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的计划.doc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式单元备课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式单元备课教学目标- 了解第四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 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主题式单元的教学设计- 学生的研究参与度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课:《天地人》- 课前活动:教师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天地人的兴趣- 导入新课:介绍天地人的主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情感与态度培养:通过讨论天地人对人们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敬畏之情- 知识点讲解:讲解天地人的词语解释和用法- 练与巩固:听读课文,背诵并朗读课文,进行小组讨论及练- 总结与展望: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研究的要点,并展望下节课内容2. 第二课:《月亮与嫦娥》- 课前活动:回顾前一课研究的内容,激活学生的知识结构- 导入新课:介绍月亮与嫦娥的内容与主题,引发学生对这个神话故事的兴趣- 情感与态度培养:通过讨论月亮与嫦娥的情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知识点讲解:讲解月亮与嫦娥相关的词语和知识- 练与巩固:听读课文,背诵并朗读课文,进行小组讨论及练- 总结与展望: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课研究的内容,并展望下节课内容3. 第三课:《小家在哪里》- 课前活动:复前两课的研究内容,加深学生对主题和内容的理解- 导入新课:介绍小家在哪里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家的重要性- 情感与态度培养:通过讨论小家在哪里的故事,培养学生对家的归属感- 知识点讲解:讲解小家在哪里相关的词语和用法- 练与巩固:听读课文,背诵并朗读课文,进行小组讨论及练- 总结与展望: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展望下节课内容4. 第四课:《小羊和狼》- 课前活动:回顾前一课研究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羊和狼的主题- 导入新课:介绍小羊和狼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思考- 情感与态度培养:通过讨论小羊和狼的故事,培养学生对勇敢与友爱的态度- 知识点讲解:讲解小羊和狼相关的词语和用法- 练与巩固:听读课文,背诵并朗读课文,进行小组讨论及练- 总结与展望: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展望下节课内容教学评价与反馈-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及时评价和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 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语文表达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培养积极的研究态度教学资源- 课本《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 多媒体设备及教学投影仪- 学生课堂笔记和练册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式单元备课》的大致安排,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该单元的教学工作。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会说、会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
2. 能够理解本课文的大意,并能讲述其中的人物、事情和感情。
3. 能够模仿表演本单元的表演课文。
4. 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相关词汇,如“宝贵、神奇、珍贵”等。
教学重点1. 听懂、会说、会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
2. 理解本课文的大意,并能讲述其中的人物、事情和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本课文的感情和情感色彩,并能把握主题。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工具和教具。
2.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学生提问,“什么叫做珍贵?珍惜什么才能珍惜?”,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珍贵的事物有初步的认识。
3. 研究新课文(15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老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4. 情感教育环节(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讲解珍惜时间的相关知识。
5. 发展环节(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鼓励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感情,锻炼表达能力。
6. 撤课环节(5分钟):与学生交流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不足,下一步的关注点是什么。
教学方法1. 师生互动2. 听说读写结合3. 情感教育4. 小组合作教学评价1. 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 四会能力的掌握情况3. 情感态度的表现是否得当教学后记这是一次充满感动的探索之旅。
学生在表演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尽管有些学生还需要进一步锻炼表达能力,但是在激励和引导下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和热情。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全单元)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背景及诗人生平简介。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登鹳雀楼》并背诵。
3.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教学重点:1、背诵古诗词。
2、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了解古诗大意,培养热爱文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
(师生)2.制作生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师)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学生)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王之涣。
2.介绍王之涣3.诵读汇报(1)(出示《登鹳雀楼》课件)集体齐读《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进行提示并请同学回答。
(3)老师进行总结。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2.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
(富有感情的朗读)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展示本古诗书写生字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学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模板单元教学内容、学情与⽬标设定单元学习评价设计单元教学结构设计单元教学整体构思(可⽤结构图的形式表⽰)任务⼀基础识字景点我知道任务⼆我的旅⾏路线我们出发啦画画旅⾏路线图诗句中的风景美丽中国⾏黄⼭奇⽯摄影展任务三边⾛边欣赏⽇⽉潭游览图逛⼀逛葡萄沟说说我的发现任务四请到我的家乡来夸夸我的家乡任务五练习巩固请你来做客第 3 课时教学设计通⽤模板本课时教学内容、学情与⽬标设定本课时教学结构设计本课时学习评价设计【主要内容】1.布置预习作业,⾃学⽣字词,课堂检验2.对画杨桃有初步的了解,能根据课⽂简单地概括主要内容【评价反馈】1.课堂检验,考察学⽣掌握字词的情况2.课堂上总结课⽂结构,划分⽂章段落【主要内容】1.《画杨桃》简单易懂,请同学们通过对⽐,了解“从不同⾓度看问题”的道理。
2.通过《画杨桃》读好问号的语⽓。
【评价反馈】1.课堂上学习⼩组互评和教师点评两种形式相结合。
2.根据评价后再次朗读和续写,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意见。
【主要内容】1.根据《画杨桃》课后习题和⼩练笔,布置⽚段练习作业,让学⽣说说⽣活中有哪些类似的道理。
2.朗读《画杨桃》,摘抄⾃⼰喜欢的句⼦或段落并背诵下来。
【评价反馈】1.课⽂朗读班级Q群语⾳作业提交。
2.作⽂本进⾏练笔,课堂分享⾃⼰⽣活中遇到的事。
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1.出⽰本课⽣字词语。
靠边⽽是班级哈哈⼤笑倒不如审视⼀页严肃抢着笑嘻嘻教诲半晌2.全班开⼩⽕车读。
3.复习⽣字,⽼师范写易错字。
“嘻”:左⼩右⼤。
右边“喜”各部分要写得紧凑:最上部是“⼠”,中间的“⼝”写得⼩且扁,第七笔是点,第⼋笔是撇,第九笔横要长,起笔在⼝字旁下⾯,最下部的“⼝”学得扁,⽐上⾯的“⼝”⼤。
【设计意图】运⽤电教⼿段以绘声绘⾊、栩栩如⽣的形象,直观、⽣动地展⽰了画杨桃,吸引了学⽣的注意⼒,满⾜了他们的好奇⼼,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充分调动了学⽣学习的积极性。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语文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用模板单元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单元学习评价设计单元教学结构设计与(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SJ3《粗西林坚》莖理淸单元教学整体构思晓黒板打卡”预习反诺岌擀賑.群文阅谨増加<1谢;笔.仿-写憨图丈捋茂,感痔明读职異词语,为与咋铺垫比喻勺镰习问语比较体会好词邛法指导霁方法鵬归奘识字眸导■罔检理全文葡萄沟体麋生活,感爱人丈沙导适情曉下小组台作^流、汇报鉴扣天键动问牯导朗疫/車白诃iSU会~7儿环丽I黄山奇石□月潭i撇五读j壬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本课时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本课时教学结构设计本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名字的哥a 之处/—■ 复习牛字观看视频初读感知"奇"・醐方□訥表艺方咗E1文结曲.展开礎本课时学习评价设计课前预测【主要内容】1•读了《黄山奇石》的题目,你猜想课文会介绍什么内容呢?(想一想) 2•在课文中画出下列词语,并猜一猜加点词语的意思。
(画一画) 中外闻名秀丽神奇尤其陡峭奇形怪状3•课文提到了哪几块石头?哪几块石头是具体写了的?哪几块是一笔带过的?(说一说)【评价反馈】1. 在猜测课文内容方面,学生能够基本预测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2.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方面,学生还停留在课文内容,不能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准,关注不到关键的词语,部分无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出词语的意思。
弟习比術口舷耳了帧科甘石? 扌铝学萨.杷珪旬序 回首奇石”奇"「迁榕运用 奇石的详写2课貳预习课后作业\争当导游/阖国芸雜动词/—「联耒生店,情境导入卜细品课文品”奇"「读展幵豳」说诂境习【主要内容】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种奇石?请用圆圈画出来。
2.默读2-5自然段,说说你喜欢哪块奇石?找出课文读一读。
3.喜欢仙桃石的孩子来读一读文段,说一说“仙桃石”有趣在哪里?圈重点动词“飞”“落”,体会其神奇,指导朗读:学生通过重点词语读出有趣,点评,全班读出感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
二上第四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带你游览美丽的中国一、设计依据二上第四单元编排了《古诗两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四篇课文。
《古诗两首》选取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流传甚广,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黄山奇石》主要描写了闻名中外的黄山奇石的名字和形状,想象丰富,饶有趣味,让人一读就对黄山奇石心生欢喜。
《日月潭》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我国台湾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称的来历,以及日月潭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
《葡萄沟》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本单元的选文与编排可谓独具匠心,围绕“美丽中国”的主题,让学生在书本上领略中华大地上的旖旎风光,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到中华名楼鹳雀楼,从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瀑布到归来不看五岳的黄山,从我们宝岛台湾的日月潭到物产丰富的大西北新疆吐鲁番,既能感受到中华大地的幅员辽阔,又能体会名山大川给人带来的视觉盛宴,激发起每个人的民族自豪感。
课文内容从古至今,从东到西,越过海峡,穿过大漠,在人们心中勾画了一幅祖国山河的壮美景象。
“我爱阅读”中的《画家乡》则从儿童的视角描绘了各自的家乡——海边、山村、平原、草原及城市的美好景色。
学生通过整个单元的阅读,从中产生热爱祖国、眷恋家乡的情感。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比如《黄山奇石》中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猜出‘陡峭’的意思”,《葡萄沟》一课中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教学时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这种方法,遇到不懂的词语,先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测意思,再查字典验证,启发学生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并将词语与真实的生活情境建立联系,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词语意思,逐步形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
活动四:
了解诗人 拓展延伸
李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和杜甫并称为“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王之涣: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
板书
设计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教学
后记
教 学 设 计 表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四单元
执教者
课型
学时课
课题
黄山奇石
上课时间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准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3、准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探究
问题
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根据古诗联想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应用
作业
生字、古诗正确工整地抄写
完成练习册相应部分
文化
阅读
拓展阅读相应部分
学习
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准确、流利地背诵古诗,准确地书写本课生字。(重点)
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讲这两首诗的意思。(难点)
2、学生练习读──范读──配乐读。
(三)阅读并思考: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
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
活动四:
了解台湾,拓展延伸
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小导游”、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学习
要点
1、会读“区、尤、其”等15个生字,会写“南、部、些”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1.内容方面:本册第四单元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和语文园地四组成。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
(二)教材位置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二、学情分析:这是二上的第四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教学目标:1. 本组共要认识66个字,会写36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 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 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5. 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6.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
7.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8.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9..巩固识字,规范书写。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一)教材特点1、内容方面:本册第四单元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和语文园地四组成。
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鲁番、神奇有趣的黄山奇石和雄伟壮观的庐山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
(二)教材位置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二、学情分析:这是二上的第四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教学目标:1 本组共要认识66个字,会写36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 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5 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6 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
7 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建议教学设计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建议教学设计单元教材分析祖国风景美如画,名胜古迹、河流山川都魅力无穷。
这些美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也让人受到启发,感触良多。
本组教材就是以“风景名胜”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选择了鹳雀楼、庐山、黄山、日月潭、葡萄沟等著名景点。
选编的课文展示了不同的风景,也让人产生了不同的感受,我们在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对这些美景表达了赞叹和喜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四”,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中描写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
3.在学习课文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抒发自己的情感。
4.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单元训练重难点1.会认68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更、落、都、奇、薄、中、好、干、种”。
2.学会用想象的方式欣赏文章,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在学习课文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抒发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美丽,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3.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8.《古诗二首》………………………2课时9.《黄山奇石》………………………2课时10.《日月潭》…………………………2课时11.《葡萄沟》…………………………2课时语文园地四…………………………4课时。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全单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全单元)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唐代诗人XXX的《登鹳雀楼》。
在导入环节,我们先让学生了解唐代的杰出诗人,如XXX、XXX、XXX等。
然后介绍XXX的生平背景,他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但因遭人诬陷而罢官。
在三十岁时,他开始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这首诗是他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写于他三十五岁时。
接下来,我们进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交流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然后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朗读诗歌,并研究重要的注释。
在指导书写环节,我们展示本古诗书写生字,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最后,我们讲解文章的大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这些教学过程,我们旨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登鹳雀楼》,背诵并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夕阳依偎着西山缓缓落下,黄河奔腾向东海流淌。
如果想要欣赏千里风光,就需要登上更高的城楼。
这四句诗分别描绘了山和水的景象,以及诗人想要更进一步的愿望。
他希望能够看到更远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站得更高,这表现了他的胸襟和进取精神。
二、望庐山瀑布1.导入新课老师问学生们是否知道唐代的著名诗人,然后介绍了XXX的生平和作品。
2.诵读汇报全班一起朗读《望庐山瀑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上讨论了这首诗的背景和写作目的,表达了XXX对祖国山水的热爱。
四、游戏活动老师出示四个生字让学生认读和组词。
五、课堂小结老师总结了今天的研究内容,强调了诗歌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呈现黄山奇石。
1.出示黄山奇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品味。
2.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黄山奇石的种类和特点。
3.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黄山奇石的感受和想象。
三、研究生字词语。
1.出示生词卡,让学生认读生字。
2.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生字造句,展示词语的用法。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全单元)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课目的:1.认识古诗背景及诗人平生简介。
2.正确流畅的朗诵古诗《登鹳雀楼》并背诵。
3.认识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感觉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教课重点:1、背诵古诗词。
2、认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课难点:1、认识古诗粗心,培育热爱文学的兴趣。
教课准备:1.采集对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
(师生)2.制作生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师)3.预习课文,试试朗诵。
(学生)教课课时: 1 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启迪讲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拥有悠长的历史,绚烂的文化。
我国唐朝的优异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议论沟通。
(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朝的有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 ) 此刻天我们要说的是王之涣。
2.介绍王之涣3.朗读报告(1)(出示《登鹳雀楼》课件)集体齐读《登鹳雀楼》白天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沟通文章写作背景(1)同桌商议、准备沟通。
(2)老师进行提示并请同学回答。
(3)老师进行总结。
该诗是唐朝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从前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告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此后过上了探友遨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2.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
(富裕感情的朗诵)白天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2)组内竞赛读,指名读,全班沟通报告。
(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说明。
鹳雀楼:原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逗留,故有此名。
白天:太阳。
依:依傍。
尽:消逝。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梦想,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广阔。
更:替、换。
(不是往常理解的“再”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显现本古诗书写生字2.指引学生认真察看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划,找一找不简单写好和简单写错的笔划。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8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高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座楼的名字。
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
唐代的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写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
从此以后,这座楼就远近闻名了。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
2.学写“楼”字。
3.师:古时候的楼都是木制结构的,那木当偏旁的时候把捺变成点。
楼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作为偏旁时要把木写得小一点,这叫做左窄右宽。
师范写,生书空。
二、指导朗读古诗。
1、出示诗人,了解诗人。
2、课件出示古诗。
教师示范读古诗。
3、哪位小老师能上来教一教大家?4、出示节奏读,学生按节奏来读。
5、指导学生平仄读古诗。
6、学生齐读(背诵古诗)过渡: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能背诵这首古诗了,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欣赏一段优美的乐曲,边听边想诗描绘的画面。
(学生闭上眼睛,在优美的古筝曲中,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画面。
)三、理解古诗1、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并说出一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
2、(出示古诗的前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白日”是什么意思?“依”又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来解释一下。
图文对照,想象画面。
("白日"就是指太阳。
”依山尽"就是指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往下落,直到最后消失在天边。
)3、读一读前两句来。
4、(出示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如此美景,他想到了什么?(生齐读后两句)“欲”是什么意思?“千里目”呢?(强调"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很远。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石》课文通过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葡萄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1 、认识“欲、穷”等生字。
会写“楼、依”等3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能背诵指定课文。
3、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单元教学重难、点:本组课文教学时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地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汇的习惯。
课时安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 2〜1 4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黄山奇石》……2课时《日月潭》……2课时《葡萄沟》……2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学 生学习兴 趣,为下面 的学习开拓了空间。
三、 小组合作,理解词义。
闻名:有名。
“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 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 非常奇妙。
四、 指导写字。
1.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 小组讨论怎样记忆字形。
“南、每、巨、升”都是独体字。
“狗”左右结构, “倍”换成部首“阝”就 是“部”。
4. 师范写生字,请学生认真观看。
1.学生自由读,标出自然段。
2. 边读边找:黄山风景怎么样?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用你喜欢的线画出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语,理解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自己最感人的地方背下来。
(4)积累好词佳句,学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野生动物的了解。
(5)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如默读、赛读、分角色读等,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用普通话交谈,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国有很多种鸟类,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
(2)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给予热情的帮助。
(3)懂得看问题、看事物,要注意观察,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动脑。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黄山奇石》《葡萄沟》《坐井观天》《寒号鸟》。
2. 语文园地四。
3.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4. 习作:写观察日记。
5. 日积月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词语,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积累好词佳句,学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野生动物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 学具:字典、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歌曲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生字、词语。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备课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第3页
第4页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第3页
第4页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第3页
第4页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第3页
第4页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第3页
第4页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第3页
第4页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第3页
第4页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第1页|
第3页
第4页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第3页
第4页
寨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
第3页
第4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美丽中国行”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用模板单元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单元学习评价设计单元教学结构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本课时教学内容、学情与目标设定学习内容解析认识、读准、正确运用“都、分、好、干”4个多音字、“茂盛、围绕、城市、形状、仙境、尤其、景区、收留、闻名”9个词语、“奇形怪状、风景如画、群山环绕、名胜古迹、名不虚传、五光十色”6个四字词语。
正确书写“南、巨、展”三个易错字。
学习目标设定认识、读准、正确运用4个多音字、9个词语、6个四字词语,正确书写三个易错字。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预设重点:认识、读准、正确运用4个多音字、9个词语,正确书写三个易错字。
难点:正确运用6个四字词语。
本课时教学结构设计教学结构流程本课时学习评价设计授课教师胡奕静教学班级二(7)课前预测【主要内容】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上传录音。
2.自学生字,将难记、难懂的生字做记号。
(如在生字下方画个△)3.【评价反馈】1.通过QQ平台了解学生的课文朗读和生字识记情况。
2.利用文字和语音,正面评价学生的朗读和预习,及时对个别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主要内容】1.朗读检测:自己拼读、小老师带读、游戏中认读2.读准多音字:成都、全都、分数、水分、好客、好事、干净、干活3.说一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哪个字。
4.捡石头巩固词语5.选词填空:奇形怪状、风景如画、群山环绕、名胜古迹、名不虚传、五光十色①仙湖植物园()。
②秋季,葡萄沟的葡萄( )。
③黄山的石头()。
④中国有许多()。
⑤日月潭被()。
⑥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今日一见,果真()。
6.指导书写生字:先指导笔顺,再书空,最后用《小学语文写字》练习描红【评价反馈】1.利用多媒体课件、游戏、变换语境等多种形式趣味检测学生字词识记情况,及时巩固。
2.通过自由读、示范读、游戏中朗读读准字音,说说你怎么记住生字。
【主要内容】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家乡”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4篇课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
本单元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通过例文让学生感受写留言条是来自现实生活交流的需要。
通过例文旁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留言条的基本格式。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7个词语。
能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用“像”说句子。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4.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5.仿写句子,提升写话能力。
学写留言条。
6.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背诵积累风景名句。
7.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阅读《画家乡》。
三、单元重难点:
1.认识6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8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和指定课文段落。
3.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四、单元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 2课时
《黄山奇石》 2课时
《日月潭》 2课时
《葡萄沟》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2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家乡”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4篇课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
本单元写话安排的是学习写留言条,通过例文让学生感受写留言条是来自现实生活交流的需要。
通过例文旁的提示,让学生明白留言条的基本格式。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7个词语。
能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能用“像”说句子。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4.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5.仿写句子,提升写话能力。
学写留言条。
6.积累词语,并能够运用。
背诵积累风景名句。
7.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阅读《画家乡》。
三、单元重难点:
1.认识6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8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和指定课文段落。
3.激发学生认识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四、单元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 2课时
《黄山奇石》 2课时
《日月潭》 2课时
《葡萄沟》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2课时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