One Home,但归结为一个One heart,世界要关注心脏,工作要关注心脏,家庭要关注心脏。

把关注心脏当作了一个公众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只有整个社会和家庭共同联手来防御心脏病,才能够真正的达到预防心脏病的目的。

吴海英:今年是第11个世界心脏病日,主要是唤起全世界的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的重视。

在这里也要激励人们把生活方式改变化为积极的行动,逐步地开展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行动,如:健康饮食、增加体力运动,并对烟草说“不”,使个人能够定期到医院体检,随时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诊。

严格将可控危险因素控制住建议家庭饮食结构四低: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低盐搜狐健康:从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看出,世界心脏联合会重点要为家庭作努力,为家人的健康负责。

在家庭中,有关心血管疾病预防的内容有哪些,用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负担?吴永健: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家庭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经常发现,一个家庭兄弟几个人,生活方式是一样的,饮食习惯是一样的,最后得心脏病的可能性也是一样的。

所以整个社会呈现心脏病高发的事态,家庭的聚集现象更明显。

吴永志医师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内容分享

吴永志医师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内容分享
化素
适量摄入微量氰化结合物
• Cyanide • 氰化物,剧毒,少量致命 • 强力有效的植物生化素 • 氰化结合物,可分化细菌、霉菌、病毒,又不
损害细胞 • 比价值上万元的保养品、补品、药品等都更好 • 水果果肉中的纤维和种子就有结合的氰化物
(花青素),植物生化素的一种。
抗癌抗病养生专家——植物生化素
• 烧烤食物上的油汁、酱料滴落在炭火上产 生致癌物质
• 利用煎炸炒烤等方式,烹调的食物均属酸 性,容易使身体酸碱值失去平衡
拒绝精加工食品
• 热量高 • 易引发各种慢性病 • 剥夺了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 • 添加了糖、盐、油、添加剂、防腐
剂、色素等成分
• 去除了食物中的纤维,易引发便秘 等问题
拒绝氢化植物油
• 存在于水果表皮下的纤维、果核和种子中 • 比价值上万元的保养品、补品、药品等都
更好 • 氰化物,剧毒,少量致命 • 氰化结合物,可分化细菌、霉菌、病毒,
• 2003年哈佛大学一份长达十八年的研究 指出,多喝牛奶无法解决骨质疏松,摄取 过多动物性蛋白,反而会加速钙质流失。
• 牛奶中的酪蛋白人体很难消化,只有牛的 三个胃才能消化。
• 豆类是骨骼所需矿物质最好的来源
• 坚果奶营养丰富,可强化骨骼与防 癌,适合男女老幼全家一起饮用
• 羊奶的组成极似母乳,营养非常丰 富,且容易消化和吸收
• 阳光=能量 • 阳光+胆固醇=VA • 阳光+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
=VD3
适时晒太阳,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春天, 每天要晒45分钟太阳。 夏天, 每天在日光下晒20分钟。 秋天 ,每天要晒一小时。 冬天, 如有太阳,要晒两小时。
早上两杯(共500CC)加海 盐水的温活性水,三杯蒸馏 水和三杯好水,固定喝4-6杯 蔬果汁。

警惕两种心慌!

警惕两种心慌!

警惕两种心慌!作者: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2017年第34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16年8月,张先生脑卒中了,据他回忆,在发病之前有心慌的感觉,感觉心突突地跳,但是没有在意。

那么这种心慌,为什么会和脑卒中扯上关联?BTV 生活频道《生活面对面》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病内科学主任医师吴永健告诉您:有两种心慌必须警惕!有一种心慌可能会导致脑卒中心慌是平时我们老百姓的一种说法,专家所理解的心慌是一种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

心脏跳得太慢会觉得心慌,跳得太快了也觉得心慌,总而言之不是正常的跳动都叫心慌。

正常人的心跳一分钟在60次-100次,但是引发脑卒中的这种心跳的特点是:不规律的、快速的。

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

一分钟可以达到200次-300次。

这种不规则又快速跳动的心慌,就是房颤。

而这种心慌绝对危险,会引起脑卒中。

和没有房颤的人相比,有房颤的人发生卒中的可能性要增加5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房颤患者大概是800万到1000万,而且每年都在以一定的比例往上增加。

临床研究发现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以后,第一年死亡率高达50%,第一年严重致残率高达73%,第一年累计复发率达6.9%。

房颤引起的脑卒中不仅仅是死亡的问题,关键还有失能的问题,因为即使活下来了,发展成偏瘫,不仅病人痛苦,对家庭也是很大的负担。

可能会导致脑卒中的心慌有以下特点:1.尿频、尿急。

这和前列腺问题引起的尿频尿急不一样,前列腺刺激产生便意,小便量都很少,房颤的患者尿量明显增加。

因为房颤的时候,心脏里面产生了一种利尿的物质,让你的尿量就会更多一些。

从理论上来讲,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心脏的负担。

2.胸闷气短。

胸闷气短在很多人身上可能都会出现,有些人甚至会出现胸部的疼痛。

3.眩晕。

心脏跳得太快了,血液打不出来,所以大脑当中灌注的血液不够,会有眩晕的感觉。

4.胸部不适。

房颤和冠心病往往是一起出现的,心脏跳得快就需要更多的氧气,因此就表现为胸闷、憋气、胸疼。

冠心病、糖尿病“孪生问题”的“阜外解决模式”

冠心病、糖尿病“孪生问题”的“阜外解决模式”

冠心病、糖尿病“孪生问题”的“阜外解决模式”2012年6月2日,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在京闭幕。

此前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北京阜外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吴永健教授,长期工作在心血管疾病临床第一线,积累总结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擅长各种类型的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

由于他在国际上最早提出糖尿病影响冠脉侧枝循环的形成的学术观点,并在国内最早设立了心血管领域内的糖调节异常门诊,因此,在会议间隙,本刊记者围绕与冠心病、糖尿病此二者相关的临床热门话题,对吴永健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冠心病合并血糖代谢异常亟待重视在采访前记者了解到,阜外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血糖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并开展了全院医护人员血糖普查活动。

吴永健教授即是这一项目的主要策划和参与者。

谈及此话题,吴永健教授首先介绍说:“高血糖和冠心病之间的病理关系,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早在1999年,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项十分重要的赫尔辛基心脏研究结果。

该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在以后10年或20年所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可能性,和已经患冠心病的患者的发生率是一致的,因此糖尿病不仅仅是内分泌科的问题,已经变成心脏科问题,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心脏协会均已把糖尿病定义为冠心病的等危症。

”谈及阜外医院在这方面开展研究的情况,吴永健教授介绍说:“早在2002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已经开始了一些研究,之后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2004年我们开始关注血糖代谢方面的情况。

同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召开了一次关于欧洲心脏调查的重要会议,调查结果发现: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当中,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达到70%左右。

而过去北京市糖尿病协会在整个冠心病领域调查的结果表明糖尿病的发生率大约是28%,医生普遍认为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在20%~30%。

但是到了2004年以后,我们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有了更新的认识——不仅仅是合并糖尿病,还包括合并了糖尿病前期、即餐后血糖升高和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虽然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这些症状已经认为是糖代谢异常了。

医生需要拥有一颗“大心脏”

医生需要拥有一颗“大心脏”

医生需要拥有一颗“大心脏”作者:刘晓旭来源:《健康之友》2018年第05期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可以说心血管系统是维持人生命体征的重要系统之一,心血管疾病也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问题。

想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要从本质上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全面的了解。

为此,《健康之友》杂志社记者采访到了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主席、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吴永波教授,希望通过此次采访,使更多人了解到心血管疾病如何正确预防和治疗。

《健康之友》:当初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做一名心血管外科医生?吴永波:可以说当初选择成为一名医生不是我从小的选择,我从小只想好好读书,将来考一个好大学再找一个好的工作。

1989年高考后我就听从父母的建议报考了医科大学,自己当时也觉得医生就业比较稳定,未来前景比较好,在顺利修完五年的医学课程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天坛医院外科。

当时刚毕业,没有自己的房子住,挣得也很少,可以说那时当医生对我来讲只是谋生的手段,谈不上为医学事业而奉献。

既然是谋生,就要有谋生的过硬的本领。

当时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1996年考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师从著名心脏外科专家吴清玉教授,于2001年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毕业,获得心脏外科学博士学位,毕业分配到国内心脏外科排名第一的阜外医院。

在这么高的平台,成长很快,帮助了很多病人,也得到了他们的尊重。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感悟到——医生这个职业无比高尚!《健康之友》:您作为一名心脏外科医生,同时担任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主席,您作为发起人,成立这样一个医学团体的意义是什么?现在联盟有哪些成就?未来将如何发展?吴永波:北京常春藤医学高端人才联盟是由医生和企业组成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主要的目的是为市、县两级在常见多发病的常规性治疗上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联盟的医学专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希望通过义诊、会诊、讲座、手术指导等形式对二三线城市进行医疗帮扶。

将康复理念融入每一位患者

将康复理念融入每一位患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内科学主任医师吴永健从医30年,从最初的医学学习到开始临床实践,再到带领学生探索新领域,可谓一个医者仁心仁术的轮回。

面对我国慢病患者激增、慢病管理遭遇瓶颈的现状,作为致力于推广与落实心脏康复理念的传播者,他有怎样的思考?何为心脏康复的理想模式?结合新时代出现的新技术、新理念,应如何与心脏康复未来发展相结合?记者专访吴永健主任医师,听他解析心脏康复的现在与未来。

心脏康复发展现状记者:心脏康复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的着力点在哪里?吴永健:应将心脏康复当作继手术、介入和药物治疗之后的心脏疾病第四大治疗方案,多方位宣传,培育需求市场。

目前,许多医院都在筹备心脏康复队伍。

从2012年至今,心脏康复的概念逐渐被中国医生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医生对心脏康复产生兴趣,学术活动增多,提供了学习心脏康复的平台。

各学会纷纷成立心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对推动我国心脏康复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心脏康复在心脏疾病的治疗当中具有重要地位。

既往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方式更多的是强调手术、介入或药物,但很多心脏疾病在某些阶段是药物和手术无能为力的,而心脏康复可明显的改善心脏功能。

因此,应该把心脏康复当作继手术、介入和药物治疗之后的心脏疾病第四大治疗方案。

欧洲将心脏康复从单纯康复概念引入治疗概念,这是心脏康复领域当中的一个重大改变。

国内医生如果意识到心脏康复是一种治疗,可能会更加积极。

中国目前大概有四百多家医院已开展心脏康复,但有些进行的并不好,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来自医生,另一个是来自患者。

第一个问题是医生需要建立团队概念,应该让所有心脏科室的医生都学习心脏康复,或许心脏康复师的工作不需要医生做,但是要有此概念,知道哪些疾病要通过康复才能解决。

第二个问题是患者和家属的观念没有改变,大部分患者做完手术或介入以后就回家了,没有建立心脏康复的概念,也不配合,这是很大的问题。

心脏康复必须有媒体、医生、患者,以及整个社会的参与,让患者觉得这是做完手术的一个阶段。

心衰患者的希望干细胞疗法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专选课件

心衰患者的希望干细胞疗法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专选课件
鸡翅木、花梨木家具,今年价
谢谢观看!
院都是国内很有实
力的三级甲等医院,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临床 治疗中都有很好的基础,希望这次合作能够很规 范地开展,得到很客观的临床研究数据,取得圆
满的试验结果,使这个治疗技术走向临
床,为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麦迪舜医疗集团董事主席汪晓峰还透露,麦迪舜 已在香港建造了生产基地、设施先进的测试实验 室和医疗中心,并将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今年
心衰患者的希望干细胞疗法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的治疗始终停留在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中心常 务副主任吴永健指出,上周召开的“缺血性心力
衰竭干细胞治疗国际高峰论坛”给中
国心衰患者带来治疗的新希望——干细胞治疗心 力衰竭的c-cure技术在中国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这是革命性的进步!”吴永健等国内外心脏病
受损心脏部位,实现心肌细
胞再生,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目前,c-cure干 细胞治疗心衰研究已获批准在美国和欧盟进行iii
期临床试验,预计2016年在全球上市。 国内两家医院率先开展研究
为了让中国心衰患者能够同时应用干细胞治疗心 衰技术,麦迪舜医疗集团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 洲引进这一前沿技术,今年将在北京、上海、广
“退烧”。
红木家具市场异军突起
宽约1米,长不过2米多,再加上一个雕花靠背和两个1米见方的大方凳,这 样一套大红酸枝座椅,去年的价格还七八万元,今年在市场上已涨到20万元, 做了十几年家具收藏的马先生对此不以为怪并表示,这两年红木家具市场可 谓异军突起;经营红木家具的王先生也表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大红酸枝、
方案,让更多人受益。”吴永健说。
干细胞移植技术提供新希望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技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应 用为心衰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策略,给心衰患者 带来了福音,也让众多心脏病学专家期待这一技

阜外医院吴永建教授采访提纲

阜外医院吴永建教授采访提纲

劇心血管网 www 365tW8ft cont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联盟倡议书糖尿病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危害巨大,能导致患者产生肾衰、 失明、足部疾病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并导致高死亡率。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称 之为“21世纪的灾难”,并将每年的11月14日命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以此警示人类高度关注糖尿病。

控制糖尿病已势在必行!健康行动,人人有责。

作为心血管领域的最重要的传播力量, 365医讯传播机构毅然担负起为人类健康事业推波助澜的重任。

在第一个 “联合国糖尿病日”到 来之际,心血管网郑重呼吁每一位热爱健康的公民积极参与到对糖尿病关注 、预 防、治疗的宣传行动中来!构建全国健康公益宣传联盟,为健康加油!为健康助威!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糖尿病,我们关注的是全人类的健康!对有益于人类健康的 话题与事件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是我们的时代使命! 关注人类健康、关爱人类生命、 用全社会的力量促成和谐社会健康人生沟通渠道的无限顺畅是我们永远追求的 目标!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推动中国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一个倡议,一种承诺,一份责任。

在这里,我们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医讯传播机构年6月冠心病中高血糖的多个流行病学调查1、 欧洲心脏调查结果纳入欧洲25个国家,110家医疗中心,共4961例冠心病患者,证实欧洲人群冠 心病患者中2/3存在高血糖;而且由于目前临床上常规检测冠心病患者的血糖仅 仅是进行空腹血糖检测,而这样的检测,将使近 2/3的高血糖患者被漏诊。

2、 中国心脏调查结果a ) 中国冠心病病人糖代谢异常患病比例(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约为80%b ) 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漏诊超过80 %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

这个 结果与西方同类研究的结果一致。

c ) 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中国冠心病人群的高血糖比例较西方人更高;中国冠心病人群负荷后高血糖的比例更高;中国冠心病人群仅检测空腹血糖,高血糖的漏诊比例更高3、 还有许多国外研究均证实,心血管人群,心血管高危人群高发高血糖的事实,均大约支持2/3这个比例。

CCTV健康之路文字稿-保护心脏从预防开始

CCTV健康之路文字稿-保护心脏从预防开始

首页|电视指南|新闻频道|财经频道|文娱频道|体育频道|生活频道|国家地理|西部频道|广告频道本期内容往期内容有问有答保护心脏从预防开始1、朱俊主任医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症抢救中心副主任2、xx电影演员主持人:观众朋友们,你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直播节目,今天我们来聊的是预防心脏疾病方面的问题。

首先来看看昨天进行心脏换瓣手术的患者现在情况如何:2003年9月19日7:00阜外医院重症恢复室xx(昨天手术病人):我是昨天晚上7、8点钟左右醒过来的,醒来后觉得心脏不疼也不难受了。

xx(主刀医生):到昨晚7点左右麻醉药作用消失后病人就清醒了,我们观察病人各项指标正常,到10点就把气管插管拔除,然后脱离呼吸机,这样呼吸就完全靠自己了,不用机器进行辅助了。

现在病人各项指标都很好,心率是114次,血压收缩压是106,舒张压是70,病人自己感觉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像这种110次左右的心率对于手术后的病人来说是正常的,病人手术后我们还要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患者进行心脏的恢复,经过2-3天时间病人的心率就会降到正常值。

主持人:今天我们来讨论的是心脏病的预防。

xx:有相当多数心脏病发病是非常急的,可以说是迅雷不及掩耳,有些人甚至是平时没有任何症状,发病非常突然,到急诊室后就需要抢救,甚至有的人会发生猝死。

因此有时候心脏病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像就是这么发病的。

应该说任何疾病的形成一直到最后的爆发都有一个过程,很多心脏病比如前几天在手术中看见的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在母亲怀孕时其实就已经有了。

风湿性心脏病大多数也都是在30岁以前得的,可是病人完全可以到50岁才发现这个病。

冠心病是由于动脉里面形成了小的斑块,最后使血管逐渐变得狭窄,然后就发生了堵塞,这样的过程大约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

主持人:心脏病的发生存在诱因的问题吗?xx:心脏病的发作是有一个过程的,一般来讲心脏是有一定的储备能力的,有人做过这样一个估计,正常时心脏大约只动用了大约30%的储备力,但是有了疾病后心脏就要承担更大的压力来对付疾病,这样储备力就会逐步被动用,一直到动用完心脏的储备力后往往一个不起眼的外因比如精神紧张、劳累等就会使得心脏病发作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联盟倡议书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危害巨大,能导致患者产生肾衰、失明、足部疾病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并导致高死亡率。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称之为“21世纪的灾难”,并将每年的11月14日命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以此警示人类高度关注糖尿病。

控制糖尿病已势在必行!
健康行动,人人有责。

作为心血管领域的最重要的传播力量,365医讯传播机构毅然担负起为人类健康事业推波助澜的重任。

在第一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到来之际,心血管网郑重呼吁每一位热爱健康的公民积极参与到对糖尿病关注﹑预防、治疗的宣传行动中来!构建全国健康公益宣传联盟,为健康加油!为健康助威!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糖尿病,我们关注的是全人类的健康!对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话题与事件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是我们的时代使命!关注人类健康、关爱人类生命、用全社会的力量促成和谐社会健康人生沟通渠道的无限顺畅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推动中国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一个倡议,一种承诺,一份责任。

在这里,我们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365医讯传播机构
2007年6月
冠心病中高血糖的多个流行病学调查
1、欧洲心脏调查结果
纳入欧洲25个国家,110家医疗中心,共4961例冠心病患者,证实欧洲人群冠心病患者中2/3存在高血糖;而且由于目前临床上常规检测冠心病患者的血糖仅仅是进行空腹血糖检测,而这样的检测,将使近2/3的高血糖患者被漏诊。

2、中国心脏调查结果
a)中国冠心病病人糖代谢异常患病比例(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约为
80%;
b)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漏诊超过80%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

这个
结果与西方同类研究的结果一致。

c)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
●中国冠心病人群的高血糖比例较西方人更高;
●中国冠心病人群负荷后高血糖的比例更高;
●中国冠心病人群仅检测空腹血糖,高血糖的漏诊比例更高
3、还有许多国外研究均证实,心血管人群,心血管高危人群高发高血糖的事实,均大约支持2/3这个比例。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东南亚地区,据估计,2003年,成人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病率为 5.5%,而这个数字,将于2025年达7.5%。

由于东南亚地区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区域,所以到2025年,整个地区的糖尿病糖尿病人数将达8200万。

在糖尿病前期人群数方面,东南亚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数值最高,已达9300万,至2025年,将升至1亿4千6百万。

由于许多糖尿病前期人群将来会转化为糖尿病,所以未来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将因此不断增加,而加重亚洲各国的社会经济负担。

目前中国的糖尿病人数达4000万,且正以年增长0.1%的速度在增长,到2025年,糖尿病人数将达到4650万,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数将达到5400万。

糖代谢异常的危害:糖尿病的危害在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其中以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眼病以及糖尿病足等危害最大。

且同类疾病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较无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明显增高。

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并不因为没有到达糖尿病标准而没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而且还会随着血糖的升高,发生冠心病的机率逐渐增高。

血糖代谢的异常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之前即已启动,也就是在未诊断糖尿病前,心血管疾病已经开始发生了。

联合国首次通过决议将糖尿病盛行作为全球威胁
12月22日,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把糖尿病的盛行作为一个全球威胁。

这是各国政府首次普遍接受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同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传染性疾病一样对世界健康构成威胁的观念。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总裁兼“联合抗击糖尿病”运动主席MartinSilink 教授在解释该项决议的重要性时说:“今天,我们已经赢得了抗击糖尿病过程中的一场重要战斗,其意义是非凡的。

现在,该项抗击运动将专注于帮助和促进世界各国政府通过国家法律政策来改善糖尿病的医护和预防。


该决议指定将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作为一个联合国日,从2007年开始每年都应当予以奉行。

它呼吁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信守这个日子,并呼吁所有国家为预防、治疗和护理糖尿病制定国家相关政策。

IDF领导了“联合抗击糖尿病”运动,旨在引起人们对糖尿病严重性的关注,同时鼓励人们行动起来抗击这种盛行的疾病。

该运动已经将有史以来最大的糖尿病联盟聚集到一起,其中包括来自150多个国家的患者组成的机构、绝大部分的全球科学与专业糖尿病团体、众多慈善基金会、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并从一开始就致力于促成通过一项有关的联合国决议。

糖尿病是一种目前不大被重视但致命的疾病,每年导致近400万名患者死亡。

它还是心脏病、卒中、失明、肾衰竭等的首要病因。

最近,全球糖尿病患者联盟成员齐聚南非开普敦,参加三年一度的世界糖尿病大会。

此次大会所披露的数据显示了该病的严重程度,并呼吁亟须采取行动。

如果仍不采取重大的措施,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超过3.8亿人,其中绝大多数(3亿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IDF下届总裁Jean-Claude Mbanya表示:“全世界的各国政府必须与糖尿病界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联合国的重视,盛行的糖尿病问题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