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b6f37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6.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湘教版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美术的基本概念、类别和特点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2. 第二章:线条与形状线条的种类和运用形状的种类和组合3. 第三章:色彩与构图色彩的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 第四章:绘画技法素描的基本技法彩铅、水粉、油画等绘画技法的运用5. 第五章:艺术欣赏与创作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展示和交流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欣赏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画工具等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创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组织阶段性测试和作品展示,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创作活动,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五、教学时间安排1. 每个章节安排4课时,共计20课时。
2. 每课时40分钟,包括课堂讲解、示范、练习和交流时间。
六、教学章节:绘画创作与实践1. 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学习绘画中的透视原理和光影处理。
2. 教学方法:采用现场示范、学生跟随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七、教学章节:雕塑基础1. 教学内容: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学习使用各种雕塑材料,如泥、石膏等。
实践基础的雕塑技巧,如塑造、刻画、打磨等。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3a8fd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a.png)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套教案第1课《哆来咪》教案 (3)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 (3)第3课《小记者》教案 (3)第4课《搭建框架》教案 (3)第5课《深浅变化》教案 (3)第6课《水墨动物》教案 (4)第7课《布艺温馨》教案 (4)第8课《飞行梦工厂》教案 (4)第9课《快乐淘吧》教案 (5)第10课《水墨风景画》教案 (5)第11课《皮影》教案 (5)第12课《青花瓷》教案 (5)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哆来咪》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技能目标:学习色彩和形体渐变;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色彩和形体渐变;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制作水瓶琴的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编钟吗?它的原理是什么?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哆来咪》;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课本第2页的编钟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编钟的原理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已经了解了编钟的原理;师:课件出示课本第3页最上边的两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这些图形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尝试制作一个水瓶琴;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四、课后作业:利用今天所学,制作一个雕塑;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家乡的古建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古建筑的建筑风格;技能目标:能用线描的方式描绘一些古建筑;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进行线描的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古建筑吗?你能把你见过的古建筑,用线描的方式描绘下来吗?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家乡的古建筑》;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课本第6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古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用线描的方式,画一处你记忆中的古建筑;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四、课后作业:收集家乡古建筑的传说故事;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小记者》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摄影常见的角度;技能目标:能制作新闻手抄报;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制作新闻手抄报;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绘制手抄报的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会制作新闻手抄报吗?它该怎样绘制呢?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小记者》;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课本第10页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图片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把你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绘制成新闻手抄报;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4课《搭建框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技能目标:练习搭建不同的框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制作框架结构的材料、工具;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会制作框架结构吗?它是怎样制作的呢?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搭建框架》;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课本第16页的几幅框架式器皿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图片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制作一件框架式的作品;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5课《深浅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技能目标:进行色调深浅变化的练习;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行色调深浅变化的练习;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油画创作的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色调吗?它的深浅变化会给画面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深浅变化》;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作品《奥塔水库》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幅画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仿照刚才油画的风格,创作一幅油画;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水墨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国画;技能目标:能用国画表现动物;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国画表现动物;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国画创作的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国画吗?国画具有哪些艺术风格?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水墨动物》;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作品《池趣》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幅画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仿照刚才国画的风格,创作一幅有关动物的国画;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布艺温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布艺;技能目标:学习制作布艺;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布艺;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制作布艺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布艺吗?我们如何制作布艺?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布艺温馨》;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几幅布艺作品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作品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制作一个布艺作品吧;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飞行梦工厂》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技能目标:学习设计并制作飞行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起学生探索太空的热情;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制作飞行器的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飞行器吗?我们如何制作飞行器?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飞行梦工厂》;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几幅飞行器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飞行器的结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制作一个飞行器模型吧;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9课《快乐淘吧》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技能目标:学习制作陶瓷艺术品;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制作陶瓷艺术品;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制作陶瓷艺术品的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陶瓷艺术品吗?我们如何制作陶瓷艺术品?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快乐淘吧》;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几幅陶瓷艺术品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陶瓷艺术品的特点是什么?制作步骤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用陶泥制作一件艺术品吧;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0课《水墨风景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水墨画;技能目标:学习用水墨画画山水;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用水墨画画山水;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水墨、宣纸、毛笔;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水墨画吗?我们如何创作水墨画?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水墨风景画》;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几幅水墨山水画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水墨画的特点是什么?创作步骤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创作一幅水墨山水画;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皮影》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皮影艺术;技能目标:能制作简单皮影人物形象;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制作简单皮影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制作皮影人物形象的工具、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皮影戏吗?它有哪些艺术特点?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皮影》;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几幅皮影人物形象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皮影人物的特点是什么?是如何制作的?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制作一个皮影人物;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2课《青花瓷》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青花瓷的特点;技能目标:能创作简单的仿青花瓷纹饰;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创作简单的仿青花瓷纹饰;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毛笔、白卡纸制作的圆盘,群青水粉原料;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青花瓷吗?它有哪些特点?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青花瓷》;一、说一说:师:课件出示几幅青花瓷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说一说,这些青花瓷的特点是什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三、做一做: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尝试在白色卡纸圆盘上创作仿青花纹饰吧;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生:结合课文积极创作;师:巡视指导;生:创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必要的点评;。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5618380740be1e650e9a94.png)
---------------------------------------------------------------最新资料推荐------------------------------------------------------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第一课升旗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庄严的升旗仪式,激发爱国热情,体验光荣和形式。
重点难点:重点:激励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精神。
难点:构图、庄严、神圣场面的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自选。
教学过程:一:放国歌,引入课题二:引导记忆升旗的时候,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升旗手的动作是怎样的? 1:让同学们说说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 2:说说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也升国旗?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3:请学生演示升旗动作三:1/ 12课件欣赏引导学生谈谈其它形式的升旗及构图,分析这些作品是怎么样突出国旗和升旗手的?四:作画步骤构思----构图-----打轮廓-----着色五:学生作业作业要求:画出有环境的升旗仪式,突出国旗和升旗手。
六:小结下课。
第二课形的重复构成教学目的:1:使学生懂得形的单元设计。
2:认识单元、骨骼并重复制作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重复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印制技能。
教学准备:课件、范图、橡皮擦、铅笔、小刀、彩笔墨水、毛笔、调色盆教学准备:一:欣赏引入二:新授 1:指导学生认识、了解形的重复构成。
---------------------------------------------------------------最新资料推荐------------------------------------------------------ (1):课件出示空白骨骼图、形的单元(2):出示有序、无序排列让学生了解(3):小结:无序排列的重复构成让人感觉生动、活泼,有序排列重复构成感觉稳重、优雅。
把同一种形的单元反复排列于骨骼中,叫形的重复构成。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76f35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e.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灵敏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养。
熟悉色彩和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和形体的秩序美。
学会适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式。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和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熟悉,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程序:案例1:一、欣赏导入1.出示战国时的编钟并讲述其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欣赏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提问:为什么青铜钟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转变,因此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分组制作1.出示7个透明玻璃瓶和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讨论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转变的音高。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检查音准。
解释:瓶中的水量渐次转变就能够产生音高的慢慢转变。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4.加入一样量的颜色后,观察色彩的渐变。
解释:因为每一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转变的,因此加入一样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转变。
三、装饰美化1.讨论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转变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冲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量会阻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避免阻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演出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演奏一首简单的曲子,比较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案例2:一、欣赏导入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提问:这些画在色彩转变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3.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慢慢转变。
4.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展示。
二、熟悉现象1.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2.出示图片,提问:哪些地方显现了色彩的渐变?3.展示几张有渐变色的摄影图片。
三、把握规律1.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4887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1.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第一章:美术基础知识1.1 美术的基本概念介绍美术的定义和分类: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
解释美术作品的风格和流派:写实、抽象、浪漫、印象派等。
1.2 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美术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线条等元素。
教育学生如何理解和解读美术作品的含义和表达。
1.3 美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介绍常用的美术材料和工具:画纸、画笔、颜料、铅笔等。
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绘画技巧与创作2.1 素描基础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光影、比例、构图等。
练习绘制简单的静物、人物和风景素描。
2.2 色彩理论与运用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学习色彩的调配和运用,练习绘制彩色绘画作品。
2.3 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指导学生构图、配色和表现技巧,完成个人绘画作品。
第三章:雕塑与立体创作3.1 雕塑基础介绍雕塑的定义和分类:泥塑、木雕、石雕等。
学习雕塑的基本技巧:塑造、刻画、打磨等。
3.2 立体创作的技巧与方法讲解立体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构图、空间感、透视等。
练习制作简单的立体作品,如纸雕、泥塑等。
3.3 创作自己的立体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立体创作。
指导学生构图、材料选择和制作技巧,完成个人立体作品。
第四章:设计与工艺4.1 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介绍设计的定义和分类: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等。
讲解设计的基本原则:美观、实用、创新等。
4.2 工艺的基本概念与技巧介绍工艺的定义和分类:剪纸、布艺、陶艺等。
学习工艺的基本技巧:剪切、缝制、塑造等。
4.3 创作自己的设计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设计创作。
指导学生构图、材料选择和制作技巧,完成个人设计作品。
第五章:美术欣赏与批评5.1 美术欣赏的方法与技巧介绍美术欣赏的方法:观察、体验、解读等。
教育学生如何评价和欣赏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e9d8e2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5.png)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五年级美术全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计12课,所有课程按照美术新课程教学法来完成教学。
本册教材的教学就像《课标中》所说的:欣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使学生在这节短暂的课堂中学习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
教材中有动手绘画的、有制作的、有欣赏的。
如下:一、动手绘画的有:四季的色彩、生活中的暖色、生活中的冷色、快乐的人、自行车局部写生、猜猜我是谁、有趣的属相、…….二、手工课有:泥玩具、多姿多彩的靠垫、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等等三、体现民族特点和时代精神。
首先,在欣赏和作业示范作品的图片时,注意中外作品的比例。
以介绍中国优秀作品为主,并适当的考虑选用具有世界水平的外国作品。
其次,在课业内容方面注意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国民族,民间的优秀传统。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教材具有知识性、趣味性。
小学美术课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这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兴趣对儿童来说,是学习的主要动力。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投入积极感情的认识活动。
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参与认识活动。
不可能表现出兴趣的特点来。
学情分析: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中国画和色彩画。
这两种画种都需要有专业的绘画工具,才能顺利而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
由于在工具的准备中,同学们存在很大的困难。
另外,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美术素养也有一定差异不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知识:能够将本册教材中要求会画、会做的内容能通过小组合作或者同桌合作、独立制作的方式来展开教学。
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合作能力。
德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学习美术的养成习惯。
美育:培养学生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本册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学会欣赏美。
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启发和表现美的活动总提高自身的审美和审美能力,从而培养健康的情趣和高尚的品德情操。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f1b9a0360cba1aa811daf3.png)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 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2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战国时的编钟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二.分组制作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活动二)一欣赏导入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44dec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5.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完整教案(湘教版)教案章节:一、观察与描绘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1. 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用画笔描绘出事物的特征和细节。
2. 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如人物、景物、动物等。
2. 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所观察到的事物,注意描绘事物的特征和细节。
3. 教授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并让学生进行实践。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描绘作品,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绘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教案章节:二、创造与表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 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教授基本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2. 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考察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 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案章节:三、欣赏与评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2. 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1. 教授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分析、评价等。
2.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3. 组织学生进行评述,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观察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价和表述。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de128ea76e58fafab003b3.png)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 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 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 请学 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 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 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 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
媒体投影仪或幻灯及灯片 6—8 张
二、引导分析
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2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四、色彩工具 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 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 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 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
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04b173561252d381eb6e03.png)
五、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
板书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哆来咪
音符 形体 色彩——渐变
构图 勾画 着色——方法 美丽
教学后记
备课教师
任教班级
五年级
教学时量
2课时
教学内容
2、家乡古建筑
(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
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教学用具
二、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学生提出问题(预见性的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采访前制定好周密的采访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很好的采访效果。
(1)采访人员的工作形式及合理分工(个人、双人、小组合作)。
(2)采访的内容、对象的选择,校内或校外,人物或事件。
(3)图片新闻的表现形式,摄影或绘画。
(4)采访的程序。
六、自主表现分工合作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73ac00d15abe23492f4dce.png)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哆来咪一、教材分析本课哆来咪学习巧妙地将音高、色彩、形体的渐次推移融合在一起,借助音乐旋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到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中,哆来咪由于形和色渐次变化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奏的美感。
本课哆来咪教学内容的组织将学科性专门强的美术学习知识点,转换为有味的易于被学生同意的制作、绘画、游戏活动,注重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习得,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
哆来咪中国古代的编钟是一种具有极高观赏性的艺术珍宝。
大小渐次变化的青铜钟能敲击出不同音高产生优美的旋律。
本课活动一确实是让学生利用编钟的原理制作一组简单的“水瓶琴”。
形状大小相等的小瓶子内装入逐步变化的不同量的水,然后在水中放入同等量的颜色调匀。
这时七个小瓶中水量的多少借助渐次变化的有色水清晰地显现出来,并在敲击时发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还可敲出简单的旋律。
通过此学习活动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体验音高、形体、色彩渐次推移所产生的美感。
学生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了感性认识后,进入到活动二色彩渐变知识的学习。
色彩渐变能够产生十分有味而令人着迷的色彩成效,能表现出奇异的光感和空间感。
活动二教材出现了一幅摄影作品,夕阳西下时天空和清波荡漾的水面产生了柔和渐变成效,在它们的衬托下一幢扬帆起航状的建筑剪影更显雄壮壮观。
左下图为一幅电脑美术作品,它能使学生通过观赏,感受到平面美术作品中色与形的逐步变化使画面产生的起伏感、韵律感。
画杰出彩渐变可采纳的方法有烘染法、叠晕法、点绘法等多种方法。
叠晕法是从一色开始,按照一定的递变顺序逐块涂另一色而产生的阶梯渐变成效。
本课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纳的是叠晕法画法,这种方法的秩序美节奏美感强,学生易于把握。
如何调出渐变的色彩是本活动的学习难点。
教材中安排的小训练确实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
它第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叠晕法绘制的由红到黑红色渐变的色条,并在每一色块下面展现出此块颜色是如何调配出来的,颜色的调配比例是如何样的。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ebfd2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0.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评述。
2. 教学内容: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油画、水彩画、素描等,并学会从题材、技巧、色彩等方面进行评述。
第二课时:绘画与创作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2. 教学内容: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等,并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
第三课时:雕塑与设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
2. 教学内容:学习雕塑的基本技巧,如塑造、刻画、组合等,并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
第四课时:剪纸与手工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剪纸创作。
2. 教学内容: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叠、剪切、刻画等,并进行简单的剪纸创作。
第五课时:电脑美术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脑美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脑美术创作。
2. 教学内容:学习电脑美术的基本技巧,如绘图软件的使用、图层的运用等,并进行简单的电脑美术创作。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美术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作品展示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 教具:绘画工具、雕塑材料、剪纸材料、电脑设备等。
3. 素材:各类美术作品、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欣赏与评述1. 导入: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讲解:介绍美术作品的题材、技巧、色彩等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欣赏美术的方法。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2c66233cfc789eb172dc8e5.png)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一)欣赏导入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分组制作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
装饰美化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1课哆来咪(活动二)欣赏导入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认识现象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掌握规律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b93d4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3.png)
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湘教版一、教案内容:第1课《线条的舞蹈》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用线条表现事物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发现线条的美。
第2课《形的构成》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的构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用基本形创作有趣的作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形状,培养观察力。
第3课《色彩的奥秘》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三原色、色彩搭配等)。
2. 培养学生用色彩表达情感和表现作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色彩,培养观察力。
第4课《画面的组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平衡、对比、和谐等)。
2. 培养学生构图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名画作品,学习画面组织的方法。
第5课《我会设计》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设计知识创作有趣作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设计,培养观察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线条、基本形、色彩、画面组织等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有趣的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条、基本形、色彩、画面组织等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有趣的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并运用到作品中。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形状、色彩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从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
湘教版美术五上全册美术教案
![湘教版美术五上全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244c65ec3a87c24128c40c.png)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哆来咪》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熟悉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
二、学会适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式。
进程与方式一、欣赏感受,探讨质疑,实践操作,演出游戏。
二、阅读课文,明确要求,利用媒体,激发爱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欣赏灵敏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把握调配颜色的方式。
难点:把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式。
三、学法指导亲自动手操作,熟悉颜色、形体转变的规律。
四、教学预备课件:一、五线谱图案。
二、编钟图案与资料。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进程一、欣赏导入(5分)一、课件出示:编钟及相关资料二、播放音乐,欣赏闭眼欣赏3、交流:听后有什么感受?4、小结。
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转变,因此,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学习课文(8分)一、学生自由读文。
二、交流阅读感受。
3、试探:你最感爱好的是哪一幅图画?三、指导绘画(5分)一、课件出示:①构图②确信内容③轻笔初描④修改画面⑤涂色添彩二、学生交流把握步骤及绘画技术四、学生表现(15分)教师巡视,及时点拨五、学生汇报(5分)一、交流绘画收成。
二、指导学生按要求修改。
六、总结课文(2分)欣赏、点评、修改、完善。
七、当堂作业﹛学生画自己喜爱的画。
(P3 4页)八、板书设计一、哆来咪九、教学反思本课从介绍编钟入手,把音乐与美术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借助音乐旋律来感受、体验到生活和艺术作品中。
由于形和色渐次转变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拍的美感。
在课件的作用之下,强调绘画方式与步骤,学生大体有了印象,绝大多数学生能按其绘画表现。
由于学生大体功较差,加上态度的问题,学生作品不是很理想。
改良方法:一、增强态度教育,爱上美术学科;二、留给学生丰裕的时刻和空间去完成绘画任务。
第二课《彩云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搜集资料,欣赏各类各样的服装,领略服装的艺术美感。
二、在生活中合理选择服装,表现自己应有的审美取向和独特的衣着风格。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f78f763b3567ec102d8ae2.png)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哆来咪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图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分组制作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活动二)一、欣赏导入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3973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4.png)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 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2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战国时的编钟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二.分组制作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活动二)一欣赏导入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课目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课目](https://img.taocdn.com/s3/m/8b7563a2284ac850ad0242b0.png)
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课目第1课哆来咪(活动一)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欣赏导入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分组制作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
装饰美化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课目第1课哆来咪(活动二)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欣赏导入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认识现象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哆来咪(活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 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 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2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欣赏战国时的编钟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
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二.分组制作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
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
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工具材料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活动二)!一欣赏导入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三掌握规律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四尝试作业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色彩工具五作业反馈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六体验效果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1.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
2.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
七学生作业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八赏评拓展.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
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
(活动三)一初步感受1.拿出几组模型(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
(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
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
二欣赏感受>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
三分组讨论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四尝试练习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
作业工具五学生练习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
;六评议总结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板书设计{反思:第2课家乡古建筑(活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 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3 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一、考察小结导人;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二、引导分析、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
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
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多媒体演示或打出灯片,电脑制作时用闪现功能或变色效果。
三、深入了解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
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也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好更快。
四、教师演示学生观摩.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可用大屏幕打出一清晰古建筑图片进行线描。
五、布置学生作业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
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在室内用多媒体设备或幻灯演示。
|六、作业相互观摩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2.在室内画古建筑照片时,所画作业可以放在投影仪下打出,能更便于指出优点改进不足。
七、评价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全过程进行评价。
!1.学习工具的准备情况。
2.学习态度表现;表扬与批评。
3.学习效果的评价;知识获得怎样。
(活动二)一、新课导入1.观摩一组线画古建筑的学生作业,诱发学生创作灵感。
就造型“新颖、独特”方面引导学生作简短讨论。
2.教师小结:建筑就像一首凝固的诗。
中国的传统建筑从亭台楼阁到民居小院都凝聚着建造者的智慧,每一件作品就像同学们的画一样,既遵循一些共同规律,又显示着个人的独特思考,好作品来源于创造。
—二、引导分析1.欣赏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
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
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
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
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屏幕上的连线题。
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2.指导答题,为学生创作做技术准备。
提出要求: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并用鼠标点击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
之后,老师分别请五位同学上台答题。
?3.小结。
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
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打出连线题: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三、布置作业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
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把好主意告诉大家。
之后,学生讨论。
3.教师小结。
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四、学习活动开始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作业所用材料及泥工工具五、作业展示评价{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
2.分组观摩。
3.课的总结:作业方面、纪律方面。
4.并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摆到架子上晾干,以备烧制。
学生作业版书设计$—反思:]第3课小记者教学目标:1 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以及绘画中人物的动态的表现要点,并有意识地运用这一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周末的生活。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以及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人物基本结构。
2 抓住人物的动态表现要点。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带上自己在周末活动里的一些照片。
—一.谈话导入呈现学习任务1.同学们,在一周里你们最喜欢的是哪几天呢为什么2.平时,你们的周末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周末里,你最喜欢做些什么学生漫谈自己在周末与亲人、朋友、同学之间最喜欢开展的活动:如郊游、学骑车、体育锻炼、学特长等等。
交流欣赏自己带来的在周末里的照片。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喜欢度周末,因为周末的生活轻松惬意,我们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好好休息,轻松娱乐或学习锻炼……周末是我们学习工作的充电站,合理安排、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我们周末生活的美好时光,好吗二.分析讨论解决人物的动态表现问题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静止状态的简笔画人物。
2.问题:怎样画才能使静止的人物动起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物品,如足球、羽毛球拍、扫帚等)尝试练习:改变黑板上静止人物的头、躯干、四肢的动作,看谁在一分钟内画出的人物动态最多。
思考1:人体的结构》思考2:人体的动态变化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的三.师生评价、讨论、总结。
1.统计每组表现的人物动态的数量,对学生的参与、表现予以评价、肯定。
2.发现学生尝试作业中的问题,如弯腰、下蹲等动态的表现。
3.师生共同解决尝试作业中的问题,结合教师示范,讲解人物动态表现的合理性。
如跑的动态是身体前倾,两臂前后分开,双腿迈开,双腿迈开的弧度越大则速度越快……小结:人体的结构可理解为头部、胸部和髋部这三大部分再加上四肢。
人体的各种动态变化都是由身体各关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如颈部、腰部、手肘部、膝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