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总控工培训《乙醛氧化制醋酸工艺仿真软件氧化》指导书

化工总控工培训《乙醛氧化制醋酸工艺仿真软件氧化》指导书
化工总控工培训《乙醛氧化制醋酸工艺仿真软件氧化》指导书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系

实习(实训)指导书

(乙醛氧化制醋酸氧化工段仿真部分)

专业班级:15精化班

实习名称:化工总控工实训

实习时间:2016-2017-1

第16周至第17周

实习人数:51人

指导教师:陈颖峰、车文成、张燕、王丹菊、胡鑫鑫系主任:董利

审核日期: 2016.12.05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1)

2.1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 (1)

2.2工艺流程简述 (3)

2.2.1 装置流程简述 (3)

2.2.2 氧化系统流程简述 (3)

第三章工艺技术指标 (3)

3.1控制指标 (3)

3.2分析项目 (5)

第四章岗位操作法 (5)

4.1冷态开车/装置开工 (5)

4.1.1 开工应具备的条件 (5)

4.1.2 引公用工程 (5)

4.1.3 N2吹扫、置换气密 (5)

4.1.4 系统水运试车 (5)

4.1.5 酸洗反应系统 (5)

4.1.6 全系统大循环和精馏系统闭路循环 (6)

4.1.7 第一氧化塔配制氧化液 (6)

4.1.8 第一氧化塔投氧开车 (6)

4.1.9 第二氧化塔投氧 (7)

4.1.10 吸收塔投用 (8)

4.1.11氧化塔出料 (8)

4.2正常停车 (8)

4.2.1 氧化系统停车 (8)

4.3紧急停车 (8)

4.3.1 事故停车 (8)

4.3.2 紧急停车 (9)

4.4岗位操作法 (9)

4.4.1 第一氧化塔 (9)

4.4.2 第二氧化塔(T102) (10)

4.4.3 洗涤液罐 (10)

4.5联锁停车 (10)

第一章 概述

乙酸又名醋酸,英文名称为acetic acid ,是具有刺激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无水乙酸在低温时凝固成冰状,俗称冰醋酸。在16.7℃以下时,纯乙酸呈无色结晶,其沸点是118℃。乙酸蒸气刺激呼吸道及粘膜(特别是对眼睛的粘膜),浓乙酸可灼烧皮肤。乙酸是重要的有机酸之一。其结构式是:

乙酸是稳定的化合物;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在强酸(H2SO4或HCl )存在下,乙酸与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

乙酸是许多有机物的良好溶剂,能与水、醇、酯和氯仿等溶剂以任意比例相混合。乙酸除用作溶剂外,还有广泛的用途,在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用途遍及醋酸乙烯、醋酸纤维素、醋酸酯类等多种领域。乙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备多种乙酸衍生物如乙酸酐、氯乙酸、乙酸纤维素等,适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纺织印染、发酵制氨基酸,也作为杀菌剂。在食品工业中,乙酸作为防腐剂;在有机化工中,乙酸裂解可制得乙酸酐,而乙酸酐是制取乙酸纤维的原料。另外,由乙酸制得聚酯类,可作为油漆的溶剂和增塑剂;某些酯类可作为进一步合成的原料。在制药工业中,乙酸是制取阿司匹林的原料。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作为天然橡胶制造工业中的胶乳凝胶济,照相的显像停止剂等。

乙酸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期乙酸是由植物原料加工而获得或者通过乙醇发酵的方法制得,也有通过木材干馏而获得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出了乙酸的多种合成工艺,包括烷烃、烯烃及其酯类的氧化,其中应用最广的是乙醛氧化法制备乙酸。下面主要介绍乙醛氧化法制备乙酸。

第二章 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2.1 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

乙醛首先与空气或氧气氧化成过氧醋酸,而过氧醋酸很不稳定,在醋酸锰的催化下发生分解,同时使另一分子的乙醛氧化,生成二分子乙酸。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CH 3CHO+O 2→CH 3COOOH

CH 3COOOH+CH 3CHO →2CH3COOH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

H 3C

OH

O

CH 3CHO + 1/2O 2 → CH 3COOH + 292.0kj/mol

在氧化塔内,还有一系列的氧化反应,主要副产物有甲酸、甲酯、二氧化碳、水、醋酸甲酯等。

CH 3COOOH →CH3OH+CO 2

CH 3OH+CO 2→HCOOH+ H 2O

CH 3COOOH+ CH 3COOH →CH 3COOCH 3+ CO 2+ H 2O CH 3OH+ CH 3COOH →+ H 2O CH 3OH →CH 4+CO

CH 3CH 2OH+ CH 3COOH →CH 3COOC 2H 5 + H 2O CH 3CH 2OH+ HCOOH →HCOOC 2H 5 + H 2O 3CH 3CHO+3O 2→HCOOH+ 2CH 3COOH+ CO 2+ H2O 4CH 3CHO+5O 2→4CO 2+ 4H 2O

3CH 3CHO+2O 2→CH 3CH(OCOCH 3)2+ H2O 2CH 3COOH →CH 3COCH 3+ CO 2+ H2O CH 3COOH →CH 4+CO 2

乙醛氧化制醋酸的反应机理一般认为可以用自由基的链接反应机理来进行解释,常温下乙醛就可以自动地以很慢的速度吸收空气中的氧而被氧化生成过氧醋酸。 CH 3CHO+O 2→

过氧醋酸以很慢的速度分解生成自由基。

CH 3COOOH → + OH

自由基CH3COO 引发下列的链锁反应: + CH 3CHO → CH 3CO + CH 3COOH

CH 3CO + O2 →

C

H 3C O

O

OH

C

H 3C O

O

C

H 3C

O

C

H 3C O

O

O C

H 3C O

O

C H 3C O

O

+ CH 3CHO → + CH 3COOOH

+ CH 3CHO → 2 CH 3COOH

自由基引发一系列的反应生成醋酸。但过氧醋酸是一个极不安定的化合物,积

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分解而引起爆炸。因此,该反应必须在催化剂存在下才能顺利进行。催化剂的作用是将乙醛氧化时生成的过氧醋酸及时分解成醋酸,而防止过氧醋酸的积累、分解和爆炸。 2.2 工艺流程简述 2.2.1 装置流程简述

本反应装置系统采用双塔串联氧化流程,主要装置有第一氧化塔T101、第二氧化塔T102、尾气洗涤塔T103、氧化液中间贮罐V102、碱液贮罐V105。其中T101是外冷式反应塔,反应液由循环泵从塔底抽出,进入换热器中以水带走反应热,降温后的反应液再由反应器的中上部返回塔内;T102是内冷式反应塔,它是在反应塔内安装多层冷却盘管,管内以循环水冷却。

乙醛和氧气首先在全返混型的反应器-第一氧化塔T101中反应(催化剂溶液直接进入T101内),然后到第二氧化塔T102中,通过向T102中加氧气,进一步进行氧化反应(不再加催化剂)。第一氧化塔T101的反应热由外冷却器E102A/B 移走,第二氧化塔T102的反应热由内冷却器移除,反应系统生成的粗醋酸送往蒸馏回收系统,制取醋酸成品。

蒸馏采用先脱高沸物,后脱低沸物的流程。 粗醋酸经氧化液蒸发器E201脱除催化剂,在脱高沸塔T201中脱除高沸物,然后在脱低沸塔T202中脱除低沸物,再经过成品蒸发器E206脱除铁等金属离子,得到产品醋酸。

从低沸塔T202顶出来的低沸物去脱水塔T203回收醋酸,含量99%的醋酸又返回精馏系统,塔T203中部抽出副产物混酸,T203塔顶出料去甲酯塔T204。甲酯塔塔顶产出甲酯,塔釜排出废水去中和池处理。 2.2.2 氧化系统流程简述

乙醛和氧气按配比流量进入第一氧化塔(T101),氧气分两个入口入塔,上口和下口通氧量比约为1:2,氮气通入塔顶气相部分,以稀释气相中氧和乙醛。

乙醛与催化剂全部进入第一氧化塔,第二氧化塔不再补充。氧化反应的反应热由氧化液冷却器(E102A/B )移去,氧化液从塔下部用循环泵(P101A/B )抽出,经过冷却器(E102 A/B )循环回塔中,循环比(循环量:出料量)约110~140:1。冷却器出口氧化液温度为60℃,塔中最高温度为75~78℃,塔顶气相压力0.2Mpa (表),

C H 3C

O O OH

出第一氧化塔的氧化液中醋酸浓度在92~95%,从塔上部溢流去第二氧化塔(T102)。

第二氧化塔为内冷式,塔底部补充氧气,塔顶也加入保安氮气,塔顶压力0.1Mpa(表),塔中最高温度约85℃,出第二氧化塔的氧化液中醋酸含量为97~98%。

第一氧化塔和第二氧化塔的液位显示设在塔上部,显示塔上部的部分液位(全塔高90%以上的液位)。

出氧化塔的氧化液一般直接去蒸馏系统,也可以放到氧化液中间贮罐(V102)暂存。中间贮罐的作用是:正常操作情况下做氧化液缓冲罐,停车或事故时存氧化液,醋酸成品不合格需要重新蒸馏时,由成品泵(P402)送来中间贮存,然后用泵(P102)送蒸馏系统回炼。

两台氧化塔的尾气分别经循环水冷却的冷却器(E101)中冷却,凝液主要是醋酸,带少量乙醛,回到塔顶,尾气最后经过尾气洗涤塔(T103)吸收残余乙醛和醋酸后放空,洗涤塔采用下部为新鲜工艺水,上部为碱液,分别用泵(P103、P104)循环。洗涤液温度常温,洗涤液含醋酸达到一定浓度后(70~80%),送往精馏系统回收醋酸,碱洗段定期排放至中和池。

第三章工艺技术指标

3.1 控制指标

3.2 分析项目

4.1 冷态开车/装置开工

说明:斜体字部分是在仿真范围外或必须和其它工段配合的操作。

4.1.1 开工应具备的条件

(1)检修过的设备和新增的管线,必须经过吹扫、气密、试压、置换合格(若是氧气系统,还要脱酯处理)

(2)电气、仪表、计算机、联锁、报警系统全部调试完毕,调校合格、准确好用。

(3)机电、仪表、计算机、化验分析具备开工条件,值班人员在岗。

(4)备有足够的开工用原料和催化剂。

4.1.2 引公用工程

4.1.3 N2吹扫、置换气密

4.1.4 系统水运试车

4.1.5 酸洗反应系统

(1)首先将尾气吸收塔T103的放空阀V45打开;从罐区V402(开阀V57)将酸送入V102中,而后由泵P102向第一氧化塔T101进酸,T101见液位(约为2%)后停泵P102,停止进酸。“快速灌液”说明,向T101灌乙酸时,选择“快

速灌液”按钮,在LIC101有液位显示之前,灌液速度加速10倍,有液位显示之后,速度变为正常;对T102灌酸时类似。使用“快速灌液”只是为了节省操作时间,但并不符合工艺操作原则,由于是局部加速,有可能会造成液体总量不守衡,为保证正常操作,将“快速灌液”按钮设为一次有效性,即:只能对该按钮进行一次操作,操作后,按钮消失;如果一直不对该按钮操作,则在循环建立后,该按钮也消失。该加速过程只对“酸洗”和“建立循环”有效。

(2)开氧化液循环泵P101,循环清洗T101;

(3)用N2将T101中的酸经塔底压送至第二氧化塔T102,T102见液位后关来料阀停止进酸;

(4)将T101和T102中的酸全部退料到V102中,供精馏开车;

(5)重新由V102向T101进酸,T101液位达30%后向T102进料,精馏系统正常出料,建立全系统酸运大循环。

4.1.6 全系统大循环和精馏系统闭路循环

(1)氧化系统酸洗合格后,要进行全系统大循环:

V402 T101 T102 E201 T201 T202 T203 V209

E206 V204 V402

(2)在氧化塔配制氧化液和开车时,精馏系统需闭路循环。脱水塔T203全回流操作,成品醋酸泵P204向成品醋酸储罐V402出料,P402将V402中的酸送到氧化液中间罐V102,由氧化液输送泵P102送往氧化液蒸发器E201构成下列循环:(属另一工段)

顶顶全回流

T201 T202 T203

E206 P204 V402 P402

E201 P102 V102 等待氧化开车正常后逐渐向外出料。

4.1.7 第一氧化塔配制氧化液

向T101中加醋酸,见液位后(LIC101约为30%),停止向T101进酸。向其中加入少量醛和催化剂,同时打开泵P101A/B打循环,开E102A通蒸汽为氧化液循环液通蒸汽加热,循环流量保持在700000KG/H(通氧前),氧化液温度保持在70~76℃,

直到使浓度符合要求(醛含量约为7.5%)。

4.1.8 第一氧化塔投氧开车

(1)开车前联锁投入自动;

(2)投氧前氧化液温度保持在70~76?C,氧化液循环量FIC104控制在

700000KG/H。

(3)控制FIC101 N2流量为120 M3/H

(4)按如下方式通氧:

a)用FIC110小投氧阀进行初始投氧,氧量小于100M3/H开始投。首先特别注意两个参数的变化:

LIC101液位上涨情况;尾气含氧量AIAS101三块表是否上升。

其次,随时注意塔底液相温度、尾气温度和塔顶压力等工艺参数的变化。

如果液位上涨停止然后下降,同时尾气含氧稳定,说明初始引发较理想,逐渐提高投氧量。

b)当FIC-110小调节阀投氧量达到320M3/H时,启动FIC-114调节阀,在FIC-114增大投氧量的同时减小FIC-110小调节阀投氧量直到关闭。

c)FIC-114投氧量达到1000M3/H后,可开启FIC-113上部通氧,FIC-113与FIC-114的投氧比为1:2。

原则要求:投氧在0~400M3/H之内,投氧要慢。如果吸收状态好,要多次小量增加氧量。400~1000M3/H之内,如果反应状态好要加大投氧幅度,特别注意尾气的变化及时加大N2量。

d)T101塔液位过高时要及时向T102塔出一下料。当投氧到400M3/H时,将循环量逐渐加大到850000KG/H;当投氧到1000M3/H时,将循环量加大到1000M3/H。循环量要根据投氧量和反应状态的好坏逐渐加大。同时根据投氧量和酸的浓度适当调节醛和催化剂的投料量。

(5)调节方式:

a)将T101塔顶保安N2开到120M3/H,氧化液循环量FIC104调节为500000~700000KG/H,塔顶PIC109A/B控制为正常值0.2Mpa。将氧化液冷却器(E102A/B)中的一台E102A改为投用状态,调节阀TIC104B备用。关闭E102A的冷却水,通入蒸汽给氧化液加热,使氧化液温度稳定在70~76?C。调节T101塔液位为25±5%,关闭出料调节阀LIC101,按投氧方式以最小量投氧,同时观察液位、气液相温度及塔顶、尾气中含氧量变化情况。当液位升高至60%以上时需向T102塔出料降低一下液位。当尾气含氧量上升时要加大FIC101氮气量,若继续上升氧含量达到5%(v)打开FIC103旁路氮气,并停止提氧。若液位下降一定量后处于稳定,尾气含氧量下降为正常值后,氮气调回120m3/H,含氧仍小于5%并有回降趋势,液相温度上升快,气相温度上升慢,有稳定趋势,此时小量增加通氧量,同时观察各项指标。若正常,继续适当增加通氧量,直至正常。

待液相温度上升至84?C时,关闭E102A加热蒸汽。当投氧量达到1000M3/H以上时,且反应状态稳定或液相温度达到90?C时,关闭蒸汽,开始投冷却水。开TIC104A,注意开水速度应缓慢,注意观察气液相温度的变化趋势,当温度稳定后再提投氧量。投水要根据塔内温度勤调,不可忽大忽小。在投氧量增加的同时,要对氧化液循环

量做适当调节。

b)投氧正常后,取T101氧化液进行分析,调整各项参数,稳定一段时间后,根据投氧量按比例投醛,投催化剂。液位控制为35±5%向T102出料。

c)在投氧后,来不及反应或吸收不好,液位升高不下降或尾气含氧增高到5%时,关小氧气,增大氮气量后,液位继续上升至80%或含氧继续上升至8%,联锁停车,继续加大氮气量,关闭氧气调节阀。取样分析氧化液成分,确认无问题时,再次投氧开车。

4.1.9 第二氧化塔投氧

(1)待T-102塔见液位后,向塔底冷却器内通蒸汽保持氧化液温度在80?C,控制液位35±5%,并向蒸馏系统出料。取T-102塔氧化液分析。

(2)T-102塔顶压力PIC112控制在0.1Mpa,塔顶氮气FIC-105保持在90M3/H。由T102塔底部进氧口,以最小的通氧量投氧,注意尾气含氧量。在各项指标不超标的情况下,通氧量逐渐加大到正常值。当氧化液温度升高时,表示反应在进行。停蒸汽开冷却水TIC-105,TIC-106,TIC-108,TIC-109使操作逐步稳定。

4.1.10 吸收塔投用

(1)打开V49,向塔中加工艺水湿塔。

(2)开阀V50,向V105中备工艺水

(3)开阀V48,向V103中备料(碱液)

(4)在氧化塔投氧前开P103A/B向T103中投用工艺水

(5)投氧后开P104A/B向T103中投用吸收碱液

(5)如工艺水中醋酸含量达到80%时,开阀V51向精馏系统排放工艺水。

4.1.11氧化塔出料

(1)当氧化液符合要求时,开LIC102和阀V44向氧化液蒸发器E201出料。用LIC102控制出料量。

4.2 正常停车

4.2.1 氧化系统停车

(1)将FIC102切至手动,关闭FIC-102,停醛。

(2)将FIC114逐步将进氧量下调至1000m3/H。注意观察反应状况,当第一氧化塔T101中醛的含量降至0.1以下时,立即关闭FIC114、FICSQ106,关闭T101、T102进氧阀。

(3)开启T101、T102塔底排,逐步退料到V-102罐中,送精馏处理。停P101泵,将氧化系统退空。

4.3 紧急停车

4.3.1 事故停车

主要是指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仪表和设备上的故障而引起的被迫停车。采取的措施如下:

(1)首先关掉FICSQ102、FIC112、FIC301三个进物料阀。然后关闭进氧进醛线上的塔壁阀。

(2)根据事故的起因控制进氮量的多少,以保证尾气中含氧小于5%(V)。

(3)逐步关小冷却水直到塔内温度降为60?C,关闭冷却水TIC104A/B。

(4)第二氧化塔关冷却水由下而上逐个关掉并保温60 C。

4.3.2 紧急停车

生产过程中,如遇突发的停电、停仪表风、停循环水、停蒸汽等而不能正常生产时,应做紧急停车处理。

(1)紧急停电

仪表供电可通过蓄电池逆变获得,供电时间30分钟;所有机泵不能自动供电。1.氧化系统

正常来说,紧急停电P101泵自动联锁停车。

a)马上关闭进氧进醛塔壁阀。

b)及时检查尾气含氧及进氧进醛阀门是否自动连锁关闭。

2.精馏系统

此时所有机泵停运。

a)首先减小各塔的加热蒸汽量。

b)关闭各机泵出口阀,关闭各塔进出物料阀。

c)视情况对物料做具体处理。

3.罐区系统

a)氧化系统紧急停车后,应首先关闭乙醛球罐底出料阀及时将两球罐保压。

b)成品进料及时切换至不合格成品罐V403。

(2)紧急停循环水

停水后立即做紧急停车处理。停循环水时PI508压力在0.25Mpa连锁动作(目前未投用)。FICSQ102、FIC112、FIC301三电磁阀自动关闭。

1.氧化系统停车步骤同事故停车。注意氧化塔温度不能超得太高,加大氧化液循环量。

1.精馏系统

a)先停各塔加热蒸汽,同时向塔内充氮,保持塔内正压。

b)待各塔温度下降时,停回流泵,关闭各进出物料阀。

(1)紧急停蒸汽

同事故停车。

(2)紧急停仪表风

所有气动薄膜调节阀将无法正常启动,应做紧急停车处理。

1.氧化系统

应按紧急停车按钮,手动电磁阀关闭FIC102、FIC103、FIC106三个进醛进氧阀。然后关闭醛氧线塔壁阀,塔压力及流量等的控制要通过现场手动副线进行调整控制。其他步骤同事故停车。

2.精馏系统

所有蒸汽流量及塔罐液位的控制要通过现场手动进行操作。停车步骤同二。

4.4 岗位操作法

4.4.1 第一氧化塔

塔顶压力 0.18~0.2Mpa(表),由PIC109A/B控制。

循环比(循环量与出料量之比)为110~140之间,由循环泵进出口跨线截止

阀控制,由FIC104控制,液位35±15%,由LIC101控制。

进醛量满负荷为9.86吨乙醛/小时,由FICSQ102控制,根据经验最低投料负荷为66%,一般不许低于60%负荷,投氧不许低于1500M3/H。

满负荷进氧量设计为2871M3/H由FI108来计量。进氧,进醛配比为氧:醛=0.35~0.4(WT),根据分析氧化液中含醛量,对氧配比进行调节。氧化液中含醛量一般控制为3~4×10-2(WT)。

上下进氧口进氧的配比约为1:2。

塔顶气相温度控制与上部液相温差大于13℃,主要由充氮量控制。

塔顶气相中的含氧量<5×10-2(<5%),主要由充氮量控制。

塔顶充氮量根据经验一般不小于80M3/H,由FIC101调节阀控制。

循环液(氧化液)出口温度TI103F为60±2℃,由TIC104控制E102的冷却水量来控制。

塔底液相温度TI103A为77±1℃,由氧化液循环量和循环液温度来控制。

4.4.2 第二氧化塔(T102)

塔顶压力为0.1±0.02MPa,由PIC112A/B控制

液位35±15%,由LIC102控制

进氧量:0~160M3/H,由FICSQ106控制。根据氧化液含醛来调节。

氧化液含醛为0.3×10-2以下

塔顶尾气含氧量<5%,主要由充氮量来控制。

塔顶气相温度TI106H控制与上部液相温差大于15℃,主要由氮气量来控制。

塔中液相温度主要由各节换热器的冷却水量来控制。

塔顶N2流量根据经验一般不小于60M3/H为好,由FIC105控制。

4.4.3 洗涤液罐

V103液位控制0~80%,含酸大于70~80×10-2就送往蒸馏系统处理。送完后,加盐水至液位35%。

4.5 联锁停车

开启INTERLOCK,当T101、T102的氧含量高于8%或液位高于80%,V6、V7关闭,联锁停车。

取消联锁的方法:

若联锁条件没消除(T101、T102的氧含量高于8%或液位高于80%),点击“INTERLOCK”按钮,使之处于弹起状态,然后点击“RESET”按钮即可;

若联锁条件已消除(T101、T102的氧含量低于8%且液位低于80%),直接点击“RESET”按

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试题五

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试题(五)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职业道德规范中(C )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 2、正确的求职择业态度是(A )。 A、正视现实,先就业后择业 B、与其到一个不如意的单位,不如先等等在说 C、一步到位 D、无所谓 3、专业设置的依据是(A )。 A、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 B、学校创收的需要 C、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 D、学生的需求 4、福尔马林溶液的有效成分是( B )。 A.石炭酸B.甲醛C.谷氨酸钠D.对甲基苯酚 5、工业生产乙烯中,乙烯精馏塔塔顶出料成分有( B )。 A.乙烯B.乙烯、甲烷、氢气 C.甲烷、氢气D.乙烯、甲烷 6、配合物的命名基本上遵循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先命名( B )。 A.阳离子再命名阴离子B.阴离子再命名阳离子 C.阴阳离子再命名阴离子D.以上都可以 7、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出的SOz造成的,收集一定量的雨水每隔一 段时间测定酸雨的pH,随时间的推移测得pH( B )。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至某一定值 C.不变D.无法判断是否变化 8、为了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 ①对硫酸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和废液实行综合利用。②充分利用硫 酸工业生产中的“废热”。③不把硫酸工厂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和环保要求高的地区。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全正确 9、下列物质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 反应而褪色的是( C )。 A.苯B.甲苯C.乙烯D.乙烷 10、在滴定分析中常用的酸性KMn04测定某还原性物质的含量,反应中KMn04 的还原产物为( D )。 A.Mn02 B.K2Mn04 C.Mn(OH)2 D.Mn2+ 11、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发生一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从Tl升高到T2,压 力从p1升高到p2,则( B )。 A.Q>0,W>0,△U>O B.Q=0,W=0,△U=0 C.Q=0,W>0,△U<0 D.Q>0,w=0,△U>O 12、将Mg、Al、Zn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完全后,放出的氢 气质量相同,其可能原因是( C )。 A.放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相同,盐酸足量 B.放入的Mg、Al、Zn的质量比为12:18:32.5,盐酸足量 C.盐酸质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 D.放入盐酸的质量比为3:2:1,反应后无盐酸剩余

化工总控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化工总控工 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XXX学校

化工总控工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范围及对象 应往届年度大中专毕业生、待业人员、下岗人员 (二)培训时间 3—5个月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以区域经济内的典型化工产品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掌握化学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化工总控工(初级及以上)岗位操作能力,面向化工、食品及其相关产业,能胜任化工生产一线的化工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与产品质量检验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四、职业能力描述 (一)基本知识要求 1. 掌握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艺术、人际沟通、社会实践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基本知识。 2. 掌握从事石油化工生产运行过程所必需的基础化学化工基础知识。 3. 掌握石油化工生产岗位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4. 掌握石油化工仪表名称、功能和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5. 掌握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方面的知识。 6. 掌握石油化工工艺流程、石油化工工艺控制点设置控制要求、石油化工工艺物料性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7. 掌握DCS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二)职业素质要求 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爱岗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章守法意识;廉洁自律,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保守职业秘密。 职业行为:增强学生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拥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树立文明生产,团结协作,热爱集体,求新追优。

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择业观,拥有健康的择业心态,正确的择业方法、独立分析工作取向决策的能力。 (三)核心技能 1. 专业能力 简单石油化工生产工艺和基本设备图的阅读能力。 石油化工工艺操作能力。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控制能力。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保养能力。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能力。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常见问题的发现能力。 2. 方法能力 具有阅读有关技术资料,拓展学习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标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具有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能力。 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 自主学习、自我提高能力:能不断更新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自我提高意识强。 自我控制、管理与评价能力:具有自我教育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安排并有效利用时间完成阶段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能正确的评价自我和他人的能力。 创新能力: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发现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 社会能力: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良好的职业品格和严谨的行为规范。 具备较强的团队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会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 具备质量控制与节能环保意识。 (四)对应职业、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

化工高级工_化工总控工试题库

化工高级工_化工总控工试题库 专业资料 化工总控工技能鉴定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 化工单元操作的特点是( )。 A.属于物理性操作 B.属于化学性操作 C.属于专用操作 D.遵循不同基本原理 2. 理想流体在水平管道中流动,若某处管道截面缩小时,则动能( )。 A.减少 B.增大 C.不变 D.不能确定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液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气液粘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湍流时,摩擦系数λ与管壁粗糙度无关, B.滞流时,摩擦系数λ与Re成正比 C.理想流体在流动时的内摩擦力为零 D.滞流时,摩擦系数λ与管壁粗糙度大小有关 35. 密度为1000kg/m,粘度为1mPa.s的水在φ108×4mm的无缝钢管内流动,流速为3m/s,则流动类型为( )。 A.滞流 B.湍流 C.无法确定 D.过渡流 6. 用U形压差计,测量某一点压强时,如果是R在通大气一侧。则读数为( )。 A.大气压 B.绝压 C.真空度 D.表压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稳定流动的并联管路中,主管流量等于各并联管路流量之和。 B.在稳定流动的并联管路中,并联管路各支管段的压力降相等。 C.往复泵的排液能力与结构及管路情况有关。 D.当液面上方的压强一定时,静止液体内任一点压强的大小与该点距离液面的深度成正比。 38. 标准状态下,煤气的密度为0.464kg/m,则该煤气在104kPa及25?时的密度为:( )。 3333A.0.436kg/m B.0.646kg/m C.0.634 kg/m D.0.342 kg/m 9. 鲁南地区的大气压约为100kPa,当某设备的压力表读数为0. 1MPa时,那么保持同样的操作条件,在高原地区操作时其表压为( ) kPa。(已知高原地区的大气压为90 kPa)。 A.10 B.190 C.290 D.110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谓绝热压缩是指在压缩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毫无热量交换。 B.往复式压缩机的容积系数等于零时,其吸气量也为零。 C.用阀门开度调节管路流量其实质是通过改变管路截面大小,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D.多级压缩时,每一级的压缩比,约等于总压缩比的级数次根。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泵都可用出口阀来调节流量。 B.沉降速度大的颗粒容易从流体中分离出来。 C.当两个给热系数相差较大时,欲提高传热系数K值,关键在于提高较大的α值。 D.对间壁式换热器,壁温总是比较接近热阻大的那一侧流体的温度。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工总控工仿真指导书

换热器单元仿真实训指导书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化工教研室 2011年4月

目录 一、工艺流程说明 (2) 1、工艺说明 (2) 2、本单元复杂控制方案说明 (2) 3、设备一览 (3) 二、换热器单元操作规程 (3) 1、开车操作规程 (3) 2、正常操作规程 (4) 3.停车操作规程 (4) 4、仪表及报警一览表 (6) 三、事故设置一览 (7) 四、仿真界面 (8) 附:思考题 (10)

一、工艺流程说明 1、工艺说明 换热器是进行热交换操作的通用工艺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石油化工、动力、冶金等工业部门,特别是在石油炼制和化学加工装置中,占有重要地位。换热器的操作技术培训在整个操作培训中尤为重要。 本单元设计采用管壳式换热器。来自界外的92℃冷物流(沸点:198.25℃)由泵P101A/B 送至换热器E101的壳程被流经管程的热物流加热至145℃,并有20%被汽化。冷物流流量由流量控制器FIC101控制,正常流量为12000kg/h 。来自另一设备的225℃热物流经泵P102A/B 送至换热器E101与注经壳程的冷物流进行热交换,热物流出口温度由TIC101控制(177℃)。 为保证热物流的流量稳定,TIC101采用分程控制,TV101A 和TV101B 分别调节流经E101和副线的流量,TIC101输出0%~100%分别对应TV101A 开度0%~100%,TV101B 开度100~0%。 2、本单元复杂控制方案说明 TIC101的分程控制线: 0.0% 100% 0.0% 100.0% TV101A TV101B 调节器输出 位阀 补充说明:

化工总控工培训《乙醛氧化制醋酸工艺仿真软件氧化》指导书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系 实习(实训)指导书 (乙醛氧化制醋酸氧化工段仿真部分) 专业班级:15精化班 实习名称:化工总控工实训 实习时间:2016-2017-1 第16周至第17周 实习人数:51人 指导教师:陈颖峰、车文成、张燕、王丹菊、胡鑫鑫系主任:董利 审核日期: 2016.12.05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1) 2.1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 (1) 2.2工艺流程简述 (3) 2.2.1 装置流程简述 (3) 2.2.2 氧化系统流程简述 (3) 第三章工艺技术指标 (3) 3.1控制指标 (3) 3.2分析项目 (5) 第四章岗位操作法 (5) 4.1冷态开车/装置开工 (5) 4.1.1 开工应具备的条件 (5) 4.1.2 引公用工程 (5) 4.1.3 N2吹扫、置换气密 (5) 4.1.4 系统水运试车 (5) 4.1.5 酸洗反应系统 (5) 4.1.6 全系统大循环和精馏系统闭路循环 (6) 4.1.7 第一氧化塔配制氧化液 (6) 4.1.8 第一氧化塔投氧开车 (6) 4.1.9 第二氧化塔投氧 (7) 4.1.10 吸收塔投用 (8) 4.1.11氧化塔出料 (8) 4.2正常停车 (8) 4.2.1 氧化系统停车 (8) 4.3紧急停车 (8) 4.3.1 事故停车 (8) 4.3.2 紧急停车 (9) 4.4岗位操作法 (9) 4.4.1 第一氧化塔 (9) 4.4.2 第二氧化塔(T102) (10) 4.4.3 洗涤液罐 (10) 4.5联锁停车 (10)

第一章 概述 乙酸又名醋酸,英文名称为acetic acid ,是具有刺激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无水乙酸在低温时凝固成冰状,俗称冰醋酸。在16.7℃以下时,纯乙酸呈无色结晶,其沸点是118℃。乙酸蒸气刺激呼吸道及粘膜(特别是对眼睛的粘膜),浓乙酸可灼烧皮肤。乙酸是重要的有机酸之一。其结构式是: 乙酸是稳定的化合物;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在强酸(H2SO4或HCl )存在下,乙酸与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 乙酸是许多有机物的良好溶剂,能与水、醇、酯和氯仿等溶剂以任意比例相混合。乙酸除用作溶剂外,还有广泛的用途,在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用途遍及醋酸乙烯、醋酸纤维素、醋酸酯类等多种领域。乙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备多种乙酸衍生物如乙酸酐、氯乙酸、乙酸纤维素等,适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纺织印染、发酵制氨基酸,也作为杀菌剂。在食品工业中,乙酸作为防腐剂;在有机化工中,乙酸裂解可制得乙酸酐,而乙酸酐是制取乙酸纤维的原料。另外,由乙酸制得聚酯类,可作为油漆的溶剂和增塑剂;某些酯类可作为进一步合成的原料。在制药工业中,乙酸是制取阿司匹林的原料。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作为天然橡胶制造工业中的胶乳凝胶济,照相的显像停止剂等。 乙酸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期乙酸是由植物原料加工而获得或者通过乙醇发酵的方法制得,也有通过木材干馏而获得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出了乙酸的多种合成工艺,包括烷烃、烯烃及其酯类的氧化,其中应用最广的是乙醛氧化法制备乙酸。下面主要介绍乙醛氧化法制备乙酸。 第二章 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2.1 生产方法及反应机理 乙醛首先与空气或氧气氧化成过氧醋酸,而过氧醋酸很不稳定,在醋酸锰的催化下发生分解,同时使另一分子的乙醛氧化,生成二分子乙酸。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CH 3CHO+O 2→CH 3COOOH CH 3COOOH+CH 3CHO →2CH3COOH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 H 3C OH O

化工总控工培训方案word版本

化工总控工培训方案

化工总控工决赛技术方案 为更好的推进2019化工总控工国家行业职业竞赛工作,调动广大员工学习知识、钻研技术的积极性,为技术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搭建展示的舞台,使员工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特制订该培训方案。 一、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陈勇江 副组长:王明武、陈江、魏燕 组员:培训:张景明、孙万明 二、领导小组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职责:全面负责分析化验员职业技能大赛培训指导工作,监督检查是否严格按照职业技能大赛计划开展培训工作,负责职业技能大赛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相关部门协调工作。 (二)组员职责:保障试剂供应及员工培训考核工作,负责定期提出培训学习要求,监督检查培训学习进度和培训效果,负责辅导学员的理论学习和实操练习、考试试卷命题、打印、监考、试卷批改、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考试、考评成绩进行点评和总结等工作。 三、参赛人员选拔: 由集团下属各有关公司质检部门,根据理论、实操成绩,再结合平时综合表现于8月30日前各选拔3名选手。(其中2名参赛选手,1名后备选手)报至大学(具体名额自愿不限、待定)进行集中统一培训。 四、培训方式及内容:

根据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采取集中统一培训。理论知识考核试题按《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及以上出题,满分100分。 (一)理论培训安排: 1.培训时间:2019年7月30日(待定)至选拔赛和大赛(具体时间待通知)。 2.培训地点:中泰大学 (二)实操培训内容 1. 授课时间:8月1日-9月25日。内容大赛赛项。 选用分离设备(精馏单元、吸收解吸单元)、传热设备(管式加热炉)、压缩设备(CO2压缩机)、反应单元(固定床反应器、间歇釜反应器),要求选手根据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单元冷态开车(6选4)、正常停车工况(6选2)、稳态运行及事故处理。。 化工生产虚拟现实3D仿真软件

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

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 按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对从事化工生产控制的操作工,除要求能遵守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化工生产基础知识外,还应当具备从事化工生产的基本技能。各项具体要求如下: 1.职业道德 化工岗位职业守则 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②按章操作,确保安全。 ③认真负责,诚实守信。 ④遵规守纪,着装规范。 ⑤团结协作,相互尊重。 ⑥节约成本,降耗增效。 ⑦保护环境,文明生产。 ⑧不断学习,努力创新。 2.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1)化学基础知识 ① 无机化学基本知识。 ② 有机化学基本知识。

③ 分析化学基本知识。 ④ 物理化学基本知识。(2)化工基础知识 ① 流体力学知识 a、流体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b、流体静力学。 c、流体输送基本知识。 ② 传热学知识 a、传热的基本概念。 b、传热的基本方程。 c、传热学应用知识。 ③ 传质知识 a传质基本概念。 b传质基本原理。 ④ 压缩、制冷基础知识 a、压缩基础知识。 b、制冷基础知识。

⑤ 干燥知识 a、干燥基本概念。 b、干燥的操作方式及基本原理。 c、干燥影响因素。 ⑥精馏知识 a、精馏基本原理。 b、精馏流程。 c、精馏塔的操作。 d、精馏的影响因素。 ⑦ 结晶基础知识 ⑧ 气体的吸收基本原理 ⑨ 蒸发基础知识 ⑩ 萃取基础知识 (3)催化剂基础知识 (4)识图知识 ① 投影的基本知识。 ② 三视图。

③ 工艺流程图和设备结构图。 (5)分析检验知识 ① 分析检验常识。 ② 主要分析项目、取样点、分析频次及指标范围。 (6)化工机械与设备知识 ① 主要设备工作原理。 ② 设备维护保养基本知识。 ③ 设备安全使用常识。 (7)电工、电器、仪表知识 ① 电工基本概念。 ② 直流电与交流电知识。 ③ 安全用电知识。 ④ 仪表的基本概念。 ⑤ 常用温度、压力、液位、流量(计)、湿度(计)知识。 ⑥ 误差知识。 ⑦ 本岗位所使用的仪表、电器、计算机的性能、规格、使用和维护知识。 ⑧ 常规仪表、智能仪表、集散控制系统(DCS、FCS)使用知识。

化工总控工培训方案

化工总控工决赛技术方案 为更好的推进2019化工总控工国家行业职业竞赛工作,调动广大员工学习知识、钻研技术的积极性,为技术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搭建展示的舞台,使员工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特制订该培训方案。 一、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陈勇江 副组长:王明武、陈江、魏燕 组员:培训:张景明、孙万明 二、领导小组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职责:全面负责分析化验员职业技能大赛培训指导工作,监督检查是否严格按照职业技能大赛计划开展培训工作,负责职业技能大赛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相关部门协调工作。 (二)组员职责:保障试剂供应及员工培训考核工作,负责定期提出培训学习要求,监督检查培训学习进度和培训效果,负责辅导学员的理论学习和实操练习、考试试卷命题、打印、监考、试卷批改、对不同阶段的学习考试、考评成绩进行点评和总结等工作。 三、参赛人员选拔: 由集团下属各有关公司质检部门,根据理论、实操成绩,再结合平时综合表现于8月30日前各选拔3名选手。(其中2名参赛选手,1名后备选手)报至大学(具体名额自愿不限、待定)进行集中统一培训。 四、培训方式及内容:

根据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采取集中统一培训。理论知识考核试题按《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及以上出题,满分100分。 (一)理论培训安排: 1.培训时间:2019年7月30日(待定)至选拔赛和大赛(具体时间待通知)。 2.培训地点:中泰大学 (二)实操培训内容 1. 授课时间:8月1日-9月25日。内容大赛赛项。 选用分离设备(精馏单元、吸收解吸单元)、传热设备(管式加热炉)、压缩设备(CO2压缩机)、反应单元(固定床反应器、间歇釜反应器),要求选手根据操作规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单元冷态开车(6选4)、正常停车工况(6选2)、稳态运行及事故处理。。 化工生产虚拟现实3D仿真软件

化工总控工(中级)测试卷A

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 化工总控工(中级工)理论知识试卷 A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题1分,共60分) 1.化工生产过程的“三废”是指( )。 A.废水、废气、废设备 B.废管道、废水、废气 C.废管道、废设备、废气 D.废水、废气、废渣 2.要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 )方法。 A.升高温度 B.加大水量 C.不断搅拌 D.增加压强 3.目前,工业上乙烯的主要来源是( )。 A.乙醇脱水 B.乙炔加氢 C.煤的干馏 D.石油裂解 4.对离子膜电解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阳离子交换膜将阴极室和阳极室隔开 B.精制盐水加入阴极室,纯水加入阳极室 C.氢氧化钠的浓度可由纯水量来调节 D.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5.在合成氨反应过程中,为提高氢气反应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压力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不断增加氢气的浓度 6.用于泄压起保护作用的阀门是( )。 A.截止阀 B.减压阀 C.安全阀 D.止逆阀 7.人体的触电方式中,以( )最为危险。 A.单相触电 B.两相触电 C.跨步电压触电 D.都不对 8.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安全的思想教育,技能教育 B.安全的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 C.安全的思想教育,经济责任制教育 D.安全的技能教育,经济责任制教育 9.燃烧三要素是指( )。 A.可燃物、助燃物与着火点 B.可燃物、助燃物与点火源 C.可燃物、助燃物与极限浓度 D.可燃物、氧气与温度 10.触电急救的要点是( )。 A.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B.动作迅速,救护得法 C.立即通知医院 D.直接用手作为救助工具迅速救助 11.合成氨反应过程:N 2 + 3H 2 ≒ NH 3 + Q ,有利于反应快速进行的条件是( )。 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12.进料与出料连续不断地流过生产装置,进、出物料量相等。此生产方式为( )。 A.间歇式 B.连续式 C.半间歇式 D.不确定 13.在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过程中,在某一反应周期内,操作温度常采用( )。 A.恒定 B.逐渐升高 C.逐渐降低 D.波浪变化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线

“化工总控工”(高级)操作知识试卷(A)

“化工总控工”(高级)操作知识试卷(A )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列管式换热器内 的表面积就是传热面积,流体过每一组管子称为 。 2.换热器测定工作结束后,应先关闭 、 。 3.填料一般采用哪些材料制成,写出五种 、 、 、 、 。 4.精馏单元操作开车分 和 两大部分。 5.吸收塔的开车操作时,应先进入 后通入 。 6.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随压力的升高而 。 7.离心泵根据操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 、 作用泵。 8.离心泵正常工作时,出口流量的大小由 控制。 9.压缩机的段数一般不超过 段,每段的压缩比一般为 。 10.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一次,气体经过 、 、 、 。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 )11.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列管式换热器的主要部件。 A 外壳 B 蛇管 C 管束 D 封头 ( )12.在实际传热过程中,传热方式往往不是单独的出现,而是由( )或( )传热方式同时进行。 A 一种、三种 B 一种、两种 C 三种、四种 D 二种、三种 ( )13.吸收操作大多采用填料塔,下列不属于填料塔构件的是( )。 A 液体分布器 B 疏水器 C 填料 D 液体再分部器 ( )14.操作中的吸收塔,用清水作吸收剂,其他条件不变,仅降低入塔气体浓度,则吸收率将( )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全)

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化工总控工。 1.2职业定义 操作总控室的仪表、计算机等,监控或调节一个或多个单元反应或单元操作,将原料经化学反应或物理处理过程制成合格产品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存在一定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尘和噪声。 1.5职业能力特征 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和表达能力,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听、嗅觉较灵敏,视力良好,具有分辨颜色的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年以上;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为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设施完善。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为具有本职业必备设备的场地。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

化工总控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E)

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 化工总控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正确的填“√”,错误的填“X ”,每题1分,共45分) ( )1. .在对发生机械伤的人员进行急救时,根据伤情的严重主要分为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止血,搬运转送,四个步骤。 ( )2. 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 )3.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无关。 ( )4. 硝酸在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尾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 )5. 闸阀具有流体阻力小、启闭迅速、易于调节流量等优点。 ( )6. 对设备应认真执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十字作业。 ( )7. 管道吹扫冲洗时必须将流量计和节流孔板拆除。 ( )8. 压力表使用范围通常为全量程的1/2- 1/3之间。 ( )9. 在精馏塔中,塔顶温度总是比塔底温度高。 ( )10. 从安全角度考虑,化工生产的自控阀常用气开和气关阀。 ( )11. 化工车间配备的氮气可作为设备的物料置换保压等安全措施使用。 ( )12. 化工生产安全教育的对象只对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工人。 ( )13.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冷却、隔离、窒息、抑制。 ( )14. 过滤式防毒面具,防酸性气体滤毒罐用褐色标注。 ( )15. 流体的粘度越大,则产生的流动阻力越大。 ( )16. 氨合成催化剂在使用前必须经还原,而一经还原后,以后即不必再作处理,直到达到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 )17. 原料消耗定额的高低,可以说明生产水平的高低和操作技术水平的好坏。 ( )18. 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放热反应。 ( )19. 扬程为20m 的离心泵,不能把水输送到20m 的高度。 ( )20. 离心分离因数越大,其分离能力越强。 ( )21. 提高传热速率的最有效途径是提高传热面积。 ( )22. 蒸发操作是溶剂从液相转移到气相的过程,故属传质过程。 ( )23. 转化率是指理论原料用量与实际原料用量的比值。 ( )24. 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只适用于连通着的同一流体中。 ( )25离心泵在低于最小流量状态下运行,会造成泵体的振动。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化工总控工题库

化工总控工题库 安全及环保基础知识单选题 1 进入有搅拌装置的设备内作业时,除按化工部安全生产禁令的“八个必须”严格执行外,还要求()。 A 该装置的电气开关要用带门的铁盒装起来 B 作业人员应用锁具将该装置的开关盒锁好,钥匙由本人亲自保管 C 应具备以上两种要求D 不能确定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C 2 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A 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要相互作用; B 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 C 一定浓度的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点火源,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要相互作用;D 可燃物,一定比例的助燃剂,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以及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者要相互作用;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A 3 爆炸按性质分类,可分为()。 A 轻爆、爆炸和爆轰B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C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D 不能确定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B 4 容易随着人的呼吸而被吸入呼吸系统,危害人体健康的气溶胶是()。A 有毒气体B 有毒蒸汽 C 烟 D 不能确定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C 5 人触电后不需要别人帮助,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是()。A交流10毫安、直流20毫安B交流10毫安、直流40毫安C交流10毫安、直流30毫安D交流10毫安、直流50毫安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D 6 主要化工污染物质有()。A大气污染物质B水污染物质C以上两类物质D不能确定E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C

7 噪声的卫生标准认为()是正常的环境声音。 A ≤30分贝 B ≤35分贝 C ≤40分贝 D ≤45分贝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C 8 在使用生氧器时,戴好面罩后,应立即()。 A 打开面罩堵气塞 B 用手按快速供氧盒供氧 C 检查气密性 D 打开氧气瓶阀门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B 9 氧气呼吸器属于()。A 隔离式防毒面具 B 过滤式防毒面具 C 长管式防毒面具 D 复合型防尘口罩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A 10 可燃液体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燃烧,液体能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 A 闪点 B 沸点 C 燃点 D 自燃点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A 11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 A 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B 动作迅速,救护得法 C 立即通知医院 D 直接用手作为救助工具迅速救助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B 12 二氧化碳灭火机不能扑救的火灾是()。A 精密仪器 B 电气一设备C 金属氧化物 D 图书档案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C 13 环保监测中的COD表示()。 A 生化需氧量 B 化学耗氧量 C 空气净化度 D 噪音强度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B 14 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要求作业现场空气中的氧含量不低于()。 A 16% B 17% C 18% D 19%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C 15 化工厂生产区登高(离地面垂直高度)()必须系安全带。A 1.5m B 2.0m C 2.5m D 3.0m E 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 D 16 电气设备火灾时不可以用()灭火器。 A 泡沫 B 1211 C CO2 D 干

化工总控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word版本

化工总控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化工总控工 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XXX学校

化工总控工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范围及对象 应往届年度大中专毕业生、待业人员、下岗人员 (二)培训时间 3—5个月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以区域经济内的典型化工产品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掌握化学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化工总控工(初级及以上)岗位操作能力,面向化工、食品及其相关产业,能胜任化工生产一线的化工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与产品质量检验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四、职业能力描述 (一)基本知识要求 1. 掌握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艺术、人际沟通、社会实践等人文素养方面的基本知识。 2. 掌握从事石油化工生产运行过程所必需的基础化学化工基础知识。 3. 掌握石油化工生产岗位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4. 掌握石油化工仪表名称、功能和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5. 掌握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方面的知识。

6. 掌握石油化工工艺流程、石油化工工艺控制点设置控制要求、石油化工工艺物料性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7. 掌握DCS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二)职业素质要求 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爱岗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章守法意识;廉洁自律,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保守职业秘密。 职业行为:增强学生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拥有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树立文明生产,团结协作,热爱集体,求新追优。 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择业观,拥有健康的择业心态,正确的择业方法、独立分析工作取向决策的能力。 (三)核心技能 1. 专业能力 简单石油化工生产工艺和基本设备图的阅读能力。 石油化工工艺操作能力。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控制能力。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保养能力。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能力。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常见问题的发现能力。 2. 方法能力 具有阅读有关技术资料,拓展学习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标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具有职业生涯自我规划能力。 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

化工总控工培训_精馏操作指导书

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系 实习(实训)指导书 (精馏部分) 专业班级:15精化班 实习名称:化工总控工实训 实习时间:2016-2017-1 第16周至第17周 实习人数:51人 指导教师:颖峰、车文成、燕、王丹菊、胡鑫鑫系主任:董利 审核日期: 2016.12.05

第1章装置说明 1.1工业背景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操作,在化工、医药、炼油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精馏是同时进行传热和传质的过程,为实现精馏过程,需要为该过程提供物料的贮存、输送、传热、分离、控制等设备和仪表。 本装置根据教学特点,降低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危险性,采用水-乙醇作为精馏体系。 1.2流程简介(附工艺流程示意图) 1.2.1常压精馏流程: 原料槽V703约20%(常用15%)的水-乙醇混合液,经原料泵P702输送至原料加热器E701,预热后,由精馏塔中部进入精馏塔T701,进行分离,气相由塔顶馏出,经冷凝器E702冷却后,进入冷凝液槽V705,经产品泵P701,一部分送至精馏塔上部第一块塔板作回流用;一部分送至塔顶产品槽V702作产品采出。塔釜残液经塔底换热器E703冷却后送到残液槽V701,也可不经换热,直接到残液V701。 1.2.2真空精馏流程: 本装置配置了真空流程,主物料流程如常压精馏流程。在原料槽V703、冷凝液槽V705、产品槽V702、残液槽V701均设置抽真空阀,被抽出的系统物料气体经真空总管进入真空缓冲罐V704,然后由真空泵P703抽出放空。 1.3设备一览表 1.3.2静设备一览表 1.3.3 生产装置流程图

第2章生产技术指标 在化工生产中,对各工艺变量有一定的控制要求。有些工艺变量对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工艺变量虽不直接影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然而保持其平稳却是使生产获得良好控制的前提。例如,床层的温度和压差对干燥效果起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实训操作需求,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工控制,二是自动控制。使用自动化仪表等控制装置来代替人的观察、判断、决策和操作。 先进的控制策略在化工生产过程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生产过程的平稳性和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对于降低生产成本、节能减排降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1各项工艺操作控制指标 温度控制:预热器出口温度(TICA712):75-85℃,高限报警:H=85℃(具体根据原料的浓度来调整); 再沸器温度(TICA714):80-100℃,高限报警:H=100℃(具体根据原料的浓度来调整); 塔顶温度(TIC703):78-80℃(具体根据产品的浓度来调整); 流量控制:冷凝器上冷却水流量: 进料流量: 回流流量与塔顶产品流量由塔顶温度控制; 液位控制:再沸器液位:0-280mm,高限报警:H=196mm,低限报警:L=84mm; 原料槽液位:0-800mm,高限报警:H=800mm,低限报警:L=100mm; 压力控制:系统压力:-0.04~0.02MPa; 质量浓度控制:原料中乙醇含量:15~20%; 塔顶产品乙醇含量:>90%; 塔底产品乙醇含量: <5%; 以上浓度分析指标是指用酒精比重计在样品冷却后进行粗测定(用酒精计)的值,若分析方法改变,则应作相应换算(温度校正)。 2.2主要控制回路 2.2.1再沸器温度控制 2.2.2预热器温度控制

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

化工總控工國家職業標准 1.職業概況 1.1職業名稱 化工總控工。 1.2職業定義 操作總控室の儀表、計算機等,監控或調節一個或多個單元反應或單元操作,將原料經化學反應或物理處理過程制成合格產品の人員。 1.3職業等級 本職業共設五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1.4職業環境 室內,常溫,存在一定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煙塵和噪聲。 1.5職業能力特征 身體健康,具有一定の學習理解和表達能力,四肢靈活,動作協調,聽、嗅覺較靈敏,視力良好,具有分辨顏色の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曆)。 1.7培訓要求 1.7.1培訓期限 全日制職業學校教育,根據其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確定。晉級培訓期限:初級不少於360標准學時;中級不少於300標准學時;高級不少於240標准學時;技師不少於200標准學時;高級技師不少於200標准學時。 1.7.2培訓教師 培訓初、中級の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本專業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培訓高級の教師應具有本職業技師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或本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培訓技師の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本職業技師職業資格證書3年以上或本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2年以上;培訓高級技師の教師應具有本職業高級技師職業資格證書3年以上或本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3年以上。 1.7.3培訓場地設備 理論培訓場地應為可容納20名以上學員の標准教室,設施完善。實際操作培訓場所應為具有本職業必備設備の場地。 1.8鑒定要求 1.8.1適用對象 從事或准備從事本職業の人員。 1.8.2申報條件 ——初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並取得結業證書。 (2)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或相關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經本

化工高级工 化工总控工考试题库

技能鉴定题库 (请保密★★★★★) 判断题部分 1.当压缩比大于8时,通常采用多级压缩。(T) 2.压缩机的压缩比(p2/p1)越大,所消耗的功 率也越多。(T) 3.压缩机的压缩比越小,所消耗的功率越小, 所以级数越多越好。(F) 4.往复式压缩机气缸内的余隙要尽可能小。 ( ) 5.离心式压缩机的Q~ε曲线是一条在气量不 为零处有一最高点的驼峰状曲线。( ) 6.当阀门关小时,管路流量下降,阀门局部阻 力损失增大,这说明改变阀门开度实质是改 变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ξ,使局部阻力增大 或减小,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 7.在并联管路中,当增加阻力小的支管阻力可 同时增加各支管阻力时均可使各处支管流 量趋于均匀,但其代价就是使并联管路的阻 力损失( T ) 8.凡是利用泵体内容积周期性变化而吸收和 排出液体的泵,统称为正位移泵。( T ) 9.层流时,λ与Re为直线关系。() 10.所有的泵都可用出口阀来调节流量。( ) 11.单相静止的连续流体内部,不同垂直位置上 的(p/ρ+zg)为常数。( Y ) 12.理想流体在水平管内定常流动,若动能增 加,则压强必降低。( Y ) 13.能量衡算得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 Y ) 14.流体层间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在数值上 等于流体的粘度。() 15.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N ) 16.等压面必须在连续静止的同种流体的同一 水平面上。( Y ) 17.理想流体在等径管内定常流动,某截面上的 位能降低,其静压能必降低。( N ) 18.指示液的密度必须大于被测流体的密度。 ( N ) 19.压强的大小可用液体柱高度表示。( Y ) 20.静止流体内部、液面上方压强变化时,其流 体内部各点压强都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 ( Y ) 21.层流时,阻力损失与u的一次方成正比。 ( Y ) 22.层流时,阻力损失与d的一次方成正比。 ( N ) 23.若流体物性与体积流量一定,管径变小,则 单位长度的阻力压降减小。( N ) 24.层流时,λ与ε无关,是因为管壁上凹凸不 平的地方被层流层所掩盖的结果。( Y )25.甘油和水在管内流动时,若流动条件相同, 则阻力损失∑h f相同。( N ) 26.两台同型号的离心泵并联,则其流量是单台 泵的二倍。( N )27.层流内层的厚度随Re的减小而增大( Y )。 28.扬程H可理解为将1N液体升举H m的高度 所做的功( Y )。 29.原来用塑料的转子,现改用形状相同钢制的 转子代替,则同刻度下的流量增加。( Y ) 30.往复泵的瞬时流量是不均匀的。( Y ) 31.含尘气体的处理量仅与降尘室的沉降面积 以及微粒的沉降速度有关,而与沉降高度无 关。( ) 32.正位移泵启动前,必须将回路阀打开。 ( Y ) 33.往复式压缩机的容积系数等于零时,其吸气 量也为零。( Y ) 34.当压缩机的容积效率等于零时,其生产能力 也等于零。( Y ) 35.用若干小直径的分离器并联起来组成一个 分离器组,代替一个大直径的分离器,可以 提高分离效率。() 36.粒子在流体中的沉降速度越大,则越不容易 分离。() 37.粒子的沉降速度是指颗粒匀速降落时的速 度。() 38.在稳定热传导中,哪里的热阻大,哪里的温 差也必然大。() 39.在圆筒壁保温中,当采用两种以上材料进行 保温时,为减少热损失,应将导热系数小的 材料包在里层为好。(T) 40.冷却水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若管径缩小一 半,流速及其它条件不变,则膜系增大。(T)41.冷却水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若流速增加一 半,其它条件不变,则膜系增大。(T) 42.当两个膜系数相差较大时,欲提高K值,关 键在于提高膜系较小一侧的α。(T) 43.对间壁式换热器,壁温总是比较接近热阻小 的那一侧流体的温度。(T) 44.如果热流体的膜系数远大于冷流体的膜系 数,调节热流体的流量,K值基本不变( T)45.原料液的温度越高,蒸发1kg水份所消耗的 加热蒸气量越少。(T ) 46.多效蒸发的有效总温度差和生产强度都小 于单效蒸发;但多效蒸发的单位蒸汽消耗量 大为减少。(T ) 47.多效蒸发节省蒸气消耗量,但是以牺牲设备 的生产强度为代价的。(T) 48.为完成同样的蒸发任务,逆流操作所需生蒸 汽温度较低。(T ) 49.由于并流蒸发操作时,后一效蒸发室的压强 较前一较低,故各校之间溶液不需要用泵输 送。( T) 50.精馏操作,塔顶、塔底、采出量的多少必须 符合物料衡算关系。(T) 51.对精馏操作,一切热量应加入塔底,一切冷 量应加入塔顶。(T) 52.对吸收操作,当其它条件一样时,溶液出口 浓度越低,则吸收剂耗用量越大,此时吸收 推动力将增大,填料层高度可降低,使操作 费增大加,设备费减少。(T) 53.解吸塔的浓端在顶部,稀端在底部。(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