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态度。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古人读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并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2.落实古人读书的经验到实际学习中。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背景和意义。
2.引导学生运用古人读书的经验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为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态度做铺垫。
2. 学习《古人谈读书》
1.听老师朗读《古人谈读书》,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文中出现的生僻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古人读书的意义和方法,每组展示讨论结果。
4. 拓展活动
1.学生就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和方法进行思考总结。
2.设计一个与古人读书故事相关的绘本故事,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5. 总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强调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古人的读书经验
•落实到实际学习中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古人读书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于古人读书经验的应用还存在困难。
下节课可以设计更多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再读课文,品析探究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内容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六、布置作业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教育学生要勤奋学习,热爱读书。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古人读书的方法、态度、习惯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具体的例子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迂”、“诱”等10个生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认读:迂、诱、暇、谓、租赁、庐等生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以及课文中的比喻和典故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读书的氛围和态度。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2.生词卡片:用于学生认读和复习。
3.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讲故事、提问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古人读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人读书的氛围。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生词。
然后,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学习并借鉴。
3.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古汉语精练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态度,学习并借鉴。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古汉语精练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一、名言趣导入1.回顾旧知,引发期待。
同学们之前积累了不少名言吧?我们来回忆回忆。
老师说上句,你们接下句。
(逐句出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再齐读。
2.关联要素,导入新课。
(总结学生发言后投影出示第八单元导读页,齐读人文要素:“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要怎么读呢?苏轼的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关于读书,古人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出示课题,朱熹的古文。
)【设计意图:在进入新课学习之前,名言接龙既能唤起学生原有的积累,又能关联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同时紧扣古文关于读书的主题。
】二、初读知古文1.初读古文,整体感知。
(1)完成学习活动一,注意看要求。
(出示活动一要求)自由读古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注意文中的停顿。
(2)指名读,师正音。
(指导“矣、岂”的读音)师生合作读。
(3)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在教师停顿的地方做标注。
2.再读古文,读好停顿。
(1)你们标注老师刚才停顿的地方就是老师在这则古文中的断句,(出示断句)以前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的人为了便于理解和读得明白就根据具体的语境给古文断句。
你们也试试。
(2)生自由练习读,生生评价。
3.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读古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断句”读好停顿,“断句”对阅读古文很重要,对于学生又是陌生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傲、郑重、京剧、滋味、倘若、侍侯、脾气、责备、临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同学维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同学维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准备】1、同学准备: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鹅》、了解作者丰子恺、自学课文。
2、教师准备:课件以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课1、教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
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身手中的笔画一画鹅。
(抽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
)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2、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著名当代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同学们认真观察后与自身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3、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
4、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只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白鹅(同学可以简单介绍丰子恺。
)二、营造氛围学课1、请同学独立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作上不同的标志。
2、读生字和词语: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主要写了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三、生字以和词语的处置1、读音:有“颈、吭、倘、供、郑”(后鼻韵)、“饮、邻等”(前鼻韵)。
25古人谈读书教案6篇
25古人谈读书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总结报告、企划书、演讲致辞、策划方案、条据文书、党团资料、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business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policy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essay compilation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25古人谈读书教案6篇教案是老师为了掌握课堂节奏预先整理的文字报告,通过教案的书写,教师们可以很好的给孩子们上课,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5古人谈读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1000字教案一教学内容:《25. 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 了解古人的读书观念及其价值;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3.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古人的读书观念及其价值。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投影仪;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教师介绍课文,并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第一段,引发学生们对于读书的思考和兴趣,并在黑板上写下以下问题:1)古人如何看待读书?2)为什么需要读书?2. 阅读理解(15分钟)请学生们开启课文,花10分钟阅读全文,回答上述问题,并将阅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读书笔记。
3. 分组活动(15分钟)分组讨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并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与其他小组分享,相互学习,也从中获得对于读书的新认识。
4.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课前问题的回答,小组讨论的过程及结果,以及个人的体会,来总结古人谈读书的观念和价值,并引导学生们认真思考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读书和应用读书的成果。
板书设计:第一部分:引入课文名称:《25. 古人谈读书》读书问题:1)古人如何看待读书?2)为什么需要读书?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重点:1. 了解古人的读书观念及其价值;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读书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分组活动小组讨论展示读书笔记板书图例:古人谈读书读书问题:1)古人如何看待读书?2)为什么需要读书?活动:分组讨论教学反思:1. 本课通过阅读教学带来了更多深远的阅读思考;2. 活动环节充分利用了小组之间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3. 在阅读理解和分组讨论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寻,让学生们能够更多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上体现了高级独立思考的能力。
25《古人谈读书》(教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古人谈读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理解其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中古人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是一篇关于古人读书的短文,选自《论语》《朱子语类》等古代典籍。
文中记录了孔子、朱熹等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以及他们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2. 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理解其含义。
(4)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理解其含义。
2. 教学难点:(1)文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正确把握古人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教学课件或黑板。
(2)生词卡片。
2. 学具:(1)课本。
(2)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古人读书的画面。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读书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词。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文中古人的读书方法和心得。
3. 合作探究:4.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古人读书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人读书方法和心得。
5. 巩固拓展:(1)学生运用文中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口语交际。
(2)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读书方法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古人读书的方法和心得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2. 正确的读书方法专注致志,用心去读学思结合,边读边思考不断回顾,温故知新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课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模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模板第【1】篇〗本文是两篇关于治学态度和读书方法的古文片段,分别选自《论语》和朱熹的《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
从古至今,中国文人业精于勤、十年如一日的治学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经典,而这种忘我的读书境界本身就是我们的一种精神追求。
所以,以本文作为读书单元的第一课,充满历史渊源和书香韵味,让学生从历史典籍的吟诵中,梳理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得到启发。
第一则《论语》选句,主要是孔子对于求学的态度论述。
对待学习首先要诚实谦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智慧的表现;学习要努力勤勉,默默地识记,学习再多也不满足,教育学生不知倦怠,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学习还要谦逊,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勤勉地向古人学习;学习要有进取心。
学生们通过诵读,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孔子和学习态度和治学追求,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反思自身。
第二则朱熹的“三到”读书方法,分别是:心到、眼到、口到,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心到最重要,心如果不在,眼睛就不能看得仔细,只是随便读,那是记不住的,纵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文中“尝”是曾经,“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太一样。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古文古诗学习经验,比如读通、读懂、联系思考。
学生可以尝试结合注释和上下文,读懂古文;句读需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老师的示范下,进一步把握准确。
梳理出古人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后,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
并在平时读书生活中,慢慢体会。
结合以上文本解读,本课的学习目标确立如下:1. 学会“耻、诲”等5个生字,认识“耻、识“等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的意思,背诵课文。
3. 利用关键词梳理信息,用简要的话概括古人的读书态度和方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名人的读书经验及其启示,理解读书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汲取养分,培养勤奋好学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古人的读书心得。
2.思考读书对个人的启示。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2.帮助学生从古人的读书经验中找到应对当下学习困难的方法和信念。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PPT。
3.学生:提前布置好课前阅读任务。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用引言的方式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谈论读书的?第二步:学生阅读与讨论(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 文中哪一段朗诵最有感触?为什么? 2. 你在读书中有什么收获?第三步:重点讲解(15分钟)教师对文章中提到的古人读书经验进行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
第四步:启发讨论(10分钟)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古人如此重视读书?学生可结合自身体会做出回答。
第五步: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学识贮备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并愿意在日常学习中多读书,多积累知识。
七、课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笔记。
2.阅读一篇名人的读书心得,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3.准备下节课分享你的读书心得。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品德培养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第八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为主题,编排了《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3篇课文。
其中,《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忆读书》一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我的“长生果”》一文是著名作家XXX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
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他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
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不仅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
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本单元的编排企图是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掌控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凸起重点。
2.单元重点:(1)阅读时注意根据请求梳理信息,掌控内容要点。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古人谈念书》一文的课后选做题请求学生接洽本人的念书体会,说说梳理课文中古人积累的念书方法等信息,并遭到启发;《忆念书》一文课后第一题请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梳理作者回忆了本人念书的哪些经历,及他认为甚么样的书才是好书等信息;《我的“长生果”》选编这篇课文的企图,一是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掌控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梳理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她从童年念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等信息;二是结合实际明白读写间的关系,研究一些读写方法,并继续开展综合性研究;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本人的课外阅读和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研究作者的读写方法。
第25课《古人谈读书》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词语理解: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如“心到”、“眼到”等,需要解释其现代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的表述。
-句子翻译:古文中的一些句子结构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翻译和解读。
-方法内化:如何使学生将古人的读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如专心致志、用心思考等,是教学的难点。
3.重点难点解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心到”、“眼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古汉语词汇的理解和句子翻译,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人读书方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读书方法实践。比如,挑选一段文章,尝试运用“心到”、“眼到”的方法进行阅读。
2.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古人的读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4.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思维拓展:鼓励学生思考古人的读书方法与现代学习的联系,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具体举例:
-教学重点中的“心到”,可以举例说明在阅读过程中,如何排除杂念,专注于书本内容,提升阅读效率。
-教学难点中的古汉语词汇理解,如“眼到”不仅仅是指用眼睛看,而是要用心去观察、理解,教师可通过具体语境解释,帮助学生克服理解上的困难。
-在句子翻译方面,教师可以选取几个典型的句子,分析其结构,指导学生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练习,以突破翻译难点。
-对于方法内化,教师可通过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方法,如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体验到“心到”、“眼到”等方法的实际效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名言警句、古代学者的故事以及古代文化知识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古代文化和名言警句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古代学者的故事感兴趣,但对于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和文化知识可能不够重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
2.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和重要性。
3.能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4.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
2.难点: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古代学者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
3.小组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读书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人的读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等。
2.学习材料:教师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包括古代学者的故事和阅读方法等。
3.教学工具: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引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然后引入课文《古人谈读书》的内容。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和文化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检查预习,纠正生字读音,指导书写易错的字。
2.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练习,指导学生学会朗读文言文。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简单批注。
教学重点读好文言文,练习有节奏的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主要内容,把握三则材料的异同。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知道【21分钟】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偷”,你认识他吗?【1分钟】猜图取名字——匡衡凿壁偷光。
【他偷的是灯光,偷光是和读书有关的。
这个故事体现了匡衡学习的刻苦。
】【设计理念和意图:导入要让学生感兴趣。
感兴趣的同时还要切入主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者将学过的知识与本节课对接。
】1.板书“读书”,你爱读书吗?【板书课题,强调书写,读课题,强调侧重点的不同。
5分钟】导入课题,看图,说出他们都是谁?【关羽夜读春秋,苏秦头悬梁,孙敬锥刺股。
】你还能想到哪些和“读书”有关的名人故事?预设:【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吕蒙士别三日、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李白铁杵磨针、孙康映雪夜读、孔子韦编三绝……【出示幻灯片,学生读一遍。
完成课题板书:古人谈读书。
】【设计理念和意图:拓展积累,让学生了解,通过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了解更多古人读书的典故,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2.检查预习情况:出声朗读课文,我知道了哪些方面的内容?【5分钟】预设:(1)这些文字与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何不同?都是文言文。
【因为这次上课是五年级部编教材,按照整个系统的教材编写,学生应该已经在三年级就接触到了文言文。
但是,由于今年五年级刚使用新教材,无法完成与前面的对接,所以,这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
】(2)关于出处的资料(强调《论语》的“论”的读音,和“论语”意思简介;出处和作者不同。
【介绍三个人,以及关于读书的成就。
第一节中的话都是孔子说的,前面可以加上“子曰”。
板书:《论语》、朱熹、曾国藩】(3)通过预习,你还读明白了哪些内容呢?都是关于读书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古代人对读书的态度和看法。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成语,引导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能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言语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古人谈论读书的观点。
2.熟练运用课文中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3.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口头表达,展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以《古人谈读书》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讲述古代人对读书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重要性。
课文中涉及许多与读书相关的成语和典故,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让学生拓展词汇量,同时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并讲解生字词及重点内容。
2.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示范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三、成语学习(10分钟)1.教师介绍课文中的常用成语及含义。
2.学生通过例句理解成语的用法。
四、讨论与思考(15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看法。
2.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对读书的态度,以及自己对读书的看法。
五、口头表达(10分钟)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头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想。
2.教师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在口头表达环节需要加强练习与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深度。
六、课后作业1.背诵本节课中的重点词语和成语。
2.撰写一篇读后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读书的看法。
以上为本节课《古人谈读书》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25.古⼈谈读书》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谈读书》教案【教学⽬标】: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字典读懂古⽂的内容,把古⽂译成⽩话⽂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学习的基本⽅法。
3.有感情地朗读古⽂,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三则古⽂。
4.懂得遇事要感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活的快乐和美好。
【教学重难点】:1.读懂古⽂的内容,并能译成⽩话⽂。
2.了解古⽂学习的基本⽅法,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激趣导⼊:1.上课前⽼师先带⼤家做个游戏——对名⾔。
要求说出下句,并说说名⾔的意思。
多媒体出⽰: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涯苦作⾈)。
书读百遍,(其义⾃见)。
敏⽽好学,(不耻下问)。
千⾥之⾏(始于⾜下)2.中国古代⽂化是⼈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化之⼀,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为传颂。
以上的名⾔,⼤家并不陌⽣,它们都是摘⾃⽂⾔⽂,也就是古⽂。
下⾯请⼏位同学读⼀读(配乐),谈谈读后的感受(朗朗上⼝,语⾔精练且深刻。
)3.揭⽰课题:25.古⼈谈读书提出问题,⾃主学习。
1.⾃由读课⽂,有不懂的⽣字词圈出来。
2.出⽰学习古⽂的基本⽅法:读通全⽂、字字明了、连词成句。
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检查⽣字学习情况。
2.说说你知道《论语》中的哪些名句?相互交流。
初学课⽂,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根据班固《汉书·艺⽂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的意思。
孔⼦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
在教育⽅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实地学习。
《论语》所载,不限于孔⼦及其弟⼦的⾔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载⾏。
⼤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死后,由孔⼦弟⼦和再传弟⼦在不同时期撰辑⽽成的。
今天,不论是研究孔⼦,还是研究中国历史,都离不开《论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5.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古人对读书的认识和见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
课文内容丰富,包括名言、故事、寓意等,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文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文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来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尝、博、审、须、遍、索、宜、三、余、讽、惟、得”等12个生词,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对读书的热爱和追求,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人谈读书的名言和故事。
2.教学难点:理解古文中的寓意和深刻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名言。
2.准备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标题《25.古人谈读书》和相关名言,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对古人读书观念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课由《论语》中的三句话和两则文言文组成,围绕读书方法进行阐述,给学生以启示。
本方案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文言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懂内容。
然后抓住“古人如何读书”这一主题,借助自主阅读、讨论互动、总结拓展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古人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自学本课生字生词,初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导入: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走进书就走进了一个丰富的世界。
那么,如何读书,才能与这位朋友心灵相通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感受古人带来的启示。
2.教师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明确主题,直接入课,让课堂教学变得简明而高效。
二、初读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或者读不准的生字,再读一读生字上面的音节。
2.大声读一读圈出的生字,再大声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遇到不会断句的情况,向同伴求教。
3.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
(1)组长利用生字卡片,逐一检测组员会认字的认读情况,要注意“耻”是翘舌音,“矣”和“岂”都是三声。
(2)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仔细观察9个要求会写的字的字形,针对识记困难的字商讨识记方法。
4.集体汇报交流自己小组遇到了哪个识记困难的字,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总结:比一比识记:缺——缸诲——悔形声字识记:谓——胃窥——规字谜识记:岂——大山压倒自己。
恒——太阳留在天地间,竖心留在左半边。
皆——比一比谁更白。
5.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每一个生字的音都读正确,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
(2)与组内同伴合作,轮读部分内容,相互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语句,大声朗读,正确断句。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点,让识字教学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25《古人谈读书》(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内容:1. 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含义。
2. 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 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内容的理解,古人读书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古文语句的理解,古人读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文章含义。
2.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生字词,解释古文语句的含义。
2.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板书设计:1. 生字词板书:直观展示生字词,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2. 文章结构板书:清晰展现文章结构,帮助学生把握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古人读书方法和技巧的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和课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文章内容,学会了古人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对古文语句的解释还需更加详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课后作业设计方面,还需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案【教学目标】:1. 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2. 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三则古文。
4. 懂得遇事要感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教学重难点】:1. 读懂古文的内容,并能译成白话文。
2. 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 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做个游戏——对名言。
要求说出下句,并说说名言的意思。
多媒体出示: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 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人广为传颂。
以上的名言,大家并不陌生,它们都是摘自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下面请几位同学读一读(配乐),谈谈读后的感受(朗朗上口,语言精练且深刻。
)3. 揭示课题:25. 古人谈读书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 自由读课文,有不懂的生字词圈出来。
2. 出示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
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 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2. 说说你知道《论语》中的哪些名句?相互交流。
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 多媒体出示: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
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老老实实地学习。
《论语》所载,不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言,又载行。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子死后,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期撰辑而成的。
今天,不论是研究孔子,还是研究中国历史,都离不开《论语》。
2. 请几个女生朗读该文,结合注释,然后请几个同学翻译,教师适当的引导。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 通读全文(配乐),从这三则语句中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自由交流。
2. 联系实际,说说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课后作业。
1. 背诵古文。
2. 课外搜集《论语》中一些其它的名言。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全班齐背诵《论语》中读书方法三则。
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 多媒体出示:《读书有三到》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朱熹(1130-1200 年)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2.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 再读课文,了解古文意思.(1)教师范读(配乐),学生在心中默默跟读。
(2)对照译文,想一想读书要做到哪“三到”?交流板书:心到眼到口到(3)同桌合作逐句朗读古文和译文,深入理解句意。
(4)齐读古文。
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 通读全文,了解古文的表达方式。
(1)师:既然古文的语言精炼且深刻,至今为世人学习,除了它们本身语言的精辟,语调的古朴之外,其表达方式也可谓堪称一绝。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作者朱熹是中国南宋著名哲学家,其逻辑推理能力非同一般。
请问该文是怎样得出“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细读课文,思考。
(2)重点比较译句,哪一句更适合原文?为什么?原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思想已经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专心了,就能看仔细,读正确。
(3)小结:作者很好的运用了假设,准确而有力地推断出“读书有三到,且心到最急”。
2. 配乐朗读古文并背诵。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
全班齐背诵朱熹的“读书有三到” 。
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 多媒体出示:选段引自曾国藩的《曾国藩家训》,曾国藩(1811年-1872 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同时,他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2. 请同学们用学《读书有三到》的方法学曾国藩语录。
三、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 请几个女生朗读该文,结合刻下注释,然后请几个同学翻译,教师做适当的引导。
3. 对照译文,想一想作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哪三样东西是缺一不可的?交流板书:有志有识有恒4. 同桌合作逐句朗读古文和译文,深入理解句意。
5. 配乐朗读古文并背诵。
四、拓展延伸:1. 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2.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读书方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郭沫若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五、课后作业。
1.朗读三则古文,并根据注释说说古文的意思2. 背诵三则古文。
3. 积累5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了解意思。
【教学反思】《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是五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本文中三位名家都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都重视读书的积累,但是侧重点又各有不同。
而且安排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久远,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
一、教学效果依据文章题材和学生的认知状况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调动积累,走近名人。
为了更好地走进文本,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我设计学生课前收集资料的环节。
让他们充分地准备好:一是自己知道的读书名言,会背诵四句以上;二是查阅三位名人的名言和故事,了解每位作者,了解背景,为课堂上的交流和思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预习时做足了功课,所以在课前交流环节时能畅所欲言,也能对作品对作者谈出几点想法,为深入领悟作好了铺垫。
2、读占鳌头,培养语感。
本文的三部分内容在读书时分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自由读第一部分即选自《论语》的几句名言,读准字音,同桌互读,相互帮助。
可以放手引领读书。
第二层次也是第二部分内容。
在学生借助拼音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读准易错的字音,通过范读,读出节奏,读出停顿,读出韵律,让读书有滋有味,进而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读古文的爱好。
第三层次是第三部分,此层次则是半扶半放,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交流展示后,在班内展示朗读,并且评选出读书小明星,进一步引导孩子们爱上读书,爱上阅读。
3、合作探究,感悟内涵。
在读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潜心阅读,借助旁边的提示驱使着领悟每句话的内涵。
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借助手头资料解决心中的疑惑。
之后在小组内交流,碰撞,让思维趋于准确,也就更好地理解了文本内容。
接着再让学生观察文本内容,总结每部分内容作者侧重点是什么?你学到了什么?这样一来,在感知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概括能力的训练和说话训练,使语文课真正体现母语的作用。
4、背诵积累,制作读书卡。
布置全班同学背诵任务,自由背诵,同桌比赛背诵,班内展示背诵,评选出背诵小能手。
此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背诵,为积累丰富的语言夯实基础。
接着迁移运用,引导学生制作名言卡片,选的内容出自本文,要工整抄写,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锤炼。
二、成功之处本文虽然看似有难度,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比如:学生朗读古文的能力明显提升;制作读书卡让动手实践和语文学习的延展性有机融合!三、不足之处学生学得分量特别重,想象力没能被激发。
四、改进措施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让学生自己试着创作读书的名言,让我的教学更圆满!类文阅读-25 古人谈读书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1. 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兴味:兴趣,趣味。
B. 未晓:天还没亮。
C. 思量:思考,考虑。
2. “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
“读书切戒在慌忙” 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 中的“切”意思是(3. 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
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
”4. 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与自己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
5. 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
【参考答案】1. B2. ③ ①3.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4. 暂且放过去切身相关5. 示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谈读书(两则)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②,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清] 彭端淑“破”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
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
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 清] 袁枚(选自《小学古诗文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注释] 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
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
③“破”“有神” 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
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
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西。
⑥ 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1.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1)依靠、凭借。
()(2)限制、阻碍。
()(3)自求上进。
()(4)形容整个儿。
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2. 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1)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2)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
3. 读画线句子,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什么?4. 这两位名人的话各表达了怎样的读书观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吧。
彭端淑:袁枚:【参考答案】1. (1)恃(2)限(3)自力(4)囫囵2. (1)聪明和敏捷,可以依靠也不可以依靠;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敏捷而不去学习,是自己败坏自己的人。
(2)读烂了书卷,汲取其中的精华,不是整个儿吞下去,采纳它的糟粕。
3. 示例:这句话说明我们在学习前人的知识时,不要死学,而要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