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化学-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吡咯
之处在于卟吩环上的侧链
基团和卟吩环中结合的金
属离子不同。
2021/4/9
5
血红素(hemachrome)
血红素是存在于高等动物血液和肌肉中的红色色素, 血红素吡咯环中是铁原子。
血红素基团结构
肌红蛋白结构
2021/4/9
6
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
血红蛋白(Hb)与肌红蛋白(Mb)是构成动物肌肉红色 的主要色素,牲畜在屠宰放血,血红蛋白排放干净之后, 酮体肌肉中90%以上是肌红蛋白(Mb)。肌肉中的肌 红蛋白(Mb)随年龄不同而不同,如牛犊的肌红蛋白 较少,肌肉色浅,而成年牛肉中的肌红蛋白(Mb)较 多,肌肉色深。虾、蟹及昆虫体内的血色素是含铜的血 蓝蛋白。
2021/4/9
9
血红素的性质
- 与亚硝基NO的作用
Hb和Mb能与亚硝基NO作用,形成稳定艳丽的桃红 色 亚 硝 酰 肌 红 蛋 白 ( NOMb) 和 亚 硝 酰 血 红 蛋 白 (NOHb),加热颜色也不变。基于此原理,在火 腿、香肠等肉类腌制加工中,往往使用硝酸盐或亚硝 酸盐等作为发色剂。
2021/4/9
食品的呈色物质
2理
肉眼观察到的颜色是物质吸收了可见光区(400~800nm) 的某些波长光后,透过光所呈现的颜色。即人们看到的是被
吸收光关的互补色。
2021/4/9
2
不同波长的颜色及其互补色
2021/4/9
3
天然色素
按来源:动物色素(如血红素、类胡萝卜素)、植物色素(如叶绿素、
2021/4/9
7
血红素的性质
- 与O2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而呈现鲜红色
因HbO2并非化合物,分子中的铁未被氧化,仍为亚铁离 子,在O2分压低的环境下,又能分解成Hb和O2 。 同样,Mb当肌肉切开后,Mb也能与O2结合而成鲜红色。
2021/4/9
8
血红素的性质
- Fe2+的变化
MbO2氧化而形成棕褐色的高铁肌红蛋白 。同 样 MbO2在有氧加热时,球蛋白变性,血红素中Fe2+ 氧 化 为 Fe3+ 而 生 成 棕 褐 色 的 高 铁 肌 红 蛋 白 (MMb ),即为熟肉的颜色。
10
鲜肉和腌肉制品中血红素的反应
2021/4/9
11
叶绿素(chlorophyll)
叶绿素的结构特征
存在于植物体内,与蛋白质结合成叶绿体。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 种。在高等植物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按3∶1的比例共存。 与血红素相似。 (1)环中结合着Mg2+,而不是Fe2+。 (2)除4个吡咯环之外,还形成了1个副环(V)。
14
蔬菜加工中的绿色变化
蔬菜的加工处理(热烫和杀菌)是导致叶绿素损失的主要原因,其变 化主要是热和酸造成了叶绿素向焦脱镁叶绿素的转化,造成颜色的变 化。 (a)加热下组织的破坏,细胞内的成分(包括有机酸)不再区域化,因 而加强了与叶绿素的接触。 (b)加热时,生成新的有机酸如草酸,苹果酸,乙酸,琥珀酸,柠檬酸, 脂肪会水解成脂肪酸,蛋白质分解成H2S或脱羧产生CO2等,降低了 pH,使其酸性化。为了护色,常将石灰水或氢氧化镁加入热烫液中, 以提高pH,并有一定的保脆作用。
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微生物色素(如红曲霉的红曲素)等。植物色 素最为缤纷多彩,是构成食品色泽的主体;
按溶解性:脂溶性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和水溶性色素(花
青素);
按化学结构:吡咯色素、多烯色素、酚类色素和醌酮类色素。
2021/4/9
4
吡咯色素
动物组织中的血红素和植
物组织中的叶绿素,它们
都与蛋白质相结合,不同
或两端环构化,便形成了它的同分异构体α-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 γ-胡萝卜素。 1分子β-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能转化为2分子维生素A,因此是有效的维 生素A原,而一分子的α-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只能形成一分子维生 素A,而番茄红素不能转化成维生素A。
2021/4/9
18
多烯色素的性质
- 脂溶性
-较稳定,耐酸耐碱,较耐热。在锌、铜、锡、铝、铁等金 属存在下也不易破坏,因此在食品加工中不易损失。
-双键特征,使其易发生氧化。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多烯色 素被破坏而褪色。
-在热、酸和光的作用下,易发生顺反异构变化引起颜色在 黄色和红色范围内轻微变动,如:加热胡萝卜使金黄色变 成黄色,加热番茄会使红色变成橘黄。
(3)侧链基团不同,叶绿素分子中存在酯基。
2021/4/9
12
叶绿素的化学性质
- Mg2+的变化
酸性条件下:被氢离子取代,形成脱镁叶绿素造成色泽转 化为黄褐色。
稀的硫酸铜溶液处理时:被铜离子取代生成铜叶绿素,铜 叶绿素的绿色比叶绿素更鲜艳、更稳定。
- 酯的性质
碱性条件下水解成叶绿酸盐和醇,叶绿酸盐的绿色较 叶绿素稳定。 (保绿原理和应用)
一些类胡萝卜素能在提内转变形成VA,所以又将这些类胡萝卜素称为 VA 前体。如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 胡萝卜素为共轭多烯,叶黄素为共轭多烯的氧化物。类胡萝卜素的加工 稳定性较强。
2021/4/9
17
多烯色素的特点
- 胡萝卜素类 存在大量共轭双键(形成发色基团,产生颜色)。 大多数天然胡萝卜素类都可看作是番茄红素的衍生物。番茄红素的一端
2021/4/9
13
叶绿素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的变化
- 酸和热引起的变化
酸的作用,生成脱镁叶绿素,颜色由绿色向褐色转变。如蔬 菜在收获后,植株体内有机酸的存在,可生成脱镁叶绿素, 变黄甚至变褐,腌制蔬菜时则由乳酸而致。
- 酶和光
许多酶能促进叶绿素的破坏,如脂酶、蛋白酶;叶绿素酶直
接以叶绿素为底物。
2021/4/9
2021/4/9
15
绿色植物在储藏加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光解。即在光和 氧气的作用下破坏卟吩环,产生一系列小分子。对此 在储藏绿色植物性食品时,应避光、除氧,以防止光 氧化褪色。
2021/4/9
16
多烯色素
多烯色素是以异戊二烯残基为单位的共轭链为基础的一类色素,习惯上 又称为类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色素。已知的有300多种,从黄、橙、 红到紫。
2021/4/9
19
食品加工过程中多烯色素的变化
有些酶可以加速多烯色素的氧化降解,食品加工中热烫 等适当的钝化酶处理可以保护类胡萝卜素。多烯色素 在食品加工中,通常不会严重降解。
油炸、烤制和过度加热会引起多烯色素的高温热解,干 制品在光照下贮藏会发生褪色,是因为光促进了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