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课堂实录
离骚课堂实录
离骚课堂实录离骚课堂实录生:你刚才说“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表现了屈原对楚国现状的担心。
师:说得对,这位同学听课很认真,刚讲过就记住了。
生:“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这两句说明当时有很多“党人”,他们应该都是小人,在楚王面前说坏话,所以屈原很担心。
师:大家基本读懂课文之后,把握它的主旨就来得很快。
综合大家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总结美人迟暮,时光易逝;小人当道,进尽谗言;楚王迁怒,报国路塞(板书)。
师:课文第一段交待了屈原的身世,他与楚怀王同祖,因为是楚王的宗亲,所以被委以重任。
这一点大家度过课文之后就理解了,下面我们重点赏析第二段。
师生齐读第二节。
师:这一次大家不仅读出了节奏,还表现了作者对光阴易逝的感概和报效楚王的迫切心情。
下面请大家讨论几个问题:①找出第二节中提到“香草”的诗句,说说这些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塑造诗人怎样的形象?②屈原最崇高的品质是什么,这一节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这样的品质?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讨论的情况。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见解。
首先说第一个问题。
生:用了对偶的手法,说明屈原很喜欢打扮自己。
其他学生大笑。
师:还有其他说法吗?生: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想说的是自己与众不同生:这里应该是象征的手法。
生:这里应该不是对偶,我们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对偶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同,词性相对,这里的几个句子好像不符合这样的条件。
只有“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有一点像。
师:你对对偶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说得很有道理。
生:作者用这么多香草应该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外在美,这段第一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是说他内在的美好品质很多,那么加上外在美,就成了一个完人了。
生:帅哥!师:“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都是“香草”。
“香草”实际上象征着高尚的品德,美好的事物。
诗人不仅有“内美”而且有“修能”,还有精心打扮的外表,这几句诗塑造了一个品德高尚,才高八斗,英俊潇洒,内外完美的诗人形象。
《离骚》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离骚》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离骚》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离骚》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离骚》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篇目。
然而,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呢?教学的方法和设计至关重要。
以下是本人所设计的《离骚》教学实录:一、教材选择与思考文本课程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为《离骚》的相关知识,及其在当时、在今天的意义。
旨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及欣赏文化古典的能力。
对于这种古文,老师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前进行的调研中,我们采取了“互动式阅读”教学法。
即,在学生阅读前,老师以一种轻松愉快而又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本文的内容;并且与学生一起分析每段文字的词、句、段,以及段落的整体意思,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参与讨论。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是能否让学生产生兴趣、理解和欣赏《离骚》。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离骚》的基本情节,明白太康之死对于整个文化史的特殊意义。
2. 学生能够掌握文本的基本阅读策略,包括注视、推理、借助背景知识等,较准确地解读原文。
3. 学生能够较好地参与学习互动,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口语和书面的形式交流和讨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以上三个目标是综合的。
要达到这些目标,要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为中心,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整合老师、学生和材料等因素,使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流程活动1:《离骚》的介绍本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减少学生的紧张和教学效应的阻碍。
活动内容:1. 用互动式的方式介绍《离骚》的背景:国家一团糟,楚国危殆,太康死亡,越王勾践失去诸侯的支持,于是落寞地在越国郢城中守望一亿五千年。
2. 让学生自由阅读三个小段落,通过坐凳海、天生我才必有用、楚辞、沉舟、侧身诸篇的精品语句,引导学生体悟,深入了解《离骚》。
活动2:ppt展示在“tianxia”的主题下,我们采用ppt的形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理解“tianxia”的文化内涵。
《离骚》课堂实录
屈原传记与其他研究资料
学生可以阅读关于屈原的传记和研究 资料,深入了解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为更好地理解其作品提供背景。
学习建议
1 2
多读、多背、多思考
学生应通过多读、多背、多思考的方式,加深对 《离骚》的理解和感悟,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学生应结合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其作品的 主题和思想内涵,探究其现实意义。
采用讲解、诵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离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02
《离骚》文本解析
主题思想
01
02
03
忧国忧民情怀
《离骚》中诗人表达了对 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 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和 关注。
追求理想
诗中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社 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为 实现理想而不惜付出一切 代价的决心。
04 不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 观点,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鼓励。
05
06
时间分配需进一步优化,避免部分环节过 于仓促。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
计划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 01 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引入更多与《离骚》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02 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和艺术魅力。
05
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和表
达中,提高文学素养。
06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离骚》的 艺术特色,包括象征手法、浪漫主义风格等。
03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兴趣。
课程安排
《离骚》教学实录(集合5篇)
《离骚》教学实录《离骚》教学实录(集合5篇)《离骚》教学实录1巧用紧缩诗句诱导古诗教学——《离骚》教学实录与反思要读懂古代的诗歌,有时也离不开一点字词上的翻译。
但是若像翻译文言文一样的翻译一首诗歌,那实在是有点煞风景了。
如果将古诗翻译成现代诗,倒可算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不过这里还涉及到怎么译,译后对原文文气会有怎样的影响等问题。
任何作品都是在作者所处的环境、相关的心理、当时当地的用语习惯的影响下产生的,尽量保留诗文的“原味”是很重要的。
有一种保留诗意的做法是,紧缩诗句——保留简单易记的词句——形成诗歌的主干。
这种方式如果利用得好,就可以成为教学上一个很好的诱导发点,使学生对诗句的翻译、理解在不自觉的过程中融会贯通,避免翻译诗句引起的枯燥乏味。
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必修三中《离骚》节选内容时利用了这种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记录如下。
师:请同学们尝试一下,能否将节选的《离骚》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生:我来改改前面的几句。
我将这些句子压缩了,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
摄提孟陬,庚寅吾降。
皇览余度,锡余嘉名。
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师:大家鼓掌是因为觉得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修改有什么特点?生:他的修改使诗歌更简练了,而且还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生:好象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认为修改后的诗歌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形式上的好坏应该有哪些标准?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需要吧!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生:四言诗比原文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肯定比原诗要快,对于抒发心情而言可能显得比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
不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要特色,《楚辞》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的诗歌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的。
《离骚》课堂教学实录
《离骚》课堂教学实录(2)《离骚》课堂教学实录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是对前面出生时间等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有强调作用的。
“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刚才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览”是“看”的意思,“揆”有“揣测、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个过程,它也能体现屈原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和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出来了,还有别的想法吗?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他被删除的字都补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才学了课文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修改与比较中,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的含义,了解了屈原的心理。
课下的注释其实已经很详细了,只不过同学们原先不太愿意仔细看,现在看进去了,而且也没有觉得落实字词含义是枯燥的事,我认为大家的收获不小。
希望大家能从剩余的内容中任选一段,也用紧缩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的独特意蕴。
下课!拓展阅读:《离骚》重点句赏析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评析: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
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
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
这一条“美人香草” 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
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离骚(节选)》课堂实录
《离骚》课堂实录杭州学军中学吴慧慧一、导入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李白的一首诗歌,大家一起来读这首诗。
PPT展示:《笑歌行》李白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生齐读)师:诗仙李白说,可笑啊,真可笑。
可笑什么呢,那些为人圆滑、心曲如钩的人,竟然会封王封侯,而那些为人耿直、心直如弦的人,只会落得惨死道边的结局。
战国时候的纵横家张仪、苏秦深谙此道,于是都极尽谋略,游走于诸侯国之间,最终张仪做到了秦国宰相,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可谓功成名就。
而“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屈平也即是屈原,一生“直如弦”,正道直行,却只能空做得一首《离骚》诗供后人们览读。
李白表面虽在奚落屈原,实则为其鸣不平。
今天就让我们以这首诗歌为开端,一起走近“不解谋此身”的屈原,也走近《离骚》。
二、解题师:诗题为“离骚”,有没有同学试着猜猜看“离骚”是什么意思?【板书:离骚】生1:“离骚”应该是遭受忧愁的意思,师:遭遇忧愁,那么你来分解一下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生:“离”我觉得是分离、分别的意思,“骚”是忧愁的意思。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的猜测已经相当好了。
那我们来看看史学家司马迁是怎么理解的?PPT展示:离骚者,犹离忧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师:看这句,我们是不是觉得前面这位同学的理解很到位了。
但是,在司马迁这句话里,离是个通假字,通“罹患”的“罹”。
我们再看看东汉的班固的理解:PPT展示:离,犹遭也。
骚,忧也。
明己遭忧作辞也。
——班固《<离骚>赞序》师:这样,我们是不是就明确了,“离”是遭遇的意思,“骚”是忧愁的意思。
【板书:忧愁】而关于我们同学猜测“离”是“离别”的意思,其实后世很多楚辞研究者也是持这种观点的。
离骚 课堂实录
《离骚》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了解“楚辞”及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学会吟诵古诗词,体会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欣赏诗中的比兴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一、展示图片师:请大家猜猜这幅对联和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对联: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歌”生:屈原师:因为对联中有一个与屈原死亡密切相关的地点名词“汨罗江”,现在它也成为了一个文化名词。
2000多年前的汨罗江水淹没了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缕忠魂,屈原汨罗江上的慷慨赴死,换来了精神世界的高贵永生。
这是诗人中的诗人,高峰上的高峰,王者中的王者。
今天王者归来,让我们一起来触摸它的灵魂,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二、请同学们集体朗诵课文三、自主研习1、杰出的人物一般都有自恋倾向,太喜欢自己了,说一说屈原自恋自己什么?2、人生易老,面对岁月流逝,青春已不再。
当时已六十出头的屈原又是怎样生活的?3、屈原提升自己要干什么?问题1:师:这样的一位王者在作品中展示了他怎样的形象呢,杰出的人物一般都有自恋倾向,说一说屈原自恋自己什么?师:喜欢自己的血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说自己留着的是帝王的血脉,是讲屈原自己和楚王的关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师:出生的日子也很奇特,在正月中出生,这是上帝特意安排的。
中国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预兆,据说李白出生时,他老娘梦见太白金星钻进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
岳飞出生时,有大鹏鸟钻入老妈肚子,所以岳飞字鹏举,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有着强烈的责任心。
师:对自己的名字,是如此的美好,是多么有价值。
包含了父亲对他品德的美好期盼,诗人也把这作为自己美好人格的准则。
对自己的品德也相当喜欢。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说我品德多么高尚啊。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到此,我们眼前似乎站着这样一个男人,对衣服有着特殊的爱好,善于包装自己,但我总觉得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就不怕背上玩物丧志的恶名吗?是用采集香草来比喻自己对修能的追求,只要是美好的品格,诗人都学习。
离骚实录
《离骚》一课文讲解1.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对照注释,弄清课文内容。
2、重点提问以下词义重点讲解下列实词的意义:修姱:修洁而美好。
羁:喻指束缚、约束。
谇:谏诤。
怨:恨。
(“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
民心:人心。
(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溘:突然。
(“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忍尤:忍受强加的罪过;尤:这里作“罪过”讲。
(“以儆效尤”中“尤”即此义;“怨天尤人”中的“尤”为“归咎”义;“无耻之尤”中的“尤”为“特异”、“突出”义。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讲。
忳:忧闷。
岌岌:高耸的样子。
(“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险。
)陆离:修长的样子。
(“光怪陆离”中“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3、学生说出课文意思。
要求:指名3 —5 人回答;纠正。
讲解: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感情。
诗人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而有力,诗人在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昂扬;读出诗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愤懑;还要读出诗人在“众女”种种丑态面前所表现出的高昂气节,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现出的一往情深。
二、理解思想内容分析、讨论、概括:§(1-7 ):述怀,揭示“朝谇而夕替”之因,表达“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
§(8-13 ):反省,表现为追求美政、美德“虽体解吾犹未变”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怀。
2、赏析重点诗句讨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明确:(幻灯打出)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宁客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三、分析特色1 、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离骚课堂实录余映潮 《离骚》课堂实录
《离骚课堂实录余映潮《离骚》课堂实录》摘要:高冠长佩蛾,集… 嫉步驰,师下面把这些描写美事物语句连起遍师今天我们学习《离骚》预习了吧?生(齐答)预习了师感觉怎样?生挺难师(微笑)是挺难不总应该能得下吧?课下面可是每句都有释生(齐答)能师那我先请学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检诵正音)渡引导《离骚》是学史上长抒情诗我们要学习是节选其部分它作者是我国位诗人屈原高我们学《屈原列传》其有段写到了诗人写离骚原因以及对屈原志趣品行评价不知学们可否能记得起生沉思有些嘴里念念有词师这样我请位学试着背下李琪你背下吧(他没有背下不熟练从截取了部分考虑到这班是理科班学生而且又是休息了暑假学生估计忘了不少是我便降低了难)那咱们起背相提醒也许能唤起你记忆学生齐备《屈原列传》二段师还有没有到没这段里面还对离骚词作了谁说下(学生不知道有学生赶紧翻课和言翻译)师秦继伟你说说生“离”是遭遇思师释具体生通“罹”师你上写下“罹”学上黑板写“罹”骚是什么思?生忧愁师“离骚”思合起就是……生齐答遭遇忧愁师通回顾知道《离骚》写作缘由是什么了吧?生因他遇到忧愁烦闷要排遣心愁绪故而写了离骚这首诗师诗以言志嘛《屈原列传》对屈原志趣和品行有两句总结性评价是哪两句?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师“志洁”是什么思生志趣高洁师“物芳”是什么思?生就是事物芳香师那么“称”是什么思?生提到称赞师把这句话连起说下生他志趣高洁所以他提及事物都是芳香师这里我们可以把芳物思再扩下理成美芬芳事物现学们可以边《离骚》边从课划出作者描述到美芬芳事物三分钟开始(三分钟有学生举手)生蕙纕师“蕙纕”是什么思?看课下释生(明确)应该是“蕙”“蕙”是香蕙种香草生茝兰皋椒丘芰荷芙蓉高冠长佩蛾师根据学生所出词语板师学们得很快也很准确那么我想问下这些芳物共构成什么样形象?(学生答不出)师可能我问得这问题不够清楚这样可以再看课这些美芬芳事物前面或面描述词生(学生再到)纕揽制… 集… 嫉步驰(板)师(进步提示)那么采摘佩戴香草并以荷叶荷花作衣裳人应该是什么样形象?生美女(学生笑)师(我肯定了学生答案)如用四短语概括这美人形象特应该是什么?生美艳绝伦香气四溢心纯洁(板)师下面把这些描写美事物语句连起遍(学生)师给学们二分钟试着背诵下学生背(分钟)师学们可以设想下假如这“美人”生活今天这代会是什么样结局(七嘴八舌开始讨论气氛很热烈)(分钟开始由发言)生她能成超级女声;生她能成超级电影明星;生3她能成世界美女;生她能成众人艳羡女王;……(有女生发言引起了)生我认这女人并没有想象那么(当投质疑目光她释到)这女人外表妖艳而且身上香气太浓烈(学生笑)师(笑)不我觉得她说得有些道理这人如是美人话打扮得也确实是有些不寻常那么诗美人有所指吗?生有师那指是谁?生应该是他己他直都说“余……余……”师是啊“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楚国土地上特立高标世不容人这么心纯洁外表美艳“美人”形象今天能得到认可关键因哪里是什么?生社会代以及周围人观念识师那么我们回到课上看看屈原当生活社会代以及他生活环境如何?(学生边看边划出关键语句3分钟有学生举手我示他起说)生灵修浩荡师能释下具体思吗?生“灵修”指君王“浩荡”是恣情放纵荒唐思师这跟屈原有什么关系?生国君昏庸无道亲近人贤臣然得不到重用屈原有志不得施展故而忧愁生众女嫉妒师能释下吗?生屈原身边人都是些亲近君王人只会嫉贤妒能像君王进献谗言毁谤忠良致使屈原不能接近君王不但得不到重用反遭流放生代风气不师从哪里看出?生固俗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师具体释下生结合课下释翻译这几句话师世风日下投机钻营违背法则歪曲事实苟合奉承取悦他人成了当社会种主流思想君王不近人嫉妒社会不容这样位贤臣定是悲剧齐声再把二段遍给学们二分钟试着背诵这段师(继续引导)屈原这样种环境当是如何坚持?表现出他怎样品格?哪些语句能够体现他这品格?生“亦余心所善兮虽九死吾犹变兮”生“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修以常”生3“进不入以离忧兮退将复修吾初”生整三段全是他这品质以及他坚持这品质所下心师这些语句能够表现出他高洁情操不世俗所玷污保持己清白节操宁可牺牲己生命都不愿与世俗流合污顺应世俗生活颗高洁心高形象立我们面前也立了楚国土地上更立了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师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屈原品行端正持高洁情操而世俗又不容他这样人活着那么屈原坚持己节操程思想上有没有动摇?生有生没有师学们再认真从依据不能凭想当然(学生认真研几分钟有学生举手发言)生四段“悔相道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师屈原真悔了吗?生没有从面语段可以看到他还是坚持他当初定而且是更加坚定了志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志更加坚定了?生“高余冠岌岌兮长余佩陆离”把己帽子故加高高佩带加长长要特引起人们我就是这样人我和你们不样形象上变化反映出了屈原心变化结屈原也是人首先是平常人他所以能坚持人情操保持颗高洁心境是因他有腔火热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始终不变颗赤子心他也有动摇但高洁灵魂终还是又战胜了己思想上波动坚持住当初愿让人们永远记住他记住他忠祖国关心民生疾苦不顾及人生命高尚节操虽然他终也没有被君王接受他美政理想也始终没有得以实现祖国没有能够挽救而国灭了但屈原给我们留下了笔更珍贵精神财富那就是今天我学习这课以及他流放途写下系列精美学们拿着我交给你们钥匙打开通往《离骚》高妙殿堂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离骚》长太息教学实录5篇
《离骚》长太息教学实录5篇《离骚》长太息教学实录1教学目的:1、理解本诗运用大量比喻、象征手法的作用。
2、把握屈原在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中执着自修美德的强烈愿望。
3、背诵这两节诗。
教学重点:比喻、象征手法所揭示的意蕴、作用。
教学难点:相对古奥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把握及评价。
教时:三课时教学方法:诵读、质疑和点拨教学过程:1、结合教材(明)陈洪绶所绘《屈子行吟图》,由学生介绍屈原主要身世、经历和思想。
明确:屈原,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离骚”:离愁;遭忧;楚地的古乐曲名。
2、结合注释,默读,梳理字词基础知识,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本诗中的运用:修姱鞿羁蹇蕙纕揽茝谣诼偭规矩忳郁邑侘傺溘死鸷鸟攘垢兰皋芰荷岌岌偭规矩而改错忳郁邑余侘傺兮何方圆圜之能周兮······(通假)怨灵修之浩荡兮固世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古今异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屈心而抑志兮回朕车以复路兮······(词类活用)不吾知其亦已兮既替余以蕙纕兮,有神之翼揽茝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特殊句式)3、本诗有不少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句子,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请把他们找出来,再以它们为线索,看看屈原通过这些直接抒情的句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理解本文显性的思想感情))明确:课文里节选的这一部分,特别是直接抒情的句子,展示了屈原理想追求和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决不改变自己的高尚情操。
4、比喻、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找出本诗中有关比喻和象征的句子,运用数据统计看看到底有多少个比喻。
《离骚》课堂实录(2)
《离骚》课堂实录(2)诗中说余固知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是屈原自己不原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洁师:有理,括起来,现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自己不原。
在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唯美主义者,在一个邪恶谎言根深蒂固的时代,唯美主义理想主义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压抑,被人视为异端疯子,尽管屈原伤痕累累,但他决不后退,但有些话不直接说,就可以换种方式说。
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生(部分):用比喻。
师:老师想到这样一件事,比如有个女孩子,二十四岁的生日,你对这个女孩心仪已久,在那一天,你献上二十三朵玫瑰花,(停顿)然后对她说,最漂亮的一朵就是你(生大笑),保证大有希望。
毕业后有意愿的朋友不妨一试。
屈原怎么说的?生(20):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生(2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师:哦,你找到的是美人。
(生笑)生(21):美人指楚怀王。
生(22):用众芳,、桂、比喻群贤生(23):用乘骐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生(24):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师:诗中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生读)生(25):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师:屈原在那样的环境中,用巧妙的比喻手法,也叫香草美人、移情法。
抒发了难言之情,呐喊出难言之言,我们听一听朗读录音,再次感受屈原不屈的心跳。
(播放录音,学生自觉的跟读)师:屈原已离开世界两千多年,但他那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
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
不平静的课堂《离骚》课堂实录
不平静的课堂《离骚》课堂实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走进了这堂不平静的《离骚》课堂。
上课铃声刚刚响起,语文老师便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教室。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仿佛怀揣着一个珍贵的宝藏,即将与我们分享。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同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离骚》。
”老师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激情,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离骚”两个大字,然后转过身来,问道:“有谁能说一说自己对《离骚》的初步印象?”教室里先是一阵安静,随后一位同学举起了手:“我觉得《离骚》听起来很古老,很神秘,但是感觉很难懂。
”老师点了点头:“没错,《离骚》确实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初读起来可能会有些晦涩。
但只要我们深入其中,就能发现它的魅力所在。
”接着,老师开始为我们介绍屈原的生平和创作《离骚》的背景。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心怀国家,却遭受了谗言陷害,被流放他乡。
在这样的困境中,他写下了《离骚》,抒发自己的忧愤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老师的讲述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让我们感受到了屈原的悲愤与无奈。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离骚》的第一段。
”老师说道。
同学们齐声朗读:“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朗读结束后,老师问道:“大家在朗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感觉这些句子读起来很拗口,好多字都不认识。
”老师笑了笑:“这是正常的,因为《离骚》运用了大量的古代词汇和独特的句式。
不过,我们多读几遍,结合注释,就能逐渐理解它的意思。
”于是,老师开始逐句为我们讲解。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里的‘高阳’指的是远古的帝王颛顼,屈原说自己是高阳帝的后裔,他的父亲叫伯庸……”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时而困惑,时而恍然大悟。
突然,一个同学提出了疑问:“老师,屈原为什么要在诗中反复强调自己的身世和出生的时间呢?”老师沉思了片刻,说道:“这是屈原在表明自己出身的高贵和纯正,也为后面他对理想的坚守和对污浊现实的批判做铺垫。
人教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二离骚课堂实录3
人教必修二《离骚》课堂实录一、导入及作者简介师:同学们吃过棕子吗?(生有的说没有)。
师:呵,看来有的吃过有的没吃过。
一个人吃棕子有什么意义吗?(故意大声)生:(笑)没意义——要分给别人吃。
生:有意义——可以填饱肚子。
师:真是言由心生啊,同学们简单的一句话就出卖了你们。
说要自己吃来填饱肚子的,虽不能说自私自利,但是感觉就是少了那么一点慈悲之心!(生笑)师:(接着说)而说要分给别人吃的,可见其内心常有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以苍生社稷为已任的思想。
(生又笑)师:你们笑什么?难道没有这样的人吗?我看就有。
刚才说要把棕子分给别人吃的我看就是嘛!(生会心大笑)师:当然我们历史上也不乏关心国家、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比如在礼崩乐坏征战不休的战国,就有这样的一个人,为了实现心中的美政,虽“路漫漫其修远兮”却依然——生:(整齐地)吾将上下而求索!师:这个人是谁呀?(生:屈原!)师:你们了解屈原吗?(生有的说了解有的说不了解)师:那总了解一点点吧?!那我们每个人就来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说出来!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诗人。
师:什么样的诗人?生:爱国诗人。
师:为什么说他是爱国诗人呢?生:因为他为了楚国而投汩罗江。
师:嗯,有点为国捐躯的样子。
但是他不是投笔从戎战死沙场,而是积极地为楚国的政治建言现策,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造福苍生,但因为政治主张不被楚怀王接纳,同时还遭受了奸佞小人的毁谤,于是两次被贬黜,最后他带着对楚国的深深热爱,对楚国人民的深深眷念,带着无比的遗憾投进了汩罗江。
屈原在乱世上下求索,忠诚报国,虽然不能挽回楚国最终灭亡的命运,却赢得了后人的无比尊敬,屈原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比如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人们在这一天吃棕子、赛龙舟,以表达对屈原深深的哀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屈原的一篇文章《离骚》,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屈原!二、正课讲解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那么有没有发现屈原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师:看来这篇文章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离骚》的课堂实录
《离骚》的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离骚 》。
预习了吧? 生:(齐答)预习了。
师:感觉怎样? 生:挺难。
师:(微笑)是挺难。
不过总应该能读得下来吧?课文 下面可是每一句都有注释的。
生:(齐答)能。
师:那好,我先请同学来读一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检查诵读,正音) 过渡引导:《离骚》是文学 史上最长的抒情诗 。
我们要学习的是节选的其中一部分。
它的作者是我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
在高一我们学过《屈原列传》,其中有一段写到了诗人写离骚的原因,以及 对屈原志趣品行的评价,不知同学们可否能记得起。
生:沉思,有些嘴里念念有词。
师:这样,我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背一下。
李家琪,你来背一下吧。
(他没有背下来,不熟练,从中间截取了一部分。
考虑到这个班是理科班的 学生, 而且又是休息了一个暑假学生估计忘掉了不少, 于是, 我便降低了难度, ) 那咱们一起背,互相提醒也许能唤起你的记忆。
学生齐备《屈原列传》第二段。
师:大家还有没有注意到没,这段里面还对离骚一词作了一个注解,谁来说 一下(学生不知道,有学生赶紧翻课本和文言文翻译书查找)。
师:秦继伟你来说说。
生:“离”是遭遇的意思。
师:解释具体一点。
生:通“罹”。
师:好你上来写一下“罹”字。
学:上黑板写“罹”。
1/8骚是什么意思? 生:忧愁。
师:“离骚”的意思合起来就是„„ 生齐答:遭遇忧愁。
师:通过回顾,大家知道《离骚》写作的缘由是什么了吧? 生:因为他遇到忧愁烦闷,需要排遣内心的愁绪故而写了离骚这首诗。
师: 诗以言志嘛。
《屈原列传》 中对屈原的志趣和品行有两句总结性的评价, 是哪两句? 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师:“志洁”是什么意思。
生:志趣高洁。
师:“物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事物的芳香。
师:那么“称”是什么意思? 生:提到,称赞。
师:把这句话连起来说一下。
生: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他提及的事物都是芳香的。
《离骚》课堂实录31
《离骚》课堂实录3受高二年段各位语文美美的郑重委托, 要求小刘为她们现场献艺, 表演节目为屈原的《离骚》, 小刘明了这是一件具有光荣挑战性的任务, 虽是愉快的答应, 但又有点后怕, 但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还好有一个下午准备, 心中没底。
此课有明显作秀成分, 望谅小子之无知。
由于是借班上课, 课前预习小刘是亲自督促, 幸好学生手头有翻译资料, 可以解决字面意思。
记录由方玉君美女完成, 再次向小方老师表示感谢。
师: 哦, 理科, 理科班。
老师发现帅哥特别多, (生笑)(指着一位男生), 这就是典型的帅哥。
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们一般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漂亮的男生。
(小刘一般借班上课, 一开始总温柔一枪, 笼络感情, 达到为我所用)生(部分): 酷, 帅呆了生(部分): 风流倜傥, 风度翩翩师:我们来看古人怎样形容帅哥的(出示投影掷果潘安。
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 妇人遇之者, 皆连手萦绕, 投之以果, 遂满车而归”(《晋书》)。
朗读一遍。
师:这是古代的美男子的写照, 类似于现在的追星族, 签名拍照, 这些女子也够胆大, 以果投之, 也不怕进派出所。
(生笑)估计潘岳每次出行后, 家里可开水果店。
(生笑)今天我们要接触的也是一位奇男子,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有一个名字, 始终像浪花一样洁净美丽, 有一个名字, 成就了楚地一条普通江河的万古名声, 有一个名字, 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 蓦然回首, 他就站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生(集体): 屈原师:这是诗人中的诗人, 高峰上的高峰, 王者中的王者。
王者归来。
今天我们来触摸他的灵魂, 《离骚》就是屈子真情的告白。
谁来说一说屈原?生(1): 他是一个爱国诗人。
生(2): 最后投江而死师: 楚国原先也是个超级强国, 但当屈原登场时, 综合国力就明显下降, 落后就要挨打, 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 试图变法强兵, 遭到奸臣的嫉恨, 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 屈原终于被流放在偏僻的汨罗江, 忧郁愤怒出诗人啊, 下面请大家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 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生很有感情的朗读《离骚》)生(3):兮字特别多, 几乎每句都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是一堂让我尴尬又让我兴奋的语文课,有一个平静的开头,却有一个不平静的结尾。
课堂的学习内容为《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节选。
我在讲最后一个课时:从课文的句子中,来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写作行文。
像平时一样,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纷纷找出不同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体现屈原品质高洁、忠诚无比,为了理想而不断追求,而且他行文优美,有大胆的想象和优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看着同学们的踊跃发言,我不时地点头赞许,过了一会儿,我将同学们发言的内容总括起来,准备完成对屈原品性的讨论:屈原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楚国和楚地人民付出了很多,也为炎黄子孙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在他投江之后,人们以各种形式纪念他,表达自己深切的怀念,比如说端午节------ 正当我情绪激昂地要表达我对这位古人的尊敬时,有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老师,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为国为民呢?”“屈原投江真是蠢,这也是对楚国和人民的不忠,他没有用自己的才华为人民服务,却独自己寻找解脱,他太自私了。
” ------ 几个声音从教室不同角落响起,刹时,我无语,这可是我从学习屈原到作品以来,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个问题,真是让我措手不及,站在讲台不知从何说起。
台下的同学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下也听得见,他们也陷入到思考中。
终于,有人说话了:“屈原不是个不忠的人,他对楚王尽了一个臣子的责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实在是心力交瘁,这才不得以投江的。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当他的压力超过他的受压限度时,他便只能选择这种这式了,屈原的命运也很惨,我们应该原谅他。
”看到台下许多同学不服气,想要畅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同学们,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想说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开设一个论坛,谈谈‘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现在开始准备。
”教室里顿时不安静起来,自语声、议论声、争论声皆起,还有许多在纸上匆匆记下自己的想法。
好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来了。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轻易放弃,放弃生的权利,这只是软弱的表现。
”第二个:“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应想办法让自己的心保持乐观,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要战胜地软弱。
”第三个:“海伦、霍金、张海迪在遭遇命运的不公时,没有倒下,能奋进,最终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死,则是战争年代的勇敢行为,是死有所值。
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压,应该做一个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爱生命。
”第四个:“屈原他是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言行会影响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为他人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屈原的这样行为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这是不可取的。
”激情正在漫延------ 第N个:“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谁不想活着呢,他那么热爱祖国和人民,怎么会轻易抛弃呢?只是他实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满腹才情无处可抒,所以不得以为之。
”第N+1个:“屈原是个诗人,他对理想过于执着,而现实太残酷,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让他难以承受这种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样,所以说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断了。
”第N+2个:“屈原在楚国已没有生存的空间,他又是个极自尊的人,难道要他去为别国的国君服务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场。
”热烈仍在继续------ 第N+N个:“屈原的死抹杀不了他的忠诚与文学成就,我们应该尊敬他;但他生于一个昏君与奸臣当道的社会,苦闷、伤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们应该理解他;不过,我们应该比他更坚强的面对社会对我们的考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中来’,我们应更好的学习好知识,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世界是我们的!”掌声从四面响起,课堂不再安静,变得活跃无比,我的心也激动不已。
我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自己个性化的价值取向。
这才是真正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从这堂不同寻常的语文课,我也学到课堂不只是老师教授,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想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