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版优质课评选三角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数学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认识三角形的定义;2.能够辨别图形是否为三角形;3.学会绘制三角形,并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构造方法;4.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1.认知三角形的基本知识;2.学会绘制三角形;3.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正确分类三角形;2.学生如何正确绘制三角形。
教学内容一、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指由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图形。
二、三角形的辨别教师可以出示不同的图形要求学生辨别是否为三角形,或者出示具有三边的图形让学生自行判断。
三、三角形的绘制通过画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构造方法,例如:先画一条线段,再以其为边构造两个锐角,并画出相应的线段即可构成三角形。
四、三角形的分类根据三角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将三角形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
教学步骤1.通过实际操作,指导学生从图形特征上辨别三角形。
2.向学生介绍绘制三角形的基本构造方法,让学生用画图工具按照教师的指导完成。
3.为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加深对分类方法的认识。
4.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巩固训练,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是否清楚了解三角形的定义;2.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辨别图形是否为三角形;3.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绘制三角形的基本方法;4.学生是否正确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方法。
总结本节课虽然内容较为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十分重要,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能够为潜在的几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不断地重温和巩固这些知识点,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应用它们。
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三角形》
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认识三角形》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并能够按要求画出简单的三角形。
2.学生能够知道三角形的名字和性质。
3.学生能够练习利用铅笔和尺子画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三角形的性质。
2.学生会利用铅笔和尺子画出各种样式的三角形。
三、教学难点1.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性质,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加深对三角形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己创造、画三角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手工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各种形态的三角板模型或者制作好的三角形展示板。
2.每名学生准备好一支铅笔、一把尺子和一张白纸。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形态的三角板模型或者制作好的三角形展示板,要求学生进行观看和分析。
教师可问学生:•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之处?•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性质?•从这些三角形中,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2. 认识三角形(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性质,包括端点、边、角度等方面。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图片来让学生较好的理解。
3. 画三角形(25分钟)1.利用教师提供的模型和展示板,教师与学生一同画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2.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随堂练习,要求学生画出指定的三角形形状。
4. 总结(10分钟)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画三角形的感受,同时回顾本节课的目标,核对目标是否达到,如果未达到,然后一起找到失败的原因,并尝试克服。
5. 作业(5分钟)1.练习练习练习。
2.学生们回家后,自己寻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和物品可以用三角形来解释或者说明。
六、教学评价1.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是否达到了教学重点和难点?3.能否通过学生的作业以及上课时的表现来检测教学效果?4.教学中是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三角形的认识-苏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三角形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定义2. 三角形的特征3. 三角形的分类4. 三角形的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分类和性质。
2. 教学难点:三角形分类和性质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三角形的物体?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2. 探究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 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 教师总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封闭图形。
- 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的概念。
3. 认识三角形的分类- 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按角分类和按边分类的特点。
- 教师讲解: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4. 学习三角形的性质- 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性质。
- 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5.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6.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分类和性质。
-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一下吗?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P36页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并尝试分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和讨论中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分类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区公开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区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几何部分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能正确识别各种三角形,并能够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还不够了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较为抽象,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能正确识别各种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能正确识别各种三角形。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特点,能够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三角形的性质,加深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形的图片、实物模型、PPT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三角形模具,彩色笔、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图片,如自行车的三角形车架、三角形的屋顶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苏教版最新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共五篇)
苏教版最新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共五篇)第一篇:苏教版最新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教案《三角形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内)。
2、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到一般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具:三角尺小棒直尺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图找出三角形师:同学们,请观察这张图片,从图中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三角形师:你能用手来指一指三角形在哪里吗?(学生指着屏幕比划出三角形的轮廓)教师点击课件出示三角形轮廓2、联系实际生活举例师: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到过类似于三角形形状的物品?指名说说。
(2-3人)3、揭题师: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三角形。
(板书:认识三角形)二、三角形的概念及各部分的名称1、用小棒摆三角形师:同学们,请你闭起眼睛脑海中想一下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利用手中的小棒小组合作创作一个三角形。
投影展示小组作品问:他把小棒这样放,是三角形吗?生齐答是,其他小组呢,你们的作品也都是三角形吗?生齐说是。
问:谁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生可能会答,三根小棒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还有谁要说的?师:拿出一根小棒指着说这每一根小棒可以看成是线段还是直线?(贴“线段”)所以三角形里有几条线段啊?(三条线段)板书贴:三条学生如果答不上来,直接把小棒拆开,这样可以吗?再问:需要注意什么?生可能回答都要靠在一起,教师补充哪里靠在一起?也就是每两根小棒的端点要接起来。
苏教新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认识》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3、提高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在三角形内画高。
信息化环境
利用课件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寻找三角形,进而使用多媒体开展信息化教学。
学生经过以往学习已经具备一些关于三角形的认识,为理解、探索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为有效地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本课设计时概念的形成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底、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这堂课,以“活动”来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两次画三角形的环节。第一次放手让学生画三角形,然后暴露学生的错误,并以之为教学的有效资源,造成认知的矛盾冲突,在思维的碰撞中激起学生的思考,逐步理解“围成”的意思。第二次画三角形,在第一次的基础上都能正确画出,但正确画出三角形不是教师的主要用意,教师的主要用意是让学生通过画三角形的活动,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逐渐形成对三角形正确的认识。这种探究性的“活动”,变教师单纯的“教数学”为学生创造性地“做数学”。
理念与方法
1、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强化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儿童探索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为使儿童以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建构新知识,本课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认识三角形(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认识三角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能够识别和命名三角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三角形的共性和特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三角形的制作和探究活动。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2. 三角形的识别和命名3. 三角形的制作和探究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三角形的识别和命名。
2.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特性的理解和应用,三角形的识别和命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实物,如自行车架、电线杆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实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从而引出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2. 讲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通过展示三角形的模型和图形,讲解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同时,讲解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3. 讲解三角形的识别和命名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讲解三角形的识别和命名方法。
学生能够根据三角形的特征,识别和命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4. 制作三角形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纸张、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通过制作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三角形特性和识别方法的理解。
5. 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制作的三角形进行实验,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发现三角形在力的作用下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6. 总结与拓展通过提问和讨论,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角形的知识点,如三角形的定义、特性、识别和命名方法等。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特殊的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些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制作和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三角形的定义、特性和识别方法。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苏教认识三角形教案
苏教认识三角形教案引言三角形是数学中重要的图形之一,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认识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苏教在认识三角形方面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二级标题)1.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其中任意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2. 三角形的分类根据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关系,可以将三角形分为以下几类: -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 钝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3.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包括: - 内角和为180度: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 外角和为360度: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度。
-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两角之和大于第三角:三角形的任意两个内角之和大于第三个内角。
三角形的应用(二级标题)1.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是几何学中重要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经常被使用。
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12×a×b×sinC,其中a和b为两条边的长度,C为这两条边之间的夹角。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来掌握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2. 三角形的相似性三角形的相似性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两个三角形相似意味着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并且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计算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苏教在三角形教学中的方法(二级标题)苏教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以下是苏教在三角形教学中常用的方法:1. 观察法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三角形,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得出三角形的一些性质和规律。
2. 实验法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测量和实验来验证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三角形》区级公开课教案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P75例1和试一试,P76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材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角、垂线和平行线,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一些表面有三角形的物体,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认识了线段,能从直线外一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在此基础上,本课安排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定义、特点、高和底等知识教学,为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和各种图形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中先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引出课题;接着通过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图形认识的抽象过程,正确建立图形的表象;通过概念的变式,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在对比辨析促进对图形的认识;在重要的学习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回顾反思。
以此帮助学生感悟并理解概念,为后面多边形的认识积累相关的思考与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底与高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内的高)。
2.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概念的抽象过程,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正确画出三角形已知边上的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课前猜一猜)准备一个大的长方形信封袋,里面依次放有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
活动1:老师摸出长方形纸片的一条边,引导学生想象可能是什么图形,并说出判断依据。
请根据提示猜猜它是什么图形,并说说理由。
追问:你怎么不猜是圆形呢?活动2:老师出示用活动角围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的一个角,引导学生想象可能是什么图形?并说出判断依据。
苏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几何图形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边的特性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关于平面图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点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实例来培养他们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法: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操作活动,加深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形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组三角形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物品,如自行车的三角架、三角形的屋顶等,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哪里见过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如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边的特性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三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三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三角形》的内容主要包括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理解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但在具体运用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加以引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对三角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较为强烈,有利于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能够识别和判断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难点: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索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2.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性强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三角形知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形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笔等。
3.教学课件:PPT或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三角形,引导学生关注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你们对三角形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多媒体课件,呈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角形的特点,并为接下来的操练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三角形分类”、“三角形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性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和判断各种三角形,并理解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基础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学会判断各种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学会判断各种三角形。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三角形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形的图片、实物模型、教学课件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如自行车三角架、三角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如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同时,教师用实物模型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公开课《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公开课《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公开课《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2—24页“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感觉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三角形定义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操作活动中探索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准备小棒若干根、多媒体课件。
课前游戏:我来提示你来猜一、认识三角形的特征1、认识三角形师:同学们,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三角形?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一起看(红领巾、自行车、交通标志)。
它们的面都是(三角形,课件抽象出三角形),既然都是三角形,那末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能上来指一指吗?2、理解“围成”的含义。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那末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啊?谁愿意上来摆一个三角形?指名学生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师故意拨动小棒,问:这样还是三角形吗?看来用三根小棒来摆三角形,三根小棒要注意什么?二、动手操作,探索三边关系1、初步感受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
师: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还得动手(试一试)。
每一个小组有这四组小棒,和你们组的同学赶快动手试试吧。
、10cm(1)5cm、11cm(2)4cm、7cm、10m(4)6cm、10cm、4cm、10cm(3)4cm、3cm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
交流:是不是都能围成三角形?能围成三角形的有(第一、二组),那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呢,一起说(第三、四组)师生挪移验证。
师:有的时候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三角形)。
2、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第一个结论。
师:同样是用红黄两条边去配这条蓝边的呀,这两组能围成三角形,这两组却不能?这是为什么?课件出示:红、黄两边的长度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干和蓝边围成三角形?小组内讨论讨论。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黄振华【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2~2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单侥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三角形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了解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在操作活动中探究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学具盒、三角尺、小棒、练习纸等【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导出课题谈话:出示三角板,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三角尺)它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书上图: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三角形吗?提问: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三角形?(结合举例出示自行车图等)揭示: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三角形。
(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角形的稳定性决定了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结合身边熟悉的物品、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了解特征1.激趣:想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吗?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学具盒,首先,我们要明确活动要求。
出示要求:(1)选择合适的工具,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
(2)比一比,哪一小组想的办法多,哪一小组合作得最出色。
2.操作:学生分组活动,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3.交流:指名某组代表上台利用实物投影介绍,别的小组补充。
(材料:小棒、钉子板、三角尺、方格纸、点子图、白纸)4.感受围成提问:刚才有同学是用小棒摆三角形的,那么摆一个三角形至少要用几根小棒?出示开口和出头的两种摆法:这样行吗?不管是摆还是画三角形,都要注意三条边首尾相连。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从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观察发现。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有没有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或你发现了什么?)2、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到了那些物体中有三角形?3、三角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来研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1、你能用彩笔在A4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1个三角形)2、小组内的同学观察你们画的三角形,都有什么共同点?3、全班交流:(老师板书:三条线段、三个角、三个顶点。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吗?(当学生说由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时,课件:图1是三角形吗?图4是三角形吗?理解围成)5、揭示三角形的概念。
(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6、老师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在黑板上标出(边、顶点、角)。
7、介绍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就表示为三角形ABC。
三、反思总结,自我建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线段、有三个顶点、有三个角;还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了解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案
苏教版认识三角形教课方案【篇一: 2016 年 4 月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课方案】《三角形的认识》教课方案教课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八册 75-76 例 1、2、试一试、练练,练习十二 1—4教课目的:1.使学生在研究三角形特色过程中,掌握三角形特色,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质问题。
2.使学生在察看、研究、沟通等活动中,培育学生察看、抽象、归纳能力,发展数学思虑。
3.感觉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课要点:掌握三角形的特色,会画指定边上的高教课难点:画不同底边上的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课过程:一、教课例 11.青青草原的小羊拍摄了一组相片,同学们赏识一下,里面隐蔽着哪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出示图片,引出三角形)生:三角形!师:对,这节课我们持续认识三角形。
板书课题。
2.找三角形(1)师:你能找出图片中的三角形吗?请生登台指一指,课件出示。
(2)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件过三角形?生 1:红领巾生2:小红旗生 2:三角板 ??3.画三角形(1)师: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身旁真是无处不在啊!那你能试试画一个三角形吗?生画,师巡视。
4.揭露观点生画完,师出示:(1)(2)( 3)(4)(5)(6)师:懒洋洋看到同学们画的那么好,它也画了一组三角形。
看看,你有什么想说的?生:第 3 个图形不是。
师:为何?由于这个图形是四边形。
对,它有 4 条边了,因此不是三角形。
生:第 4 个图形也不是。
师:为何?没有围成。
生:第 5 个图形也不是。
师:为何?由于不是三条线段。
生:第 6 个图形也不是。
师:为何?没有首尾相连。
师:那你能告诉懒羊羊终究如何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生:三条线段,连起来。
师:怎么连?生:线段的一个端点与另一条线段的端点连在一同??师: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板书)5.找寻三角形的特色。
师:依据定义老师也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三角形》说课稿(三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三角形》说课稿(三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三角形》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分类。
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思考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三角形的特点和分类,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识别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并能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识别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并能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学生能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特点,并能运用三角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操作法: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操作活动,了解三角形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含有三角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三角形模型,探讨三角形的特点,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3.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操作三角形模型,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
苏教国标版优质课评选三角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苏教国标版优质课评选《三角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2~25页。
【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2.认识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2)补充:顶点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教学内容】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2~25页。
【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2.认识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2)补充:顶点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教学内容】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2~25页。
【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2.认识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2)补充:顶点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国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2——24页《三角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三角形的认识过程,并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2.明白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感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正确测量底和高。
4.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测量底和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形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1.出示一条红领巾让学生说说有什么特征?(是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对红领巾的形状就是三角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
(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归纳并板书:相同点:都有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不同点:角的大小不相同,边的长短不相等。
(6)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画好后,说说三角形的特征。
2.教学例题。
(1)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三角形的认识》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引导说出:三角形ABC,师标出字母ABC说一说角A角B角C,各条线段的名称。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1)汇报导学单上高和底的概念(2)“三角形高的认识”学习视频回顾(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组顶点与对边。
揭示板书:3条高(4)同桌交流导学单上画高的过程(5)指名板演:作高4、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1)交流导学单上第5小题。
师板书:稳定性(2)拿出学具,拼摆三角形及四边形(3)同桌互相交换,拉一拉,谈发现;前后排的同学转过来比一比,谈发现。
(4)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呢?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1、快速找出对应的顶点和对边2、请画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
三角形的认识——姜微微(1)实物投影校对。
(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
(3)利用第3个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实践操作四、课堂总结1、画一个三角形及一条底边上的高,旋转三角形。
师: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看大屏幕,静静地回忆。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教学重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尝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当0《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体会三角形的本质特征,理解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的特性。
认识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观察操作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教学难点:高的画法和意义教学过程:一、三角形的概念1、在画中建立概念其实三角形大家并不陌生,现在请你把心目中的三角形画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国标版优质课评选《三角形的认
识》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2~25页。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认识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
(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补充:顶点
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教学内容】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2~25页。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认识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
(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补充:顶点
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教学内容】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2~25页。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认识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
(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补充:顶点
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