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债规模若干重要观点述评
中国国债规模若干重要观点述评
中国国债规模若干重要观点述评引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中国国债作为重要的财政工具,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观点出发,对中国国债规模进行述评。
观点一:庞大的国债规模带来的风险中国国债规模迅猛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支持经济发展和应对金融危机。
然而,庞大的国债规模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
首先,国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财政压力增加,国家的财政可持续性受到影响。
此外,国债规模增长也会增加国债利息支付的负担,从而影响财政收支平衡。
最后,国债规模过大可能引发市场对债券市场的担忧,进而造成债券价格下跌,对市场造成冲击。
观点二:国债规模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尽管国债规模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它也有其积极作用。
首先,国债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方面。
这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和提升民生水平。
其次,国债规模的增长可以带动债券市场的发展,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和深化。
最后,国债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品种,有助于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增加国际资本流入,提升国际资金的流动性。
观点三:合理控制国债规模的重要性尽管国债规模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合理控制国债规模也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控制国债规模可以有效避免财政风险的积累,确保财政可持续性。
其次,合理控制国债规模可以防止过度依赖债务融资,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最后,合理控制国债规模可以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降低金融风险。
结论中国国债规模的增长既带来了发展机遇,又面临一定的风险。
在未来,中国政府应该坚持合理控制国债规模,加强财政管理,降低财政风险。
同时,政府还需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的监管和发展,提高债券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债规模,推动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
2024年国债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国债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国债是指由国家发行的债务工具,它是一种重要的债券种类。
国债市场作为国家经济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国债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国债市场规模的定义国债市场规模指的是国债发行的总量,通常以货币单位(如人民币)表示。
该指标是衡量国债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债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国债市场规模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国家经济状况:经济增长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等经济指标对国债市场规模有着直接的影响。
经济繁荣时,国债市场规模可能较小;而经济衰退时,国债市场规模可能较大。
2.政府财政需求:政府财政需求的增加可能导致国债市场规模的扩大。
当政府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公共事业投资和债务偿还时,国债市场规模往往会增加。
3.货币政策调控: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对国债市场规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债市场规模扩大,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国债市场规模缩小。
国债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国债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1.多层次发展:国债市场逐渐从传统的一级市场发展到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形成多层次的市场结构。
这将促进国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跨境投资: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国债市场。
这将有助于国债市场规模的增加。
3.创新产品:通过推出创新的国债产品,如可转债和浮动利率债,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国债市场,从而扩大国债市场规模。
结论国债市场规模是国家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国债市场的发展趋势,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政府需要充分意识到国债市场的重要性,并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其良好发展。
同时,投资者也应该密切关注国债市场的动态,以获取更多的投资机会。
对当前我国国债规模相关问题分析
对 当前我国国债规模相关问题分析
中 国人 民银行 陇 南 市中心 支行 崔保平
摘要: 我 国发行 国债 的主要 目的是为 了更好 的弥补财政 赤字, 帮助 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国债发行规模直接影响着我 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 从
相关数据来看 。 我 国 国债 的 发 行 量 呈 现 出 了逐 年 递 增 的 现 象 , 对 于我 国
本付息 . 就能够持续 的进行借债。 现阶段我国的国债一般都是中期 国债
为主, 长 期 国 债 非常 少 。这 样 的期 限结 构 分 布 缺 乏 一 定 的科 学 性 , 容 易
严格来说 , 国债 的发行规模是和我 国居 民储蓄呈 正比的 , 这 正好说 明我 国居 民应该是 国偾 的购买主体 。国债 资金 的来 源就是居 民的储 蓄 存款 , 而居 民的储 蓄存款也为 国债 的发行提供 了一定 的空 间。另外 。 衡 量一 个 国家 是否拥 有 较强 的 还债 能力 的一个 重要 指 标就 是 该 国的 GD P, 当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快时 。 其 国债 的发行 规模也会 相应的有所增 加。 根据一般理论我们认为国债是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保持同步的 , 所以国家国债的发行 规模其 中的影 响因素之一应该是 G D P 。同时国债
作。
最后 . 国家发行的国债属于连接财政和金融调控之间的桥梁 。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 断完善 。必然会要求国债不断强化其宏 观功 能, 要求 国债政策更加的灵活 。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 , 我国的国债 拥 有基本 的政策功能 。但是还有完善的空间 ,尤其是宏观金融调控方 面, 需要发行较多的短期国债 以及二十年以上 的长期国债。 这样才能够 更好的满足金融机构资产管理 需求 ; 另外 。 宏观经济结构 的不合 理 , 技
浅析我国国债规模
浅析我国国债规模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国债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筹集资金用以加大公共投资支出。
国债政策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很大作用,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
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实施国债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防止国债规模过大所带来的风险,避免陷入财政信用危机。
一、我国国债规模现状(一)我国国债规模的演变。
我国国债规模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至1958年。
为了筹集国家建设资金,发展国民经济,我国在这一阶段发行了几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发行规模不大,每年的国债发行额在当年GDP中比重小到1%。
第二阶段:1958年至1980年。
我国坚持财政平衡的思想,没有发行国债,大多数年份预算保持平衡,即便有赤字,规模也很小,主要靠向中央银行透支解决。
第三阶段:1981年至1993年。
我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筹集经济建设资金,于1981年恢复国债的发行。
但国债发行额较小,在这一阶段年平均发行量为198亿元,累计发行量为2106亿元,国债增幅比较平稳。
第四阶段:1994年至1997年。
由于国家预算体制改革,不再允许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解决赤字而改为发行国债,加之过于集中的还本付息,国债发行量呈现较大增幅。
1994年国债发行量突破1000亿元,1995年以后每年发行量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和GDP年均增长速度。
第五阶段:1998年至今。
为拉动内需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投资,国债发行量陡升,导致1998年国债发行额高达3310.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3.7%,此后国债年发行量就一直节节攀升。
直到2005年,国债发行总量达到6923.4亿元,创下国债发行总量的新高。
(二)国债对经济的作用1、从目前国债的经济效应来看,我国的国债规模扩张并没有产生明显的负效应;相反,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之浅析
早出台国债管理的基本大法——《 国债法》 。使国债发行、 兑付、
交易、 托管 、 结算等各个环节均实现有法可依 , 加强对国债发行
和 交易 的 监管 。 2 控制好年度债务规模 , ) 在有利、 有效基础上发行国债。在经
含义 : 一是历年累计的债务总规模 ; 二是当年发行 的国债总规模 ;
债务收入支持, 指标越高, 说明对债务的依赖性越大 ;3偿债率 : () 还本付息额 /财政收入, 该指标反映由于国债而引起的财政负担, 数值越高, 表明偿债能力越差 , 发达国家该指标一般低于1 ̄。 0o /
1 影 响 国债发 行 规模 的 主要 因素 .
1 G P 国内生产总值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 )D: 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 , 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 财富。 从国际范围看 , 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 其国债的发行规 模一般越大。因为一 国的国债规模 主要由其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的,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其应债能力越强 , 国债发行规模的潜力也 越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 整个社会公共物品的需求增长 以及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 必然要求国债规模保持相应增长。 2 财政赤字额 : ) 通过发行 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 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政府每年发行多少公 债 ,一般首先取决于政府 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财政政策决定的财政支出水平与
济状况较好时, 注意控制和减少债务余额 , 加强国债的余额管理。 3 合理控制财政赤字。因为政府财政赤字影响着 国债的发 )
行 规 模 , 以 , 控制 国债规 模 , 先要 合理 利 用赤 字政 策 。 所 要 首 4 优 化 国债期 限和 品种 结构 。 ) 将短 期 、 中长期 和 长期 的 国债 进行合理组合 , 分散国债还本付息的压力 。同时, 适应政府宏观 调 控 的需 要 , 体 现公 平 原 则 , 既 又可 以减 轻一 定 时期 内因还 本 付 息 带 来 的财政 压 力 和风 险 。 只有 合 理 控制 国债 的发 行 规模 ,我 国政 府才 能 有 效地 弥 补
试论我国国债发行适度规模
试论我国国债发行适度规模概要:我国财政赤字的增加带动国债规模的扩大,国债的经济效益低下,导致财政风险日益增大。
所以必须把国债规模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停止继续扩张,确立长期的战略财政目标,才能够避免债务风险,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让国债真正发挥其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能力。
1.前言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产生是因为现今信用经济的快速发展,信贷现象已经是一种社会普遍情况,下至每个百姓,上至国家政府,政府的国债已经成为了社会债务的一部分,国债不仅仅为政府大规模的基建工程筹集资金,并且能够调控社会经济结构拉动内部需求。
国债是一个调控的杠杆,它的发行量必须维持在一个适度规模上,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的起飞,造成群众消费的乏力,国家负担过重。
必须合理调控国债发行的规模,做到适度规模的最佳方案,以下做出该方面探讨。
2.适度规模指标国债发行量多少决定的因素主要为国民经济、政府预计建设和财政的收入,而发行规模需要有一个适度,那就是国家的上限,而这国债的适度规模主要由历年积累的债务总规模、该年发行的国债总额和该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决定的。
通过这三个决定因素,能够衡量出国际上四个惯用的指标,这四个指标组建成为一个国债适度规模的形态。
1、国债负担率。
负担率就是政府债务所肩负的程度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个基本指标能够看出我国国债风险积累的情况,历年积累的债务总规模过大,会导致国家负担过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国债负担率的计算方式是当年国债的余额占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这个公式上面可以看到,当国民生产总值(GDP)越强的时候,那么国债的负担能力也就越强,在一定比例之中,能够承担的国债积累额度也就相对高。
如果国民生产总值疲弱,那么国债的负担率也就会减低。
现时我国的负担率为百分六左右,国债规模拓展的空间相当大,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够忽视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举债情况看,有着难以控制的发展势头。
如何看待我国的国债规模
年份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国债余 额 合计
3 2 6 1 4 . 2l 3 5 0 1 5 . 2 8 5 2 0 7 4 . 6 5
一
、
家永续存在 ,如果国债余额增长率超过 了财政收入增长率 ,则最 终会导致这个国家的财政 收入会越来越依赖于国债收入 ; 如果国 债余额增长率超过 了 G D P增长率, 则最终会 导致这个国家 的国内 产生被政府 占用越来越严重 ,导致市场完全由政府操控。所 以国 债增长率应当小于或等于财政收入增长率和 G D P增长率 。 根据对 2 0 0 5 年至 2 0 1 1 年的数据分析得 出, 从2 0 0 5 年至 2 0 1 1 年, 以2 0 0 5年为基期计算的国债平均增长率只有 2 0 0 7 年和 2 0 0 9 年超过了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和 G D P 平均增长率 。 特别是到 2 0 1 1 年 ,国债平均增长率只有 6 . 7 % ,而 同期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为 2 5 . O % ,G D P平均增长率为 1 7 . 8 % ,所 以可 以认为我 国现在 的国债
3 1 4 0 4 5 . 4
国债余 财政收 额平均 入平均
6 D P 平 均
增 长率 增长率 增长 率
二、从应债者承受能力看国债规模
发行的国债最终所要消化 的主体是国债的投资者, 其 中最主 要的就是广大 国民。 国债不能强卖强买, 要投资者能够主动接受, 在 国债发行之时就要根据市场供求原则考量投资者的需要量 ,由 于一般情况下用以与 国债进行 比较的是储蓄存 款, 所 以这里的需 求量主要由两个因素 ,一个是储蓄存款规模,另一个是债券市场 规模 。 只有有 了与国债规模相配 比的储蓄存款规模及能够允许国 债顺利流通 的债券市场, 由此确定的国债规模才是可接 受的。 ( 一)储蓄规模。由 《 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 出的我 国国债 构成中大约有 9 9 % 是 国内债务 , 这里只关注 中国国 内的储蓄存款 。 计算得 出,从 2 0 0 5 年至 2 0 1 1 年,中国的储蓄存款都在 国债 余额的 4 倍 以上 ( 2 0 0 7 年为 3 . 3 倍) ,由此可 以看 出我国的储蓄 存款规模很大 ,足 以吸收现有的国债规模 。从这一点看来 ,我国 现有的国债规模 尚在可接受范围。 ( 二)债券市场规模。完善 的金融市场是资本流通的必要条 件之一,可以为 国债 的发行和流通提供很好的基础 。而债券不仅 可 以给投 资者提供 更多的融资渠道,且信用程度高的国债作为 “ 金边债券” ,其利率也对金融市场有着很大影响。所 以可 以通
关于中国国债规模的协整分析
关于中国国债规模的协整分析一、国债发行规模主要影响因素的选择国际上通行的衡量债务规模的指标主要包括国债负担率(=国债累积金额/国内生产总值)、国债依存度(=国债规模/财政支出)、国债偿债率(=国债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及居民负担率(=国债余额/当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主要从应债能力和偿债能力去界定一国的国债规模,是比较科学和客观的。
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其中的影响变量,限制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债还本付息支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居民储蓄存款。
由于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变化更能体现出对国债规模的影响,所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替代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影响变量;国家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也应进入自变量。
因此,以GDI代表国债规模,本文考虑了六个影响因素: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GPPID代表国债还本付息支出、GR代表财政收入、GE代表财政支出、SD代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SBA代表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分别对它们进行商品价格指数平减。
然后取对数,以排除异方差的影响。
为选出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本文又对国债发行规模及相关影响变量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确定确实与国债发行规模存在因果关系的变量,同时剔除掉由于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所造成的虽与国债发行规模高度相关,但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变量。
运用EVIEWS3.1分析软件,利用1979-2003年间的统计数据进行成对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表1国债发行规模及相关因素的GRANGER因果关系零假设F-StatisticProbabilityLGDP不是LGDI的Granger因LGD不是LGDP的Granger因5.852722.092770.011010.15234LGE不是LGDI的Granger因LGDI不是LGE的Granger因0.462574.877780.636940.02029LGR不是LGDI的Granger因LGDI不是LGR的Granger因0.333603.155780.720680.06686LSBA不是LGDI的Granger因LGDI不是LSBA的Granger因0.464102.773130.08916LSD不是LGDI的Granger因LGDI不是LSD的Granger因3.306730.428110.059830.65820LGPPID不是LGDI的Granger因LGDI不是LGPPID的Granger因5.365910.614620.01561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判定准则,若x是y的GRANGER原因,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能够根据x预测y;第二,不能够根据y预测x。
中国国债规模的多视角分析
…
国情 进 行 具 体 分 析 。 中 央 财 政 债 务 依 存 度 指
标、 中央 财 政 国债偿 债 率 两项 指 标 数值 显 示 , 我
) 扁 考一0 - 期 总 {1 期 研 0- 。 第2¨ 4 8 一 g
0
中 国国债规 模 的 多视 角分析 术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杨俊 龙
二十 多年 国债恢 复 发行 历 程表 明 , 国债 并 非 意味着 经 济运行 状 态不佳 , 国债 成 为推 动 经 济增 长和 社会 发展 的一 个重 要 因素 , 国债 发行 不 仅 有
4 % 以内为 好 , 5 欧盟 成员 国根 据 《 斯 特 里赫 条 马
3 .国债偿债率。它是指一年 的国债还本付
息 额与 当年财政 收入 的 比例关 系 。可 用公 式表 述 为: 国债偿债 率 =( 当年还 本 付 息 额/ 当年财 政 收 入 ) 0 , 务 收入 的有 偿 性 决 定 了 国债 规模 x1 % 债 0 必 然要受 到 国家 财 政 资金 状 况 的制 约 , 因此 要 把 国债规 模控 制 在 与财 政 收入 适 当的水 平 上 , 一般 认为 国债偿债 率 应控 制 在 8 一1% 为 国际 公认 % 0 安全线 , 警戒线 为 2% 。该项 指 标 也 可 以划 分 为 2
空 间 , 是 空 间 已经 不 是很 大 。 但
、
中 国 国 债 规 模 的 统 计 指 标 分 析
中国国 债 规 模 适 度 与 否 , 要 结 合 中 国 国 需 情, 利用 国债 负担 率 、 字 率 、 赤 国债 偿 债 率 、 国债 依 存度 等 4项统 计 指标进 行 综合 判 断 。 1 .国债 负担 率 。 国债 负 担 率 是 用 来 衡 量 一 定 时期 内的 国债 余 额 与 同期 国 内生 产 总值 的 比 重情况 , 映 整个 国 民 经 济 对 国债 的承 受 能 力 。 反 国债 负担 率是衡 量 国债 规模 的最 主要 指 标 之 一 , 国外 经济 学 家 多数 认 为 , 国债 负 担 率 应 控 制 在
浅析我国国债规模(大字)
4.国债品种多样化 国债品种多样化
①长、中、短期相结合,合理分 配短期和长期国债的比重。 ②增加专项国债的比重。 ③调整国债持有者结构,充分发 挥不同国债持有者对国债市场乃 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不同作用和影 响。
5. 加强国债的立法工作
从以上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来看, 从以上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来看, 我国的国债市场还存在许多尚待完 善的地方, 善的地方,要使国债能充分发挥作 必须改进和完善国债管理, 用,必须改进和完善国债管理,建 立市场经济下的国债管理机制, 立市场经济下的国债管理机制,使 国债管理逐步走向成熟。 国债管理逐步走向成熟。
1. 国债供不应求 国债供不应求。随着国家宏观经济 形势的日渐好转,银行存贷款利率连续 调低,城乡居民储蓄的热情有所降低, 而国债由于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变现 性较强等优点而倍受广大市民青睐,人 们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了国债市场,全国 各地出现了争相购买国债、销售异常、 供不应求的局面。
2. 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过高 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过高。在国债市场 较发达的国家,国债的持有者通常以专业 机构、政府为主,个人持有的国债比例较 低,比如在美国,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仅 为 10%,日本也不超过 30%,据有关资 料统计,目前在我国个人持有国债的比例 竞高达50%以上。这与国债市场迅速发展, 发行频率不断加快,国债投资专业性明显 增强,运作效率不断提高大大不相适应。
第三个阶段为1994-1997年。国债 职能实现质的飞跃,由不完全的弥 补财政赤字拓展到完全的弥补财政 赤字和初步的宏观金融调控功能, 国债规模也随之急剧膨胀。1994 年国债发行额突破千亿大关,达到 1138亿元,1997年上升到2458亿 元,期限、利率结构趋向合理。
第四个阶段为1998年以后。进入1998 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不景气状况,为 了抑制通货紧缩,中央政府采取了以扩 大国债发行、增加财政投资的积极财政 政策,国债承担了主要的积极财政政策 职责,导致国债年发行额连创新高, 2002年已突破5000亿元,国债的期限、 利率等结构性因素也在不断地优化整合。 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高达17294亿元 。
浅谈我国国债规模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国债规模现状㊁问题与对策张自强摘㊀要:国债是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有效工具,而国债政策是一个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强有力武器㊂自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国债规模快速增长㊂基于相关概念的深入研究和总结许多学者的代表性观点,文章对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研究国债的规模,分析了国债规模的绝对和相对价值,发现国债规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和评估国家债务的规定,提出一些政策建议㊂关键词:国债规模国债负担率国债偿债率;国债借债率;国债依存度一㊁我国国债发行概况在1997年之后,中国为了应对亚洲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大量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债券的发行,以刺激需求,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㊂这在过去几年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㊂2016年,中国总共发行国债规模高达88986亿元,是2005年发行国债规模的13倍㊂中国政府债券发行的规模一直在波动中保持增长,但发行规模在过去两年略有下降,不过国债规模总量仍然很大㊂目前,国债规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际上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㊂二㊁我国国债规模分析本节将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状况,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四个相对指标:国债负担率㊁国债依存度㊁国债借债率㊁国债偿债率来对我国国债的规模进行分析㊂(一)国债负担率其公式为:国债负担率=债务余额/当年GDP,即整个国民经济和生产水平对国家债务的承受能力㊂依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国债负担率应低于60%㊂事实上,不只是欧盟成员国西方许多国家也都遵守这一标准,他们将本国的国债负担率限制在60%以内,只有少数国家在少数时期超过这一警戒线㊂随着国家债务的扩张,我国的债务占GDP的比率表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历年来国债负担率均不高于20%,远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基于该指数的分析,中国的国债负担率不能简单地直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负担率相比较,因为要考虑中国人均GDP水平相对较低,并且发行国债的历史并不长,只有短暂的30年左右,偿还债务能力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所以不能简单地直接参照60%的标准,如果以我国的国债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那么我国的债务负担将逐步上升,这不利于经济发展㊂(二)国债依存度其公式为:国债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财政收入,即一国的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靠发债筹集的㊂要概括一国对公共债务支出的依赖程度究竟以何为标准,多少为适宜,要结合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㊂为避免财政预算的过度扩张,一般认为国债依存度不应过高㊂当国债的发行规模过高㊁国债依存度过大时,说明财政支出过度依赖于债务收入,财政状况是非常脆弱的㊂从国际上看,中央政府对债务的依赖程度为25% 30%㊂2007年我国中央政府国债依存率达到46.48%,2005年至2018年国债依存率都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㊂我国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依赖于政府债券的发行,这必然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法律监督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潜在风险是非常明显的㊂(三)国债借债率其公式为:国债借债率=当年新发债务/当年GDP,反映一国经济总量对新增国债的承担能力㊂目前西方各国的国家国债借债率大多数稳定在5% 10%左右㊂因为我国必须要依靠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因此,只要能够控制这个指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财政赤字的规模㊂所以中国应严格控制国债借债率,严格按照安全警戒线为3% 5%的标准㊂2015年我国的国债借债率达到了12.04%,未来几年的国债借债率也在国际安全警戒线之上㊂一般来说,国债借债率应该与国债负担率相匹配,如果国债负担率高,就应该适当降低国债借债率;如果国债负担率较低就可以适当提高国债借债率㊂我国目前国债借债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所以我国国债借债率应受到严格控制㊂(四)国债偿债率其公式为:国债偿债率=当年债务还本付息支出/财政收入,反映一国的偿债能力㊂它与国债依存度是互为因果的,一国国债发行规模越大,债务依存度越高,就会加大政府后续年份的国债偿债率,为了募集偿债资金,政府往往又会 借新换旧 ,进一步提高未来年份的国债依存度,如此储环往复㊂为了保障财政安全,国际经验安全范围是7% 15%㊂近些年来我国国债偿债率迅速增长,1989年以前国债偿债率维持在3%左右,因为我国从1986年才开始进行国债的还本付息㊂1990年以来国债偿债率呈快速迅速上升趋势,到1998年达到了46%的最高水平㊂这表明国债已经处于还本付息的高峰期,进入了 发新债还旧债 的恶性循环阶段,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在逐渐下降㊂三㊁国债规模的问题通过分析许多学者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我认为衡量国债规模的四个指标都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我国目前国债规模的不合理性以及未来走势的风险性㊂首先,通过对基本公式的求导和变换,并代入实际数据从而建立国债负担率的时间函数的拟合结果显示,我国实际的国债负担率将会在2025年左右突破实际的警戒线水平(25%)㊂而且,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时间函数的系数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债务负担率的增长㊂其次,通过研究可以预测出未来15年内,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将保持在100%以上,并于2024年达到150%的惊人水平㊂最后,过度的国债规模和债务负担会导致财政预算收支失衡,特别严重的话会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甚至加速经济负增长使国民经济处于衰退状态㊂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过去许多政府被短期的借贷带来的繁荣所迷惑,一直在不断扩大财政支出,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用于政府投资或者财政补贴㊂因此,政府债台高筑,财政支出长期居高不下㊂其结果是当繁荣过后,财政收入急剧下降,更大的赤字压力导致政府无法实施补偿性财政政策,不仅财政由此陷入困难之中,而且国民经济发展形势也由此恶化㊂政府债台高筑必然使违约风险扩大,使政府信誉下降㊂四㊁研究结论面对不合理的国债规模以及蕴含的潜在风险,我认为未来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㊂(一)针对国债负担率,根据时间函数模型的推导过程中各指标与国债负担率的相关性,应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并降低基本赤字率,从而改变时间函数的系数,并最终减小国债07金融观察Һ㊀负担率㊂这在当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㊁赤字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控制好债务的总体规模就显得尤为重要㊂(二)针对国债依存度,应该减少财政支出对于国债的依赖性,一方面要控制财政支出的总量,防止刚性支出对于国债发行的倒逼机制;另一方面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进一步压缩行政性的开支,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㊂(三)针对国债借债率,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国债发行,分散偿债风险规模,减少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国债结构,将国债进行最大化的利用㊂(四)完善整个国债市场,彻底改变割裂局面,形成统一的国债市场㊂同时,进一步改善国债的定价和发行方式,扩宽市场范围,通过改善和丰富国债市场定价和发行方式等措施使我国的国债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㊂五㊁政策建议(一)长期关注经济,相机抉择在发行国债的时候,首先应当了解市场经济的情况,根据当年经济情况,判断市场中投资者的积极性,预估未来发行的数量,从而将国债的效用发挥最大;同时我们参考之前年度的财政收支㊁还本付息额,预估当年应当偿债的数额,从而不会造成债务过大而导致还款压力过大㊁信用受损而导致的金融危机㊂(二)建立保证金账户在发行国债的时候建立一个保证金账户,避免无法偿还以及信用受损的风险,对于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债券,建立这样一个账户的措施是可行的㊂(三)丰富国债期限结构丰富国债期限结构,合理分配不同期限比例,一方面,能够有效地缓解规模不当而导致短期内的还款压力;另一方面,国债期限的丰富能够丰富投资者类型以及资金来源㊂六㊁我国国债发展前景(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推动着国债市场的稳定发展人民币通过对外贸易㊁国际结算等多种方式在国际间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推进㊂由于货币发展是国债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所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国债市场的稳定发展,中国国债信用度安全性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㊂总的来看,尽管我国国债市场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仍处于萌芽时期,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国债市场将会发展得更加完善和稳固㊂(二) 一带一路 建设带来国债的国际化发展契机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更多的发展活力,GDP总额的提高以及科技发展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意味着我国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㊂另一方面, 一带一路 建设在增强沿线国家对我国经济文化认同感的同时,加深了各国金融市场成员对我国债券市场的了解,这也给我国国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提升了我国国债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㊂(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挖掘债券市场巨大潜力亚投行的存在为项目金额大㊁资金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带来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机会,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债券市场也将随着亚投行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在对外投资㊁区域经济发展领域发挥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田金莹,付晓媛.国债风险成因分析与有效防范对策[J].现代商业,2018(33):90-91.[2]崔惠清.浅析我国国债现状与前景[J].全国流通经济,2018(32):102-103.[3]胡绍雨,申曙光.我国国债风险指标及其可持续性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6):73-80.[5]王婕佳.我国国债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作者简介:张自强,西安交通大学㊂(上接第62页)㊀㊀(四)规范资产的核算随着社会进步,技术的进步,对于原有的固定资产不能是简单核算,特别是金额巨大,对于企业有巨大贡献的设备,需要每年年度终了进行系统的评估㊂在公司内部开展资产核算期间,就要财务人员确保账实相符,定期地对资产开展清查盘点㊂在资产注入㊁资产转让过程中,要及时地将这些资产变动信息记录在会计报表中㊂在核算资产期间,要明确好资产核算的范围,之后要取消对资产价值量化的评判具体标准㊂资产管理人员也要正确地区分单位内部资产的种类,以及将容易损耗的资产与大型资产进行分离,避免核算不够清晰㊁不准确㊂之后,也要开展公司内部资产盘点清查,由公司内部的专人来到业务的运营现场去开展资产盘点,避免固定资产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这样才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去优化设计固定资产制度流程,助推公司的稳定运营㊂(五)涉及固定资产内控机制公司内部的资产管理部门要根据单位的实际资产使用状况,来编制资产的内控制度㊂公司的高层人员也要在资产管理机构内部配备专业的工作岗位,以及招聘高端的资产管理人员来执行资产的控制工作㊂由于资产部门内部的管理混乱㊁管理职责不够清晰,而造成资产管理出现较大的风险和漏洞,所以要优化设计资产管理体系,提高资产的控制效率,并且减少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人力㊁物力的投入,进而为公司减轻负担㊂另外,也要给单位内部的相关管理人员,去制定工作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明确工作的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机制㊂此外,还要给资产的管理工作制定相应考核指标,例如设计资产的收益率指标㊁止损率指标,将这些资产管理考核指标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中㊂在单位内部引入奖励处罚的机制,来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㊂四㊁结语固定资产是公司运营的一个关键资源,高效的资产管理体系是公司稳健运营的基础㊂因而,公司就要根据单位内部实际的资产使用状况,来优化设计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内控体系㊂高层人员也要提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优化现有资产管理制度㊂应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资产的维修盘点工作,也需要财务人员对资产进行及时的核算记录,确保内部的实物资产与账目资产信息相对应㊂参考文献:[1]刘玲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2):131-132.[2]杨姝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2018(3):45.[3]浦绍开.关于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8(3):94-95.作者简介:杨琦,成都华乾科技有限公司㊂17。
国债规模和现状及建议
国债规模和现状及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国家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公共财政领域中的国债规模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国债规模和现状如何呢?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将会探讨这些问题。
一、国债规模和现状国家债务是指国家政府为满足财政支出需要而所筹集的资金的借贷行为。
未来债务风险事件的发生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和社会影响。
因此,了解国债规模和现状是至关重要的。
截至2021 年 6 月,我国国债规模达到了27.77 万亿元。
2019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增发债券的方案,信心不足以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受疫情影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也使得政府需要借贷更多资金。
这也是2020 年国债发行总额达到历史记录的原因之一。
从发行主体来看,国家债务主要有央行债券、国债、地方政府债务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债务等组成。
其中,国债是最为重要的发行品种。
此外,地方政府债务也是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截至2021 年 6 月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超过26 万亿元,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很多国家整体债务。
从发行期限来看,国债可以分为短期债(期限不超过一年)、中长期债(期限为1-3年、3-5年、5-10年、10年以上)和永续债三类。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中长期国债发行占比最大。
其中,五年期国债是发行规模最大的,其次是十年期国债。
二、国债规模过大的问题国债规模一旦过大,就可能带来以下问题:1. 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国债一旦发行,就会产生利息支出。
当负债规模较大时,利息支出将占据国家财政支出的大份额。
当国家财政支出的大部分用于国债利息支出时,就会降低国家对其他领域的投入,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导致债务风险。
过大规模的国债一旦违约,将导致财政危机的爆发。
这一点可以从国际上债务风险事件的发生中得到体现。
例如,希腊债务危机就是由于国债规模过大,违约风险高而引发的。
浅谈我国国债规模
浅谈我国国债规模引言国债是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是一种重要的国债工具,用于筹集资金以满足国家的财政需求。
我国国债规模是指国家政府发行的国债的总量,在国家财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国债规模进行浅谈。
国债规模的发展与变化我国国债规模的发展与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状况、财政需求、政府政策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等。
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我国国债规模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国家财政需求增加,政府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这时候国债规模相对较大。
相反,经济增长放缓时,政府财政需求减少,国债规模也相应减少。
财政需求与政府政策的影响国债规模的大小也受到财政需求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当我国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时,政府可能会加大债券发行规模以筹集资金。
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债券发行政策来控制国债规模,以平衡资金供需关系。
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国债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可能会导致国内投资者对风险的担忧增加,从而减少国内投资者对国债的需求,进一步影响国债规模。
当前我国国债规模的情况截至目前,我国国债规模已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财政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国债规模的扩大。
此外,在金融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国际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相对稳定的国债,这也为我国国债规模的增长提供了机会。
国债规模的影响与挑战国债规模的增长既带来了积极影响,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国债的发行可以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其次,国债的发行也可以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然而,国债规模的增长也要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债过大可能会对财政稳定性构成风险,如果国债偿还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政府的财政状况。
其次,国债的增长也可能导致国内债务风险的积累,需要控制好债务风险的底线。
中国国债规模若干重要观点述评
中国国债规模若干重要观点述评阎坤徐佳蓉(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100836)一、国债规模衡量指标及对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评价国债有不同的内涵。
通常来说,国债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1。
广义地讲,国债是指政府实际负担的债务,除国家预算公布的债务外,还加上或有债务(或有债务是指国有银行系统中的坏帐,随着目前现收现付制逐渐取消而产生的退休金债务,国家担保的公共和非公共部门的国外借款,粮食收购和流通中积累的损失)2。
在众多学者分析与评价债务规模时,国债有时指内债,有时指外债,这些差异不影响他们提出基本一致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但涉及到总的债务规模时,对形势的某些判断则有所不同。
国债规模即内外债规模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历年累计的债务总规模;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规模;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我国从1979年开始恢复发行公债,截止到1998年,累计公债发行13755.8亿元,1997年底公债余额为4825.84亿元,年度公债发行额从1979年35.31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3310.9亿元,国债规模增加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使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分析和评价国债规模有不同的角度和指标。
有学者认为,判断国债规模适度与否的主要指标有五项:一是债务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额,它表明当年财政支出中多少是由债务收入支持,指标越高,说明对债务的依赖性越大。
二是国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gdp,表示国民经济的国债化程度,指标越高,表示国债对经济的干预越强,而财政收入相对不足。
三是国债偿还率,即当年国债到期付息额/gdp,指标越高,表示债务偿还越集中,国债期限结构不合理。
四是财政分配率,即当年国债发行额/gdp,比率越高,表示财政通过发行国债集中的财力越大。
五是国民应债率,既人均国债量/人均存款,指标越高,表示居民年收入中购买国债的比率越高,而其潜在购买力不足3。
按照国际标准,前4项指标的警戒线分别是20%、15%、6%、3%。
发展我国国债市场的几点看法
。
的 规 范 化 同 步进行
位 招 标 就是 在没 有 很好 的 市 场 基准 没 有 很 多 市场 工 具 的 特殊条件下
,
,
同时
,
进 一 步 实 现期 限 品
、
就不 可能 有 规 范
很多事情要做
, ,
但 在 发 展 市 场方 面 有
,
保证发
。
种 的 多样化 形成 长 短 期 相 结 合 的 品 种 和系 列 我 们希 望 在 市 场化 的 道 路 上
。
仅有 利于 场 外 市 场 的 发展
于 防 范金 融 风 险 展
。 , ,
同时 也 有 利
使 市场 能 够 健 康 地 发
摘 自 19 8 年
1
有 了很 大 的 增 加 第二
,
。
交 易所 市 场 在 中 国是 一 个 非 常 重 要 而 且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国债 市 场 也
,
必 须 坚 持 市 场 化 的 道路
3
、 ,
有 非常大的 潜 力 随 着 这 个 队 伍 的发 展 也应 国 债 市 场 必 然 更 加 健 康和 稳 定 除此之外
, 。
在 考 虑 货 币 市 场发 展 的 同 时
考 虑 到国 债 市 场 本 身的 特 殊 性 场 本 质上 属 于 资 本 市场范 畴 的特 点
。 , ,
至
、
6
个 月 的短 期 国 债 一 年
、
从 发行 的
、 ,
一 些 大 的国 有 企 业 也 可 以 把 闲 散 所以
,
券 面上 看 有无 记名 国 债 记 帐式 国 债
;
、
贷 款利率 的 基 础 上 确定 下 来 做 不到
对我国国债规模现状的思考
对我国国债规模现状的思考背景近年来,我国的国债规模不断攀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些人认为国债规模的增长将给国家经济带来危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国债规模的扩大可以有效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
本文将就我国国债规模现状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
国债规模现状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国债规模已经达到了69.75万亿元。
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4%。
同时,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也从去年的44.5%增长到了48.3%。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债规模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而且国债余额在GDP 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担心国债规模的扩大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很多隐患和风险。
国债规模的影响对于国债规模的扩大,其影响是很复杂的。
一方面,国债的扩大可以有效支持我国经济的发展。
在一些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国家需要扩大财政支出以遏制经济下行压力。
这时候,国债的扩大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国债规模的增长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财政风险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的财政风险也在增大。
如果国债规模过大,那么如果国家经济出现大的问题,就会使国债持有人面临很大的风险和压力。
通胀风险国债规模的扩大也可能会带来通胀的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国债规模扩大过快,就可能导致通胀增加,从而抑制经济的发展。
政府债务风险国债规模的增大也会带来政府债务风险。
如果国债规模过大,那么如果出现债务违约等问题,就会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国债规模的控制对于国债规模的扩大,其规模的控制至关重要。
国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国债规模的扩大,如:控制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导致国债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要控制国债规模,就必须控制财政赤字。
国家可以通过实行财政收支平衡或者减少财政支出等措施来控制财政赤字。
增加政府有息负债政府有息负债包括国债和其他形式的有息负债。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自有资金等措施来降低国债规模。
《剖析国内国债资源的规模》
《剖析国内国债资源的规模》在信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为某种需要而举债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国债是由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以人民币支付的国家公债。
发行国债对拉动内需、筹集建设资金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一宏观调控工具却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反之就会抑制经济的发展,加重国家和群众的负担。
因此,合理的控制国债发行规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改革开放前,中国是世界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恢复了国债融资。
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国债规模日益扩大,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无限制地发行国债是有风险的,也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在此,本文拟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二、中国国债规模的主要指标及其评价国债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它的限度导源于国债的负担。
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
所谓国债规模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历年积累债务的总规模;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衡量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国际上常用的指标有四个:即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居民应债力。
现分别作以分析:(一)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国债积累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反映政府债务存量的总规模,是衡量国债风险积累情况的基本指标。
用公式表述为: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gdp)×100%。
各国债务规模的警戒线是60%,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在6%左右的水平。
这就说明我国的国债规模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国债的累计规模是上百年累计下来的结果。
而我国举债的历史不长,如果按目前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就很可能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
(二)债务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财政支出依靠债务收入来安排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国债依存度=国债年度发行额/财政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债规模若干重要观点述评
;一、国债规模衡量指标及对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评价国债有不同的内涵。
;
;通常来说,国债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1。
广义地讲,国债是指政府实际负担的债务,除国家预算公布的债务外,还加上或有债务(或有债务是指国有银行系统中的坏帐,随着现收现付制逐渐取消而产生的退休金债务,国家担保的公共和非公共部门的国外借款,粮食收购和流通中积累的损失)2。
在众多学者与评价债务规模时,国债有时指内债,有时指外债,这些差异不他们提出基本一致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但涉及到总的债务规模时,对形势的某些判断则有所不同。
;
国债规模即内外债规模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历年累计的债务总规模;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规模;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我国从1979年开始恢复发行公债,截止到1998年,累计公债发行13755.8亿元,1997年底公债余额为4825.84亿元,年度公债发行额从1979年35.31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3310.9亿元,国债规模增加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使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分析和评价国债规模有不同的角度和指标。
有学者认为,判断国债规模适度与否的主要指标有五项:一是债务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额,它表明当年财政支出中多少是由债务收入支持,指标越高,说明对债务的依赖性越大。
二是国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GDP,表示国民的国债化程度,指标越高,表示国债对经济的干预越强,而财政收入相对不足。
三是国
债偿还率,即当年国债到期付息额/GDP,指标越高,表示债务偿还越集中,国债期限结构不合理。
四是财政分配率,即当年国债发行额/GDP,比率越高,表示财政通过发行国债集中的财力越大。
五是国民应债率,既人均国债量/人均存款,指标越高,表示居民年收入中购买国债的比率越高,而其潜在购买力不足3。
按照国际标准,前4项指标的警戒线分别是20%、15%、6%、3%。
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国债依存度在1996年已达26%,超过国际警戒线;国债负担率1995年达到5.2%,国债偿还率1994年为7.48%,1995年为13.48%,财政分配率1991年超过警戒线,达到3.3%,1995年末3.8%。
储蓄存款的应债比率1995年仅为5.1%,但人均国债量占人均年收入比例较高。
由此可见,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是国债偿还率、国民应债率、国债依存度、国债负担率,其中三项指标超标说明不能对继续扩大国债规模过于乐观。
; 毕业论文
也有学者提出这样几组相对指标,债务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国债负担率、居民应债力,其债偿债率指一年的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居民应债能力指国债余额/居民储蓄存款或其余额1。
有学者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比较国债的增幅与财政收入的增幅,指出国债增幅超过财政收入增幅1倍以上,并在1985、1988、1990、1994四个年度出现跳跃式增长,说明国债增长与财政收入的增长没有密切关系,主要取决于政府需要和国债自身还本付息。
二是分析国债依存度,有三个口径:内外债/国家财政支出,反映国债总规模;内债/财政支出,反映内债规模;内债/中央财政支出,反映发行主体的债务负担;从90年代起,
我国国债规模迅速扩大,债务依存度上升,1995年第一口径指标超过国际警戒线,第三个口径1992年就已经超过,1997年达到56%。
三是分析国债偿债率(国债还本付息/当年财政收入),1997年国债偿债率超过20%,超过警戒线10%一倍,说明国债规模进入了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四是分析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以控制在20%内合适,我国国债余额1990年为19.59%,1996年为20.76%,已到临界点。
五是分析债务支出的使用,指出消费性支出所占比率越来越高,大大降低了国债的偿还能力2。
;
有学者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从静态的角度可分为国债偿债能力指标和国民应债能力指标,前者有国债占GDP的比重和财政的债务依存度等指标,后者有国债占国民银行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的比重等指标。
从动态上看,国债规模应当随国民经济规模变动而变动3。
目前我国的国债规模中的应债能力、国债占GDP 的比重均处在安全领域,而且具有扩张的空间;财政的债务依存度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已远远超越了国际安全线,国债本息支付急剧增长,筹资成本居高不下,说明国债管理体制存在;财政收支占GDP 的比重持续趋低,说明财政规模与其职能很不相称。
随着国民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和手段的调整,国债规模应当相应地扩张或收缩。
; 毕业论文
;还有学者在探讨中提出,由于国债是一种借贷行为,国债规模同时受到政府财政的偿还能力和资金供给能力的制约,所以考察国债的数量规模应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借贷二者中数量较小的一方决定了国债
的最大限度,二是在最大限度下综合考虑政府对债务资金的需求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发行量4。
有学者认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关于财政赤字/GDP小于3%,国债余额/GDP小于60%的规定,借鉴了的经验教训,可以起到防止赤字在短期内扩大、保持国债的相对稳定、防范经济风险的作用,因而可供我们5。
但也有学者指出,以《马》条约中的规定作为警戒线,是一种误解6。
文章认为,规定的意义不在于数字本身,而是为了欧共体成员国将财政赤字和债务保持在大致相同的水平,3%和60%只是成员国限制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