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同伴冲突和解决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同伴冲突及其解决策略

摘要: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幼儿会因各种原因与其他同伴之间产生冲突。同伴冲突是把双刃剑,既可以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学会沟通与协商,摆脱“自我中心化”,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在解决不当时又会给幼儿心理和身体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和伤害。幼儿同伴冲突分为,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幼儿的秩序敏感期等内部因素导致的冲突,和争抢交往资源,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冲突。根据影响因素从三个方面进行解决: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培养幼儿自行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幼儿园的活动环境。

关键词: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同伴之间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不同形式的冲突。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由于教育背景、理论修养等方面的不足,在发生矛盾冲突时部分家长与教师会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进行制止,或者以简单和解的方式来解决幼儿同伴冲突,正确的做法是锻炼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同伴交往的质量和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如果幼儿解决同伴冲突是以合作协商的方式,就会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学会理解他人的想法,与同伴进行合作、协商与沟通,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化”,促进社会性发展。反之,如果幼儿解决同伴冲突是以粗暴掠夺或攻击的方式,就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

一、幼儿同伴冲突的概念及界定

(一)冲突的概念

对于人际交往中的成人来说,冲突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的双方因为意见与目的不一致行为状态,具有不同意愿的双方或多个交往群体之间明显的对抗。冲突是个人与个人或者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之间,因为某种目标或者动机而引发的相互争斗、制约、破坏甚至消除另一方或群体的过程。

(二)幼儿同伴冲突的概念

幼儿同伴冲突与成人间的冲突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因为言语不和、意见不同、目标不一致、利益与需要的不同而引起的争执或者发生的口角的场景。当一次事件判定为幼儿同伴冲突,是指两个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其中一方幼儿发生冲突的行为,而另一方幼儿做出的反对或做出对立的表达方式或言行举止,就可以判定为同伴冲突。幼儿同伴冲突的表现形式一般表现在言语与肢体动作上。在幼儿发生同伴冲突时,有些幼儿会选择自己解决,一般表现成攻击性、逃避性、或者合作的方式。还有一些幼儿会选择寻求教师与家长的帮助。

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人们往往将冲突的概念与攻击行为的概念划等号,事实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认为应该有必要对他们加以区分。攻击行为被定义为,主要的目的在于伤害他人来满足自己内心需要,是其中的一方对与另外一方的消极心理的释放,攻击具有伤害他人的意图。幼儿同伴冲突的重点是幼儿双方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对立而且各执己见的过程,两个人同时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相互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二、幼儿同伴冲突的原因及类型

(一)引起幼儿同伴冲突的内部原因与类型

由于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较低,社会交往经验较少和语言运用能力不足这些内部因素,及其容易导致幼儿与同伴交往时产生冲突,根据幼儿的内部因素将冲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和行动的。丽丽和菲菲在一起玩耍,说明她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当她们意见不合时,并没有选择合作的态度,而是各执己见的坚持自己的想法。说明这个阶段的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对问题的判断往往以自己的喜好或者感受为中心,儿童不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感受,对于他人的观念、观点、物品都以自己的判断为标准,而且思维是不可逆的。并且,这个阶段的幼儿社会交往技能不足,不会通过合作沟通的方式去争取或表达,大部分会采取争抢或者攻击的方式。幼儿与同伴因为某件事情发生争论时,若对方的表达能力较好,幼儿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较差的一方可能在争论不过的时候用攻击的方式进行解决,来平复自己的内心。有时幼儿在礼貌用语或者说话的语气上表达不当,也会造成一定的冲突行为。

经验不足导致的。菲菲在摔倒之后非常生气,去老师那里告状说小虎打他,也不接受小虎的道歉,这个时期的幼儿还不能站在其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她不知道小虎虽然把她推倒了,但是小虎的动机是好的,他只是热情去打招呼。幼儿的身体发展还不是灵活,有时会不经意的触碰其他幼儿或者做出的动作幅度太大,就会影响到幼儿的心情或利益导致冲突的发生,小虎看到菲菲后很高兴,跑去打招呼,若是速度慢一点就不会导致的冲突的发生。由于社会认知较低,幼儿会误解他人动作的意图,也许只是为了打声招呼,或者动作稍微有些夸张,而被其他幼儿误会成打人或者威胁,导致冲突的发生,例如菲菲一直认为小虎是有意推她的,不接受小虎的道歉。

有着特殊的认知。幼儿在这个时期认为,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规则,人人都要遵守规则。一旦发现有人不遵守原本的规则和秩序,幼儿就会积极去维护。另外,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教师也会给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幼儿就会关心和维护班级规则、社会规则、游戏规则。在出现不符合规则的行为时幼儿就会出面阻止,此时,违反规则的幼儿就会出现反抗的行为和动作,导致冲突的产生。小丽去阻止小飞玩耍,第一,小飞侵犯了小丽的利益,因为他没有排队而是跑到小丽的前面。第二,因为来说过玩滑梯要排队才可以,这是这个游戏的规则,而小飞没有遵守,所以小丽去阻止小飞,造成冲突的产生。

(二)引起幼儿同伴冲突的外部原因及类型

幼儿日常接触的人和物也会导致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根据幼儿接触的外部因素将幼儿同伴冲突分为,因争抢交往资源导致的同伴冲突;因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导致的同伴冲突。

往会造成了矛盾冲突的升级,小刚的父母都是常年在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可能造成父爱和母爱的缺失,为了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注意,才会选择捉弄他人等一系列错误的方式导致与同伴产生冲突。因父母常年在外,造成幼儿父爱母爱的缺失,或者由于工作的原因对幼儿关注不够等因素,幼儿也会采取一些暴力行为,为了博取教师、家长或同伴的关注。幼儿的挑衅和语言攻击也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运用武力或言语中伤的方式,或家长在遇到不顺心、不容易解决的事件选择谩骂或动用武力的方式去解决,幼儿也会依样学样,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也会以暴力或言语中伤的方式进行解决,造成幼儿之间的冲突的形成。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家长就是幼儿教师,幼儿与教师接触的时间较多,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