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各分区作用
Linux配置文档——磁盘分区
Linux配置文档——磁盘分区一、Linux磁盘分区简介磁盘分区可分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而扩展分区又可以分成多个逻辑分区。
一个磁盘最多可分为4个分区,最多可以有4个主分区,即全部分区都划分为主分区。
如果有扩展分区,则最多可以有3个主分区。
主分区可以被马上使用,但不能划分更细的分区。
扩展分区则必须再进行分区后才能使用,由扩展分区细分出来的是逻辑分区,逻辑分区没有数量上限。
二、使用fdisk进行分区管理1.查看分区表信息例如查看第二块SCSI磁盘的分区表信息:#fdisk –l /dev/sdb2.fdisk交互模式#fdisk /dev/hdb3.查看分区为指令p4.添加分区为指令np为主分区、e为扩展分区、l为逻辑分区。
5.修改分区类型为指令t可以通过l指令查看支持的分区类型及对应的类型编号。
其中,82为Linux swap分区、83为Linux分区(系统默认分区类型)、8e为Linux LVM分区、b为Windows FAT32分区、e为Windows FAT16分区。
6.删除分区为指令d7.保存修改结果为指令w保存修改结果后才能生效,如果分区表正忙,需重启计算机。
q指令为退出fdisk,所有操作都不会生效。
三、使用parted进行分区管理简要说明parted交互模式#parted /dev/sdb查看分区(parted)print创建分区(parted)mkpart更改分区大小(parted)resize需要更改大小的分区必须创建了文件系统。
删除分区(parted)rm*parted的所有操作立即生效!四、逻辑卷管理LVMLVM是Linux操作系统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
其是建立在磁盘和分区之上的逻辑层,以提高磁盘分区管理的灵活性。
在LVM中每个磁盘分区就是一个物理卷(physical volume,PV),若干个物理卷可以组成一个卷组(volume group,VG),形成一个存储池。
linux 分支详解
linux 分支详解摘要:1.Linux 分支概述2.Linux 内核版本和发行版的概念3.Linux 的主要分支4.Linux 分支的命名规则5.Linux 分支的发展趋势正文:【1.Linux 分支概述】Linux 是一个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 操作系统。
在Linux 的世界里,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和发行版可供选择。
为了更好地了解Linux 的版本和发行版,我们需要先了解Linux 分支的概念。
【2.Linux 内核版本和发行版的概念】Linux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资源和与硬件进行交互。
Linux 发行版则是将内核和其他软件组合在一起的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一个发行版通常包括一个特定的内核版本,以及一系列预先安装的软件和图形化界面。
【3.Linux 的主要分支】Linux 的主要分支包括:(1) 稳定版(Stable):也称为主线(Mainline)或LTS(Long Term Support)版本。
这个分支包含了经过测试的最新稳定内核代码,适用于生产环境。
(2) 测试版(Testing):这个分支主要用于测试新的功能和修复bug,以确保它们在稳定版中能够正常工作。
(3) 不稳定版(Unstable):也称为开发版(Development)或Sid 版。
这个分支包含了最新的、尚未经过充分测试的内核代码,适用于开发者和爱好者。
【4.Linux 分支的命名规则】Linux 分支的命名规则通常包含三个部分:主版本号、次版本号和修订号。
例如,Linux 内核版本4.19.0 中,4 表示主版本号,19 表示次版本号,0 表示修订号。
【5.Linux 分支的发展趋势】随着Linux 社区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预见以下几个趋势:(1) 稳定版的发行周期可能会变得更长,以确保每个版本都足够稳定。
(2) 测试版将变得更加重要,以确保在稳定版中引入的新功能和修复的bug 能够正常工作。
(3) 不稳定版将继续成为开发者和爱好者的试验田,为Linux 社区贡献新的功能和创新。
Linux技术及使用经验总结
x 解压文件
v 显示文件列表
z 用 gzip 解压
f 必选
k 不覆盖已经存在的文件
9
Linux 技术及使用经验总结 — daming
文件内容查询命令
grep [选项] [查找模式] [文件名 1,文件名 2,……] egrep [选项] [查找模式] [文件名 1,文件名 2,……] fgrep [选项] [查找模式] [文件名 1,文件名 2,……]
文件,不会进行覆盖。 m 在还原文件时,把所有文件的修改时间设定为现在。 M 创建多卷的档案文件,以便在几个磁盘中存放。 v 详细报告 tar 处理的文件信息。如无此选项,tar 不报告文件信息。 w 每一步都要求确认。 z 用 gzip 来压缩/解压缩文件,加上该选项后可以将档案文件进行压缩,但还原时
也一定要使用该选项进行解压缩。
例子:
将 daming 用户桌面上的 aaa.doc 文件压缩,压缩后文件名为 a.tar c 创建档案文件 f 必选
作用同上 c 创建档案文件 v 显示被压缩文件列表 f 必选
8
Linux 技术及使用经验总结 — daming
将/root/Documents 文件夹压缩,压缩后文件名为 test.tar.gz,但仍然是 tar 格式的文件 c 创建档案文件 v 显示被压缩文件列表 f 必选
更多用于用户程序的库文件。 /dev/ — 贮存设备文件。 /etc/ — 包含许多配置文件和目录。 /var/ — 用于贮存 variable(或不断改变的)文件,例如日志文件和打印机假脱机文件。 /usr/ — 包括与系统用户直接有关的文件和目录,例如应用程序及支持它们的库文件。 /proc/ — 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不是实际贮存在磁盘上的),它包括被某些程序使用的系
Linux系统一般有4个主要部分
Linux系统一般有4个主要部分: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
内核、shell和文件系统一起形成了基本的操作系统结构,它们使得用户可以运行程序、管理文件并使用系统。
部分层次结构如图1-1所示。
1. linux内核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具有很多最基本功能,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Linux 内核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内存管理、进程管理、设备驱动程序、文件系统和网络管理等。
如图:图1系统调用接口:SCI 层提供了某些机制执行从用户空间到内核的函数调用。
这个接口依赖于体系结构,甚至在相同的处理器家族内也是如此。
SCI 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调用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服务。
在 ./linux/kernel 中您可以找到SCI 的实现,并在 ./linux/arch 中找到依赖于体系结构的部分。
1. 内存管理对任何一台计算机而言,其内存以及其它资源都是有限的。
为了让有限的物理内存满足应用程序对内存的大需求量,Linux 采用了称为“虚拟内存”的内存管理方式。
Linux 将内存划分为容易处理的“内存页”(对于大部分体系结构来说都是4KB)。
Linux 包括了管理可用内存的方式,以及物理和虚拟映射所使用的硬件机制。
不过内存管理要管理的可不止4KB 缓冲区。
Linux 提供了对4KB 缓冲区的抽象,例如slab 分配器。
这种内存管理模式使用4KB 缓冲区为基数,然后从中分配结构,并跟踪内存页使用情况,比如哪些内存页是满的,哪些页面没有完全使用,哪些页面为空。
这样就允许该模式根据系统需要来动态调整内存使用。
为了支持多个用户使用内存,有时会出现可用内存被消耗光的情况。
由于这个原因,页面可以移出内存并放入磁盘中。
这个过程称为交换,因为页面会被从内存交换到硬盘上。
内存管理的源代码可以在 ./linux/mm 中找到。
2 .进程管理进程实际是某特定应用程序的一个运行实体。
Linux磁盘分区及其常用命令
Linux磁盘分区及其常⽤命令⼀、磁盘分区命名⽅式在Linux中,每⼀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个系统的⽂件,包括硬盘、光驱等IDE或SCSI设备。
Linux把各种IDE设备分配了⼀个由hd前缀组成的⽂件。
⽽各种SCSI设备,则被分配了⼀个由sd前缀组成的⽂件,编号⽅法为拉丁字母表顺序。
例如,第⼀个IDE设备(如IDE硬盘或IDE光驱),Linux定义为hda;第⼆个IDE设备定义为hdb;下⾯依次类推。
SCSI设备就是sda、sdb、sdc等。
(USB磁盘通常会被识别诶SCSI设备,因此其设备名可能是sda)。
在Linux中规定,每⼀个磁盘设备最多能有4个主分区(其中包括扩展分区)。
任何⼀个扩展分区都要占⽤⼀个主分区号码。
在⼀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共最多是4个。
编号顺序为阿拉伯数字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主分区按1234编号,扩展分区中的逻辑分区,编号直接从5开始,⽆论是否有2号或3号主分区。
对于第⼀个IDE硬盘的第⼀主分区,则编号为hda1,⽽第⼆个IDE硬盘的第⼀个逻辑分区编号应为hdb5。
常见的Linux磁盘命名的规则维hdXY(或sdXY),其中,X为⼩写拉丁字母,Y为阿拉伯数字。
个别系统可能命名有差异。
⼆、常⽤磁盘管理命令。
1、挂载磁盘分区——mount要使⽤磁盘分区,就需要挂载该分区。
挂载时需要指定需要挂载的设备和挂载⽬录(该⽬录也成为挂载d点)常⽤的命令格式如下mount -t type device dir选项 -t 的参数type为⽂件系统格式(ext4,vfat,ntfs等;)device为设备名称(如:"/dev/hda1" "/dev/sdb1")dir为挂载⽬录,成功挂载后,就可以通过访问该⽬录以访问该分区内的⽂件(如:"/mnt/windows_c" "/mnt/cdrom")只要是未被使⽤的空⽬录都可⽤于挂载分区-V:显⽰程序版本;-l:显⽰已加载的⽂件系统列表;-h:显⽰帮助信息并退出;-v:冗长模式,输出指令执⾏的详细信息;-n:加载没有写⼊⽂件“/etc/mtab”中的⽂件系统;-r:将⽂件系统加载为只读模式;-a:加载⽂件“/etc/fstab”中描述的所有⽂件系统。
Linux系统安装时分区的介绍
Linux系统安装时分区的介绍⼀般来说,在linux系统中都有最少两个挂载点,分别是/ (根⽬录)及 swap(交换分区),其中,/ 是必须的;建议挂载的⼏⼤⽬录:/-------根⽬录,唯⼀必须挂载的⽬录。
不要有任何的犹豫,选⼀个分区,挂载它!(在绝⼤多数情况下有2G的容量应该是够⽤了。
当然了,很多东西都是多多益善的)swap----交换分区,可能不是必须的,不过按照传统,并且照顾到您的安全感,还是挂载它吧。
它的容量只要约等于您的物理内存就可以了,如果超过了您物理内存两倍的容量,那绝对是⼀种浪费。
/home---这是您的家⽬录,通常您⾃⼰创建的⽂件,都保存在这⾥,您最好给它分配⼀个分区/usr----应⽤程序⽬录。
⼤部分的软件都安装在这⾥,如果您计划安装许多软件,建议也给它分配⼀个分区/var----如果您要作⼀些服务器⽅⾯的应⽤,可以考虑给它分配⼀个较⼤的分区/boot---如果您的硬盘不⽀持LBA模式(不太可能),您最好挂载它,如果挂载,将它挂载在硬盘的第⼀个分区,应该⽐较稳妥。
⼀般来说,挂载的分区只要100M⼤⼩就⾜够了参考以下建议:1.初次接触的新⼿或硬盘空间有限Desktop的安装建议:挂载点装置说明/ /dev/hda1 可⽤空间-swap⼤⼩后的所有空间swap /dev/hda2 ⼤约内存⼤⼩建议⾄少512MB2.⾼级⽤户Desktop的安装建议:挂载点装置说明 / /dev/hda1 10~15G⾜矣 /home /dev/hda2 最⼤的剩余空间 swap /dev/hda5 ⼤约内存⼤⼩(建议⾄少512MB)或者挂载点装置说明/ /dev/hda1 10~15G⾜矣/home /dev/hda2 最⼤的剩余空间/boot /dev/hda3 100MB即可swap /dev/hda5 ⼤约内存⼤⼩(建议⾄少512MB)3.⾼级Server⽤户的安装建议:挂载点装置说明/ /dev/hda1 10~15G⾜矣/home /dev/hda2 最⼤的剩余空间/boot /dev/hda3 100MB即可swap /dev/hda5 ⼤约内存⼤⼩(建议⾄少512MB)/var /dev/hda6 视服务器功能决定⼤⼩,⾄少需要1GB以上或者挂载点装置说明/ /dev/hda1 10~15G⾜矣/home /dev/hda2 最⼤的剩余空间的⼀半/boot /dev/hda3 100MB即可swap /dev/hda5 ⼤约内存⼤⼩(建议⾄少512MB)/var /dev/hda6 视服务器功能决定⼤⼩,⾄少需要1GB以上/usr /dev/hda7 最⼤的剩余空间的⼀半注1:Linux下没有分区,只有挂载点,类似于Window下的分区注2:swap的⼤⼩约等同你的内存⼤⼩,或稍⼤即可,建议⾄少设置512MB注3:关于⽂件系统在windows下,我们常见到的⽂件系统有 FAT、 FAT32、 NTFS在linux⾥可使⽤的⽂件系统有:Ext2:早期的格式,不⽀持⽇志功能 Ext3:ext2改良版,增加了⽇志功能,是最基本且最常⽤的使⽤格式了 Ext4:针对ext3系统的扩展⽇志式⽂件系统,是ext3⽂件系统的后继版本 ReiserFS:也有⽇志功能,其特点是处理⼩档案时速度快。
linux磁盘分区详解
linux磁盘分区详解标签: linux磁盘扩展idewindows2008-04-09 14:26 56786人阅读评论(14) 在学习 Linux 的过程中,安装 Linux 是每一个初学者的第一个门槛。
在这个过程中间,最大的困惑莫过于给硬盘进行分区。
虽然,现在各种发行版本的 Linux 已经提供了友好的图形交互界面,但是很多的人还是感觉无从下手。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不清楚 Linux 的分区规定,以及它下面最有效的分区工具― Fdisk 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要对硬盘分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硬盘的分区主要分为基本分区(primary partion)和扩充分区(extension partion)两种,基本分区和扩充分区的数目之和不能大于四个。
且基本分区可以马上被使用但不能再分区。
扩充分区必须再进行分区后才能使用,也就是说它必须还要进行二次分区。
那么由扩充分区再分下去的是什么呢?它就是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on),况且逻辑分区没有数量上限制。
对习惯于使用dos或windows的用户来说,有几个分区就有几个驱动器,并且每个分区都会获得一个字母标识符,然后就可以选用这个字母来指定在这个分区上的文件和目录,它们的文件结构都是独立的,非常好理解。
但对这些初上手 red hat linux的用户,可就有点恼人了。
因为对red hat linux用户来说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一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唯一的文件结构。
red hat linux中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它采用了一种叫“载入”的处理方法,它的整个文件系统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录,且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起来。
这时要载入的一个分区将使它的存储空间在一个目录下获得。
对windows用户来说,操作系统必须装在同一分区里,它是商业软件! 所以你没有选择的余地!对red hat linux来说,你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你可以把系统文件分几个区来装(必须要说明载入点),也可以就装在同一个分区中(载入点是“/”)。
详细解读linux下swap分区的作用
详细解读linux下swap分区的作⽤本⽂研究的主要是linux下swap分区的相关内容,具体介绍如下。
swap分区介绍嵌⼊式Linux中⽂站消息,Linux系统的Swap分区,即交换区,Swap空间的作⽤可简单描述为: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的时候,就需要将物理内存中的⼀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的程序使⽤。
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空间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时,再从Swap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
这样,系统总是在物理内存不够时,才进⾏Swap交换。
其实,Swap的调整对Linux服务器,特别是Web服务器的性能⾄关重要。
通过调整Swap,有时可以越过系统性能瓶颈,节省系统升级费⽤。
如⼤家所知,现代操作系统都实现了“虚拟内存”这⼀技术,不但在功能上突破了物理内存的限制,使程序可以操纵⼤于实际物理内存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虚拟内存”是隔离每个进程的安全保护⽹,使每个进程都不受其它程序的⼲扰。
可能计算机⽤户会经常遇这种现象。
例如,在使⽤Windows系统时,可以同时运⾏多个程序,当你切换到⼀个很长时间没有理会的程序时,会听到硬盘“哗哗”直响。
这是因为这个程序的内存被那些频繁运⾏的程序给“偷⾛”了,放到了Swap区中。
因此,⼀旦此程序被放置到前端,它就会从Swap区取回⾃⼰的数据,将其放进内存,然后接着运⾏。
另外,并不是所有从物理内存中交换出来的数据都会被放到Swap中(如果这样的话,Swap就会不堪重负),有相当⼀部分数据被直接交换到⽂件系统。
例如,有的程序会打开⼀些⽂件,对⽂件进⾏读写(其实每个程序都⾄少要打开⼀个⽂件,那就是运⾏程序本⾝),当需要将这些程序的内存空间交换出去时,就没有必要将⽂件部分的数据放到Swap空间中了,⽽可以直接将其放到⽂件⾥去。
如果是读⽂件操作,那么内存数据被直接释放,不需要交换出来,因为下次需要时,可直接从⽂件系统恢复;如果是写⽂件,只需要将变化的数据保存到⽂件中,以便恢复。
linux数据盘分区格式
linux数据盘分区格式数据盘的分区格式在Linux系统中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数据盘的文件系统类型以及如何管理和存储数据。
下面是关于Linux数据盘分区格式的一些常见参考内容。
1. ext4文件系统格式:ext4是Linux中最常用的文件系统格式之一,支持大容量存储和大文件的存储。
它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并且支持文件权限和日志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2. XFS文件系统格式:XFS是一种高性能的文件系统格式,特别适用于大容量的数据存储。
它具有高速的文件系统检索和数据传输速度,并且能够有效地管理大文件和大容量的存储。
3. Btrfs文件系统格式:Btrfs是一个新兴的文件系统格式,它提供了许多高级的功能,如快照、数据镜像和校验和。
它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并且支持在线扩展和压缩,使其非常适合用于大规模的数据存储。
4. Swap分区格式:Swap分区是一种特殊的分区格式,用于扩展系统的虚拟内存。
它可以用来存储Linux系统中暂时不用的数据,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Swap分区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特别是在内存不够时。
5. LVM(逻辑卷管理):LVM是一种高级的分区管理方式,它允许将多个物理分区合并成一个逻辑分区,并且可以随时调整分区的大小和位置。
LVM提供了更灵活和可靠的存储管理方式,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管理。
6. GPT(GUID分区表):GPT是一种基于GUID(全局唯一标识符)的分区表,取代了传统的MBR(Master Boot Record)分区表。
GPT提供了更大的分区容量和更多的分区数量,并且支持UEFI引导,使其更适合于现代计算机系统的需求。
7. RAID(冗余磁盘阵列):RAID是一种将多个独立的硬盘组合成一个逻辑的存储单元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和快速访问等优势,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Linux中,常见的RAID级别包括RAID 0、RAID 1、RAID 5和RAID 10等。
linux系统磁盘管理(主分区和逻辑分区)
linux系统磁盘管理(主分区和逻辑分区)摘要:linux系统磁盘管理主分区和逻辑分区1、linux系统分区应了解的常识硬盘分区实质上是对硬盘的⼀种格式化,然后才能使⽤硬盘保存各种信息,在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MBR概述:全称为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是位于磁盘最前边的⼀段引导(Loader)代码。
它负责磁盘操作系统(DOS)对磁盘进⾏读写时分区合法性的判别、分区引导信息的定位,它由磁盘操作系统(DOS)在对硬盘进⾏初始化时产⽣的。
1.主引导程序即主引导记录(MBR)(占446个字节)可在FDISK程序中找到,它⽤于硬盘启动时将系统控制转给⽤户指定的并在分区表中登记了的某个操作系统。
2.磁盘分区表项(DPT,Disk Partition Table)由四个分区表项构成(每个16个字节)。
负责说明磁盘上的分区情况,其内容由磁盘介质及⽤户在使⽤FDISK定义分区时决定。
(具体内容略)3.结束标志(占2个字节)(魔数)其值为AA55,存储时低位在前,⾼位在后,即看上去是55AA(⼗六进制)。
分区编号:主分区1-4 ,逻辑分区5……LINUX规定:逻辑分区必须建⽴在扩展分区之上,⽽不是建⽴在主分区上分区作⽤:①主分区:主要是⽤来启动操作系统的,它主要放的是操作系统的启动或引导程序,/boot分区最好放在主分区上;②扩展分区是不能使⽤的,它只是做为逻辑分区的容器存在的,先创建⼀个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之上创建逻辑分区;③我们真正存放数据的是主分区和逻辑分区,⼤量数据都放在逻辑分区中。
注意:使⽤分区⼯具fdisk对磁盘进⾏操作,分区,格式化(重点)注意:主分区+扩展分区最多只能有4个扩展分区可以是0个,最多是1个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扩展分区必须⾸先创建成逻辑分区才能使⽤逻辑分区可以是0个 1个多个2、磁盘管理命令fdisk : Linux分区表操作⼯具软件n: 添加新的分区p: 查看分区信息w: 保存退出q: 不保存退出d: 删除分区t: 改变分区类型3、查看磁盘命令ls /dev/sd* #查看磁盘其中:a-z 表⽰设备的序号,如sda表⽰第⼀块scsi硬盘,sdb就是第⼆块……n 表⽰每块磁盘上划分的磁盘分区编号4、创建主分区演⽰:⼯作环境中为English环境,⽅便⼤家阅读在国语环境下演⽰#第⼀步:添加磁盘创建主分区╭─root@localhost.localdomain ~╰─➤ ls /dev/sd* #查看磁盘/dev/sda /dev/sda1 /dev/sda2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root@localhost.localdomain ~╰─➤ fdisk /dev/sdb #管理分区欢迎使⽤ fdisk (util-linux 2.23.2)。
linux根目录与分区
linux根⽬录与分区转载:linux 根⽬录的建⽴1.2 根⽬录的建⽴⼤家⼀般都会知道根⽬录的产⽣⽅式,就是系统使⽤mount指令,将系统所在的分区挂载到【/】⽬录中,这样便完成了所谓的根⽬录。
但你是否想过,虽然看起来合理却有点诡异,因为根⽬录既然是Linux的"根",那没有根,哪来的mount指令?系统怎么可以使⽤呢?这正是要在这⼀节解释的部分。
讲到如何产⽣根⽬录,必须先知道根⽬录产⽣之前的⼀些基本系统运⾏动作(如图1-3所⽰),在开机管理程序启动操作系统,在加载kernel 之后(也就是当⽤户在开机画⾯选择某系统选项按【Enter】后),kernel会⾃⾏在内存中建⽴⼀块叫做rootfs的区域供本⾝使⽤,⽽⾥⾯的功能都是 kernel本⾝所提供的,这也就是编译kernel时所赋予的能⼒,不过⼤部分kernel的能⼒都是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就已经定义好了的,除⾮是⾃⾏重新将kernel编译过。
⽽这⼀段kernel执⾏的过程,并不是产⽣根⽬录【/】的阶段,也就是说,在kernel启动阶段,并没有使⽤到根⽬录,⽽根⽬录产⽣出来的时间点,是在kernel加载完成后,下⼀个initrd(Initial ramdisk)加载模块期间。
这其实是因为在尚未加载initrd之前,如果操作系统是在⽹络或SCSI接⼝上,必须要等到相关模块加载后才可以使⽤(除⾮是⼿动将该模块嵌⼊到 kernel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kernel不⽀持该存储设备或功能(像SAN),如何能辨认及使⽤正确的根⽬录?所以,必须等到initrd加载正确的模块,并且正确地辨认出存储设备的硬件之后,才能将系统分割区准确地挂载到根⽬录上,产⽣出⼀般使⽤的【/】根⽬录。
从这⼀段启动的信息(如图1-4所⽰)可看出,基本上经历了以下3个步骤,根⽬录被产⽣出来,不过不同⼚商所推出的Linux,有可能会有不⼀样的动作,但概念是差不多的,图1-4所圈选的部分,是⽤户可以通过启动信息所看到的建⽴基本⽬录的三⼤步骤。
Linux主分区_扩展分区_逻辑分区
Linux主分区_扩展分区_逻辑分区⽬录: 1、MBR分区介绍 2、创建主分区 3、创建扩展分区 4、创建逻辑分区 1、MBR分区介绍1.1 分区规定: 每个磁盘设备最多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是因为MBR()的(表)只能存放4个分区 (GPT分区没有这个限制)。
扩展分区只能有⼀个。
逻辑分区可以有多个。
可以从扩展分区中再次划分多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编号直接从5开始。
1.2 分区作⽤: 主分区:主要是⽤来启动操作系统的,它主要放的是操作系统的启动或引导程序,/boot分区最好放在主分区上; 扩展分区是不能使⽤的,它只是做为逻辑分区的容器存在的,先创建⼀个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之上创建逻辑分区; 我们真正存放数据的是主分区和逻辑分区,⼤量数据都放在逻辑分区中。
2、创建主分区[root@servera ~]# fdisk /dev/vdbCommand (m for help): n # 创建新分区Partition type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free)e extended (container for logical partitions)Select (default p): p # 创建主分区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 回车First sector (2048-10485759, default 2048): # 回车,设置起始扇区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2048-10485759, default 10485759): 409600 # 设置结尾扇区Created a new partition 1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199 MiB.Command (m for help): nPartition typep primary (1 primary, 0 extended, 3free)e extended (container for logical partitions)Select (default p): p # 创建主分区Partition number (2-4, default 2): # 回车First sector (409601-10485759, default 411648): # 回车,设置起始扇区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411648-10485759, default 10485759): 819200 # 设置结尾扇区Created a new partition 2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199 MiB.Command (m for help): w # 保存配置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root@servera ~]# fdisk -l /dev/vdbDisk /dev/vdb: 5 GiB, 5368709120 bytes, 10485760 sectors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label type: dosDisk identifier: 0x03864530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dev/vdb1 2048409600407553 199M 83 Linux/dev/vdb2 411648819200407553 199M 83 Linux3、创建扩展分区[root@servera ~]# fdisk /dev/vdbCommand (m for help): n # 创建新分区Partition typep primary (2 primary, 0 extended, 2free)e extended (container for logical partitions)Select (default p): e # 创建扩展分区Partition number (3,4, default 3): # 选择分区号First sector (409601-10485759, default 821248): # 起始扇区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821248-10485759, default 10485759): # 结尾扇区Created a new partition 3 of type 'Extended' and of size 4.6 GiB.Command (m for help): w # 保存配置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root@servera ~]# fdisk -l /dev/vdbDisk /dev/vdb: 5 GiB, 5368709120 bytes, 10485760 sectors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label type: dosDisk identifier: 0x03864530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dev/vdb1 2048409600407553 199M 83 Linux # 主分区/dev/vdb2 411648819200407553 199M 83 Linux # 主分区/dev/vdb3 8212481048575996645124.6G 5 Extended # 扩展分区4、创建逻辑分区[root@servera ~]# fdisk /dev/vdbCommand (m for help): n # 创建新分区All space for primary partitions is in use. # 提⽰所有空间都已经分配给主分区使⽤Adding logical partition 5 # 从扩展分区中,⾃动划分逻辑分区First sector (823296-10485759, default 823296): # 起始扇区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823296-10485759, default 10485759): # 结尾扇区Created a new partition 5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4.6 GiB.Command (m for help): t # 分区类型Partition number (1-3,5, default 5):Hex code (type L to list all codes): 8e # LVM类型Changed type of partition 'Linux' to 'Linux LVM'.Command (m for help): w # 保存配置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Syncing disks.[root@servera ~]# fdisk -l /dev/vdbDisk /dev/vdb: 5 GiB, 5368709120 bytes, 10485760 sectors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label type: dosDisk identifier: 0x03864530Device Boot Start End Sectors Size Id Type/dev/vdb1 2048409600407553 199M 83 Linux/dev/vdb2 411648819200407553 199M 83 Linux/dev/vdb3 8212481048575996645124.6G 5 Extended/dev/vdb5 8232961048575996624644.6G 8e Linux LVM[root@servera ~]# mkfs.xfs /dev/vdb5 # 格式化逻辑分区meta-data=/dev/vdb5 isize=512 agcount=4, agsize=301952 blks= sectsz=512 attr=2, projid32bit=1= crc=1 finobt=1, sparse=1, rmapbt=0= reflink=1data = bsize=4096 blocks=1207808, imaxpct=25= sunit=0 swidth=0 blksnaming =version 2 bsize=4096 ascii-ci=0, ftype=1log =internal log bsize=4096 blocks=2560, version=2= sectsz=512 sunit=0 blks, lazy-count=1realtime =none extsz=4096 blocks=0, rtextents=0[root@servera ~]# mount /dev/vdb5 /var/tmp # 挂载逻辑分区5、Parted格式化2TB以上的磁盘通常我们使⽤fdisk⼯具来进⾏磁盘分区,但是fdisk只能格式化⼩于2TB的磁盘。
Linux 下常见分区以及推荐大小值
Linux 下常见分区以及推荐大小值:/boot 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 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
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60MB—120MB之间。
/usr 分区,是Linux系统存放软件的地方,如有可能应将最大空间分给它。
/home 分区,是用户的home目录所在地,这个分区的大小取决于有多少用户。
如果是多用户共同使用一台电脑的话,这个分区是完全有必要的,况且根用户也可以很好地控制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如对用户或者用户组实行硬盘限量使用,限制普通用户访问哪些文件等。
/var/log 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tmp 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
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
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
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bin 分区,存放标准系统实用程序。
上面介绍了几个常用的分区,但记住常规状况下至少要有两个分区,一个SW AP分区,一个/分区。
如何分区最科学:一般常见的分区方式有:/ 文件系统和SW AP分区;/文件系统、/home文件系统和一个SW AP分区再详细点,再多个/boot系统、/var文件系统等Linux目录树、不属于Linux目录树的/back(名字自己定,/file也可以,这是自己用来存放备份数据的地方)只分一个/ 和swap 也有它的好处,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硬盘空间(用户用时只要/ 没用完,就可以不去理会硬盘空间的问题),但这样重装系统时要先备份/home,不然重装就麻烦。
Linux磁盘与磁盘分区
Linux磁盘与磁盘分区Linux 系统中所有的硬件设备都是通过⽂件的⽅式来表现和使⽤的,我们将这些⽂件称为设备⽂件,硬盘对应的设备⽂件⼀般被称为块设备⽂件。
本⽂介绍磁盘设备在 Linux 系统中的表⽰⽅法以及如何创建磁盘分区。
说明:本⽂的演⽰环境为 ubuntu 16.04。
磁盘分类⽐较常见的磁盘类型有消费类市场中的 SATA 硬盘和服务器中使⽤的 SCSI 硬盘、SAS 硬盘,当然还有当下⼤热的各种固态硬盘。
SATA 硬盘SATA(Serial ATA)⼝的硬盘⼜叫串⼝硬盘,Serial ATA 采⽤串⾏连接⽅式,串⾏ ATA 总线使⽤嵌⼊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与以往相⽐其最⼤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动矫正,这在很⼤程度上提⾼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串⾏接⼝还具有结构简单、⽀持热插拔的优点。
SATA 硬盘主要⽤于消费类市场和⼀些低端服务器(下图来⾃互联⽹):SCSI 硬盘SCSI 硬盘即采⽤ SCSI 接⼝的硬盘。
它由于性能好、稳定性⾼,因此在服务器上得到⼴泛应⽤。
同时其价格也不菲,正因它的价格昂贵,所以在普通PC上很少见到它的踪迹。
SCSI 硬盘使⽤ 50 针接⼝,外观和普通硬盘接⼝有些相似(下图来⾃互联⽹):SAS 硬盘SAS 是 Serial Attached SCSI 的缩写,即串⾏连接的 SCSI,其⽬标是定义⼀个新的串⾏点对点的企业级存储设备接⼝。
串⾏接⼝减少了线缆的尺⼨,允许更快的传输速度。
SAS 硬盘与相同转速的 SCSI 硬盘相⽐有相同或者更好的性能。
SAS 硬盘⼀般⽤于⽐较⾼端的服务器。
固态硬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般称之为 SSD 硬盘,固态硬盘是⽤固态电⼦存储芯⽚阵列⽽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DRAM芯⽚)组成。
其主要特点是没有传统硬盘的机械结构,读写速度⾮常快(下图来⾃互联⽹):磁盘设备在 Linux 下的表⽰⽅法在 Linux 系统中磁盘设备⽂件的命名规则为:主设备号 + 次设备号 + 磁盘分区号对于⽬前常见的磁盘,⼀般表⽰为:sd[a-z]x主设备号代表设备的类型,相同的主设备号表⽰同类型的设备。
linux各目录的含义与其作用
linux下的文件结构:/bin 二进制可执行命令/dev 设备特殊文件/etc 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etc/rc.d 启动的配置文件和脚本/home 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lib 标准程序设计库,又叫动态链接共享库,作用类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sbin 系统管理命令,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tmp 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root 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呵呵,特权阶级)/mnt 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proc 虚拟的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
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usr 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
其中包含:/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录/usr/bin 众多的应用程序/usr/sbin 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程序/usr/doc linux文档/usr/include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usr/lib 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usr/man 帮助文档/usr/src 源代码,linux内核的源代码就放在/usr/src/linux里/usr/local/bin 本地增加的命令/usr/local/lib 本地增加的库通常情况下,根文件系统所占空间一般应该比较小,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文件都不需要经常改动,而且包括严格的文件和一个小的不经常改变的文件系统不容易损坏。
除了可能的一个叫/vmlinuz标准的系统引导映像之外,根目录一般不含任何文件。
所有其他文件在根文件系统的子目录中。
1. /bin目录/bin目录包含了引导启动所需的命令或普通用户可能用的命令(可能在引导启动后)。
linux目录结构及作用
/var [重点] 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习惯将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 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selinux [security-enhanced linux] 类似 360 Selinux 是一种安全子系统,它能控制程序只能访同特定文件。 3.3 Linux 目录总结一下 1) linux 的目录中有且只要一个根目录 / 2) linux 的各个目录存放的内容是规划好,不用乱放文件。 3) linux 是以文件的形式管理我们的设备,因此 linux 系统,一切皆为文件。 4) linux 的各个文件目录下存放什么内容,大家必须有一个认识。 5) 学习后,你脑海中应该有一颗 linux 目录树。
是 Binary 的缩写,这个目录存放着经常使用的命令 /sbin (usr/sbin、/usr/local/sbin) 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home [重点] 存放普通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的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 目录一用户的账号名命名 /root [重点]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超级权限者的用户目录 /boot 存放的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链接文件和镜像文件 /proc 虚拟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srv service 的缩写,该目录是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Linux2.6 内核的一个很大变化,该目录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 统 /tmp 存放临时文件 /dev 类似于 windows 的设备管理器,把所有的硬件用文件的形式存储
linux 分支详解
linux 分支详解摘要:1.Linux 简介2.Linux 分支概述3.Linux 主要分支a.Linux 内核b.Debianc.Ubuntud.Fedorae.CentOSf.openSUSEg.Minth.Arch Linux4.Linux 分支的选择5.Linux 的应用领域6.Linux 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Linux 是一种自由和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 操作系统。
它最初由芬兰程序员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在1991 年创立。
Linux 的分支众多,每个分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本文将对Linux 分支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支以及Linux 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Linux 分支的概述。
Linux 分支主要分为两大类:基于Linux 内核的发行版和基于其他内核的发行版。
基于Linux 内核的发行版包括Debian、Ubuntu、Fedora、CentOS、openSUSE 和Mint 等,而基于其他内核的发行版则有Arch Linux 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主要Linux 分支的特点:a.Linux 内核:Linux 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硬件资源、进程调度以及文件系统等。
它的发展由Linus Torvalds 领导的内核开发团队负责。
b.Debian:Debian 是一个基于Linux 内核的开源操作系统,由Ian Murdock 创立于1993 年。
它以稳定性著称,被许多其他发行版作为基础。
c.Ubuntu:Ubuntu 是一个基于Debian 的Linux 发行版,由南非企业家马克·沙特尔沃思(Mark Shuttleworth)创立于2004 年。
它以其易用性和对新手友好的界面而广受欢迎。
d.Fedora:Fedora 是一个基于Linux 内核的红帽公司(Red Hat)旗下的开源发行版。
linuxswap分区作用
linuxswap分区作⽤Linux divides its physical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into chucks of memory called pages. Swapping is the process whereby a page of memory is copied to the preconfigured space on the hard disk, called swap space, to free up that page of memory. The combined sizes of the physical memory and the swap space is the amount of virtual memory available.Linux 把物理内存划分作称为分页(Page)的内存区块。
内存交换是⼀个内存分页被复制到⼀个预配置的称为 swap 空间的硬盘空间⾥的过程,以此来释放内存分页。
物理内存与这个 swap 空间的共同⼤⼩称为可⽤的虚拟内存量。
在这⾥,保留 swap 分区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其⼀,当物理内存不⾜以⽀撑系统和应⽤程序(进程)的运作时,这个 swap 空间可以⽤作临时存放使⽤率不⾼的内存分页,把腾出的内存交给急需的应⽤程序(进程)使⽤。
再有,即使你的机器拥有⾜够多的物理内存,也有⼀些程序会在它们初始化时残留的极少再⽤到的内存分页内容转移到 swap 空间,以此让出物理内存空间。
对于有发⽣内存泄漏⼏率的应⽤程序(进程),swap 空间更是重要,因为谁也不想看到由于物理内存不⾜导致系统崩溃。
简单的说就是内存再多也不嫌多。
不够⽤的时候要⽤到swap,够⽤不常⽤就交换到swap。
linux 分号作用
linux 分号作用摘要:一、Linux 分号概述二、分号在Linux 中的作用三、分号与命令行操作四、分号与文件路径五、总结正文:Linux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其强大的命令行操作和高度可定制性受到了许多用户的喜爱。
在Linux 中,分号(;)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符号,它在命令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Linux 分号概述分号,是英文单词“semicolon”的缩写,表示半个逗号,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于分隔多条命令或命令与参数。
在Linux 中,分号主要起到命令分隔的作用,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在命令行中执行多个命令。
二、分号在Linux 中的作用1.命令分隔:在Linux 命令行中,分号可以用来分隔多个命令。
这样,用户可以一口气输入多个命令,而不需要按下“Enter”键。
例如:“ls; pwd; whoami”这个命令序列,可以依次执行“ls”、“pwd”和“whoami”这三个命令。
2.命令与参数分隔:在一些命令中,分号可以用来分隔命令和其参数。
例如:“cp source_file; destination_file”这个命令,分号将“source_file”和“destination_file”这两个参数与“cp”命令分隔开。
三、分号与命令行操作在Linux 命令行中,分号不仅可以用于分隔命令,还可以用于其他操作。
例如:1.输入多个相同命令:在命令行中输入多个相同的命令,只需在命令后加上分号。
例如:“ls; ls; ls”等同于输入“ls”三次。
2.删除命令行多余内容:在输入命令时,如果输入了多余的内容,可以使用分号来删除这些内容。
例如:在输入“ls; pwd; whoami”命令时,如果输入了多余的空格,可以使用“ESC+;”来删除这些空格。
四、分号与文件路径在Linux 中,分号还可以用于分隔文件路径。
例如:“/home/user/documents; /home/user/pictures”这个命令,分号将两个文件路径分隔开。
linux 主分区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 作用
linux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作用
在Linux系统中,磁盘分区是将物理硬盘划分为不同的逻辑部分,以便存储数据和安装操作系统。
以下是关于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的作用的解释:
1.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主分区是最基本的分区类型,每个硬盘最多可以
有四个主分区。
主分区可以直接用作文件系统,也可以安装
独立的操作系统。
主分区通常用于存储引导加载程序和操作
系统。
2.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扩展分区是一种特殊的分区类型,用于扩展硬盘
上的分区数量。
一个硬盘上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
扩展分区
本身不能存储数据,但可以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
3.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内创建的分区,它允许将
硬盘进一步细分为多个逻辑部分。
逻辑分区可以用作文件系
统,可以单独或共享存储数据,安装应用程序等。
作用:
•主分区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引导加载程序以及其他需要在硬盘上进行直接访问的文件系统。
•扩展分区允许划分出更多的逻辑分区,使硬盘能够容纳更多的文件系统和数据。
•逻辑分区充当文件系统的容器,用于存储文件、目录和应用程序等用户数据。
通过合理使用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可以对硬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满足不同的存储需求,并实现文件系统的灵活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ux根目录”/“下各个
系统文件夹的含义和用途
安装linux分区大小分配:
1:/boot ——100M
2:/usr ——大于800M
3:/home ——50M*用户数量+FTP服务预留空间
4:/var ——大于1GB
5:/swap交换空间:一般为1.5~2倍物理内存。
/boot 该目录默认下存放的是Linux的启动文件和内核。
/initrd 它的英文含义是boot loader initialized RAM disk,就是由boot loader初始化的内存盘。
在linux内核启动前,boot loader 会将存储介质(一般是硬盘)中的initrd文件加载到内存,内核启动
时会在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前先访问该内存中的initrd文件系统。
/bin 该目录中存放Linux的常用命令。
/sbin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var 该目录存放那些经常被修改的文件,包括各种日志、数据文件。
/etc 该目录存放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例如网络配置文件、文件系统、X系统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
/dev 该目录包含了Linux系统中使用的所有外部设备,它实际上是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访问这些外部设备与访问一个文件或一个目录没有区别。
/mnt 临时将别的文件系统挂在该目录下。
/root这个就是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home 如果建立一个名为“xx”的用户,那么在/home目录下就有一个对应的“/home/xx”路径,用来存放该用户的主目录。
/usr 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在该目录下。
/lib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动态链接共享库,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会用到该目录下的共享库。
/opt 第三方软件在安装时默认会找这个目录,所以你没有安装此类软件时它是空的,但如果你一旦把它删除了,以后在安装此类软件时就有可能碰到麻烦。
/tmp 用来存放不同程序执行时产生的临时文件,该目录会被系统自动清理干净。
/proc 可以在该目录下获取系统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内存中由系统自己产生的,该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在内存里。
/misc 可以让多用户堆积和临时转移自己的文件。
/lost+found 该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的。
但当突然停电、或者非正常关机后,有些文件就临时存放在这里。
文件颜色的含义:蓝色为文件夹;绿色是可执行文件;浅蓝色是链接文件;红框文件是加了SUID位,任意限权;红色为压缩文件;褐色为设备文件。
一些有用的Linux目录
bin:包含常用的Linux用户命令,例如,ls、sort、date和chmod。
/boot:包含可引导的Linux内核和引导装载(boot loader)配置文件(GRUB)。
/dev:包含代表系统设备访问点的文件。
这包括终端设备(tty*)、软盘(fd*)、硬盘(hd*)、RAM(ram*)和CD-ROM(cd*)(用户通常通过设备文件直接访问这些设备)。
/etc:包含管理配置文件。
/home:包含分配给每个拥有登陆帐号用户的目录。
/media:提供挂载(mounting)和自动挂载设备的标准位置,如远程文件系统和可移动介质(目录名为cdrecorder、floppy等)。
/mnt:在被标准的/media目录替代前,这是很多设备常用的挂载点。
某些可引导的Linux系统仍旧使用该目录来挂载硬盘分区和远程文件系统。
/proc:包含有关系统资源的信息。
/root:表示根用户的主目录。
/sbin:包含管理命令和守护进程。
/sys:一个类似与/proc的文件系统,在Linux2.6内核中最新出现的,包含的文件用于获得硬件状态并反映内核看到的系统设备树。
它使用了/proc中的很多帮助。
/tmp:包含应用程序使用的临时文件。
/usr:包含用户文档、游戏、图形文件(X11)、库(lib),以及各种其他用户和管理命令及文件。
/var:包含不同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目录。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放置作为FTP服务器(/var/ftp)成Web服务器(/var/www)共享文件。
它还包含所有系统日志文件(/var/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