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节选 课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55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
道:宗旨,原则。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使……显明;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美好、圣明。 亲:也做“新”,使……去旧更新。 至:最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美好的品德,在于使人弃 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亲民”
程颐:“亲,当作新。”
朱熹:“新者,革其旧 之谓也。言既自明字 ‘明德’,又当推以 及人,使之亦有以去 其旧染之污也。”
知止: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至善”。 定:目标、志向。 静:(内心)平静 安:坦然自安 虑:思虑(周详) 得:收获。 本末:本,木之根;末,木之梢。比喻事物的根 本和枝末。 近:接近
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 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平静;内心平静,遇事 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思虑周详;思虑周 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万物 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物皆有开始和结束。知道什 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道了。
文本探究:
2、怎样才能达到“至善”呢?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最 高



目 标


志 向
静 心

安 处
思想上

思Baidu Nhomakorabea虑


收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 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 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节选
大学校训中的《大学》格言
河南大学 A东dd 南you大r titl学e A厦dd y门ou大r titl学e 香港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明德格物 明德任责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常见 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 思想的现代意义。 3、理解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 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 系。
走近作者 儒家宗圣——曾子
曾子(前505-前436), 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 邑南)人,名参,字子舆。是 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 孙。父亲曾点(曾晳),母亲 上官氏。十六岁拜孔子为师, 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 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 家思想。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 授给孟子。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 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家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 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 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 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 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思 想道德营养。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 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 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 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 大圣人。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 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2.博学
“民之俊秀,皆入大学” (朱熹)
《大学》的《影大响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
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 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 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 纲领。它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 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 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 生发展的宏观图示。全篇将道德修养和 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讲人生哲学和政 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 全面体现。
释题
1、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 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 “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 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而是讲治国安 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 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 学问。)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道理。
治:治理 齐其家:齐,整治;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和家庭。 修其身:修,修养;修养自身的品性。 正:使……端正 诚:使……真诚 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于天下的人,就
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 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 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 获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 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 物的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 意就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 内心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 庭就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 得治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
怎样才能达到“至善”呢?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亲民是在明晓 自身本性的善
德之后,帮助
自己及他人去
除污染心灵的
东西,使他们
同样能够达到
与自己同样心 灵纯洁的境界。
文本探究
•1、 “大学之道”是什么?
朱熹
大学之道
明德 美好的德行
根本原则
亲民 使天下人去旧更新
根本任务
至善 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最终的目的
大学之道
止于至善
共同
明明德
自己
在亲民
他人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 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背景回放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 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自唐代 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 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 “《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大学》从 《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 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 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 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 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