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阅卷体会

合集下载

高考阅卷心得

高考阅卷心得

高考阅卷心得今年非常荣幸地参加了高考文综政治部分的阅卷,虽然劳动强度很高,比较累,但我觉得收获很大。

它让我了解到了高考阅卷的流程、评分的标准以及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宝贵的信息促使我进行反思,寻找新的教学对策。

下面我谈谈此次阅卷的心得体会:一、阅卷流程6月12日上午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学三楼报到,发放工作证和《高考评卷聘书》,下午接受阅卷前的工作培训和分工(我参阅第41题的第1问,共有28人参阅该问),随后省专家详细讲解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和补充说明》。

然后分赴阅卷现场进行了约两个小时试阅(试阅成绩归零,正评阶段重阅),根据阅卷情况,我们这个阅卷组的组长于老师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和补充说明》进行进一步的补充。

为了保证评分标准的公平合理,6月13日上午8点到9时又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试评,9点10分左右正评开始,19号下午结束,历时整8天。

阅卷期间组长、有关领导全程在场监督和指导,评分标准不允许带出评卷现场。

评卷现场实行统一的开始、休息、结束的工作时间管理。

非选择题全部都是“双评”。

所谓“双评”,就是有2位老师阅评同一考生的答卷,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我阅的题是2分)取平均值作为考生的得分;如果两位老师的打分超出了误差范围,评分系统就会自动把这道题提交给第三位老师批改,取其中打分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作为考生的得分。

如果还是未达到规定的误差范围,这道题会自动提交给阅卷组长进行仲裁。

这样就把阅卷教师个人主观导致的评分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考生获得的分数能最大程度地客观、公正,从而有效防范和避免违规作弊或马虎应付所造成的人为误差。

三评率高(超出误差范围卷较多)的阅卷老师和出现恶评情形(严重超出误差范围)的老师会被提醒和问责。

二、评分标准和细则我所改试题的设问为:41.(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1分)所给的参考答案为41.(1)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坚持依法执政;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行使立法权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浙江卷高考阅卷体会

浙江卷高考阅卷体会

浙江卷高考阅卷体会我参加了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阅卷,时间是6月10日至19日,因为我在作文组,所以结合作文评分标准和考生考场作文,谈谈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应该如何审题立意,阅卷老师是怎样阅卷打分,希望对今后的高考作文备考有所帮助。

2018年我们对阅卷评分标准,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尊重试题。

这不仅因为试题是省教育厅指导下编制的,更重要的是考生在考场上是面对这个题目写就的作文,我们打分,不尊重试题是不应该的。

第二,联系考生实际,我们拟定打分标准,要从我省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个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作文题,也是一个高大上的作文题。

有人说这个作文题考得是考生的政治水平,但要真正能写好,需要考生掌握有关浙江的文化历史知识,以及有关当代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

但是,作文题毕竟属于语文,所以,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考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题论点已经预置,所以,我们一般在观点上只要看考生作文是否围绕“浙江精神”做文章即可。

从审题的角度,我们关注考生作文中是否写到了这三点:一、是否紧紧围绕着“浙江精神”展开,很好地阐释“浙江精神”。

二、文中使用的材料,是否是浙江故事、浙江传奇和浙江人物。

三、作文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

“体验”一词,词典的解释是:亲自处于某种环境而产生认识。

有人认为使用“体验”和“思考”两个词,前者是鼓励写文学类文章,后者是启发写论述类文章,这样的认识不准确。

“体验”一词有两个要点,一个是“亲自”,一个是“认识”。

没有前者,就不是个体的独特感受,没有后者,就只有感受而缺乏从感受中领悟到的思想提升。

当然,在思考的深度上,“思考”要比“体验”更高一档。

而从文体上讲,无论是文学类文章还是论述类文章,都需要体验和思考。

因此,我们从审题角度,给出今年作文题的审题标准:第一档作文(55-60),上述三点都能写到的,并能做到如有些老师所说的“建立联系,讲究逻辑”,比如“浙江为何能产生浙江精神”,“浙江为什么能做到与时俱进”,“浙江精神铸就浙江传奇”,“我们如何继承浙江精神”等表现出考生思考过程和成果的作文。

思想与文采齐飞个性共才情一色——2018年高考让阅卷者一见倾心的10篇高分作文

思想与文采齐飞个性共才情一色——2018年高考让阅卷者一见倾心的10篇高分作文

思想与文采齐飞080910111213点题自然故事讲到结尾,借用师傅无涯的话来点明文章主旨,借由两幅画的差异来阐释什么才是真正的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点题自然、深刻,匠之画胜过工之画的理由,让人深思。

描写细腻寥寥数语,不仅让匠恬然散淡、不争不抢却用心做事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还将匠作画的灵感来源描绘得如诗如画、引人神往,可见作者笔力不凡、功力深厚。

得分点绿水青山图匠要成为一个画师了。

匠的师傅无涯,是天下最有名的画师。

无论是泼墨山水,还是工笔错金,他无一不精。

匠还有个师兄叫工,他和匠一起在无涯手下学艺,极擅青绿山水,设色浓艳,自有错彩镂金之美。

无涯的画派,有个怪规矩,师兄师弟二人只有一人能继承他的衣钵。

可这还不算什么,他还出了一个怪题目,绿水青山图。

怪题目还有个怪要求,要有人烟。

工十分激动,他本就擅长青绿山水,而在这青金色的画卷中,加上凌烟飞阁、雄关坚城,更是易如反掌。

“我要找到最细的朱砂,最亮的金粉,画出最美丽的山水和最繁华的市镇。

”工这样想着。

他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完成这幅绿水青山图。

匠不太会画山水,但他并不苦恼。

他本性散淡,也不争这师傅的衣钵。

但师傅既然命他画,他也自当尽心。

他看着案前铜钵里一蓬盛开的木棉,朝露从花蕊上滴进钵里。

“滴答,滴答”,外面可是下雨了?他闻着窗外泥土的气息,看着远山近山在雨雾中拥向他这栋破茅草屋,千山万水绕着屋奔流,他忽然决定:“就画我家吧。

”城中醉仙楼上,工在无涯面前打开了他的画。

好一幅青绿山水:层层楼台,在金线勾勒的群山中拔地而起,一溪春水从渠中流出,环绕城郭,四方齐整。

无涯捻捻胡须,正待品评,忽听得脚步声响。

匠满身泥土,跌跌撞撞地把一个油布包裹放在桌上。

工早知匠不擅山水,更不用说还要有人烟,如何与他这“菱歌泛夜,14151617。

考知识 重推理 注运算 显素养-2018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卷第19题阅卷有感

考知识 重推理 注运算 显素养-2018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卷第19题阅卷有感

考知识㊀重推理㊀注运算㊀显素养∗2018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卷第19题阅卷有感Ә林㊀杨㊀㊀(杭州第七中学ꎬ浙江杭州㊀310024)㊀㊀摘㊀要:2018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第19题是一道立体几何题ꎬ该题命题稳中有变ꎬ立意鲜明ꎬ体现了 考知识ꎬ重推理ꎬ注运算ꎬ显素养 的命题原则.同时ꎬ高考阅卷组从 重思维ꎬ重本质 的原则出发ꎬ给出了科学的评分标准ꎬ始终保持等值性和公平性ꎬ从而真正实现命题者最初的命题意图ꎬ对教学也起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关键词:数学高考ꎻ立体几何ꎻ阅卷得分点中图分类号:O123.1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6407(2018)12 ̄0031 ̄04图11㊀原题赏析题目㊀如图1ꎬ已知多面体ABC ̄A1B1C1ꎬAA1ꎬBB1ꎬCC1均垂直于平面ABCꎬøABC=120ʎꎬAA1=4ꎬCC1=1ꎬAB=BC=BB1=2.1)证明:AB1ʅ平面A1B1C1ꎻ2)求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角的正弦值.(2018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第19题)2㊀原题剖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点㊁线㊁面之间位置关系以及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等基础知识.同时ꎬ考查考生空间想象能力㊁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ꎬ综合体现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ꎬ具体特点如下:1)覆盖广ꎬ重 四基 .本题是解答题的第二大题ꎬ属于偏简单的中档题ꎬ起点很低ꎬ入口很宽ꎬ大多数考生都可以解答.但是ꎬ考查内容非常丰富ꎬ包含立体几何中点㊁线㊁面之间的位置关系ꎬ比如线线垂直㊁线线平行㊁线面垂直㊁线面平行㊁面面垂直等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等ꎬ故试题设计上非常注重内容的覆盖面ꎬ注重考查学生在立体几何方面的基础知识㊁基本技能㊁基本思想㊁基本活动经验.2)通法多ꎬ显 四能 .第2)小题考查空间角的内容ꎬ选择了解题方法最多的线面角ꎬ既体现了通法的丰富ꎬ也凸显了学生发现㊁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分析㊁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每种通法都可以归结为原理选择的不同ꎬ从而对应逻辑推理能力㊁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的难度也不尽相同.若用几何法ꎬ则凸显空间想象能力ꎻ若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代数法ꎬ则凸显运算能力.当然ꎬ有时需要两者兼具.这说明试题命题者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ꎬ求同存异ꎬ体现公平性原则ꎬ也体现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3)传承好ꎬ启来年.结合2017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第19题不难发现ꎬ本题仍然是求解线面角.不仅如此ꎬ其中利用线面平行方法(2017年给出的标准答案)解决点到面的距离ꎬ一目了然 秒杀.同时ꎬ2017年这道试题除去0分后平均得分为9.08分ꎬ难度系数为0.56[1].2018年除去0分后平均得分为11分左右ꎬ难度系数为0.73.这说明经过这两年的改革ꎬ这道题的考查回归到了以往的文科题难度.3㊀解法探析当然ꎬ好的试题需要有好的评分标准ꎬ以实现命题者最初的命题意图.基于该试题的以上3个特点ꎬ本题阅卷组最终给出了各种版本的参考答案及其相应得分点ꎬ具体如下:1)证法1㊀由AB=2ꎬAA1=4ꎬBB1=2ꎬAA1ʅABꎬBB1ʅAB得AB1=A1B1=22ꎬ从而A1B21+AB21=AA21ꎬ13 2018年第12期中学教研(数学)∗收文日期:2018 ̄09 ̄06ꎻ修订日期:2018 ̄10 ̄08作者简介:林㊀杨(1981 )ꎬ男ꎬ浙江杭州人ꎬ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于是AB1ʅA1B1.㊀㊀由BC=2ꎬBB1=2ꎬCC1=1ꎬBB1ʅBCꎬCC1ʅBC得B1C1=5ꎻ由AB=BC=2ꎬøABC=120ʎ得AC=23ꎻ由CC1ʅACꎬ得AC1=13ꎬ从而AB21+B1C21=AC21ꎬ于是AB1ʅB1C1ꎬ因此AB1ʅ平面A1B1C1.阅卷得分点㊀1)由AB1=A1B1=22ꎬAA1=4得AB21+A1B21=AA21ꎬ进一步得AB1ʅA1B1ꎬ得2分ꎻ2)由AB1=22ꎬB1C1=5ꎬAC1=13ꎬ得AB21+B1C21=AC21ꎬ进一步得AB1ʅB1C1ꎬ得2分ꎻ3)得出结论AB1ʅ平面A1B1C1ꎬ得2分.答题情况㊀用几何法ꎬ先由勾股定理得到线线垂直ꎬ再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证.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不少考生在利用勾股定理的时候ꎬ边长计算错误率较高ꎬ导致过程分被扣ꎻ还有部分考生算不出边长的结果ꎬ就试卷留白ꎬ这不可取ꎬ因为只要写出判断依据就可以得2分ꎻ还有部分考生因知识点错误ꎬ只证明了一个线线垂直就得到线面垂直被扣4分.而这个原因的产生ꎬ主要是在学习线面垂直时ꎬ没有很好地理解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由于«数学(必修2)»中没有证明这个定理ꎬ直到«数学(选修2 ̄1)»中ꎬ才用空间向量证明了这个定理ꎬ但许多教师容易忽略这块内容.另外ꎬ可能也是受到了面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影响ꎬ因为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中ꎬ只要垂直于交线就得到线面垂直ꎬ说明考生没有真正理解该定理ꎬ从而造成了知识点的混淆.图2证法2㊀如图2ꎬ以AC中点O为原点ꎬ分别以射线OBꎬOC为x轴㊁y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由题意知各点坐标如下:A(0ꎬ-3ꎬ0)ꎬB(1ꎬ0ꎬ0)ꎬA1(0ꎬ-3ꎬ4)ꎬB1(1ꎬ0ꎬ2)ꎬC1(0ꎬ3ꎬ1)ꎬ从而AB1ң=(1ꎬ3ꎬ2)ꎬ㊀A1B1ң=(1ꎬ3ꎬ-2)ꎬA1C1ң=(0ꎬ23ꎬ-3).由AB1ң A1B1ң=0ꎬ得AB1ʅA1B1ꎻ由AB1ңA1C1ң=0ꎬ得AB1ʅA1C1ꎬ于是AB1ʅ平面A1B1C1.阅卷得分点㊀1)得出AB1ң A1B1ң=0ꎬAB1ңA1C1ң=0ꎬ得2分ꎻ2)其中的推导过程得2分ꎻ3)得出结论AB1ʅ平面A1B1C1ꎬ得2分.答题情况㊀证法2与证法1类似ꎬ只不过换成了代数的形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ꎬ考生的错误也和证法1中的情况基本一致.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时ꎬ部分考生审题不清ꎬ误认为BAʅBCꎬ从而导致坐标完全错误.较证法1而言ꎬ证法2具有的优势是:即使建系错误的情况下ꎬ仍然可以利用过程和结论得分ꎬ甚至最高可以得4分.证法3㊀建立如图2所示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ꎬ设平面A1B1C1的法向量n=(xꎬyꎬz).由n A1B1ң=0ꎬn A1C1ң=0ꎬ{即x+3y-2z=0ꎬ23y-3z=0ꎬ{得n=(1ꎬ3ꎬ2)ꎬ从而nʊAB1ңꎬ于是AB1ʅ平面A1B1C1.阅卷得分点㊀1)得出n A1B1ң=0ꎬn A1C1ң=0ꎬ得2分ꎻ2)得出nʊAB1ң的过程ꎬ得2分ꎻ3)得出结论AB1ʅ平面A1B1C1ꎬ得2分.答题情况㊀证法3与证法2类似ꎬ但是比证法2多了一个步骤ꎬ法向量与斜线所对应的方向向量平行ꎬ需要去验算这一步ꎬ因此错误也出现在这一步.有相当一部分考生都写成了数量积为0ꎬ而不是去证明共线ꎬ被扣了2分.如果知道是共线ꎬ那么运算就简单了.图32)解法1㊀如图3ꎬ过点C1作C1DʅA1B1ꎬ交直线A1B1于点Dꎬ联结AD.由AB1ʅ平面A1B1C1ꎬ得平面A1B1C1ʅ平面ABB1ꎻ由C1DʅA1B1ꎬ得C1Dʅ平面ABB1ꎬ于是øC1AD是AC1与平面ABB1所成的角.由B1C1=5ꎬA1B1=22ꎬA1C1=21ꎬ得cosøC1A1B1=427ꎬ㊀sinøC1A1B1=77ꎬ从而C1D=3.又AC1=13ꎬ于是23 中学教研(数学)2018年第12期sinøC1AD=C1DAC1=3913ꎬ因此ꎬ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角的正弦值是3913.阅卷得分点㊀1)正确作出线面角øC1ADꎬ得2分ꎻ2)得出C1D=3的过程得2分ꎬ写出结论得1分ꎻ3)得出AC1=13ꎬ得2分ꎻ4)得出结论sinøC1AD=C1DAC1=3913ꎬ得2分.答题情况㊀解法1是参考答案给出的方法ꎬ但在阅卷过程中发现ꎬ真正用这一方法的考生少之又少.其实命题者的意图ꎬ是希望通过第1)小题线面垂直对第2)小题有提示作用ꎬ这也符合浙江省命题者设计小题时层层递进的思路.而考生却忽略了该功能ꎬ同时也反映出考生对面面垂直性质定理不太熟悉ꎬ运用得不够熟练.解法2㊀由图2可知AC1ң=(0ꎬ23ꎬ1)ꎬABң=(1ꎬ3ꎬ0)ꎬBB1ң=(0ꎬ0ꎬ2)ꎬ设平面ABB1的法向量n=(xꎬyꎬz).由n ABң=0ꎬn BB1ң=0ꎬ{即x+3y=0ꎬ2z=0ꎬ{可取n=(-3ꎬ1ꎬ0)ꎬ从而sinθ=|cos<AC1ңꎬn>|=|AC1ң n||AC1ң| |n|=3913ꎬ其中θ表示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角的大小.因此ꎬ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3913.阅卷得分点㊀1)正确建系ꎬ得2分ꎻ2)得到AC1ң=(0ꎬ23ꎬ1)ꎬ得2分ꎻ3)得到n ABң=0ꎬn BB1ң=0代入数据的过程ꎬ得2分ꎻ4)求出n=(-3ꎬ1ꎬ0)ꎬ得1分ꎻ5)求得sinθ=3913ꎬ得2分.图4根据建系位置的不同ꎬ得到的向量的坐标有些许区别ꎬ但评分标准得分点完全一致.答题情况㊀只要正确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考生ꎬ绝大多数都得到满分ꎬ只有极少数考生由于知识点混淆ꎬ画蛇添足ꎬ求出所谓的 正弦值 (其实是余弦值)ꎬ反而被扣了2分.解法3㊀(几何法)如图4ꎬ过点C作CDʅAB交AB于点D.因为BB1ʊCC1ꎬ得CC1ʊ平面ABB1ꎬ即点C1到平面ABB1的距离等于点C到平面ABB1的距离ꎬ所以点C1到平面ABB1的距离为CD=3.又AC1=3ꎬ从而sinθ=CDAC1=313=3913ꎬ其中θ表示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角的大小.阅卷得分点㊀1)说明点C1到平面ABB1的距离等于点C到平面ABB1的距离ꎬ得2分ꎻ2)正确运算得到CD=3ꎬ得2分ꎻ3)得到AC1=13ꎬ得2分ꎻ4)求得sinθ=3913ꎬ得2分.答题情况㊀解法3与2017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第19题的方法一致.由此可见ꎬ浙江省数学试题在命题过程中ꎬ都会有几年的延续性和一贯性[2]ꎬ深入研究高考真题㊁挖掘标准答案方法和渗透的思想非常重要.解法4㊀(等体积法)由VC1 ̄ABB1=VA ̄BB1C1可得点C1到әABB1的高h=3.又AC1=3ꎬ从而sinθ=hAC1=313=3913ꎬ其中θ表示直线AC1与平面ABB1所成角的大小.阅卷得分点㊀1)得出VC1 ̄ABB1=VA ̄BB1C1ꎬ得2分ꎻ2)求出高h=3的过程得2分ꎬ得出正确结论得1分ꎻ3)得出|AC1ң|=13ꎬ得2分ꎻ4)求得sinθ=3913ꎬ得2分.答题情况㊀等体积法是往年文科生最喜欢用的一种方法ꎬ因为找不到线面垂直ꎬ就找不到垂足ꎬ所以等体积法就是解决线面角的最佳方法.但是ꎬ可能以往理科生很少用这种方法ꎬ从阅卷来看ꎬ考生用得还不是很多ꎬ但是用了的基本上都是正确的.阅卷得分点补充说明:1)第2)小题的建系分数ꎬ坐标系正确并给出点的坐标或向量坐标ꎬ则得2分ꎻ2)在第1)小题不正确的情况下ꎬ建立了正确坐标系给出建系分2分ꎻ3)不重复给分.4㊀答题策略基于上述标准答案和相应的得分点ꎬ不难发现:在第1)小题中ꎬ总共6分ꎬ其中不管用哪种证法ꎬ都是亮出相应的原理给2分ꎬ写出运算关键过程给2分ꎬ得到正确结论给2分ꎻ在第2)小题中ꎬ33 2018年第12期中学教研(数学)总共9分ꎬ也是不管用哪种解法ꎬ只要亮出相应的原理给2分ꎬ写出运算关键过程给3分ꎬ有关键点数据给2分ꎬ结论正确给2分.而且ꎬ每个得分点都是独立给分.不管用哪种方法ꎬ每种方法都是对应给分ꎬ不偏袒任何一种方法和运算ꎬ只要考生理解知识点㊁会逻辑推理㊁熟练各种运算ꎬ只要体现出自己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ꎬ那么每懂一块内容㊁每用一次思想㊁每写一个步骤ꎬ都给相应的独立分ꎬ这就是得分点.体现出了 考知识ꎬ重推理ꎬ注运算ꎬ显素养 的原则ꎬ始终保持等值性㊁公平性.笔者在阅卷过程中还发现:思维逻辑能力比较强的学生ꎬ往往推理过程写得很简洁ꎬ关键步骤都写在答卷上ꎬ易于分辨.但是部分考生逻辑思维混乱ꎬ写得密密麻麻ꎬ却不知所云ꎬ答题不在点上ꎬ导致失分.甚至ꎬ有部分考生已经答题了ꎬ而且很多关键点也答到了ꎬ但是又涂掉了ꎬ从而没有得分令人惋惜.5 阅后感悟1)考知识.老生常谈重视落实基础知识㊁基本技能㊁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ꎬ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四基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课题.针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教学ꎬ«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 应重视以下两方面:第一ꎬ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ꎬ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的推广过程ꎬ探索空间向量与平面向量的共性和差异ꎬ引发学生思考维数增加所带来的影响ꎻ第二ꎬ鼓励学生灵活选择运用向量方法与综合几何方法ꎬ从不同角度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如距离问题)ꎬ通过对比体会向量方法的优势.在上述过程中ꎬ引导学生理解向量基本定理的本质ꎬ感悟 基 的思想ꎬ并运用它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4]因此ꎬ利用类比和对比的方式ꎬ可以让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产生认知冲突ꎬ从而加强思维方法的能力.在批判和矛盾中ꎬ产生更强烈的思维冲突ꎬ从而达到固化的效果.2)重推理.学习立体几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ꎬ就是逻辑推理能力.拥有良好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学生ꎬ往往在答题步骤上非常简洁ꎬ也更容易得满分.反观逻辑思维混乱的学生ꎬ往往答不到点上ꎬ想到哪就写到哪ꎬ往往容易忘记初心 到底想要得到什么.其实ꎬ«数学(选修2 ̄2)»第二章内容就是推理与证明.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很好地重视该节内容ꎬ认为平时在课堂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学习了这些内容ꎬ没有单独拎出来让学生有个系统的认识ꎬ反而让很多学生失去了这个能力.因此ꎬ在高考复习中必须回归教材[3]ꎬ形成系统的知识建构ꎬ每块知识都有其相应的能力和思维的培养ꎬ让每块知识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3)注运算.运算是浙江省历年高考数学卷的核心ꎬ包括立体几何试题.自从引进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内容之后ꎬ很多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ꎬ毅然选择了解析几何代数法.但是近几年在考查该内容时ꎬ由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难度非常大ꎬ也容易产生建系错误.因此ꎬ运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注意到细节ꎬ华罗庚有句名言:数少形时缺直观ꎬ形少数时难入微.4)显素养.«新课标»指出: 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ꎬ为阶段性评价㊁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重要依据ꎬ促进教㊁学㊁考有机衔接ꎬ形成育人合力. [4]因此ꎬ浙江省数学高考命题组在命题时ꎬ一定会考虑到结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而立体几何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了逻辑推理㊁直观想象㊁数学运算.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ꎬ呈现 百花齐放 的现象ꎬ因此ꎬ在平时教学中ꎬ尽量要全面介绍各知识点ꎬ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ꎬ有些学生直观想象能力比较强ꎬ有些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比较强ꎬ还有的学生比较均衡ꎬ甚至两种能力相结合ꎬ不管是运用了哪种能力ꎬ只要能达到最终的目的ꎬ就是达到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叶启垦.老树新枝又一春 2017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阅卷有感[J].中学教研(数学)ꎬ2017(12):35 ̄38.[2]㊀卢明.一样的风景㊀更高的要求 2016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立体几何题评析[J].中学教研(数学)ꎬ2016(10):26 ̄31.[3]㊀朱伟义ꎬ曹凤山.大道至简㊀悟者天成 2016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简析及有关高考复习的思考[J].中学教研(数学)ꎬ2016(8):36 ̄39.[4]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ꎬ2018.43 中学教研(数学)2018年第12期。

高考阅卷体会

高考阅卷体会

高考评分细则解读及高考阅卷看一轮复习——参加高考山东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卷的几点体会从2008年开始,我们学校每年都有教师参加高考政治学科的阅卷工作,我在2009年和2011年分别参加了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第28题和选修36-37题的阅卷工作。

两次阅卷,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高考阅卷评分细则与我们平时考试阅卷参考答案有着较大的差距。

在参加高考阅卷的过程中,发现考生答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及与高考命题组的专家交流中收获了一定的信息,对于我们高三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高考阅卷的基本情况、对评分细则解读以及高考文科综合阅卷的体会。

一、高考阅卷基本情况每年高考文科综合阅卷人员大约有五六百人,其中政治教师贰佰多人。

阅卷组成人员主要是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和老师、山东省济南教研室的教研员,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然后就是从山东省各地市抽调的一线教师。

高考每年大约都是10号报到,然后第二天学习评分细则,下午试评,然后正式批阅。

阅卷流程:集中-分组-讨论并制订评分细则-试评-正式阅卷-质检-调控-总结。

对比2009、2011年来看,中学老师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对试题双评的力度加大。

高考阅卷的客观性进一步增强。

二、高考评分细则的解读有专家这样说,学习考纲看要求,推敲细则看方向。

说明研究高考考纲与研究高考评分细则同样重要。

通过了解评分细则制定过程及特点,可以加深我们对高考的认识。

1.评分细则的制定评分细则是高考阅卷学科领导小组在组织学习高考命题组提供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并根据实际教学与考生答题情况等实际情况制定的,可操作性强、细化的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的制定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同时兼顾高校选拔人才和中学教学实际,并要结合广大学生答题情况。

评分细则不同于参考答案。

高考评分细则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高考命题组给的参考答案;二是分数划分的细则;三是评分的补充说明,说明语句与观点的适度变化。

标准不同,学生的得分可能就不同。

高考阅卷心得与反思

高考阅卷心得与反思

高考阅卷心得与反思作者:周智娟王会娟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8年第07期今年有幸参加我省的高考阅卷,这次阅卷使我懂得了高考阅卷工作的严肃、公平、公正、科学与规范,让我感受到它的神圣与庄严,也让我更明白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与严肃性。

下面我就考生出现的丢分情况谈谈这次阅卷的心得。

一、语法填空1. 大小写错误不给分。

语法填空的大小写写错不给分,短文改错也一样,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一点。

C、S、L的大小写要特别注意,这次改卷过程中的causes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部分考生的大小写我们阅卷老师根本分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算他错误,这样把分丢了是很可惜的!2. 拼写错误不给分。

在今年的全国I卷中,语法填空题体会最深的是causes这个单词,有不少考生把u写得很像v,结果变成了cavses,那么这个题目就不能得分了。

平时我们考试的时候可能自己的老师是熟悉你的写法的,但是高考评卷的老师来自全省各地,加上是网上阅卷,你的单词被放大了很多倍,有些平时被认为是对的,这次很可能就是错的。

3. 字母无法辨认者不给分。

longer这个单词由于连笔太多导致判断不出第二个字母是o还是e的也比比皆是。

所以在平时的书写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太潦草,写完了自己要回头看一遍,确保评卷的老师能够认出你写的单词。

4. 单词变化时是否双写把握不准被扣分。

有的单词在变化中是否要双写把握不准,导致简单的题目得不到分。

比如longer写成longger, running写成runing,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学习一定要认真,切不可眼高手低!5. 誊写时因序号弄错而丢分。

最为可惜的是有些同学明明答案是正确的,但是在填写的时候却把题目的序号弄错了,导致丢分严重。

二、短文改错改错应严格按照试题说明的格式来答题,不规范的答题一律不得分。

1. 只能增加、减少或改动一个单词。

每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不要改成两个单词或更多,尤其是涉及到动词时态的时候。

2018年高考物理评卷体会及备考反思

2018年高考物理评卷体会及备考反思

二、24题情况介绍
24题(12分):一质量为m的烟花弹获得动能E后,从地面竖直 升空。当烟花弹上升的速度为零时,弹中火药爆炸将烟花弹炸 为质量相等的两部分,两部分获得的能量之和为E,且均沿竖直 方向运动。爆炸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 和火药的质量。求
(1)烟花弹从地面开始上升到弹中火药爆炸所经过的时间;
2E m
写成了
2E tg m 2E t mg 2
结果正确,带 单位扣1分
(2)设爆炸时烟花离地面高度为h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gh1 E (1分) 设爆炸后烟花上下部分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依题意可得: 1 1 2 1 1 2 mv1 mv2 E (1分) 2 2 2 2 爆炸过程动量守恒,且初动量为零,所以 1 1 mv1 mv2 0 (2分) 2 2 上部分上升过程机械能守恒,设爆炸后继续上升了高度为h2, 可得: 1 1 2 1 mv1 mgh2 (1分) 2 2 2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E h h1 h2 (1分) mg
1 1 2 1 mv1 mgh2 写成了 2 2 2
1 2 1 mv1 mgh2 2 2 1 2 mv1 mgh2 2
【小结】本题突出问题:
1、没有分清研究对象是重灾区
2、对高手,也是一次教训
1 2 1 2 mv1 mv2 E 2 2
1 1 E mgh2 2 2
mv1 mv2 0
(2)爆炸后烟花弹向上运动的部分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解法较多,争议较大,第二天下午才最终定下标准…
【考点分析】动能、动量、运动学
【答案】(1)设烟花的初始速度为v0,依题意有
1 2 E mv0 2
(2分)

2018年高考历史阅卷心得

2018年高考历史阅卷心得

2018年高考历史阅卷心得吕维克6月11日—6月19日,我再次参加了今年的高考阅卷工作。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高考阅卷了。

虽然这次阅卷的强度非常大,但与第一次的陌生相比,这次在心态上反而更加从容了一些。

这次阅卷,我一开始负责41题的第3小问,本题分值较低,只有四分,但也正因分值低,因此评阅要求双评、零误差。

23.7万考生,双评的话就是至少47万+的评卷任务,再加上肯定会出现的三评,阅卷任务总量或将达到50万。

而本题的阅卷小组总共只有10人,而且全部是在职老师,基本都在40岁左右。

不言而喻,此次任务压力非常非常大。

一般来讲,阅卷教师只能死扣标准答案从学生答案中找出最显眼的所谓“关键词”“关键句”,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品读其完整性和逻辑性,也来不及认真地去品读,否则速度就上不去,跟其他老师的吻合率就不高。

因此,答案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往往是其次的,“关键词”“关键句”才是最主要的得分点。

如果一个学生的答案非常完整,也很有逻辑性,层次分明,但是若答不到标准答案中的“关键词”“关键句”也不会得分;反之,如果一个学生的答案不是很完整,层次也不是很清晰,然而答案中的“关键词”“关键句”都在,相反能够得高分,可见,“关键词”最关键。

当然答题清晰是有利于阅卷老师容易看到关键词和句的。

层次分明,要点清晰,关键词抓得准,表述相对完整,那肯定是最优秀、得分最高的试卷。

根据我评阅的这道小题的情况来看,得满分4分的学生很少很少,2分学生比例也非常低,而0分的学生试卷则达到惊人的19万+。

41(3)的具体问题,第一在于审题不清。

题目要求回答村民自治的意义,首先就应该明确要从积极面出发,有部分同学回答了正反两方面;第二在于学生回答时不能够找准角度,不能明白出题人的考察目标。

虽然第三问问题很简单,但其实结合1、2小问的话不难看出,出题者主要想从政治方面考察其意义,有部分同学从政经文三个角度回答;第三在于知识掌握存在问题,基层民主是课本中存在的原话,也是学习文革结束后中国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很多学生回答不出;第四在于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不足,照抄材料的现象比较普遍。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整套试卷基本属于稳中有变,变中有度,难度适中。

试卷中有一些新题,但没有偏题、难题、怪题。

试卷中涵盖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理解性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

试卷结构和高考语文题型示例相对照,都是一些熟悉的题型,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范围、程度与去年基本相同。

这也说明本次高考是在新高考来临之前做一个稳定过渡。

一些小的变化完全符合教育部所实行的要求语文素质能力改革之标准要求等。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诸子学”的有关内容,文本材料改编自___的《历史视野中的诸子学》。

所选内容与如何继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这也是时下国家所提倡的重点问题。

试卷中仍然设计了三个试题,但设题形式有一些细微变化。

今年的设题形式是第一、二题选“不正确的一项”,第三题是选“正确的一项”。

三道题设题考查内容与2017年相同:前一题是从正确的角度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后两题分别问的是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和有关说法,考查角度符合学生思维、认知规律及答题思路。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___的《赵一曼女士》,当代纪实性小说。

___的小说是高考喜欢选择的内容,这与___小说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特点,达到了很高艺术水平有很大关系。

所设计的三个试题,第一个是选择题,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其他两题,一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分析与“叙述方式”,整体难度不大,考查小说知识完备精当。

本次考试体裁仍是小说,不考查“散文”体裁。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继续采用了相互内容有关联,却无统一性、整体性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所选内容是几篇有关“量子通信”内容的文章,继承了2017年的考试形式。

2018高考作文阅卷现场专家的“肺腑感言”

2018高考作文阅卷现场专家的“肺腑感言”

2018高考作文阅卷现场专家的“肺腑感言”高考语文阅卷老师亲笔谈作为一名一直奋战在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我连续11次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评卷工作,5次被省考试院评为优秀阅卷员。

见证了高考作文阅卷的整个流程,亲身感受了阅卷老师的工作和心理状态,积累了一些第一手的作文阅卷信息。

掌握高考作文评审的信息,倾听发自阅卷现场老师的肺腑感言,对于备考的高三师生遵循要求,指导、写作出立意独到、内涵丰富、材料鲜活、细节具体、论据充分、文题炫目、开篇出彩、字面整洁、字数合适的高考作文,避免出现偏题走题、思想低俗、素材陈旧撞车等漏洞,不无裨益。

考场作文的考量指标整个作文阅卷大组会分为几个阅卷小组。

每组有组长负责监督、检查各组员的阅卷情况,如评卷数量、阅卷进度、平均速度、吻合率、自评率、通过率、回评率、综合评价指数等,如果出现异常,组长会及时督促组员纠正。

整个高考作文阅卷工作严格规范,每个阅卷老师都是怀着“为每一位考生负责”之心,兢兢业业地工作。

每年高考考卷都是堆积成山。

2018年江苏实际参加高考的考生有28万多人。

基数大,二评就是56万多。

2018年江苏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是204人,每人平均每天要改250篇。

若出现三评,就是112万篇,平均每天要改550篇。

考试院提倡保持适当的三评、四评,这样可以避免打保险分。

打保险分,没有拉开分数差距,这对考生,尤其是优秀考生是不公平的。

由于时间的限制,阅卷老师不可能对每份作文都字斟句酌,多遍阅读,他们只能靠快思维、速判断、扫描粗览、宏观评判,阅读初感会成为阅卷老师评分的重要依据。

如果连续十天高速阅读评判几千份试卷,一定会出现审美疲劳、思维钝化、态度松散等问题,而且每天的进度指标还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阅卷老师心头。

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阅卷老师总结出不少“窍门”:看标题、首尾,点题不明者,基准分(平均分)之下;看句子用词,语言干瘪者,基准分之下;看文章字迹,工整优美者,仔细再审,潦草涂鸦者,不得翻身……来自阅卷现场专家的感言高考形式和阅卷方式不改,就不可能避免“高考作文主观因素影响公正评判”的问题。

高考阅卷体会

高考阅卷体会

高考阅卷体会今年高考结束后,在王主任的努力争取下,我和其他五位老师有幸得到了高考阅卷工作的任务,通过这次阅卷,真正体会到了高考的严肃和神圣体会了高考的严谨性,公正性和导向性,为自己的教学备考提供了依据,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阅卷工作的严谨性,公正性,导向性。

1,严谨性。

2011年山东省高考英语继续实行网上阅卷,阅卷教师由三部分人员组成:高校教师,在读研究生,中学教师。

英语阅卷组由309人组成。

阅卷量54万4千份。

每个阅卷人员都有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凭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入,登入后每个阅卷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组长及专家组成员的监视中,你离线几分几秒,你阅卷的总量,平均速度,有效度,吻合度,自评率等各项指标随时随地电脑里都有反映。

监控中多极管理,省派小组-----阅卷点领导小组----阅卷组组长----质检组---小组组长----阅卷员。

6月11日青岛晚报等了一份大致的评分标准,这让阅卷点非常紧张,并进一步加强了保密措施。

13号,两个青岛的阅卷老师到阅读表达题阅卷室拿评分标准复印,被监控录像记录并最终被辞退。

2,公正性。

根据评分系统,每份答卷至少由两名人员评分,而且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分数,两名人员不是固定组合,电脑随机派送。

如两人所给分数在7分的范围内,那就是有效分数,两个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分,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

如两人所给分数超出7分的范围,则由第三个人评阅,取范围内的平均值,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

如三评不行,则四评,作文交由专家组仲裁,最后给定分数。

如果你所给出的分数均超出第二者第三者十几分或二十多分,那么你会出现恶评卷,小组长就要找到你,让你重审阅一下这份卷子,给你再重新讲解一下评分标准。

若连续出现恶评卷,大组长就要找到你,你就会面临被解聘的危险。

所以,相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评分更加公平公正。

但是,因为阅卷老师受7分值以及其他各项指标对阅卷人员限制的影响,许多阅卷老师怕出现无效卷,出现了打保险分的现象,使好文章的分数高不上去,致使影响高水平学生的最终成绩。

18年全国一卷政治改卷感受

18年全国一卷政治改卷感受

2018年高考文综(一卷)政治改卷感受——薛璐璐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今年高考政治的改卷工作,现将改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所想的几点建议给大家做以简单地交流:一、阅卷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不过关以今年文综39题政治生活题为例,题干这样问:“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含的知识有哪些,(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其次,要知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最后把材料中描述的宪法的修改过程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结合起来逐一分析即可。

但是,我和改39题的部分老师交流后得知原来有很多同学竟然是不知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和特点的,这就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严重不过关,知识储备欠缺,知识体系不完整。

2、审题能力不强这一问题在今年学生的答卷中暴露的尤其明显,表现在审题不清,抓不住问题的中心和切入点,抓不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学生的答案和材料完全对接不上,呈现两张皮的状况。

以文综38题为例,本题问的是: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原因?有的同学能够提炼出该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知识点,于是就把影响消费的因素罗列,没有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思考材料呈现出的近年来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要点不具体,没有针对性,导致失分。

例如评分细则有这么一个要点:“近年来居民收入增加、近年来经济发展、近年来生产力发展”只要答出任何一个词都给两分,但很多同学这样写,“生产力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角度、知识也都对路,但表述不知转化,没有针对性,不得分,很可惜。

这让我想起改卷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程度很好的学生能得高分,程度比较差的能够深入分析材料也能得不错的分数,而程度中等的学生,往往只知道按照课本内容生搬硬套,这部分同学粗略地看完材料便很快锁定知识点,然后不假思索地把自己背的内容写上,这给改卷老师一个很不好的印象:这类同学只会生搬硬套,不知变通,缺乏灵活性,这样得分比较低甚至不得分。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总结范文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总结范文

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总结范文
经过一年的紧张工作,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在这一年中,我们不
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我们要感谢所有参与高考语文阅卷工作的老师们。

他们在这一年中,不
辞辛劳,认真仔细地批阅每一份试卷,确保了高考语文阅卷工作的公正和公平。

他们的辛勤付出,为高考语文阅卷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次,我们要感谢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中的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们为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能够顺利完成高考语文阅卷工作。

在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中,我们不仅仅是批阅试卷,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作文
进行认真的评价和指导。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高考语文阅
卷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总之,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已经圆满完成,这离不开所有参与高考语文阅卷工作
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考语文阅卷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

2018高考阅卷心得体会付平

2018高考阅卷心得体会付平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济宁市育才中学付平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有幸参加了山东省2018年的高考数学卷的阅卷工作,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分享一些经历和体会。

参加高考阅卷是一次机会,一种经历,更是一种成长,在紧张有序的八天里,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下面从以下三个方面,1.阅卷人员组成、阅卷流程介绍 2. 部分题目的评分细则 3.从高考阅卷看日常教学备考 给老师们做汇报。

一.阅卷人员组成、阅卷流程介绍1. 阅卷培训:有关领导对所有阅卷老师进行培训,就在阅卷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要求。

然后是按照改的题目进行分组培训,统一答案,学习评分标准。

先是试评,试评卷也是今年考生的答卷,目的是在试评过程中掌握考生不同的表述,不同的解法。

然后再统一答案,哪些表述得分,哪些表述不能得分。

这样答案标准就会更完美更统一。

每个老师大约试评了两三千份卷子,第二天进入正式评阅,这些试卷也重新被正式批改。

2. 评价尺度。

整个过程感受到评卷的公正、公平、高效,大家都秉着“给一分有理,扣一分有据”的原则阅卷。

所有试卷都是由三个人员进行评分(三评),三评要求大题误差不能超过一分,如果在这个范围内,那就是有效分数;若所给分数误差超过1分就交给第四个老师进行评阅(仲裁)。

这样可以避免较大失误,相对来说,评分更加公正准确。

整个评分过程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执行,也有效杜绝了感情分数。

在实际阅卷中,符合专家组给定的评分细则的就可给分,但也只有见到认定的这些踩分点的才得分,否则写得再多也无用。

因为有评卷规定:不能灵活给分,更不能酌情给分,否则容易造成大量的仲裁卷,带来阅卷量的增大。

二. 立体几何、概率等题目的评分细则我比较幸运,因为我刚去改的是文科立体几何大题,立体几何题全都是一线教师批改,刚开始安排了80个人改这个题,结果改了两天在别的题三分之一没改完的时候,这个题已经改了一半,所以后来被调剂到概率大题,概率是三问,要敲三个分数,所以改的最慢,人也最少,刚开始只有二十人。

2018年高考阅卷交流及2019高考复习报告

2018年高考阅卷交流及2019高考复习报告

思考二:复习备考不要僵化
小论文题几乎每年都在变化,对这一题我们 复习备考总在后面追,比较被动,如此我们干 脆不动,以不变应万变。明确告诉学生,做此 题只有一个秘诀:审清题干关键词,题目要我 写什么,我就写什么。
思考三:关注阅卷组长
评卷开始前首先在小组长的指导下学习评分细则, 这个评分细则已经与高考公布的答案有差别。然后开 始试评,时间大约为5个小时,试评过程中评分细则 会讨论修改补充,小组长很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但 决定权在小组长手中。试评结束后会再次集中确定评 分细则,之后基本上不会进行修改。
我的思考
1.主干知识的记忆和背诵。 2.教材目录的记忆和背诵。 3.通读教材和通史笔记,不强迫背诵。 4.每周坚持听写和每单元一次默写。
04
思考一:复习备考中落实“立德树人”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 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略)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 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地方自治的历史背 景。(9分)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我的思考
对策一
明确书写要求,做到段落化、
0
标点化、序号化、清晰化。
1
02 对策二
平时训练对学生书写严格要 求!书写第一,答案第二。
问题二:大抄材料
学生答题普遍抄材料充分说明学生从材料中提取 信息并加以分析归纳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不够。
需要给学生交代清楚,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是答案, 不是所有的答案都来自材料。
自造词语
01
口语化非 历史术语
02 03
04 太多修饰词 用词不够严谨

2018年浙江省学考选考高考阅卷体会

2018年浙江省学考选考高考阅卷体会

2018年浙江省学考选考高考阅卷体会我参加了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阅卷,时间是6月10日至19日,因为我在作文组,所以结合作文评分标准和考生考场作文,谈谈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应该如何审题立意,阅卷老师是怎样阅卷打分,希望对今后的高考作文备考有所帮助。

2018年我们对阅卷评分标准,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尊重试题。

这不仅因为试题是省教育厅指导下编制的,更重要的是考生在考场上是面对这个题目写就的作文,我们打分,不尊重试题是不应该的。

第二,联系考生实际,我们拟定打分标准,要从我省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个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作文题,也是一个高大上的作文题。

有人说这个作文题考得是考生的政治水平,但要真正能写好,需要考生掌握有关浙江的文化历史知识,以及有关当代浙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知识。

但是,作文题毕竟属于语文,所以,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考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本题论点已经预置,所以,我们一般在观点上只要看考生作文是否围绕“浙江精神”做文章即可。

从审题的角度,我们关注考生作文中是否写到了这三点:一、是否紧紧围绕着“浙江精神”展开,很好地阐释“浙江精神”。

二、文中使用的材料,是否是浙江故事、浙江传奇和浙江人物。

三、作文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

“体验”一词,词典的解释是:亲自处于某种环境而产生认识。

有人认为使用“体验”和“思考”两个词,前者是鼓励写文学类文章,后者是启发写论述类文章,这样的认识不准确。

“体验”一词有两个要点,一个是“亲自”,一个是“认识”。

没有前者,就不是个体的独特感受,没有后者,就只有感受而缺乏从感受中领悟到的思想提升。

当然,在思考的深度上,“思考”要比“体验”更高一档。

而从文体上讲,无论是文学类文章还是论述类文章,都需要体验和思考。

因此,我们从审题角度,给出今年作文题的审题标准:第一档作文(55-60),上述三点都能写到的,并能做到如有些老师所说的“建立联系,讲究逻辑”,比如“浙江为何能产生浙江精神”,“浙江为什么能做到与时俱进”,“浙江精神铸就浙江传奇”,“我们如何继承浙江精神”等表现出考生思考过程和成果的作文。

今年花胜去年红——2018年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今年花胜去年红——2018年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今年花胜去年红——2018年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牛瑞兵
【期刊名称】《教育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18(000)029
【摘要】通过进行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指导,在高考阅卷过程中发现对教学和备考方面的问题,从而对高考作文方面今后的备考提出针对性建议.
【总页数】3页(P4-6)
【作者】牛瑞兵
【作者单位】河北平山中学,河北石家庄050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关注生活讲究逻辑——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随感 [J], 苏素
2.命题者的期盼与考生的遗憾——2009年湖南卷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J], 张孟光
3.今年花胜去年红——2018年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J], 牛瑞兵;
4.今年花胜去年红--2018年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J], 牛瑞兵
5.2005年福建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J], 林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文综历史科阅卷心得体会------- 溆浦一中雷文华2013年6月8日至18日,我参加了今年的高考文综历史科阅卷工作,这是我工作25年来第一次有幸参加,虽然阅卷很幸苦,但收获也不小。

以前只是在“高考备考学术报告会”上听到或者《历史学习》等历史杂志上看得到一些有关高考阅卷的内幕,感到相当神秘,通过这一次自己参与体验一番,其实不然。

体会感受很深,对今后高考备考复习帮助较大。

我是作为全省高中8位历史阅卷骨干教师提前去的。

9号这一天,高中8位历史教师加上湖大和师大共12位教师,分成二大组,对历史非选择题40、41、45—48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再细化和拓展。

由于我在第一组,负责第40、41题的任务,且阅卷为第41题,所以下面只侧重以41题为例,在评分中考生答题情况进行详细谈谈体会。

(由于保密要求高,阅卷地方的电脑连上网、下载功能全没有,只能凭记忆和手抄了一些)一、关于答案和评分标准细化和拓展问题。

1、40题(25分)A、参考答案(原文):(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10分)(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

(12分)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3分)B、经过我们第一大组细化和拓展后:(1)从边海贸易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或在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增加的);海洋利用由较开放走向封闭如“海禁”;以民间交流为主;(这一点学生答不上来的,如果答: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也给分)(每点2分)(评分按:0、2、4、6、8、10分六个等次给分)(2)A、主要变化:这一问没有拓展,六点任答四点就可,(评分按:0、3、6、9、12分五个等次给分)B、启示:加强海洋建设,维护国家主权;“海洋强国”。

二点任答四点就可,(评分按:0、3二个等次给分)2、41题(12分): A、参考答案(原文):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6分)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6分)(本题综合评分按:0、3、6、9、12分五个等次给分,只打一个分数)B、经过我们第一大组细化和拓展后:(1)引申2条信息和说明:汉代的州集中于北方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代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北方)地区,唐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有南移趋势)(如答南移完成不给分);汉代州与唐代道其划分依据不同。

说明:汉代的州注重历史传承,唐代“道”更注重改革创新;(2)增加了4条信息和说明: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

说明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吐蕃、南诏、流求不见于汉代,说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并与中原联系加深;唐代与汉代相比,江南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说明唐代地方行政区更加完善(中央管辖范围扩大);汉代长江流域各州范围较大,唐代各“道”范围较小,说明唐代中央对南方控制(管理)加强。

二、关于考生回答41题所反映的问题:第一:最明显的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答成“我同意(不同意)上述观点”的评论题,这主要受前三年高考题的影响,这种形式的答法,没有12分(满分)的,最多9分。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从何处看得出是评论题?充其量是看图说明文。

第二:历史、地理基础知识性错误较多,如“唐代把吐蕃、南诏、流求纳入其管辖范围”;中外交往密切,把吐蕃、南诏这两个民族政权当主权国家看待;从图中看出,汉代没有河流,唐代增加了很多河流,所以以河流为界线。

第三:审题意识不强,信息把握不准,知识体系不完善,泛泛而谈,少部分考生把信息与说明弄错了,这很可惜,如果混答,没有标明清楚,如果分别答到二点,也是可以得满分的。

第四:部分同学把信息答了5、6个且全对,而说明一点没有,别一部分同学把说明答了5、6个且全对,而信息一点没有,这最多都只有6分,这是分层给分的;“信息”、“说明”分别只以6分为限。

第五:提取和解读史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概括归纳能力差,知识迁移能力差,不会运用学科语言表达问题;不关注图文联系,描述阐释层次不清;答案空洞,经典套话、废话过多,错别字较多,关键字错了是不能得分的。

还有答题思路混乱,书写极不规范,真如看草书一样。

总之,还有很多问题,不一一例证。

三、对今后备考的几点建议1、加强审题意识的培养,注重历史史料解读习惯的训练;2、强调书写与汉语语言的规范,字不要写得太了草;因为阅卷老师是喜欢条理分明、书写规范的,这要求从平时就要抓,否则高考时学生是忍不了的。

3、鼓励学生要尽可能多写,可又不能太多,但绝对不能空,我阅卷的九千多份卷子中有三四百份是空的。

写了很多,尽管有的一点不对,只要字写得工整,我都给3分,如果另一位就是不给分,二人平均下来也有1.5分。

这只是一个题目。

几个题加在一起,分数就可观了。

(最后这一点建议老师放在高考前一周左右讲,且针对实在不会做的题目而言)。

2013年10月31日湖南省2013年普通高考文综(历史)能力测试试卷与考生答卷评析---“2013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能力测试试卷与考生答卷评析”写作组12013年湖南省文科考生为150295人,比2012年增加5266人,6月9日至18日,文综试卷评卷人员对2013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进行了网上评阅。

在评卷将近结束时,我们采集了分析样本,并召开历史评卷骨干教师座谈会,对2013年的试题及考生的答卷情况进行了讨论与研究,形成了本试卷与考生答卷评析。

执笔:历史部分周禄丰(长沙市长郡中学)余柏青(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文综试卷结构与考生得分(一)文综试卷结构1、题量:2013年文综(历史)试卷共16题,客观题(选择题)、主观题(非选择题)数量与2012年相同。

2、试卷结构:选择题: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非选择题(必答)40、41非选择题(选答)45、46.、47、48 (四选一)(二)考生得分1.选择题得分:2013年选择题平均分:20.32 难度值:0.422012年选择题平均分:22.10 难度值:0.46 比去年低1.78分,2.非选择题得分: 2013年非选择题平均分:22.37 ,难度值:0.43 2012年非选择题平均分:25.10,难度值:0.48历史比去年低2.73分,历史平均分为42.69分,比去年低4.51分,二、历史试题与考生答题评析(一)历史试题评析1.试题的优点2013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兼顾历史学科的学术性和中学教育的普及性、高考试题的选拔性和指导性,保持了新课标试卷一贯的优点。

在稳定的同时,本套试卷对试卷的难度分布、考察角度和评判方式等进行了微调,稳中有变,平稳过渡,使本套试卷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合湖南省高考阅卷获取的考生答题情况和师生反馈意见,我们认为,本套试题体现了如下优点:(1)试卷难度分布更加合理近年历史高考得分普遍较低,主要是选择题难度太大,而非选择题的难度适中。

不少一线教师对此提出了改进意见,他们认为,一些历史结论本就存在“见仁见智”的问题,而且选择题不是体现学术综合能力的最佳载体,所以试题的重心不宜放在最佳选择题。

相反,最能体现学术思维品质和学科能力的非选择题,可以适当加大难度。

2013年的高考命题就体现了这种变化,总体来说,2013年的选择题除了31、34题以外,难度相较前三年有大幅度下降。

而非选择题的难度和开放性略有增加。

这一调整,使得考试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加大,优质考生更容易脱颖而出。

(2)试卷文字长度和难度降低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题干材料长度大幅度缩小,除了选做题外,材料没有采用文言文。

第40题的提问也从过去的3、4问减少为2问。

考生惊喜地发现,过去他们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历史试卷,而这次他们的时间却有了盈余。

材料文字长度缩短,让考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

文字难度降低,不再在题干上玩文字游戏,避免了考生因错误理解材料而出错的几率,把考查重点从对材料的理解转回历史知识本身。

以前有学生讥讽历史考试考查的是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因为他们出错的原因往往不是历史知识掌握得不好,而是对材料的理解不到位,而2013年的高考试题则完全不存在这种状况。

(3)考查内容更贴近教材主干知识24题考查战国政治制度的变化,25题考查儒学的发展,26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27题考查英国光荣革命,28题考查近代科学的诞生,29题考查现代化,31题考查胡佛反危机,32题考查欧洲一体化,33题考查斯大林模式,35题考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这些都是教材的主干内容和重难点知识。

这使得2013年的考题相比往年更亲民,更节地气。

过去的高考题,为了防止押题、猜题,增加试题难度,往往回避中学教学中反复强调的知识点。

而2013年的试题考查点则基本和中学教学重点重合,这对中学教学是一个良好的导向,对时下流行的“教材无用论”是一个回击,提醒高三师生,基本功不能丢,这也标志着高考命题技术的成熟。

(4)41题的开放性增加非选择题41题是2013年历史试卷的一大亮点,这种开放式的小论文,能够反映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品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好评。

而2013年的41题相比去年又有了新的突破,试题不再是给定观点让学生进行评判,而是给出历史材料,让学生自己寻找信息,自选观点进行论证。

这就不仅仅是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更进一步考查了学生从文献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从解决问题,评判观点,到发现问题,提出观点,体现了新课标试卷的开放性在不断增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5)选做题与教材的结合变得紧密2013年的选做题45、46、47、48题也有了较大变化。

往年选做题的命制,和选修教材关联较少,尤其是改革史45题,几乎和选修教材无关,学生完全依靠阅读材料提取信息作答。

而2013年的选做题命制,则和教材结合的十分紧密。

如45题和46题都考查了戊戌变法,这就是选修教材重点强调的内容,而且2013年的四道选做题,不但和选修教材结合紧密,还与必修教材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如48题就联系到必修教材中儒家思想的变化,45题联系到清末新政,46题联系到必修教材洋务运动和报刊的发展,这更能考查学生的综合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