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1_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_讲课稿)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大气 反射、 辐 散射 射 太 阳
大气吸收
射向宇宙空 间
辐
射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大 气 吸 收
大 气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大气上界目
链 接
栏
地面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1 、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 ? 如果用 “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 冬日里如果是晴天。白天温度比较高,为什么 到了第二天早上会感觉特别冷,妈妈会让你穿秋裤?
情 景 激 疑
知识点二
热力环流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所发明。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 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 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两 栏 部分,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然后用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 目 链 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诸葛孔明发明的如此简陋的设施是怎么 接 升空的呢?这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呢?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能 B.地热能 C.潮汐能 D.矿物能 【解析】选A。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栏 目 链 接
3.近地面大气增温的直接原因是吸收了(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解析】选 B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而对地面长 波辐射吸收得比较多,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 源。
学 以 致 用
(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 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D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作图:等压线图上画风向
南半球近地面
990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0 1010 风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
完成32页活动
The End !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目录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热力环流
3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层的分层
• 平流层
– 现象:大气水平运动,无对流,无天气变化 – 气温特点: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高层大气
– 受热过程:臭氧直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 人类活动:飞机飞行 平流层 对流层 地 面
大气层的分层
• 对流层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地面 是
大气 主要的直接热源
削弱作用
大气吸收
大气
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地 面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 昼夜温差 – 秋冬季节有“十雾九晴”之说 – 冬季晴朗夜晚的霜 – 青藏高原上太阳辐射很强,但却气温却很低
大气的受热过程
完成29页活动
热力环流
C
低压
云
晴
D
北半球
490 492 494 496 498 500/hPa
高空的风:
与等压线平行
由于地转偏向力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当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物体保 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近地面的风
北半球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hPa
近地面的风:
斜穿等压线
由于地面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
热力环流:等压面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
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 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5、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
大气 上界
请思考:阴天的昼夜温差为什么比晴天小?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 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2、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仅蓝光被散射掉, 因而天空呈蓝色;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 各色光皆被散射,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 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第一节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 太阳辐射
读图回答:
辐射 能力
1、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哪两个部分?
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
2、太阳辐射为什么属于 短波辐射?
太阳温度高,辐射中最强 部分为可见光部分,波长短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
思考:1、从臭氧、 二氧化碳和水汽的 吸收作用,可知大 气吸收具有什么特 (选择特性) 性? 2、为什么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是很少的?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收得很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少,大部分 可见 红外线 光能够透过大气 面 到地面)
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大部分可 见光可穿透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向四面八方散 射 ,有选择性
吸收 臭氧(平流层)
人教高中地理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人教高中地理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取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要紧吸取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取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
因此,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可不能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能够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因此日出前的清晨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
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因此晴朗的天空出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通过吸取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缺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
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显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方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全然缘故)→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 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明白得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实例:气压值B=C=E气压值A>B, 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气压值A>D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阻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耀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形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必修一 2.2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 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 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大小 等压面下凹处, 多阴雨天气, 气温日较差较小, 如上图中甲地; 等压面上凸处, 多晴朗天气, 气温日较差较大, 如上图中乙地。
2、大气受热过程的应用
(1)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① 地势高低(高处不胜寒) ② 天气状况(晴天昼夜温差大) ③ 下垫面性质 提出问题: 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这三方面 因素对昼夜温差大小的影响?
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 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 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 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反之则大。
应用演练
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得热源是( C )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 D.地热能 2、地球的昼夜温差比月球小,其原因正确的是( D ) A.月球距太阳远 B 地球距太阳近 C 月球本身不发光 D 地球上有大气层 3、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 B.受热使空气膨胀下沉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 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 因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__________ 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 的形 大气辐射中的大部分能量以__________ 式射向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 保温 作用。 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辐射起到了______ (地面还大地)
高一地理必修一2.1
-13-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知识点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等压面图的判读
1.热力环流的形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流形式,结合“等 压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
PA>Pa>Pc,PB>Pd>Pb。 B.比较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
判读依据:Ⅰ.等压面高凸低凹,如Pa>Pb。 Ⅱ.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例如,
������a高⇒������A 低 ������b 低⇒������B 高
⇒PB>PA
-17-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5-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一二三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2.热力环流 (1)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冷热不均→空气上升和下降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 生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图表导读热力环流的形成(教材图2.3) 读图时应把握:(1)地面冷热状况与空气上升或下降运动及近地面 气压高低的关系。(2)近地面气压高低与高空气压高低的关系。(3) 水平气流与气压高低的关系。(4)等压面的弯曲状况与气压高低的 关系。
Z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例题1】 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 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教师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2课时 热力环流【学习目标】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能够正确画出热力环流图。
【基础知识梳理】(阅读必修一P29~P31内容,完成填空,并用红笔在课本上标出)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问题探究】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如下图所示: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
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海陆风①成因:白天在太阳照射下, 陆地 增温快,气温比海面 高 ,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 高 ,空气由 陆地 流入 海洋 ;近地面陆地形成 低 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 低 ,加之因有空气流入形成下沉空气,形成 高 气压,使下层空气由 海洋 流入 陆地 ,形成 海风 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成 陆 风。
②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①成因: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左图)。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右图)②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热岛环流①成因: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②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1-2-2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回答(1)~(2)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B.b为上升气流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3)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风的 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影响风的力及对风向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3.气压系统的判读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鞍形气压场
由08时到20时,图中(
)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方面的知识及数据的分析、 判读与整合应用能力。 [思路点拨] 此题适用排除法。A项,自8时至20时①地位于低压 中心的北侧,风向为偏北风,等压线变密,风力逐渐加强;B项, ②地受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C项,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 动,且中心气压降低说明势力增强;D项,对比两幅图锋面的位臵 可得出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速度慢于冷锋。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单元整合
③判定任意点风向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 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依标托纲: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够解释相关大气现象。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学会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3.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并且会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力及风向等。
4.学会判读等压线与等压面图。
自主回顾:读“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压a地低于b地B.气温a地低于b地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a是市区,b是郊区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a是陆地,b是海洋2.若此图为冬季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A.a为海洋B.b为陆地C.③为陆风D.③为海风3.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d对应的等压面分布(示意)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4.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______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__。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值PA、PB、PA ′、P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温值TA、TB、TA′、T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5)在图中甲处画出风向及其所受的力。
锁定考点: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如下表考点二:热力环流(1)温压关系——甲、乙、丙三地(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①②③④处的风向。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1)海陆风(2)山谷风(3)城市风[特别提醒](1)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增多。
(2)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地 面 吸 收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地
面 “大地暖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想一想: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根本来源是什么?
课堂探究一: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 达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 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为什么?
没有大气的月球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大气 上界
二、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根 本 原 因:
大气的运动
热力环流的成因:
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
等压面
B
A
C
低
高
低
总结: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高 B
低
A
高 地面 C
冷却
受热
冷却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
课堂探究二: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事例:
海陆风: 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城市风:
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
B
返回
B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
读课本33页思考:什么叫气压梯度?水平气压 梯度力是怎样形成的?其方向是怎样的?
1004 1006 1008 1010
如果只受水平气 压梯度力的影响 风向应该怎样
B
风向
(hPa)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人教版
逆温若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地面
热
地面
冷
2、热力环流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C 冷却
A 受热
高 度 升 高 , 气 压 减 小
B 冷却
热力环流
高 空
1020hpa
地面
时间. 假设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在同一高度空气密度相同吗?气压呢?
A、B、C、D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
4、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高
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
对流运动:空气在热力或动力作用下的垂直上升或下沉运动。
吸收、散射等,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等压面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
大(3夜假3气因地间设、的 为 面 地 水风水晴是面平从平朗近质气陆运的地地压地动夜面均梯吹:晚大匀度向等,气、力海压天的受与洋线空直热地与少接情转等云热况偏压或源相向面无同力云,的,在影大同响气一逆高辐度射空弱气,密膨胀上升地度面相辐同射吗的?热气量压散呢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收缩下沉,容易出现霜冻)
昼夜温差大最大一般在500C左右
➢活动探究: 地月表面气温差异
大气上界
削弱作用
白天: 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
2020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必修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选择题1.下列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大气辐射B.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D.大气逆辐射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题。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3.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4.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5.下列四个箭头能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 B.b C.c D.d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青藏高原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之间存在着与陆地和海洋相似的热力性质差异。
据此完成7~8题。
7.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青藏高原近地面存在()①1月,冷低压②8月,热低压③1月,冷高压④8月,热高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正确表示青藏高原与同高度自由大气之间大气运动的是()A.①B.②C.③D.④如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 M、P 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
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9~11题。
9.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10.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 M<P 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11.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二、综合题12.读“某地海拔1千米附近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 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动画演示
太 阳
太阳 辐射
地 面
地面 辐射
大 气
大气 辐射
宇宙 空间
大气逆辐射
结论: ①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 ②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月球表 面温度的昼夜变化那样明显?
享受生活从地理开始!
一天早晨气温低于中午的原因?
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 ——大气削弱少
大 气 上 界
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的受热)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大 气 逆 辐 射
射向地面
水平气 促使大气有高压区 压梯度 流向低压区的力 力
地转偏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 向力 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摩擦力 地面与空气之间相 互作用产生的阻力
深化拓展
在下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A、B 两种气压状况下的大气运动情形
1030 1020
1010 1020 1030
1010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实际风向
海平面等压线图上的风向
我的收获
太阳辐射 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异
三力 作用 下,风 向与 等压 线成 一夹 角
两力 平衡 风向 平行 等压 线
使风向 垂直等 压线
使风在北 球右偏南 半球左偏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大 气 水 平 运 动
【地理】2013届一轮复习课件: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解析】
第(1)题,结合实验过程,电 炉处形成一个低压,冰块处形成一高压, 实验验证的是热力环流原理。第(2)题, 结合高、低压位置,低处风由冰块吹向电 炉,故纸片B向左偏,高处正好相反。第 (3)题。纸片A、B的偏动体现的是空气的 流动,存在着高、低压中心。第(4)题, 结合气压分布状况进行绘图。 【答案下垫面。就
纬度而言,纬度越高的地方,获得太阳辐 射的量越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就越弱; 就下垫面而言,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它 们能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也不同, 因此导致在同纬度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 辐射能不同,从而产生地面辐射差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
流形式,结合等压面利用示意图对其形成过 程分析如下: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
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 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 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形成陆风,如下图所示:
城市热岛环流是由于城市“热岛效 应”而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高,形成了高 空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 区吹向城市的环流。如下图所示。
(1)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下列哪一项相
同( ) A.空气对流运动 C.山谷风
B.西南季风 D.西风带
(2)下列哪些现象是城市成为“热岛”的
3.“大气返大地”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
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这样 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 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 到了保温作用。
分析这类问题,关键是弄清大气热力作用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江阴市青阳中学周莉娜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方向的影响,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力 通过风向和风力的动态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气与宇宙中所有物质一样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三、 教学难点:地转偏向力、“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变化 四、 设计意图教材的课文中很少直接给出分析过程与结论, 这给教学留有空间,也为训练 学生思维提供空间。
教材重视了情境创设、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 要求,减少了知识容量,特别是减少了记忆性知识的容量。
按照以上两点,为了便于研习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布置了 明确的预习目标,其中包括查找相关资料。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演示法和讲解法。
让学生在一问一 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演示法中,利用现成的道具来演示抽象的 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解动态分析 六、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学生:新课讲授:教师指示学生打开窗户, 让风吹进教室,同时用电脑播放有关图片及风的声音,热力环流进行的原因,过程? 太 阳 辐 射冷热 八、根本'原因 空气垂直运动直接> 原r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感受风的存在,并指出空气的水平运动即我们感受到的风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讲解:由于存在水平气压差,就会产生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空 气分子将不再静止,大气就会水平运动,便形成了风。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班级: 姓名: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基础知识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和根本能量来源是。
2、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量来源是。
3、影响:大气的热力状况,温度分布规律和变化,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
二、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三、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1)热力环流是由地面 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
(2)注意点:①在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 ;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 方向上的气压高低状况。
③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常见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1)海陆风冷 热 冷 冷 热 冷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典型例题】【2013•贵阳第二次质检】图中左图显示的是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右图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模式。
读图完成(1)~(3)题。
(1)“不对称”是图中民族服饰的重要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地理原因是A.山峰多冰川B.昼夜温差大C.草原面积广 D.高原光照强(2)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受热状况的突出特征是A.②强、④弱 B.①弱、③强C.①强、②弱 D.③弱、④弱(3)青藏高原多数地区不宜发展耕作业的主要限制条件是A.日照条件差B.热量条件差C.干旱多风沙 D.地形起伏大(2010·江苏高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知识点总结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二.大气的组成成分三.大气的受热过程注解:过程一:大气削弱作用中的反射主要集中在大气层(低层大气)上部;吸收和散射则是整个大气层(从地面到虚线所示的位置)的作用。
过程二:大气吸收也是指整个大气层(大气上界以下),具体方式是靠近地面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然后以对流、传导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波长逐渐由短变长。
四.热力环流注:实线表示等压面,虚线表示等高面。
规律——同一水平面,等压面凸起的区域为高压区,凹陷的区域为低压区,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五.大气的水平运动1.什么是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风指大气的水平运动。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什么叫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就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3.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风向有什么关系?垂直4.摩擦力的方向与风向有什么关系?相反南半球近地面顺风而行的飞机,高压在它的(左后)方向,低压在它的(右前)方向。
气压场中风向的画法第一步:画出过该点等压线的切线第二步: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水平气压梯度力第三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1.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地球上的大气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反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吸收
大气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地 面 吸 收
吸收
大 气 增 温
地
地面增温
面
大 气 逆 辐 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返大地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返大地
• 结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大气的最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 思考:白天多云气温低,夜间多云气温高?
风向
(hPa)
1010 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 低压
1020
2、等压线越密集梯度力越 1030 大风越大。
3、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hPa)
492 494 496 498 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
50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低 压 槽 线
+ +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
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边学边画
1、假设ABC三地受热均匀,画出上空等压线图。
高空
600hpa
800hpa
近地面10Βιβλιοθήκη 0hpaABC
边学边画
2、假设ABC三地受热不均,画出大气运动情况和等压线
a`低压
高空
b`
高压
低压 c`
600hpa 600hpa 800hpa 1000hpa
2.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之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上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大气的组成成分
干洁空气 水汽
主要成分:N2、O2 微量成分:CO2、O3
固体杂质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高 3000km
层
大
气 50km 平 流 层
12km
臭氧大 量吸收 紫外线
对
大量CO2
流 层
0km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太
射向宇宙空间
阳 辐
大
气
射向宇宙空间
射
辐
射
大气上界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 反射、
散射等削弱 作用
大 气 逆 辐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射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面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逆辐射的作用
大气的逆辐射在一 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因 为长波辐射而散失的热 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 用,也称作温室效应。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③云层厚,而且夜长 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地 面 辐 射
玻璃温室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使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面辐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地暖大气
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对地面保温
大气还大地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以上
昼夜温差大最大一般在500C左右
➢活动探究: 地月表面气温差异
大气上界
削弱作用
白天: 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太阳辐射 空气运动 空气 运动 根本 原因 直接 原因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太阳到达地面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
2.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以及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了解大气运动过程的受力分析。
能力目标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与过程【知识梳理】1.大气的受热过程:(填图并完成填空)(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2)近地面大气主要和直接的热源是 ,从大气受热过程看,地球大气对 吸收较少,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大气对 吸收较多。
(3)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 ,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2.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2)热力环流的过程(3)常见的热力环流(画出热力环流图)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2)风的受力状况和风向 图示受力 只受 力影响受 受力影响力影响风向等压线指向与等压线与等压线总结:大气水平运动一般受三个力影响: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考点精析】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意义(结合课本p30图2.1 理解“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三种现象)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削弱作用强弱取决于云层厚薄,尘埃多少、大气稀薄程度,夜晚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取决于大气中水汽、二氧化碳含量多少。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气体受热上升,在高空形成高压,地面低压;气体冷却下沉,地面高压,高空低压。
高低压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
★注意:①理清温度高低与空气运动、气压高低的关系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的气压高低状况③同一地点,垂直方向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④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凸起的地方为高气压,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⑤同一水平面,空气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常见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三种辐射两个作用)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二、热力环流
冷 根本 热 原因 不 均 大气 垂直 运动 同一水 平面气 压差异
直接 原因
大气 水平 运动
测题1
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D
A B
a
C
b
垂直 运动,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水平 再形成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热力环流实验
烟
仔细观察烟 的运动方向
热水
冰块
C、温压关系: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 气压高,高空的气压与近地面相反 高 空
1020hpa
低压
高压
低压
1060hpa
1100hpa
地 面
高压 C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B 冷却
D、等压面: 大气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的面 高空
900hpa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二)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 环流。 (三) 过程与方法: 遵循传统的认知规律,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索,最终得 出结论。
夜间,地面辐 射绝大部分热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 量又被大气逆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 辐射还给地面,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 气温不会太高 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 使气温不致降 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 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得过低 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月球 地球
大气 上界
(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 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及正确的环境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 难点:1. 大气的保温作用; 2.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过程; (六)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 (七)教学课时: 3课时
D)
解题思路: 1.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必然垂直于等压向 2.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必然垂直于风向 3.摩擦力的方向必然和风向相反
风向 热力环流 大 气 垂 直 运 动 水 平 气 压 差 异 水
一种力作用
平
运 动 风
地 面 的 冷 热 不 均
风 向
两种力作用
三种力作用
读右图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 面图完成下列题目:
高 1、A比B气压___(高或低), C比D气压___(高或低) 低
2、 C比D的温度___(高或低 高 ) 低 3、 A比C的气压___(高或低 ) 4、 A B C 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 __ 顺时针 (顺时针或逆时针)方 向流动。 南
2 1 B A C
1000m
1100hpa
500m
地面
热力环流的成因:
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
等压面
B
A
C
二、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根 本 原 因:
大气的运动
热
力
环
低气压
流
形
高气压
成
的
低气压
原
(百帕) 1006 1008 1010
理
冷 高气压
B
热
低气压
冷
高气压
A
C
直接 原因
冷 根本 热 原因 不 均
大气 垂直 运动
同一水 平面气 压差异
大气 水平 运动
E、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区, 等压面下凹为低压区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 简单形式
练一练
5
等压面 3 1000M
2
1
等高面
4
B
A
冷
C
热
地面
(1)图中1、2、3、4、5气压相等是 1,2,3 ; (2)1、2、3、4、5中气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的是 4 ; 气压最低的是 5 ; (3)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三种辐射两个作用)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 气 辐 射 大 气 逆 辐 射
大气反射
大气上界
大气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吸收
地面增温
地
面 “大地暖大气”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
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 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 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
3、热力环流的几种表现形式
1)海陆风
白天
夜晚
海洋
陆地 陆地
海洋
陆地:增温快 海洋:增温慢
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
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
气 流 上 升
热
B A 郊区
市区
A 郊 区B
1、据图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若在郊区A地建设卫星城或建有大气污染工厂,是 否合理?为什么?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对策?
随堂练习
A
C
地 面
B
D 北
例4 下图为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 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 方向。回答(1)~(3)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C)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百帕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
比较:A>B,水平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C>B,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决定风力大小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 情况一:理想状态 • 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从高压指向低压
低压
百帕
1000 1005 1010
地区间冷热不均
;
(4)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是
B > C > D >A。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 概念:气压梯度 • 概念:水平气压梯度力 • 思考: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受什么决定?其方 向有何特点?
百帕 1000 1015 1030 A 高压 B 低压 百帕 1000 1005 1010 C
高压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 情况二:高空风向 (以北半球 为例) • 受力:水平气压梯 度力 地转偏向力 • 风向:平行于等压 线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 情况三:近地面风向 (以北半球为例) • 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 风向:斜交于等压线 与等压线形成夹 角
知识小结
太 阳 辐 射
类比: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
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 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 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 御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