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2017年《医学综合》复习知识点一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2017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一、血尿的概念正常人尿中可有少量红细胞。
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3个或新鲜尿液直接记数红细胞超过8000个/mL或12小时尿Addis氏记数红细胞超过5×106,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称为血尿。
血尿轻症者尿色正常,仅显微镜下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出血量多者尿色常呈洗肉水样、浓茶色或红色,称为肉眼血尿。
血尿首先需排除月经、阴道或直肠出血污染尿液所引起的假性血尿,此外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尿红细胞可一过性增至10000~60000个/mL。
二、血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一)病因1.泌尿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血尿原因。
2.全身性疾病(1)血液病;(2)感染性疾病;(3)风湿病;(4)心血管疾病。
3.尿路邻近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等。
4.药物与化学元素如磺胺类、消炎痛等。
5.功能性血尿见于正常人,如运动后血尿。
(二)临床表现1.血尿的颜色与尿中含血量和尿的酸碱度有关,尿呈酸性时为棕色或暗黑色;碱性时则呈红色。
2.应注意排除假性血尿:如阴道或直肠血污染,染料、食物及某些药物所致的红色尿。
3.应与血红蛋白尿签别;血红蛋白尿由溶血引起,尿呈均匀暗红或酱油色,无沉淀,显微镜下无红细胞或偶有红细胞。
4.尿三杯试验可大概了解血尿的来源;取三个清洁玻璃杯,嘱患者一次排尿,将前、中、后三段分别排入三个玻璃杯中。
第一杯(即前段)含有血液,表示病变位于尿道,如第三杯(即后段)含血液,则病变部位在膀胱颈部和三角区或后尿道等部位。
如三杯均有血液表示病变在上尿路或膀胱。
三、血尿的伴随症状(一)血尿伴肾肿块见于肿瘤、先天性多囊肾等。
(二)血尿伴膀胱刺激症提示病变在膀胱或后尿道;同时伴高热、寒战、腰痛;考虑为肾盂肾炎。
(三)血尿伴水肿、高血压见于肾炎、高血压肾病等。
(四)血尿合并乳糜尿见于丝虫病。
(五)血尿伴皮肤粘膜出血见于血液病、感染性疾病等。
(六)血尿伴肾绞痛见于泌尿系结石。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复习资料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复习资料第一节总论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肾是产生尿的器官,输尿管输送尿液到膀胱储存,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此外肾还有内分泌功能。
第二节肾一、肾的形态肾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和内、外侧两缘。
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
出入肾门的所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成束,称为肾蒂。
肾蒂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至下依次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二、肾的结构在肾的冠状切断上,肾实质可分为位于表层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制裁。
肾皮质厚约1~1.5 cm,新鲜标本为红褐色,富含血管,由肾小体与肾小管组成。
肾髓质色浅红,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
肾锥体组成。
肾锥体呈现锥形,底朝皮质,尖向肾窦。
2~3个锥体尖合关成肾乳头,被肾小盏包绕,肾乳头顶端有许多小孔称乳头孔,肾产生的终尿经乳头孔流入肾小盏内。
伸入至肾锥体之问的皮质称肾柱。
肾小盏有7~8个,承起始包绕肾乳头,接排出尿液。
在肾窦内,2~3个肾小盏汇合成一个肾大盏,2~3个肾大盏再汇合成一个肾盂。
肾盂出肾门,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三、肾的被膜肾的外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纤维囊包裹于肾实质的表面,薄而坚韧,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构成,对肾实质起保护作用。
正常生理状态下,纤维囊与肾实质易于剥离,病理状态时则与肾实质粘连。
脂肪囊为较厚的一层脂肪组织,位于纤维囊的外面,包裹肾和肾上腺,临床上将其称为肾床,对肾起缓冲外力的弹性垫作用。
另外,临床上作肾囊封闭,就是将药液注入肾脂肪囊内。
肾筋膜由结缔组织构成,包在脂肪囊的.外面,并发出一些结缔组织小梁穿脂肪囊与纤维囊相连,有固定肾脏的作用。
位于肾前、后面的肾筋膜分别称为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梳理一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心脏位于胸腔的正中偏左,上与大血管相连,下面位于横膈上,两侧紧靠肺脏,表面边缘部为肺组织所遮盖。
心脏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所组成,右心室位于心脏的前表面,左心室组成心脏的左表面、膈面及前表面的一部分。
左心室的右下方称心尖。
心脏检查时,应根据病情,让病人采取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
病人两肢自然平放或下垂于躯干的两侧,身体勿左右倾斜以免影响心脏的位置。
一、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及影响的生理、病理因素在心脏收缩时,心尖右内侧的一部分(即未被肺遮盖的左心室一部分)冲击胸壁,而引起局部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搏动范围的直径约2.0~2.5cm。
在一部分正常人,可看不到心尖搏动。
观察心尖搏动时,需注意其位置、强度、范围、强度节律及频率有无异常。
影响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度的生理与病理因素(一)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度影响心尖搏动位置改变的条件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条件两大方面。
影响的因素有横膈位置的高低、纵隔位置是否居中、心脏是否移位或增大以及体位的改变。
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受人体体型、年龄、体位、呼吸等生理因素的影响。
如超力型的人,心脏呈横置位,心尖搏动位置可上移至第四肋间,距前正中线较远;无力型的人心脏呈悬垂型,心尖搏动位置可下移至第六肋间,距前正中线亦较近。
婴儿与儿童心脏体积与胸廓容积之比,较成人为大,心脏近于横位,心尖搏动可能在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之外。
体位对心尖搏动位嚣的影响较大,卧位时,心尖搏动町较坐位高一肋间;右侧卧位时,心尖搏动向右移1.0~2.5cm;左侧时,向左移2~3cm。
深吸气时,因膈肌下降,心尖搏动可下移至第六肋间;深呼气时,膈肌上升,心尖搏动则向上移。
引起心尖搏动移位的病理因素有:1.心脏疾病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2.胸部疾病凡能使纵隔及气管移位的胸部疾病,均可使心脏及心尖搏动移位。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1、血型: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即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主要有ABO和Rh血型。
2、最重要的抗原系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
3、输血: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和在同一血型系统中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4、原则:首选同型输血,慎选异型间输血。
5、异型间输血是血型的选择原则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即交叉配血时主侧不出现凝集反应。
6、心率:即心搏频率,指每分钟内的心搏次数。
7、心动周期:心房收缩0.1s,心房舒张0.7s,心室收缩0.3s,心室舒张0.5s。
8、所谓心缩期和心舒期都是指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不考虑心房的舒缩状态。
9、心舒张期:心房与心室同处于舒张的状态占半个心动周期。
10、心脏的泵血过程:射血和充盈。
11、机制:A泵血的动力——压力梯度——根本原因——心肌的节律性舒缩活动;B心瓣膜的启闭。
12、心动周期的7个时相: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房缩期。
13、心音:是由于心瓣膜的启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或大动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
14、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15、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16、血浆蛋白的功能:运输,缓冲,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免疫,参与凝血和抗凝血。
17、血量:指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总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备血量。
18、全血粘滞性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血浆的粘滞性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19、血浆渗透压:A晶体渗透压血浆=组织液,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功能;B胶体渗透压血浆>组织液,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最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
20、造血中心:造血干细胞→卵黄囊→肝→脾→骨髓。
21、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细胞。
22、血红蛋白浓度:男:120~160g/l;女:110~150g/l。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静脉是从毛细血管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毛细血管汇合成小静脉,在向心回流过程中不断接受属支,逐渐汇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静脉与相应的动脉比较,管腔略粗,管壁较薄,数量较多,并在管腔内具有半月形向心开放的静脉瓣,可防治血液逆流,主要存在于四肢,下肢又比上肢多;全身的静脉分为肺循环的静脉和体循环的静脉;一、上腔静脉、头臂静脉的组成和属支体循环的静脉可分为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一上腔静脉系由上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心除外的静脉血,最后通过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二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沿升主动脉右侧垂直下降,在入右心房之前有奇静脉注入;三头臂静脉左、右各一,由同侧的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头臂静脉主要收集头颈部和上肢的静脉血;二、上肢的浅静脉及其临床意义上肢的静脉分深静脉和浅静脉;上肢的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最后汇合成腋静脉;上肢的浅静脉;一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至前臂转至掌侧面,沿前臂和臂的桡侧上行,注入腋静脉;二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至前臂转至掌侧面,沿前臂和臂的尺侧上行,达臂中部出入肱静脉;三肘正中静脉位于肘窝部,是连接贵要静脉与头静脉的短干;临床上,常通过上肢浅静脉进行采血、输液和注入药物;肘正中静脉在肘窝处连接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临床上,通常通过上肢的浅静脉进行采血、输液和注入药物;三、下肢的浅静脉及其临床意义下肢的静脉,也分深静脉和浅静脉;下肢的深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最后汇入股静脉;股静脉经腹股沟韧带的深面延续为髂外静脉;下肢的浅静脉一大隐静脉在足背内侧缘起于足背静脉弓,经外踝前方,沿小腿和大腿的内侧面上行,于腹股沟韧带下方注入股静脉;内踝前方是经大隐静脉输血、补液的常用部位;二小隐静脉在足背外侧缘起于足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升,与胭窝处注入胭静脉;四、肝门静脉的组成及属支一肝门静脉的组成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组成肝门静脉系,收集肝以外腹腔不成对脏器的静脉血;肝门静脉为一粗而短的静脉干,长约7cm,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行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后方上行至肝门,分为左、右两支入肝;在肝内反复分支,汇入肝血窦肝内的毛细血网,因肝门静脉起始和终止两端均为毛细血管网,肝门静脉及其属支又都没有静脉瓣,当肝门静脉血流受阻时,血液可发生逆流;二肝门静脉的属支肝门静脉的属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等;多与同名动脉伴行;1.肠系膜上静脉收集肠系膜上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分布区的静脉血,沿同名动脉上行,至胰头后方与脾静脉汇合成肝门静脉;2.脾静脉在脾门附近由数条脾支汇合而成;行经胰的后面;3.肠系膜下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至胰的后方注入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也有注入上述二静脉的汇合处;4.胃左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胃左静脉的食管支在贲门处与食管静脉吻合;5.胃右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该静脉在活体上比较明显,手术时可作为区别胃和十二指肠的分界标志;6.胆囊静脉收纳胆囊的静脉血;7.附脐静脉起自脐周皮下静脉网,沿肝圆韧带至肝,注入肝门静脉;一、淋巴系的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在淋巴管道内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称为淋巴;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和脾等;淋巴组织是含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结缔组织;一淋巴管道淋巴管道根据其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1.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于纰织问隙,彼此吻合成网;与毛细血管相比,毛细淋巴管的管径较粗,管壁较薄,通透性较大;一些不易通过毛细血管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微粒、细菌、癌细胞等可进入毛细淋巴管内;2.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淋巴管在向心流动过程中,一般都经过一个或多个淋巴结;3.淋巴干全身各部的淋巴管在经过相应的淋巴结后,汇合成较大的淋巴干;全身的淋巴干共有九条;左、右颈干:由头颈部的淋巴管汇合而成;左、右锁骨下干:由上肢及部分胸壁的淋巴管汇合而成;左、右支气管纵隔干;由胸腔器肖和部分胸、腹壁的淋巴管汇合而成;左、右腰干:由下肢、盆部和腹腔内成对器官及部分腹壁的淋巴管汇合而成;肠干:只有一条,山腹腔内不成对器官的淋巴管汇合而成;4.淋巴导管9条淋巴干汇合成两条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二淋巴器官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胸腺;淋巴结为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灰红色小体;淋巴结的一侧较凸,有数条输入淋巴管注入;另一侧稍凹,为淋巴结门,有输出淋巴管及神经、血管出入;淋巴结足淋巴管向心行程中的必经器官;淋巴结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和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二、胸导管的起始及收受范围胸导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导管,长30~40cm;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其起始部膨大称乳糜池,上行至颈根部收集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的淋巴后注入左静脉角;胸导管共收集左头颈部、左上肢、左侧胸壁、胸腔器官左半、腹盆部和双侧下肢的淋巴,约占全身淋巴的3/4;三、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和收受范围右淋巴导管,为一短干,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右淋巴导管收集右侧上半身,即身体右上1/4区域的淋巴;眼球壁由外向内依次由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组成;一外膜或纤维膜外膜或纤维膜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具有保护眼球内容物的作用,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1.角膜占外膜前1/6,透明无血管,屈度较大,弹性好,内含丰富神经末梢,故感觉灵敏;2.巩膜占外膜后5/6,不透明,呈乳白色;其与角膜交界处深部有一环形小管称巩膜静脉窦,是房水回流的通道;巩膜的后极较厚,表面有许多小孔,通行血管、神经;二中膜血管膜中膜又称血管膜,在外膜内面,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呈棕黑色;中膜又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1.脉络膜为中膜后部,位于巩膜的内面,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具有营养眼球内组织和吸收眼内散射光线的功能;2.睫状体位于虹膜和脉络膜之间,是中膜最厚的部分;其前部有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称睫状突;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称睫状肌;此肌收缩与舒张,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3.虹膜位于睫状体的前方;虹膜呈圆盘状,中央有一圆孔,称瞳孔;虹膜内含有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平滑肌:一种在瞳孔周围呈环行排列,称瞳孔括约肌,此肌收缩可缩小瞳孔;另一种呈放射状排列,称瞳孔开大肌,此肌收缩可开大瞳孔;在强光下或看近物时,瞳孔缩小,可以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在弱光下或看远物时,瞳孔开大,从而增加进入眼球的光线;三内膜或视网膜视网膜可分为两部分:贴在虹膜和睫状体内面的部分无感光作用,称视网膜盲部;贴在脉络膜内面的部分有感光作用,称视网膜视部;在后部,相当于眼球后极偏鼻侧,可见一圆盘形隆起,称视神经盘,此处无感光作用,又称盲点;在盲点的颞侧约4毫米处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黄斑的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和辨色最敏锐的部位;视网膜视部主要由三种神经元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视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外界光线进入眼球投射到视网膜上,视细胞接受光的刺激,把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双极细胞传到节细胞,再经视神经传人脑,产生视觉;三、眼球的折光装置眼球的折光装置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它们与角膜一样透明而无血管分布,具有折光作用,称为眼的折光装置;一房水房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充满于眼房中;二晶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呈双凸透镜状,不含血管和神经,无色透明而有弹性;晶状体表面包有薄而透明的晶体囊,周缘借睫状小带连予睫状体;晶状体的曲度可随睫状肌的舒缩而改变;当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驰,晶状体由于本身的弹性而变厚,折光能力增强;当看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被拉紧,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减弱,晶状体的上述调节可使所看物像恰好聚焦到视网膜上;老年人因晶状体弹性减弱,看近物时模糊,看远物时较清晰,俗称“老花眼”;因代谢和外伤等原因,晶状体发生混浊而影响视力,称白内障;三玻璃体玻璃体是无色透明的胶状物,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除具有屈光作用外,尚有支撑视网膜的作用;若变得浑浊,可影响视力;若支撑减弱,可导致视网膜剥离;四、房水循环房水山睫状体产生后自眼后房经瞳孔入眼前房,然后由虹膜角膜角入巩膜静脉窦,再注入眼静脉,循环更新;对角膜和晶状体有营养作用;另外,房水还有屈光、维持眼内压的作用;房水循环出现障碍,可引起眼内压增高视力受损,临床称之为青光眼;五、眼外肌眼球外肌,共7条,除提上睑肌能提上睑外,还有四条直肌和两条斜肌都是运动眼球的,其作用为:内直肌使眼球转向内侧,外直肌使眼球转向外侧,上直肌使眼球转向上内,下直肌使眼球转向下内,上斜肌使眼球转向下外,下斜肌使眼球转向上外;眼球的正常运动,是各肌协同作用的结果;。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点一
2017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点一一、目的手术前准备的目的是:1.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估计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在注意外科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可能影响整个病程的各种潜在因素。
2.手术前准备和手术轻重缓急、范围大小有密切关系。
手术性质大致分三类:择期手术;限期手术;急症手术。
二、内容(一)一般准备自患者入院到开始施行手术称为手术前期。
要求尽快明确诊断,查清重要器官功能,拟定手术方案,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病人身体状况,以增强其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1.心理准备涉及患者、家属和所在单位,以及医务人员三个方面。
医务人员耐心向患者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相对把握性,打消面对手术可能带来的痛苦、生理缺陷、危险性及沉重的经济负担所带来的紧张、悲观等情绪和顾虑,以使其在术中、术后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医务人员如实地向家属或工作单位负责人交待病情、手术计划、疗效预测、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按规定请患者的直系亲属履行签字手续,必要时请医院领导、麻醉师、病室护理人员,进行术前讨论,作出相应的决定。
2.生理准备(1)改善全身情况:纠正各种紊乱;高热的适度降温;营养不良的供给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时间紧迫的可用静脉营养,必要时输血。
(2)皮肤准备:术前一日,修剪指(趾)甲、理发、洗澡、更换衣裤、术区剃毛;骨科无菌手术要求术前3日开始备皮,每天以碘酊、酒精消毒术区皮肤一次,并用无菌敷料包扎,术日晨或前日剃毛。
(3)胃肠准备:全麻或硬膜外麻的患者及腹内手术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胃肠手术者,术前1日改全流食,进手术室前插胃管,大手术或有便秘习惯者,术前晚服轻泻剂或术日清晨灌肠。
(4)测血型、备血及药物过敏试验:术前1日作青霉素、链霉素及普鲁卡因皮试;需输血者验血型、作交叉配血试验并备足血。
(5)适应性训练:如练习床上大小便,练习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术前两周起停止吸烟。
(6)其它:术前一天或当日早晨检查一次病人,如有发热或女病人月经来潮,应延迟手术日期;手术前夜给以镇静剂,保证睡眠充分;进手术室前排空尿液或留置导尿管;术前取下活动假牙。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处,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7~8肋间。
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或B超定位。
方法1.嘱病人面向椅背坐于椅上,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也可使病侧臂上举抱头以增宽肋间。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置于枕部。
2.穿刺部位应选叩诊实音区最明显的部位。
通常取肩胛角线第7~9肋间,或腋中线第6~7肋间。
如系包裹性积液,可根据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
胸腔积气的穿刺点应选叩诊鼓音处,通常取胸前第二肋间锁骨中线稍外侧,以免误伤大血管或心脏。
3.常规消毒皮肤,带无菌手套,铺消毒湿巾。
4.用1%~2%普鲁卡因在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肤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麻醉。
5.术者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峰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以穿过胸膜壁层。
此时,接上注射器,松开血管钳,抽吸胸腔内积液。
注射器抽满后,夹紧胶皮管,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内,以便记量或送检。
整个过程中,助手应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部位防止针头过深或脱出。
6.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以消除其顾虑。
必要时可于术前服镇静剂。
2.操作中应注意有无胸膜反应,如有应立即停止抽液,并对症处理。
3.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过快。
诊断性抽液50~100毫升即可,以减压为目的者,首次不超过600毫升,以后不超过1000毫升。
4.注意无菌操作,并防止空气进入胸腔。
5.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避免损伤腹腔脏器。
6.病情危重,操作应谨慎。
一、部位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的相交点;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相交处;少量积液尤其是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指导下穿刺。
二、方法1.术前需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2.嘱患者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常考知识点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常考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成人高考医学综合常考知识点20XX成人高考医学综合常考知识点要想在成考医学综合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还得做好相应的常考知识点的复习。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知识点汇总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知识点汇总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知识点汇总一、考试科目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科目包括三部分内容: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二、知识点汇总1.生理学(1)生命的基本特征;(2)细胞的基本功能;(3)血液的组成和特性;(4)血液循环;(5)呼吸过程;(6)消化和吸收;(7)能量代谢与体温;(8)尿的生成和排出;(9)神经系统的功能;(10)内分泌与生殖。
2.病理学(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2)局部血液循环障碍;(3)炎症;(4)肿瘤;(5)心血管系统疾病;(6)呼吸系统疾病;(7)消化系统疾病;(8)泌尿系统疾病;(9)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0)性传播疾病。
3.药理学(1)药理学总论;(2)传出神经系统药物;(3)局部麻醉药;(4)中枢神经系统药物;(5)心血管系统药物;(6)利尿药与脱水药;(7)呼吸系统药物;(8)消化系统药物;(9)抗生素类药;(10)合成抗菌药。
三、复习建议1.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便于记忆和理解。
2.重点突破,针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加深记忆。
3.做题练习,通过模拟考试检验学习效果,提高应试能力。
4.注重实践应用,结合临床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考试注意事项1.认真审题,把握考试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答题时要思路清晰,表达准确,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
3.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考试时间上浪费太多时间。
4.遇到困难问题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尽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发挥。
以上是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胰岛是散在于胰腺腺泡之间的内分泌腺。
胰岛中的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
一、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临床意义胰岛素调节机体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促进合同代谢是调节血糖稳定的主要激素。
(一)对糖代谢的作用胰岛素能加强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原的分解,并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故使血糖降低。
胰岛素的作用主要通过下列途径:1.促进葡萄糖透入细胞的易化作用;2.增加肝内葡萄糖磷酸激酶的合成与活性,促进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有利用合成糖原及转变为脂肪;3.减弱肝糖原异生所需的一些酶系统活性,从而抑制糖原异生,这样血糖势必下降。
一旦胰岛素不足,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减少,肝糖原和糖异生增多,血糖浓度势必升高。
若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则糖自尿中排出,发生糖尿。
(二)对脂肪代谢的作用胰岛素对脂肪代谢的作用是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脂肪分解,于是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
当胰岛素缺乏时,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
与此同时,由于脂肪酸分解的增多,中间产物酮体产生过多,可导致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三)对蛋白质代澍的作用促进氨基酸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并促进DNA、RNA和蛋白质合成,故利于生长。
同时也抑制某些组织(肝和肌肉等)的蛋白质的分解。
二、胰岛素的分泌调节1.血糖足胰岛索分泌最熏要的调节因素。
当血糖升高,8细胞外液葡萄糖浓度超过1000mg/L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可达基础水平的10~20倍;当血糖下降至正常水平时,胰岛素的分泌也迅速回到基础水平。
2.血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增高都可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单纯氨基酸增加对胰岛素分泌只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如血糖增高时,过量的氨基酸可使胰岛素分泌成倍增加。
3.许多胃肠道激素如抑胃肽等可促进胰岛素分泌;胰高血糖素可通过对B细胞的直接作用和升高血糖的间接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肾上腺素可抑制B细胞分泌胰岛素。
4.神经调节,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胰岛素分泌,而交感神经兴奋则抑制胰岛索分泌。
成人高专升本《医学综合》考前考点总结
学习攻略—收藏助考锦囊系统复习资料汇编考试复习重点推荐资料百炼成金模拟考试汇编阶段复习重点难点梳理适应性全真模拟考试卷考前高效率过关手册集高效率刷题好资料分享学霸上岸重点笔记总结注:下载前请仔细阅读资料,以实际预览内容为准助:逢考必胜高分稳过(1)第七颈椎:计数椎骨序数。
(2)胸骨角:临床计数肋。
(3)“H”型缝:翼点骨折易损伤脑膜中动脉导致颅内血肿。
考点2鼻旁窦(1)组成:共4对,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
(2)特点:上颌窦:炎症时,脓液不易引流。
蝶窦:体表不易测。
考点3膈(1)三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
(2)两薄弱:胸肋三角、腰肋三角。
(3)作用:主要呼吸肌。
收缩,吸气;舒张,呼气。
考点4食管狭窄(1)第一个狭窄:距中切牙15厘米。
(2)第二个狭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厘米。
(3)第三个狭窄: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厘米。
考点5小肠(1)特点:消化管中最长;食物消化、吸收的场所。
(2)球部:十二指肠溃疡和穿孔好发部位。
考点6大肠(1)分类: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2)回盲瓣:控制回肠内容物入盲肠速度,盲肠内容物逆流回小肠。
(3)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4)齿状线:皮肤与黏膜的分界线。
考点7喉软骨(1)组成:单块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成对勺状软骨。
(2)特点1)甲状软骨:喉软骨中最大。
2)环状软骨:唯一完整软骨环。
3)杓状软骨:声韧带附着。
4)会厌软骨:吞咽时,关闭喉口。
考点8右主支气管:短、粗、直、异物入右主支气管。
考点9输尿管狭窄(1)第一狭窄:肾盂与输尿管的移行处(起始处);(2)第二狭窄:跨越髂血管处;(3)第三狭窄:输尿管斜穿膀胱壁处。
考点10(1)分部:前列腺部膜部(后)→海绵体部(前)。
(2)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外口。
以尿道外口最为狭窄。
(3)弯曲:耻骨前弯,随阴茎上举消失。
耻骨下弯,恒定。
考点11子宫韧带(1)阔韧带:维持正中位。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doc
2.睫状体位于虹膜和脉络膜之间,是中膜最厚的部分。
其前部有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称睫状突。
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称睫状肌。
此肌收缩与舒张,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3.虹膜位于睫状体的前方。
虹膜呈圆盘状,中央有一圆孔,称瞳孔。
虹膜内含有两种排列方向不同的平滑肌:一种在瞳孔周围呈环行排列,称瞳孔括约肌,此肌收缩可缩小瞳孔;另一种呈放射状排列,称瞳孔开大肌,此肌收缩可开大瞳孔。
在强光下或看近物时,瞳孔缩小,可以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在弱光下或看远物时,瞳孔开大,从而增加进入眼球的光线。
(三)内膜或视网膜视网膜可分为两部分:贴在虹膜和睫状体内面的部分无感光作用,称视网膜盲部;贴在脉络膜内面的部分有感光作用,称视网膜视部。
在后部,相当于眼球后极偏鼻侧,可见一圆盘形隆起,称视神经盘,此处无感光作用,又称盲点。
在盲点的颞侧约4毫米处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黄斑的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和辨色最敏锐的部位。
视网膜视部主要由三种神经元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视细胞、双极细胞和节细胞。
外界光线进入眼球投射到视网膜上,视细胞接受光的刺激,把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双极细胞传到节细胞,再经视神经传人脑,产生视觉。
三、眼球的折光装置眼球的折光装置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它们与角膜一样透明而无血管分布,具有折光作用,称为眼的折光装置。
(一)房水房水为无色透明液体,充满于眼房中。
(二)晶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呈双凸透镜状,不含血管和神经,无色透明而有弹性。
晶状体表面包有薄而透明的晶体囊,周缘借睫状小带连予睫状体。
晶状体的曲度可随睫状肌的舒缩而改变。
当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驰,晶状体由于本身的弹性而变厚,折光能力增强;当看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小带被拉紧,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减弱,晶状体的上述调节可使所看物像恰好聚焦到视网膜上。
老年人因晶状体弹性减弱,看近物时模糊,看远物时较清晰,俗称“老花眼”。
因代谢和外伤等原因,晶状体发生混浊而影响视力,称白内障。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复习知识点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复习知识点2017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复习知识点对于想要在成考中取得好成绩的人来说,复习好相应的生理学知识点有利于我们在成考考试中取得高分。
那么关于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复习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复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复习知识点医学伦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传统医学伦理学:即医务伦理学2.现代(生物)医学伦理学:3.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具体任务是:面对道德难题,为人们的行为作出合理的选择。
伦理学的基本任务是:1. 做人道理的感悟 2. 面对困惑的选择 3. 幸福和谐道路的寻求作为科学的医学其任务是解决“能”或者“不能”的问题,而伦理学的任务是面对医学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提出“应该”还是“不应该” 的问题。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中的各种关系,以解决现实医学中种种道德难题和冲突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又称道德哲学,核心是医患关系问题临床生命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医学人道主义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 ①尊重病人的生命及其价值最基本的。
② 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最本质的。
③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尊重的具体体现。
④ 对社会利益及人类健康利益的维护。
医学伦理学原则(一)生命神圣与价值原则(伦理学的最基本原则)1.尊重人的生命——道德义务2.尊重生命的价值——道德责任(二)有利无伤原则 1.有利与无伤的关系.2.医疗伤害的种类①技术性伤害:②行为性伤害:③经济性伤害:(三)尊重与自主原则(四)公正与公益原则医学伦理学原则的应用的主次序列:首位是生命价值原则,其次是有利无伤原则、尊重与自主原则、公正与公益原则。
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与病人为了诊断和治疗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特定的医治关系。
医—患关系包括技术关系与非技术关系技术化、商业化、民主化、法律化,这就是医—患关系的现代特征。
建立人道医患关系的原则:1、确立临床医学人的价值原则.2、坚持对患者全面负责.3、发扬人类应有的同情心.4、避免“科学主义”的影响.5、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6、提高人际关系交往能力适合我国国情的病人权利的基本内容:1、病人的医疗权2、病人的参与医疗权3、病人的医疗自主权和知情同意权4、病人的隐私保密权5、病人的拒绝治疗和拒绝实验权6、病人的医疗监督权干涉权:是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医生用来限制病人自主权,以达到完成医生对病人的职责与义务的权利。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章节知识点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章节知识点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章节学问点第八章肾脏的排泄第一节肾脏的功能和结构一、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机体将体内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多余的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和药物的代谢产物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排泄的途径有:①呼吸器官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①消化道通过粪便排出胆色素及一些无机盐类如钙、镁、铁等;①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水分、氯化钠和尿素等;①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水分、无机盐(主要是氯化钠,其余为硫酸盐和钾、氨等盐类)和有机物(主要是尿素,其余为马尿酸、肌酐、尿色素等)等。
其中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途径。
二、肾的功能结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单位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两类,其结构有显然的不同。
(一)皮质肾单位主要分布于外皮质层和中皮质层。
人肾的皮质肾单位约占肾单位总数的85%~90%。
这类肾单位的肾小球体积较小,髓袢较短,只达外髓质层。
(二)近髓肾单位分布于逼近髓质的内皮质层,在人肾约占肾单位中的10%~15%。
这类肾单位的肾小球体积较大,其髓袢甚长,可深化到内髓质层,有的甚至到达乳头部。
其次节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尿生成的基本过程为: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汲取作用;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必作用。
第三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影响因素一、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光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的量,即肾小球滤出的滤液量或原尿量,称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成人宁静时约为125mL/min。
每24小时两肾的原尿量可达180L。
二、滤过膜及通透性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构成。
膜上有大小不同的孔道或裂隙,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孔道滤过。
滤过膜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物质,主要为糖蛋白,能阻挡血浆中带负电的物质的通过。
因此,可以把滤过膜看成分子大小和分子电荷的挑选性过滤器。
三、肾小球有效率过压是指使血浆通过滤过膜而滤出的静压力,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复习知识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复习知识点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复习知识点要想在成考医学综合的考试中发挥的更加出色,首先还得副词好相应的知识点。
那么关于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复习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复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复习知识点距小腿关节(踝关节)肌学背肌:斜方肌(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耸肩作用);背阔肌(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背手状);竖直肌胸肌:胸大肌(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前屈)膈肌(胸腹腔内,止于中心键,有三个裂孔,第12胸椎前有主动脉裂孔:主动脉和胸导管。
第10胸椎有食管裂孔:食管和迷走神经。
第8胸椎有腔静脉孔:下腔静脉。
)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膈肌—呼吸肌(平静) 胸大肌、背阔肌—引体向上的肌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鞘(由腹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构成,在脐下4—5cm以下为弓状线。
咀嚼肌:咬肌、颞肌(闭口肌)、翼内肌、翼外肌(张口肌)。
颊肌——表情肌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间隙称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上肢肌:三角肌(肩关节外展)、肱二头肌(肱肌—屈肘)、肱三头肌(伸肘)。
前臂旋前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前臂旋后肌——旋后肌,肱二头肌前臂肌:前群——屈腕、屈肘、旋前后群——伸腕、伸肘、旋后下肢肌:臂大肌(使髋关节后伸和旋外)、股四头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髌韧带作用伸膝。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作用:屈膝关节和伸髋关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二肌合一条跟腱:踝关节趾屈、屈膝)伸膝的关节肌——股四头肌屈膝的关节肌——缝匠肌、半腱、半膜肌屈大腿的肌——小腿肌+屈膝关节的肌足外翻——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足内翻——胫骨前、后肌消化系统:消化管(十二指肠以上的消化管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和消化腺(口腔腺——口腔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胰)组成,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生理知识点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生理知识点2017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生理知识点成考医学综合是成考专升本中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复习好这科对于我们升学非常有帮助。
那么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生理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生理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生理知识点1、3kg体重的家兔,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尿液有何变化?简述其变化机制。
尿量增加,尿液渗透压变化不明显。
3kg的家兔,血液量约240ml,注入血中的葡萄糖为5ml*20%=1(g),将使血糖升至约27.6mmol/L,明显超过肾糖阈,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小管液内含大量的葡萄糖,阻碍水的重吸收,产生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出现糖尿,但尿液渗透压变化不明显。
2、何谓突触?试述突触传递的过程。
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称为突触。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称为突触。
突触传递的过程可概括为:动作电位传导到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对Ca2+通透性增加→Ca2+进入突触小体,促使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神经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Na+、K+、CL-等小离子的通透性改变→突触后电位。
3、是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各有何特点?特异性投射系统是经典感觉传导通路经过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感觉区的投射系统。
它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其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大脑皮质的第四层,能产生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经典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轴突发出侧支,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向大脑皮质广泛区域投射的系统。
向大脑皮质无点对点的投射关系,投射纤维在大脑皮质终止区域广泛,因此,其功能主要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两者区别归纳如表: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冲动接受各种特定的感觉冲动接受脑干上行激动系统冲动传入神经元接替数目少多丘脑换元部位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髓板内核群传导途径有专一的传导途径无专一的传导途径投射部位点对点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弥散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相互关系为非特异性传入冲动的'来源为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基础生理作用产生特定的感觉,触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易化大脑皮质活动,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觉醒状态4、何谓突触后抑制?简述其产生机理。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个人追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选择参加成人高考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
医学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一门符合时代需求且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因此,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成为了备考的重点。
一、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学是医学的基础科学,因此,掌握一些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对于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十分重要。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中,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的组成和结构、细胞的功能、遗传学、植物和动物的分类等内容。
二、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知识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及其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在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中,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的知识点包括:身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与形态、人体生理学的基本原理等。
三、常见疾病与症状了解常见疾病与症状是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中必须掌握的内容。
从流感到十二指肠溃疡,从感冒到癌症,我们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
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
四、药物学知识药物学是医学专业的核心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药物的性质、作用机制以及合理的使用方法。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中,我们需要了解药物的分类、药物的剂量、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的禁忌和相互作用等内容。
这将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药物并避免不良反应。
五、医学伦理与法律知识在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中,医学伦理与法律知识也占据重要的位置。
这包括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患者权益保护、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常见情况、医疗法律责任等内容。
了解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在从事医学工作时遵循伦理和法律规定,确保我们的行为合法和合规。
六、医学研究与进展医学研究和进展是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医学研究和进展,例如新的治疗方法、药物的创新、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
了解医学研究和进展的最新动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医学领域的挑战,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
2017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知识点一1、血型: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即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主要有ABO和Rh血型。
2、最重要的抗原系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
3、输血: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和在同一血型系统中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4、原则:首选同型输血,慎选异型间输血。
5、异型间输血是血型的选择原则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即交叉配血时主侧不出现凝集反应。
6、心率:即心搏频率,指每分钟内的心搏次数。
7、心动周期:心房收缩0.1s,心房舒张0.7s,心室收缩0.3s,心室舒张0.5s。
8、所谓心缩期和心舒期都是指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不考虑心房的舒缩状态。
9、心舒张期:心房与心室同处于舒张的状态占半个心动周期。
10、心脏的泵血过程:射血和充盈。
11、机制:A泵血的动力——压力梯度——根本原因——心肌的节律性舒缩活动;B心瓣膜的启闭。
12、心动周期的7个时相: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房缩期。
13、心音:是由于心瓣膜的启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或大动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
14、第一心音:标志着心脏收缩的开始,音调低,时间长。
15、第二心音:标志着心脏舒张的开,音调高,持续时间短。
16、心脏泵血的评价:心脏的主要功能是输出血液,推动血流,供给全身组织器官所需的血量,以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17、搏出量:即每搏输出量,指一侧心室一次心搏中所射出的血液量,是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之差。
医学生理学1、试述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电——化学——电传递过程:运动神经兴奋(动作电位产生)→接头前膜去极化→Ca2+通道开放,Ca2+内流→接头前膜内囊泡前移,与前膜融合→囊泡破裂释放ACh(量子释放)→ACh 经接头间隙扩散到接头后膜→与接头后膜上的ACh受体亚单位结合→终板膜Na+、K+通道开放→Na+内流为主→终板电位→达阈电位→肌膜暴发动作电位。
成人高考复习资料医学综合知识点
成人高考复习资料医学知识点1食管(一)食管的形态、位置食管为输送食物的肌性管道,全长约25cm,.上端于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续于咽,沿脊柱前面下降,经胸廓上口入胸腔穿过膈的食管裂孔,至第11胸椎的左侧,续于胃的责门,依其行程食管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3部。
(二)食管的狭窄处及其临床意义食管全长有三处狭窄,第一处狭窄位于食管起始处,距切牙约15cm;第二处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切牙约25cm;第三处狭窄在食管穿膈处,距切牙约40cm。
这些狭窄处是异物停留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成人高考复习资料医学知识点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肺由实质组织和间质组成,实质组织包括支气管树和肺泡;间质包括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另外,肺还具有内分泌功能,鼻有嗅觉功能,喉有发音功能。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它们的璧内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以保障气体的畅通。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又是嗅觉器官。
它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
(一)外鼻外鼻位于面部中央,以骨和软骨作支架,外覆皮肤。
其下端突起部分为鼻尖。
鼻尖两侧略呈弧形的隆突部分的鼻翼,围成一对鼻孔。
(二)鼻腔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二腔。
每侧鼻腔均可分为前下份的鼻前庭和后份的固有鼻腔。
鼻前庭内面衬有皮肤,生有鼻毛,可过滤、清洁吸入的空气。
固有鼻腔由骨性鼻腔内衬黏膜而成。
鼻黏膜分两部分,上鼻甲及鼻中隔上部的黏膜呈淡黄色,内含嗅细胞,具有嗅觉功能,称为嗅区。
其余部分的黏膜呈粉红色称为呼吸区,内含丰富的血管和腺体,具有温暖、湿润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在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血管特别丰富是鼻出血的常见部位,称为易出血区。
外侧壁上自.上而下有上、中、下三个鼻甲及上、中、下三个鼻道,固有鼻腔向后为一对鼻后孔。
下鼻道的前部有鼻泪管的开口。
鼻腔前借鼻孔通外界,后借鼻后孔通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考2017年《医学综合》复习知识点
一
医学伦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传统医学伦理学:即医务伦理学 2.现代(生物)医学伦理学3.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的具体任务:面对道德难题,为人们的行为作出合理的选择
伦理学的基本任务:1. 做人道理的感悟2. 面对困惑的选择3. 幸福和谐道路的寻求
作为科学的医学其任务是解决“能”或者“不能”的问题,而伦理学的任务是面对医学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提出“应该”还是“不应该” 的问题。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中的各种关系,以解决现实医学中种种道德难题和冲突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
又称道德哲学,核心是医患关系问题
临床生命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医学人道主义
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
①尊重病人的生命及其价值最基本的。
② 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最本质的。
③尊重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尊重的具体体现。
④ 对社会利益及人类健康利益的维护。
医学伦理学原则
(一)生命神圣与价值原则(伦理学的最基本原则)
1.尊重人的生命——道德义务
2.尊重生命的价值——道德责任
(二)有利无伤原则
1.有利与无伤的关系。
2.医疗伤害的种类①技术性伤害②行为性伤害③经济性伤害
(三)尊重与自主原则
(四)公正与公益原则
医学伦理学原则的应用的主次序列:首位是生命价值原则,其次是有利无伤原则、尊重与自主原则、公正与公益原则。
医—患关系的概念: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与病人为了诊断和治疗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特定的医治关系。
医—患关系包括技术关系与非技术关系
技术化、商业化、民主化、法律化,这就是医—患关系的现代特征。
建立人道医患关系的原则:
1、确立临床医学人的价值原则。
2、坚持对患者全面负责。
3、发扬人类应有的同情心。
4、避免“科学主义”的影响。
5、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6、提高人际关系交往能力
适合我国国情的病****利的基本内容:1、病人的医疗权2、病人的参与医疗权3、病人的医疗自主权和知情同意权4、病人的隐私保密
权。
5、病人的拒绝治疗和拒绝实验权6、病人的医疗监督权
干涉权:是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医生用来限制病人自主权,以达到完成医生对病人的职责与义务的权利。
医生干涉权使用的二个特点:1.医生的行为是善的,一切都是为了病人的利益。
2.有关决定由医生代替病人作出,而不是由病人作出。
但是,医生行使干涉权必须合理且有所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