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科学总结 - 兰州交通大学

合集下载

2020年《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总目次

2020年《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总目次
吴娟丽,薛林贵,牛军波,BrownEmaneghemi,张 璐,武雯雯,王韶梅(125)
基于 citespace的乡村体育旅游研究进展分析 金 梅,罗博涵(132) 基于 RMP分析的河西走廊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马利超,佘宏靓(140) 中英两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比较与启示 马军党,王 菲(147) 基于价值指向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框架研究 杨在忠(152) 试论“十七年”体育故事片的叙事模式及其特征 闫 旭(156) 设计学视域下敦煌壁画色彩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应用 吕少华(162)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的三重逻辑 杨 平,孙娟平(13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述评 刘华荣,敬 立(144) 能者就应该多劳吗? 王 莉(152)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兰州轨道交通公示语汉英译写规范例析 金 敏(16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视角下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进展 马存勇,王永斌(167)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兰州黄河铁桥考量及价值转型探讨 刘 起(147) “功能对等”理论在警示警告用语日文译写中的应用 陈则新,刘利国(153)
第 2期
·土木工程与建筑· 隧道与地下工程荷载计算的研究现状 严松宏,李国良(1) 埋深对超浅埋软岩大断面隧道开挖变形影响研究 傅立磊(8) 低温下复合胶凝材料抗硫酸盐腐蚀性及微观机理研究 谢 超,王起才,代金鹏,李 盛,于本田(18) 重塑非饱和黄土水?热运移规律试验研究 李建东,王 旭,张延杰,蒋代军,李泽源,任军楠(24) ·交通运输工程·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基础性保障实践 李 力(32)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 基于 YOLO的铁路侵限异物检测方法 于晓英,苏宏升,姜 泽,董 昱(37)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王春雷,路小娟(43) 基于图像处理的弓网燃弧检测方法 张振琛,顾桂梅,李占斌(5”1) 考虑偏差补偿 PSO?BP模型的 SCR入口 NOx软测量 李忠鹏,姜子运(58) 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诗歌生成 孙可佳,李启南(64) 基于行为惩罚的合作演化研究 裴华艳,闫光辉,王焕民(71) ·机械与能源动力工程· 高速铁路箱梁桥?声屏障结构振动噪声初探 张晓芸,石广田,王开云,张小安(76) 涡产生器高度对换热器传热影响的仿真分析 党 伟,王良璧(85) 地铁车辆段检修设备标准化及 BIM应用初探 贾晓宏,奚育宏,石广田(94) ·测绘科学与技术· CPⅢ精密三角高程控制网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李建章,刘彦军(99) ·基础科学· 动态 Bertrand模型的分岔研究与混沌控制 刘荣荣,周 伟,王文瑞,柏恩鹏(105) 基于最大最小蚁群算法求解最小点覆盖问题 吴佩雯,陈京荣,姬璐烨(114) 基于相对距离的相依度函数及其性质 张亚文,李兴东,王善培(118) 两株嗜铁菌对土壤有效铁浓度及嗜铁素活性单位的影响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名单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名单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名单一等奖(共24项)1-01 测度链分析理论的变分方法及边值问题兰州大学孙红蕊苏有慧刘喜兰1-02 基于NF-κB为靶点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建立和药理研究兰州大学王勤杨金波苗瑞东杜宇平韩寅蒋鹏徐锡明吕明华陈瑛魏娟王文第高笑菲海军高清祥惠新平 F.Barbault(法国巴黎第七大学)1-03 植物雌激素与雌二醇的心血管作用比较研究兰州大学李红芳汪龙德(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田治峰邱小青张英福贾中建1-04 拓扑方法在非线性微分方程中的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马如云马巧珍韩晓玲马慧莉徐嘉熊向团代国伟高承华1-05 复杂原子和高离化态离子的结构及相关动力学过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董晨钟颉录有丁晓彬苏茂根蒋军万建杰符彦飚李冀光1-06 超冷量子气体在光晶格中输运特性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薛具奎张爱霞唐荣安雍文梅陈海军1-07 高分子基功能材料基础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雷自强路德待王荣方苏碧桃马国富吴尚燕鹏华孙佳星1-08 生物分子在界面上的电子转移行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王志华刘秀辉李志锋(天水师范学院)薛中华周喜斌杜捷仵博万(陇东学院)郭慧霞1-09 新颖的多功能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张有明魏太保林奇姚虹1-10 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与分区管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西北师范大学潘竟虎石培基赵锐锋吴永伟1-11 密码学中伪随机序列与签名体制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杜小妮王彩芬张玉磊杨小东刘雪艳张香芸韩亚宁程文华王会歌樊睿1-12 光合与叶绿素荧光分析在辣椒耐低温弱光性鉴定中的应用甘肃农业大学颉建明郁继华颉敏华(甘肃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陈佰鸿冯致张国斌李雯琳张俊峰(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1-13 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根际促生菌研究及其生态菌肥研制甘肃农业大学姚拓马晖玲白小明陈秀蓉马丽萍张德罡李玉娥龙瑞军蒲小鹏徐长林席琳乔韩文星孙丽娜祁晓梅李风霞冯瑞章田宏张坤汤春梅1-14 苜蓿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甘肃农业大学平凉市植保植检站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酒泉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张掖市植保植检站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长仲王森山严林(青海大学)王新俊王宁李晓仁张建文钱秀娟费彦俊(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恩祥贺春贵徐生海段军(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宋丽雯杨海玲(临夏州植保植检站)高有华(新疆大学)刘乾李金章兰金娜1-15 切口类缺陷的疲劳特性与抗疲劳设计模型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李有堂马平段红燕宋鸣剡昌峰芮执元陈博靳伍银1-16 磁电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杨华魏智强姜金龙冯旺军1-17 模具铜合金材料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路阳李文生王智平苏义祥徐建林金玉花朱昌盛朱小武袁泽袁利华1-18 明胶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工艺参数优化兰州理工大学曹洁董瑞洪梁磊任旭鹏曹戈何继爱郑玉峰姚斌李宇王维芳王进花任崇玉张书晔1-19 图的邻点可区别染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姚兵强会英孙宜蓉陈祥恩李敬文程辉刘林忠李沐春王建方(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1-20 煤炭储运过程中扬尘覆盖剂及喷洒设备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天际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蔡觉先董波任恩恩杨子江罗金保(乌鲁木齐铁路局)李旭武福平王涛杨天赐王浩李华君周亚萍1-21 H2O2和NO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信号作用及其应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李师翁张国锦李师白(陇东学院)张宝芹薛林贵冯虎元(兰州大学)孔凯孟宁1-22 高可靠容错联锁计算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光武喻俊淇葛立明王才善邢东峰路小娟魏文军何涛梁玉琦李强旷文珍乔亚琼牛宏侠1-23 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乳胶的开发西北民族大学王彦斌苏琼彭程曾亮赵向飞曹新刚(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范文革李丽刘自荣(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4 新药“参参康心滴丸”的药效学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吴红彦马爱红(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王小燕(静宁县中医院)陈满盛(秦安县中医院)车敏吴国泰马俊王虎平展学孔二等奖(共46项)2-01 信息磁记录用核心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与制备兰州大学魏福林白建民曹江伟史慧刚席力王颖王建波薛德胜2-02 苦参碱在肾病肾小球硬化防治的作用研究兰州大学金玉李宇宁梁耀军和天琳(甘南州人民医院)凌继祖党红星李磊孔秀岩高健陈晨张莉功勋2-03 中药对肥胖基因表达的影响兰州大学郑天珍蔺美玲陈红梅张小郁李伟瞿颂义2-04 小儿Meckel’s憩室并出血诊断中SPECT的应用兰州大学高明太刘纯陈明刘登瑞陈健靳曙光李乐杨鹏孙学强赵成基赵玉元2-05 强耦合交错扩散方程组和色散方程解的整体性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伏升茂陶双平温紫娟杨春风高海燕许生虎郭凌胡萍2-06 模范畴和复形范畴中的Gorenstein同调性质西北师范大学杨晓燕刘仲奎张文汇张春霞王占平2-07 高维系统中多粒子体系相互作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段文山石玉仁林麦麦洪学仁豆福全孙建安2-08 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性质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周效信李鹏程王国利赵松峰金成2-09 TGF-β、KGF和Bax蛋白在器官组织发生及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西北师范大学俞诗源陈玉琴王悦丁艳平魏仲梅邓海平贾艳芳王昱冯红丽高先军郭婷婷2-10 沙棘等资源植物的繁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和抗逆性初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孙坤冯汉青陈纹苏雪张辉张爱梅虎瑞温江波吴海燕鲁先文严容2-11 植物抗逆生理生态机制及植株再生体系构建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陇东学院杨颖丽范小峰魏学玲史如霞范庆2-12 过渡金属活化小分子自旋禁阻反应动力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永成吕玲玲耿志远梁俊玺王强司玉冰王青云李会珍张建辉陈东平张庆莉刘会文2-13 寒区旱区生态-人口-经济系统遥感与 GIS模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赵军魏伟王世杰李旺平田英2-14 超分子识别系列新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魏太保胡京汉姚虹林奇张有明2-15 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王联国刘成忠韩俊英张淑苗王敏刘栋魏霖静刘立群李广吴劲锋黄晓鹏2-16 高白藜芦醇含量葡萄细胞系的诱导扩增及不同葡萄材料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兰州汇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师范大学李胜李唯张真马绍英杨德龙吴兵杨宁刘媛张青松武季玲吴媛媛罗丽媛方艳刘浩薛冲2-17 特药百号重大病害——霜霉病病原学、发生规律及控制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条山农工商集团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甘肃省武威农垦公司甘肃黄羊河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金花柴兆祥魏勇良董克勇(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魏玉杰(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陈有星(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汤希君(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王赟(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2-18 沼渣源饲料对猪肥育效果及肉品质影响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雷赵民窦学诚冯涛孙晓军(兰州猪场)张浩李强路标2-19 黄土高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新品种创制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甘南州草原站肃南县草原站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尚礼赵桂琴曹致中龙瑞军南丽丽刘欢方强恩鱼小军曹文侠王树茂(甘南州草原站)代建聪(肃南县草原站) 蔡卓山吴素琴(宁夏自治区草原站) 胡桂馨李玉珠周万海寇建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柴继宽柴永青李剑锋2-20 测度链上非线性动力方程边值问题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孙建平王大斌赵亚红关雯郭丽君张海娥魏嘉马双红王晓芸彭俊国2-21 基于新型包层和微结构的光纤光栅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侯尚林黎锁平王道斌雷景丽刘延君2-22 可激发介质与耦合神经元网络中螺旋波控制兰州理工大学马军王春妮靳伍银蒲忠胜夏亚峰2-23 络合物储氢材料团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陈玉红康龙罗永春陈晗张材荣张梅玲元丽华2-24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光敏材料研究兰州理工大学王青戴剑锋李维学2-25 网络化混杂生产线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刘军王胜强冯瑞成雷春丽曹立宏方景芳赵俊天夏兆宁任丽娜韦尧兵2-26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徐惠陈泳翟钧苟国俊范宗良2-27 基于Ethernet TCP/IP的嵌入式网络控制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郝晓弘陈伟马平王迎魏详林张萍杨巧玲吴丽珍杜先君安爱民徐维涛李恒杰2-28 数字喷墨印刷技术在军需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郭润兰艾宏玲夏兆宁康兴民廖成斌戴黎春杜德林崔萍2-29 桁架自动成型及焊接生产线兰州理工大学王希靖于哓霞兰华龙张忠科张昌青王玉山王宏赵云天张俊宝2-30 网络电焊机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兰州理工大学石玗樊丁顾玉芬王玉瑛谢新明宋健2-31 非线性方程的可解性、可控性及应用兰州交通大学常永奎张睿李杰梅李文胜王兴泉王维忠赵治汉2-32 离心调速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混沌控制兰州交通大学褚衍东张建刚李险峰吕小红周伟俞建宁常迎香2-33 金属锰酶模型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吴辉禄蒲艳玲胡京汉任宗礼范旭阳陈英李刚黄兴才王凯彤云瑞瑞2-34 高效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俞天智赵玉玲张慧钱隆2-35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特性模拟及应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钱勇生广晓平马昌喜申红孙有信汪海龙曾琼林芳孙鹏尹小亭亢红霞王守宝文娟娟2-36 植物源农药“植富宁”的中试及应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兰州世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沈彤田永强王农刘武霞施琪王晓强何意林杨子江李志恒2-37 电力机车整备作业安全监控系统兰州交通大学呼和浩特铁路局孟建军祁文哲杜三山高全福邬开俊徐创文(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蔚文新汪诤郭志强董海棠刘战冯作全李德仓吴庆立应倩刚杨成慧2-38 高速铁路机车调度机检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致中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蒋兆远齐金平张伟李建国王焕民宋宇博郭佑民王燕燕(兰州石化公司化工研究院)邱建东高峰阳李刚杜亚江雷斌柴获代存杰李晶2-39 桥梁结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兰州交通大学张丽萍虞庐松李兴田邢建鑫(北京铁路局工务处) 程耀东范四平(北京铁路局工务处) 郑家兴(北京铁路局工务处)杨树文谭磊刘涛刘恒飞邓洁冷鑫陈佳宾2-40 俄罗斯藏敦煌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甘肃中医学院李应存李金田史正刚2-41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促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甘肃中医学院李应东刘凯吴建军万生芳舒畅王彩燕岳嘉安耀荣岳运霞2-42 甘肃产秦艽遗传多样性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的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刘丽莎王岚安耀荣张帆杨雅丽晋玲王昕张西玲2-43 干旱半干旱区草坪草抗逆性研究河西学院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刘金荣谢晓蓉李唯杜建雄刘照辉张俐孙吉雄郑明珠2-44 甘肃河西走廊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及技术体系建设河西学院肃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掖市农业信息中心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魏生龙张汉燚王治江席亚丽王晓琴茆爱丽王文平王登辉杨树万王开柏冯德华高龙(肃州区银达镇农业技术推广站)2-45 两种饲草植物对逆境胁迫的的生理响应及外源活性物质的调节研究陇东学院刘建新王鑫胡浩斌李博萍赵国林2-46 带时间指标的真并发模型中互模拟等价的可判定性研究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兰州大学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赵锡英李贵山郭晓红郑光何安平梁睿刑敬红胡银宝三等奖(共48项)3-01 丙泊酚对大鼠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兰州大学华玉芳刘亚玲石翊飒路文胜王书宝马源任冬青(甘肃省人民医院)张绪斌3-02 不同剂量局麻药球周麻醉对兔眼视网膜电图的影响兰州大学甘肃省人民医院张文芳汪向利孙一岚靳晓亮吴鹏程陈胜举3-03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细菌耐药及合理用药监测与分析兰州大学常威郭小冬闵光宁王春芳武新安乔华梁莉王婷姚立琼古文亮3-04 半群的表示与环理论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乔虎生赵仁育杨刚张翠萍吴德军3-05 图的染色理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刘信生邓凯(西北民族大学)孙宜蓉陈海钰(甘肃联合大学)朱志强魏自盈于兰兰3-06 多孔氧化铝、氧化钛纳米有序阵列复合结构及其光、电特性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成伟李燕王建陈建彪3-07 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植物物种生物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一峰廉永善梁万福路宁娜施海燕杨宗邦沙洁周生荟肖李娜李志涛3-08 植物来源的抗癌活性成分及其机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丁兰李淮刘国安武国凡刘波贾凌云徐福春周启银王玮侯茜李巧峡杨绍华3-09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与农业发展驱动力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刘普幸杨东徐左军周俊菊3-10 啤酒花退化的原因及克服途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张恩和张新慧何庆祥杨江山任宝仓王惠珍(甘肃中医学院)邹霞3-11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研究甘肃农业大学马国军王卫红林栋杨军炜柳小妮刘栋赵武云吴劲锋3-12 甘肃典型旱生灌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市林木种苗繁育中心所李毅焦健种培芳马彦军苏世平王吉胡相伟赵锦梅单立山3-13 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的周期解、分支及应用兰州理工大学霍海峰潘书霞孙小科张小兵孟新友向红3-14 难治性癫痫治疗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李延龙马军刘延君张丽萍苏俊燕张巍3-15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断裂及损伤行为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曹睿陈剑虹朱亮朱浩3-16 基于分布式认知结构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陈旭辉程慧艳柯铭余培强焦静静王垒杨志明朱少可王新鹏3-17 具年龄结构的种群动力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研究兰州交通大学雒志学刘海宁郭金生刘彦平李晓艳杜明银邢铁军韦创文3-18 偏泛函微分方程的时空动力学兰州交通大学颜向平张存华范虹霞李秦崔国虎靳玲王春梅3-19 利用最优控制方法确定二阶抛物型方程的未知系数兰州交通大学邓醉茶杨柳刘旭李秦詹石华3-20 新型熔融拉锥型全光纤平顶Interleaver关键技术的研究兰州交通大学鲁怀伟杜三山章宝歌邬开俊魏赟王春丽李爱爱王天鹏3-21 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新方法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彭珍瑞蔡慧林杜三山高博殷红高全福祁文哲董海棠王昕苏程张军平李永春(中国航天集团5院510所)3-22 西北缺水地区以集雨水为饮用水的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张国珍孙三祥武福平张济世任学昌杨浩何春生任崴马德娣李悦赵伟娜3-23 具有重金属捕集功能的高分子絮凝剂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常青郝学奎(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王刚刁静茹徐敏于明泉(山东省城建设计院)章敏(上海交通大学)王娟(上海交通大学)王进喜(甘肃联合大学)陈瑾瑾(甘肃省白银市环境监测站)3-24 混合增效试剂去除土壤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和应用基础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赵保卫陈学民朱琨钟金魁朱瑞佳吴咏琪马婵媛董雯娟蒋兵3-25 中心城市-卫星城市间交通队区域发展作用机理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王花兰颜月霞李海军祁延慧孙文红3-26 基于互联网络的产品异地协同设计技术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石广田崔彦良蒋跃宁许兰兰李耀珍胡晓辉周维琴翟文正王飞冉香坤潘敏刘鹏玉孙杨王焕民3-27 酒店综合业务处理及调度平台研究与开发兰州交通大学张忠林杜丽霞吴辰文杨志飞裴古英曹志宇刘俊米伟张军陈智吴辉贾利敏李文帅闻庆峰常斌(大连华信计算机公司)3-28 外部超静定系杆拱桥的整体抬升关键技术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刘世忠蔺鹏臻杨子江王佳(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丁毅(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李少波(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冀伟施琪孙红红崔猛贾雯3-29 重离子放射治癌治疗计划软件系统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军区总医院党建武王阳萍赵庶旭李莎田种泽杜晓刚李扬(北京交通大学)侯明立(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马宏锋李积英杨艳春杨旭孙滕张波刘元刘云伍刘艳艳安绿波3-30 基于B/S结构的实验信息管理技术实现西北民族大学杨成慧马燕3-31 整数和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研究天水师范学院丁恒飞何万生马维学王三福杨晓亚张玉新3-32 生物小分子间弱键及有机光电材料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天水师范学院李志锋朱元成杨声李会学左国防刘新文唐慧安3-33 光激发与非绝热多态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吕玲玲袁焜刘艳芝王小芳董晓宁郭峰杨声3-34 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免疫学分子标记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天水师范学院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东部分中心安建平王廷璞邹亚丽焦成瑾蒲晓亚马伟超赵菲佚陈荃李一婧呼丽萍谢天柱袁毅君张贵安3-35 梨小食心虫测报及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天水师范学院秦安县果业局呼丽萍高俊商高启泰谢天柱谢丽霞邓林生马伟超安六世王世海刘艳梅程进程周晓康(天水市果树研究所)郭艳丽杨天宝3-36 14MeV中子引起的核反应截面及系统学研究河西学院兰州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平顶山学院罗均华刘振来孔祥忠拓飞王新兴刘荣周丰群3-37 甘肃药用植物有效成份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河西学院吴冬青安红钢林敏宋海任雪峰3-38 新型N-O配体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河西学院南京大学王俊科宗盈晓赵燕潘毅3-39 小杂粮引种试验示范与标准化体系建设陇东学院环且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华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百姓邓芸马生发陈红刘生瑞谯显明杨树茂胡景平盖琼辉王立新3-40 优质牧草生产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陇东学院甘肃绿鑫草畜工程责任有限公司宁县畜牧兽医局西峰区农牧兽医局曹宏邓芸马生发章会玲陈红刘运发刘万里韩霁光方刚3-41 鲑鳟鱼废弃物提取活性胶原肽的方法研究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大学高天鹏王东陈明凯徐红伟张庆李雪朱彦荣岳斌3-42 青藏高原东缘藏药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巩红冬3-43 铣削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理论和实验技术的研究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徐创文程仲文范昕刘哲陈瑞穆玺清余华俐柴玉珍李宝栋张军平林小军刘立美3-44 PMAM共聚物阻垢剂的研究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李效红郝学奎常青(兰州交通大学)武福平(兰州交通大学)3-45 煤炭称重及销售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范昕徐创文邢敬宏彭珍瑞(兰州交通大学)吴晓红孙伟刘军余华俐朱琪攀小龙王岩胡银宝王林材(平凉四沟煤矿)王博3-46 螺旋干气密封润滑气膜特性参数计算模型优化研究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黄义仿丁雪兴郑劲陈兰新贾汝民何燕慧3-47 四联递进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炎898例临床研究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刘玉萍裴巧霞马芳兰丽坤汪海英常爱红王丽丽谭烨韩迎娣3-48 ZY—2008-04电工电子拖动直流电机实验实训设备武威职业学院马登龙王书平谭康赵明蒋伟柴爱平胡斌彦王鹏元颜鲁薪。

2018年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获奖项目名单

2018年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获奖项目名单

高国君 彭丽娟 高文蓉 丁南洲 田静 敬伟博 兰州市第七中学 刘国庆 徐生意 蔡辉生 王玉德 冯亚瑾 冯爱 武威市凉州区教 华 学研究室 甘肃省教育科学 靳建设 许文婕 陈勇 任志娟 王春梅 王文寰 研究院 李玉德 张炳意 李玉翠 魏建勤 石振业 赵建 民勤县教育局 民 张掖市特殊教育 李晓军 姚姗 王春燕 周磊 学校 平凉市第二幼儿 耿红 贾芹 杜赟 周婷 黄文静 徐茹 园 合作市第一幼儿 武云霞 刘雅静 许宇 冯春香 完玛吉 拉毛草 园 于丽红 杨晓红 马美珍 王雅玲 王良华 张建 兰州市七里河区 辉 民族幼儿园 天水市第二幼儿 王锐 杨梅 闫转转 师鸣 黄珊珊 崔陇 园 定西市岷县西城 孟娟娟 区幼儿园 嘉峪关市第四幼 闫彩萍 王雅楠 杨红晖 何娟 曹瑛 李雪燕 儿园 会宁县第四幼儿 王文慧 赵彦鹏 张琨 左永鹤 李海霞 范梅 园 临泽县第二幼儿 杨玲霞 芦建红 刘莉 杨晓菲 李慧荣 陈彩霞 园及分园等
陇东学院附属中 学 古浪县横梁初级 邸光琦 刘宝 王积文 许雪梅 许峻山 张国琴 中学 任常成 付喜忠 张镒 昔金梅 夏志芳 赵养丽 康国进 朱宏 宋爱玲 李天荣 沈超 向增东 临泽县第三中学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பைடு நூலகம்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2018年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拟获奖项目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成果名称 幼儿手部创意画研究 信息化学习资源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 有效应用 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堂教学创新—“同 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学生素养的“七色花”评价体系 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庆阳乡土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中学化学家庭实验调查与指导研究 以强化文本解读能力的研修提升语文 课堂教学品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 “六主”导向,多层反馈教学模式的 教学实践及教学系列研究 以EURT协同创新机制驱动普通高中学 科课程发展的实践研究 “四方联动”甘肃农村学校教学改进 研究 基于网络“博客”平台的幼儿成长档 案及家园互动评价模式研究 幼儿园主题式阳光户外体育游戏活动 的实践研究 游戏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 策略研究 润智教育实践研究 成果完成者 陶颖 魏利华 郑燕 吴伟 张建群 李雨欣 贾小梅 徐青岚 吴守斌 孙冬梅 曾涛 王俊莉 赵金花 谷专员 龚艳 田燕 张生发 沈涛 孙继虎 刘仲鹏 解富贵 燕兴权 苏永平 赵廷峰 史文平 侯永峰 霍军 魏强 文多华 吴雅丽 张彦斌 马少军 田泽兴 何文元 黄永丰 邓天华 李好财 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明仁 高小强 张维民 高建波 高敏 丁红涛 马进春 刘洁 孙茜 梁莎 工作单位 甘肃省保育院 甘肃省兰州实验 小学 兰州大学 兰州市七里河区 七里河小学 环县第四中学 庆阳六中 甘肃省酒泉中学 西北师范大学附 属中学 甘肃省教育科学 研究院 西北师范大学教 育学院 甘肃省保育院 获奖等级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特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

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
2-05 《格萨尔》文学人类学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韩伟
2-06 先秦诸子考论:以荀、韩为中心 西北师范大学
24
马世年 2-07 《1949-2000 年中国诗歌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彭金山 郭国昌 季成家 张明廉 2-08 音乐学视野下的唐宋诗词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杨晓霭 2-09 古文字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田河 2-10 南宋川陕边防行政运行体制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何玉红 2-11 民国时期甘肃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尚季芳 2-1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李育红 姜宗强 周红 2-13 新农村社会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张润君 任怀玉 刘红旭 梁 健 孟 蔚 2-14 西方政治哲学研究—政治自由理念的近代转向及批判反思 西北师范大学 马俊峰 杨晓东(厦门大学) 2-15 学术期刊网络采编读共享平台开发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图书馆 张 科 王景发 高 赟 陆北江 魏志鹏 2-16 《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 西北师范大学 张会田 巩林立
25
2-17 新时期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张秀华 王永斌 李秀玲 陶彦玲
2-18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相关问题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张喜爱 李红波 王晓丽 曾庆平 张书晔 常正霞 罗春燕 高赟韩晶
2-19 我国政府间财政职责划分及税收竞争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 梁红梅 邹 晖 杨 莉 丁建微 吕翠苹
1-28 从绘画到设计——早期抽象主义画家对包豪斯的影响 西北师范大学 张学忠
1-29 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城市学院 中共定西市委党校 曹富雄 郭淑兰 朱进有 王子龙 李发展 何红彬 王璠 (中共定西市委党校)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学院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学院简介

学校简介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l958年,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成建制迁兰组建,原名兰州铁道学院,是我国第三所铁路院校。

5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学校隶属铁道部领导,实行行业办学管理体制。

2000年,根据国家统筹规划,划归甘肃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现有62个本科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05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涵盖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MEM)、在职工程硕士、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

学校在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

其中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车辆工程等学科在国内高校具有较强实力。

目前设有研究生院、土木工程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国际汉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铁道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位于武威市的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等20个学院和1个体育教学部。

有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2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88个各类研究所。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9.15•【字号】甘政发〔2024〕50号•【施行日期】2024.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甘政发〔2024〕5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甘肃矿区办事处,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根据《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157号)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各专业评审组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省政府批准,授予: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冯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

二、“碰撞电离过程诱发的分子和团簇解离新机制”等5项成果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能调控研究”等7项成果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制种玉米连作障碍及有机肥源缓解障碍构建抗性体系研究”等12项成果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三、“高性能陶瓷减摩耐磨复合材料技术与应用”1项成果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干旱区夯土遗址隐蔽式稳控技术研发及应用”等3项成果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湿法炼锌过程氟氯脱除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等3项成果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四、“高寒牧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健康管理技术模式研究及示范推广”等24项成果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西走廊玉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等59项成果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矿井复杂钻进动力灾害智能防控成套装备与技术”等85项成果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五、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奖。

六、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马玉天甘肃省优秀科技创新企业家奖。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敢为人先、勇攀高峰,为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再立新功。

全省科学技术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同向发力,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及深厚的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及深厚的


课程设计

综合课程设计


指导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学研产实践
科研项目参与

图 3 交通运输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2008 年,学校投入 500 万元资金,新建了“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实验 室”和“轨道交通综合调度实验室”,改建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实验室”,
组建了“轨道交通综合实验中心”和“运输安全实验中心”,保证实验内
生的知识和认识视野,妥善化解突出特色和拓宽视野间的矛盾;以方向规
划、特色培养为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
率和就业质量(如图 1)。
计算机运筹学课程群
优势特色平台课程群
理论
办学理念 优势 特色 品牌
教学方法研究
教研
教学手段改革
拓宽知识口径课程群
目标
创新
强化创新课程模块
系列教材编写 教辅材料组织
宋建业
划教材建设
优化实践教 根据培养计划和创新人才的要求,通过研究,建立与能力培养相适 崔炳谋
02.3-02.8 学模块结构 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陈喜春
构建教学质量 进行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 毛志宏
02.6-02.9
监控保障体系 机制,保证该培养模式的实施。
陈宜吉
牛惠民 02.9-07.2 完 善 、实践阶段 对 02-07 级学生进行该培养方案实践,并根据效果总结成果经验。
5
2.强化计算机和运筹学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设 了大量运筹学、信息处理、算法设计类的课程(共 21 学分,占院定课程的 26%,仅次于铁路特色课),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3.共享学科资源优势,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突出铁路特色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增设“项目投资与 评估”等经济类课程,以扩充学生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增设“交通工程 学”等课程,以扩充学生在综合交 通方面的知识,增设 “现代物流管理 ” 等课程,以扩充学生在物资流通方面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为了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引导学生的自学意识,以专业选修课、学 科前沿讲座的形式,开设了 DMIS、CTC 等铁路新技术讲座的名师荟萃课。 (二)优化实践教学模块,建立了与培养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 体系 1.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构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行实验教学单独设课,增加实践环节时数,开辟新的实验课程,构 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两条主线之一,纵向符合循 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横向与理论课相互支撑、有机结合。实施实践教育四 年不断线,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毕 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循序渐进地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如图 3)。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名单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名单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名单一等奖(共24项)1-01 测度链分析理论的变分方法及边值问题兰州大学孙红蕊苏有慧刘喜兰1-02 基于NF-κB为靶点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建立和药理研究兰州大学王勤杨金波苗瑞东杜宇平韩寅蒋鹏徐锡明吕明华陈瑛魏娟王文第高笑菲海军高清祥惠新平 F.Barbault(法国巴黎第七大学)1-03 植物雌激素与雌二醇的心血管作用比较研究兰州大学李红芳汪龙德(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田治峰邱小青张英福贾中建1-04 拓扑方法在非线性微分方程中的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马如云马巧珍韩晓玲马慧莉徐嘉熊向团代国伟高承华1-05 复杂原子和高离化态离子的结构及相关动力学过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董晨钟颉录有丁晓彬苏茂根蒋军万建杰符彦飚李冀光1-06 超冷量子气体在光晶格中输运特性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薛具奎张爱霞唐荣安雍文梅陈海军1-07 高分子基功能材料基础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雷自强路德待王荣方苏碧桃马国富吴尚燕鹏华孙佳星1-08 生物分子在界面上的电子转移行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王志华刘秀辉李志锋(天水师范学院)薛中华周喜斌杜捷仵博万(陇东学院)郭慧霞1-09 新颖的多功能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张有明魏太保林奇姚虹1-10 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与分区管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西北师范大学潘竟虎石培基赵锐锋吴永伟1-11 密码学中伪随机序列与签名体制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杜小妮王彩芬张玉磊杨小东刘雪艳张香芸韩亚宁程文华王会歌樊睿1-12 光合与叶绿素荧光分析在辣椒耐低温弱光性鉴定中的应用甘肃农业大学颉建明郁继华颉敏华(甘肃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陈佰鸿冯致张国斌李雯琳张俊峰(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1-13 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根际促生菌研究及其生态菌肥研制甘肃农业大学姚拓马晖玲白小明陈秀蓉马丽萍张德罡李玉娥龙瑞军蒲小鹏徐长林席琳乔韩文星孙丽娜祁晓梅李风霞冯瑞章田宏张坤汤春梅1-14 苜蓿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甘肃农业大学平凉市植保植检站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酒泉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张掖市植保植检站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长仲王森山严林(青海大学)王新俊王宁李晓仁张建文钱秀娟费彦俊(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恩祥贺春贵徐生海段军(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宋丽雯杨海玲(临夏州植保植检站)高有华(新疆大学)刘乾李金章兰金娜1-15 切口类缺陷的疲劳特性与抗疲劳设计模型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李有堂马平段红燕宋鸣剡昌峰芮执元陈博靳伍银1-16 磁电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杨华魏智强姜金龙冯旺军1-17 模具铜合金材料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路阳李文生王智平苏义祥徐建林金玉花朱昌盛朱小武袁泽袁利华1-18 明胶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工艺参数优化兰州理工大学曹洁董瑞洪梁磊任旭鹏曹戈何继爱郑玉峰姚斌李宇王维芳王进花任崇玉张书晔1-19 图的邻点可区别染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姚兵强会英孙宜蓉陈祥恩李敬文程辉刘林忠李沐春王建方(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1-20 煤炭储运过程中扬尘覆盖剂及喷洒设备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天际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蔡觉先董波任恩恩杨子江罗金保(乌鲁木齐铁路局)李旭武福平王涛杨天赐王浩李华君周亚萍1-21 H2O2和NO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信号作用及其应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李师翁张国锦李师白(陇东学院)张宝芹薛林贵冯虎元(兰州大学)孔凯孟宁1-22 高可靠容错联锁计算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光武喻俊淇葛立明王才善邢东峰路小娟魏文军何涛梁玉琦李强旷文珍乔亚琼牛宏侠1-23 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乳胶的开发西北民族大学王彦斌苏琼彭程曾亮赵向飞曹新刚(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范文革李丽刘自荣(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4 新药“参参康心滴丸”的药效学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吴红彦马爱红(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王小燕(静宁县中医院)陈满盛(秦安县中医院)车敏吴国泰马俊王虎平展学孔二等奖(共46项)2-01 信息磁记录用核心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与制备兰州大学魏福林白建民曹江伟史慧刚席力王颖王建波薛德胜2-02 苦参碱在肾病肾小球硬化防治的作用研究兰州大学金玉李宇宁梁耀军和天琳(甘南州人民医院)凌继祖党红星李磊孔秀岩高健陈晨张莉功勋2-03 中药对肥胖基因表达的影响兰州大学郑天珍蔺美玲陈红梅张小郁李伟瞿颂义2-04 小儿Meckel’s憩室并出血诊断中SPECT的应用兰州大学高明太刘纯陈明刘登瑞陈健靳曙光李乐杨鹏孙学强赵成基赵玉元2-05 强耦合交错扩散方程组和色散方程解的整体性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伏升茂陶双平温紫娟杨春风高海燕许生虎郭凌胡萍2-06 模范畴和复形范畴中的Gorenstein同调性质西北师范大学杨晓燕刘仲奎张文汇张春霞王占平2-07 高维系统中多粒子体系相互作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段文山石玉仁林麦麦洪学仁豆福全孙建安2-08 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性质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周效信李鹏程王国利赵松峰金成2-09 TGF-β、KGF和Bax蛋白在器官组织发生及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西北师范大学俞诗源陈玉琴王悦丁艳平魏仲梅邓海平贾艳芳王昱冯红丽高先军郭婷婷2-10 沙棘等资源植物的繁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和抗逆性初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孙坤冯汉青陈纹苏雪张辉张爱梅虎瑞温江波吴海燕鲁先文严容2-11 植物抗逆生理生态机制及植株再生体系构建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陇东学院杨颖丽范小峰魏学玲史如霞范庆2-12 过渡金属活化小分子自旋禁阻反应动力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永成吕玲玲耿志远梁俊玺王强司玉冰王青云李会珍张建辉陈东平张庆莉刘会文2-13 寒区旱区生态-人口-经济系统遥感与 GIS模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赵军魏伟王世杰李旺平田英2-14 超分子识别系列新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魏太保胡京汉姚虹林奇张有明2-15 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王联国刘成忠韩俊英张淑苗王敏刘栋魏霖静刘立群李广吴劲锋黄晓鹏2-16 高白藜芦醇含量葡萄细胞系的诱导扩增及不同葡萄材料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兰州汇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师范大学李胜李唯张真马绍英杨德龙吴兵杨宁刘媛张青松武季玲吴媛媛罗丽媛方艳刘浩薛冲2-17 特药百号重大病害——霜霉病病原学、发生规律及控制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条山农工商集团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甘肃省武威农垦公司甘肃黄羊河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金花柴兆祥魏勇良董克勇(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魏玉杰(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陈有星(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汤希君(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王赟(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2-18 沼渣源饲料对猪肥育效果及肉品质影响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雷赵民窦学诚冯涛孙晓军(兰州猪场)张浩李强路标2-19 黄土高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新品种创制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甘南州草原站肃南县草原站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尚礼赵桂琴曹致中龙瑞军南丽丽刘欢方强恩鱼小军曹文侠王树茂(甘南州草原站)代建聪(肃南县草原站) 蔡卓山吴素琴(宁夏自治区草原站) 胡桂馨李玉珠周万海寇建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柴继宽柴永青李剑锋2-20 测度链上非线性动力方程边值问题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孙建平王大斌赵亚红关雯郭丽君张海娥魏嘉马双红王晓芸彭俊国2-21 基于新型包层和微结构的光纤光栅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侯尚林黎锁平王道斌雷景丽刘延君2-22 可激发介质与耦合神经元网络中螺旋波控制兰州理工大学马军王春妮靳伍银蒲忠胜夏亚峰2-23 络合物储氢材料团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陈玉红康龙罗永春陈晗张材荣张梅玲元丽华2-24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光敏材料研究兰州理工大学王青戴剑锋李维学2-25 网络化混杂生产线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刘军王胜强冯瑞成雷春丽曹立宏方景芳赵俊天夏兆宁任丽娜韦尧兵2-26 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徐惠陈泳翟钧苟国俊范宗良2-27 基于Ethernet TCP/IP的嵌入式网络控制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郝晓弘陈伟马平王迎魏详林张萍杨巧玲吴丽珍杜先君安爱民徐维涛李恒杰2-28 数字喷墨印刷技术在军需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郭润兰艾宏玲夏兆宁康兴民廖成斌戴黎春杜德林崔萍2-29 桁架自动成型及焊接生产线兰州理工大学王希靖于哓霞兰华龙张忠科张昌青王玉山王宏赵云天张俊宝2-30 网络电焊机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兰州理工大学石玗樊丁顾玉芬王玉瑛谢新明宋健2-31 非线性方程的可解性、可控性及应用兰州交通大学常永奎张睿李杰梅李文胜王兴泉王维忠赵治汉2-32 离心调速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混沌控制兰州交通大学褚衍东张建刚李险峰吕小红周伟俞建宁常迎香2-33 金属锰酶模型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吴辉禄蒲艳玲胡京汉任宗礼范旭阳陈英李刚黄兴才王凯彤云瑞瑞2-34 高效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俞天智赵玉玲张慧钱隆2-35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特性模拟及应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钱勇生广晓平马昌喜申红孙有信汪海龙曾琼林芳孙鹏尹小亭亢红霞王守宝文娟娟2-36 植物源农药“植富宁”的中试及应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兰州世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沈彤田永强王农刘武霞施琪王晓强何意林杨子江李志恒2-37 电力机车整备作业安全监控系统兰州交通大学呼和浩特铁路局孟建军祁文哲杜三山高全福邬开俊徐创文(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蔚文新汪诤郭志强董海棠刘战冯作全李德仓吴庆立应倩刚杨成慧2-38 高速铁路机车调度机检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兰州交通大学兰州致中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蒋兆远齐金平张伟李建国王焕民宋宇博郭佑民王燕燕(兰州石化公司化工研究院)邱建东高峰阳李刚杜亚江雷斌柴获代存杰李晶2-39 桥梁结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兰州交通大学张丽萍虞庐松李兴田邢建鑫(北京铁路局工务处) 程耀东范四平(北京铁路局工务处) 郑家兴(北京铁路局工务处)杨树文谭磊刘涛刘恒飞邓洁冷鑫陈佳宾2-40 俄罗斯藏敦煌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甘肃中医学院李应存李金田史正刚2-41 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促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甘肃中医学院李应东刘凯吴建军万生芳舒畅王彩燕岳嘉安耀荣岳运霞2-42 甘肃产秦艽遗传多样性与化学成分相关性的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刘丽莎王岚安耀荣张帆杨雅丽晋玲王昕张西玲2-43 干旱半干旱区草坪草抗逆性研究河西学院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刘金荣谢晓蓉李唯杜建雄刘照辉张俐孙吉雄郑明珠2-44 甘肃河西走廊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及技术体系建设河西学院肃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掖市农业信息中心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魏生龙张汉燚王治江席亚丽王晓琴茆爱丽王文平王登辉杨树万王开柏冯德华高龙(肃州区银达镇农业技术推广站)2-45 两种饲草植物对逆境胁迫的的生理响应及外源活性物质的调节研究陇东学院刘建新王鑫胡浩斌李博萍赵国林2-46 带时间指标的真并发模型中互模拟等价的可判定性研究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兰州大学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赵锡英李贵山郭晓红郑光何安平梁睿刑敬红胡银宝三等奖(共48项)3-01 丙泊酚对大鼠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兰州大学华玉芳刘亚玲石翊飒路文胜王书宝马源任冬青(甘肃省人民医院)张绪斌3-02 不同剂量局麻药球周麻醉对兔眼视网膜电图的影响兰州大学甘肃省人民医院张文芳汪向利孙一岚靳晓亮吴鹏程陈胜举3-03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细菌耐药及合理用药监测与分析兰州大学常威郭小冬闵光宁王春芳武新安乔华梁莉王婷姚立琼古文亮3-04 半群的表示与环理论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乔虎生赵仁育杨刚张翠萍吴德军3-05 图的染色理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刘信生邓凯(西北民族大学)孙宜蓉陈海钰(甘肃联合大学)朱志强魏自盈于兰兰3-06 多孔氧化铝、氧化钛纳米有序阵列复合结构及其光、电特性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成伟李燕王建陈建彪3-07 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属植物物种生物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一峰廉永善梁万福路宁娜施海燕杨宗邦沙洁周生荟肖李娜李志涛3-08 植物来源的抗癌活性成分及其机理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丁兰李淮刘国安武国凡刘波贾凌云徐福春周启银王玮侯茜李巧峡杨绍华3-09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与农业发展驱动力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刘普幸杨东徐左军周俊菊3-10 啤酒花退化的原因及克服途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张恩和张新慧何庆祥杨江山任宝仓王惠珍(甘肃中医学院)邹霞3-11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研究甘肃农业大学马国军王卫红林栋杨军炜柳小妮刘栋赵武云吴劲锋3-12 甘肃典型旱生灌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市林木种苗繁育中心所李毅焦健种培芳马彦军苏世平王吉胡相伟赵锦梅单立山3-13 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的周期解、分支及应用兰州理工大学霍海峰潘书霞孙小科张小兵孟新友向红3-14 难治性癫痫治疗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李延龙马军刘延君张丽萍苏俊燕张巍3-15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断裂及损伤行为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曹睿陈剑虹朱亮朱浩3-16 基于分布式认知结构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陈旭辉程慧艳柯铭余培强焦静静王垒杨志明朱少可王新鹏3-17 具年龄结构的种群动力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研究兰州交通大学雒志学刘海宁郭金生刘彦平李晓艳杜明银邢铁军韦创文3-18 偏泛函微分方程的时空动力学兰州交通大学颜向平张存华范虹霞李秦崔国虎靳玲王春梅3-19 利用最优控制方法确定二阶抛物型方程的未知系数兰州交通大学邓醉茶杨柳刘旭李秦詹石华3-20 新型熔融拉锥型全光纤平顶Interleaver关键技术的研究兰州交通大学鲁怀伟杜三山章宝歌邬开俊魏赟王春丽李爱爱王天鹏3-21 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新方法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彭珍瑞蔡慧林杜三山高博殷红高全福祁文哲董海棠王昕苏程张军平李永春(中国航天集团5院510所)3-22 西北缺水地区以集雨水为饮用水的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张国珍孙三祥武福平张济世任学昌杨浩何春生任崴马德娣李悦赵伟娜3-23 具有重金属捕集功能的高分子絮凝剂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常青郝学奎(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王刚刁静茹徐敏于明泉(山东省城建设计院)章敏(上海交通大学)王娟(上海交通大学)王进喜(甘肃联合大学)陈瑾瑾(甘肃省白银市环境监测站)3-24 混合增效试剂去除土壤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和应用基础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赵保卫陈学民朱琨钟金魁朱瑞佳吴咏琪马婵媛董雯娟蒋兵3-25 中心城市-卫星城市间交通队区域发展作用机理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王花兰颜月霞李海军祁延慧孙文红3-26 基于互联网络的产品异地协同设计技术研究兰州交通大学石广田崔彦良蒋跃宁许兰兰李耀珍胡晓辉周维琴翟文正王飞冉香坤潘敏刘鹏玉孙杨王焕民3-27 酒店综合业务处理及调度平台研究与开发兰州交通大学张忠林杜丽霞吴辰文杨志飞裴古英曹志宇刘俊米伟张军陈智吴辉贾利敏李文帅闻庆峰常斌(大连华信计算机公司)3-28 外部超静定系杆拱桥的整体抬升关键技术研究兰州交通大学刘世忠蔺鹏臻杨子江王佳(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丁毅(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李少波(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冀伟施琪孙红红崔猛贾雯3-29 重离子放射治癌治疗计划软件系统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军区总医院党建武王阳萍赵庶旭李莎田种泽杜晓刚李扬(北京交通大学)侯明立(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马宏锋李积英杨艳春杨旭孙滕张波刘元刘云伍刘艳艳安绿波3-30 基于B/S结构的实验信息管理技术实现西北民族大学杨成慧马燕3-31 整数和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研究天水师范学院丁恒飞何万生马维学王三福杨晓亚张玉新3-32 生物小分子间弱键及有机光电材料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天水师范学院李志锋朱元成杨声李会学左国防刘新文唐慧安3-33 光激发与非绝热多态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吕玲玲袁焜刘艳芝王小芳董晓宁郭峰杨声3-34 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免疫学分子标记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天水师范学院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东部分中心安建平王廷璞邹亚丽焦成瑾蒲晓亚马伟超赵菲佚陈荃李一婧呼丽萍谢天柱袁毅君张贵安3-35 梨小食心虫测报及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天水师范学院秦安县果业局呼丽萍高俊商高启泰谢天柱谢丽霞邓林生马伟超安六世王世海刘艳梅程进程周晓康(天水市果树研究所)郭艳丽杨天宝3-36 14MeV中子引起的核反应截面及系统学研究河西学院兰州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平顶山学院罗均华刘振来孔祥忠拓飞王新兴刘荣周丰群3-37 甘肃药用植物有效成份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河西学院吴冬青安红钢林敏宋海任雪峰3-38 新型N-O配体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河西学院南京大学王俊科宗盈晓赵燕潘毅3-39 小杂粮引种试验示范与标准化体系建设陇东学院环且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华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百姓邓芸马生发陈红刘生瑞谯显明杨树茂胡景平盖琼辉王立新3-40 优质牧草生产加工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陇东学院甘肃绿鑫草畜工程责任有限公司宁县畜牧兽医局西峰区农牧兽医局曹宏邓芸马生发章会玲陈红刘运发刘万里韩霁光方刚3-41 鲑鳟鱼废弃物提取活性胶原肽的方法研究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大学高天鹏王东陈明凯徐红伟张庆李雪朱彦荣岳斌3-42 青藏高原东缘藏药植物资源调查研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巩红冬3-43 铣削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理论和实验技术的研究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徐创文程仲文范昕刘哲陈瑞穆玺清余华俐柴玉珍李宝栋张军平林小军刘立美3-44 PMAM共聚物阻垢剂的研究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李效红郝学奎常青(兰州交通大学)武福平(兰州交通大学)3-45 煤炭称重及销售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范昕徐创文邢敬宏彭珍瑞(兰州交通大学)吴晓红孙伟刘军余华俐朱琪攀小龙王岩胡银宝王林材(平凉四沟煤矿)王博3-46 螺旋干气密封润滑气膜特性参数计算模型优化研究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黄义仿丁雪兴郑劲陈兰新贾汝民何燕慧3-47 四联递进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炎898例临床研究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刘玉萍裴巧霞马芳兰丽坤汪海英常爱红王丽丽谭烨韩迎娣3-48 ZY—2008-04电工电子拖动直流电机实验实训设备武威职业学院马登龙王书平谭康赵明蒋伟柴爱平胡斌彦王鹏元颜鲁薪。

兰州交通大学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简介——学院设置————机构设置——☆兰州交通大学简介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 创建于l958年,是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根据国家统筹规划,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1958年,铁道部决定由北京铁道学院和唐山铁道学院两校“系科对口支持”,在西北地区增设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兰州铁道学院,由铁道部教育局局长孟华兼任首任院长和党委书记,并于当年从京、唐两校抽调了340多名教职工,划拨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成建制迁到兰州,在黄河之滨、北山脚下的一片荒滩上组建起“兰州铁道学院”。

来兰教师中,有我国铁道运输学科奠基人林达美教授(留美学者)、桥梁专家胡春农教授(留英学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博士)、铁路轨道专家沈智扬教授、有线通信专家孙祺荫教授、机械专家张殿执教授、无线电专家班冀超教授、数学教育专家赵桢教授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使我校直接秉承了两所交大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

之后,铁道部又选派了一批留苏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从而在建校初期就奠定了我校专业师资队伍的雄厚基础和铁路特色专业的主干地位。

在扎根西北、艰苦创业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确立了“尚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并弘扬了“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

兰州交通大学的成立,与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铁道部创建兰州铁道学院,是对全国铁路高等教育布局所作的适应性调整,旨在为西部培养铁路建设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并与兰州铁路局、西北铁路科研所、第一铁路工程局、第一勘察设计院、兰州机车厂等单位一起,共同构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设计施工、生产运营为一体的西北铁路建设体系。

学校根据铁路建设需要,设置了铁道运输、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机械、电机5个系,共7个本科专业。

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突出工科优势和铁路特色,对本科教育从培养模式、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甘教厅[2012]60号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甘教厅[2012]60号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正文:----------------------------------------------------------------------------------------------------------------------------------------------------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甘教厅〔2012〕60号)各高等学校: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甘肃省教学成果奖励试行办法》的规定,在30所高校申报的266项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经甘肃省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等15项成果获得省级一等奖(已经省政府批准),《运用“APO”工作法构建“五位一体”的化工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等25项成果获得省级二等奖,《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114项成果获得教育厅级奖,省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省教育厅级奖分别奖励人民币3000元、2000元、1500元,同时颁发荣誉证书。

希望各高等学校继续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并注重获奖成果在日常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附件: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一览表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六日附件: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一览表省级一等奖共15项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获奖等级2011001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兰州商学院王学军、董原、许云斐、雷燕、XXX省级一等2011002西北师范大学“多学科联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改革的创新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王嘉毅、李瑾瑜、汪海燕、贺玲、胡勇省级一等2011003西部艰苦地区铁路建设适任土木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王起才、王恩茂、杨子江、韩峰、张慧省级一等2011004仿真矿井在采煤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时宁国、宋元文、高鸿斌、张琳、钟帅省级一等2011005中国通史与西北区域史相结合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西北师范大学田澍、李建国、何玉红、李怀顺、李清凌省级一等2011006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管理保障体系,培养创新人才--甘肃农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甘肃农业大学赵兴绪、张兴虎、白文苑、刘泽华、陈博省级一等2011007探索“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兰州大学杨克虎、田金徽、马彬、刘雅莉、陈耀龙省级一等2011008《植物学》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河西学院张勇、韩多红、高海宁、李彩霞、李鹏省级一等2011009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实践兰州理工大学朱彦鹏、王秀丽、杜永峰、王文达、周勇省级一等2011010学前教育专业特色创建与跨越式发展兰州城市学院孔庆浩、夏艳萍、沈建洲、李兰芳、王丽娟省级一等2011011兰州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兰州大学郑晓静、李兴业、曹红、景金生、潘保田省级一等2011012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办和运行西北民族大学陈永奎、孙力、张煜、果建华、祁高展省级一等2011013陇东历史文化特色学科的创设与重点学科的建设陇东学院马啸、闫庆生、刘治立、侯普慧、罗凯省级一等2011014甘肃省法学高等教育现状及改革途径研究甘肃政法学院李玉基、董志峰、郜占川、张建锋、樊峰岗省级一等2011015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天水师范学院XXX东、汪聚应、姜炳生、郭建耀、崔德旺省级一等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一览表省级二等奖共25项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获奖等级2011001运用“APO”工作法构建“五位一体”的化工类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甘肃联合大学王克太、展惠英、柴凤英、田江红、张兴辉省级二等2011002林业技术专业“项目式教学”探索与实践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芦维忠、赵子忠、张玉芹、陈西仓、廖永峰省级二等2011003西北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大学科综合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孙建安、董瑞、雷鸣、赵彬彬、秦煜世省级二等2011004工科院校信息类专业“3+1”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兰州理工大学王晓明、张永、张浩辰、曹洁、李明省级二等2011005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兰州大学马兴铭、王竞秋、张李峰、雒艳萍、于红娟省级二等2011006新建本科院校以人为本144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模式构建与实践兰州城市学院王兴隆、张社平、李具恒、王志林、郑炜华省级二等2011007《草坪学》教材及课程体系建设甘肃农业大学孙吉雄、白小明、马晖玲、刘晓静、李玉珠省级二等2011008适应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教材体系开发应用与推广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张方明、史文权、张满效、杜韦辰、刘江省级二等2011009煤化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王焕梅、侯侠、牛治刚、王建强、齐晶晶省级二等2011010职业活动导向学生主体经验对接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王明旭、孙永吉、穆玺红、刘翠莲、代世明省级二等2011011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西部地区普通高校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任恩恩、王电建、杨军、姚斌、柏桦省级二等2011012《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建设与实践兰州商学院王霞、秦领、马润平、黄萍、潘秀省级二等2011013创新活动课程模式,构建“两个课堂”一体化的教学体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张俊宗、杨世宏、梁波、马文清、XXX省级二等2011014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兰州理工大学黎志强、程兰华、杨莉、马云霞省级二等2011015高校两校区(多校区)功能定位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兰州理工大学路文江、汤富领、俞伟元、张军成、张晓渝省级二等2011016中医学类专业人才前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甘肃中医学院梁永林、柳春、刘稼、李兰珍、朱向东省级二等2011017《陇南金石题壁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蔡副全、蒲向明、宋涛、刘吉平、贺军忠省级二等2011018以优势学科为平台,创新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学质量规范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邵宁宁、郭国昌、龚喜平、李晓卫、丁宏武省级二等2011019《考古学通论》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段小强、杜斗城省级二等2011020以情景模拟为主的多元化护理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崔宇红、许瑞、李芳、王艳波、吴晶省级二等2011021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甘肃农业大学许健、白明昌、吴彦霖、王馨梅、张凝省级二等2011022高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陈文贤、舒志华、吴建春、吴建新、柳立新省级二等2011023文艺学系列课程创新实验研究天水师范学院郭昭第、薛世昌、王元忠、安涛、王贵禄省级二等2011024陇东学院“三线四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陇东学院许尔忠、吕朝龑、刘建宁、闫淳冰、高家祥省级二等2011025高职高专院校校系两级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严慧萍、赵浪涛、高文琪、张磊、屈兰锋省级二等2011年度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一览表教育厅级奖共114项(其中前74项为本科,后40项为高职高专)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获奖等级2011001建设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西北师范大学董晨钟、马永杰、赵兴虎、薛具奎、陈宏善教育厅级2011002计算力学特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兰州大学王省哲、蒋一萱、谢莉、王萍教育厅级2011003强化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品质--嵌入式系统开发人才培养新模式兰州大学马义德、王兆滨、汤书森、绽琨、张红娟教育厅级2011004统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成效兰州商学院庞智强、傅德印、王永瑜、郭海明、申社芳教育厅级2011005六元一体,四维互动,发展创新,交通运输国家级特色专业工程实践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朱昌锋、李海军、张玉召、杨菊花、钱名军教育厅级2011006面向教师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王卫军、张筱兰、郭炯、王文君教育厅级2011007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及实践兰州商学院于倩、张晓岚、姜洋、党建宁、杨雯教育厅级2011008“理进工出”理念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褚衍东、陈京荣、李玉龙、李秦、王力军教育厅级2011009金融工程专业建设及其“中国化”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创新兰州商学院周复之、杨世峰、狄瑞鸿、任洁、王乐教育厅级2011010以“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为平台构建“卓越工程师”校内工程素质培养体系兰州交通大学伍忠东、王紫婷、崔炳谋、汪再兴、齐博教育厅级2011011彰显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示范作用,强化人才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兰州交通大学党建武、闫光辉、王海涌、赵庶旭、王阳萍教育厅级2011012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西北师范大学把多勋、高亚芳、梁旺兵、张建华、彭睿娟教育厅级2011013创新数学教师培养模式,服务甘肃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西北师范大学吕世虎、李保臻、贾随军、温建红、张定强教育厅级2011014本科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西北师范大学赵军、张长城、潘竟虎、李传华、党国锋教育厅级2011015兰州城市学院本科教学质量1353规范化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实施兰州城市学院梁延堂、张社平、刘绍舫、马少虎、李具恒教育厅级2011016教师教育改革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合作共赢新模式--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赴新疆实习支教的探索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杨纳名、王刚、卓杰、郭建东、鲁文平教育厅级2011017体验-反思-实践:基于“专业发展范式”的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武和平、刘全国、周雪、殷刚魁、王秀秀教育厅级2011018电子信息工程综合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实践兰州理工大学张爱华、任崇玉、王强、王琦、缑新科教育厅级2011019机械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兰州理工大学刘永平、靳伍银、刘军、吴爱梅、李涛教育厅级201102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与实践兰州城市学院王汝锋、王小卫、王晓丽、李梅、刘锦涛教育厅级2011021SAMPLE-中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兰州大学管会生教育厅级2011022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敦煌学本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刘再聪、秦丙坤、李顺庆、潘春辉教育厅级2011023电子设计竞赛基地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兰州理工大学杨新华、刘仲民、潘峥嵘、张宁、朱翔教育厅级2011024以警察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治安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甘肃政法学院陈君武、郑永红、王春梅、陈伟、张奋成教育厅级201102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铁路特色专业方向和培养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苏宏升、董海鹰、赵峰、田铭兴、张蕊萍教育厅级2011026先进控制技术创新实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兰州理工大学李炜、苏敏、李二超、赵正天、刘微容教育厅级2011027电工电子CDIO工程应用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罗映红、陶彩霞、张友鹏、李若琼、田晶京教育厅级2011028结构设计竞赛与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探索兰州理工大学党星海、陈明、宋彧、罗维刚、项长生教育厅级2011029一级学科平台上以“方法”为中心的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查飞、杜新贞、杨武、姚虹、李岩教育厅级2011030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孙健、张志红、戴小武、张文礼、白列湖教育厅级20110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兰州理工大学李明、王燕、年福忠、李睿、王旭阳教育厅级2011032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光伏特色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鲁怀伟、宋青、李建丰、权伟龙、田苗教育厅级2011033大学生创新性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兰州理工大学王青、姚晓菊、戴剑锋、冯旺军、褚润通教育厅级2011034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建设(教材)西北师范大学任小康、苟平章、王治和、何廷年、冯丽霞教育厅级2011035构建“4+1+1”模式培养交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兰州交通大学吴芳、王花兰、崔永红、马昌喜、王立教育厅级2011036面向现场、着眼高铁、重在应用的测绘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兰州交通大学姚德新、杨学超、杨国林、李建章、王世杰教育厅级2011037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赵保卫、陶玲、钟金魁、张翠玲、王刚教育厅级2011038建设《动物生理学》精品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甘肃农业大学何玉琴、张霞、杜晓华、叶得河、贾宁教育厅级2011039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电子技术课程群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封志宏、魏萍、李积英、赵贺、刘小明教育厅级2011040医学院校形体课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践甘肃中医学院李希斌、李仲葓、任真、刘曙华、王筱芳教育厅级2011041基于多学科平台优势,提高法学本科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杜睿哲、吴国喆、张芸、苏婉儿、李玉璧教育厅级2011042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统一考试方案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招生办公室陈仁伟、段海俊、程跟锁、常毅臣、赵莉教育厅级2011043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西北师范大学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石永福、杨得国、赵辉、王立群、李小玲教育厅级2011044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甘肃中医学院陈彻、楚惠媛、杨雅丽、安方玉、李雪燕教育厅级2011045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甘肃农业大学刘长仲、沈慧敏、徐秉良、王森山、王国利教育厅级2011046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及应用甘肃政法学院刘晓霞、王存河、黄荣昌、王月、殷兴东教育厅级2011047电子科学与技术新办专业层次化、平台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吴蓉、陈永刚、刘春娟、谢健骊、王永顺教育厅级2011048通信工程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蒋占军、郑玉甫、邸敬、周冬梅、孙奇教育厅级2011049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兰州理工大学赵萍、张轶、张丙云、王雅、刘晓风教育厅级2011050甘肃农业大学“教学主题活动月”十年探索与实践甘肃农业大学王文棣、蔡原、王雅梅、李东魁、亢凯教育厅级2011051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心理学教学实践策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周爱保、赵国军、康廷虎、马书采、李玲教育厅级201105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顶岗支教实习天水师范学院汪聚应、安建平、郭建耀、孟永定、董妍教育厅级2011053数学模型课程教学改革及数学建模竞赛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西北民族大学刘华、马德山、果建华、XXX、冶建华教育厅级2011054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创建优质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农业人才甘肃农业大学魏彦明、唐致刚、陈映江、陆森、刘青林教育厅级2011055以“1+X”整合模式开展英语听说教学,培养理工科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兰州理工大学张晓翠、孙乃玲、杨霞、赵军强、杨娟教育厅级2011056案例教学贯穿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郭殿声、石广田、郑向阳、李太国、管兰生教育厅级2011057信息技术与农业学科整合研究与实践甘肃农业大学李广、XXX、燕振刚、李丽、姚非教育厅级2011058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段兴利、解梅、陈红、尚斌、朱晶松教育厅级2011059创建“四位一体”大学生创业平台构建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马军党、张红兵、贡力、苏程、李万祥教育厅级2011060加强学生产品造型基础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设计实践技能兰州理工大学赵得成、白兴易、赵雪松、李力、柴英杰教育厅级2011061科学整合和高效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甘肃农业大学王生林、马丽萍、赵来娟、张晓兰、朱昭萍教育厅级2011062刑事法学参与式案例实践教学改革--基于甘肃政法学院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甘肃政法学院郑高键、武晓红、杨东平、魏清沂、刘宁生教育厅级2011063财经类人才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兰州商学院巴建坤、苏孜、丁晓阳、张勇、路瀚宇教育厅级2011064基于工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化学多层次教学体系构筑与实践兰州理工大学冯辉霞、王毅、徐惠、尹建军、梁卫东教育厅级2011065会计专业实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袁杰、刘钦、赵延龙、任静梅、尹淑红教育厅级2011066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甘肃农业大学高晓阳、杨梅、李青、李妙祺、冯全教育厅级2011067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水泵及水泵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兰州交通大学王烨、孙三祥、李亚宁、胡广录、张济世教育厅级2011068“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甘肃政法学院林军、杜永奎、牛君、岳世忠教育厅级2011069农业院校程序设计基础类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体系构建甘肃农业大学王联国、韩俊英、刘成忠、赵霞、刘立群教育厅级2011070运用“学习-实践-创新-提高”四要素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甘肃政法学院马进、陆喜元、冉敏、赵菁、王瑞萍教育厅级2011071面向民族聚居区培养高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李锦煜、徐君伟、许永强、胡文海、左林华教育厅级2011072“藏汉双语”师资培训“课例研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道周、赵富学、王发斌、贡巴扎西教育厅级2011073《乡土本色--西北民俗美术概述》(教材)西北师范大学田卫戈教育厅级2011074《大气探测原理与方法》教材建设(教材)兰州大学张文煜教育厅级2011075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三维联动、四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刘新辉、李向伟、曹建文、孔昊、曹博教育厅级2011076西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任泰明、王庆岭、陈兴义、张丽景、田春婷教育厅级2011077工学结合、能力递进模具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余华俐、穆玺清、郭小汝、陈百明、张俊喜教育厅级2011078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晓春、赵淑湘、王琴、邹娟茹、王宗辉教育厅级2011079“六个1+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甘肃联合大学吴晓玲、王锡臻、赵继荣、唐兴荣、李艳教育厅级2011080高职会计专业“五步走”体验式新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高洁、高陆军、顾润龙、康轶婷教育厅级2011081“早体验”高职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李敏骞、杨平科、张守润、徐鉴民、徐真教育厅级2011082迭代式课证融合的计算机办公技术课程的形成、实践与发展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杨柳春、韩艳、周立民、王炳鹏、王萌教育厅级2011083以能力为本的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马秉骞、赵忠宪、王春林、贾汝民、宋学平教育厅级2011084国家精品课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建设与实践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王长荣、施荣、李雯霞、薛长青、袁沛海教育厅级2011085“标准引领、施工导向、工学结合”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胡建琴、武双林、梁国强、崔岩、黄艳教育厅级2011086教育教学研究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宋贤钧、陈蕾、周晓康、魏海明、杜媛教育厅级2011087语文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甘肃联合大学陈新民、王金娥、王万鹏、刘洪艳、于良红教育厅级2011088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胡相斌、许立太、张明艳、蒙斌、李延明教育厅级2011089源自石化生产过程的探索性实训项目开发与应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唐蓉萍、陈淑芬、吴海霞、尚秀丽、吕维华教育厅级2011090“项目化教学、职场化实践、行业化应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岐艳芳、徐瑾、郑刚、周秀媛、赵恺教育厅级2011091基于工学结合的经管类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炜、周任慧、刘贵生、胡旭东、刘静教育厅级2011092高职机电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改革研究与实践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高峰、卢建兵、杨桢、陈玉莲、张萍教育厅级2011093技能大赛、技能取证、技能训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冷宝林、冯文成、甘黎明、高兰玲、乔南宁教育厅级2011094《焊接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实践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王建勋、丁文溪、蔡建刚、王春华、梁永文教育厅级2011095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马宏锋、李祥林、包理群、李颖、吴守霞教育厅级2011096基于炼油化工及相关专业实训需求的DCS控制反应--精馏中试装置建设与应用兰。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法规类别】高等教育【发文字号】甘教技[2010]49号【发布部门】甘肃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0.08.09【实施日期】2010.08.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甘教技〔2010〕49号)各高等学校:根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条例(修订稿)》和《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奖奖励条例(修订稿)》,经个人申报、各高校推荐,省教育厅组织评审委员会在网评的基础上,分别对申报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的成果进行了认真的会议评审,并经公示、省教育厅审定,决定对312项获奖成果予以表彰、奖励(获奖名单见附件),其中科技进步奖118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48项),社科成果奖194项(一等奖39项,二等奖75项,三等奖80项)。

每项获奖成果均颁发奖状、荣誉证书和奖金(一等奖1500元,其中,省教育厅发750元,获奖单位筹措750元;二等奖1000元,其中,省教育厅发500元,获奖单位筹措500元;三等奖500元,其中,省教育厅发260元,获奖单位筹措240元)。

请各高校按照获奖人员的贡献情况,合理分配奖金。

希望各高校以此为鼓励,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1.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名单2.201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二〇一〇年八月九日附件1: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名单一等奖(共24项)1-01 测度链分析理论的变分方法及边值问题兰州大学孙红蕊苏有慧刘喜兰1-02 基于NF-κB为靶点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建立和药理研究兰州大学王勤杨金波苗瑞东杜宇平韩寅蒋鹏徐锡明吕明华陈瑛魏娟王文第高笑菲海军高清祥惠新平 F.Barbault(法国巴黎第七大学)1-03 植物雌激素与雌二醇的心血管作用比较研究兰州大学李红芳汪龙德(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田治峰邱小青张英福贾中建1-04 拓扑方法在非线性微分方程中的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马如云马巧珍韩晓玲马慧莉徐嘉熊向团代国伟高承华1-05 复杂原子和高离化态离子的结构及相关动力学过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董晨钟颉录有丁晓彬苏茂根蒋军万建杰符彦飚李冀光1-06 超冷量子气体在光晶格中输运特性研究西北师范大学薛具奎张爱霞唐荣安雍文梅陈海军1-07 高分子基功能材料基础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雷自强路德待王荣方苏碧桃马国富吴尚燕鹏华孙佳星1-08 生物分子在界面上的电子转移行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卢小泉王志华刘秀辉李志锋(天水师范学院)薛中华周喜斌杜捷仵博万(陇东学院)郭慧霞1-09 新颖的多功能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张有明魏太保林奇姚虹1-10 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效应与分区管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例西北师范大学潘竟虎石培基赵锐锋吴永伟1-11 密码学中伪随机序列与签名体制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杜小妮王彩芬张玉磊杨小东刘雪艳张香芸韩亚宁程文华王会歌樊睿1-12 光合与叶绿素荧光分析在辣椒耐低温弱光性鉴定中的应用甘肃农业大学颉建明郁继华颉敏华(甘肃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陈佰鸿冯致张国斌李雯琳张俊峰(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1-13 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根际促生菌研究及其生态菌肥研制甘肃农业大学姚拓马晖玲白小明陈秀蓉马丽萍张德罡李玉娥龙瑞军蒲小鹏徐长林席琳乔韩文星孙丽娜祁晓梅李风霞冯瑞章田宏张坤汤春梅 1-14 苜蓿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甘肃农业大学平凉市植保植检站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酒泉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张掖市植保植检站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刘长仲王森山严林(青海大学)王新俊王宁李晓仁张建文钱秀娟费彦俊(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恩祥贺春贵徐生海段军(金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宋丽雯杨海玲(临夏州植保植检站)高有华(新疆大学)刘乾李金章兰金娜1-15 切口类缺陷的疲劳特性与抗疲劳设计模型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李有堂马平段红燕宋鸣剡昌峰芮执元陈博靳伍银1-16 磁电功能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兰州理工大学杨华魏智强姜金龙冯旺军1-17 模具铜合金材料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路阳李文生王智平苏义祥徐建林金玉花朱昌盛朱小武袁泽袁利华1-18 明胶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工艺参数优化兰州理工大学曹洁董瑞洪梁磊任旭鹏曹戈何继爱郑玉峰姚斌李宇王维芳王进花任崇玉张书晔1-19 图的邻点可区别染色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姚兵强会英孙宜蓉陈祥恩李敬文程辉刘林忠李沐春王建方(中科院应用数学研究所)1-20 煤炭储运过程中扬尘覆盖剂及喷洒设备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天际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蔡觉先董波任恩恩杨子江罗金保(乌鲁木齐铁路局)李旭武福平王涛杨天赐王浩李华君周亚萍1-21 H2O2和NO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信号作用及其应用研究兰州交通大学李师翁张国锦李师白(陇东学院)张宝芹薛林贵冯虎元(兰州大学)孔凯孟宁1-22 高可靠容错联锁计算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光武喻俊淇葛立明王才善邢东峰路小娟魏文军何涛梁玉琦李强旷文珍乔亚琼牛宏侠1-23 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乳胶的开发西北民族大学王彦斌苏琼彭程曾亮赵向飞曹新刚(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范文革李丽刘自荣(甘肃金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24 新药“参参康心滴丸”的药效学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吴红彦马爱红(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王小燕(静宁县中医院)陈满盛(秦安县中医院)车敏吴国泰马俊王虎平展学孔二等奖(共46项)2-01 信息磁记录用核心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与制备兰州大学魏福林白建民曹江伟史慧刚席力王颖王建波薛德胜2-02 苦参碱在肾病肾小球硬化防治的作用研究兰州大学金玉李宇宁梁耀军和天琳(甘南州人民医院)凌继祖党红星李磊孔秀岩高健陈晨张莉功勋2-03 中药对肥胖基因表达的影响兰州大学郑天珍蔺美玲陈红梅张小郁李伟瞿颂义2-04 小儿Meckel’s憩室并出血诊断中SPECT的应用兰州大学高明太刘纯陈明刘登瑞陈健靳曙光李乐杨鹏孙学强赵成基赵玉元2-05 强耦合交错扩散方程组和色散方程解的整体性态研究西北师范大学伏升茂陶双平温紫娟杨春风高海燕许生虎郭凌胡萍2-06 模范畴和复形范畴中的Gorenstein同调性质西北师范大学杨晓燕刘仲奎张文汇张春霞王占平2-07 高维系统中多粒子体系相互作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段文山石玉仁林麦麦洪学仁豆福全孙建安2-08 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性质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周效信李鹏程王国利赵松峰金成2-09 TGF-β、KGF和Bax蛋白在器官组织发生及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西北师范大学俞诗源陈玉琴王悦丁艳平魏仲梅邓海平贾艳芳王昱冯红丽高先军郭婷婷2-10 沙棘等资源植物的繁殖生物学、遗传多样性和抗逆性初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孙坤冯汉青陈纹苏雪张辉张爱梅虎瑞温江波吴海燕鲁先文严容2-11 植物抗逆生理生态机制及植株再生体系构建的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陇东学院杨颖丽范小峰魏学玲史如霞范庆2-12 过渡金属活化小分子自旋禁阻反应动力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王永成吕玲玲耿志远梁俊玺王强司玉冰王青云李会珍张建辉陈东平张庆莉刘会文2-13 寒区旱区生态-人口-经济系统遥感与 GIS模型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赵军魏伟王世杰李旺平田英2-14 超分子识别系列新技术及其相关应用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魏太保胡京汉姚虹林奇张有明2-15 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王联国刘成忠韩俊英张淑苗王敏刘栋魏霖静刘立群李广吴劲锋黄晓鹏2-16 高白藜芦醇含量葡萄细胞系的诱导扩增及不同葡萄材料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兰州汇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师范大学李胜李唯张真马绍英杨德龙吴兵杨宁刘媛张青松武季玲吴媛媛罗丽媛方艳刘浩薛冲2-17 特药百号重大病害--霜霉病病原学、发生规律及控制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条山农工商集团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甘肃省武威农垦公司甘肃黄羊河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金花柴兆祥魏勇良董克勇(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魏玉杰(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陈有星(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汤希君(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王赟(甘肃省农垦集团总公司)2-18 沼渣源饲料对猪肥育效果及肉品质影响的研究甘肃农业大学雷赵民窦学诚冯涛孙晓军(兰州猪场)张浩李强路标2-19 黄土高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新品种创制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甘南州草原站肃南县草原站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总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尚礼赵桂琴曹致中龙瑞军南丽丽刘欢方强恩鱼小军曹文侠王树茂(甘南州草原站)代建聪(肃南县草原站)蔡卓山吴素琴(宁夏自治区草原站)胡桂馨李玉珠周万海寇建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柴继宽柴永青李剑锋2-20 测度链上非线性动力方程边值问题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孙建平王大斌赵亚红关雯郭丽君张海娥魏嘉马双红王晓芸彭俊国2-21 基于新型包层和微结构的光纤光栅的研究兰州理工大学侯尚林黎锁平王道斌雷景丽刘延君2-22 可激发介质与耦合神经元网络中螺旋波控制兰州理工大学马军王春妮靳伍银蒲忠胜夏亚峰2-23 络合物储氢材料团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陈玉红康龙罗永春陈晗张材荣张梅玲元丽华2-24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光敏材料研究兰州理工大学王青戴剑锋李维学2-25 网络化混杂生产线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兰州理工大学刘军王胜强冯瑞成雷春丽曹立宏方景芳赵俊天夏兆宁任丽娜韦尧兵。

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审暂行办法

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审暂行办法

附件3: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审暂行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依据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设立的目的意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推进科研兴教;鼓励基础教育的科学研究与实验,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激励基础教育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学校教师深入开展课题(项目)研究,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三条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每二年举行一次。

二、参评成果范围及条件第四条对象和范围:全省基础教育各类研究成果。

凡从事我省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及单位(包括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中等师范学校、普通中小学及民办中小学)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实验、教育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均可申报参加评奖。

奖励的重点是教学第一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

第五条成果时限:上届评奖之后、本届评奖之前,即两年之内的研究成果。

每个作者最多可申报作为第一作者的个人成果一项;编著类成果,须由在甘肃工作的主编或编写组负责人提出申报,这类成果其中的一个章节或某一篇文章不得以个人成果名义申报;论文集不得以总成果名议申报。

第六条成果形式:A.专著 B.课题研究报告 C.系列论文(同一问题或相似问题的研究论文3篇以上 D.其他第七条评奖条件:1.专著和系列论文必须公开出版或发表;2.课题研究成果必须通过省级以上的鉴定验收;3.音像制品、课件制作等成果,必须通过省级以上的鉴定验收。

4.不宜公开发表或出版,但已被市、州人民政府,厅、局级决策、管理部门采用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教育科研成果,经作者单位推荐、采用部门批准,也可参加评奖。

5.凡已经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的成果,不再参加本次评奖。

三、评奖标准第八条优秀成果标准:优秀成果必须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学术水平,能体现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科研的较高水平。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三.学校概况
四.院系设置
五.未来展望
兰州交通大学校徽
[编辑本段]一.学校介绍
学校全称:兰州交通大学
学校简称:兰州交大
英文名称: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英文简称:LZJTU
[编辑本段]二.历史沿革
兰州交通大学创立于1958年,是由久负盛名的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时名兰州铁道学院,由铁道部教育局局长孟华兼任学院院长。5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学校隶属铁道部领导,实行行业办学管理体制。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当初,铁道部选定兰州市郊北山之麓的一片荒滩为永久性校址。学校初建恰又遭遇三年困难时期,面对风沙、寒冷和饥饿的挑战,亲历延安生活的老院长贾冰岩、老书记周道远,带领师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平整土地,修盖校舍,建造家园,走过了树木树人的艰辛创业之路。昔日的荒滩而今已变成树木葱茏、绿草成茵的美丽校园,学校背靠的北山也不再黄土秃裸而绿树成片。来自京、唐两校的一批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淡泊,勤勉敬业,矢志不渝,身体力行,使百年交大“起点高、基础厚、重实践、要求严”的优良办学传统传承至今。学校始终坚持贯彻铁道部“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优质服务”的路风建设方针,坚持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培养出一批批胜任行业工作的工程师。在沧桑励洗的五十几年办学历程中,延安精神、交大传统、铁路路风相互交融,反复涤荡,凝炼成“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铸就了体现时代特征的“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大学精神。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i贴吧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4)建立学院--系部---创业团队三级治理机制。成立院长为 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成立系部实施 小组,全面推进改革措施落地实施;跨年级跨学科组建学生创新创 业团队,夯实人才基础。
(5)创建“师生共创”的师资培养体系。以“专创双师”培养 为目标,通过师生互学、师生同训等途径分专业构建项目驱动型、 科研转化型、工作室撬动型等师生共创模式,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 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2. 师资培养成效显著 学院以师生共创为途径,培养专创双师 65 人,省级创业导师 25 人,成立教师工作室 34 个,建成国家教学资源库一项,教育部 提升高职学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一项,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15 项,教改项目 9 项,开发专业创业实践课程 11 门,出版创新创业专 著教材 3 部,发明专利 217 项,发表相关论文 700 余篇。 专创双师带动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效果明显。魏照信老师获甘 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崔兴林老师的艺林中心创业团队两个项目分 别获甘肃省财政厅、教育厅立项;创业导师马冬梅团队获甘肃省农 牧渔业丰收奖,并与甘肃紫轩酒业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科技转化,年 创利润 2000 余万。 3.示范辐射效果明显 本成果得到兄弟院校的关注和借鉴,接待省内外高校考察交流 300 余次,河西学院、甘肃畜牧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钢铁职业技术 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青海格尔木职业技术学校等高校派团考 察借鉴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 任君庆、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杨则文、 宁波大学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俞金波等给予成果高度肯定,具有较 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学院联合兰州大学等省内高校与甘肃船说众创空间文化产业有 限公司、酒泉青年双创产业园、酒泉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单位签订战 略框架协议,打造创新创业教育高校联盟,引领丝绸之路创新创业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0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0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0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8.06.23•【字号】甘教厅[2008]88号•【施行日期】2008.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奖励200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甘教厅〔2008〕88号)各高等学校:根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条例(修订稿)》和《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奖奖励条例(修订稿)》的有关规定,经学校推荐,省教育厅组织评审委员会,分别对申报200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的成果进行了认真评审,并经公示、省教育厅审定,决定对272项获奖成果予以表彰、奖励(获奖名单见附件),其中科技进步奖102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43项),社科成果奖170项(一等奖34项,二等奖65项,三等奖71项)。

每项获奖成果均颁发奖状、荣誉证书和奖金(一等奖1500元,其中,省教育厅发750元,获奖单位筹措750元;二等奖1000元,其中,省教育厅发500元,获奖单位筹措500元;三等奖500元,其中,省教育厅发260元,获奖单位筹措240元)。

省教育厅按获奖成果数将奖金统一划拨到有关高校,其中,兰州大学9项,奖金4280元;西北师范大学85项,奖金46640元;甘肃农业大学8项,奖金3540元;兰州理工大学31项,奖金13650元;兰州交通大学25项,奖金11840元;西北民族大学20项,奖金7860元;兰州商学院16项,奖金7060元;甘肃中医学院3项,奖金1260元;甘肃政法学院12项,奖金4580元;天水师范学院16项,奖金5360元;河西学院16项,奖金5600元;陇东学院9项,奖金3060元;兰州城市学院8项,奖金3290元;甘肃联合大学2项,奖金520元;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项,奖金1280元;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3项,奖金1020元;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1项,奖金260元;甘肃警察职业学院2项,奖金520元;定西师专1项,奖金260元;陇南师专1项,奖金260元。

兰州交通大学院系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院系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院系介绍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的前身是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系,成立于我校1958年建校之时,是我校最早建立的5个系之一。

1958年,在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系主任、我国铁道运输专业的奠基者与创始人之一、著名运输专家林达美教授的带领下,由北京铁道学院部分教授和骨干教师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并于当年招收了首届铁道运输专业本科生60人。

五十年来,交通运输学院经过校内外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具有了相当的办学实力,共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六千余人,涌现出了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国家发改委交通司司长黄民、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徐瑞华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校友,我院毕业生在我国交通运输部门享有很高的声誉。

学院现有交通运输工程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2个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系统工程等5个硕士点,有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管理、包装工程、信息管理5个本科专业。

学院有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17人、副教授22人、讲师33人,教师中有博士25人;拥有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研究与咨询中心、铁道部危险货物咨询与评估中心、甘肃省包装行业技术中心和甘肃省运输包装质量检验站。

近年来学院教师主编教材、专著27部,其中有4部教材入选国家重点建设教材,《管理运筹学》获2006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交通运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余项,有18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其中参与完成的“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运筹学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获中国运筹学应用二等奖。

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本科专业交通运输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掌握管理运筹学、现代管理科学、运输组织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及网络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般的优化方法和计算机在运输工作中应用的基本技术;具有运输组织指挥、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铁路运输技术设备及运输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具备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基于专业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高校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基于专业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高校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2 1 第 1期 00年
S in e a d Te科 技o y M a究 e tRe e rh ce c n c no 管 理 研n g m n s ac h lg ae
2 O No. 01 1
文 章 编 号 :10 7 9 (00 0 0— 65 2 1 )0 — 09— 4 1 0 9 0
文改革 ,并 将其努 力融 人人才培 养 的各个环节之 中。教育部在 《 于深化教学 改革 ,培养适 关 应 2 世 纪需要 的高质量人才 的意见》 中也 明确指 出 :“ 1 改革
教 学 方 法 是 深 化 教 学 改 革 的 重 要 内 容 。要 重 视 学 生 在 教 学 活 动 中 的 主体 地 位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主 动 性 和 创 造性” 要 改革 ‘ 。“ 灌输式 ’ 以及在教学 中过分 偏重讲授 的教 学方法 ,积极实践启发式 、讨论式 、研 究式 等生动 活泼 的教 学方法” 。这一 要求表 明 ,高 等学 校只 有改 革传 统教 学方 法 中的弊端 ,建立适应时代 需要 的新 的教学 方法 体系 ,才 能使 培养出 的人才适应 日益发 展变化 的经济 社会 的需要 ,才 能使 我国高等教育真正为促进经济 社会 的进一步 发展提 供坚 实的 智力支持。
究少 。例如 20 0 5年高等教育 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一等奖 的 5 成 果 中 ,涉 及 教 学 方 法 改 革 的 研 究 只 有 一 项 ;在 所 有 9项 的 56项 获奖成果 中,涉及运用 现代科学 技术改 革高等 学校 9 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更是 寥寥无几 - 。同样 ,在 高等学 校的 o 教学实践 中,进行深层次 、全方位教学方 法改革 的人也很少 , 仅 有 的 一 些成 果 大 多 是 未 经 深 入 探 讨 的 理 论 研 究 和 缺 乏 系 统 试 验 的 、零 星 的 经 验 总 结 。 理 论 研 究 者 对 教 学 方 法 研 究 的 不 足 以 及广 大 高 等 学 校 教 师 和 管 理 工 作 者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对 教 学

兰州交通大学专业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专业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专业简介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是1980年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5个学科之一,是全国铁路高校及科研院所中第一批获得授予权的两个单位之一,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该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及办学经验,以已故著名运输专家林达美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学者长期在此执教,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理念及扎实的专业底蕴。

该学科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理论及方法、运输组织与配送管理的优化理论、运输过程控制的智能化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规划与评价对交通运输系统运营过程的科学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协调交通供需关系,保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该学科现有“交通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交通运输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道路交通工程”、“运输经营管理”、“交通运输安全工程”和“交通枢纽及场站设计”等研究方向,以交通科学研究所、交通信息工程研究所、交通规划研究所、交通鉴定中心、交通影响评价研究所为依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和研发平台。

物流管理(082321)物流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该学科综合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交通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运筹学等理论与技术,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以及经营管理,从优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协调供需关系,为物流系统运行达到最佳状态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方案,使系统的组织管理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

它与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

本学科现有“物流系统规划与决策”、“货物运输物流化理论与方法”、“物流装备信息化工程”、“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和“物流系统优化与模拟仿真”等研究方向,有现代物流研究所、货物运输研究所为相关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和研发平台,多年来,在物流路径优化、物流配送管理、物流装备信息化、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方向,锻炼、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学术团队,学科发展势头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动机
4.038
0.872
2.745
1.077
1.293
9.373
自信心
(1)合作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推广实验前,项目组对推广班学生和参照班学生进行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水 平前测,实验结束时又分别进行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水平后测(见表 3/4)。结 果显示,推广班学生的听力、口语和写作水平均高于参照班学生,因此,合作教学有利 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听力和口语以及文化能力。
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申报
科学总结
成果名称
大学英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
的创新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柏桦 牟宜武 王电建 李利娟 Lydianne Loredo
成果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名称 推荐时间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2009 年 10 月 18 日
成果科类






教育类 045122 107320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合作教学以协调的方式,通过教师间的共同计划、共同授课和共同评估完成整个教 学指导,确保学生的学业成功。这种合作,改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原有的作用和授课 方式,强调教师间的合作、教师对新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所有合作者对所有学生负 责任的态度。这种模式,一方面加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实力、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另一方面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作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取长补短才 能使教学内容、过程和结果都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合作教学,中外教 师发挥各自特长,建构出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和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练习机 会。因此,本项目结合外教英语语言和文化优势、中国教师外语教学经验及他们对学生 认知方式熟悉的教学背景,采用合作备课+合作授课+课后拓展+合作评估的教学模式, 开展合作教学创新性实践,这无论是在人才素质培养还是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都向内 涵式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必将对未来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者
测量变量
平均分
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
差异
t值
P值
文化
4.425
0.616
3.160
1.176
1.265 9.678 0.000
(2)合作教学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其动机、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通过问卷,项目组对比了合作教学和传统教学对推广班和参照班学生非语言能力的 影响。调查显示(见表 5):推广班学生认为合作教学对其学习方法、学习动机、自信 心、自主学习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参照班学生对传统教学的认同度要远远低于 推广班学生,这就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然而,前期调研和长期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表明:大学生“哑巴英语”现象仍然比较 普遍,这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重视读写、忽视听说的教学现状相关,这是造成我国大学 英语教学效果“费时低效”、“学生接受能力强而产出能力弱”的原因所在。此外,这 一结果也与大学英语师资质量有关。大多数英语教师的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实践能力都 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突破英语教师“单兵作战”的传统教学惯例,提高英语教师的 专业素质,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另一突出问题。
大学英语中外教 07.9-09.7
师合作教学推广
在 07、08 级 2+2 联合培养班以及詹天佑班进行合作 教学的推广;完善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 进行教 学观察、记录教学的过程,采集相关数据。
09.7-09.8 合作教学评估总结 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评估合作教学成效、组织鉴定
09.9-
继续推广大学英语 对 07 学生进行以项目为依托的合作教学,对 09 级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 学生推广合作教学。
三、合作教学模式
经过四年的合作教学实践,本项目形成了合作备课-合作授课-课后拓展-合作评估 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见表 2)。在合作备课阶段,中教与外教就合作教学形式、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分工等共同协商并达成一致。在课
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学效果评价体系
看法,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四、推广实践教学效果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1.合作教学效果突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合作教学实践表明,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解决了学 生“哑巴英语”的问题,还增长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了其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机, 改善了其学习方法,提升了其合作学习能力。05-07 级 2+2 联合培养班托福通过率为 74.4%,现有 58 名学生就读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
体会。
的了解;探讨学生突出问题,确定教学重点,形成合作教学课堂模式。
合作授课
1)听说教学:以教材为蓝本,开展主题讨论(外教引导-中教补充),难点和重点解释(轮
课堂教学分为视听说课 流解释);外教引导听力训练,中教开展听写训练;外教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补充文化
程和读写课程。
背景以及语音语调训练。
视听说课:外教占主导 2)读写教学:以教材为蓝本,开展主题讨论(中教引导-外教补充);文化背景(中教、
二、大学英语合作教学实施方案
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在前期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将合作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制定出了大学英 语合作教学实施方案简要规划,确定了研究内容(见表 1)。
表 1:大学英语合作教学实施方案
项目
合作 教学 实践
测量变量 听力前测 听力后测 口语前测 口语后测 阅读前测 阅读后测 写作前测 写作后测
表 3: 听说读写前-后测结果对比(独立样本 T 检验)
推广班
平均分
标准差
152.109
23.079
176.891
26.967
76.473
6.033
79.518
4.024
160.082
24.759
178.078
19.358
合作 教学 推广
时间安排 工作计划
研究内容
通过调研兄弟院校、用人单位及在校大学生,了解 05.4-05.6 合作教学前期调研
大学英语存在的问题。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研读、 05.6-05.7 合作教学理论研究
分析和总结。
设计大学英语 05.7-05.8
合作教学方案
在前期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合作教学方 案,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评估,撰写立项报告。
作意识,推广班开展了歌词朗诵、著名人物生平介绍以及班级间辩论赛等。
合作评估
1) 学业评估: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综合考虑。读写课程:30%(平时)+
建立学生听说读写学业 期末(70%);听说课程:口语(50%)+听力期末(50%)。
评分标准;建立合作教 2)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合作教学过程、合作教师的
容、方式、文化补充、 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讨论合作教学的理论依据、合作方式、研讨学习策略为课堂教学提
学生课堂表现以及课堂 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突发事件;探讨合作教 3)后合作备课阶段:评估每一单元的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学习策略;完善测读写译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交流中美之间文化差异;增进外教对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一、成果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对大学生听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 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深化大学英语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切实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 高。加强大学英语师资培训,造就一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鼓励有条件 的高校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由于合作教学能 够很好地实现这一教学改革目标,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教每周一次、每次2个小 “office hour”主要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信心等问题。
时的office hour。
2)课外文化拓展:组织“English Disney”。每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邀请 2 至 3 位外
2)中、外教独立答疑, 教参与,加强文化交流,练习英语口语。
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3)语言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改进学生的发音,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和合
一位巡视;3)小组教学。 激励政策(每完成一次口语任务,学生可得1个积分币:2分;这些积分点占期末口语成绩
的20%),鼓励学生讲英语;通过课堂演示,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课外拓展
1)“office hour”:为了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在“office hour”,要求每班有 7 位学
1)外教每周有两次、中 生必须定期与外教交流,其他学生也可以自由访谈,与外教讨论作业及语言项目;中教
表2: 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
合作教学模块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方式
合作备课
1)前合作备课阶段:分析学习者需求,找出每一单元的“文化点”,分析每单元的重点、
每周2小时教学例会 研 难点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组织形式。
讨 本 周 或 下 周 教 学 内 2)合作备课阶段:(2小时/周次)讨论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讨论课堂教学内容以及
t值 -1.06 2.559 1.801 7.813 -1.120 1.082 1.252 2.456
p值 0.290 0.011 0.073 0.000 0.264 0.280 0.212 0.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