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最新-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课件: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精品
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考点二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2)资本主义发展、政治运动和民主思潮的推动及近代中国政府的政策影响。 2.表现 (1)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逐渐流行。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 新派人士的欢迎。西服、旗袍等与传统服饰并行。 (2)饮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和咖啡店。 (3)居住:外国人设立使、领馆区,西式建筑样式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 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3.水运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2)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⑤ 轮船招商局 ,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3)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较快发展。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受 到一定影响。 4.航空 (1)1909年,⑥ 冯如 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3)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①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表现及特 点;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①近代以来铁路、公路、水运与航空的发展 进步;②近代以来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变迁及影响 3.大众传媒的发展:①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进步;②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 变迁及特点;③互联网的兴起及特点
考点二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训练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021年】1. (2021·全国乙卷)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
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A. 男尊女卑观念消亡B. 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C. 按劳分配得到实施D. 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土改后,太行山区农民买了驴,要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村中规矩,男人开支一斗米以上须经女人同意,并且男人支配粮食的上限高于女人。
女人经过土改分得土地,经济地位有所上升,故而家庭地位有所上升,故B正确。
土改后,男尊女卑观念并没有完全消失,故A错误;在公有制范围内,多老多得少老少得的原则是按劳分配,材料与按劳分配无关,故C错误;传统的社会伦理包括父子、君臣、夫妇、朋友等关系,这些在土改后并没有颠覆,故D错误。
2. (2021年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光绪三十四年《日新画报》刊登的画作,画中有“大姑娘拿着风筝来回奔跑,实在不好看。
但分人家有点规矩,绝不能让姑娘在满街上疯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学堂不甚发达,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岂不是无形的危险吗”等字样。
此画反映A. 近代男子传统服饰的变革B. 女子普遍走出家庭步入社会C. 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D. 新文化运动批判旧礼教和旧道德【答案】C【解析】根据“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可知当时西方的电线电灯已经传入中国,即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故选C;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图中男子的服饰还是中国传统服饰,排除A;“普遍”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排除D。
3.(2021年6月浙江选考)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
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9讲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
第19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及“文化大革命”后国民经济的停滞,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
2.召开:1978年12月,北京。
3.内容(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2)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3)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转变。
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1)主要内容民生活水平,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该制度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开展: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内容(1)背景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②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过程①经济增长:年均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②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20世纪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一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
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变化表现(1)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 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2)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中山装。
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4)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近代女性服装开始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20 世纪20 年代之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旗袍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使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5)近代服饰变化的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服饰并存,呈现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3.新中国服饰变化(1)新中国成立后到20 世纪60 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山装、苏式服装列宁装和连衣裙受到青睐。
(2)20 世纪6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末:民众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蓝、绿、黑、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3)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港台、欧美等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审美情趣、经济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
二、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b)1.影响因素:(1)外因:西方列强入侵;工业文明冲击;外来文化影响等。
(2)内因:政治变革(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经济结构的变动及经济发展(如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工业的出现、改革开放等);思想解放(如新文化运动)。
2.主要表现(1)婚姻礼俗:①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
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②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021届人民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模块2 专题7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趋势: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1)近代⎩⎨⎧①男性服饰: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
②女性服饰:旗袍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2)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②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近现代中国服饰的演变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二、饮食与居室的演进1.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2.居室建筑(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三、习俗风尚的变革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2.表现(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中华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握手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
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探究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化史料一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b)1.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等。
2.主要表现(1)婚俗:清末民初,青年男女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2)丧礼:趋于简化,出现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
(3)其他:民国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
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点头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3)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探究点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及原因【史料研读】史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史料二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
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探究:根据以上史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并指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提示]变化方面: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
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
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1)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中西文化的交融:例如,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改革开放后中西文化的交流。
(2)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思潮的推动:例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社会政治变革影响了社会习俗的变化。
(3)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5: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⑤清末四大小说期刊是《_小__说__林__》《月月小说》《绣像小 说》《新小说》。
⑥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__政__治__斗__争__ 的武器。
⑦___新__文__化__运__动___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电影: ①19 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 式娱乐活动。 ②1905 年摄制的《_定__军__山____》,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 影片。 ③1913 年的《___难__夫__难__妻___》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④1931 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 (3)作用: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 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6.交通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通信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 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大大增强了中外联系,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使人们 的生活多姿多彩。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 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允许人们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 革命后。
景;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进 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 和分析逻辑清晰)
解析: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中提到的“20 世纪10 年代” 和《新青年》可以推断出1915 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由此出发去思考,可以考虑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之一,即主张 否定传统文化来宣传西方新文化,由此出发得出答案即可。解 读:需要从材料提供的汉字出现新词汇的角度来提取出汉字面 临的挑战与应对,说明汉字的发展演变是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同步进行的,与时俱进使得汉字和汉语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例如,从音译外来词可以得出我们汉语发展过程一直在关注西 方文化;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变化可以得出我们汉语和汉字在 不断地自身进行革新;从音译外来词到孔子学院则可以得出我 们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输出我们的文化,扩大汉文 化的影响等。只要言之成理,表达符合逻辑即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9课时
第19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①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②变迁的特点。
2.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近代交通与通信发展进步的表现。
3.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进步: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与进步;②各种传媒的优势与特点。
对应学生用书P99,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服饰变化(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近代⎩⎪⎨⎪⎧①男性: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②女性:改良后的旗袍。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①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②民众服饰趋于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改革开放后⎩⎪⎨⎪⎧①对服饰的要求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
②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饮食文化变化(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的局面。
3.居室建筑变化(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欧化的新式住宅。
4.社会习俗变化(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的影响。
(2)表现⎩⎪⎨⎪⎧婚丧礼俗⎩⎪⎨⎪⎧①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②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社交礼仪:民国初,采用西方的握手和鞠躬,取代跪拜礼;在称呼上,用先生和同志, 取代老爷和大人。
受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影响和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等方面。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资料: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考点要求: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一、近代社会生活变迁1、变迁原因(1)外因: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民主思潮的影响;(2)内因: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近代中国政治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的影响;③民国政府的推动。
2、变迁表现(1)饮食:①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②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2)服饰①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
②留美幼童穿着西服,剪掉辫子,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③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辛亥革命前后的“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
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并存,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裙子在大城市流行起来。
(3)居住: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豪宅。
(4)习俗——“废止缠足”与婚姻习俗①“废止缠足”: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②婚姻自由: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婚姻制度;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礼简化。
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烦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但广大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3、变迁特征:中西合璧,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依然沿袭传统。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1)物质生活:生活必需品凭票证供应,总体生活水平低。
(原因:计划经济产物;物资缺乏)(2)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2、改革开放后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要求:(1)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一、交通工具的进步1、铁路和火车(1)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修筑淞沪铁路,不久被拆。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单选题1.晚清时期,“外洋”一词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
嘉庆道光时期,“外洋”一词多指“中国近海”;同治、光绪时期,“外洋”一词则更多地代指“欧美等外国”。
这一变化表明()A.西学东渐带来了近代外交理念B.清末新政丰富了地理知识C.民族危机冲击了国人传统认知D.政权更迭影响了政治立场2.京绥铁路沿线生产的谷物,在没有铁路之前基本上是供本地区食用的。
铁路通车之后,沿线所产谷物的4/5由京绥铁路转运到京汉、津浦、京奉等铁路沿线进行销售。
这说明()A.交通工具的变革提升了粮食产量B.华北最早建成发达的铁路网C.铁路建设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粮食成为北方市场主要商品3.与西方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不同,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北京丰泰照相馆于1905年拍摄的戏曲舞台纪录片《定军山》。
这体现了()A.中国电影题材广泛B.北京率先受到西方文化冲击C.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D.电影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发展4.1909年11月《申报》刊登过广告称:今日起按日排印情节奇幻、描写真实,足以警醒女界的社会小说《自由女》;1910年1月又刊登《中国新女豪》的广告:是书以改良女俗为宗旨,提倡天赋人权独立的自由。
由此推断()A.社会改良思潮深入人心B.救亡图存与女性解放渐趋一致C.大众传媒促进女性解放D.营销手段迎合了社会普遍心理5.“国民”一词在1903年和1905年的中国,使用竟分别达到4000次和3500次左右。
以“国民”命名的报纸、期刊、学会、学校也大量出现,以致有文章指出“近世有叫号于志士,磅礴于国中之一绝大名词,曰:‘国民’”。
这反映出当时()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国民意识已经普遍觉醒C.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D.培育国家观念的迫切性6.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国第一家啤酒厂在哈尔滨建成;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北地区出现第一家比较完备的西餐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连、哈尔滨等地相继出现日本餐馆;20世纪的前10年里,汽水、酸奶制品、冰棍、冰糕、冰淇淋等制造厂也开始在东北大量出现,据此可知,清末()A.西餐文化开始传入东北B.东北冷饮产业发展迅速C.东北饮食文化发生变化D.东北民族工业领先全国7.一位英国人漫步在1859年广州的街头,他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穿着打扮像极了英国的贵妇,你认为他最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戴着曼彻斯特式的头巾B.穿着鲜艳的布拉吉C.披着灰色的列宁装D.身着正规的绿军装8.民国初期,国人中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西装、中山装的,也有的人中西服装混穿,上身着西装,下身则着中裤扎绑腿。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实用课件:专题九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从国际来看,国际社会划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对新中国敌视、孤立、封锁;苏联等国向新中国伸出友谊之手。因此政治上倒向以苏 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集中力量解决国内主要矛盾,把
中国从
先进的工业国
时 间 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意义
集中体现了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 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2.主要失误: (1)产生原因: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等问题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 济建设发展的速度。
(2)表现: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_______________。 (3)危害:_____________严重泛滥起来,造成社会生产力 的极大破坏。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 1.正确探索: (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开辟具有 中国特色的_________________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中共八大。
时间
主 要 矛 盾 内容 主 要
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人民对于建立_先_进_的_工_业_国_______的 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 的矛盾经济;文人化民对于_________迅速 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 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②结果: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_改造。 ③意义: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社 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交通工具
(3)水运
(4)航空
2.通讯工具
3.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 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
【构图解史】 近现代服饰发展的历程
【易错辨析】 (1)近代最早在中国修筑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商人擅自修 筑的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铁路。 (2)唐胥铁路是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3)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主题 2 “中西结合”“土洋并存”——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 迁
[史料探究]——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史料一】 20 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 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 命”“也不算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 会生活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 会生活则充满着陈规恶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 在民初很快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 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2.从生产力角度上看,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 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1)火车、电灯、电报、电视、电影、轮船等高科技成果,为 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
(2)汽车、火车、轮船的普及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扩大了 人们活动的范围。
(3)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物工程、 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几个最主要的高技术领域都有 所突破,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5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曲折前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探索[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1.国民经济恢复(1)时间:1949—1952年。
(2)背景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长期掠夺、压迫。
②国民政府肆意搜刮。
③多年战争的破坏。
(3)完成: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4)意义: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1957年。
(2)内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
(4)意义:开始改变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
(2)内容①农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过渡时期”,指的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2)时间:1956年9月。
(3)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地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4)评价: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最新-2021新版高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课件:A版专题2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共42张 精品
飞机等
➢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
➢ 甲午战争以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 ➢ 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
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 民国以后,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近代中国
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 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宝成铁路、兰新铁路等 ➢ 改革开放以来,加快铁路建设和机车制造
考法2 近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
➢ 积极: 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理 论的传播;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改变了人们的思 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 消极: 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有利于列强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列 强对中国的掠夺;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 电视 1958年北京电视台试播(开始标志);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定军山》剧照
《渔光曲》剧照
《风云儿女》海报
例题 [课标全国Ⅰ2014·30]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
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
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
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
例题 [上海2012·19 ]
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年
至1895年中国
()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895年《马关条 约》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剧了清政府 财政困难,国库白银储备日益减少, 排除A项
A.国库白银储备
B.领水外轮吨位
C.铁路里程数 D.茶叶出口额
B
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①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②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③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④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2、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食住的变化)①衣: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
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辛亥革命后)和旗袍②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③住:北京四合院为中国传统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
3、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对礼仪的革新意义重大,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①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②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
③丧葬礼俗的变化——丧礼趋于简化,出现了带有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的进步(1)轮船(以蒸汽机为动力):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打破列强对江海运输业的垄断(2)火车: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3)汽车:20世纪初,汽车首先出现在上海,成为富贵上层人士的代步工具(4)飞机:1909,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通信工具的进步(1)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
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目的(2)无线电报: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
(3)电话: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拓展1】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特点、影响及认识 (3)影响
①政治:利于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②经济: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③思想文化:利于冲破旧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 精髓,又使中国文化日趋科学合理。 (4)认识 ①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历史的进步。 ②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③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 的色彩。
【深化拓展1】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特点、影响及认识
(1)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逐渐传入中国。 ②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与发展,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增多,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③新思想的不断传入,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①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②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镇压中国人 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③近代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发展交通 运输业。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活动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 业的发展。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发展是交通工具发展的主要动 力。 (2)特点:①时间上:起步较晚,开端艰难。②进程上:因受到顽固势力 和帝国主义的阻挠而进程迟缓。③范围上: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 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地区发展缓慢。 (3)影响——积极:①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②有利于近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 观念;③活跃了地区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兴 起与发展,有利于近代化。消极:①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②不可避 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特别提醒·1】
(1)近代中国服饰的变化呈现中西合璧的特点。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 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近代男子的通常服 饰是长袍马褂。中山装和旗袍都是在洋装流行的影响下设计或改造的,都是中西 合璧的产物。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习俗并没有完全西化,而是中西习俗共存。 (3)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但颁 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是在民国时期。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但不缠足运 动起步早、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文 明,冲击了中国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因而具有客观进步性。 (5)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各地区之间不平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 ,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中国 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特别提醒·2】
(1)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2)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 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诞生。 (3)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是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4)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 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事 业拉开了序幕。 (5)《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6)1884年创刊的《点石斋画报》开中国新闻画报之先河。 (7)《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的影片;《歌女红牡丹》是中 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8)报刊、影视、互联网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的侧重点不同。报刊主要 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影响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则全方 位地、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断传播,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④中国政府推行的各种改革,如晚清政府的“新政”、南京临时政府移风
易俗的措施等,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特点
①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 ②与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并伴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③变化的程度在地域上严重不平衡。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 ④东西方生活习俗不断碰撞和交融,但中国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