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清洁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清洁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清洁生产情况调研报告清洁生产是指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的生产方式。
清洁生产旨在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质量。
为了了解当前清洁生产的情况,本调研报告将从清洁生产的意义、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清洁生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节约资源。
清洁生产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减少能源消耗和物质资源的使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是降低环境污染。
清洁生产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提高废物的利用价值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是提高经济效益。
清洁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清洁生产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随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并主动采取措施进行实践。
不少企业已经建立了清洁生产管理体系,实施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和流程优化,取得了可观的效果。
同时,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清洁生产的政策和法规,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
然而,清洁生产还面临一些影响因素和挑战。
首先,技术创新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关键。
当前,我国清洁生产的技术水平还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清洁生产的技术含量和水平。
其次,清洁生产需要企业主动参与和积极推动。
一些企业对清洁生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工作并不重视。
再次,清洁生产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为进一步推动清洁生产的发展,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清洁生产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提高清洁生产的技术水平。
三是加强宣传和教育。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清洁生产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企业和公众对清洁生产的认识与重视。
总之,清洁生产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探讨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 OLOGY I N FORM TI ON 2008N O.24SC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能源与环境1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环保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的快速发展,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据初步估算,2006年我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约35000家,从业人员约300万人,年产值总额约6000亿元,实现利润约520亿元。
目前我国很多环保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产业化步伐跟不上,环保效益难以实现,是环保产业发展的软肋。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500万吨、再生水日利用能力680万吨,形成城市污水C OD 削减能力300万吨、工业废水COD 削减能力140万吨。
同时,国家将强化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和监督,提高污水处理厂的产能利用率,从而提高其盈利水平。
加紧制订《加快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环境服务产业发展,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这些措施对于从事垃圾处理工程的企业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预计“十一五”末,我国环保产业年产值将超过11000亿元,其中环保装备1200亿元,环境服务100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6600亿元,洁净产品2500亿元。
各地政府也积极相应中央的号召,因地制宜加快当地环保产业的发展,例如宁夏虽属经济欠发达的小省区,财政支付缺额较大,但自治区财政厅已为环保部门解决重点工作经费6106万元,主要用于解决重点区域及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与治理、危险废物处置、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发改委计划投资3.5亿元建设银川第四污水处理厂,投资12.8亿元建成石嘴山、青铜峡等市县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项目,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970吨;建成宁夏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并投入使用,年处理危险废物1.47万吨;新增农村使用沼气30万户,使沼气入户率达到50%。
精选我国清洁生产现状和发展思路
编制依据
1997、1998、1999、2000、2001年中国石化集团炼油生产装置基础数据汇编石化行业生产装置清洁生产考核指标58套生产装置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实地调研:28家企业数据《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手册》《炼油工程师手册》《催化裂化行业刊物》《中国炼油技术》
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燃料型炼油厂;参照执行:燃料-润滑油型;
表1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
表1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
表1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
表1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
表1 石油炼制业清洁生产标准
常减压装置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定性指标) 采用“三顶”瓦斯气回收技术、加热炉采用节能技术、采用DCS仪表控制系统、现场设密闭采样设施 资源利用指标(定量指标) 综合能耗、新鲜水用量、原料加工损失率 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 含油污水、含硫污水单排量、石油类含量;加热炉烟气中的SO2含量
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展
地方清洁生产指导性文件陕西省环保局、经贸委《关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6年)辽宁省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7年)江苏省《关于加快清洁生产步伐的若干意见》(1996年)山西省《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2000年)
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展
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展
石油炼制业概况
石油炼制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它不仅提供各种石油产品,而且也为石油化工、化纤、化肥等工业提供原料。石油炼制业生产各种石油产品,主要有汽油、柴油、煤油、航空煤油、沥青、明显的特点,水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COD、悬浮物。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烃类、氮氧化物、烟尘。
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展
清洁生产在我国发展前景浅析
0 . 前 言
3 _ 我国清洁 生产在发展 中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办法
3 . 1 群众环保意识普遍较薄弱 . 对于环保只停 留在 口号上 . 不能身
体力行 . 没有切身参与的责任心
1 . 清 洁 生 产 概 述
-
解决 办法 : 要贯彻公众参 与原则 , 必须 提高全 民的环境 意识和发 清洁生产 是指既可满 足人们 的需要 又可合理使 用 自然 资源和能 源并保 护环境 的实用 生产 方法和措施 . 其实质是一种物料 和能耗量最 展观念 ,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 普 及环境科学 知识 , 公开环境状况和 建立环境保 护的群众监督制度 . 维持公众 意见表达渠 少 的人类生 产活动 的规划 和管理 , 将废物减量化 、 资源化 和无 害化 , 或 环境 管理 信息 . 需要完善以下法律机 消灭 于生产过程之 中 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 道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渠道的畅通 具 体来说 . 随着可 持续 发展进 程的深 入而 H益成为今后生产的主导方向 根 据定义 . 清 洁生产 的主要内容 为 : 制或制度 : 公 民环境权制度 、 环境信息公 开制度 、 环境影响评价 中的公 众参 与、 环境决策的听证、 环境公益的诉讼 。
◇ 科技论坛◇
科技 一向导
2 0 1 3 年3 3 期
清洁生产在我国发展前景浅析
刘 姝 涵
( 河南师 范大 学环境 学院
【 摘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7 )
要】 自1 9 9 0 年代 以来 , 为支持 可持续发展 , 中国开始将清洁生产作为一项环境预 防与转变生产发展模式的战略措施推行 实施 。文章
控制 。
清洁生产投资策 略和机制 . 只要 资金充足 . 清 洁生产 一定可 以迅 速得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及其发展概述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及其发展概述摘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但是仅靠政府很难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公共物品性质也决定了环境产品的生产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多主体以协作方式进行。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及其发展进行阐述,望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政策引言当前,我国环境管理手段以命令控制手段为主,逐步向环境经济手段和基于信息公开的自愿协议式环境管理模式发展。
这一变化既顺应国际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
在我国实际应用中,不同管理手段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提高了环境管理的灵活性和工作绩效,有利于环境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随着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改革,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公众环境维权意识的增强,由于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环境保护从各方面呈显著增加态势,但是从总体而言,我国环境保护的质量还不高,依然存在很多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给我国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由于重视GDP等经济指标而忽视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负面效应,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观,但由于原有政策的惯性太大,以及地方政府利益与经济发展指标密切相关现象的客观存在,以及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仍然有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强烈的经济发展冲动,环境保护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1. 我国环境问题现状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观,但由于原有政策的惯性太大,以及地方政府利益与经济发展指标密切相关现象的客观存在,加之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
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
2.当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先拿水来说,我国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同时水污染问题持续恶化: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绝大多数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全国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对我国118 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 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
清洁生产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清洁生产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清洁生产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正在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关注加剧,传统农业面临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生产效率低等诸多挑战。
清洁生产技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旨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技术的核心理念在于从源头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优化生产流程和产品设计。
在农业领域,这一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种植、养殖、加工等多个环节。
当前,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在种植方面,合理施肥是实现清洁生产的关键。
通过采用精准施肥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实际需要调整施肥方案,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以及开展农作物轮作和间作,有助于维护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提高土壤健康水平。
这些方法不仅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投入,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还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满足了市场对绿色有机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清洁生产技术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从雨水收集与蓄存到智慧化灌溉系统,这些措施不但能节约水资源,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此外,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可以有效管理水土,避免土壤退化和盐碱化,从而保证粮食的持续产出。
养殖业方面,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
现代化养殖场通过完善的废弃物处理系统,将粪污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如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生产,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
在动物饲养中,采用科学喂养技术以及疫病防控手段,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生长效率,还能显著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农业加工环节的清洁生产技改,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引入热泵技术、膜分离技术等新兴工艺,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改进设备,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和现状【摘要】阐述了我国清洁生产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任重道远。
对当前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农业和服务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相比其它工业领域,严重滞后,环保意识、资金、技术等问题则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就如何使得我国能够顺利、深入地开展清洁生产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清洁生产;企业;问题;建议环境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十一五”期间,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为了早日实现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着力解决各种环境重大问题,我国应该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工作[1]。
清洁生产是产品生产过程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是通过对产品和生产过程采用预防污染的方法去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其实是在管理和规划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将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在不同国家或者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称谓,例如:“无废工艺”、“废物减量化”和“污染预防”等。
清洁生产可以认为是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观念上的一种转变,一次降低人类生存和环境的风险,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对人类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1、我国清洁生产的现状我国政府早在1992年就将清洁生产列入《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
1993年,国家经贸委在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实行清洁生产,对工业污染防治进行全过程控制转变。
国务院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把清洁生产列为优先实施的重点领域。
1999年5月,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和辽宁等10个省市被国家经贸委选作试点地区进行清洁生产示范作用,到2000年底,20个地方或者行业的清洁生产中心,包括化工、冶金、石化和机器制造业等工业,一个国家清洁生产中心以及对应的16个地方中心相继建设起来,形成一张巨大的全国清洁生产网络。
我国的200多家企业在推行清洁生产之后,废水排放量平均削减率达40%-60%,COD消减率达到40%以上,获得经济效益5亿多元。
国内清洁生产发展概况
国内清洁生产发展概况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提出工业污染要防患于未然。
80年代在工业界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治理取得了工业污染防治的决定性进展,90年代以来强化市容环保立法,在工业界大力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不合理工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对污染严重的企业推行“关、停、禁、改、转”的工作方针。
1992年,国务院批准外交部和国家环保局的《关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报告》中提出,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技术起点要高,尽量采用能耗、物耗少,污染物排放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1993年,国家环保局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工业污染防治必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实行清洁生产,并作为一项具体政策在全国推行。
1994年中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关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单独设立了“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的领域。
1995年修订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案)》中增加了清洁生产方面的内容。
修订案条款中规定“企业应当优先采用能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并要求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
1996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物防治法(修订案)》中,要求“企业应当采用原材料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并加强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999年,国家经贸委确定了5个行业(冶金、石化、化工、轻工、纺织)、10个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兰州、沈阳、济南、太原、昆明、阜阳)作为清洁生产试点。
2000年,国家经贸委公布了关于《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一批)的通知。
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从此进入依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新阶段,预示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
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
酸雨污染。
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
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
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
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
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
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4.人们环保意识薄弱恶化的环境问题,很大原因是因为公众的环保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环境问题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带来的危害。
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摘要】环境工程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工程领域。
在我国,环境工程一直备受重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现状,揭示了技术应用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我国环境工程将迎来新的机遇,可持续发展路径也将逐步清晰。
文章指出,我国环境工程行业将持续健康发展,未来充满光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国环境工程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环境工程、发展现状、技术应用、行业发展趋势、未来前景、可持续发展、新机遇、健康发展、光明的未来1. 引言1.1 环境工程的定义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定义包括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环境监测和环境规划等多个方面。
环境工程旨在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的范围涉及空气、水、土壤等自然资源的净化和保护,以及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利用等方面。
环境工程通过研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规律,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措施,以达到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工程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环境工程不仅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也着眼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环境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保障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环境工程在今天的社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环境工程的重要性环境工程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增加,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治理污染源、净化环境、修复生态系统等手段,达到减轻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环境工程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保产业产业发展现状及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分析
我国环保产业产业发展现状及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分析环境保护技术和装备是环境保护特别是环境污染防治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20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态势。
以“强调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结合,末端控制与过程控制结合,环境保护技术与环境管理结合,环境技术开发与市场结合”为重点,通过环境科技攻关计划、环境保护技术装备国产化和产业化工作,使我国环保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提高,为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但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仍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污染负荷高,排放强度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新的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来集中出现。
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现期。
一、我国环保产业面临重大压力(一)全国废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污染负荷加重。
我国水环境形势仍然严峻,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到524亿吨,比2000年增加了26%.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具高不下,2 00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达到1414万吨,超过环境容量800万吨的76%。
全国有近三分之一的监测断面印染为劣五类水质,失去了使用功能。
我国的水污染类型属于复合型污染,在尚未解决传统有机物污染(BOD,COD)问题的同时,氮、磷的污染问题也已经出现并且正变得越来越严重,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并呈现恶化趋势,赤潮频发,且出现几率日益增加。
与此同时,微量污染物和痕量污染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这些污染物包括重金属、环境激素等等,给水质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另外,我国的水体污染正呈现出区域性污染的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城市化导致区域内河流被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我国农村,由于大面积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也日趋严重。
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作物秸杆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与发展重点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与发展重点引言清洁生产是指通过采取改造技术、优化工艺和管理、替代原料和能源等手段,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生产方式。
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清洁生产的发展,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我国当前的清洁生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
1. 清洁生产现状1.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清洁生产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加大环保投入、提供财政补贴、降低税费负担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清洁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1.2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逐渐被引入到生产中。
例如,节能降耗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循环经济模式等,都为清洁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1.3 产业发展我国清洁生产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些清洁生产相关的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国内外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同时,清洁生产产业的供应链也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2. 清洁生产发展重点2.1 节能减排在当前能源紧张和环境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必须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
为此,政府需要加强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清洁生产向更高水平发展。
2.2 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将资源循环利用作为清洁生产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3 环境管理与监测环境管理与监测是清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监测。
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活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4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清洁生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政府需要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清洁生产技术企业。
国内hse与清洁生产现状
国内HSE与清洁生产现状1. 介绍HSE(健康、安全与环境)是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许多国家和组织都致力于提高工作场所的健康安全水平以及环境保护。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工业发达的国家,也越来越重视HSE以及清洁生产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中国国内HSE与清洁生产的现状,并探讨相关政策和举措。
2. HSE现状2.1 法律法规中国政府积极推动HSE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目前,中国的工作场所安全管理法规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保障了工人的健康和安全,规范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2.2 国家标准和认证中国国家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与HSE相关的标准,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等。
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和改进,提高HSE管理水平。
此外,一些企业也会选择申请国际标准的认证,如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3 企业责任中国政府鼓励企业主动承担HSE责任,提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
许多大型企业将HSE管理作为公司战略的一部分,并建立了专门的HSE部门。
他们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HSE意识,并建立了HSE指标和评估体系,监测和改进HSE绩效。
3. 清洁生产现状3.1 定义和目标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和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环境友好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中国政府将清洁生产视为战略性任务,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计划,以推动清洁生产的发展。
3.2 政策和补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清洁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如购买清洁能源设备的财政补贴、对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研发资金支持等。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清洁生产基金,用于支持清洁生产项目的开展。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概论分析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概论分析摘要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及意义,然后介绍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最后说明了中国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现状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联系现状一、清洁生产1、概念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在1989年定义的基础上对清洁生产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如下: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战略旨在减少从原材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中国21世纪议程》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2、意义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理念,这种理念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是环境保护战略由被动反应向主动行动的一种转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资源和能源的短缺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开发有效的污染治理技术对所产生的污染进行末端治理所实现的环境效益是非常有限的。
如关心产品和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依靠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消除污染可能更为有效,因此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实践也随之出现了,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
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培训
学员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共同探讨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清洁生产审核将更加注重实效性
未来清洁生产审核将更加注重实际效果,不仅关注审核过程,更加关 注审核结果和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识和重视程度。
培训学习
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培 训学习,提高员工的持 续改进意识和能力。
制度保障
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范 ,为持续改进文化的落
实提供制度保障。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 势
本次培训内容总结回顾
清洁生产审核理论知识
包括清洁生产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审核流程等,使学员全面了 解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框架和要点。
清洁生产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旨 在降低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危害风险的生产模式。
发展历程
清洁生产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末端治理到源头控制, 再到现在的全过程控制,体现了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高。
国内外清洁生产现状分析
02
审核流程与关键环节把握
前期准备工作安排
1 2
3
明确审核目标和范围
确定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目标和范围,明确审核的重点和 方向。
组建审核团队
选择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审核人员,组建高效的审核 团队。
制定审核计划
根据审核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包括时间安排 、任务分工等。
现场勘查与数据收集方法
节能减排技术分类
包括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资源 综合利用技术等。
05
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这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制造作为一种旨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制造模式,正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我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绿色制造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特点,阐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背景和意义。
随后,本文将综述国内外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包括绿色制造技术、绿色产品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绿色制造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如技术瓶颈、政策缺失、市场接受度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本文将展望绿色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循环经济等先进制造模式的融合发展,以及绿色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制造的研究现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制造作为一种全新的制造模式,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绿色制造旨在通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产品设计等方式,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绿色制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绿色制造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学者们从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对绿色制造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
例如,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以评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
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生产技术等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在实践应用方面,绿色制造已经在许多企业和行业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许多制造业企业开始将绿色制造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制造和废弃处理等各个环节中,以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目标。
同时,一些新兴的绿色制造技术,如绿色铸造、绿色焊接、绿色涂装等也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
中国清洁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中 图分 类 号 :3 X8 文 献 标 识 码 : A
T e Su y o tt n v lp n e d o e n rP o u to n Chn h t d fS ausa d De eo me tTr n fCla e r d cin i i a
P a ”.T e c b h r a in f a c fce n rp o u t n wo k f rC i a e v r n n a r t ci n d rn h e o f ‘ 2 h ln o d s r e t e ge t g i c n eo la e r d ci r o h n n io me tlp o e t u i gt ep r d o ‘1 t i s i g a d e s i n r d ci n wi e f c d wi h h o k o n r y s vn n miso e u t l b a e t t e o l h
m i ai n d rn h e o f “ 2 h F v st t u i g t e p r d o u o i 1 t i e— Ye r a
“ 十一 五 ” 间 , 过 结 构 减 排 、 程 减 排 和 监 期 通 工
管 减排 等措施 并 举 , 国 的节 能 减 排 工 作 取 得 了 显 中 著 的成效 。更 多 的实 践 证 明 , 洁 生 产是 实现 中 国 清 节 能减排 及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重 要 手 段 。 “ 二 五 ” 十 时 期 , 实现 全 面 建设 小 康 社 会 奋 斗 目标 承 上启 下 的 是 关键 时期 , 也是 着 力 解 决 环 境 保 护 重 大 问 题 的 战 略 机遇期 。为实 现 节 能 减 排 的 目标 , 国将 进 一 步 推 中 进清 洁生 产工 作 ] 。因 此 , 析 目前 清 洁 生产 工 作 分
探究橡胶助剂清洁生产工艺现状和发展趋势
探究橡胶助剂清洁生产工艺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橡胶助剂行业污染度高、能耗大,因此在该行业实施更清洁的生产,可以大大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减少来自污染源的污染。
本文介绍了橡胶助剂产业清洁生产应注意的几个主要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为橡胶助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经过多年的开发,我国在橡胶助剂清洗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未来,我国橡胶助剂产业需要坚持以环保、安全、节能为中心的绿色化工开发,克服重要技术瓶颈,实现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橡胶助剂;清洁生产工艺;现状;发展趋势引言橡胶助剂是橡胶产业中重要的原料。
橡胶助剂产业的发展与橡胶产业息息相关,目前,随着国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轮胎和汽车相关产业为中心的各种高性能橡胶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橡胶助剂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同时,橡胶助剂产业是能源消耗量大的企业,也是国内的主要污染源。
根据生产的产品种类,由该产业生成的废水非常复杂,难以进行分解。
因此,橡胶助剂的生产废水处理是困扰国内外环保的技术问题。
在该行业的废水处理中,一方面需要从最终处理开始积极寻求更稳定可靠的废水处理工艺,一方面做好企业的工作,降低生产废水污染,解决产业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1橡胶助剂清洁生产工艺现状随着我国橡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橡胶助剂产业的发展,聚焦于更清洁的生产、有毒有害的产品替代、自动化和信息化,整个行业处于一个健康的发展周期。
我国橡胶助剂产业在绿色环保特别是近年来溶剂基促进剂MBT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进一步提高了清洁生产工艺的比例。
我国橡胶助剂产业,不仅在规模方面,在工艺技术方面也越来越重要。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和规章制度的深化,橡胶助剂行业不仅是小规模企业,大企业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特别是促进剂已成为行业环保的头等大事。
可见清洁生产仍然是橡胶助剂生产企业风险较高的领域,是限制橡胶助剂可持续开发的瓶颈。
中国橡胶协会橡胶助剂特别委员会建议,从我国橡胶助剂产业自动化入手,完善行业现代化指数,提升整体力量水平。
浅谈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现状的趋势和策略
浅谈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现状的趋势和策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一些破坏。
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威胁。
加强资源环保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资源环保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一些建议,旨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资源环保发展现状对策0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资源环保建设工作也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各种经济生产活动变得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变得枯竭、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为了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各种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可以加强资源的价格的调整,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最终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资源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科学化、人性化发展,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1我国资源环保的现状随着生活环境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从而推动自然和社会的进步,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
但是由于近年来经济生产过程中对自然以及各种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对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生产过程中,最终实现生态、清洁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环境进行保护。
最重要的是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当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于是开始积极利用各种生态生产加强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但是我国的资源环境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资源环境发展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活环境尤其重要,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因此导致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也会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绿色循环生态产业发展趋势
绿色循环生态产业发展趋势绿色循环生态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以及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绿色循环生态产业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绿色循环生态产业是指通过有效运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产业模式。
本文将从绿色循环生态产业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现阶段绿色循环生态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绿色循环生态产业的概念和特点绿色循环生态产业是指在以生态环境为依托的产业体系中,通过有效管理和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毒性物质排放,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其主要特点包括:1.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循环生态产业重视资源的可再生性和可持续性,提倡将资源的使用和回收相结合,实现循环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
2.环境友好型:绿色循环生态产业致力于减少环境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制造工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创新驱动型:绿色循环生态产业鼓励创新,提倡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4.多元融合型:绿色循环生态产业追求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和协同发展,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绿色循环生态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绿色循环生态产业发展迅速。
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绿色循环生态产业的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领域来分析当前绿色循环生态产业的发展现状。
1.能源领域:随着全球对于低碳经济的需求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产业迅速崛起。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成为主要的绿色能源,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同时,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也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2.循环经济领域:循环经济是绿色循环生态产业的核心领域之一。
通过提倡废弃物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再生,循环经济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利用。
在当前,废弃物回收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通过总结我国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以来,清洁生产工作取得的进展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分析了在工业清洁生产工作中企业、政府、以及工作人员的问题与开展农业和第三产业的清洁生产工作的必要性。
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三个方面,分析了未来几年我国未来清洁生产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工作重点。
分别从宣传、技术支持、政府法规政策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延伸生产者责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分析了清洁生产工作在工业上的发展趋势,和清洁生产工作在农业、第三产业进行的必要性与前景趋势。
阐述工作对中国环保事业的重大意义,最后也预测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带来的新污染。
引言:据《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披露,我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严峻。
在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9.6%。
依据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2012)对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74个新标准监测实施第一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其他256个城市执行空气质量旧标准,达标城市比例为69.5%。
近年来,中国虽然在增大环保投资、建设污染控制和处理设施、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环境立法控制和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发现这种仅着眼于控制排污口末端,使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治理达标排放的办法,虽在一定时期内或在局部地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1]。
这也说明: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不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对企业来说,也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额外负担。
为了克服末端治理的弊端。
只有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设计、原料选择、生产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清洁生产,从源头预防和消除污染,生产过程中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和交换利用,有效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矛盾,从而达到从根本上防治污染的目的。
我国清洁生产的现状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实施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清洁生产的政策措施,将清洁生产作为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工业领域清洁生产推行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断出台清洁生产的政策文件。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对推行清洁生产做了整体部署,提出了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清洁生产的整体水平,加强企业制度建设、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完善法规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领导等重点任务。
在总体部署下,出台了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包括《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导则》、《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以及数十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等清洁生产标准[2]。
二是不断强化清洁生产的基础工作。
建立了冶金、化工、轻工、有色、机械等行业清洁生产中心及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组建了“国家清洁生产专家库”,为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将清洁生产与污染物减排、重金属污染防治相结合,积极推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培训和审核,并取得积极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23.4%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责人接受了清洁生产培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
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对清洁生产的支撑力度。
发布了3批《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以目录为指南,引导冶金、机械、有色金属、石油和建材等重点行业的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
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科技专项,积极支持重污染行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利用中央财政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支持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和推广。
电解锰、铅锌冶炼、电石法聚氯乙烯、氮肥、发酵等行业重大关键共性清洁生产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取得进展,为全面推广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带动下,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体看,我国清洁生产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对清洁生产认识的高度不够。
一些地方对清洁生产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楚,没有完全认识到清洁生产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清洁生产工作更注重在大型企业开展,忽视了中小企业。
企业普遍缺乏依法实施清洁生产的主动意识,对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的清洁生产理念认识不够,重末端治理。
有些企业虽然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但流于形式,没有按审核意见实施,或者是部分实施,即着眼于眼前利益,倾向于选择投资小的无费或低费方案,对资金实施效果更好的中费和高费方案不愿投入,直接影响了清洁生产审核的效果。
从总体看,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方案实施率不高,仅为44.3%,其中,中高费项目的实施率仅为41.7%。
二是清洁生产没有全面展开。
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数量比例偏低,从全国范围来看,共发布了5批全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公告,2005年以来,全国共有17862家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
已经公布的强制性审核企业的总量还比较少,有的省份累计公布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数量,占符合《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名录》企业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
三是清洁生产科技开发投入不够,重金属污染减量、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和主要污染物削减等领域缺乏先进有效的技术。
同时,成熟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够,制约了清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
四是政策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的一些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如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清洁生产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等有待健全;同时清洁生产推行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和包装物强制回收目录和具体回收办法还没有出台。
五.清洁生产技术性指导文件尚不完善虽然国家已经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清洁生产标准但与之相匹配的清洁生产审核指南、清洁生产最佳可行性技术导则等指导性文件较少。
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过程中缺少技术支撑。
六。
政策扶持力度仍需加强,无法调动企业积极性。
目前自愿执行清洁生产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少原因之一是因为企业节能环保意识薄弱另一方面是政府在节能减排技术投资、改造的扶持力度不够配套法规实施细则及相关制度等仍需完善。
因此提高政府政策引导将对清洁生产工作的推广起到关键作用[3]。
七、农业、服务业推行清洁生产进度缓慢。
目前,中国清洁生产工作仍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农业和服务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开展缓慢,尤其是服务业是能耗大户,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少之又少。
在农业领域,清洁生产推行速度较为缓慢,农业面源污染仍很严重[4]。
问题解决方案与发展趋势一生态工业园建设是企业良性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清洁生产的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单个企业内实现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减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达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企业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突破单个企业的范围,走企业集群之路,建立生态工业园,实现区域层次上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园区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它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在地域相近的企业群落、工业基地或工业园区层次,通过企业间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建立工业系统的代谢关系和食物链,形成物质和能源的最优利用和高效产出,减少废物排放并最终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系统。
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刚刚起步主要体现在对原有高新科技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化改造上。
目前已建成生态工业园还处于生态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当前目标是统一建设中水设施、集中废弃物处理、集中供暖、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等。
存在的问题是: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和工业代谢关系,园区内企业资源相关度不高、集聚经济效益较差、综合环境治理不善、园区运行缺乏协调性等。
虽然距离理想的“企业内减污降耗、企业间资源能源接替使用、最终实现园区内资源消耗最小化和零排放”的理想目标还很遥远,但这种模式无疑是实现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和有效途径。
二、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任重道远工业系统是开展清洁生产的重点领域,要想进一步推广深化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还须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1、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教育调动最广大公众的力量发起绿色消费运动,并协同政府的绿色采购行为、企业合同方的压力以及社会团体的力量,共同营造推动企业清洁生产的社会环境。
2、技术方面,必须加大对科技进步的投入,进行清洁生产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的科研攻关,将清洁生产共性技术、通用技术的自主研发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在科技项目中优先安排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联合攻关广泛开展与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及有关国家和地区在清洁生产领域的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尽快出台不同行业的清洁生产相关技术标准、审核指南和评价指标体系等技术性文件,定期发布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加强对企业清洁生产实践的技术指导。
3、进一步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用法规和行政手段规范清洁生产行为,提高审核工作质量,建立清洁生产方案实施的监督和质量保证体系,保障清洁生产的实施效果。
4、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诱导和鼓励企业自愿参加清洁生产审核包括设立清洁生产专项基金,为环保项目创建投融资渠道,设立专项贷款,减免税收,对通过“环保产品标志”等评定的清洁绿色产品实行优质优价,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5、加强中介机构监管,规范中介机构清洁生产咨询服务行为,通过选聘推荐方式建立中介服务诚信体系,规范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引导咨询服务市场健康发展13。
6、延伸生产者责任,即不仅要求企业对其企业行为给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负责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还要对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负责并在产品使用完后将其收回,将清洁生产的内容扩展到消费领域,进一步降低企业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这也符合循环经济“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
三、农业开展清洁生产前景广阔目前的常规农业同样存在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生产率低下的问题, 所以要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也必须要发展绿色农业, 推进清洁生产向农业领域扩展。
要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支持农、林、牧、渔业及其延伸产业之间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及产业生态链等方式形成产业共生体系, 促进现代农业向“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发展。
近年来, 在建设新农村、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如在适宜地区试行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种养联动等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 其中以沼气利用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集种、养、沼气生产为一体, 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生产绿色农产品、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优质清洁能源一举多得,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