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习题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精品】

高中历史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精品】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主要成就,主要涉及国防、农业、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几个领域。

国防科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原子能和火箭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中国在杂交水稻技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国和世界解决粮食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化时代,中国在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政府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航天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也迅速发展,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通过对新中国取得的各项科技成就的掌握,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发挥的重大作用,进而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科技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迁移到历史学习中来。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历史材料学习等方式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仔细探究。

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

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

既能独立学习探究,又能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感情,激发其对现代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点】新中国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发展战略核导弹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科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水平,在当代国际竞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两弹一星两弹指的是什么?原子弹、氢弹。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氢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从1959年决定独立自主研制原子弹,到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仅用了5年时间,尔后,只用了32个月的时间又成功爆发了一颗氢弹,其发展速度令全世界惊诧不已。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程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两弹一星1.背景(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成就时间重大成就1964年6月中国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1.研制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2.意义(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在世界各地推广。

(2)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1.成就(1)1983年,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

(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影响我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神舟”号飞船1.发射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将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太空。

2.意义(1)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2)在未来5~10年里,将给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3)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1.“两弹一星”研制的重大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

(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4)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

2.袁隆平开创杂交水稻技术的革命性意义(1)技术革命:突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传统理论禁区,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学业达标]1.发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包括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现代火箭技术,这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B.世界经济的发展C.各国对科技的重视D.两极格局的建立答案 A解析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二战后期兴起的,服务战争是其最直接的出现原因,故A项正确。

2.VR艺术是指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并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

这种艺术发展的前提是( )A.计算机技术B.航天技术C.生物技术D.原子能技术答案 A解析材料关键词“以虚拟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这种艺术发展的前提是计算机技术,故选A项。

3.2018年6月9~10日在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各国新闻媒体记者云集于此。

他们要想给各国国内人民传播新闻,传播最迅速、覆盖面最广、互动性最强的新闻媒介是( ) A.报纸B.电视C.广播D.互联网答案 D解析报纸的时效性较差且不能传播声音,排除A项;电视互动能力弱,排除B项;广播不能传播画面且互动能力差,排除C项;互联网能够实时传播声音、图像、文字且能实时互动,故D项正确。

4.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

”他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 )A.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C.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D.互联网比其他媒介的技术含量高答案 A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互联网速度快和信息量大的优势,故A项正确;互联网主要是方便快捷,并未表现出其感染力,故B项错误;C项不能突出其信息量大的功能,故错误;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5.我国已经普及了智能手机的使用。

下列关于智能手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集现代通讯与大众传媒于一体B.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C.对中小学生没有负面影响D.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答案 C解析C项表述太过绝对,符合题意,故选C项。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课时作业27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究其原因是( C )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解析:1964年至1970年,中国与美、苏两国交恶,面对美、苏的威胁,尽管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不好,仍然积极研发国防科技,体现了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故C项正确。

2.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布拉马·切拉尼教授曾说:“毛泽东的‘两弹一星’使得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成为可能,也使中国赢得了大国地位。

”这表明( A )A.“两弹一星”的影响是深远的、重大的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军事科技的竞争C.“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改变了中国的外交原则D.“两弹一星”使中国走在世界科技的前列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两弹一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故A项正确。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B项错误;中国的外交原则始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项说法错误;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

3.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

该突破可能是指( A )A.原子弹试爆成功B.掌握航天技术C.发射人造卫星D.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解析:材料时间是1965年,B、C、D三项均在1965年后,A项是在1964年,中国的科研与国防实力大为增强。

4.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解析: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标志着中国科技水平进入到世界前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单选题1.建国初期我国重点发展“两弹一星”。

1986年我国批准了“863”计划,高技术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建国初期我国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重点发展军事技术B.“863”计划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关C.二者的发展对我们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意义D.科技重点的变化说明建国初期我国科技政策的失误2.201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回眸》图片展中,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入选的是()A.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B.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C.中国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3.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

这说明中国科技()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D.苏联模式影响较大4.“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能够说明此观点的史实是()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B.“南优二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C.“银河一号”研制成功、教育战线“停课闹革命”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5.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许多重大成就。

下列科技成就中,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A.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C.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D.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成功发射6.23.新华网伦敦1月11日电(记者黄堃)英国首相布朗11日在“学习和技术世界论坛”开幕式上说,教育将成为英国在21世纪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

布朗说,全球经济正在恢复并将持续增长,这会带来许多工作岗位和相应的教育需求,“我可以大胆地宣布,教育将成为英国在21世纪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后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训练点1两弹一星1.目前,我国研制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成功率在90%以上,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实验卫星系列。

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背景之一是( D ) A.废除了人民公社旧体制B.深圳成为最早的经济特区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文革”造成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倒退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1970年。

A、B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就,C发生在1971年。

2.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确切地说,这句话中“今天的世界”是指( C )A.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B.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在军事上大体赶上了美国C.美苏垄断核武器和航天技术,并到处挥舞“核大棒”的国际局面D.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共同构成世界多极化趋势3.阅读下图,下列关于该项成就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A.从此,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B.从此,我国拥有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C.从此,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领先于世界D.从此,中国成为一个航天大国训练点2“东方魔稻”4.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B )A.网络技术B.杂交水稻C.“两弹一星” D.火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体现了人文精神。

5.下图中人物的科技成就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C )A.第一个培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案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新中国发展战略核导弹的意义;如何深入浅出、准确地讲述所学科学知识。

一、两弹一星1.原因(1)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成果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2)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一国的国际地位。

(3)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成就(1)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2)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3)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4)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5)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6)1975年11月,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易混易错]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

1.新中国成立初,党中央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提示保障国家安全和建设。

2.美联社曾在报道中说,“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是什么?提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二、“东方魔稻”1.发展概况(1)理论:突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理论禁区。

(2)实践: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2.意义(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正在世界各地推广。

(2)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3.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提示(1)邓小平领导制定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经济权益得到了保障。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作业 岳麓版必修3

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随堂检测] 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解析:选A。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符合题意;B项是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成果;C项是在2003年;D项是在1970年。

2.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解析:选C。

人造地球卫星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且D项晚于C项,故C项正确。

3.2012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

”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 A.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解析:选C。

杂交水稻被称为“世界”的革命,则其意义不仅仅因为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故A项错误;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若不推广应用,其影响亦不大,故B项错误;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杂交水稻的世界性意义,而D项不能说明其世界性意义,故D项错误。

4.我国在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 )A.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B.“银河—Ⅰ”型机诞生C.“银河—Ⅱ”巨型计算机诞生D.“银河—Ⅲ”巨型计算机诞生解析:选D。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后练习

最新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后练习
【答案】:、“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答案】:
【解析】:
美国作家大卫·哈伯斯塔姆在创作《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时参观了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图书馆,结果发现书架上一共有88本有关越南战争的书籍,而有关朝鲜战争的著作却只有4本。这一事实多多少少概括了朝鲜战争在美国人心中的记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C、王珩
D、杨利伟
【答案】:
【解析】:
2012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C、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A、代表了中国最前沿技术水平
B、揭开了中国空间时代的序幕
C、表明新中国科技有巨大进步
D、受到当时“大跃进”运动的影响
【答案】:
【解析】:
如图反映的是1964年我国的一项重大科技成就。这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成功试验导弹核武器
D、成功发送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
D、⑤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超级计算机诞生
【答案】:
【解析】:
韩厚健回忆说:“……在外有百万大兵压境的险恶形势下,我们成功发射了……使国家发展空间技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显示了国防实力,为保卫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你认为韩厚健回忆的事件是( )
A、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氢弹爆炸成功
③“文革”期间,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④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我国还不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时跟踪检测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

第六单元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法国蓬皮杜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改变了世界形势。

这反映出()A.中国打破了西方国家核垄断B.中国科技开始引领世界发展C.世界经济信息化的加速发展D.人类社会迈进了原子能时代解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改变了世界形势。

从整体上看,当时中国的科技依然落后于西方,排除B项;题目材料反映的不是经济信息化,排除C项;1942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制的原子能反应堆,世界进入原子能时代,排除D项。

故答案为A项。

答案:A2.(2019·河北故城高二月考)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

这说明科学技术()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解析:“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体现了“两弹一星”的人文价值超过了科技价值,说明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C项正确;而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都是科技价值和实际发挥的作用,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C3.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

”这项科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C.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解析:从题干中“东方红”可知这是我国在1970年发射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C项正确。

高中历史6.27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优化作业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6.27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优化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综合题1.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展核武器主要是为了( )A.增强国防实力B.对付美苏等国C.稳定世界秩序D.改变世界格局解析:中国政府始终承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最佳答案。

答案:A2.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解析:注意关键词“直接原因”。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使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改变。

答案:A3.方寸烟标可以佐证航天历史,下面两枚烟标告诉我们(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解析:图片中“70”烟标是从时间角度纪念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

“卫星”烟标进一步证实了“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

答案:B4.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 ) ①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④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核战争没有胜利者,核武器不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但发展核武器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核平衡,对制止战争起到一定的作用。

答案:C5.2008年3月29日,“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在中国北京大学世纪大讲堂举行。

【学练考】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练习册 岳麓版必修3

【学练考】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练习册 岳麓版必修3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核心问题是( )A.时间、空间、物体质量随物体运动而变化B.时间、空间、物体的质量是永远不变的C.时间、空间、光速随物体运动而变化D.时间、空间、光速是永远不变的2.19世纪末,经典力学遇到了无法解释的新问题。

20世纪初,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得益于( )A.分子论与电磁感应现象B.进化论与细胞学说C.相对论与量子理论D.控制论与信息论3.下列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 )A.万有引力定律 B.进化论C.相对论 D.量子理论4.你认为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下面的这一现象 ( )A.相对论 B.量子理论C.万有引力定律 D.质量不变理论5.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对人们思维最大的影响是( )A.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B.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C.告诉人们要与时俱进D.使人们有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6.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 )①牛顿力学②相对论③量子理论④分子论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7.19世纪末,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经典物理学出现了危机。

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经典物理学是一门“伪科学”B.经典物理学自身的局限性C.物理学出现了许多新发现D.相对论完全否定了经典物理学8.“一个男孩乘坐以80%的光速运行的飞船到离太阳4光年远的恒星后再返回地球,用了10年时间。

而飞船速度快,时间走得慢,飞船中的男孩只过了6年,他比他同年的女友年轻了4岁。

”上述人类对宇宙认识的突破出现在( )A.文艺复兴时期 B.牛顿时代C.爱因斯坦时代 D.网络时代9.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之所以被看作是绝对权威的理论,主要是由于( )A.经典物理学日臻完善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海王星C.人们认识的局限性D.经典物理学可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1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经典力学体系,并非否定。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27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27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 新中国(zhōnɡ ɡuó)的科技成就
第一页,共21页。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2016 年 6 月 12 日 23 时 30 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 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 23 颗北斗导航 卫星。这颗新星呈现出“更快、更高、更强”的特点。 据介绍,这颗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与其他在 轨卫星共同提供服务,进一步增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 稳健性,强化服务能力,为系统服务从区域向全球拓展 奠定坚实基础。 你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有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吗?
第四页,共21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东方魔稻” 1.发展概况 (1)理论:突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 经典遗传理论禁区。 (2)实践: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 种——“南优2号”,他是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和领头 人。 2.重大意义 (1)自20世纪(shìjì)70年代中期至2001年,中国已累计种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四
自主思考“两弹一星”有什么重大意义? 提示:“两弹一星”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 台上的重要地位;对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和加强国防实力具有(jùyǒu)重要作用;为中国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 技术的垄断。
2.主要成就 (1)原子弹、氢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2)导弹:1964年,中国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 功;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3)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中 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 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hángtiān)时 代;1975年,发射返回式遥感卫第三页,星共21页成。 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在他的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其中的“两弹”是指( )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D.原子弹、核弹解析:“两弹一星”应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B2.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的是( )A.网络技术B.籼型杂交水稻C.“两弹一星” D.火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体现了人文精神。

答案:B3.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

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

”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解析:题干中“1970年”是关键。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B项正确。

答案:B4.在“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成为本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

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袁隆平( ) A.航天技术领域的贡献B.农业科技领域的贡献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D.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贡献解析:袁隆平是著名的水稻专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农业科技领域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答案:B5.美国著名太空学者迪安说:“美国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在太空中面对的将不仅仅是白蓝红旗帜(俄罗斯国旗),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这条“红色巨龙”最有可能是指( )A.“东方红-1”号卫星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D.“嫦娥一号”绕月卫星解析:由题中信息“一条红色巨龙正在太空轨道中升起”等可知题干说的是中国首次遨游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

故选B项。

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4年,毛泽东主席询问苏共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能否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

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搞核武器是很费电的,就是把中国的所有电力都投入进去也不一定够用。

我们苏联有核武器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搞它。

”材料二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原因。

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原因:苏联不肯援助我国研制原子弹,我们靠自力更生、汲取国际成果研制成功。

说明: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无论环境怎么恶劣,我们亦能完成别人能完成的事情。

[基础巩固]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答案:A2.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人曾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西方记者称中国“有弹无枪”。

打破这一预言的是中国( )A.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解析:导弹的发射必须由火箭运载才能完成。

中国的近程导弹和中程导弹都是在1969年之前完成的,这就打破了美国“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的预言。

答案:A3.“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有力冲击了美苏的核垄断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解析:从题干中的“炸弹”和“核国家”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结合“两弹一星”的影响,可知A、B、C三项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两极格局没有因此而改变,故D项不正确。

答案:D4.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当时中国正值(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

正值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答案:C5.“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

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

”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B.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流下辛勤的汗水C.中国每秒运算上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D.21世纪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备受鼓舞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银河”“神机妙算”。

1983年,我国第一台命名为“银河”的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正式通过国家技术鉴定,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答案:C6.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 )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解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要推向世界,其推广应用,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所以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

答案:C7.法国航天问题专家、《中国太空人》一书作者菲利普·古尔说:“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欧洲和日本前面。

”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是( )A.“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B.“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被顺利送入太空轨道D.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解析:解答本题需抓住材料中的“航天技术”“21世纪”等关键信息。

A项发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C项发生于1970年,D项发生于1964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B8.“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首次进行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下列关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发展的重点B.是国家“863”计划实施后取得的成就C.是借助于苏联的援助研制成功的D.火箭发射及太空行走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太空时代解析:载人航天工程是1992年中国政府做出的战略决策,因此A项说法错误。

“863”计划是在1986年3月提出的,因此B项错误。

中国航天工程是自主研制,所以C项错误。

答案:D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一些显著成就。

小明整理了一部分原因和成就用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20世纪60年代,成功研制原子弹,打破美苏在核武器上的垄断B.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无私奉献,与社会环境无关C.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D.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无私奉献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故选B项。

答案:B[能力提升]10.“‘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

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解析:开发“两弹一星”是为了增强国防力量、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客观上所起的作用。

故选A项。

答案:A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核试验情况统计表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材料三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核试验的特点。

(2)材料二认为中国“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材料三却告诉我们此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两者相互矛盾吗?请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并就其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谈谈具体做法。

解析:第(1)问,回答问题要抓住首次试验年份和试验次数两个信息点去思考。

第(2)问,1957年至1976年大体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既要从国内外因素分析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也要从国内因素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创造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第(3)问,可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归纳。

答案:(1)起步时间晚,试验总次数少。

(2)不矛盾。

由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动乱,我国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遇。

但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卓绝努力,独立自主地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

(3)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是否稳定、国际环境、国家政策支持、教育水平、时代需要。

做法: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