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面控制站方舱装车总体设计

某地面控制站方舱装车总体设计
某地面控制站方舱装车总体设计

某地面控制站方舱装车总体设计

航天测控系统车载站,由于其机动性、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比较好,且相对来说经费需求较小,因此最近这几年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车载站的数量发展很快,行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设计贯彻执行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在满足技战术要求的同时,提高“三化”水平。整个地面站载车系统主要包含载车底盘、方舱、方舱附件及电子设备等,选用陕汽SX2153B (6×6)型军用越野车二类底盘。对车内外设

备进行合理布局,再经过重心及质心计算,满足设计要求。

1 概述

对于航天测控系统的地面站,从传统上划分可分为陆站、船站和车载站3 种,陆站和船站由于地理位置受限以及经费需求量比较大,因此陆站和船站数量有限,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再增加更多的站点。而车载站由于其机动性、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比较好,且相对来说经费需求较小,因此从最近这几年及将来的发展趋势来看,车载站的数量发展很快,行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车载站组成主要包含载车底盘、方舱、方舱附件及电子设备等。本文针对某测控系统地面控制车载站的

6 米方舱车的总体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

2 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

2.1 设计原则

贯彻执行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在综合分析战术技术性能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维修性设计、价值工程等专业工程技术进行方案设计;

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标准化模块通用结构,优选和压缩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原材料的品种、规格。

2.2 设计依据

设计工作中参照并执行了下列标准:

GB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JB79A-1994 厢式车通用规范

GJB219B-2005 军用通信车通用规范

GJB367A-2001 军用通信设备通用规范

GJB870 -90 军用电子设备方舱通用规范

GJB2093 -94 军用方舱通用试验方法

3 载车选型

3.1 系统组成和配置

6 米方舱车主要由SX2153B 型军用越野汽车二类底盘、6 米方舱、空气调节系统、供配电系统及布线、装车结构件及工具附件等组成。

3.2 底盘

根据6m 方舱的实际使用环境,考虑到底盘承载方舱后的整体性,同时综合考虑系统装备底盘车的先进性,选用陕汽SX2153B (6× 6)型军用越野车二类底盘,该底盘是在SX2153 车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越野汽车。该车具有SX2153 型越野汽车的许多性能先进的总成,同时在SX2153 型越野汽车的基础上,加长轴距,增加了上装的可利用空间。外形见下图。

图1 陕汽SX2153B (6× 6)型军用越野车底盘外形图陕汽SX2153B (6× 6)型军用越野车二类底盘主要性能参数见表1。

4 装车布局

4.1 基本原则和要求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系统功能完成的基础上,重点考虑电磁兼容和人机工程,使用整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操作方便、乘坐舒适。

4.2 整车形式

为了实际工作使用需求,本车在运载平台上装载有6 米方舱,作为设备装载和人员工作的空间。

相关尺寸如下:整车外形尺寸:外形尺寸不大于:9705 (长)× 2500(宽)× 3967(高)

mm ;车厢外形尺寸:6058 (长)× 2438(宽)× 2240(高)mm ;设备舱舱内部尺寸:

3268 (长)× 2298(宽)× 2100(高)mm ;天线舱内部尺寸:2600 (长)× 2298(宽)× 2100(高)mm 。

4.3 外部布局

本方舱车外部包含方舱门、空调、发电机、电动顶盖、信号口、电源口、维修门等。车外部布局见图2、图3、图4 。

表1 SX2153B 型越野汽车底盘主要性能参数表

图2 外部布局(右侧视图)

图3 外部布局(左侧视图)

图4 外部布局(后部视图)

4.4 内部布局

本车的内部布局参见图5。

方舱内部共分为天线舱和设备舱,其中天线舱安装1 个1.8 米的天线,同时安装天线升降平台,保证天线工作时升出舱外。设备舱安装 2 个设备机柜、2 个设备控制台及UPS 柜、文件柜等辅助设备。

图5 内部布局

5 重量及质心估算以整车的前桥中心点在地面的投影为坐标原点。以车长方向为X 坐标,车宽方向为Y 坐标,车高方向为Z 坐标。改装后底盘车及主要装车设备的重量及质心位置见下表:

表2 主要装车设备的重量及质心位置

(1)整车重量:

G=14753kg <原车满载重量15000kg 。

(2)整车质心位置:

X=(W1·X1+W2·X2+W3·X3)/ ΣWi=3134(mm);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一、控制要求 1.1 控制对象介绍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是用于物料输送的流水线设备,主要是用于煤粉、细砂等材料的运输。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一般是由给料器、传送带、小车等单体设备组合来完成特定的过程。这类系统的控制需要动作稳定,具备连续可靠工作的能力。通过三台电机和三个传送带、料斗、小车等的配合,才能稳定、有效率地进行自动送料装车过程。如下图所示:

1.2 控制原理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是通过电机和限位开关来控制的。称重开关S2控制汽车开来或开走。三台电机控制三个传送带。进料开关K1控制控制进料与否。检测开关S1控制料斗中物料的空满。 另外,在S2处增设两个七段数码管,用来统计每日的装车数。装车数的统计采用脉冲计数的方法进行。脉冲计数方法是当装料车装满时S2断开后,开始定时放送脉冲;当S2闭合时停止发送脉冲。一个脉冲的宽度即为一辆汽车。用两个数码管计数,所计的数即为装车数。 当S2接通时,红灯L1亮,绿灯L2灭,传送电动机M3运行,传送电动机M2延迟M3电动机2S运行,送料电动机M1延迟M2电动机2S运行,料斗K2延

迟M2电动机2S打开出料。当料满后(S2断开后),料斗K2关闭,电动机M1延时2S后关断,M2在M1停后2S后停止,M3在M2停止后2S后停止,L2灯亮,L1灯灭,此时汽车可以开走。 1.3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的启停过程示意图 该图中从上到下是启动顺序,从下到上是停止顺序。 1.4 控制要求 初始状态:红灯L1灭,绿灯L2亮,表示允许汽车开进装料,料斗K2,电动机M1,M2,M3皆为OFF。当汽车到来时(S2接通表示),L1亮,L2灭,M3运行,电动机M2在M3通2S后运行,M1在M2通2S后运行,K2在M1通2S后打开出料。当物料满后(用S2断开表示),料斗K2关闭,电动机M1延时2S后关断,M2在M1停2S后停止,M3在M2停2S后停止,L2亮,L1灭,表示汽车可以开走。 设计要求:当料不满(S1为OFF,灯灭),料斗开关K2关闭(OFF),灯灭,不出料,进料开关K1打开(K1为ON)进料,否则不进料。当汽车到来时M3运行,电机M2在M3运行2S后运行,M1在M2运行2S后运行,K2在M1运行2S

(发展战略)我国军用特种车辆状态及发展

我国军用特种车辆现状及发展 为适应新的战场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军用特种车辆的生产。随着高科技发展以及国际间政策经济形势的变化,战场上的军用车辆装备也在随之而变化。国际形势变化促使军用特种车辆向军民两用方向发展。 军用特种车辆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军用特种车辆发展的现状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告内专用汽车企业达到862家,其中有50%的企业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生产军用汽车,约有30%的企业生产军用特种车辆。我国大型汽车企业如一汽、东风、陕汽、重汽等许许多多厂家都在生产各种军用车辆。其中军用重载特种车辆是军队装备的重要后勤保障车辆,并作为各种常规及战略武器的运载/发射平台,是中国现代国防设备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生产重型军用特种车辆的专业厂家主要有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的重型车系列、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北方奔驰系列、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的铁马系列、万山特种车辆制造厂的军车系列、泰安特种车制造厂的军车系列等。这些厂家技术上各有所长,是我国军用特种车辆发展的代表。生产军用挂车、军用罐车的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挂车集聚地在山东梁山一带,罐车集聚地在湖北随州一带。 然而,大多数企业生产的则是军民两用专用汽车。有许多企业一年只生产几辆军车。众多的生产厂家制造的军用特种车辆都是采用重

型汽车底盘。如军用半挂汽车列车是坦克、火炮、工程机械等军用重装备陆地机动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具有运载能力大,最大载重量可达上百吨;机动性好,既可公路运输也可越野运输,速度快,能运载装备快速及时地到达预定地域;目标小,便于伪装隐蔽;对运输路线选择余地大,使用灵活方便。 军民两用专用汽车产品品种较多,几乎涉及方方面面。如军民两用方舱生产企业较多,全国约有50家。其中军用方舱采用焊接钢结构框架,框架满足国家军用方舱的强度要求,框架表面喷涂集装箱专用防锈底漆和面漆(军绿色或迷彩色),安装防盗专用三叉锁,还可根据需方要求开窗、设计隔断、假装附属装置等。内外蒙皮均采用玻璃钢塑料(或专用铝合金)板材,产品无接缝、耐腐蚀、抗盐雾、抗霉菌、抗冲击、外表平整美观。芯材采用聚氨酯高保温材料,达到保温、隔音的效果。军用方舱可根据GJB870-90《军用电子设备通用方舱规范》要求制造,方便公路、铁路、直升机运输,并满足平跌落、楞跌落等跌落试验要求。医用方舱可满足流动医院、野战医院、战地病房等需求。 再以冷藏保温汽车为例。冷藏保温汽车生产企业目前国内有30多家,但把冷藏保温汽车作为军车骨干企业的并不多。军用冷藏保温汽车代表企业是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占地10万m2,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工艺装备和测试手段。公司按国内外汽车底盘改制生产各种微型、轻型、中型、重型冷藏、保温汽车,厢式货车及厢式专用汽车(售货车、炊事车、服装车、

plc加热炉自动送料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加热炉自动送料控制系统设计 2. 设计内容: 1)完成《课程设计指导书》所要求的控制循环。 2)按停止按钮,立即停止。 3)要求可以实现回原点、单周期、连续控制。 3.设计要求 1)画出端子分配图和顺序功能图 2)设计并调试PLC控制梯形图 3)设计说明书 4.进度安排 1)理解题目要求,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2天2)PLC顺序功能图与梯形图设计 5天3)说明书撰写 2天4)答辩 1天 指导教师:

主管院长:年月日 目录 前言 (2) 摘要 (3) 第一部分 PLC概述 (4) PLC设计任务书及基本要求 (5) PLC选型 (7) 第二部分 I/O端口分配表 (8) 加热炉自动控制送料系统设计思想 (9) 程序流程图 (10) 梯形图 (11) 语句指令表 (18) 总结 (21) 附注:参考文献

前言 加热炉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 of reheating furnace)对加热炉的出口温度、燃烧过程、联锁保护等进行的自动控制。早期加热炉的自动控制仅限控制出口温度,方法是调节燃料进口的流量。现代化大型加热炉自动控制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加热炉燃烧效率,减少热量损失。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在生产线中增加了安全联锁保护系统。 自动化学科有着光荣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就十分重视自动化学科的发展和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现在,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活跃的领域都离不开自动化技术,比如机器人、月球车等。另外,自动化学科对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同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网络控制、量子控制、流媒体控制、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就是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影响下得到不断的发展。在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中国要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还很重,或者说我们正处在后工业化的阶段。 工业加热炉的炉温应当按照生产工艺要求维持在一定的数值。但是炉的热负荷经常在变化(例如常常要打开炉门取出已加热的工件和送入冷的工件),在这种条件下要靠自动控制技术准确控制炉温,保持炉温的误差很小。而靠人力调整则难以做到,从而会造成能源的浪费甚至影响产品质量。 人们每年都把许多重量达到吨级的人造地球卫星准确送入位于数百千米乃至数万千米高空的预先计算好的轨道,并一直保持其姿态正确,也就是使它的太阳能电池帆板保持指向太阳,使它的无线电天线保持指向地球。这只有依靠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才能做到。 然而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近年来出现的“空天飞行器”要求既能在大气层外飞行,又能在返回大气层以后转为像飞机那样自主地高速航行,而不像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那样在返回大气层以后只能被动地降落地面。研制这种“空天飞行器”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就是智能自主控制技术。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参考模板

P L C课程设计 自 动 送 料 装 车 系 统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电1311

目录 第一章 PLC控制系统原理设计和分析 (3) 1.1设计要求 (3) 1.2控制原理 (4) 1.3元素定义 (4) 第二章.PLC控制系统原理结构分析 (5) 2.1结构框图 (5) 2.12自动送料装车控制系统的操作面板 (5) 第三章:PLC 控制系统 (6) 3 PLC的选型 (6) 第四章:PLC控制系统 (7) 4.1初始状态 (7) 4.2装车系统 (8) 4.3停机控制系统 (10) 4.4 程序时序图 (10) 4.5 I/O地址分配表 (11) 4.6 I/O接线图 (11) 4.7 程序设计梯形图 (12) 4.8 程序说明 (15) 第五章系统调试 (16)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16)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PLC控制系统原理设计和分析 1.1设计要求 1.初始状态 红灯L1灭,绿灯L2亮,表示允许汽车开进装料,进料阀指示灯K1、料斗指示灯K2不亮,电机M1,M2,M3皆为停止。 2.启动操作 按下启动按钮,开始下列操作: 系统自动检测料斗是否已满(传感器S1亮表示满),如果料斗未满,则打开K1进料,当料斗满时(传感器S1亮),K1停止,然后红灯L1亮,绿灯L2灭,表示正在装车。同时电机M3启动,M3启动2S后M2启动,M2启动2S后M1启动,M1启动2S之后K2打开(出料)。当车装满时(传感器S2亮),首先K2关闭,M1,M2,M3顺序延时2S分别停止。等到车离开(传感器S2灭)时,继续循环上述的运行。 3.停止操作 按下停止按钮系统恢复初始状态。

(会议管理)多功能厅会议系统的设计

多功能厅会议系统 系统设计综述 本次设计的多功能会议厅作为该大厦一个重要的功能配套设施,各种设备、系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建立一个功能完备、运行可靠的多功能会议厅系统是完全必要的。在一套多功能会议厅的系统设计方案中,良好的扩声效果和信息显示效果及简单的操作和维护是判断该多功能会议厅设计方案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根据业主方所提出的功能及技术要求,并基于我们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我们对国内外类似系统较为前沿的了解,我们对该多功能报告厅的会议扩声及显示系统进行了设计,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该方案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系统,在国内应属同类系统的佼佼者,该方案具体的特色及特点如下: 系统设计的思路: 1、先进型原则——采用的系统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充分考虑系统使用中的科学性。 2、实用性原则——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把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作为第一设计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控制的模式。 3、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4、经济型原则——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的。 设备选型的原则: 1、选用国际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代理商,

以保证设计指标的实现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2、基本上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以保证器材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 3、选用高度智能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建立系统开放式的架构,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 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 1、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从实际需求出发,技术手段要具有先进性,但必须成熟。完成的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功能,而且具有完美的工艺水平,使功能性与观赏性能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2、开放性和可靠性的统一: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兼容流行技术趋势,易于和现有网络系统和Internet连接。基础结构能够与多种数据通信媒介接口,支持多媒体技术,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不断提供增值服务。尽量选用主流的工业产品以降低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优选实力雄厚的先进厂商的名牌产品,以求长远的用户支持。 3、先进性和易操作、易维护的兼顾:在可能的财政预算范围内考虑率先采用国内外业已成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适应不断革新的趋势,并利于向更高水准的系统平台升级。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管理接口,采用诸如菜单、按钮等直观的操作手段和面向目标的管理技术,掩盖软硬件的复杂性,为普通用户和管理用户提供方便性和灵活性 4、高性价比:在保证系统先进、功能完善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国内外技术与产品,尽量为用户节约投资,不浪费系统资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创新意识:在系统可靠、实用的基础上,必须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上的创新,与时俱

控制系统设计学长总结

《控制系统设计》 重点 一 1. 频谱概念 傅里叶级数的系数表示了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这些系数的集合成为频谱。 2. 线状谱,连续谱 周期信号对其求傅里叶级数,可得到其频谱,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 非周期信号一般可视为T →∞的周期信号,对其取傅氏变换得到频谱,一般来说,其频谱是连续的。非周期信号可以进行周期延拓,这时它的频谱就是对应周期信号的频谱的包络线,但幅值有可能不同。 3. 典型频谱特性(阶跃谱,常值谱,脉冲谱,余弦谱) 脉冲信号的频谱是一常值A 且包含所有的频率,频谱丰富。 余弦谱若输入为t A 1cos ω,则其线谱为 -1δ处的两个f f ±=函数(脉冲函数) 构成,脉冲函数的面积为2A ,即幅值是2A 。 常值谱在所有的频段上均为零,仅在零频率(直流)上有一个-δ函数。 阶跃谱有一个连续变化的部分和一个-δ函数,-δ函数代表直流分量,其他各次谐波构成以连续谱,连续谱随频率增加很快衰减。(P18) 4. 离散,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区别 ①DFT 为离散傅里叶变换,是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求信号的频谱。其一般公式为: ()()1 -1,0,/2-1 -0 * N k e n f k F N jnk p N n ?==∑=π 对一段给定的信号,在一个周期内取N 个采样点,求其离散傅里叶变换,再除以N 就可得对应的线谱。 求频谱 :将其乘上?t就可以得到所求频谱的值 求线谱 :在一个周期内取N 个采样值,求其离散傅立叶变换,再除以N ②FFT 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它是为了提高DFT 的计算效率而提出的。对FFT 而言,一般要求时间点数为2的整数次方,即r N 2=。

自动送料控制系统PLC控制程序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申报表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检查及成绩评定表

摘要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由于PLC的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灵活通用、使用方便、维护简单,所以PLC的应用领域在迅速扩大。对早期的PLC,凡是有继电器的地方,都可采用。而对当今的PLC几乎可以说凡是需要控制系统存在的地方就需要PLC。尤其是近几年来,PLC的成本下降,功能又不段增强,所以,目前PLC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设计是为了实现送料手动和自动化的转化,改变以往单纯手动送料,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而且自动送料的设计是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人很难进入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孕育而成的。本文从第一章前言开始,第二章简单的介绍了西门子S7-200PLC,第三章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第四章介绍了为什么要选择用PLC来做自动控制系统,第五章介绍了自动系统的具体设计,包括PLC 的I/O地址分配、流程图、梯形图、程序图、端子接线图,第六章通过程序调试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西门子S7-200PLC、自动控制送料、自动化、程序设计

目录 1 前言 (4) 2 西门子S7-200 PLC简介 (5) 2.1 S7-200PLC的系统组成 (5) 2.2 S7-200PLC的性能特点 (6) 2.3 S7-200PLC的编程语言 (7) 3 控制系统介绍和控制要求 (8) 3.1 自动控制送料系统的内容 (8) 3.2 自动控制送料系统在生产中的地位 (9) 4 自动送料系统方案的选择 (9) 4.1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优点 (9) 4.2 小车送料系统方案的选择 (10) 5 自动送料系统程序设计 (11) 5.1 送料小车PLC 的I/O地址分配 (11) 5.2 PLC流程图 (12) 5.3 PLC梯形图设计 (13) 5.4 PLC程序图 (15) 5.5 PLC端子接线图 (17) 6 系统程序调试及结论 (18) 6.1调试自动控制送料系统程序 (18) 6.2此次设计的心得体会 (19)

自动送料装车控制系统设计.

自动送料装车控制系统设计 1.设计任务 (1)硬件设计自动送料装车系统控制电路 设计煤矿或沙场自动送料装车系统。完成工作流程图;主电路图;控制器接线图;元件选型;电机选择,有必要的设计计算。(给简易控制系统示意图。) (2)软件设计自动送料装车系统控制程序 控制要求:能够控制启动/停止;装车完毕闪烁提示,汽车开走,进行下一轮的装载工作等。 (3)机械设计自动送料输送带机械结构。 2.要求 (1)绘制硬件接线框图;控制流程框图及其它原理图。 (2)撰写设计说明书,并附程序清单及其功能注释。 (3)调试控制程序。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1.设计时间三周(从2012年12月3日至2012年12月21 日) 2.进度安排 第1周:布置设计任务;补充相关知识;查阅资料;撰写绪论,确定系统组成方案。 第2周:输送带传动装置结构设计;绘制装配图、零件图。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选择电气元件,设计系统框图、外部电路接线图。 第3周:编写主程序、功能子程序并调试。并记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整理设计资料;按格式模版撰写设计说明书;上交设计作业(打印稿及电子文档);并参加答辩。注:程序设计2人;硬件电路设计2人;机械结构设计2~3人。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自动送料装车控制的发展 (1) 1.2自动送料装车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第2章确定课题设计方案 (3) 2.1 初定动力部分 (3) 2.2 初定传动部分 (3) 2.3 初定执行机构 (3) 2.4 控制器选型 (4) 2.5 系统总体工作流程 (5) 第3章机械结构设计 (6) 3.1系统设计的原始参数 (6) 3.2初选输送带 (6) 3.2带速和滚筒转速计算 (7) 3.3牵引力和电动机功率计算 (7) 3.4电机的选型和传动比的确定 (7) 3.4.1电机的选型 (7) 3.4.2传动比的确定 (7) 3.5传动装置的布置方式 (8) 3.6 传动滚筒的作用及类型 (8) 第4章硬件部分设计 (10) 4.1 主电路的设计 (10) 4.2 PLC机型的选择 (11) 4.4开关的选择 (11) 4.5熔断器的选择 (11) 4.6 接触器的选择(KM) (12) 4.7 传感器的选择 (12) 4.7.1称重传感器的选择 (12) 4.7.2霍尔传感器的选择 (12) 4.8 继电器的选择 (13) 4.9 行程开关的选择 (13)

会议集中控制系统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b4562332.html, 会议集中控制系统设计 作者:景赟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年第08期 摘要:通过会议集中控制系统,将不同会议室、不同品牌会议终端、不同控制协议的摄像机、以及会议室内的其它设备实现统一控制,通过配置数字音频矩阵和视频矩阵,在计算机上就可完成视音频信号同步传输,不同会议室之间自由交互,足不出户便可完成会议控制工作。会议集中控制系统不仅解决了多个会场实时监听和控制的难题,也大幅减轻了会议控制人员的工作量。 关键词:集中控制音频视频会议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8-0000-00 为了实现不同会议室、不同会议终端之间的视音频信号自由交互、不同品牌视频终端和会议摄像机、多会议室设备集中控制、不同会议室的视频画面和音频集中监看、监听等功能,通过会议集中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本次会议集中控制系统设计包括:视频会议室5个,视频集中控制室1个,视频会议终端品牌2种。 1总体目标 视频系统:各个会议室建设高分辨率(不低于1920*1280)的大屏显示系统及摄像系统,各会议室可同时参与远程视频会议,显示内容平滑切换。 集中控制系统:每个会议室都集中到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包括视频信号的切换、音频集中控制、摄像系统集中控制;将2个不同品牌的视频终端软件的通过PC机进行衔接,实现终端设备的视音频信号相互传递;各视频会议室达到高清视频会议标准;实现各视频会议室之间的视音频信号交互,信号同步通讯;实现由集控室统一控制各会议室会议操作工作,可自由切换各会议室的视频传输信号,音频传输信号;实现会议室房间的音频在本会场扩音效果的同步;视音频信号、网络信号的互联互通以及集中控制;各视频会议室都可以召开主会场高清视频会议,也可作为分会场参加召开的视频会议;集控室可以对各视频会议室的视音频信号进行监看、监听。 2实现方案 2.1视频系统 在中央控制室配置一台32X32的YPbPr的矩阵,各个会议室都配备一台8X16的YPbPr的矩阵,以控制室为核心,采用树型结构,接收各会议室视频信号,并且能把任意信号发送到指定会议室。各个会议室会场内前后各有一个摄像机,通过各会议室8X16的YPbPr的矩阵把视

第四章 机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第四章机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章教学要点和要求 1、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2、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内容 3、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步骤 第一节机电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的概念 一、总体设计的概念 机电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光、机、电、液等综合技术的一项系统工程。机电控制系统设计是按照机电控制的思想、方法进行的机电控制产品设计,它需要综合应用各项共性关键技术才能完成。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机电控制产品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从家用电器到生产没备,从办公自动化设备到军事装备机与电紧密结合的程度都在迅速增强形成了一个纵深而广阔的市场。市场竞争规律要求产品不仅具有高性能.而且要有低价格这就给产品设计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集成电路、传感器和新材料等,给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众多的可选方案,使设计工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应用机电控制技术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机电控制产品,是机电控制总体设计的重要任务。 系统的总体设计概念: 机电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是应用系统总体技术,从整体目标出发,综合分析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机电控制系统各组成模块的特性,选择最合理的模块组合方案,实现机电控制系统整体优化。 第二节机电控制工程总体设计的类型和方法 一机电控制工程总体设计的类型 机电控制产品设计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变异性设计。 开发性设计:是在没有参照产品的情况下进行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例:最初的录像机、摄像机、电视机等的设计就属于开发性设计。开发性设计要求设计者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例:料位器就是开发性设计 适应性设计: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新,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成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加某些附加值。例:电子式照相机采用电子快门代替手动调

自动送料装车控制设计

目录 1. 前言 (2) 2. 课程设计题目 (5) 43. 总体设计 (5) 3.1、PLC机型选择 (5) 3.2、I/O点及地址分配表 (6) 4. PLC程序设计 (7) 4.1、设计思想 (7) 4.2、PLC顺序功能图 (7) 4.3、PLC梯形图 (9) 4.4、PLC语句表 (13) 5. 总结 (15) 6. 参考文献 (16) 前言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将PLC定义为:是在工业环境中使用的数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使用可编程存储器内部储存用户设计的指令,这些指令用来实现特殊的功能,诸如逻辑运算、顺序操作、

定时、计数以及算术运算和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序控制器产生于1969年,是由当时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研制开发并成功应用于汽车生产线上,被人们称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在70年代,随着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并被应用于PLC中,使其具备了逻辑控制、运算、数据分析、处理以及传输等功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于1980年正式命名其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为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相区别,同时也使用其早期名称PL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分别于1982年11月和1985年1月颁布了PLC的第一稿和第二稿标准。以后PLC开始向小型化、高速度、高性能、高可靠性方面发展,并形成多种系列产品,编程语言也不断丰富,使其在80年代工业控制领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工业控制产品,是在硬接线逻辑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把PLC认为是由等效的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元件组成的装置。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PLC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单元、电源单元、输入输出单元、接口单元和外部设备组成,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软件系统由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两部分组成。系统程序包括监控程序、编译程序、诊断程序等,主要用于管理全机、将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诊断机器故障。用户程序是用户根据现场控制要求,用PLC的程序语言编制的应用程序(也就是逻辑控制)用来实现各种控制。 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灵活,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及可靠性高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使用。故自60年代末第一台PLC问世以来,已很快被应用到机械制造、冶金、矿业、轻工

会议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4.14 多媒体会议系统 一、多媒体会议系统概述 本工程应具有可靠性、先进性以及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使之能够充分满足营运的需要,做到实用、够用、好用,并能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同时要求还应具备升级能力。主要设备采用数字化集成方案,同时亦应具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同时应遵守国家建设的有关规定和符合酒店管理公司的需求。 AV系统设计功能要满足会议、报告、研讨、庆典、展示、培训、小型演出、宴请、集会等功能,整个系统由扩声系统、视频显示、发言讨论、摄像系统、信号处理、集中控制、舞台灯光系统、远程视频会议、录像等子系统组成。 本项目AV系统应综合考虑具体环境、使用对象、使用方式、维护保养以及投资规模等因素,提供基本的布线扩展性和应用灵活性,具备适应多模式多变化的各种会议运行和高效会议管理的需求。 本项目AV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保证关键系统和设备的不间断运行和系统安全性设计,具备适度超前性和扩展性,考虑到当前的应用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类无法预测的其它应用功能,整个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它的扩展能力。 二、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JGGYJ125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S2112-82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9003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1994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14197-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6-2010 《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GB / T14218-93 《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 T13582-92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 / T15734-1995 《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WH-0204-1999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 《电气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灯光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GB7000-86 《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7000 14-2000 《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GB7000 15-2000 以上所列的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未能达到国际或国内最新标准时,投标方应使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选用的设备和材料符合最新颁布的国际、国内标准,并提供采用的国际、国内标准、规范和所应用的最新版本的有关技术依据资料 三、AV系统工程范围 本次AV系统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区:

PLC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PLC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在控制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系统的方案进行论证。主要是对整个系统的可行性作一个预测性的估计。在此阶段一定要全面地考虑到设计和实施此系统将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果没有做过相关项目的经验,应当在实地仔细考察,并详细地论证设计此系统中的每一个步骤的可行性。特别是在硬件实施阶段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轻则系统不成功,重则会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的阻碍,往往都是由于这一步没有做足工夫而导致的。 系统的总体设计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总体构架,每个细节都必须经过反复斟酌。首先要能够满足用户提出的基本要求;其次是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不可以经常出现故障,就算出现故障也不会造成大的损失;然后在经济性等方面予以考虑。 一般来说,在系统总体设计时,需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确定系统是用plc单机控制,还是PLC联网控制;确定系统是采用远程I/O还是本地I/O。主要根据系统的大小及用户要求的功能来选择。对于一般的中小型过程控制系统来说,PLC单机控制已基本能够满足功能要求。但也可借鉴集散控制系统的理念,即将危险和控制分散,管理与监控集中。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是否需要与其它部分通信。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至少

会包括三个部分:控制器、被控对象和监控系统。所以对于控制器来说,至少要跟监控系统之间进行通讯。至于是否跟另外的控制单元或部门通讯要根据用户的要求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用户没有要求,也都会留有这样的通讯接口。 (3)采用何种通信方式。一般来说,在现场控制层级用PROFIBUS DP;而从现场控制层级到监控系统的通讯用PROFINET。但有时候也可互相通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 (4)是否需要冗余备份系统。根据系统的所要求的安全等级,选择不同的办法。在数据归档时,为了让归档数据不丢失,可以使用OS服务器冗余;在自动化站(Automation Station,AS),为了使系统不会因故障而导致停机或不可预知的结果,可以使用控制器冗余备份系统。选择适当的冗余备份,可以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 在进行控制系统选型之前,首先考虑系统的网络结构是怎样搭建的。 确定系统的操作站、过程控制站的数目和位置,相互之间是怎样连接的。是否需要工业以太网交换机。 一般情况下,现场控制室和主控制室与电气控制柜分别安放在两个地方,且距离较远,为保证信号的稳定可靠,会考虑用光缆来连接各自的交换机。同时,为了通讯线路的冗余,会考虑选用带荣誉管理功能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将现场操作站和过程控制站组成一个光纤环网。这样,即使有一个方向的通讯断开,也可通过另一个方向继续通讯。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控制设计 摘要送料装车控制系统在冶金、采矿运输、和生产制造等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它通过自动输送设备实现物料的传输、接收、装运、处理、装配和存储的自动化,把工厂的各个生产部门、各个储存点联系起来。送料装车控制系统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设备所处环境一般粉尘较大、操作分散,所以对送料装车控制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维护简便性要求比较高。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的自动送料装车动作稳定,具备连续可靠的工作的能力。本文以日本三菱FX2N系列PLC为主控制器控制运料小车的自动往返顺序的控制,实现了送料车的装料、送料、卸料的功能。次系统主要是由基本设备、运料存储装置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重点研究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 关键词自动送料装车,PLC,控制系统 ABSTRACT Key Words:

1绪论 1.1自动送料装车控制的发展 送料装车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建材、冶金、煤炭、电力、化工、轻工等工业生产部门。老式送料装车设备因为没有计量而存在多装、少装的问题。特别是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允许车辆超载,多装了,得卸掉,少装了,得进行二次装车,使得装车工作进行非常缓慢。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物料输送的生产线对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生产送装料设备已经远远的不能满足当前高度自动化的需要。由于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使得生产线的运输控制也将得到不断的改善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送料装车的控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手动控制: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便有一些工业生产采用PLC来实现送料装车的控制,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只能采用手动的控制方式来控制机器设备,而且早期送料装车控制系统多为继电器和接触器所组成的复杂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存在设计周期长、体积大、成本高等缺陷,几乎无数据处理和通信功能,必须要有专人负责操作。 2.自动控制: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计算机的价格普遍下降,这时的大型工控企业将PLC充分的与计算机相结合,通过机器人技术,自动化设备终于实现了PLC在送料装车控制系统中自动控制方面的应用。 3.全自动控制:现阶段,由于PLC技术向高性能、高速度、大

军用方舱发展趋势

军用方舱发展趋势 军用方舱是装载军事设备和人员并提供所需要的工 作条件和环境防护的由夹芯板组装成型的可移动厢体,适于作为武器装备系统、指挥通讯中心、技术支援和后勤保障装备以及各类军事装备和人员的装载体和工作间。它广泛应用于指挥、控制、侦察、探测、通信、电子对抗、机要、文化宣传、动力电站、检测试验、维修保养、备件储运、抢救、勤务作业、气象、计量、军需、医疗卫生、野营生活等各个领域。 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了对方舱的调研工作,80年代初开始研制方舱。1982年,原电子部国营第4192厂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骨架式F4方舱,由此之后,我国开始了自行设计、生产方舱的历史。1989年,原电子部第705厂研制出第一台大板式方舱。到现在为止,军用方舱的研究和应用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回顾这段历程,显而易见,现在的方舱技术已更加完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并且在地面装备发展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军用方舱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方舱的特点 方舱的定义 方舱是一种“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可运输的箱式工作问,

可为人员和装备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便于实施多种方式载运的独立舱室。”作为武器装备系统、指挥通信中心、技术保障器材以及各类军事人员的装载体和工作间,被广泛应用于各军兵种。随着方舱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技术的不断发展,愈发体现出方舱标准化的重要性,它应该: *具有―定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能作为独立的工作间使用,并为人员和设备提供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 *具有快速装卸的功能。 方舱车与厢式车的区别 根据以上定义分析,方舱车与厢式车相比主要区别为:“方舱适用于多种运输和具有快速装卸的功能”。正因为这两种功能,方舱车与厢式车相比,发展空间更大,应用范围更广。 方舱与集装箱的区别 虽然方舱的尺寸系列源于集装箱尺寸系列,但方舱与集装箱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在于:方舱是以适应人员和设备使用和操作的工作环境为主,而集装箱是以装载货物运输为主,性能不同,应用对象不同。 方舱分类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应用,方舱的使用功能不断增加,从刚开始时只能装载一般的军事装备到现在使用范围基本

专业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该项目是办公楼会议系统,主要由以下会议室多功能厅组成: 会议室,主要能够实现各方代表大会、日常会议、学术交流等功能。 1.2项目要求 会议室建设项目建设,按照“需求牵引、瞄准前沿、确保可行、利于发展”的思路,建设一套集日常会议、视频会议、多功能会议为一体的会议室,确保会议室设计理念先进、系统稳定、功能完善、指挥高效。 1.系统要做到可方便快捷的管理所有视频、音频系统; 2.提高投影显示效果使用DLP高清工程投影机,具有对比度高、图像清晰度好、画面均匀、色彩锐利、寿命长,画面质量稳定等; 3.保证音频扩音系统易操作、功能灵活,满足会议的不同功能要求; 4.设计集中控制系统,使整套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管理; 5.满足召开视频会议、日常会议、多功能会议等要求; 6.满足高清信号传输、视频终端信号接入及信号显示的需要。 7.满足会议室讨论等的需要; 第二章总体设计 2.1项目概述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会议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会议系统的需求。先进的数字化的模块化的音视频会议系统顺应会议发展潮流,它克服了传统会议系统的不足,并以优异的性能使其在众多的国际会议和高层会谈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可视化信息技术在信息资源的主要交流场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合项目的概况和设计需求,在系统设计中我公司着重考虑系统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功能的实用性、使用的可靠性,使扩声系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设备的选用、系统的设计思路超前,各扩声系统设计指标满足且超过现有的国家有关标准。同时,作为重要的活动场所,各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无疑是最重要的。若抛弃可靠性,一味追求设备高档性,则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在考虑整个系统的设计时,我们参考了许多会议室的设计,

我国军用特种车辆现状及发展

我国军用特种车辆现状及发展为适应新的战场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军用特种车辆的生产。随着高科技发展以及国际间政策经济形势的变化,战场上的军用车辆装备也在随之而变化。国际形势变化促使军用特种车辆向军民两用方向发展。 军用特种车辆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军用特种车辆发展的现状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告内专用汽车企业达到862家,其中有50%的企业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生产军用汽车,约有30%的企业生产军用特种车辆。我国大型汽车企业如一汽、东风、陕汽、重汽等许许多多厂家都在生产各种军用车辆。其中军用重载特种车辆是军队装备的重要后勤保障车辆,并作为各种常规及战略武器的运载/发射平台,是中国现代国防设备中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生产重型军用特种车辆的专业厂家主要有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的重型车系列、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北方奔驰系列、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的铁马系列、万山特种车辆制造厂的军车系列、泰安特种车制造厂的军车系列等。这些厂家技术上各有所长,是我国军用特种车辆发展的代表。生产军用挂车、军用罐车的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挂车集聚地在山东梁山一带,罐车集聚地在湖北随州一带。 然而,大多数企业生产的则是军民两用专用汽车。有许多企业一年只生产几辆军车。众多的生产厂家制造的军用特种车辆都是采用重型汽车底盘。如军用半挂汽车列车是坦克、火炮、工程机械等军用重装备陆地机动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具有运载能力大,最大载重量可达上百吨;机动性好,既可

公路运输也可越野运输,速度快,能运载装备快速及时地到达预定地域;目标小,便于伪装隐蔽;对运输路线选择余地大,使用灵活方便。 军民两用专用汽车产品品种较多,几乎涉及方方面面。如军民两用方舱生产企业较多,全国约有50家。其中军用方舱采用焊接钢结构框架,框架满足国家军用方舱的强度要求,框架表面喷涂集装箱专用防锈底漆和面漆(军绿色或迷彩色),安装防盗专用三叉锁,还可根据需方要求开窗、设计隔断、假装附属装置等。内外蒙皮均采用玻璃钢塑料(或专用铝合金)板材,产品无接缝、耐腐蚀、抗盐雾、抗霉菌、抗冲击、外表平整美观。芯材采用聚氨酯高保温材料,达到保温、隔音的效果。军用方舱可根据GJB870-90《军用电子设备通用方舱规范》要求制造,方便公路、铁路、直升机运输,并满足平跌落、楞跌落等跌落试验要求。医用方舱可满足流动医院、野战医院、战地病房等需求。 再以冷藏保温汽车为例。冷藏保温汽车生产企业目前国内有30多家,但把冷藏保温汽车作为军车骨干企业的并不多。军用冷藏保温汽车代表企业是镇江飞驰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占地10万m2,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工艺装备和测试手段。公司按国内外汽车底盘改制生产各种微型、轻型、中型、重型冷藏、保温汽车,厢式货车及厢式专用汽车(售货车、炊事车、服装车、可乐车等),产品品种、产量、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指定为后勤装备定点生产企业。 2、军用特种车辆的主要特征与要求 军用特种车辆除具备军民两用特种车辆的市场特点外,还有更为严格的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LC控制设计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P L C 控制设计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P L C课程设计 自 动 送 料 装 车 系 统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电1311

目录 第一章 PLC控制系统原理设计和分析 (3) 设计要求 (3) 控制原理 (4) 元素定义 (4) 第二章.PLC控制系统原理结构分析 (5) 结构框图 (5) 自动送料装车控制系统的操作面板 (5) 第三章:PLC 控制系统 (6) 3 PLC的选型 (6) 第四章:PLC控制系统 (7) 初始状态 (7) 装车系统 (8) 停机控制系统 (10) 程序时序图 (10) I/O地址分配表 (11) I/O接线图 (11) 程序设计梯形图 (12)

程序说明 (15) 第五章系统调试 (16)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16)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PLC控制系统原理设计和分析 设计要求 1.初始状态 红灯L1灭,绿灯L2亮,表示允许汽车开进装料,进料阀指示灯K1、料斗指示灯K2不亮,电机M1,M2,M3皆为停止。 2.启动操作 按下启动按钮,开始下列操作: 系统自动检测料斗是否已满(传感器S1亮表示满),如果料斗未满,则打开K1进料,当料斗满时(传感器S1亮),K1停止,然后红灯L1亮,绿灯L2灭,表示正在装车。同时电机M3启动,M3启动2S后M2启动,M2启动2S后M1启动,M1启动2S 之后K2打开(出料)。当车装满时(传感器S2亮),首先K2关闭,M1,M2,M3顺序延时2S分别停止。等到车离开(传感器S2灭)时,继续循环上述的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