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及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计划.doc
农村经济“十一五”成就及“十二五”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doc
农村经济“十一五”成就及“十二五”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一)“十一五”取得的成就农村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昌吉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加快了传统农村社会向新型农村社会的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过万元奠定了建设基础。
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昌吉州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7.1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9.76亿元,年均增长14%。
农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4.26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2.65亿元,年均增长15%。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5586.9元增加到2009年的7334元,年均增长8.5%。
2010年,2010年昌吉州实现农业增加值163亿元,同比增长23.5%;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达到8806元,较上年增加1472元;城镇化率由“十五”末的39%提高到45%。
综合生产能力较大提升。
规模化农产品基地基本形成,主要农产品产能大幅提升,形成了182万吨(其中小麦110万吨)以上粮食、13.9万吨棉花、48万吨肉类、近65万吨蛋奶的生产能力,分别占到自治区同类产品产量的18.2%、5%、24%、33%,商品粮供应占到全区的33%,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97万亩,蔬菜产量达到6.5万吨、瓜果770吨,总纯收入达到1.60亿元。
酿酒葡萄、制酱番茄、甜菜、油料、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在自治区占有重要地位,是首府乌鲁木齐最重要的副食品供应基地。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全州已建成251家“农”字号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6家、区级48家、州级6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10家,其中“六有”合作社达到40家,入社率由2005年的10%增加到2010年的50%以上,带动辐射农户11.5万多户,农产品订单率达到85%以上,覆盖种植面积550万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达到68%以上。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
“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十一五”成就总结和“十二五”规划展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路径、目标提供思路指南和行动纲领。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定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是1953—1957年的“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
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称为“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时间段是:2011—2015年。
五年规划与每一次的政策调整,不仅关系国家的未来发展,也关系普通百姓的就业与生活。
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的五年规划,既是报效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一部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以及南方雨雪冰冻、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盛事,隆重纪念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一、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暨“十二五”期间规划
淇县水利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暨“十二五”期间规划“十一五”以来,淇县水利局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系统内各股室、各二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小县大水利”发展框架为目标,以整体推进“一山、一路、一渠、一河、两库、一洪区”为依托,以国家南水北调、淇县北水南调、防洪除涝、抗旱兴利、饮水安全、蓄滞洪区保安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农资补贴等工作为重点,局党组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任劳任怨、迎难而上,加班加点,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了省、市、县多项表彰和奖励。
一、水利工作成效显著(一)抓住机遇,科学谋划,争取上级资金突破7000万元,招商引资突破1亿元。
近年来,我局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水利基本建设支持的机遇,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衔接,进一步加大项目谋划和争取力度,近年来,共争取上级资金7239.56万元元,招商引资13100万元,取得了喜人成绩,为淇县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水利贡献。
(二)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为切实解决我县高氟水、苦咸水区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我局根据“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分批实施”的原则,于2005年开始,到目前共投资3839万元,解决75个村、饮水不安全人口9.75万人,水质经卫生部门化验,均达到或超过饮用水标准,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特别是投资650万元兴建的西岗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以西岗乡政府驻地为中心,向周边辐射12个村,成为豫北地区集中供水的试点工程。
(三)大力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1、夺丰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
淇县夺丰水库1972年建成运行。
由于水库建设标准较低,加之运行30多年,被定为三类病险水库。
为了尽快解除这一隐患,我局累计投资1325万元,分两个标段同时对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建设,2009年8月8日全部竣工。
十一五农业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关于“十一五”农业农村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的规划一、“十一五”的工作总结‚十一五‛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紧紧围绕设施蔬菜、规模养殖、基础改善、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十一五‛期末,预计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3元,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和13.2%。
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了70%和72.8%。
——种植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播种面积87.4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71.96万亩(其中玉米53.17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5.48万亩(其中蔬菜13.1万亩),全县粮食总产17.6万吨,蔬菜总产55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4%和83%。
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了6%和118%。
——畜牧业快速发展。
全县生猪、羊、奶牛饲养量分别达到60万头、32.7万只和1.89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9%、-14.4%和29.5%;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了100.7%、24.8%、103.2%;肉、蛋、奶产量达3.4万吨、0.46万吨和2.2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7%、13.6%、39.1%。
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了108.9%、98.5%和201%;畜牧业总产值达到时4.8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52%,较‚十五‛期末分别增加了150.3%和33.1%。
2、设施农业突飞猛进。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设施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来抓。
2010年,全县完成日光温室建设3024栋,移动大棚5045栋,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4%和62%。
全县累计完成了日光温室7560栋,是‚十五‛期末的9.45倍,移动大棚从无到有,累计达到11266栋,全县设施蔬菜达到2.3万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亦庄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doc
亦庄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亦庄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镇党委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融入新城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总体目标,锐意进取,努力拼搏,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城市化进程迈出新步伐。
“十一五”工作总结一、坚持科学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十一五”期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2.2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7.5 %;工业总产值完成1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8.5%;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35元,比“十五”末增长6.76%。
实现人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商品流通日趋活跃,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9年,荣列全区财政收入增速镇第一名。
(二)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我镇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6:2,调整为2010年的5:5,其中三产逐年增加,二产逐年下降,一产已经消失,逐步向现代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完善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截止目前,工业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已实现九通一平,220多家入驻企业已经正常生产,经济效益逐年增加。
进一步调整落后产能,伴随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征地拆迁,淘汰在村级工业大院内的企业,彻底清除三高企业12家,外迁中小企业400多家。
二、主要成绩(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全力改善群众生活水平。
1、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由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发展建设,截止目前,亦庄镇25个行政村已全部搬迁上楼,已有20个村陆续撤村转制,撤制村集体资产已全部上交镇政府统一管理。
镇党委、政府经过调查分析、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决定在全镇撤制村中推行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并且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此项工作从2009年开始正式着手实施,目前,在20个撤制村中,已有17个撤制村推选产生了议事会组织;已完成碱南、碱北、董场、富源庄、常庄子、二号、肖庄7个村的剩余集体净资产的量化及增值部分的兑现工作,共量化资产4.4亿元,兑现增值1.5亿元,发放股权证3402本。
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完成总结之年,同时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开端之年,八街镇在“十一五”规划这五年里,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要务”这一中心,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重点突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xx年八街镇 __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八街镇xx年工作总结及“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一)xx年工作总结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 __”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抓项目促发展,抓基础筑和谐,抓服务优环境,抓作风强素质”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截止xx年9月,全镇地方财政总收入3534万元,完成预算52.2%,较上年同期增加51.0%;一般预算收入1840万元,完成预算47.6%,较上年同期增加51.0%;截止11月,农资综合补贴1820548.22元,共办理家电下乡补助车辆348辆。
1、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1)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百年不遇大旱天气,给全镇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八街镇党委、政府不畏困难,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全力稳定农业产业工作,一年来,农业收入不但不减少,而且还稳中有升。
xx年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284亩,水稻旱育秧526 亩,水稻大田移栽4793亩,玉米种植24756亩,玉米育苗移栽4360亩,薯类907亩,杂粮1878亩,豆类5570亩,其它经济作物1240亩; 种植蔬菜4.06万亩,总产量5.8万吨,外销量3.9万吨;无公害播种面积2.8万亩,无公害蔬菜产量5.6万吨,黄(蓝)板推广面积0.21万亩,标准化示范面积1万亩,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1800人次蔬菜新品种及新技术4个;花卉园艺生产面积1760亩,切花生产面积300亩,食用玫瑰种植面积 1560亩,其它花卉生产面积300亩,切花产量300万枝;全镇蔬菜产品农残快速检测600个,蔬菜产品农残快速检测合格率98%以上,完成1000亩频振式物理杀虫灯示范建设任务。
十一五重点项目总结及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设计划
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及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十五”期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攻项兴城、强工促农”的经济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总揽,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工业增量、城市增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加快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和中、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总体要求,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支撑,培育和壮大区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坚持工业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并重,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开发并重,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增大项目储备量,实现建设项目与前期项目有序衔接、滚动发展,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增长,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成就共实施各类重点项目222个,包括在建项目143个,前期项目79个,总投资220.61亿元,其中重点项目总投资124.64亿元,前期项目总投资95.96亿元。
完成投资29.688亿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6.97亿元,重点前期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718亿元。
十一五期间,我们实施了以长宝覆铜板及电子材料生产项目、伟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脱酚棉蛋白生产线、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垃圾处理项目、大荔县紫阳集团20万吨小麦淀粉生产线项目、大荔县大华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大荔县金盾纺织技改扩建项目、荔民农资建设项目等为主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三、主要做法一是继续推行重点项目领导包联责任制,对县上确定的重点项目逐个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包联项目领导,切实做到县级领导人人都有包联项目,为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县政府与重点项目单位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了任务,夯实了责任,为重点项目的有效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措施保障。
三是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督促检查和协调力度。
“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规划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二五”规划谋划之年。
在两个五年规划承前启后,“两个率先”进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总结过去,规划未来,集思广益,凝聚力量,对于动员全体职工在新的征途上又快又好地推进“两个率行”,为把单位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美好,为把我市交通建设工程的推进作出更大贡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我公司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XX年的工作总结(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快速推进在建工程XX年我市交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坚持重点工程、路航管养、运输服务、队伍建设并重,突出对接南京这个主题,加快建设交通快速通道,不断提高交通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交通新形象,确保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XX年,公司在市交通运输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市“两会”、全省及XX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对接南京发展战略和第二轮新农村建设,从提升区位优势、服从全面小康的高度出发,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做好各项工作。
XX年我公司所承建的工程有:1、XX市太极南路新建工程:路线全长公里,城市次干路ⅱ级,路基宽20米,采用沥青砼路面,完成工程量650万元。
2、茅山风景区二、三茅峰路建设工程:路线总长公里,路基宽6米,路面宽5米,水泥砼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完成工程量1200万元。
3、XX市句曲南路新建工程:路线全长公里,路基宽42米,完成工程量1200万元,总计完成工程量3050万元。
面对今年工程时间紧, 路线长,难度大,公司一班人意识到:如何抓好公司的全面建设,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增强抗风险能力,经受得起考验,打铁必须自身硬,加大内部管理力度,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改变过去工作人员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等局面。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目标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目标城市建设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工作思路“十一五”是我市城市建设历史上投资最大、工程项目最多、人居环境和城市容貌变化最明显的五年。
尽管在20__年,我市接连遭遇了雪灾、5.12特大地震、7.20洪涝和9.20泥石流等“四重”灾害,造成市政基础设施严重损坏,但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发展路径,围绕“三个加快”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全面开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动“民生工程”,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城市维护建设投资50亿元,20__年_月至十月共完成投资20亿元,较20__年全年增长了约5倍。
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特色进一步彰显,中心组团式的城市格局正在形成。
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中国科技城、打造西部明珠的总体目标,先后建成了九洲体育馆、娱乐风洞、科技博物馆、中华科学家雕塑公园、越王楼等一批市政重点工程,对旧城区的道路及给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改造提升了城区主干道路和一批背街小巷,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全市人民企盼已久的二环路全面开工建设,城区四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20__年是“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十二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建设”的起始之年,我们将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灾后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按照省、市“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路径,紧紧围绕“畅通绵阳、森林绵阳、清洁绵阳、宜居绵阳”的城市发展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统筹为手段,继续强力推动“城区道路畅通化,城区植被森林化,城区环境清洁化,城区品质宜居化”,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乡建设管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切实加强领导,全力以赴推动“十二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加快建设项目实施。
大力实施“城区四化”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展现城区新风貌。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瑞金市总工会“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二五”工作规划一、“十五”期间的主要工作过去的五年,工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工会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工作指南,带领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中心”、推进“四个打造”的奋斗目标。
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突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这一主题,努力落实“围绕一个中心(维护),完善二个机制(民主管理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三项工作(职工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困难职工帮扶)”的工作要求,重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工会工作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过去的五年,我市工会多次被省总工会评为“工人报刊发行工作先进单位”;被赣州市总工会分别评为“先进县(市、区)总工会”、“‘一县一特色’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工会维权维稳工作先进单位”、“工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工会经费收缴工作先进单位”、“工人报刊征订工作先进单位”。
回顾五年,我市工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工运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一、强化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水平1、狠抓理论武装,提升创新能力。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运富同志兼任市总工会主席以来,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队伍,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在各级工会组织中积极开展“打造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营造学习氛围,做到边工作、边学习,人人以学习为乐、以出成效为荣,干部理论水平、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又集中转化成宣传成果,五年来,在各级报刊刊发市总工会的新闻信息报道90多篇,其中全国级2篇、省级10篇、赣州晚报2篇,实现了全国刊物刊登信息“零”的突破,得到了赣州市总工会的通报表扬。
2、深入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为使我市工会工作创特色,在机关干部职工举行了围绕“工会工作如何创优争先”座谈会。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创建工会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创建工会经费收缴使用规范县(市)、创建和谐帮扶强效县(市)”的“三项创建”奋斗目标,力争迈入全国先进行列,明确了我市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城市建设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城市建设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一、城市建设十一五总结1. 城市化水平提高在城市建设的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城市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根据数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人口从5.82亿增加到了6.68亿,城镇化率从42.7%提高到了49.7%。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和相应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的快速开展。
2. 城市根底设施建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根底设施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在城市根底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通过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地铁、桥梁、机场等,城市间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开展。
3. 环境保护水平提升在城市建设中,环境保护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治理工业污染、加强城市垃圾处理等手段,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二、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1. 提高城市化水平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将继续提高城市化水平。
方案在2024年全面完成城市化工作,实现全国城市化率到达60%以上。
将重点开展中小城市,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便利性,并完善城市公共效劳体系,增加城市吸引力。
2. 加大根底设施建设力度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将继续加大根底设施建设的力度。
重点开展交通根底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提高城市间的连接性和交通效率。
同时,加强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设施建设,为城市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3. 推动绿色开展在城市建设中,绿色开展是必不可少的。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将推动城市绿色开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开展的目标。
4. 促进城市创新和智能化开展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将致力于促进城市创新和智能化开展。
通过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效劳水平,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行和优质生活。
三、总结在城市建设的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
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全县安全生产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计划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党务工作工作取得的成绩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组织工作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通过各级各政府部门党政机关的共同努力,全县取得安全生产其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安全生产形势发展平稳,逐步好转,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重新得到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县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队伍、人员逐步建立健全;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体制初步健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行业监管逐步深入,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的格局初步形成,行业交通安全度得到提高;应急救援体系逐渐完善;我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但是重点注重行业和领域安全隐患依然突出,全县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乡镇安全监管政府机构还不健全,安全管理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思想上持续保持高度重视,工作上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长治久安。
二、“十一五”期间及主要做法(一)安全生产防护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
县政府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并实行严格的安全目标管理,对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和“一岗双责”制。
企业交通安全生产主体弱化责任意识增强,安全生产工序职责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安全生产顺利实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安全生产规划、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县政府印发了《规章制度政府处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试行)》,界定和明确了县政府各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安全生产考核办法总体目标责任纳入县总体目标考核。
(二)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
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冶金、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制造等行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
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锅炉、压力容器等各类重大危险源全部登记建档。
科协“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科协“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第一篇:科协“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科协“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县科协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的时期。
科协自2006年6月与科技局分开独立,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协的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动员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开展科学普及与推广、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人才成长与提高、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科协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
为加强科协工作的领导和健全科协组织,2007年6月,以县委、县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的意见》;2008年1月县科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学会组织,积极开展科技活动的通知》;2008年以县委组织部赣组任[2008]1号文件任命了全县19个乡镇科协主席;2009年以赣政办字[2009]249号文件印发了《关于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2008年11月12日圆满召开了相隔18年之久的县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争取了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廖明耕亲临大会讲话。
通过这些,县科协组织基本健全起来了,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二)科普阵地建设得到加强。
为切实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县科协竭尽所能,争取各单位、各部门的支持,在县城、乡镇、村、基地建立了一批科普阵地,有了宣传科普、展示科协工作的平台。
2008年6月县科协与中国科协、县电视台联合开办了《科普大蓬车》电视专题栏目,每星期六下午6:30定期播出科普知识。
2009年赣县中学被评为省级‚科普教育示范学校‛,赣县梅林光彩社区、赣县城东社区评为市级‚科普示范社区‛,赣县梅林光彩社区还被评为2009年省级‚科普示范社区‛,2010省委组织部、省科协‚党旗映社区、科普进楼宇‛创建活动示范社区;2009年在吉埠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建立了赣县首个无公害农业科技服务展示厅。
XX县十一五发展总结与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6页word文档
XX县十一五发展总结与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一、“十一五”发展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立足于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艰苦创业、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的发展路子。
初步建成了林、糖、电、矿支柱产业体系,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找准方向,打牢基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发展新阶段。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建设投资规模、发展速度、变化显着的五年。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城乡建设各项工作,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期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全县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依法按规、配套完善、稳步推进的大好局面。
(一)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启动建立以总体规划为主体、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为保障的三层规划体系。
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批准实施县城江东片区、大寨、响水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
五年来实施了管网建设、道路建设、绿化建设、供水建设、设施建设、河道整治工程,城市道路、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停车场、公厕、广场、公园、路灯等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全县的小集镇建设不断完善,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永平、正兴、民乐、××为次中心,其他乡镇为三级中心的小城镇结构体系。
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6.8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32.4%,城市规模增长迅速,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37.2平方米,建成道路总长为28.27千米,县城绿化面积达14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6%。
网总长84.8公里,初步设计投资8051.82万元,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模式运作。
项目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处理厂图纸在送审中,配套管网工程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待进入工程招标阶段的相关工作。
最新整理农校,“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二五”,工作规划.docx
最新整理农校,“xx五”,工作总结,“xx五”,工作规划XX农校“xx五”工作总结及“xx五”工作规划“xx五”期间,我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学校不断创新理念,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奋力而为,在整合职教资源、扩大办学规模、夯实基础设施、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圆满完成了“xx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现就主要工作汇报如下:一、取得的主要成绩(一)创新理念,推动了科学发展。
“xx五”期间,在xxx的指引下,学校重新审视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破解了“为什么发展职业教育,为谁发展职业教育,怎样发展职业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发展难题。
确立“民本”思想,树立“一切为了农家子女的成才就业、一切为了农民家庭的脱贫致富、一切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工农兼备,一专多能”的外出就业有技能、回乡创业有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全面创新职教理念,孕育并形成了学校发展的“四种”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抢抓机遇、自我加压、负重前行”的发展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奋力而为”的超越精神和“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敬业乐教”的奉献精神;引导教职工树立了“五种”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形成了推动学校发展的“六条”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
三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五是必须坚持团结和谐。
六是必须坚持弘扬独具我校特色的“四种”精神和“五种”意识。
通过办学理念的创新,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拓展了思路,振奋了精神,推动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二)整合资源,拓展了发展空间。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坚持xxx,深入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力争把全市人口大市变为人力资源强市,提出了“市县共建,县校联合,整合职教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州市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柳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九日目录一、“十一五"渔业发展成效ﻩ1(一)渔业经济快速增长ﻩ1(二)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ﻩ2(三)渔业生产布局趋于合理·································································2(四)基础设施有所改善ﻩ3(五)“科技兴渔”不断深化 (3)(六)渔业资源保护扎实推进·································································3(七)水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提升·································································4(八)养殖生产进一步规范ﻩ4(九)出口水产品实现突破 (4)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一)发展机遇ﻩ4(二)存在的主要问题·································································6(三)面临的挑战 (7)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ﻩ7(二)发展目标ﻩ8四、发展重点ﻩ9(一)高效渔业·································································9(二)特色渔业 (9)(三)生态渔业 (1)010(四)品牌渔业ﻩ(五)休闲渔业 (10)(六)安全渔业ﻩ10五、区域布局··················································11(一)一带 (1)1(二)三区ﻩ11(三)五基地····················································11六、重点项目ﻩ21(一)“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ﻩ12(二)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项目ﻩ12(三)山区高效立体渔业工程 (13)(四)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ﻩ13(五)渔港和渔业执法装备建设工程ﻩ13(六)优势特色产业开发ﻩ13(七)罗非鱼综合试验站建设项目 (13)七、保障措施 (1)4(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ﻩ14(二)落实政策,夯实基础ﻩ4114(三)多样投入,增强活力ﻩ(四)依法行政,持续发展ﻩ51(五)科技创新,强化支撑········································15(六)重视宣传,扩大合作 (15)附表柳州市渔业“十二五”时期主要建设项目表 (17)柳州市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报批稿)渔业是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可或缺的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十二五"时期,我市渔业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和特色休闲渔业,促进农民增收,为推进渔业现代化,实现柳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根据《中共柳州市委员会关于制定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广西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精神,结合柳州市的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渔业发展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渔业良种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有所提高,优势和特种水产品养殖规模得到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趋优化,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一)渔业经济快速增长助农增收逐年提高2010年,全市渔业产量达到5.57万吨,比2005年增长35%,年均递增6.19%,其中,淡水捕捞产量0.40万吨,比2005年增加53。
84%,年均增长8。
9%;淡水养殖5。
17万吨,比2005年增长33.9%,年均递增6.02%。
渔业总产值5。
58亿元,比2005年增长54。
29%,年均递增9。
06%。
表一十一五期渔业经济情况表(二)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0年,全市优势(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禾花鲤、西江经济鱼类)和特种(龟鳖、大鲵)水产品的产量将达到1。
26万吨,比2005年增长350%,年均递增35。
09%,优质水产品的养殖比例不断扩大,大宗水产品的养殖比例进一步缩小,产品结构从满足普通消费需要向高品质、高消费需求转变.大鲵等特种水产养殖从无到有,初步建成了柳南区和融水县2个大鲵养殖基地。
黄沙鳖养殖从庭院养殖向大型养鳖场建设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建成10亩以上大型鳖场30个,其中70亩以上超大型鳖种场2个。
2008年以来,我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和市妇女联合会联合开展“渔娘庭院兴业”活动,为全面实施庭院养鳖项目打开良好的局面。
庭院龟鳖养殖户从原来的142户发展到现在的1145户。
表二十一五期渔业养殖结构对比(三)渔业生产布局趋于合理目前,在全市渔业已形成“两带一区"的发展格局:以柳北区、柳南区、柳江县和柳城县为主的四大家鱼和罗非鱼等商品鱼养殖带;以三江县、融水县为主的禾花鲤等稻田养鱼带;以柳南区、柳江县为主的龟鳖养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