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必背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必背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供学生学习参考: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绝句》(迟日江山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 《悯农》(春种一粒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2.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背诵,理解其内涵,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文背诵

课外古诗文背诵篇目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江村即事作者:司空曙【唐代】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3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北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 莲作者:莲花,亦曰荷花。
种于暮春,开于盛夏。
其叶,大者如盘,小者如钱。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其实曰莲子。
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5 初秋作者:孟浩然【唐代】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6 赠花卿作者:杜甫【唐代】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 盘古开天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8 鸟作者:白居易【唐代】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9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0 读书须有疑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1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作者:刘禹锡【唐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四年级古诗词大全必背90首

1、长歌行(汉乐府民歌)(苏教版/第3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七步诗(三国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梅花(北宋王安石)(苏教版/第5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5、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é),此物最相思。
6、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7、陶者(北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8、竹里馆(唐王维)(苏教版/第9册)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xiàn)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0、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3、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4、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qǐ)窗前,寒梅著花未? 15、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苏教版/第7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6、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dùn)逃。
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
17、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 (苏教版/第12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苏教版/第11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9、滁州西涧(唐韦应物)(苏教版/第6册)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所有需要的古诗[修改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所有需要的古诗[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212f2976eeaeaad0f330d2.png)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所有需要的古诗_2017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汇总(苏教版)0%821x小仍述许否呈协验普骤悉讫鉴绝拒何切商厂系称子素碳钢复且都说映反归织打软操采》企《运息信充赔滞劳罚遭致漏忽疏花印受落早汇货薪征稽底申免影缴构摊整首础戳括白旧组详换衡齐载把随样份年接满张持多退变增也新向贷科栏章图盖更误错线红斜将页隔跳改涂挖擦刮禁端文∨划楚看略简济摘码题问靠投号虑考所始扣知欠结带偿若书试转周置临还凡故无最该+*预原到纲施化依格善步序借季债库资物银细末户来现果终进编常这与录簿种是帐约足夜晨次至晚体套己席际便了为买符购座即铺暂快达直道绕省近就习学赴概余处;回议召停院参它照除区之价收设调空训培裹包存杂均短”享“尾止笔动活型额付证途头抬写探示确品礼赠般助予给家戚亲友朋店饭未者较双起两别业独请宴负容美拿桑身健料饮衣洗餐清账必减冲义真传话电能方认勤上填面全对好根损亏个连坐里点地返往单关中集励奖取此担承另再形病疾大重伤金基筹统社入纳度险保疗药医利福五字并待招律用性营非送然名先票税执款六得累任产生急紧值修抢于限只导前控严从3平×数式列下按需因制算合综实4七四售效有况情三师程级高类各同含元他其分河舱等二船轮海卧硬车火机飞副正长事董、市食伙明注天每)销据凭(宿住围范具通搭乘位目项览标旅内国:一表附司释解规本十力权相使案备交代指署签应则外在人支开九决究研会公见意提门管主及贴津殊特条八第放发务财由核审部7政过超和假节定法遇如间期差6出续手记登办须但领而休补以可后员费计不的班加行自成完没月或日当,求要责职作工属。
准批理经总报时xx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汇总(苏教版)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风朝代:唐代作者: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译文】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望洞庭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峨眉山月歌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想见却看不到你;只好乘船顺流而下前往渝州.江雪朝代:唐代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译文】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元日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浪淘沙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赋得古原草送别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译文】古原上的野草繁密茂盛;每年一度枯萎一度繁荣.任凭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来又蓬勃地滋生.远处的芳草侵伸向古道;翠绿的草色连接着荒城.在此又送他乡游子远去;萋萋的芳草也充满别情.题西林壁朝代:宋代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题临安邸朝代:宋代作者: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译文】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地呈现在我眼前.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游客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1 / 2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他们简直把暂时脱身的杭州;当成了如梦般繁华的汴州!四时田园杂兴朝代:宋代作者: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望月怀远朝代:唐代作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山居秋暝朝代:唐代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登幽州台歌朝代:唐代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牧童朝代:唐代作者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译文】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水调歌头朝代:宋代作者: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一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2 / 2。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素材-古诗(含词语解析及诗意)-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注释:(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光芒。
(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5)潭面:指湖面。
(6)相:相互。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8)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9)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0)遥望洞庭山水色:此句也有“遥望洞庭山水翠”一说。
诗意:洞庭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当没有一丝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青螺。
峨嵋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注释: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
⑷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⑸夜:今夜。
发:出发。
⑹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⑺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⑻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⑼下:顺流而下。
⑽渝州:今重庆一带。
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称“渝州”。
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称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古诗和推荐背诵的古诗及译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最全苏教版小学必背古诗词(目录 诗词)

最全苏教版小学必背古诗词(目录+诗词)曲径通幽,为孩子营造一片宁静的学习地苏教版小学生必背古诗推荐篇目注:黑色部分均出自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和《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红色部分选自课外的古诗。
蓝色部分选自课外的词。
曲径通幽,为孩子营造一片宁静的学习地各年级补充古诗词(注:课标要求的必背古诗及课本上的古诗没列出。
)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一上: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3、《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陶者》宋梅尧臣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4、《客中作》唐李白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3、《登乐游原》唐李商隐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5、《杂诗其二》唐王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4、《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来日绮窗前,寒花著花未。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5、《幼女词》唐施肩吾道西风瘦马。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7、《暮江吟》唐白居易6、《竹里馆》唐王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早秋》唐杜牧7、《七步诗》三国魏国曹植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8、《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9、《秋夕》唐杜牧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9、《有约》宋赵师秀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苏教版四年级必背古诗篇目(9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希望采纳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宋朝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题常熟
杨备
远逼江垠傍海壖,落帆多是往来船。
县庭无讼乡闾富,岁岁多收常熟田。
过海虞
[明]沈玄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歌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人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
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苏教版 四年级上必背古诗

四年级上必背古诗山居秋暝⑴朝代:唐代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⑵,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⑶。
竹喧归浣女⑷,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⑸,王孙自可留⑹。
作品注释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⑷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⑸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⑹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
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作品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雨过山村朝代:唐代作者: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⑴村路板桥斜。
妇姑⑵相唤⑶浴蚕⑷去,闲着⑸中庭⑹栀子⑺花。
注释译文⑴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⑵妇姑:嫂嫂和小姑。
⑶相唤:互相呼唤。
⑷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⑸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⑹中庭:庭院中间。
⑺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译文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
村里的媳妇和婆婆相互呼唤去浸洗蚕子,庭院中的栀子花因农人都忙着干活而无人欣赏。
秋词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字词注释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遇到。
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春朝(zhāo):春初。
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排云:推开白云。
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江苏小学四年级上学期 必背古诗

1.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1.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2.发:出发。
3.下:顺流而下。
【今译】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发现到了渝州。
如果说李白早期是为了访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将离蜀和离蜀后写的关于峨眉山月歌的诗,则主要是借以表达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
2.水调歌头中秋(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释】1.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2.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3.婵(chán )娟(juān):指月亮。
【今译】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
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词人清楚地吐露出对兄弟的浓挚感情。
3.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内课外)必背古诗简析

课内必读1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这首诗描绘洞庭湖的山水美景,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2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这首诗主要是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4元日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这首诗是柳宗元自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的情况下写的,通过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古诗两首《元日》

在王安石担任宰相之后,积 极推行新法,《元日》就写于这一 年的春节。在他的心目中,新的国 家政策好像春风浩荡,阳光普照, 一定会给国家带来了欣欣向荣、人 民安居乐业的新气象,此时此刻, 王安石的心情怎样?
兴奋 激动 充满信心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古诗两首《元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古诗两首《元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古千诗门两万首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古诗两首《元日》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符总 。把
新 桃 换 旧
日千 ,门
万 户 曈 曈
苏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古诗两首《元日》
【爆竹】山家以除夕烧竹,竹爆裂之声 令山魈畏惧而远避。
【屠苏】美酒名,古代有农历元旦饮屠 苏酒的习俗。
【曈曈】日初出之光亮貌 【桃符】古人在元旦悬挂在大门两侧的
分别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古诗两日》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古诗两首《元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 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 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 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古诗两首《元日》
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江雪
【唐】·柳宗元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古诗两首《元日》
当时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 这样,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点,也巩固宋 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的收入。《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 成功下写的。
苏教版四上十首必背古诗词

苏教版四上十首必背古诗词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必背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以下是十首精选的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涵丰富,反映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等不同方面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江苏省苏教版四年级古诗背诵(上册)

四年级上册古诗背诵古诗1、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杨柳枝唐刘禹锡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7、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8、题金陵渡唐张枯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9、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0、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1、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2、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3、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14、观梅有感南宋刘茵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15、长安秋望唐杜牧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6、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7、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8、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四年级上册古诗词必背全部

四年级上册古诗词必背全部四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学生需要背诵: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绝句》(其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绝句》(其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 《江南逢李龟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9. 《悯农》(其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悯农》(其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4.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5.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些古诗词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还应理解其含义和意境,以便更好地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经典诵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经典诵读1、《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翻译: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2、《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翻译:强劲的北风送来阵阵开弓的鸣响,将军打猎在渭城。
冬草枯黄鹰眼变得敏锐,白雪吹尽马蹄显得更轻。
3、《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翻译: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4、《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翻译:众多的鸟儿飞入高空,越飞越远,最后都看不见了,碧空那一朵白云也悠闲地飘走了。
我和敬亭山相互看着,久看不厌,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心中只有秀丽的敬亭山。
5、《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6、《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翻译: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7、《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翻译:清明时节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中充满悲伤。
请问哪里有酒店?牧童指了指前方那杏花盛开的村庄。
8、《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翻译: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
苏教版四上古诗

四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背篇目
1、《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家长签名: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元日》(北宋王安石)家长签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家长签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书湖阴先生壁》(北宋王安石)家长签名: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家长签名: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家长签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家长签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题西林壁》(宋苏轼)家长签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家长签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0、《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家长签名: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必背古诗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峨眉山月歌(唐)李白望洞庭(唐)刘禹锡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风(唐)李峤江雪(唐)柳宗元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元日(宋)王安石乐游原(唐)李商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韦应物(宋)苏轼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乡村四月(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