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与控制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
自制力就相当于是自我,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本能,欲望,很多违背社会现实道德,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在现实中根据超我的要求,抑制本我的不合理欲望,协调;“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

文章:《你有多想做,自制力就有多强》




在学习时无法专心,在工作时总想偷懒,像这种缺乏自制能力的事恐怕是当今社会中很多人面临的苦恼。然而近日,多伦多大学的副教授迈克尔·因兹利奇(Michael Inzlicht)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自制能力并不是一种有限资源。研究结果前天发表在《认知科学趋势》上。
自制能力是一种使人能够控制情感和想法、适时地改变行为的心理过程。传统的心理学观点用资源模型(Resource Model)来解释自制力,认为这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克制某些行为消耗着这种有限的资源,一旦自制力耗尽,人们便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观点在心理学和人类神经学的很多分支研究中应用广泛,因为在以往的实验结论中,有限的资源限制了自制力,例如人体的能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会加快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然而,“领域内的很多人都对这种资源模型有所疑惑。” 因兹利奇说。以往的实验并未直接观察到“自制力资源”的减少过程,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提高自控动机、改变对自身活力状况的感知甚至相信“自制力是无限的”就能缓解自制力减弱的情况。最后,从演化角度分析,资源模型似乎也于理不合。

因兹利奇认为,人们在感到疲劳时之所以很难维持自制力,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是因为他们不想控制:至少在某些情况下,与“得做”的事情相比,人们更愿意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因兹利奇告诉果壳网:“总的来讲,‘得做’的事大多是来自于外部要求的,例如为了取悦配偶才去注意健康饮食;而‘想做’的事大多出于个人兴趣,例如因为健康食品好吃就去吃。”
因兹利奇整合了多项相关研究和理论,提出了新的自制力模型——过程模型(Process Model)。这个模型包含基层(Ultimate)、中层(Intermediate)和近层(Proximate)三个层次。因兹利奇向果壳网介绍:“这三个层次着眼于不同方面,但同等重要。基层从演化适应度方面解释了为什么人的动力会随时间变化;

中层阐述这种演化而来的功能如何转变为争取劳逸平衡的具体感受;而近层则解释了疲劳是如何影响认知和情绪的。”




过程模式的示意图。天平两侧从上至下分别三个层次:基层(探索/开发);中层(休闲/工作);近层(想做/得做)。

过程模型中的基层包含了人们对开发(Exploitation)和探索 (Exploration)两方面的权衡。这其中开发是指针对现有资源的价值进行开发,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新环境、新机会进行探索——这就好比动物要选择是继续在原地捕猎猎物,还是到其他区域另行调查。到中层,对开发和探索的抉择转变为对有奖励的劳动(Labour)和有受益的休闲(Leisure)的权衡。尽管人们在工作时能获取不同的奖励,比如说金钱、课程学分等等,但随着疲劳的积累,人们所期待的奖励也会越多——当奖励无法满足期待时,人们便会倾向更安逸的休闲。表现到近层,这种权衡便进一步转变为“得做”和“想做”间的取舍。“得做”的目标往往是出于职责或是要求,而“想做”的目标则是出于个人的喜好。
待完成的任务从“不得不做”向“想要做”转变的动态过程。这种转变包括动机、注意力以及情绪三个方面的变化。
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员工休假便是一个例子:“理论上,适当休闲能增加工作动力,所以休息和放假其实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 因兹利奇说:“但这种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他补充,自制力的工作机制还需要深入研究,针对精神疲劳对情绪和认知影响的基础研究亟待开展。


《自制力也是一种力量》
肢体的力量可以控制我们的动作,知识的力量可以充实我们的大脑,沟通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分享和理解。但是,什么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表现?
帮助成功的力量
要不要吃掉它?




这是一个经典的实验。斯坦福大学的Walter Mischel教授自己也不曾想到,他43年前(1966年)在幼儿园做的实验,竟然可以预测十几年后(1981年)这些孩子们各个方面的表现。从1966年开始的几年里,Walter Mischel先后把六百多名幼儿园小朋友带到斯坦福大学附属托儿所的行为观察室,让小孩子从巧克力、饼干、棉花软糖等等食品中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但是不能吃,必须眼巴巴地看着,等着实验员回来。如果他能做到,就再奖励一块。如果做不到,就没有奖励。大多数小孩子都没能忍住,有的立刻吃掉了,有的还没等实验员离开半分钟就吃掉了,有的四下张望之后偷偷吃了一点点……只有30%的孩子一直坚持了15分钟,直到实验员回来。也许这是他们过得最漫长的十五分钟,他们有的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有的背过身

去不看吃的,有的扣东西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是他们最终得到的不光是加倍的好吃的,而且是之后人生各方面的优秀表现。1981年,已经是高中生的他们比那些没有能等到实验员回来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加优秀,做事更有计划性,和同学间的相处也更加融洽。
这些自制力强的孩子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绝不是偶然。他们小时候能够为了更多的糖果而忍受暂时的等待,长大了自然更容易坚持自己的计划,可能为了更好的成绩而忍受枯燥地重复记忆,也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别人面前表现得体。
有限的力量




游泳会耗去的不仅仅是体力,还有耐力。
有人说:“我的忍耐是有限的!”没错,自制力就像肌肉的力量一样是有上限的。总有听到有朋友抱怨“游泳减肥,越减越肥”。因为他们可以坚持经常去游泳,也能坚持游一定的距离,但是却无法控制游泳后的饮食——反而比平时饭量更大了。这完全是因为游泳时体力消耗太大吗?不完全是。因为在一些不需要什么体力的任务上,人们的自制力也可能被消耗。让一些人在看电影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看喜剧忍着不笑,看悲剧忍着不哭,然后再让他们握握力器,发现他们的耐力比那些不用忍着情绪看电影的人要差。所以就像肌肉一样,自制力用得太多,人们也会疲劳,所以要集中自制力放在最要紧的事情上。
你是愿意为了健康而克制饮食呢?还是愿意为了解决难题而坚持不懈?不要以为它们是不矛盾的,有时它们的确会互相影响。在进入实验室做一道难到以至于没有答案的难题前,实验员好心地给被试一些好吃的巧克力、曲奇,以及一些不好吃的健康小萝卜 (radish)。那些为了健康而选择小萝卜的被试不到十分钟就放弃了难题,而另一些没有抑制自己胃口的被试则坚持了将近二十分钟才放弃。
运用“自制力有限原理”,达特茅斯学院的J.A. Richeson和普林斯顿大学的J. N. Shelton发现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意志力的,尤其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他们发现让白人和黑人讨论一会儿种族问题,然后再让他们做一个经典的自制力测试。在这个测试中让被试念本身颜色和意义不同的颜色词。比如念红色的“黄”字。这些被试在测试总的表现远远低于没有参加讨论的人。
看了上面实验,你下次在面对考验之前应该会给自己的自制力放松一下,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控制的问题太多,就会难以控制。你可能也有在重要的场合出丑的经验:一面很紧张地控制自己的仪态,一面又控制着自己的语言,生怕出点什么叉子,这个时候就反而有可能犯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都说恋

爱中的人智商为零,可能就是因为有太多方面需要担心,自制力一下子不够了。很多人也有这种体验:躺着的时候思维最活跃,那是因为全身都放松下来了,可以集中精力去思考。
需要锻炼的力量
可是自制力那么有用,怎么才能增强自制力呢?幸好它和肌肉的力量一样都是可以锻炼的,但是它不需要向肌肉一样必须定向锻炼。就是说有自制力的人在各个方面都会更有自制力。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克服巨大的困难去跑马拉松,那么他也可能克服同样大的困难去背字典,只要这两件事情对于他来说有同等的难度。在实验室里,心理学家采用了更方便的办法,让被试坚持使用不利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些人在其他方面的自制力也得到了提高。
运动中可能出现肌肉拉伤,长时间的隐忍或者突然的克制也同样可以造成心理上的问题。运动要适度,忍耐也需要释放。 一定的锻炼可以让人更健康,但是不可能不生病,生病了就需要休息、看医生。心理问题也一样。
力量的来源




Walter Mischel

弗洛伊德认为有一种自我控制的能量,但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念在后来的一段时间不被心理学主流所接受但是从上面的那些实验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自制力和肌肉的力量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心。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Gailliot等教授就发现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自制力上就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自我控制的行为会导致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在完成第二个任务前喝了含葡萄糖的柠檬汁的被试比喝了不含葡萄糖的柠檬汁的被试表现得更好。
自制力是一种力量,但它不能帮我们搬开绊脚石;自制力能帮我们记住知识,却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思考;自制力让我们的对他人表现更加得体,却不能阻止他人对自己的冒犯。那么自制力的力量究竟在哪里呢?就像Walter Mischel所说,自制力不能操控世界,但却可以改变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


概述
自制力对于增进生理和心理健康,也有重大作用,不能进行情绪控制和行为控制的人,是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的。为了提高自制力,可采用以下六种方法。
转移注意
就是在受到不好的刺激时,可以先想点或干点别的。如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劝人在吵架将要发生时,必须把舌头在嘴里转上10个圈。
心理暗示
如林则徐用“制怒”条幅自控,苏轼以“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词句自勉,以使自己在遇到不良刺激时,保持良好的心境。
回避刺激
当遇到可能使自己失去自制力的刺激时,应竭力回避。如隔壁有人骂我,我不侧耳去

听,而是外出散步。这样就避免发怒造成冲突。
合理发泄

有人在情绪波动时,利用听音乐和绘画来宣泄其情绪。
积极补偿
即利用愤怒激情产生的强大动力,找一件你喜欢的工作埋头猛干,或拼命读书,或伏案疾书,使消极情绪得到积极地运用。
反其道而行

就是要首先干那些不愿干的事,也就是故意与自己过不去。
自制力是一种意志力,是自尊、自爱、自重的表现,它能使我们选择行为的最佳方案,顺利通过一个个岔路口,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①置身具体情境。按苏联心理学家K.H.柯尔尼洛夫的说法:要刚毅,就要鼓足勇气去猎取猛兽、渡激流,头晕就上高山训练;或者如符.依.谢利凡诺夫所说:应沉着地忍受种痘或刺伤,取出木刺:一个黑夜里在离住宅很远的原野或森林里毫不恐怯:......当生病、烧伤、负伤的时候勇敢地忍受痛苦......当狂风暴雨的时候,在森林里或在船上不惊惶失措......遇到狼或其他的野兽时不会束手无策;用自己的生命去抢救溺水者而好不恐怯;遇到火灾时毫不惊慌等等。这是一种古老的但很有效用的训练方法。如果你胆小,就多到使你恐怖的地方去经受考验。
②在想象中置身具体环境(即模拟训练)。当你在某项活动中失败后,你可以在想象中重现过去活动中的具体环节,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设想开始的新的活动,在想象中纠正过去的错误,排除一切可能出现的不测的情况和困难,以求获得成功,并且让成功的体验支配你。或者你即将从事另一次重要活动时,也可在想象中模拟这项活动的全部过程,并让成功的体验保持下去。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在想象中获得一整套活动的模式,更可以增强必胜的信心。
2.失去自我控制或自制力减弱都往往发生在紧张的生理心理状态中。因此通过松弛训练,学习消除紧张,可以提高自控水平。紧张状态伴随着肌肉紧张、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过程,松弛训练可产生有意识地控制这些过程的作用,获得生理反馈信息,从而控制和调节自身的整个心理状态。松弛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呼吸训练。在发怒、激动、恐慌时,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呼吸的急促,甚至觉察不到呼吸困难,由于这样,反而更增加了紧张。如有些人紧张时声音颤抖,音色嘶哑,就因为支气管壁的平滑肌痉挛,这样一来,会更使他们不安起来,以至更使他们失去控制。因此,在从事预计会引起紧张的活动之前,做一做呼吸松弛训练,使自己的呼吸保持一种平静,舒缓的节奏,方法有:a.站立或静坐,使全身放松,进行深呼吸;b.一边缓步行走,一边深呼吸;等等。
②肌肉放

松训练。通过肌肉放松训练可消除疲劳,克服紧张,甚至可治疗某些病症。经常进行或临场进行放松训练,可以使我们学会自我控制,变得坦然、从容。
③气功入静。排除一切杂念,使内心保持绝对安静。方法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丹田穴(肚脐下三寸处)。临场进行这种训练,或紧张后进行,都有显著效用。
此外,一个人的意念(念头、信念、自我监督、有意识的语词等)可以控制调节一个人心理状态。自制力,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意念控制上。意念控制的作用就表现在促进自己积极行动。这方面的训练有二种方法。

①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的作用在于使自己获得信心,进而提高自制力。但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却正好相反。自我暗示最好在似睡非睡的状态进行。在你从事紧张活动之前,使自己进入安静舒适、昏昏欲睡的松弛状态,然后反复默念一些建立信心,给人力量的话,是不会没有作用的。

②自我激励。无论干什么,全靠自觉。自觉往往指的是自己获得一种动力去积极行动。怎样才能获得一种动力去积极行动呢?着就要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激励即给自己提出任务、自己奖励即自己给自己提出任务、自己给自己奖惩、自己命令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司令员、指挥员。自我激励的方式有:

a、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安排好必须做好与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然后给自己作出奖惩规定。
b、 写出座右铭,时时勉励自己。
c、 常写日记,在日记中进行自我监督。
d、 口头命令。每遇困境、或身临危急之时,要学会自己指挥自己。通过口头命令,可以组织自身的心理活动,获得精神力量。
不妨训练一下,定会有益。
努力培养自制力
在军事有这么一句常用的话:迂回包抄。说的是不正面进攻,而是从侧面进攻,以期达到目的。在人生的旅途中,为了实现目标,也许你必须干一些自己不想干的事,放弃一些自己深深迷恋的事,这样就感到了一定的约束。但是,为了生活,为了目标,我们不能试图摆脱一切约束,而是应该在约束的引导下,一步步沿着既定的目标,稳妥地前进。


★ps:关于控制欲,每个人都有,我们总想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打着爱的名义去控制别人去做她不想做的事。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用到换位思考。




分享一篇关于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困惑后解答的文章。
如下:
心理换位就是要克服“自我中心”。不要以为别人看到的东西与自己看到的一样,不要以为自己都是对的。家长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的同龄人,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认识和处理问题。

把握心理换位的策略

,关键是了解孩子,增进与孩子的接触,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谈理想,谈学习,谈生活,谈家常,谈他们关心的问题。
心理换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角色扮演法。

角色固定是心理换位的最大障碍,角色扮演法就是您在心理上扮演孩子的角色,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认识问题,体验原来体验不到的孩子的某种切身感受。
2、双向对话法。
这种方法与上一种方法相似,只是您在心理上扮演孩子和家长两个角色,进行双向对话。一旦您进入双向对话的思路,就会发现问题有了另一个角度的新认识,处理起来也就比较顺手。
3、迁移感受法。
您可以把自身生活经历中的某些感受,如:开会迟到时的难堪,工作没有做好时的心情迁移到家庭教育的类似情境中。
4、回忆往事法。
家庭教育的许多麻烦都源于成人的“以已度人”,忘了孩子到底还是孩子。只有经常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世界,才能有真正的理解,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家庭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