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虚词也的用法判定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师)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
①【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2018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
2018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学科的知识点,主要是对初中三年各学科知识点的梳理和细化,帮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答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仅供参考!也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文言虚词也的用法
文言虚词也的用法一、文言虚词“也”的用法概述文言虚词“也”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个虚词,其用法非常灵活多样。
在句子中,它可作为助词、语气词或副词使用,具有使前后句子之间产生衔接关联、加强肯定或否定的功能。
本篇文章将从不同角度解析文言虚词“也”的用法,并给出相应例证。
二、助词1. 表示疑问的助词+谓语动词文言中,“也”经常与表示疑问的助词连用,构成习问句。
例如:“人何以能不死?”(《老子》)意为“人怎么可能不死呢?”。
这里的“也”起到了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2. 增加反面意义和效果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改变句子原本表达的意思,使其产生转折或对比。
例如:“念伊祀于予庙。
”(《左传·昭公四年》)原本是秦穆公要让女性祭祀祖先,但使用了“也”,反而指出实际上这样做是错误的。
三、语气词1. 表示反问和对立在文言中,有时候“也”用作语气词,引出反问或表达对立的意思。
例如:“楚王一得谪人于心?”(《楚辞·招魂》)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告诉读者:难道楚王真的把流亡的人记在心里吗?2. 表示强调和肯定“也”还可以表示强调和肯定的语气。
在某些口语化的文言文中,“也”被用来加强说话人的语气。
例如:“汝之前一无可夸。
”(《庄子·庚桑楚》)通过使用“也”,加强了说话人对另一方过去行为的否定。
四、副词1. 表示补充细节作为副词,“也”可以在句子中起到补充说明、提供细节信息的作用。
例如:“或从政以亦不足当,世业至矣!”(《公孙龙子书·感旧》)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即便从政也不足以应付现实,而事业已经极度困难了。
2. 表示程度偏向在某些情况下,“也”作为副词还可表示程度偏向。
例如:“义亦罔亡。
”(《孔子家语·八哲》)实际上是说:就算得不到报答,也不会失去正义之心。
五、结论综上所述,文言虚词“也”在句子中有着多重用途。
作为助词、语气词或副词使用时,它能够起到衔接前后句子的作用,增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效果,并丰富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18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和、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1. 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并且”“又”。
例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例如:(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例如: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2. 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 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二)何1. 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如: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报任安书》)(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前置。
例如: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2. 用作副词。
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九、【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 。 2.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 “为……所”,译为“被”。
2.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 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3.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 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4.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 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 作用,可不译。
5.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
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可译为“与……比 较起来怎么样。”
十六、【则 】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 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 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 是”。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 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 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也虚词用法和例句
也虚词用法和例句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20个。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文言文的虚词有哪些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文言虚词“也”的用法及例句如下1.表示判断语气的。
如: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环滁皆山也。
(都是山啊)《醉翁亭记》2.表示肯定语气的。
如: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指南录>后序》)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如: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书博鸡者事》)3.表示疑问语气的。
如: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4.表示感叹语气的。
如: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同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vp[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做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下而二螯。
②魏公子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
④剑阁峥嵘而崔嵬。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进而徐趋,至而自谢。
③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④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⑤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⑥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⑦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⑧骊山北构而西折。
⑨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播发于水上。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有情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疑惑矣。
⑤存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劫夺。
5.则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吾下赵,必移兵先击之。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③诸君而急于,瞻予马首可以也。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不译。
①夜缒而出。
②,泠然善也。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④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⑥弃甲曳兵而走。
⑦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⑧老妇恃辇而行。
⑨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⑩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⑾项王按剑而跽曰⑿缇骑按剑而前⒀掩口胡卢而笑。
7.表示因果关系,①赂秦而力亏,幻灭之道也。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④遏其生气,以期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矣。
8.则表示目的关系,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二)用做代词,第二人称,通常并作定语,译作为“你的”;偶尔也并作主语,译作为“你”。
高中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
;高中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三.【乎】(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①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四.【乃】(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缺例文)【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五.【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六.【且】(一)用作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3.让步关系,尚且,还.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2.暂且,姑且.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且如】就像.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七.【若】(一)动词,像,好像.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二)用作代词.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三)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八.【所】(一)名词,处所,地方.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所以】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谓】所说的.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所在】1.到处.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九.【为】(一)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2.以为,认为.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3.判断词,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二)介词.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4.对,向.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十.【焉】(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代词.1.相当于“之”.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十一.【也】(一)句末语气词,1.表示判断语气.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十二.【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四)动词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六)通假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十三.【因】(一)介词.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2.依靠,凭借.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二)副词.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三)动词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十四.【于】(一)介词.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5.被.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6.与,跟,同.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7.比.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见……于】表示被动.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十五.【与】(一)介词.1.介词.和,跟,同.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给,替.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3.比,和……比较.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二)连词.1.连词.和,跟,同.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三)动词.1.给予,授予.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2.结交,亲附.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3.对付.①庞暖易与耳.4.参加,参与.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5.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十六.【则】(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三)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四)动词.效法.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①居则曰:“不吾知也!”【则是】只当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十七.【者】(一)助词.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二)语气词.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十八.【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三)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整理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哪里,怎么。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文言虚词“也”的用法
5、表示判断语气。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 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 欲也《孟子·告子上》
用在因果句句尾煞句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感谢观看
文言虚词“也”的用法
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 句末语气词 用在用在因果句句尾煞句
一、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
1、用在单句的主语之后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
季氏》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
负大舟也无力 语气词“也”字在单句或
复句中表示停顿
用在时间副词或表道《孟子许行》 当时是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许行》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若匹夫匹妇之谅也《论语宪问》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4、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复句的第一个分句之后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 也已《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二、句末语气词
1.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
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当用在命令句的句尾时,“也” 字则不再单纯地表示祈使,而是 带上了肯定的语气
虚词也字的用法和意义
虚词也字的用法和意义一、虚词也字的基本用法和意义虚词是指在句子中不具体表示实际意义,而起到辅助语法功能的词类。
其中,也字作为一种常见的虚词,在语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有着多种用法和意义,下面将逐一介绍。
1. 表示"也是,也可以"的含义在句子中,也字可以用来表示"也是"或"也可以"的含义。
例如:"我也喜欢吃水果"、"这里也有一个游乐园"。
这种用法主要是表示同样或者同样程度的情况。
2. 表示转折关系在句子中,也字还可以用来表示转折关系。
例如:"他很聪明,但他偶尔也会犯错误"、 "坏天气并不能阻止我的信心,我依然坚持跑步锻炼”等。
这种用法可以使句子更加丰富多样。
3. 表示举例子、明确范围或说明情况此外,也字还可以用来表示举例子、明确范围或说明情况。
例如:"有许多水果都很好吃,比如苹果、橙子还有香蕉""唱歌不只是一种娱乐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这种用法能够更清晰的描述事物或者观点。
二、虚词也字的其他语法用法除了基本用法和意义外,虚词也字在其他语法用法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进一步详细介绍。
1. 修饰动词在句子中,也字可以作为副词来修饰动词。
例如:"他喜欢唱歌,我也喜欢"、"她爱读书,我也爱读书"。
这种用法可以强调动作是两个人共同具备的。
2. 修饰形容词和副词此外,也字还可以作为副词来修饰形容词和副词。
例如:"这个电影太好看了,我也喜欢""他跑得很快,我也想学"。
这种用法可以表示同样程度或者产生类似的感受。
3. 表示附加条件在句子中,也字还可以表示附加条件。
例如:"如果你明天有空的话,我们也可以一起去看电影""今天太热了,我们不仅要注意防晒措施,同时口腔卫生也需要特别注意"。
虚词也的用法及例句
虚词也的用法及例句
虚词"也"是汉语中常用的副词、助词和连词。
下面是"也"的常见用法及例句:
1. 副词用法:表示"同样"、"也是"的意思。
例句:我也喜欢看电影。
(I also like watching movies.)
2. 助词用法:
- 表示肯定、追加的意思,相当于"还"。
例句:他很聪明,也很有责任心。
(He is smart and responsible.) - 用于句末,表示加强语气。
例句:这本书真好读,我都读了两遍了,也没有厌倦。
(This book is really interesting. I have read it twice and I am still not bored.)
3. 连词用法:
- 表示并列,连接同类词或句子。
例句:我喜欢打篮球,也喜欢踢足球。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nd also like playing football.)
- 表示转折,与"但是、可是"等连用。
例句:他学习很努力,也经常迟到。
(He studies hard, but he often comes late.)
总结:虚词"也"在汉语中有副词、助词和连词三种用法,具体使用根据句子的语境和结构来决定。
以上是对"也"的常见用法及例句的解释。
虚词“也”的用法
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
①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过秦论》)
;
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二、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文虚词也作为语气词的用法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相当于“啊”、“呀”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旋见一白酋…英将也。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4.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
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文言文虚词也作为副词的用法1.亦表示同样〖also;too;aswell;either〗。
如:我高兴,你也高兴;也可以;也是2.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aswellas〗。
如:她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3.表示转折或让步〖even〗。
如:即使失败十次,他也不灰心4.表示委婉。
如:我也只好如此5.表示强调〖even〗。
如:也须(也应当;也应该);连老人也干活6.表示选择,还是〖or〗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水浒传》7.又如:也是(还是)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也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文虚词也作为语气词的用法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相当于�⒀�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文言虚词 “也”的用法
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⑶单用在句末,表判断。如:
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②和氏 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
⑷有时,“也”在表判断的同时兼表感叹。如: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六国论》)
虚词积累——也 “也”在文言中主要是作为语气助词使用。
根据其在句中所处位置和表达的语气,将其用法简 要归纳如下:
一、表判断语气
⑴与“者”构成“……者,……也”形式的判断句。 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 说》)
五、“也”有时可与其它虚词组合使用,强调一定 语气或语意。如:
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也哉”表感不译。有两种情况:
⑴与“者”组成“者也”的形式,用在句末。如: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⑵单用在句末,表陈述语气。如:王不行,示赵弱 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疑问语气
“也”表疑问语气时,一般用在句末。可以译为 “呢”等。如: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寡人之于国也》)
②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四、表感叹语气
“也”表感叹语气时,可译为“啊”等。如:鄙贱 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
五、表提顿语气
“也”表提顿语气时一般用在句中,有助词的语法 功能。如: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 也》)②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劝学》)
虚词也的用法和例句
虚词也的用法和例句一、虚词“也”的用法概述在汉语中,虚词是一类特殊的词语,它们在语法结构中起着衔接前后句子、表达转折、强调等功能。
其中,“也”作为一种常见的虚词,在交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虚词“也”的用法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相应的例句加以解释。
二、表示同样程度或范围1. 用于表示同样程度在比较级和否定句中,“也”可以用来表示与前者相同的程度。
例如:她很漂亮,他弟弟也很漂亮。
我不喜欢吃海鲜,他也不吃。
2. 用于表示同样范围当提到一个事物时,如果使用了“还”,那么当提到其他事物时就可以直接使用“也”,表示所提到的事物属于同一范围。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也喜欢。
我会说英语,日语和韩语也会。
三、表示转折关系1. 用于表达意外情况或反面事实当话题发生突然转变或出现与前文相反的情况时,可以使用“也”来表示转折关系。
这种用法中的“也”往往与否定词连用。
例如:我本来打算去看电影,结果天气太热,我也不想出门了。
她原以为他会帮忙,却没想到他也不愿意。
2. 用于强调转折有时候,“也”可以加在转折词之后,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如:虽然她年纪小,但她也能胜任这个工作。
尽管他们有分歧,但他们也是好朋友。
四、表示追加或温和的肯定1. 用于追加另一个情境或对象当句子中已经存在一种情境或对象,并且需要追加另一个情境或对象时,可以使用“也”。
例如:上周我们去了北京旅游,这周我们也准备去上海。
他喜欢音乐,也喜欢绘画。
2. 用于增强语气有时候,“也”可以起到增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例如:我真的很爱你!我是认真的!这道菜真好吃!大家都说好!五、表示对比或类比关系1. 通过对比显示两者平行关系当用户想要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相似度或差异时,可以使用“也”。
例如:他儿子像他一样聪明,女儿也像他一样聪明。
这部电影既有悬疑又有爱情,还有动作片的元素。
2. 用于类比不同情形当提到类似情况或行为时,可以使用“也”。
例如:他们在外面玩得很开心,我们在家里看电视也是很开心的。
也虚词总结
也虚词总结虚词是语言中一类没有具体意义,只起到桥梁作用的词语。
在中文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虚词。
它可以用来表示转折、强调或是添加信息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也虚词进行总结和探讨。
1. 转折的用法也在句子中常常用来表示转折。
例如:•他原本计划去海边玩,但天气实在太热,也就改变了主意去了博物馆。
•尽管他有很多困难,也从未放弃过追求理想的事业。
•我很喜欢吃辣,也爱尝试各种不同口味的食物。
可以看到,也在这些例子中引导了一个与之前所说相反或不同的情况。
它在文本中的作用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句子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2. 强调的用法另外,也还可以用来进行强调。
例如:•他们不仅办了一个晚会,也准备了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和节目。
•这本书不但内容丰富,也语言简练易懂。
在这些例子中,也放在了不仅…也…的结构中,用来强调句子中的某个部分。
也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使句子表达更加强烈和富有感染力。
3. 添加信息的用法此外,也还常常用来添加信息,进一步丰富句子的意思。
例如:•我们去了北京、上海,也游览了很多其他城市。
•夏天是一个热的季节,也是许多人度假旅游的时间。
•他喜欢打篮球,也擅长弹吉他。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到,也在这里用来进一步举例或者列举,以增加句子的内容,并且使得句子的信息更加全面和丰富。
4. 注意事项在使用也虚词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语境:也的具体意义取决于句子的上下文。
在使用也的时候,需要注意将它放在适当的位置,以确保句子的意思能够表达清楚。
•语气:也的使用可以使句子的语气更加委婉和礼貌,但有时也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
根据句子的具体需求和语境,选择适当的语气是十分重要的。
•衔接:也是连接词,需要注意使用它来正确的连接句子,使得文本的逻辑结构清晰,句子的表达更加流畅。
综上所述,也作为虚词在中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用来表示转折、强调或是添加信息,起到连接句子的作用。
在正确使用也的同时,需要注意语境、语气和衔接等方面的问题。
文言词语也的用法
文言词语也的用法一、文言词语“也”的基本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文言词语“也”具有多种用法和含义。
下面将介绍其基本的用法以及相应的例子。
1. 表示疑问或反问在句子中,文言词语“也”常常用于提出问题或表达怀疑之意。
比如,“此物非千里外所得者,亦材州人所未晓者乎?”(明·蒲松龄《聊斋志异·牛宪》),其中,“也”表示对前面所述事物的怀疑。
2. 表示推测文言文中,“也”还可表示推测或估计。
例如,“尝闻吴楚间风俗殊异,亦满街之歌舞。
”(唐·白居易《长恨歌》),这里的“也”表示对吴楚地区风俗习惯的推测。
3. 表示加强宣誓效果文言词语“也”有时被用来加强说话人的宣誓效果,使表达更加坚定有力。
比如,“深迷而不寤者,岂上心乎!”(元·关汉卿《太丘端王》),其中的“也”起到加强感情色彩的作用。
二、文言词语“也”的常见搭配1. 同义词搭配在文言文中,“也”常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一些常见的用法。
“亦”、“亦复”等均可与“也”通用。
例如,“君其勉之,则臣不敢挞逆而辞职矣!”(元·关汉卿《浴儿报恩》),这里的“亦”和“也”可以互换使用。
2. 实义动词搭配文言文中,“也”还常与实义动词搭配使用,表示动作或状态。
“幸赦贫昵刑,固去穷者之决志耶?”(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其中的“去穷者之决志耶”表示摆脱贫困的决心。
3. 表示转折有时,“也”可表示转折关系,引出对立或相反的情况。
比如,“爱莫能助者吾所知也。
”(明·杨慎《送胡宪夫学士归玉山封马教授永乡侯荣陛车服》),这里的“吾所知也”表示无法帮助对方的无奈。
4. 虚拟语气在文言文中,“也”有时与虚拟语气搭配,表示假设、愿望或建议。
“甚欲就诸郡悉守山堠,直至新丰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这句话中的“纵守”,即是使用“也”表示假设、愿望。
三、总结文言词语“也”的用法多样,并常与其他词语搭配,形成更加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义阐析
“也”本义是蛇,后常用作语气
词,或用于句末,或用于句中。
助词
一.句末语气词, 表各种语气。
(二)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 气停顿,舒缓预期。
(一)句末语气词, ⑴表示判断语气。 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 思是“说的就是……啊”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 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