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4854beba58fafab068dc021b.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框架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框架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5、商业银行: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二、股票、债券和保险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③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④性质:所有权凭证。
(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
2、债券——稳健的投资①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性质:债务证书③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3、保险——规避风险①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②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③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知识框架图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知识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f0c63f5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0.png)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知识框架图思维导图知识提炼明确1个实质:国家的实质。
理解4个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明确2个关系:国体与政体、民主与专政。
掌握5个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
理解2个结构:单一制和复合制。
把握2个力量:政党和利益集团。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4.议会制和总统制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
5.政党的基本特征10.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1)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3)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统一与完整、保障国爱管理的有效与使得等方面的考虑。
11.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专题二世界多极化思维导图知识提炼明确2个趋势: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
掌握1个关系:国际关系。
理解2个主题:和平与发展。
把握1个实质:国际竞争的实质。
明确3大贡献: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慧。
重点梳理1.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4.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1)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①成就: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
②新时代开放要求: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更加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适应新形势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四要)①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②要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③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④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70629e0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f.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一、政治思想1. 五种观念2. 科学发展观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伟大的民族精神5. 马克思主义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 革命、建设、改革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三步走战略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 深化改革5. 全面从严治党6. 一带一路三、宪法和法制建设1. 宪法的历史和性质2. 宪法的内容和作用3. 国家机构和职能4. 宪法监督5. 法律的性质和功能6. 国防和军队7.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8. 选举和民主管理9. 社会主义法治四、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 关于制定选举法、选举制度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探讨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4.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 民主集中制6. 人权和法治7. 民主社会主义五、民族、宗教、文化1. 民族团结和宗教自由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 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促进4.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5. 科技与文化6. 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六、经济发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 基本经济制度4. 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5. 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合作6. 区域发展7. 城乡发展七、教育、科学、文化1. 教育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2. 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3. 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4. 精神文明建设5.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6. 文学、艺术和文化产业8. 残疾人和妇女、儿童保障及其他的相关政策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 社会保障制度3. 敬老、助残、关心儿童4. 妇女发展5. 环境保护6. 反腐倡廉和反暴力恐怖9. 国际问题1. 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2. 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和平3. 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化4.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外关系5. 港澳台及海外侨胞问题以上这些知识点都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重点,要好好掌握和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将这些基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更好地明白政治是什么、政治为何物,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框架48949
![高中政治必修一单元知识框架48949](https://img.taocdn.com/s3/m/a808a57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d.png)
7、
分配制度: ②按劳分配: B、基本内容和要求:
C、意义:
(主体) D、决定因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个人
③多种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内容: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管理、信息等; ☆意义。
收入
(并存)
收的
①内涵:——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保证基本生活需要。 ②意义: A、从根本上说,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③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④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略有赤字。
与
①含义:
税收
②特征:——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
A、分类:——征税对象不同: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等。
(2)税收: ③种类:B、增值税:——★作用: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的 消费
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1)影响
★当前可支配收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收入:——主要因素。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未来收入预期:——发展经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消费的因素:
★社会收入差距:——调节收入,促进社会分配公平。 ③物价水平:——宏观调控,保持物价★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
★社会信用建设; ★法制建设; ★企业经营者…… ★消费者……
社
经济
(2) 社会主义
①特征:——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B、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A、原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同时是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e8c369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4.png)
民主共和制大体相同,如英国、日本、荷兰、
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①都是现代国家所采取的基本政权组织形式 ②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的巨大进步
考点2: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议会制和总统制、半总统制的关系
划分标准:从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来看
议会制
总统制
半总统制
国家元首在国 家政治生活中
实施 在统治阶级内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凭借国家强制力,例如军队、警
方式
察、监狱、法庭等(专政工具)
①民主与专政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联系 ②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 同时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在专制制度的国家中?】
③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注意:民主与专制对立)
本质属性
阶级性
政党制度类型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有: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都无法改 变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 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考点3:政党与利益集团 二、利益集团
含义
是指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 影响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及其成员利益的社会团体。
地位 利益集团又称压力团体或倡议团体,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
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影响政府公共政策,以争取其团体 利益及其成员利益
考点1:国家是什么 一、国家的本质 (二)3对关系 之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
专政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e89d46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d.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高中政治必修一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国家与政治、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国家安全与发展、区域合作与全球化等。
下面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框架。
1. 国家与政治1.1 国家的定义、特征与功能1.2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3 国家的主权与国家体制1.4 国家与民族、国家与国际关系2. 政治权利2.1 政治权利的概念与种类2.2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2.3 政治权利的保障与限制2.4 政治权利的扩大与保障3. 政治制度3.1 代议制和直接制度3.2 三权分立与政府制度3.3 议会制度与多党制3.4 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4. 政治文化4.1 政治文化的概念与特点4.2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传承4.3 政治文化与国家发展5. 国家安全与发展5.1 国家安全的内涵与重要性5.2 国家安全的威胁与应对策略5.3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发展5.4 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6. 区域合作与全球化6.1 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6.2 国际关系与全球化6.3 世界政治格局与国际组织6.4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框架,接下来我们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1. 国家与政治国家是当代政治的基本形式,它具有独立的领土、人口、法律等特征,并拥有行使主权的能力。
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国家、奴隶社会国家、封建社会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阶段。
国家的主权是指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拥有独立的政治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等。
国家与民族、国家与国际关系是国际政治中重要的概念。
2. 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益,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关联的,公民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来保障他们的政治权利。
政治权利的保障与限制是国家法制建设中的重要问题,需要权力分立、选举制度等手段来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3.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高中政治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政治必修一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21bde1733687e21af45a9a1.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思维导图
政治在高中是非常的难学习的,它的主观知识特别的多的,那幺高中政治必修一思维导图是什幺样的呢,请跟随小编来看一下!
1政治必修一思维导图生活与消费
生产、劳动与经营
收入与分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小编推荐: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结构框架图
1高中政治的学习方法熟练掌握所学概念和原理的基本要求
有些同学说,老师上课讲到的概念和原理虽然听懂了,笔记也记了,但就是很难记住。
概念和原理是对同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只靠死记硬背,不仅记起来困难,而且只能形成短时记忆,不能形成长久记忆。
学习知识——懂是基础,记是手段,用是目的。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
小编推荐: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结构框架图。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5-8课)基础知识梳理(框架式)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5-8课)基础知识梳理(框架式)](https://img.taocdn.com/s3/m/42007a187375a417866f8f69.png)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 含义:以_____为目的,向社会提供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企地位: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__、市场经济活动的____________业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含义:依法_______,有____________财产,以_______为目的的____________。
公形有限责任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式股份有限责任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制定____________经营战略;企业(2)提高_________能力,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经营竞争优势;成功(3)______经营,树立良好____________的(4)健全____________因素(5)兼并或__________(6)遵守____________,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____________ (1)创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 意义(2)促进__________不断再生产就(3)有利与____________实现自身价值根本途径——____________(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业解决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维权国家:社会主义____________依原因劳动者:调动劳动者________、创造性的保证。
法(1)党和国家:完善_______________,规范和协调______关系,维维权消除就业____________权措施(2)用人单位:遵守________等相关规定,加强____改善____ (3)劳动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课投资理财1含义:个人储蓄机构储蓄主要储蓄机构——________________存款利息=本金×利率×存期特点:2 主体:商业主要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行其他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我国利率的制定机构——____________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3 政策表现:____________货币政策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本质:____________4 股权代表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股偿还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票影响股价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完善股市的意义:促进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结构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结构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c7e48b0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73.png)
生产关系的特点 (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3)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最早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阶级的含义: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P19)
原始社会
生产力特点 生产关系特点
(重要标志) (基础)
主要矛盾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3、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年)
四个阶段 胜利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革命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比较: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5.资本 (1)主要表现:
主义 经济 危机
(2)基本特征:生产过剩
(3)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4)原因: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
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
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内容及意义)
高一必修政治知识框架
![高一必修政治知识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78483f0580eb6294dc886c35.png)
高一必修政治知识框架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知识框架一、货币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①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注: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出较高的使用价值都有顺利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
注:商品生产者从商品判断标准的中得到的启示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只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顺利实现商品价值。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质量上乘的商品,其价值容易实现。
同时,产品质量越好,信誉越高,使商品供不应求,商品生产者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职能是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生活中表示为价格标签——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要求: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注1:货币的本质决定的货币职能,货币的职能体现货币的本质。
注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不是说货币只有这两个职能。
注3: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流通手段强调货币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货币参与交换的过程。
在交换过程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表现的是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若交钱提前于交货或滞后于交货则表现的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无价值注:任何国家的纸币其实本质都一样——只是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因此不能具有货币相应的职能。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知识结构图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c1250223de80d4d8d15a4f93.png)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形态: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②必须具备的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商品一定离不开流通领域,一旦进入消费领域就成为消费品,不再是商品。
自然属性——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社会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易错点:1、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3、有价值的物品一般有使用价值☆两者关系:对立统一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2、货币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易错点: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③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原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需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其它职能:(1)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支付手段,伴随赊账产生而出现。
例: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3、纸币: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产生:随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③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易错点: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
④发行: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4、通胀与通缩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d67b31fba6c30c2258019e66.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框架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框架一、财政及其作用和影响因素(1)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①税收(最重要的来源);②利润(国有企业上缴);③债务(国债收入、回收利息);④其它收入(罚没、行政收费等)。
(3)财政支出:①购买性支出(经济建设、科教文卫体、行政管理、国防等支出,形成直接购买力)②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抚恤金、社会福利、债务等支出,形成间接购买力)(4)作用: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5)影响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分配政策。
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税收及其特征、种类和依法纳税(1)含义:税收是国家为现实基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种类:①增值税。
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有利于防止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促进专业化生产和公平竞争、增加财政收入;②个人所得税。
以个人所得为征税对象。
有利于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4)依法纳税:公民的'基本义务,生活仍存在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现象。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要点一、市场经济及其特征、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
(3)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是市场不能调节的(国防、治安、消防、枪支等)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4)规范市场秩序:①建立和倡导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准入、交易、竞争);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治本之策);③进行法制教育,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总结高中政治知识框架图
![总结高中政治知识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a6ed808827284b73f34250bf.png)
总结高中政治知识框架图1. 政治必修一二三各单元归纳学问框架我有哲学的,也就是高二上册。
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唯物辩证法: 1.物质打算意识原理。
2.意识到反作用原理。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4.规律的客观性和客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5.自然界的存在和进展是客观的。
6.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辩证唯物论:一.联系 1.普遍联系原理。
2.因果联系原理。
3.全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4.联系的客观性。
二.进展 1.事物是变化进展的原理。
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3.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三.冲突 1.对立统一的观点2.冲突的普遍性原理 3.冲突的特别性原理4.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的辩证关系原理5.次要冲突和次要冲突辩证关系原理6.冲突的主次关系原理7.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熟悉论: 1.熟悉是变化进展的原理 2.实践打算熟悉原理 3.熟悉队实践的反作用原理 4.培育科学的思维方法 5.熟悉的根本任务 6.实践的基本特征 7.实践对社会进展的作用这些都是主干学问点,盼望你能用到那你要什么?经济学还是政治学?2021年高考政治学问点 3.树立企业信誉和抽象(1)企业的信誉和抽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是企业运营成败的重要因素,集中地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
(2)企业的信誉和抽象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创立名牌。
核心提示:运营者注重企业的信誉和抽象问题,要在市场上开展正值竞争,反对不正值竞争,诚信运营,反对欺诈,创立名牌,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的良好信誉和抽象。
考点四:产业和劳动者 1.农业(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均资源少是我国农业最大的制约因素。
(2)我国农业进展必需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平安"的农业之路,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框架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888827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d.png)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框架一、导言政治是一门涉及国家、社会、政府等方方面面的学科,而高中政治课程更是通过一系列的知识框架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国家政治的兴趣和认识。
在高一政治必修一中,第一课知识框架作为学生们政治学习的开端,包含了重要的国家政治核心概念和知识,对于学生们的政治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知识框架内容在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中,知识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国家政治的概念和属性2. 国家政治的基本职能3. 国家政治的基本原则4. 国家政治的主体和客体5. 国家政治的基本任务6. 国家政治的基本条件7. 国家政治的基本形式8. 国家政治的基本特征以上内容不仅包含了对国家政治概念的理解,还涵盖了国家政治的职能、原则、主体和客体等方面,这些都是学生们认识和理解政治学科的基本框架。
三、深度和广度的讨论在学习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框架时,我们需要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主题,以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
我们需要理解国家政治的概念和属性,明确国家政治的基本职能和原则。
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国家政治的主体和客体,理解国家政治的基本任务、条件和形式,最终全面、深刻地了解国家政治的基本特征。
文章要将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政治的基本要义。
在文章的探讨中,我个人认为,国家政治的基本职能和原则是最核心的部分,因为它们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政治的本质和宗旨。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我个人来说,学习国家政治知识框架是一种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通过对国家政治概念、职能、原则等方面的学习,我不仅深刻理解了国家政治的本质和属性,也对国家政治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认为,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了这些知识框架,我们才能更好地参与和关注国家政治的各种活动,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知识框架是政治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们深入了解国家政治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