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一.实验器材:
光具座、凸透镜、光源、光屏
二.实验步骤:
1、观察并记录下凸透镜的焦距。
2、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光源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光源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在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光源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
4、读出物距和像距后,要分别与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相比较。
5、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信息作出归类和比较。
三.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论:
1、实像总是倒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异侧;虚像总是正立的,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2、当u=2f时,成等大的像;u>2f时,成缩小的像;u<2f时,成放大的像。
所以两倍焦距是成像放大还是缩小的分界点。
3、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
4、当u>f时,使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少,像的大小变小
1。
凸透镜成像规律1
命题点五:确定焦距的范围
例5. 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 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3cm B. 5cm C. 7cm D. 9cm
解:由题意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 物距为20cm,像距为6cm,物距大于像距.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cm>2f,所以f<10cm.① f<6cm<2f,所以3cm<f<6cm.② 综合①②得:3cm<f<6cm 故选B.
凸透镜 成像规律
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剖析: 1.实验: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 上。(即等高、共线)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 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 心不等高、共线; 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 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5.实像:一定是异侧,且倒立的;虚像:一定是同侧,且正立的; 6.像跟着物体跑,即“物”“像”同向而行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7.①v<u,成倒立缩小实像;②v>u,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③ v=u,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命题点一: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设计
例1.如图所示,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图中光屏放置不台理,应该将光屏向
调(选填“上”或“下”);
(2)调整后,当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
烛移到距离凸透镜25cm处,应将光屏向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0
5
注意: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
论 证
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口
诀
练
2、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光屏上得不 习
拓
到的像。
展
挑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 战
返
屏上。
回
结
束
像的性质
透 镜 焦 距
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 (物距)
像到凸透 镜的距离 (像距)
实验器材
光具座
点燃的蜡烛
凸透镜
光屏
预备知识:
1.物距(u): 物体 到 凸透镜中心
2.像距(v): 像 到 凸透镜中心
u
v
25
40
68
u=?15cm V =?28cm
应 用
的距离;
设 计
课
题
预
的距离;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注意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正立 放大 虚像 或倒 或缩 或实 立小像
左右 相同 或相
反
u>2f f<v<2f 倒 缩小 实像 相反
u=2f v=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f f f<u<2f v>2f
u=f —
倒 等大 实像 相反 倒 放大 实像 相反
不成像
u<f —
正 放大 虚像 相同
小 结: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一倍焦距分虚实, • 二倍焦距分大小; • 像的大小像距定, • 像儿跟着物体跑 。
实验05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解析版)
实验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和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实验步骤】:①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②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2u 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③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④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f u f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测量像距和物距。
⑤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⑥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⑦表格:透镜焦距f= cm【实验结论】: 物距(u )成像的性质 像距(v ) 物距(u )与像距(v )的关系 应用 u ﹥2f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u>v 照相机 u=2f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u=v 测焦距 f ﹤u ﹤2f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u<v 投影仪 u=f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束 u ﹤f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考点方向】: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平行光源或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其中利用太阳光来寻找焦点时一定要:让太阳光正对透镜(使光线平行于透镜主光轴)。
2、操作过程中,应固定好蜡烛、凸透镜,然后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读出物距与像距的大小。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也找不到物体的像。
此时应去掉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火焰的成像情况。
4、光屏上没有像原因:①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内;②焦距太大,像成在光具座外。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报告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成绩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 / 蜡烛 / 凸透镜 / 光屏 / 火柴
【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在光具座刻度尺的40cm处,蜡烛和光屏分居凸透镜两侧,并调节三者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
2、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40cm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
3、把蜡烛移近凸透镜,使物距等于30cm, 25cm,20cm,18cm, 15cm,重复步骤2。
4、使物距u=f=10cm,观察成像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5、使物距u=5cm,观察成像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移动透镜,观察像的变化。
6.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如下规律】:
①_____ 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 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②实像都是____ __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 ___(同侧与两侧);
虚像都是______ ___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 ___。
③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____ 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 ____。
成实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____ 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 ____。
9《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单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2、学会使用光具座等实验器材进行光学实验。
3、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三、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焦距已知)、蜡烛、光屏、火柴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使凸透镜的中心大致与光具座的中心重合。
3、将蜡烛放在光具座的一侧,调整蜡烛的高度,使其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4、将光屏放在光具座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使光屏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5、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观察并记录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物距和像距。
6、分别调整物距为二倍焦距(u = 2f)、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一倍焦距(u = f)、小于一倍焦距(u<f),重复步骤 5,观察并记录像的性质、物距和像距。
7、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8、整理实验器材,熄灭蜡烛。
五、实验数据记录六、实验结论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4、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5、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七、误差分析1、实验中可能存在测量误差,如物距和像距的测量不准确。
2、蜡烛的火焰可能不稳定,导致像的清晰度受到影响。
3、光屏的位置可能没有调整到最佳位置,影响像的观察和测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报告引言: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成像的学科。
其中,成像是光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凸透镜作为光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原理:凸透镜是由两个球面构成的,其中至少有一个球面的曲率半径大于零。
凸透镜的中心称为透镜的光轴,凸透镜两侧的曲面称为透镜的球面。
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传播过程中,光线在透镜上发生折射,从而形成成像。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屏幕、尺子等。
2. 将凸透镜放置在光源和屏幕之间,使光线通过凸透镜形成成像。
3. 调整光源和屏幕的位置,以及凸透镜与光源、屏幕的距离,观察成像情况。
4. 测量光源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屏幕的距离,记录数据。
5.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通过多次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成像距离与物距的关系:当物距增大时,成像距也增大;当物距减小时,成像距也减小。
2. 成像距离与透镜与屏幕的距离的关系:当透镜与屏幕的距离增大时,成像距也增大;当透镜与屏幕的距离减小时,成像距也减小。
3. 成像大小与物大小的关系:当物体越大时,成像也越大;当物体越小时,成像也越小。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一些规律。
首先,成像距与物距的关系表明了凸透镜的放大或缩小作用。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更远时,成像距离也更远,物体在屏幕上的成像更小。
而当物体距离凸透镜更近时,成像距离也更近,物体在屏幕上的成像更大。
其次,成像距与透镜与屏幕的距离的关系说明了凸透镜的调焦能力。
当透镜与屏幕的距离增大时,成像距离也增大,透镜的调焦能力增强。
最后,成像大小与物大小的关系表明了凸透镜的放大倍数。
物体越大,成像也越大,放大倍数越高。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凸透镜的成像距与物距、透镜与屏幕的距离有关,成像大小与物大小相关。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5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学习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二、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器材准备: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各有什么特点?生:(学生思考、回答)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用放大镜先看书本上的文字,然后再用放大镜看远处的同学和老师。
你发现了什么吗?请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
生:描述看到的现象。
如: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缩小的,近处的物体是放大的、正立的等。
(二)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师: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凸透镜,但观察到的现象却有很大不同: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思考一下,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提炼学生问题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课的探究课题: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2、猜想假设师:通过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和你的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
(说明:一定要给学生留一定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并且让学生充分讨论。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原理
由凸透镜形成的映像,其离现实物的距离和倒立物的离现实物的距离
在光学上是等价的,且倒立物又在凸透镜的凸透面的外侧。
凸透镜是一种
定焦透镜,它能够使光线汇聚于其焦点,从而形成明确的映像。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使用了一个两支架装载着两块凸透镜的实验装置,由凸透镜的
凸透面构成凸透镜系统。
此外,另外准备的材料还有一个发光灯、一个白
色屏幕、几块黑纸以及几块纸片。
四、实验过程
1.首先,将实验装置的两支架上的两块凸透镜由大号从小号依次排列,其中凸透镜和凸透面朝向屏幕。
2.然后,用黑纸把灯光从发光灯上补出来的图案遮挡起来,将剩下的
图案投射到屏幕上。
3.最后,用纸片观察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
五、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
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六、结论
我们通过实验,确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
一、引言在物理学中,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应用光学仪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
本文将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 一枚凸透镜- 光源- 屏幕- 尺子2. 实验过程:步骤1:准备凸透镜和光源,将凸透镜放置在光源的前方,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置屏幕。
步骤2:调节凸透镜和屏幕的距离,使得光线能够清晰地在屏幕上形成成像。
步骤3:移动光源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记录不同位置下的成像情况。
步骤4:利用尺子测量凸透镜、光源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3. 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光源、凸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以及光源位置的变化对成像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的记录,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和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我们可以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通过观察和测量,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包括成像位置、成像大小和成像形式等。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质。
5. 实验总结和结论:通过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结论。
总结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和规律性。
通过实验总结和结论,可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光学成像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分析,逐渐领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质。
我个人认为,通过实验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方法。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和文章撰写,我们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深入探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相关推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篇1【三维目标】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
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材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
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
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2、难点: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用具】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
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求一、实验目的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加深对光学成像的理解,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仪器1.凸透镜:选择直径较大、曲率较小的凸透镜,以提高成像的清晰度。
2.物体:可以使用小的物体作为光源,也可以使用标尺等标志物来观察成像情况。
3.投影屏:用于接收凸透镜成像后的光线,以观察成像情况。
三、实验原理1.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符合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2.凸透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有实物成像和虚物成像两种情况,实物成像时像是正立的,虚物成像时像是倒立的。
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确定实验地点和实验时间,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完好。
准备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报告格式。
2.实验设置:将凸透镜放置在透光性好的位置,使得光线能够充分传递,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物距一侧。
3.实验操作:调整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观察成像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4.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比较理论值和实际值,分析成像规律。
5.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分析报告,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凸透镜损坏和光线对眼睛的刺激。
2.实验操作时要细心,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仪器,保证实验室的整洁。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符合透镜成像公式。
2.凸透镜成像有实物成像和虚物成像两种情况。
3.与理论值相比,实际测得的焦距误差较小。
4.光线经过凸透镜成像后,产生了明显的聚焦和散焦效果。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凸透镜成像符合透镜成像公式,成像时产生实物成像和虚物成像两种情况,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相符合。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加深了对光学成像的理解。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凸透镜的基本原理。
2.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像距、倍率与透镜焦距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 凸透镜是由透明的玻璃或其他材料制成的,两个表面都是曲面。
其中一面是凸面,另一面是凹面。
凸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
2. 凸透镜的主轴是一个虚线,连接凹面和凸面的中心。
在对称的透镜中,主轴经过透镜的中心,称为光轴。
3.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物距,用符号"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像距,用符号"v"表示;物体的高度叫做物高,用符号"h"表示;像的高度叫做像高,用符号"h’"表示。
4. 根据凸透镜成像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关系:1/u + 1/v = 1/fh'/h = -v/u其中,f表示焦距。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1. 凸透镜2. 直尺3. 定位器4. 屏幕5. 光源6. 实验装置固定架7. 实验平台四、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置在实验装置固定架上,并调整透镜与主轴的夹角为0度。
2. 将光源放在实验平台上,使光线垂直射向凸透镜的中心。
3. 在主轴上方放置一个屏幕,并与凸透镜成一定距离,调整屏幕与主轴的高度对准目标光点。
4. 将不同高度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测量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并记录下物体与屏幕的距离。
5. 分别测量不同物体高度的像高,并记录下来。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根据实验步骤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不同物距、像距、物高和像高之间的关系。
利用凸透镜的成像公式可以验证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和成像公式进行比对,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结论。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1.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增加时,像的距离减小。
2.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时,像距离无限大,即像位于无穷远处。
实验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解析版)
实验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点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是常见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详见下表(1)。
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照相机(图a)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图d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图b)u=f不成像射出的是平行光线0﹤u﹤f正立、放大的虚像v﹥f放大镜(图c)a.u﹥2fb. f﹤u﹤2fc.0﹤u﹤fd.u=2f凸透镜成像光路图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测焦距。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知识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距变化成像规律变化、像的虚实。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等。
【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器材。
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水平线上。
2、将蜡烛放在远处(此时u>2f),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立还是倒立,并测量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实验表格。
3、将蜡烛往凸透镜方向移动,使2f>u>f,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立还是倒立,并测量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实验表格。
4、将蜡烛继续往凸透镜方向移动,使u=f,移动光屏,看能否成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u=2f
4
5
6
u=f
7
8
实验数据分析:
1.你能把你所总结的规律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出来吗?
数据整理:
物距
像距
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像的大小
像的倒立
像的虚实
应用
进一步探究:
1.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用手或其它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半部,(或下半部、左半部、右半部),你认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有什么变化?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2.为了全面地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因此蜡烛由远及近逐次向透镜靠近,每次相应地移动,调节光屏上承接的像时,记录物距u、像距v和像的性质。
3.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数据采集:凸透镜焦距f=_________
实验序号
物距
u/cm
像距
v/cm
物与像位置关系
像的性质
放大或缩小
正立或倒立
实像或虚像
1
2
2.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的长度变短了,于是经透镜所成的像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如何调整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调整光屏:
调整蜡烛:
调整透镜:
3.先调出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状态,然后将蜡烛和光屏固定后,调整透镜的位置,是否还能得到清晰的像?记住向哪个方向调整。
4.先调出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状态,然后将透镜固定后,将蜡烛和光屏对调位置,观察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吗?
班级
实验者
日期
年月日
实验课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收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数据和资料
2、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八年级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熟悉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白纸、尺子、直尺。
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在不同条件下,凸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和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放置在直立的光源前方,并确保光线垂直射入凸透镜。
调整光源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使得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呈现清晰的像。
2.将一张白纸放置在凸透镜像方的位置上,记录下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所成的像的位置。
3.利用尺子或直尺测量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物距;测量纸张与凸透镜的距离,即为像距。
4.重复以上步骤,分别调整光源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观察并记录下不同位置下的像的特点。
实验结果:以一定距离的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我们观察到像的特点如下:1.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得到倒立、实际、减小的真实像;2.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得到倒立、实际、与物体等大的真实像;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得到倒立、虚拟、放大的虚像。
实验数据:物距(cm)像距(cm)放大倍数10-10120-20130-30140-401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物距和像距呈相等关系,即物距和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焦距的倒数。
即1/物距+1/像距=1/焦距。
此外,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得到的是等大的真实像;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得到的是减小的真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得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了解了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成像的,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凸透镜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成像的特点。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理论上了解了凸透镜成像规律,还通过实际操作对其进行了验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如何正确使用凸透镜,如何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下为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凸透镜的成
像规律,掌握不同光线下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从而了解凸透镜的光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
凸透镜是一种屈光度较大的非球面透镜,在不同的光线作用下,会形
成真实成像。
它的成像特性可以用来建立恒定焦距的望远镜,具有很广泛
的用途。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若光源离凸透镜较近,则光线经凸透镜后,
汇聚成一个大的实圆,而介距大于2f-3f的物体则会被成像在大圆形的图
像区域内;若光源离凸透镜比较远,则光线从凸透镜发出后,会汇聚成一
个小圆,而介距小于2f-3f的物体则会被成像在小圆形的图像区域内。
三、实验材料
1、白炽灯
2、物体(蝴蝶)
3、光学台
4、凸透镜
5、距离尺
6、白色
纸片7、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
1、将光学台放置在实验台的最中央,稳定牢固。
确定台内试验物的
位置。
将白炽灯放在指定位置,调节白炽灯的距离,使之照射到物体上。
将物体(蝴蝶)放置在光学台上,以确定射线的角度。
2、放置凸透镜:把凸透镜放置在光学台上,并按一定角度调整凸透
镜以保证光线通过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目的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目的引言凸透镜成像规律是物理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成像原理。
本实验旨在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数据观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原理1.透镜与光的相互作用光与凸透镜相互作用时,光线受到折射,通过凸透镜后会发生折射和成像现象。
透镜有两个主要的光学特性,即焦距和成像能力。
2.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焦距是指让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到的距离。
焦距通常表示为f,单位是米(m)。
3.成像规律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的焦距时,成像为倒立、减小和实像。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的焦距时,成像为正立、放大和虚像。
实验材料1.凸透镜2.光源3.像纸4.尺子5.标定尺实验步骤实验一:测量凸透镜的焦距1.准备一个具有标定尺的长透明容器,将其填满水。
2.将凸透镜水平放置在容器的两侧,使其与水面平行。
3.通过标定尺,测量凸透镜在容器中的高度,并记录下数值为h。
4.移动标尺,直到凸透镜的图像映在标尺上。
测量凸透镜图像的高度,并记录下数值为h’。
5.重复上述步骤,分别将凸透镜放置在几个不同位置,每次都记录凸透镜图像的高度h’。
6.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凸透镜的焦距f。
实验二: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c/v=常数)1.将一张光滑的白纸固定在垂直桌子上。
2.放置一个凸透镜在白纸的前方,并固定好位置。
3.将一个实际物体(如针)放在凸透镜的一侧。
4.观察实际物体在透镜另一侧的成像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5.移动实际物体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观察不同位置的成像情况。
实验三: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固定物距)1.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侧,并固定好位置。
2.在凸透镜另一侧放置一个屏幕(如像纸)。
3.调整屏幕的位置,观察物体在屏幕上的成像情况。
4.移动屏幕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观察不同位置的成像情况。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一: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根据实验所得的测量数据,可以利用公式1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06•潍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2、(2008•柳州)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3、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4、(2010•乌鲁木齐)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A、B、C、D、5、(2009•江西)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6、(2006•沈阳)在阳光充足的教室内.小阳手持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可以在墙上看到窗户的像,这个像是()A、倒立、等大的B、倒立、缩小的C、正立、放大的D、正立、缩小的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8、(2010•河南)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9、(2008•辽宁)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ABCD10、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是()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无法判断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06•潍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向透镜移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虚像时:物像同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解答:解:由题意知,此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则物距大于2f,像距处于f和2f之间.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则物距应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大于2f.题目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所以要使蜡烛靠近透镜,光屏远离透镜.故选B.2、(2008•柳州)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解答:解:由题意知,烛焰在屏上成一缩小实像,所以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2f之外,若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过程中,像距减小,所成的实像会变大.若物距等于2f,则成等大的实像;若物距大于f、小于2f,则成放大的实像;若物距小于f,则在光屏上不成像,成放大的虚像.所以各种可能都会有.故选D.3、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对应应用如幻灯机.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物距为30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f=15cm;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时,物距为10cm,即u<f,所以应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在光屏上看不到;故选D.4、(2010•乌鲁木齐)物体S(未画出)经凸透镜L成像于M处的光屏上.若将光屏移至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则在凸透镜L左侧P处放置的透镜是()A、B、C、D、分析:本题首先要知道光屏移到N处,仍要在屏上得到物体S的像,是让物体的像向透镜靠近;二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最后应知道在P处放上会聚透镜,物体S的像将靠近透镜移动;在P处放上发散透镜,物体S的像将远离透镜移动.解答:解:在P处放上凸透镜后,从物体S入射的光线到达P处凸透镜会聚,再经过凸透镜L会聚,所成像的位置会前移,所以在P处应放凸透镜.故选A.5、(2009•江西)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答案:C6、(2006•沈阳)在阳光充足的教室内.小阳手持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可以在墙上看到窗户的像,这个像是()A、倒立、等大的B、倒立、缩小的C、正立、放大的D、正立、缩小的分析:窗户在墙上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关键取决于窗户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即物距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通过题意告诉的凸透镜的焦距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进一步确定成像的性质.解答:解: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由于凸透镜在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此时窗户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要大于该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窗户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综上分析,故选B.此题也可用排除法来确定答案.由于窗户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成像在墙上,所以此时的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实像都是倒立的,故排除了CD两个选择项.由于凸透镜是移动的,而只有在物距等于二倍焦距这一个特殊点时,凸透镜才成等大的实像,所以窗户在墙上不可能成一成不变的等大的像.所以只有选择项B是正确的.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像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知道在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像距也越大.知道实像都是倒立的,可能放大或缩小;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解答:解:A、凸透镜成像时,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所以A说法正确.B、实像可能放大或缩小;虚像是放大的,所以B说法错误.C、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所以C说法正确.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的像越大,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AC.8、(2010•河南)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分析:根据图示的四点与焦距的位置关系,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确定其成像的情况;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具体应用,即可确定各选择项的正误.解答:解:A、物体在c点时,此时的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利用这种情况的凸透镜成像制成的.故A正确.B、物体在d点时,此时的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利用这种情况的凸透镜成像制成的,而不是照相机.故B错误.C、物体在a点时,此时的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情况的凸透镜成像制成的,而不是放大镜.故C错误.D、物体在F点时,此时的物体在焦点上,此时物体不成像.而人的眼睛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情况相似.故D错误.故选A.9、(2008•辽宁)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答案:ABCD10、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是()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无法判断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物体离凸透镜2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可能是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是缩小的,再根据物距等于20cm,像距等于30cm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的物距和像距以及的性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由此可得当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当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所以该像的性质是放大的.故选A.二、填空题(共6小题)11、(2007•内江)如如图所示,F、F′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那么,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是倒立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调整光屏后,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蜡烛位于2倍焦距之外,所以会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把蜡烛移到P与F之间,此时f<u<2f,故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答案为:缩小,变大.12、(2008•哈尔滨)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____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___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凸透镜成像中,有两个特殊位置,①二倍焦距处;②焦点位置;这两个特殊位置是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像的分界点.解答:解: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二倍焦距是物体成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焦点位置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故答案为:二倍焦距;焦点.13、如图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________移动凸透镜(选填“左”“右”).分析:(1)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实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是虚像.(2)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解答: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时,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右移动凸透镜,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倒立;放大;投影仪;右.14、(2009•包头)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图表所示,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实验中选用______凸透镜,较好(选填“甲”或“乙”).选好器材后,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3)凸透镜焦距是1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的是试验次数1,像的情况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故答案为:缩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