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8个口诀

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口诀1. 光线传播的基本规律1.1 光线传播的直线性光线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沿直线传播,不发生弯曲。
1.2 光线传播的反向性光线从一个点出发,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传播,但只能沿着一条确定的路径返回到出发点。
1.3 光线传播的可逆性光线沿一个方向传播时,可以按相同路径反向传播,即光路是可逆的。
2. 凸透镜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1 凸透镜的定义和形状凸透镜是由两个球面构成的,其中至少有一个球面是凸面。
2.2 凸透镜的焦距与焦点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分别是物距为无穷大时所对应的前焦点和像距为无穷大时所对应的后焦点。
焦距是指从透镜上某一侧物体到该侧凸透镜后焦点之间的距离。
2.3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其像会出现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其像会出现在凸透镜的背面。
2.4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物体与像的关系:物体和像都是实际存在的,可以触摸到。
•倍率关系:物体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它们与凸透镜的距离关系。
•倒立关系:物体倒立于成像平面上。
3. 凸透镜成像规律八口诀3.1 口诀一:远离焦点,成实物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其像会出现在凸透镜的焦点附近。
这种情况下,成像为实物。
3.2 口诀二:靠近焦点,背面见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其像会出现在凸透镜的背面。
这种情况下,成像为虚物。
3.3 口诀三:过中心线,不变形通过凸透镜中心线上所有点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不发生改变。
这意味着通过中心线的光线不会发生偏折,成像不发生变形。
3.4 口诀四:无中心线,相交点通过凸透镜两侧非中心线上的光线会在成像平面上相交。
这是因为凸透镜的球面形状使得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
3.5 口诀五:物体大,像小小当物体离凸透镜较远时,物体会放大成小的像。
这是因为离焦点较远的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较大。
3.6 口诀六:物体小,像大大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物体会缩小成大的像。
这是因为离焦点较近的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较小。
3.7 口诀七:焦距正负号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其中一个是正焦点(F),另一个是负焦点(F’)。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凸透镜是一种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呈现凸出形状。
它能够将经过透镜的光线聚焦或分散,从而形成实像或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通过研究透镜的物理特性,得出透镜成像的一系列规律和公式。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归纳总结:1.凸透镜成像原理:当平行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过折射形成的光线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F处。
这是凸透镜的一个基本成像原理。
2.焦距和成像距离关系:通过光学公式可以确定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光学公式为:1/f=1/v-1/u,其中f表示焦距,v表示像距,u 表示物距。
3.聚焦性质:凸透镜的焦距决定了成像的性质。
当物距大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无限远处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虚像。
4.放大率:凸透镜的放大率是指像高与物高之比。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放大率可以表示为v/u,其值为正代表放大,负值代表缩小。
5.倍率公式:倍率公式是凸透镜的一个重要成像关系,表示了物体的放大倍数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倍率公式为β=v/u,其中β表示倍率,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6.实像和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前,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形成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后,即物距大于焦距时,形成实像。
7.成像位置变化:物体距离透镜越远,成像位置越接近焦点;物体距离透镜越近,成像位置越远离焦点。
8.成像大小变化: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远,成像越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近,成像越大。
9.像位置和物位置关系:对于凸透镜来说,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一个互逆关系。
即当物体在焦点前,像在焦点后;当物体在焦点后,像在焦点前。
10.平行光束成像:当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于焦点;而当平行光束倾斜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成一束斜线。
总结起来,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归纳为焦距与成像距离的关系、虚像与实像的形成、放大率与倍率的计算、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等。
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准确的成像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314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4 4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体在1倍焦距内时(0<u<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正立、放大、虚像;②物像同侧;③像距>物距:v>u;④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焦点),像变大;(4)应用:放大镜2.当物体在焦距处时(u=f):不成像(折射光线平行);3.当物体在1~2倍焦距间时(f<u<2f):(1)光路图:如右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放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在2倍焦距之外)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小段距离,像移动一大段距离;(4)应用:投影仪4.当物体在2倍焦距处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等大、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v=2f;(像也在2倍焦距处)5.当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时(u>2f):(1)光路图:如下图;(2)成像原理:光的折射;(3)成像特点:①倒立、缩小、实像;②物像异侧:像与物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③像距<物距:f<v<2f;(像在1~2倍焦距间)④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物体向右移动,像也向右移动)⑤物体靠近凸透镜(靠近2倍焦距处),像变大;物体远离凸透镜,像变小;⑥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物体的移动速度:物体移动一大段距离,像移动一小段距离;(4)应用:照相机。
【例题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答案】B【解析】解:A、当u=10cm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u=20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C错误;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cm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是一种具有折射作用的光学仪器,是球面放入光的一种形式。
凸透镜是通过折射、反射等物理现象,将多束线中的波向一个方向,然后把它投影到一个外界面上。
凸透镜主要用于放大缩小光,可以用来分离多种不同类型的光线,这是透镜最主要的任务,也是光学仪器使用的最重要的原理。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总结如下:1、光与凸透镜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当光线穿过凸透镜表面时,它会受到凸透镜的折射和反射,产生成像。
当光线穿过凸透镜的表面时,它会受到凸透镜的折射力和反射力的共同作用,产生成像。
2、凸透镜的光轴凸透镜的光轴是指投射到凸透镜中心的光线,这种光线不受折射和反射的影响,因此会沿着凸透镜光轴准确无误地完全反射出去,形成明亮的圆形成像。
3、凸透镜的成像当把凸透镜准确安装在光轴上时,入射光与凸透镜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产生的结果,就是凸透镜的成像。
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是:光线穿过凸透镜后,将会沿着凸透镜光轴延伸,形成一个圆形的成像,其中的图像会是清晰的、锐利的,可以清晰地清楚地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4、凸透镜的近虚远实规律当物体离凸透镜的焦距越近,则成像的大小越大,离凸透镜的焦距越远,成像的大小就越小,也就是所谓的“近虚远实”规律。
5、凸透镜的正负反转规律当物体改变它与凸透镜光轴的关系时,物体的成像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凸透镜的成像会出现“正负反转”的特性,它的成像的正反转方向和物体的正反位置有关。
以上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凸透镜的特性决定了它广泛应用在光学仪器、显微镜、布拉格准直仪等光学仪器中,可以有效利用凸透镜做出更准确、更精确、更高精度的成像。
因此,凸透镜的应用可以让人们在研究物理、特别是光学研究中更准确、更清晰地进行观察。
11.2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理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用作图方式理解)
当u=2f 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v =2f
当f <u<2f 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
v>2f
当u<f 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像距:|v|>u 。
这个虚像由再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对称,像是虚像(由反射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注意:
1、画图时,焦距大小可以取任意值,但同一个图中应相等。
2、画两条特殊光线: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折射经过焦点;一条经过光心,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两光线的交点就是所成的像,不相交则不成像。
3、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一般由反射光线(平面成的虚像)或折射光线(凸透镜成的虚像)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4、规律总结: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常用规律总结:
1.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实像范围内)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虚像范围内)
2.当成像清晰时,u 、v 、f 满足关系式:
f
1
v 1u 1=+3.成像清晰时,将蜡烛、光屏对调,仍成清晰的像,只是“照相机与投影仪互换”。
4.将透镜部分遮住,仍成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暗。
5.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会聚越强,成像越近,像越小。
6.近视镜是凹透镜(发散),远视镜(老花镜)是凸透镜(会聚),越发散像越远,越会聚像越近。
7.蜡烛变短,像往上移,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蜡烛、光屏上移或透镜下移。
8.调节蜡烛、光屏的过程中,在“照相机”范围内,蜡烛移动的距离长,速度快;在“投影仪”范围内,光屏移动的距离长,速度快。
物距(u )像距(v )像的特点
应用
u >2f f <v <2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u >v )u =2f v =2f 倒立、等大、实像测焦距
f <u <2f v >2f
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u <v )u =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u <f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特点和规律

凸透镜成像特点和规律凸透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由一块中央比较薄,边缘较厚的透明物体组成。
通过改变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和聚焦能力,可以实现物体的放大、缩小、清晰的成像。
下面将详细介绍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规律。
1.成像特点:凸透镜在透明物体的边缘较厚,在透明物体的中央则较薄,因此它的形状决定了它的折射能力。
当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时,会被透镜聚焦成焦点,形成一个实像。
重点如下:1.1.凸透镜能够产生实像。
凸透镜将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聚焦于一个点,从而形成实像。
这个实像可以被观察到,并且可以被放大或缩小,具体取决于光线的入射角度和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1.2.凸透镜可以放大或缩小物体。
凸透镜根据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放大或缩小。
当物体离透镜较远时,成像会放大,而当物体离透镜较近时,成像会缩小。
1.3.凸透镜对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能力。
凸透镜的折射能力和聚焦能力随着光的波长而变化。
这被称为色散现象,它使不同颜色的光通过透镜时呈现出不同的折射角度,从而形成不同颜色的焦点。
2.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几何光学的方法来解释。
主要的规律有:2.1.成像方程:凸透镜的成像方程为1/f=1/v+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根据这个公式,当物距和像距已知时,就可以求得透镜的焦距。
2.2.物像位置关系: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凹面一侧时,成像会出现在透镜的凸面一侧,即成像是正立的。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凸面一侧时,成像会出现在透镜的凹面一侧,即成像是倒立的。
2.3.放大率:凸透镜的放大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放大率=v/u。
放大率为正值时,成像是正立的;放大率为负值时,成像是倒立的;放大率等于1时,成像具有实尺寸。
2.4.焦点位置: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折射率。
对于凸透镜而言,焦点的位置在透镜的凹面一侧,焦点距离透镜的距离称为前焦距;焦点的位置在透镜的凸面一侧,焦点距离透镜的距离称为后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8个口诀

凸透镜成像规律8个口诀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简介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用8个口诀总结,分别是:物像距关系、物像高关系、物像倒关系、物像大关系、物像正关系、物像共轭关系、物像位置关系和物像性质关系。
二、物像距关系物像距关系是指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和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凸透镜越远,像距凸透镜越近;物体距凸透镜越近,像距凸透镜越远。
三、物像高关系物像高关系是指物体的高度和像的高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的高度与像的高度成正比,即物体越高,像也越高。
四、物像倒关系物像倒关系是指物体的方向和像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是正立的,像是倒立的。
五、物像大关系物像大关系是指物体的大小和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的大小与像的大小成反比,即物体越大,像越小。
六、物像正关系物像正关系是指物体的性质和像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是真实存在的,而像是虚拟的。
七、物像共轭关系物像共轭关系是指物体和像在凸透镜上的位置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和像是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对称的,即物体和像的位置互换。
八、物像位置关系物像位置关系是指物体和像在凸透镜上的具体位置。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像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像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外。
以上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8个口诀,它们概括了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通过掌握这些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凸透镜,实现对光学现象的准确描述和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不仅对于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实际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和数学分析得出的定律和公式,包括成像距离和物距之间的关系、放大率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
1.光的传播定律:
光线在空间中的传播遵循是直线传播的原理,也就是光线从光源发出后会沿着直线路径传播,直到遇到障碍物或折射介质。
2.凸透镜成像的构成:
凸透镜由两个球面构成,球面的中心位置与球面半径的关系决定了凸透镜的形状。
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光线经过凸透镜时会经过折射,在焦点处发生会聚或发散的现象。
3.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根据光线传播定律,在凸透镜上方放置一个物体,会在凸透镜的下方形成一个与物体类似的像。
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取决于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和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4.聚焦规律:
凸透镜形成像的特点是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像距越远;物体越远离凸透镜,像距越近。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位置变化时,像也会相应地改变位置。
5.放大率:
凸透镜的放大率是指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之间的比值。
放大率可以通过像高度与物高度的比值来计算,即放大率=像高度/物高度。
6.公式法: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通过公式来表达,其中最常用的是凸透镜公式和放大率公式。
凸透镜公式可以表示为:1/f=1/v-1/u,其中f为凸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放大率公式可以表示为:放大率=v/u。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凸透镜成像的知识。
在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来确定物体和像的位置,计算放大率等,从而更准确地进行实验和分析。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一.成像规律二.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和像的移动方向一样)三.考点归纳: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光(太阳光或远距离的手电筒)垂直照射凸透镜,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承接到最小最亮的亮点,用刻度尺测量出亮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即是凸透镜的焦距。
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实验器材的摆放顺序:先将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4.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的原因:(1)烛焰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2)烛焰在一倍焦距处不成像;(3)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5.成像变化情况: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物体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6.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越大;成虚像时,物体越靠近焦点处,像也越大。
(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7.蜡烛燃烧后会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会上升。
8.实验中选择蜡烛的缺点:蜡烛燃烧会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上升;烛焰会晃动,成像不稳定。
改进:选发光二极管,优点:成像更稳定,容易对比大小。
9.发光二极管图案的选择:最好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对称。
10.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凹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大,光屏需要远离凸透镜,相当于近视眼的原理。
11.实验后,在凸透镜前加凸透镜后,像和像距都变小,光屏需要靠近凸透镜,相当于远视眼的原理。
12.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布遮住透镜的一半,则屏上的像是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13.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则人眼在图示位置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14.完成实验后,给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取下远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及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及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扩展资料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顺口溜及解释:
1、顺口溜:“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
2、解释:
“一倍焦距分虚实”是说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uf)时成实像,即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是说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即二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像或缩小像的分界处。
“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
(1)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与物分居于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1倍焦距但小于2倍焦距(f <v<2f)。
(2)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u=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与物分居于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和物距相等,都等于2倍焦距(v =2f)。
(3)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f<u <2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与物分居于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2倍焦距(v>2f)。
(4)当物距等于焦距时(u=f),不成像,如把点光源放在焦点上,则可以得到平行光。
(5)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像距大于物距(v>u)。
(完整版)中学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规律

物理凸透镜成像原理及归率目标认知:学习目标:1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4.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习重点: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会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和总结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方法指导:一、要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同学们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1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现在,我们利用这三条光线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作法:①画一直线表示主光轴;②把透镜放在主光轴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轴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③物体分别放三个位置(u<f、f<u<2f、u>2f );④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的光线•;⑤ 通过焦点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相交于一点;⑦ 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这就是物体的像;⑧若两条折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不相交,反向延长,交于物体与透镜的同侧;⑨过这一点作垂直主光轴的线,用虚线表示其成的像为虚像,如图所示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口诀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口诀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外。
口诀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透镜成像规律有哪些重要定律

透镜成像规律有哪些重要定律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定律1、凸透镜成像定律11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111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
112 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这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113 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114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凹透镜成像定律21 凹透镜始终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3、成像公式31 1/u + 1/v = 1/f ,其中 u 表示物距,v 表示像距,f 表示焦距。
4、光路可逆原理41 光路可逆是指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沿着某一路径传播,如果让光线沿着原来的出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入射,那么它将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出射。
411 在透镜成像中,这意味着如果将物体和像的位置互换,仍然能够成像,只是成像的性质(大小、虚实、倒立或正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5、放大率51 横向放大率 m = v/u ,表示像的长度与物的长度之比。
511 纵向放大率通常等于横向放大率。
6、像的性质与物和像的位置关系61 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放大;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缩小。
7、薄透镜近似71 在很多情况下,当透镜的厚度远小于其焦距时,可以将透镜视为薄透镜,从而简化成像的分析和计算。
8、像的清晰度和像差81 实际的透镜成像可能会存在像差,如球差、彗差、像散、场曲和畸变等,影响像的清晰度和质量。
9、多透镜系统91 在复杂的光学系统中,多个透镜组合使用时,成像规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透镜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10、应用领域101 透镜成像规律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眼镜、摄像机等光学仪器的设计和制造。
1011 医学领域中的眼科检查和治疗设备也依赖于透镜成像规律。
1012 工业生产中的检测和测量设备同样利用了这些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凸透镜是一种把来自物体的光线反射回一定点的光学器件,它可以把光线透过它来自不同来源的光线反射回目标点,从而加强或改变物体上的光线,这种特性使凸透镜在光学应用中变得非常重要。
凸透镜可以被分为几个类别,比如球面凸透镜、双凸透镜、双环凸透镜等。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的光线追迹规律在凸透镜的光线追迹规律中,实线是光束从球面凸透镜入射到出射角α,光线在表面上发生折射,从中心点c出射,到达准确焦点F,从F点发出光束向α出射,实线和虚线表示光线传播的角度,且虚线不穿过准确焦点F,在虚线表示的光线传播的方向上也有折射现象,但是这条光线没有经过准确焦点F,其角度比实线大。
(2)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具有焦点,它的焦点是最具有强烈的高能特性的点。
光线经过凸透镜的表面,会发生折射,而且都会向准确焦点F射出,因此,这种特性使得凸透镜能够进行把外界光线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起到加强光线的作用。
(3)凸透镜的图像成像当物体光线经过凸透镜时,它会发生折射,然后,凸透镜将所有光线集中到一个焦点,然后从这一点向所有方向出射,而这一过程就会产生凸透镜的图像成像,由此可以看出,凸透镜可以把物体的形象投射到一个点。
二、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各种光学仪器,比如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光学定位望远镜、轨道望远镜等。
凸透镜的主要应用是收集、加强和投射光线,它可以把光线从一个点集中到另一个点,从而使光线鲜明而强烈。
此外,凸透镜也可以用来实现精确测量和定位,因为它能够收集高能的光线,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飞行器的光电视观测系统中使用凸透镜来发射和接收光束,依靠凸透镜把距离传感器较远的物体的发射光线集中到传感器,从而实现远距离的精确测量。
总之,凸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元件,它可以把光线集中到一个焦点,并发挥其他一些光学特性,它在各种光学仪器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且随着光学技术的发展,凸透镜在光学应用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理解)

凸透镜成像规律(用作图方式理解)
当u=2f 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v =2f
当f <u<2f 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v>2f
当u<f 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像距:|v|>u 。
这个虚像由再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对称,像是虚像(由反射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注意:
1、画图时,焦距大小可以取任意值,但同一个图中应相等。
2、画两条特殊光线: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折射经过焦点;一条经过光心,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两光线的交点就是所成的像,不相交则不成像。
3、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一般由反射光线(平面成的虚像)或折射光线(凸透镜成的虚像)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4、规律总结: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规律
表格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
(v)
正倒大小
虚
实
应用特点
物,像的
位置关
系
u>2f 2f>v>f 倒立缩小实
像
照相机、摄像机-
物像异
侧
u=2f v=2f 倒立等大实
像
精确测焦仪
成像大小的分
界点
物像异
侧
2f>u>f v>2f 倒立放大实
像
幻灯机、电影放映
机、投影仪
-
物像异
侧
u=f - - - 不
成
像
强光聚焦手电筒
成像虚实的分
界点
-
f>u v>u 正立放大虚
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
侧
虚像在物体之
后
物像同
侧
规律总结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为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规律5
记忆口诀
(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
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
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薄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注: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厚度在计算物距、像距等时,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
当透镜很厚时,必须考虑透镜厚度对成像的影响。
(3)凸透镜、把光聚,成象规律真有趣;
两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焦以外倒实小,我们用作照相机;
一二焦间倒实大,我们用作投影仪;
焦点以内正大虚,我们用作放大镜;
欲想得到等实象,两倍焦距物体放;
焦点之位不成象,点光可变平行光;
成象规律记心间,透镜应用法无边。
物近(远),像远(近),像变大(小)。
(4)物进像退,像越退越大,大像总在小像后,同向移动。
(5)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进像远大,巧记活运用。
规律记忆
一、
1.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照相机
简记为:外中倒小实(或物远像近像变小)
2.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简记为:两两倒等实(或物等像等像不变)
3.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简记为:中外倒大实(或物近像远像变大)
4.u=f 不成像平行光源探照灯
简记为:点上不成像(或物等焦距不成像)
5.u<f正立放大的虚像无虚像在物体同侧放大镜
简记为:点内正大虚(或物小焦距像大虚)
注:u大于2f简称为远——离凸透镜远一些;u小于2f且大于f简称为近——离凸透镜近一些
二、
物三像二小实倒物二像三倒大实物与像同侧正大虚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
三、
二环外①,拾到②小相机。
一二环间,拾到大投影。
一环内,打③假④正经⑤。
注解:①二环外:二倍焦距以外
②拾到:拾,实(实像。
到,倒(倒立)应用:照相机
③打:放大
④假,虚(虚像)
⑤经,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