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7轿车后制动器挡油盘冲模设计
[业务]汽车刹车盘模具设计
![[业务]汽车刹车盘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676eda83d049649b6658d0.png)
[业务]汽车刹车盘模具设计汽车刹车盘金属型铸造模具的设计绪论随着我国铸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铸造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章分析认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铸造模具方向)发展前景良好对这个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但同学不能因为这个就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定位很高,我们应该时时关注我们专业的各方面信息以备知道行业的技能需求从而随时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本文立足于分析我国铸造模具行业的现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展望未来。
模具作为一种特殊的机械产品,模具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机械行业,不能像其它机械行业,机械产品那样,所研发制造的机械产品生产出来零部件或机械产品本省仅靠设计人员的理论设计就能基本保证最终所要达到的所需的功能和使用要求,也就是说,对于其它的大多数机械产品,如果加工过程能够完完全全全或尽可能到达设计的精度和要求,最终的产品和当初的设计目的是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即完善的设计在加工条件的保证下就可以生产出完美的产品,同时,这类产品的设计理论依据经过几十年甚至在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不断研究与实际生产的互不发展下已经变得很成熟,很完善,很实用了,比如各种机床设备,动力设备等。
模具产品则不一样,由于无论是注塑、压铸类的高温流动成型还是常温下冲压类的塑性成型,尽管长的也有几十年研究与应用历史,由于基础理论和数学模型很不完善,不准确,也有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我们国内,大多数还是要靠现场调试经验来支持,来尽可能使模具产品做到完善,生产出来的达到用户用户要求,所以在设计阶段,大多数目前只能做的工作,在整个模具制造过程和质量体系环节保证种,只能充当“粗加工环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模具的好坏最终要靠靠钳工手艺,不同厂家模具产品最终的颠峰对决,可能就是模具钳工的一种技艺比武吧,而在这行里设计人员和前期的各序加工人员只能是给颠峰对决做配角。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外形,预先用其他轻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外形,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外形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
413 垫片冲裁模设计

目 录摘 要 (1)目 录 (2)引 言 (3)1.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4)1.1冲压时的工艺性分析 (5)1.2冲压材料选用 (5)1.3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6)2 模具设计计算 (7)2.1 排样方案的确定及计算 (7)2.2冲压力的计算 (9)2.3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1)2.4 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9)2.5零件结构尺寸的确定 (12)2.6模具总装图 (15)3.模具材料的选用 (17)4 冲压设备的选择 (19)5.模具的装卸 (20)5.1模具的装配 (20)5.2卸料装置的确定 (21)结束语 (21)致 谢 (23)参 考 文 献 (24)引 言本次设计中选用的工序——冲裁,我们运用了学习过的冲压模具设计的知识,根据 给定的课题及要求进行我们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就是检查我们这几年里我们学到的知 识与独立做事的能力,及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应用能力训练为主线,以专业知识、常 规机械加工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为基础,其目的在于自我鉴定与自我提高专业水平知 识。
冲裁模是冲压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良好的模具结构是实现工艺方案的可靠 保证。
冲压零件的质量好坏和精度高低,主要取决于冲裁模的质量和精度。
冲裁模结构 是否合理、先进,有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及冲裁模本身的使用寿命和操作的安全、方便 性等。
由于冲裁件形状、尺寸、精度和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不同,冲裁模的结构类型 也不同。
模具的精度和结构直接影响冲压件的成形和精度。
模具制造成本和寿命则是影响冲 压件成本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模具设计和制造需要较多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新冲压件的 生产准备时间。
模座、模架、导向件的标准化和发展简易模具(供小批量生产)、复合 模、多工位级进模(供大量生产),以及研制快速换模装置,可减少冲压生产准备工作量 和缩短准备时间,能使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先进冲压技术合理地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生 产。
模具是指工业生产上通过注塑、压铸或锻压等方式生产产品所用的各种模子和工。
挡油盘落料冲孔复合模的工艺及模具设计

图 3
图 l
3 3 冲 裁 力 的计 算 . 冲 裁 力 是 合 理 设 计 模 具 和 选 用 压 力 机 必 不 可 少 的 数 据 。 冲 裁 力 的 大 小 与 冲 裁 件 的 周 边 长
2 工 艺 分 析
该 零 件 形 状 简 单 、对 称 ,由资 料 可 知 ,冲裁 度 、 料 厚 度 、 料 力 学 性 能 及 刃 口状 态 有 关 。 材 材 件 内外 形 均 能 满 足 其 设 计 要 求 。经 过 工 艺 分 析 对 于本 制 件 , 用 普 通 平 刃 冲裁 , 裁 力 包 括 落 采 冲 及初 步 计算 , 制 件 采 用 的 基 本 冲压 工 序 为 : 该 落 料 力 和 冲 孔 力 。 料 冲 孔一 翻 边 。
3 3 2 冲孑 力 P孔的计 算 . . L 根 据公式 : P=1 3 r t .' ' r r D
将 各值 代 人 上 式 : d=4 . mm。 32
D
式 中 D 冲孔 的 直 径 mm; 一
t 板材 的厚度 r 一 l l m; r 材 料 的抗 剪 强 度 N/ mm! 。
式 中 n 卡 在 凹模 内 的 件 数 ; 一 K推 推 件 力 系 数 ; 一 P冲 冲孔 冲裁 力 。 一
寸 。选 用 冲 裁 间 隙 的 主要 依 据 是 在 保 证 冲 制 件
断 面 质 量 和 尺 寸 精 度 的 前 提 下 使 模 具 寿 命 提 高 。 于 该 汽 车 件 , 材 料 性 能及 板 材 厚 度 查 表 对 按 冲圆 孔 凸 、 凹模 的 双 边 间 隙 为 0 4 mm; .5 落料 凸 、 凹模 之 间 的 单 边 间 隙 为 0 2 mm。 .3 42 凸 、 . 凹模 工 作 部 分 的 尺 寸 对 于 圆 形 或 简 单 规 则 的 冲裁 件 ,一 般 采 用
挡油盘零件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关键 词 : 艺分析 ; 工 成形 工序 ; 剖切 ; 具结构 模
F r n e h oo y An lss a d Di sg o h lBa e Tr y o mi g T c n lg ay i n e Dein f r t e Oi f a l
【 btatT e ̄r igtcnl yo eo al t yw saa zd adtefxbeuiztn A s c]h r mn hoo fh ibfe r a nl e, n eil ti i e g t l f a y h l lao
维普资讯
耐
・
冲 模 技
术 ・
①斯 撬
‘模90 飞02手  ̄670 :-8 72பைடு நூலகம் 好 2 帮
E— i nc mal ie@ nc ma hn .e : ie c ien t
Htp:www. ie c ien t t / / nc ma hn .e
2 工 艺计 算及 分 析
21 成 形工序零件 形状 的确定 .
成形 工 序 的形 状 就 是 将 两 零 件 对 接 在 一起 并 在
p m3=1 . +0.x15 4. 5 s 5 35 5 .=1 2
Pm 3 04 x15 36 5 = + .5 = .7 .
查《 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5 表 3 1 取单边 P7 —0
挡 油 盘零 件 成 形 工 艺 分 析 及 模 具 设 计
湖 南汽 车 车桥 厂 ( 南津 市 湖 45 0 ) 14 0 李 文新
【 摘要 】对挡 油 盘进 行 了成 形 过程 分析 , 介绍 了成 形 方 法 的灵 活运 用及 其计 算 , 强调 了相 应
模 具设计 时的重点 。
刹车片冲压模具设计

前言模具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模具设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率的高低。
有效的模具设计可以降低资源调整次数和调整时间,为生产计划与调度提供更大的优化空间,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模具设计是工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对模具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模具行业是工业的基础行业,工业的各个领域都广泛地使用模具。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一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
用模具生产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并且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模具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10年来,模具CAD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模具CAD技术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个高效、经济而且快速的方法,大幅度地提高了模具的质量,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周期,降低了模具成本。
目前国内外己经有许多模具CAD系统,这些系统虽然具有较强的分析计算能力与图形处理能力,可以提供交互式设计。
但是在这些系统中,模具设计过程主要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大多数的设计是依靠操作者的设计经验,计算机只是进行一些规则匹配以及计算工作,而对于前人成功设计的模具不能有效的利用,造成模具设计周期很长,成本较高,开发效率很低。
基于实例推理技术(Case一basdeReasoning,CBR)的模具设计可以使设计者利用以往的设计经验,通过组合、修改以往的设计方案来构造新的设计方案;同时在现实生产中,己积累有许多模具零件的类型以及装配关系完全相同的模具族,可以成为新设计的基础。
CRB技术抛弃了以往对抽象的知识规则的构建和演算操作,直接借助己有实例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旧实例的证实和修正来达到对新模具的设计。
后制动器底板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后制动器底板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四川德阳618000)胡兆国[摘要]详细分析了后制动器底板零件的几种冲压工艺方案,介绍了模具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模具的特点。
关键词冲压工艺方案分析模具[Abstract]It a nal y ze d s e ve r al s che me of p unchi n g p r ocess f or s ole p lat e of back ar r es t e r a nd i nt r oduce d t he char act e ris tics of t he die a nd t he q ues tions t hat s houl d be p ai d at t e ntion t o i n s t r uct ur e desi g n of t he die.K e y words p unchi n g,p r ocessi n g s che me,a nal y zi n g,die1零件介绍图1所示零件是重型载重汽车上的后制动器底板,材料为08钢,厚度为3mm。
该零件是一个回转体,中间有一个精度大约为I T9的孔,中部有一环形槽,深度有一定公差要求,零件左边还有一个高度较高的凸台,同时还有一高度尺寸有一定公差要求的竖边。
图1后制动器底板2零件冲压工艺分析2.1确定零件基本冲压工序首先,为了得到零件坯料,需采用落料或圆剪工序,但采用落料还是圆剪要视坯料精度要求而定,后面将进一步讨论。
———————————————————收稿日期:2000年12月11日为了得到零件中央的孔,需冲孔工序;为了得到零件边缘以内的环形槽及凸台形状,需拉伸工序;为了得到竖立的边缘,需翻边工序。
由于零件高度尺寸10mm有一定的公差要求,零件经过拉伸以及翻边后,要想准确控制10mm尺寸的公差不太可能,因此为了得到高度尺寸10±0.2mm,在翻边前应有切边工序。
后制动器底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后制动器底板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胡兆国
【期刊名称】《模具技术》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文中对后制动器底板零件作了冲压成形工艺分析,并从冷冲压变形理论解决了凸台处的裂纹问题,提出一种合理的成形模具。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胡兆国
【作者单位】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86
【相关文献】
1.32C制动器底板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J], 李文新
2.JX—120汽车制动器底板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 [J], 王海才;王何初
3.制动器底板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J], 李连生;李文新
4.后制动器底板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J], 胡兆国
5.汽车后制动器底板冲压工艺改进 [J], 李志远;张克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轿车后轮盘式制动器设计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 (1)1.2 制动系统发展史 (2)1.3 研究方向 (3)1.4 课题主要内容: (3)1.5 课题研究方案: (4)第二章制动器的结构形式选择 (5)2.1 盘式制动器结构形式 (5)2.2 鼓式制动器结构形式简介 (5)2.3 7250型轿车制动器结构的最终确定 (7)第三章制动器主要参数选择 (9)3.1 制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 (9)3.2 同步附着系数 (14)3.3 制动强度和附着系数利用率 (16)3.4 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 (17)3.5 制动器因数 (19)3.6 驻车制动计算 (19)3.7 鼓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21)第四章制动器的设计 (23)4.1 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23)4.2 摩擦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 (24)4.2.1比能量耗散率 (24)4.2.2 比滑磨功 (25)4.3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26)第五章盘中鼓制动器现状与未来 (29)5.1盘式制动器取代鼓式原因 (29)5.2 鼓式制动器现状 (30)5.3 DIH盘中鼓结构设计原因 (30)5.4盘中鼓式制动器未来 (31)5.5 盘中鼓需要发展的方向 (33)第六章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34)6.1 制动盘 (34)6.2制动钳 (35)6.3制动块 (35)6.4摩擦材料 (35)6.5制动器间隙的调整方法及相应机构 (36)第七章制动性能分析。
(38)7.1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38)7.1.1 制动效能 (38)7.1.2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9)7.1.3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39)7.2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分析 (40)参考文献 (42)第一章绪论1.1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令正在运行的车辆速度降低以至于停车,或者当进行下坡路段时可以用来稳定车辆的行驶速度,也可以令停在道路上的车保持不动,将能够完成如此相应功能的部件就是我们常说的车辆制动器;在车上装备一系列实现能够完成制动这一个功能装置,以便帮助驾驶员根据交通情况和路况做出相应反应与操作,这些对汽车进行外力可控的装置系统被称为制动系,而实现这功能的外力就是我们说的制动力。
轿车后制动器挡油盘冲模设计_毕业设计

轿车后制动器挡油盘冲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轿车后制动器挡油盘冲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全套资料请加Q(论文)第I 页共33 页九七一九二零八目次1 引言 (1)2 冲压件工艺分析 (2)2.1材料 (2)2.2工件结构形状及批量 (2)2.3尺寸精度 (3)3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5)4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7)5 模具总体设计 (8)5.1操作与定位方式 (8)5.2卸料、出件方式 (8)5.3确定送料方式 (9)5.4确定导向方式 (9)6 模具设计计算 (11)6.1排样 (11)6.2冲压力的计算和压力机的选取 (15)6.3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9)6.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9)7 主要零部件设计 (26)7.1冲孔凸模 (26)7.2凸凹模 (27)7.3切边凹模 (27)7.4挡料销 (28)8 模具装配与调试 (29)9 模具总体结构与工作过程 (30)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1]。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
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生产工具,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
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削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进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的特点[2]。
汽车制动器调节齿板精冲模设计

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精冲概述 (1)1.2 精冲的原理及特点 (1)1.2.1 精密冲裁的原理 (1)1.2.2 精密冲裁的特点 (2)1.3 精冲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 (2)1.3.1精冲技术在国际上的应用 (2)1.3.2精冲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3)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4)第2章精密冲裁工艺与精密冲裁模的设计 (5)2.1 精密冲裁工艺 (5)2.1.1 精冲的分类 (5)2.1.2 精冲材料 (8)2.1.3 精冲零件的工艺性 (9)2.1.4 精冲零件的质量 (10)2.1.5 精冲工艺的应用范围 (11)2.2 精密冲裁模的结构和设计 (12)2.2.1 精冲模具结构 (12)2.2.2 精冲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12)2.2.3 精冲设备 (13)2.3 本章小结 (13)第3章汽车制动器调节齿板精冲模设计 (14)3.1 冲压工艺设计 (14)3.1.1 冲压件工艺分析 (14)3.1.2 排样设计 (15)3.1.3 冲压工艺力计算 (16)3.1.4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8)3.1.5 压力中心计算 (18)3.2 模具结构设计 (19)3.2.1 凸模设计 (19)3.2.2 凹模的设计 (20)3.2.3 卸料板的设计 (21)3.2.4 推件装置 (23)3.2.5 挡料销 (24)3.2.6 橡胶 (25)3.2.6支撑零件设计 (25)3.2.7压力机的选用 (27)3.3 模具制造装配要点 (28)3.4 本章小结 (29)第4章结论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精冲是冲压中一种比较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它在汽车、航天等领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精冲的作用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挡油盘拉伸及冲孔模具设计

1 前言近年来,冲压成形工艺有很多新的进展,特别是精密冲裁、精密成形、精密剪切、复合材料成形、超塑性成形、软模成形以及电磁成形等新工艺日新月异,冲压见件的精度日趋精确,生产率也有极大提高,正在把冲压加工提高到高品质的、新的发展水平。
前几年的精密冲压主要市是指对平板零件进行精密冲裁,而现在,除了精密冲裁外还可兼有精密弯曲、拉伸、压印等,可以进行复杂零件的立体精密成形.过去的精密冲裁只能对厚度为5-8mm以下的中板或薄板进行加工,而现在可以对厚度达25mm 的厚板实现精密冲裁,并可对σb 〉900MPa的高强度合金材料进行精冲。
由于引入了CAE,冲压成形已从原来的对应力应变进行有限元等分析而逐步发展到采用计算机进行工艺过程的模拟与分析,以实现冲压过程的优化设计。
在冲压毛坯设计方面也开展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对排样或拉伸毛坯进行优化设计.此外,对冲压成形性能和成形极限的研究,冲压件成形难度的判定以及成形预报等技术的发展,均标志着冲压成形以从原来的经验、实验分析阶段开始走上由冲压理论指导的科学阶段,使冲压成形走向计算机辅助工程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道路。
为了适应大批量、高效率生产的需要,在冲压模具和设备上广泛应用了各种自动化的进、出料机构。
对于大型冲压件,例如汽车覆盖件,专门配置了机械手或机器人,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冲压件的生制件质和生产率,而且也增加了冲压工作和冲压工人的安全性。
在中小件的大批量生产方面,现已广泛应用多工位级进模、多工位压力机或高速压力机。
在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面,正在发展柔性制造系统(FMS),为了适应多品种生产时不断更换模具的需要,已经成功地发展了一种快速换模系统,现在,换一副大型的冲压模具,仅需6—8分钟即可完成。
此外,近年来,集成制造系统(CIMS)也正被引入冲压加工系统,出现了冲压加工中心,并且使设计、冲压生产、零件运输、仓储、品质检验以及生产管理等全面实现自动化.发展了一些新的成形工艺(如高能成形和旋压等)、简易模具(如软模和低熔点合金模等)、通用组合模具和数控冲压设备等。
汽车复杂制动零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引言 (4)第一章冲压工艺方案和冲压力的计算 (4)1.1 毛胚尺寸计算 (5)1.2 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6)1.3 排样方案 (7)1.3.1 确定排样方案 (7)1.3.2 确定搭边值 (7)1.3.3 计算材料利用率 (8)1.4 计算各工序冲压力 (9)1.4.1 冲裁力 (9)1.4.2 弯曲力 (10)1.4.3 卸料力和推料力 (11)1.5 计算压力中心 (12)1.6 压力机的选取 (12)1.6.1 设备类型的选择 (12)1.6.2 设备规格的选择 (13)2.1 冲孔落料凸、凹模尺寸计算 (15)2.1.1 尺寸计算原则 (15)2.1.2 模具间隙的选择 (16)2.1.3 尺寸计算 (16)2.2 凸模的结构设计和校核 (17)2.2.1 压应力的校核 (18)2.2.2 稳定性的校核 (18)2.3 凹模的结构设计和校核 (19)2.4 定位零件的设计 (21)2.5 导向零件的设计 (21)2.6 卸料与推件装置的设计 (22)2.7 模柄的选择 (23)2.8 螺钉的选择 (23)2.9 模架的选择 (23)第三章弯曲模具设计 (25)3.1 弯曲工艺分析 (25)3.2 结构尺寸设计 (26)3.2.1 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 (26)3.2.2 弯曲时凸模与凹模的宽度尺寸 (27)3.2.3 弯曲时模具的圆角半径和凹模深度 (28)结论 (2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30)汽车复杂制动零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摘要冲压加工是一种高效的零件加工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常温下,利用压力机,使用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材料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最终零件。
其应用于汽车、电器、电机和仪表等众多行业【1】。
先进的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设计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使整个制造过程很好地和环境融入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者: 吴彬学号:060104207系:机械工程系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题目: 轿车后制动器挡油盘冲模设计江琴讲师指导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年月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目次1 引言 (1)2 冲压件工艺分析 (2)2.1材料 (2)2.2工件结构形状及批量 (2)2.3尺寸精度 (3)3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5)4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7)5 模具总体设计 (8)5.1操作与定位方式 (8)5.2卸料、出件方式 (8)5.3确定送料方式 (9)5.4确定导向方式 (9)6 模具设计计算 (11)6.1排样 (11)6.2冲压力的计算和压力机的选取 (16)6.3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9)6.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9)7 主要零部件设计 (26)7.1冲孔凸模 (26)7.2凸凹模 (27)7.3切边凹模 (27)7.4挡料销 (28)8 模具装配与调试 (29)9 模具总体结构与工作过程 (30)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1]。
随着与国际接轨的脚步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模具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生存空间。
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生产工具,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与重要的工艺装备。
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削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进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的特点[2]。
设计出正确合理的模具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率、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模具设计师,必须清楚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出的零件要能加工、易加工。
充分了解模具各部件作用是设计者进行模具设计的前提,新的设计思路必然带来新的模具结构。
2 冲压件工艺分析2.1 材料冲压生产中使用的材料相当广泛,为了满足不同产品的使用要求,必须选用合适的材料;而从冲压工艺本身出发,又对冲压材料提出冲压性能方面的要求。
因此,从产品使用性能和冲压工艺两方面的要求来说,选用合适的冲压材料是生产合格冲压件的重要条件之一。
冲压常用材料有:1)黑色金属: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不锈钢、电工硅钢等。
2)有色金属:纯铜、黄铜、青铜、铝等。
3)非金属材料:纸板、胶木板、橡胶板、塑料板、纤维板和云母等。
08AL是优质碳素结构钢的一种,一般用作冷冲压薄板钢中的AL脱氧镇静钢冷轧板,其命名规则类同碳素结构钢,其两位数字表示钢中平均碳质量分数的万倍,即“08”表示钢中平均碳质量分数为0.08%,“A”表示质量等级,“L”为“拉”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表示其拉伸性能好。
主要力学性能(试件尺寸25mm):正火930℃、σs=185MPa、σb=325MPa、σ5/%≥33、硬度(未热处理)131HB[3]。
主要用于制造4mm以下的各种冷冲压构件,如车身、驾驶室、各种仪表及机器外壳等。
2.2 工件结构形状及批量图2-1为挡油盘零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工件只有落料、冲孔、翻孔工序,结构形状相对简单,成中心对称,零件冲裁工艺较好,适宜冲裁加工。
图2-1 挡油盘零件结构图2.3 尺寸精度图2-1上所有未标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IT10-IT14级精度补标工件尺寸,具体数值见表2-1、表2-2[4]。
表2-1 带凸缘拉深件拉深深度H的极限偏差(mm)表2-2 成型件圆角半径r的极限偏差(mm)补标后尺寸如图2-2所示。
图2-2 零件补标后尺寸3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冲裁工艺方案可选方案有三种。
方案一:落料—冲孔—翻孔分开进行的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冲孔—翻孔—冲孔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拉伸—冲孔级进模生产。
三种方案的比较如表3-1[4]所示。
表3-1 单工序模、复合模及级进模的特点比较方案一:按单工序工艺设计方案需落料、冲孔、翻孔3套模具完成该工件生产,工艺流程长,模具套数多,模具成本、生产成本高且效率低,并增加了冲压车间的设备负荷,而且由于材料薄,工序过多易造成工件变形,难以达到图纸各项尺寸要求和位置度要求。
方案二:按复合模设计方案,适合大批量生产,安装、调整较级进模容易,操作简单。
方案三:按级进模设计方案,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位,条料以一定的步距由第一个工位逐步传送到最后一个工位,并在每一个工位上逐步将条料成形为所需零件的的冲模。
经综合考虑,结合该件生产批量大、与制动底板总成焊接时对其平面度要求高等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方案二复合模工艺,使条料通过冲孔、翻孔、冲孔、切边一套复合模具一次冲压成形,既保证了质量要求,又降低了模具成本、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4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复合模是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个位置上同时完成几道工序,因此它至少要有一个凸凹模。
按落料凹模安装位置不同,又有倒装复合模与正装复合模之分:不积聚废料的正装复合模,适用于冲制材质较软或板料较薄的平直度要求较高的冲裁件,但制件和废料都是从分模面排出的,需要及时清除,并需二次清理,操作不如倒装复合模方便,且不太安全;倒装式复合模冲孔的废料由下模部分直接漏下,而制件是从上模的顶出器直接推出,两者自然分开无需二次清理,比较简单,因此操作方便安全,且倒装复合模易于安装送料装置,生产效率较高。
根据零件分析,制件的形状简单,且工件产量较大,根据材料厚度,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简化模具结构,保证冲模有较高的生产率,通过比较,决定实行工序集中的工艺方案,自然漏料的倒装复合结构方式。
5 模具总体设计5.1 操作与定位方式5.1.1 操作方式零件的生产批量较大,为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安排生产,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
5.1.2 定位方式坯料在模具中的定位设计,以保证坯料在冲裁和成形前具有正确的位置,是模具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定位机构必须精确、有效,便于操作,不仅要考虑坯料的静态定位,必要时还要考虑冲压过程中的动态定位。
单个工序件的坯料定位主要有定位板、定位销等,条料的定位常用档料销、导料板、侧压板和侧刃等。
因为倒料销和固定挡料销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且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根据模具具体结构兼顾经济效益,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控制送料步距采用固定挡料销,为简化设计导料销、挡料销采用同一型号。
5.2 卸料、出件方式5.2.1 卸料方式卸料方式分为弹性卸料和刚性卸料两种。
刚性卸料是通过将卸料板固定在下模的凹模上以阻碍条料随凸模上移的一种卸料方式,一般用于条料较厚的情况。
弹性卸料则是由卸料板、卸料螺钉和弹性元件构成卸料装置,在凸模抬起过程中,通过弹性元件的回弹力将条料从凸模上脱离的一种卸料方式。
由于本材料很薄,仅0.7mm,可采用弹性卸料装置。
对于大型零件冲裁或成型件切边时,如果冲裁件尺寸较大或板料厚度较大时,一般都采用圆形或长方形废料切刀以代替卸料板将废料切断,使之从凸(凹)模上靠自重自由落下。
废料切刀要紧靠凹模安装,其刀刃高度要比凸(凹)模刃口低。
把制件或废料从装于上模座的凹模中推出来的零件,称为推荐装置。
推件装置的推件装置的推力,可以利用压力机上的打杆在打杆横梁作用下得到,或利用上模内安装弹簧或橡胶得到。
在模具中顶件器的作用是压紧坯料及在冲压过程结束后顶出工件,同时可以防止毛坯在弯曲过程中的移动及拉伸过程中的移动及拉伸过程中的起皱。
综合考虑,采用废料切刀卸料和顶件装置进行卸料。
5.2.2 出件方式一般有上出件和下出件两种。
下出件为制件从凹模孔中落下,制件不够平整且由于弹性变形程度大,而使制件精度受到影响。
上出件是指制件被凹模内设置的弹顶装置推出凹模洞口,制件较为平整,精度较高。
因采用倒装复合模生产,冲孔的废料由下模部分直接漏下,而制件是从上模的顶出器直接推出,故为上出件。
5.2.3 废料排除在冲裁过程,有可能出现废料回升或者废料堵塞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轻者会使凹模被挤裂,重者会造成事故,因此应注意及时排除废料。
在生产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1)在凹模上安装小弹顶器或采用压缩空气以防止废料回升。
2)在凹模落料孔上作相应的处理以防止废料回升。
3)采用真空吸附方式防止废料回升。
因倒装式复合模冲孔的废料由下模部分直接漏下,而制件是上模的顶出器直接推出,两者自然分开无需二次清理,比较简单。
5.3 确定送料方式因选用的冲压设备为开式压力机,采用纵向送料方式,即由前向后送料。
5.4 确定导向方式模具导向应当合理,尤其是冲薄料的小间隙冲模、生产批量很大的冲裁模,其导向机构尤其重要,是提高模具寿命的关键。
现提出四种方案,具体内容如下:方案一:采用对角柱模架。
由于导柱安装在模具压力中心对称的对角线上,所以上模座在导柱上滑动平稳,其有效区在毛坯进给方向的导套间。
常用于横向送料级进模或纵向送料的落料模、复合模。
方案二:采用后侧导柱模架。
由于前面和左、右不受限制,且可利用边角料加工,送料和操作比较方便。
因为导柱安装在后侧,工作时,偏心距会造成导套导柱单边磨损,严重影响模具使用寿命,且不能使用浮动模柄。
方案三:四导柱模架。
具有导向平稳、导向准确可靠、刚性好等优点。
常用于冲压件尺寸较大或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零件,以及大量生产用的自动冲压模架。
方案四:中间导柱模架。
导柱安装在模具的对称线上,导向平稳、准确。
但只能一个方向送料。
根据以上方案比较并结合模具结构形式和送料方式,为减小模具尺寸,采用后侧导柱的导向方式,即方案二而最佳。
6 模具设计计算6.1 排样排样是指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板料上的布置方式。
选择合理的排样方式和适当的搭边值,是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保证工件质量及模具寿命的有效措施。
6.1.1 排样设计原则一般冲裁件的排样应遵守如下原则:(1) 提高材料利用率。
冲裁件生产批量大,生产效率高,材料费用一般会占总成本的60%以上,所以材料利用率是衡量排样经济型的一项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