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8加几》优质教案【新版】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加几(通用10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加几(通用10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加几》(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加几》,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加几》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1、教师创设情境:体育课可好玩了,瞧,同学们都在跑步呢。
观察主题图,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1、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十5。
师:8十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2、小组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师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一三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问: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4、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十5=一三,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十4、7十6、6十5的结果吗?学生汇报。
(教师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加几说课稿-
《 8 加几》讲课稿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 2 的内容。
下边我将从“教材剖析”、“教法、学法设计”、“教课过程” 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讲课。
一、教材剖析8 加几以及相应的几加8 的进位加法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个信息窗的内容。
本单元的知识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余数学知识一定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据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这一部分知识学的利害,将直接影响此后学习 20 之内退位减法的学习,会对此后学习的口算和笔算产生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会 9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基础长进行学习的,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接触了“凑十法”这类口算方法,学习 8 加几相对来学较为简单,要点是指引学生将方法进行迁徙类推,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算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本信息窗表现的是领饮料的情境,指引学生依据信息提出问题,借助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饮料?”和“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引出“ 8 加几”以及相应的“几加8”的口算方法的研究,借助小棒摆一摆,研究算法多样化,但要突出进一步优化“凑十法”。
教课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必定的自主研究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在心智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好奇、喜爱着手操作,简单被直观形象、生动开朗的东西所吸引的特征。
在知识贮备上,已经掌握10 之内的加减法以及在学习“9 加几”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凑十法”。
依据上述剖析,联合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课目的、要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术:联合详细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 8 加几及相应的几加 8 的进位加法。
指引学生经历将旧知迁徙类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经历研究、归纳、推理进位加法的过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认识同一问题能够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
3.感情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育主动参加、交流和聆听的意识和习惯。
一年级数学8加几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8加几教案5篇一年级数学8加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比较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教学过程设计(一) 学习新课1.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真干净。
我很想知道我们班与别的`班级相比较,卫生成绩处于第几名? 生:第二名。
生:第一名。
……2.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全校卫生评比表。
(出示表格)生:我们班最多16面。
师:用统计表很容易看出各班的卫生成绩。
3. 师:那你还可以知道其他班得红旗情况吗?(表格下面被树遮住) 生:二(2)班比我们班少3面,生:二(1)班比我们班少5面,生:二(4)班比我们班少1面,……4. 师:知道他们班红旗比我们班少,可以算出他们有多少面吗?(补上问题)学生计算。
师:为什么这样算?同桌讨论一下。
甲生:我是这样想的:二(2)班比我们班少3面,就是.我们班多,我们班的面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二(2)班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二(2)班多的3面,从16面中去掉比二(2)班多的3面,剩下的就是和二(2)班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二(2)班面数。
列式:16-3=13(面). 乙生:我是这样想的:假设我们班和二(2)班同样多都是16面,再去掉我们班比二(2)班多的3面,也就是二(2)班面数。
列式:16-3=13(面).学出示课件。
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思路.5归纳.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你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可以把较大数分成两部分,去掉比较小数多的部分求出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也可以把较小数假设和较大数同样多,再去掉比较大数少的部分就是较小数.因此,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二、巩固练习.师:比15少8的数是多少?怎样计算?生:15-8=7,比15少8的数是7.师:比30少6的数是多少?怎样计算?生:30-6=24,比30少6的数是24.(三)巩固反馈1.拍手游戏.(1)老师拍6下,同学们比老师少拍2下,同学们拍几下?(2)同桌同学仿照上面的做法,进行拍手游戏.2.出示书23页,做一做。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几》教学设计
8加几数一数一组领8瓶果汁,一组领6瓶矿泉水,二组领7瓶果汁。
二组领8瓶矿泉水。
两组一共领多少瓶果汁? 两组一共领多少瓶矿泉水?凑十法 7+8=15 8+6=14 6+8=14凑整法学习过程学生展示讲解用凑整法口算的过程,适时板书10+7=17,17-2=15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梳理:把8看成10,10+7=17,多算了2个,所以17-2=15。
1、分析比较,算法优化谈话:刚才的3种算法,你们喜欢哪种?为什么?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老师也喜欢凑十法,因为凑十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今后我们学习进位加法会经常用到它。
追问:刚才我们算了8+7=15,那么7+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预设:因为8+7=15,所以7+8=15,调换了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小结:在加法里,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2、解决第二个问题(1)谈话: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你能自己解决:“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这个问题吗?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展示学生列式及算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预设:①6可以分成2和4,8加2凑成10,10加4等于14。
②10+6=16,16-2=14(3)总结提升,揭示课题。
谈话:仔细观察,咱们今天学习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预设:都是“8加几”的算式。
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8加几的进位加法”。
板书:8加几(进位)四、巩固拓展,运用算法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8加几的算法,现在来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1.2.3.。
第七单元《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七单元《8加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8加1、8加2、8加3、8加4、8加5、8加6、8加7、8加8、8加9的计算方法。
2. 8加几的计算练习。
三、教学重点1. 8加几的计算方法。
2. 8加几的计算练习。
四、教学难点1. 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2. 8加几的计算练习的准确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8加几的计算方法。
2. 演示法:演示8加几的计算过程。
3. 练习法:进行8加几的计算练习。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计算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教学课件展示8加几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2. 讲解计算方法讲解8加1、8加2、8加3、8加4、8加5、8加6、8加7、8加8、8加9的计算方法,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演示计算过程利用教学课件演示8加几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计算。
4. 练习计算让学生进行8加几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8加几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布置8加几的计算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8加几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8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第七单元《8加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或者使用教学课件,展示与8加几相关的实际生活例子,如“你有8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你几个苹果,你现在有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8加几的进位加法教案.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 8 加几的位加法内容:第 98―― 99教学目:1、借助情境,一步巩固 20 以内位加法的算方法,并能正确算。
2、主探索 8 加几和相的几加 8 的位加法算方法的程。
教学重点:探究 8 加几的算方法教学准:教准:幻灯片、学具小棒学生准:学具小棒教学程:一、入。
同学盼望已久的运会今天就要行了。
看,操的那一角,好多同学已开始忙起来了。
你了哪些数学信息?真害,大家竟然了么多的信息,你能根据些信息提出数学?(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两个一共要多少瓶果汁?两个一共要多少瓶泉水?⋯⋯)同学提的可真多!我先来解决其中的两个。
二、 1、探究“ 8 加几”的算法。
先来解决第一个:两个一共要多少瓶果汁?8+7 等于几?真想一想,可以在本上算一算,也可以用学具一。
同学肯定想出了很多法,能把你的法在小里一?哪个小来一下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一出算法老一板:(1)数小棒: 8+7=15(2) 8+ 7 =15(3) 8+ 7 =15∧∧2 5531010:同学真能干,想出了么多的法解决,你得哪一种法最?:在第二种算法中,把7 分成 2 和 5,再 8 和 2 凑成 10;在第三种算法中,把 8 分成 5 和 3,再让 7 和 3 凑成 10,这两种算法都叫做——“凑十法”。
2、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师:要解决“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矿泉水?”要先知道什么?学生根据有关条件列出算式,进行口算。
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自主练习第1 题:看图计算,通过形象的 10 个装一盒的图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第 2 题:看图形式计算。
练习时,让学生先圈出10 个,再计算。
第3 题:用“湊十法”计算,通过每组两个式子的对比,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 小小运动会:《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小小运动会:《8加几》年级:一年级上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8加几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通过小小运动会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运动技能。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1. 8加几的计算方法2. 小小运动会的组织与实施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计算器、计数棒、算术题卡2. 运动器材:接力棒、跳绳、足球、篮球3. 活动场地:学校操场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出示算术题卡,让学生回顾8加几的计算方法。
二、小小运动会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
2. 每组进行接力比赛,每个队员需要完成一次8加几的计算,计算正确后才能继续接力。
3. 每组完成接力比赛后,教师公布比赛结果,并给予奖励。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小运动会的过程,总结8加几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8加几的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的数学游戏,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在小小运动会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8加几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小小运动会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的数学游戏,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以上是一份针对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材的《小小运动会:《8加几》》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小运动会的组织与实施小小运动会的组织与实施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巩固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运动技能。
七小小运动会-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七小小运动会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小小运动会8加几》的教学内容,这是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材中的一章节。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8加几的含义,并能够熟练地计算8加几。
教学重点则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挂图、小卡片、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幅小小运动会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看,这幅图中有几名运动员?”学生回答:“有8名运动员。
”我接着问:“如果再加上几名运动员,你们能算出来吗?”学生回答:“能!”2. 讲解8加几的含义:我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8加几的含义,即在8的基础上加上几。
3. 示例讲解:我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如何计算8加几。
例如,8加2,我可以拿出8根小棒,然后再加2根小棒,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结果。
4. 练习:我给学生发放小卡片,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际问题解决: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小队有8个同学,又加入了几个同学,这个小队现在有多少个同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板书,列出8加几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计算8加3;2. 计算8加5;3. 一个小队有8个同学,又加入了3个同学,这个小队现在有多少个同学?答案:1. 11;2. 13;3. 1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同时,我还将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例如9加几、10加几等。
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手段。
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展示小小运动会的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教学设计
《8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第七单元信息窗2第98——100页,8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材分析】《8加几》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
教材以运动会场的一角,学生领饮料为契机,引导学生发现信息,并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进而引出对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探究。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基本的方法已经理解、掌握,是20以内的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后运算知识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谈话导入,引入信息。
通过让学生观察运动场一角的同学们领饮料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
预设:一组要8瓶果汁,二组要7瓶;一组要6瓶矿泉水,二组要7瓶。
2.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
学生可能提出:(1)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2)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选择信息,解决问题(1)。
(1)指生说说要求“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需要用到的信息,并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2)说说不同的列式。
并说说这样列式的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7=7+8=)学生可能出现:A.8+7=?或7+8=?B.8+7=15或7+8=15这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再生成算法。
(3)让学生先独自想一想,再利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8+7=?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
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根据领饮料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学生从生活情境中进行观察、思考,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
七小小运动会:《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七小小运动会:《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教师,我以我的口吻来描述我在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堂,当天我们学习的是《8加几》。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当天的学习内容是第40页至41页,主要是通过小小运动会的主题,让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熟练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小小运动会的道具,如跳绳、球类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小运动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如果小明有8个跳绳,小红给了小明3个跳绳,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跳绳?”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我讲解8加3的计算方法。
3. 练习:我给出几组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4. 游戏:我组织学生进行小小运动会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8加几”的算式,并在旁边标注“+几”和“=多少”,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8 + 3 =8 + 4 =8 + 5 =8 + 6 =8 + 7 =2. 答案:8 + 3 = 118 + 4 = 128 + 5 = 138 + 6 = 148 + 7 =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但在熟练运用上还需要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9加几、10加几的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小运动会的情景,这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进行设计的。
我发现,通过运动会这样的生活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8加几》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8加几》优秀教案第一篇:小学数学《8加几》优秀教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P9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理解8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思路:本节课,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设计教路为:基本训练搭桥铺路——创设情境造成悬念——动像启发探究规律——乐中提高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搭桥铺路1、口算:3可以分成2和(),5可以分成2和(),7可以分成2和(),8可以分成2和(),9可以分成2和()2、听算:(开火车)8+()=108+2+1=8+2+3=8+2+5=9+2=9+8=(最后两道题要求说出思考过程)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教师:今天,老师讲一个“猴子摘桃子”的故事。
从前,在花果山上住着一只聪明的猴子。
有一次,白天它摘了8个桃子,晚上又摘了7个桃子。
这个猴子很快就算出了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同学们,你们比猴子还要聪明,谁知道猴子是用我们学的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吗?(凑十法)复习“凑十法”的步骤:一想,二分,三加。
三、动像启发,探究规律新课的教学按分层渐进的方法进行。
第一层次:教学例一“8+3”(1)分步出示牙刷盒及牙刷这一例的教学,教师主要进行动像演示,辅以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时,先出示牙刷盒里放着8只牙刷,再出示牙刷盒外面的3支。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牙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教师板书:8+3=,再问:8加3应该怎样算?(2)通过加法算式讲解“凑十”的过程。
教师:8加3的算法也和9加几一样,用“凑十法”计算,谁知道第一步想什么?(8加几凑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3分成2和几)第三步想什么?(8加2得10,10再加1得11)。
第二层次:教学“8+7”这一例让学生再通过动像图感知“凑十”的过程,并在感知后训练学生的口述技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8加几-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8加几-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8加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8加几的计算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8加1到8加9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8加1到8加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8加几计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教学PPT、计数器。
2. 学具:计算器、计数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8加几做好铺垫。
2. 新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
3. 练习:设计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8加几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应用:设计贴近生活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8加几-青岛版2. 8加1到8加9的计算方法3. 8加几的应用题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8加几的计算方法。
2. 提高练习:完成提高练习题,提高8加几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拓展练习:完成拓展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了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重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8加几-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七单元 8加几-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中“8加几”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8加几”的计算方法,完成简单的加法计算。
3.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学中“8加几”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们如何能够完全理解“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8加几”运算。
2. 教学步骤(1)热身(5分钟)教师首先进行课前热身,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两个数,询问学生这两个数加起来等于多少,为学生们打好数学思维的基础。
(2)新课讲解与演示(20分钟)教师简单讲解“8加几”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教材第七单元的内容,进行演示,同时让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算一些简单的题目,以加强学生们的口算能力。
(3)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出一些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们熟悉“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练习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4)小结(1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并进行思考和回顾。
(5)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本节课的作业,让学生们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在课堂上进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2.示范法:通过演示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3.练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练习,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练习和巩固。
4.讨论法: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2. 教学手段1.PowerPoint:在课堂上使用PPT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观看生动而富有互动性的图片和视频。
2.黑板和白板:在课堂上使用黑板和白板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3.练习题册:在课后让学生们练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出一些小测验和小测试,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练习与测试。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几》说课稿
青岛版一年级《8加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一年级组老师执教的课题是《8加几》,下面根据张会老师执教的内容,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与地位《8加几》的进位加法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个信息窗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十几加减几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有信息窗一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作支撑,学生已经接触了“凑十法”,并在学习初期学生就已经经历了利用小棒动手操作来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根据学情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设计并确定以下三维目标: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8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8加几”算法的多样化,并通过比较学会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对学情的理解,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分别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会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加法.教学难点:理解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少讲多练,采用师友合作和汇报交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质疑、探究、拓展等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并且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基本计算能力二者的结合学习,我们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以疑激趣,以趣助学,使学生乐学并易学。
1.复习铺垫(5分钟)课前通过9加几的口算题,巩固凑十法的计算过程。
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将9加几的计算方法应用到8加几的学习上。
2.探究新知(15分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资源,让学生观察图中志愿者领饮料的情景图,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以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果汁”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师友合作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培养一年级学生会说敢说大声说的能力。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几》备课教案
8加几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加几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计算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生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矿泉水瓶、小棒、情境图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口算卡)9+4 6+9 3+9 2+9 9+7 5+9 9+8 7+9指生口算,并说出9+4 5+9是怎样算的?2.听算练习10+2 10+7 10+6 10+5 8+2+3 8+2+9 8+2+4师:这些算式好算吗?为什么?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师谈话:昨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小小运动会》,同学们有的参加了赛跑、有的参加了投沙包、有的参加了跳绳等许多项目。
运动会上,运动员们汗流浃背奋力拼搏;各班的啦啦队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每个同学都口干舌燥。
我们的校领导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就做了一个决定,是什么决定呢?请看运动场的一角发生了什么事?(出示主题图----领饮料)1.引导学生看图,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一组要8瓶饮料一组要6瓶矿泉水二组要7瓶饮料二组要8瓶矿泉水2.根据这些信息你想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生1: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生2: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师:同学们真棒,想解决这么多问题,由于时间有限,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这个问题,其余的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3.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你认为选择哪些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4.请把题完整读一遍,谁会列式解答?生: 8+7 7+85.为什么列8+7或7+8?6.你会计算吗?请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7.汇报交流生1:接着数一数(指生上黑板演示)生2:凑十法生3: 8+7=15 10+7=17 17-2=15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算?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算得又对又快就可以。
《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8加几教案适用年级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8加几的加法口算方法;2.能够正确写出8加几的算式;3.能够熟练进行8加几的口算计算。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写出8加几的算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进行8加几的口算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案。
教学过程导入1.通过前面的学习,让学生回忆起1加多少、2加多少、3加多少、4加多少和5加多少的口算,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口算算起来有什么规律?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算8加多少呢?讲授1.让学生自己算一算8加1、8加2、8加3……等等总共加到了多少。
然后教师宣读正确答案,引导学生发现8加几的答案一定是大于8的,这是因为加数是从1开始一直加大的,所以答案也是逐渐变大的。
2.引导学生思考:8加几比8多多少呢?因为我们要用加法来算这个问题,所以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口算技巧。
3.教师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口诀“8加1,得9;8加2,得10;8加3,得11;8加4,得12;8加5,得13……”来进行口算。
4.引导学生找到这个口诀的规律,从而让学生能够自己计算出8加几的结果。
5.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加深对8加几的理解和掌握。
检查1.教师提问学生:8加几等于多少?2.教师出题,让学生口算8加几,再写出算式和答案。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着重强调8加几的口算技巧和计算方法。
2.让学生们回顾并思考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加强对8加几的掌握。
课堂延伸1.让学生制作小贴纸:把8和几分别写在一个小贴纸上,再连起来贴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想起8加几的口算技巧。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将课本P3-P4上的口算题和画图题完成,并把错题讲解到班级上。
参考文献1.青岛市实验小学数学组. 一年级上册数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9.。
信息窗二(8加几)-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二(8加几)-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学上的算术符号“+”和“=”的含义。
2.能够利用加法运算法则,简单解决两个一位数的加法问题。
3.能够利用实物和图示,观察数量的变化,理解简单数学问题。
4.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法问题。
5.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算术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学上的算术符号“+”和“=”的含义。
2.利用加法运算法则,简单解决两个一位数的加法问题。
三、教学难点1.利用实物和图示,观察数量的变化,理解简单数学问题。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加法问题。
四、教学方法1.归纳法2.演示法3.讨论法4.情景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 自学环节1.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加”和“等于”的内容,并注意连读的读音。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物和图示,理解数量的变化。
3.引导学生思考“加”的概念和意义,并自行举例说明。
2. 提高环节1.分小组讨论,有两个学生模拟进行一位数加法运算,其他学生评估结果。
2.给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实践中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实践环节1.分小组出示生活中的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操作加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老师提供丰富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数量的变化,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态度和操作水平的变化,了解教学成果。
2.通过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不足,提高学术成绩。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几》微课程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自主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知道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通过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了加法的计算方法后,提出为什么要这样计算的问题。通过摆小棒的动态演示来表示算理。非常好的显示了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8加几》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
所教学段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8加几
选题意图
利用PPT讲授新课,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利用PPT讲授新课,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来源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一册
适用对象
生生质疑或师生质疑:为什么要从7根小棒里面拿2根小棒给8呢?
(因为8再加上2就是10了,就是把8凑成10。)
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
5.完成试一试中情境中另外一个问题。
解决情境中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做到有始有终。
设计亮点:
计算教学一般都是枯燥的、乏味的,而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把计算课讲得生动有趣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本节课以有趣的运动会的情境引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凑十法的算理的教学,则采用摆小棒动态演示计算过程,从而直观演示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能充分体会算法和算理的有效结合。最后对讲解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计算方法。最后还包含小练习和小作业,时间合适,结构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加几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计算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相关生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矿泉水瓶、小棒、情境图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
授课日期: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口算卡)
9+4 6+9 3+9 2+9 9+7 5+9 9+8 7+9
指生口算,并说出9+4 5+9是怎样算的?
2.听算练习
10+2 10+7 10+6 10+5 8+2+3 8+2+9 8+2+4
师:这些算式好算吗?为什么?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师谈话:昨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小小运动会》,同学们有的参加了赛跑、有的参加了投沙包、有的参加了跳绳等许多项目。
运动会上,运动员们汗流浃背奋力拼搏;各班的啦啦队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每个同学都口干舌燥。
我们的校领导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就做了一个决定,是什么决定呢?请看运动场的一角发生了什么事?(出示主题图----领饮料)
1.引导学生看图,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一组要8瓶饮料一组要6瓶矿泉水
二组要7瓶饮料二组要8瓶矿泉水
2.根据这些信息你想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生1: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生2: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
……
师:同学们真棒,想解决这么多问题,由于时间有限,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这个问题,其余的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
3.两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你认为选择哪些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4.请把题完整读一遍,谁会列式解答?
生: 8+7 7+8
5.为什么列8+7或7+8?
6.你会计算吗?请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7.汇报交流
生1:接着数一数(指生上黑板演示)
生2:凑十法
生3: 8+7=15 10+7=17 17-2=15
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算?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算得又对又快就可以。
8. 7+8= 你是怎样算的?
三、当堂练习:
1.你能利用刚才所学解决“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吗?
2.你认为选择哪些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3.请把题完整读一遍,谁会列式解答?
4.生: 8+6 6+8
5.你会计算吗?请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
6.汇报交流
四、作业:
完成自主练习1、2题。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同桌说一说。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99、100页的自主练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理清凑十法的计算思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找规律,逐步培养学生探索事物规律的能力,以及运用规律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8的进位加法,现在,我们先来比赛,好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看谁算得快。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把凑十的过程放在脑子里,直接写得数。
②集体订正。
③组织分析,比较:大家观察一下每组中的几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的得数怎样?
2.独立完成第4题。
集体订正。
3.出示第5题图。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有几只灰鸭?几只白鸭?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式?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汇报。
并回答计算时是怎样想的,突出凑十法的基本思路。
可以圈一圈。
4.自主练习第9题。
投影主题图。
给学生几秒钟的时间,看一看画面。
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的2个小朋友在说些什么?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只铅笔?”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汇报。
并回答计算时是怎样想的,突出凑十法的基本思路。
5.自主练习第10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
指生介绍物品价格。
(2)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独立解答。
然后进行交流补充,互相学习。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完成第6、7、题。
集体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