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油镜的使用和保养及细菌的形态观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2页/共54页
湖州师范学院
实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实验报告 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
基本
一、实验目的要求:
格式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分析和第总53结页/共:5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54页/共54页
第15页/共54页
4、油镜的保养方法
1)标本观察完毕,向上转动粗调节器将镜 筒提起,取下标本,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 油擦净。若油已干,可用擦镜纸沾少许二 甲苯擦去油迹,随即用擦镜纸擦去二甲苯。
2)将物镜转成“八’字形,以免损坏油镜。 降低集光器,竖起反光镜,将显微镜放入 镜箱。
第16页/共54页
二、细菌基本形态的观察
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菌、杆 菌、螺形菌(包括弧菌)三类。
第17页/共54页
1.球菌: 如葡萄球菌经结晶紫染色后
为球状,常堆集成葡萄串状,呈 紫色。
第18页/共54页
葡萄球菌
第19页/共54页
葡萄球菌
第20页/共54页
葡萄球菌电镜照片
第21页/共54页
肺炎球菌
第22页/共54页
肺炎球菌
第23页/共54页
第6页/共54页
(五)实验中待培养的材料应放在 培养区;实验用过的带菌材料如吸 管、玻片等应放在消毒缸、消毒箱 等消毒区,不得放在桌上或冲洗于 水槽内。
(六)实验完毕,桌面应整理清洁, 洗手后方可离室。值日同学负责打 扫实验室,并关好水、电、门窗。
第7页/共54页
湖州师范学院
实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实验报告 报告
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 2.机械部分
第10页/共54页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
×接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表示
显微镜辨析物体(两端)两
点之间距离的能力,可用公
式表示为:
D=0.61λ/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
间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
▪ 考核形式:考查课,分理论考核和操 作考核。
▪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60%)和期末 考核成绩(40%)。平时成绩中实验 态度占10%,实验操作25%, 实验报告 25%.期末考核成绩中理论考核占 15%,操作考核占25%。
第2页/共54页
实验目的与要求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是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技术基础。通过实验,加深、巩固对理 论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大肠杆菌(鞭毛)
第40页/共54页
2、荚膜
产气荚膜杆菌
肺炎链球菌
第41页/共54页
肺炎链球菌(荚膜)
第42页/共54页
肺炎链球菌荧光染色(荚膜)
第43页/共54页
淋病奈瑟菌 (荚膜)
第44页/共54页
3、芽胞
第45页/共54页
破伤风杆菌(芽胞)
第46页/共54页
肉毒芽胞梭菌(芽胞)
第47页/共54页
当光线由反光镜通 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 空气时,由于空气与 玻片的密度不同,使 光线受到曲折,发生 散射,降低了视野的 照明度。若中间的介 质是一层油(其折射 率1.515与玻片1.52 的相近),则几乎不 发生折射,增加了视 野的进光量,从而使 物象更加清晰。
第13页/共54页
3、油镜的使用方法
1)将显微镜直立于桌上,不要扳动倾斜关 节,使载物台保持水平。
第4页/共54页
一、实 验 室 规 则
(一)实验前要做好实验预习,进实 验室只带必要的文具、讲义,并穿工作 服。
(二)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安静, 实验时要认真严肃,禁止抽烟、饮食、 开玩笑以及玩弄手机等。
第5页/共54页
(三)爱护实验器材,注意节约实 验材料,实验室内任何物品不得带出室 外。
(四)注意安全,若带菌材料污染 桌面、地板、书籍和衣物或误吸入口, 应立即报告教师进行处理。
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
折射率。
:
镜口角(即入射角)。
第11页/共54页
(一)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1、 油镜头的识别 油镜头的下缘,一般刻有一白色圈,
标有油 90、100、oel、oil等字样。
显微镜的接物镜有低倍镜头,高倍镜 头和油镜头,其中油镜头的放大倍数最大。第12Βιβλιοθήκη /共54页2、油镜的原理:
2)对光:用低倍镜对光,检查染色标本时 光线宜强。要抬高集光器,放大光圈。
3)滴加香柏油一小滴于染色标本片上,将 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移置待检部分于接物镜 下。
第14页/共54页
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 • 4)换用油镜,
,转动粗调节器,使镜
筒下降至油镜头浸入镜油并几乎接触标本片。
• 5)左眼看接目镜,一面观察,一面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直到观察到 模糊的物像时(物象突然一闪),再适当转动细调节器,使物像完全清晰,即可正 式观察。
大
炭疽芽胞杆菌 3-10 μm
炭疽芽胞梭菌(芽胞)
第48页/共54页
产气荚膜芽胞梭菌(芽胞)
第49页/共54页
4、菌毛
第50页/共54页
第51页/共54页
报告: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以及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请画图示意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 菌、螺形菌)和特殊结构(鞭毛、荚膜、芽胞)。 (标明:细菌名称、染色法、放 大 倍数)
• 学习、掌握有关病原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树立无菌观念;
• 通过寄生虫标本的观察,熟悉常见人体寄生虫的 辨认,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形态特征和常 见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查方法;
第3页/共54页
▪ 学习、掌握免疫学诊断有关技术,并能应 用于病原生物体的病原学诊断;
▪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对有关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为病原生物 与免疫学的科学研究工作所必要的实验方 法与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31页/共54页
弧菌
第32页/共54页
霍乱弧菌
第33页/共54页
第34页/共54页
幽门螺杆菌
第35页/共54页
幽门螺杆菌电镜照片
第36页/共54页
三、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1、鞭毛 2、荚膜 3、芽胞 4、菌毛
第37页/共54页
1、鞭毛
第38页/共54页
变形杆菌(鞭毛)
第39页/共54页
实验项目名称:**********
基本
一、实验目的要求:
格式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第8页结/共:54页
实验一
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
第9页/共54页
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一)显微镜基本知识
链球菌
第24页/共54页
链球菌
第25页/共54页
链球菌电镜照片
第26页/共54页
2.杆菌: 如大肠杆菌经番红染色
后呈淡红色杆状,两端钝圆, 散在排列。
第27页/共54页
大肠杆菌
第28页/共54页
大肠杆菌
第29页/共54页
大肠杆菌电镜照片
第30页/共54页
3.螺形菌:
如霍乱弧菌经稀释复红液染色后 呈红色弧形,菌体微弯,如逗点状, 或呈眉毛状,散在排列。幽门螺杆 菌呈螺旋状、U状、S状及海鸥展翅 状。
湖州师范学院
实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实验报告 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
基本
一、实验目的要求:
格式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分析和第总53结页/共:5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54页/共54页
第15页/共54页
4、油镜的保养方法
1)标本观察完毕,向上转动粗调节器将镜 筒提起,取下标本,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 油擦净。若油已干,可用擦镜纸沾少许二 甲苯擦去油迹,随即用擦镜纸擦去二甲苯。
2)将物镜转成“八’字形,以免损坏油镜。 降低集光器,竖起反光镜,将显微镜放入 镜箱。
第16页/共54页
二、细菌基本形态的观察
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菌、杆 菌、螺形菌(包括弧菌)三类。
第17页/共54页
1.球菌: 如葡萄球菌经结晶紫染色后
为球状,常堆集成葡萄串状,呈 紫色。
第18页/共54页
葡萄球菌
第19页/共54页
葡萄球菌
第20页/共54页
葡萄球菌电镜照片
第21页/共54页
肺炎球菌
第22页/共54页
肺炎球菌
第23页/共54页
第6页/共54页
(五)实验中待培养的材料应放在 培养区;实验用过的带菌材料如吸 管、玻片等应放在消毒缸、消毒箱 等消毒区,不得放在桌上或冲洗于 水槽内。
(六)实验完毕,桌面应整理清洁, 洗手后方可离室。值日同学负责打 扫实验室,并关好水、电、门窗。
第7页/共54页
湖州师范学院
实验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实验报告 报告
显微镜的构造
1.光学部分 2.机械部分
第10页/共54页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1.放大倍数=接物镜放大倍数
×接目镜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分辨率:是表示
显微镜辨析物体(两端)两
点之间距离的能力,可用公
式表示为:
D=0.61λ/n·sin(α/2 )
式中D:物镜分辨出物体两点
间的最短距离。
:可见光的波长(平均
▪ 考核形式:考查课,分理论考核和操 作考核。
▪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60%)和期末 考核成绩(40%)。平时成绩中实验 态度占10%,实验操作25%, 实验报告 25%.期末考核成绩中理论考核占 15%,操作考核占25%。
第2页/共54页
实验目的与要求
•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是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技术基础。通过实验,加深、巩固对理 论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大肠杆菌(鞭毛)
第40页/共54页
2、荚膜
产气荚膜杆菌
肺炎链球菌
第41页/共54页
肺炎链球菌(荚膜)
第42页/共54页
肺炎链球菌荧光染色(荚膜)
第43页/共54页
淋病奈瑟菌 (荚膜)
第44页/共54页
3、芽胞
第45页/共54页
破伤风杆菌(芽胞)
第46页/共54页
肉毒芽胞梭菌(芽胞)
第47页/共54页
当光线由反光镜通 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 空气时,由于空气与 玻片的密度不同,使 光线受到曲折,发生 散射,降低了视野的 照明度。若中间的介 质是一层油(其折射 率1.515与玻片1.52 的相近),则几乎不 发生折射,增加了视 野的进光量,从而使 物象更加清晰。
第13页/共54页
3、油镜的使用方法
1)将显微镜直立于桌上,不要扳动倾斜关 节,使载物台保持水平。
第4页/共54页
一、实 验 室 规 则
(一)实验前要做好实验预习,进实 验室只带必要的文具、讲义,并穿工作 服。
(二)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安静, 实验时要认真严肃,禁止抽烟、饮食、 开玩笑以及玩弄手机等。
第5页/共54页
(三)爱护实验器材,注意节约实 验材料,实验室内任何物品不得带出室 外。
(四)注意安全,若带菌材料污染 桌面、地板、书籍和衣物或误吸入口, 应立即报告教师进行处理。
0.55m)
n: 物镜和被检标本间介质的
折射率。
:
镜口角(即入射角)。
第11页/共54页
(一)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1、 油镜头的识别 油镜头的下缘,一般刻有一白色圈,
标有油 90、100、oel、oil等字样。
显微镜的接物镜有低倍镜头,高倍镜 头和油镜头,其中油镜头的放大倍数最大。第12Βιβλιοθήκη /共54页2、油镜的原理:
2)对光:用低倍镜对光,检查染色标本时 光线宜强。要抬高集光器,放大光圈。
3)滴加香柏油一小滴于染色标本片上,将 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移置待检部分于接物镜 下。
第14页/共54页
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 • 4)换用油镜,
,转动粗调节器,使镜
筒下降至油镜头浸入镜油并几乎接触标本片。
• 5)左眼看接目镜,一面观察,一面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直到观察到 模糊的物像时(物象突然一闪),再适当转动细调节器,使物像完全清晰,即可正 式观察。
大
炭疽芽胞杆菌 3-10 μm
炭疽芽胞梭菌(芽胞)
第48页/共54页
产气荚膜芽胞梭菌(芽胞)
第49页/共54页
4、菌毛
第50页/共54页
第51页/共54页
报告: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以及 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请画图示意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 菌、螺形菌)和特殊结构(鞭毛、荚膜、芽胞)。 (标明:细菌名称、染色法、放 大 倍数)
• 学习、掌握有关病原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树立无菌观念;
• 通过寄生虫标本的观察,熟悉常见人体寄生虫的 辨认,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形态特征和常 见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查方法;
第3页/共54页
▪ 学习、掌握免疫学诊断有关技术,并能应 用于病原生物体的病原学诊断;
▪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对有关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为病原生物 与免疫学的科学研究工作所必要的实验方 法与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31页/共54页
弧菌
第32页/共54页
霍乱弧菌
第33页/共54页
第34页/共54页
幽门螺杆菌
第35页/共54页
幽门螺杆菌电镜照片
第36页/共54页
三、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1、鞭毛 2、荚膜 3、芽胞 4、菌毛
第37页/共54页
1、鞭毛
第38页/共54页
变形杆菌(鞭毛)
第39页/共54页
实验项目名称:**********
基本
一、实验目的要求:
格式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第8页结/共:54页
实验一
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
第9页/共54页
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一)显微镜基本知识
链球菌
第24页/共54页
链球菌
第25页/共54页
链球菌电镜照片
第26页/共54页
2.杆菌: 如大肠杆菌经番红染色
后呈淡红色杆状,两端钝圆, 散在排列。
第27页/共54页
大肠杆菌
第28页/共54页
大肠杆菌
第29页/共54页
大肠杆菌电镜照片
第30页/共54页
3.螺形菌:
如霍乱弧菌经稀释复红液染色后 呈红色弧形,菌体微弯,如逗点状, 或呈眉毛状,散在排列。幽门螺杆 菌呈螺旋状、U状、S状及海鸥展翅 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