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

合集下载

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 (共20张PPT)

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 (共20张PPT)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温室大棚
烟雾防 冻
果园铺沙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 的多寡
高海拔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 富
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 用弱→太阳能丰富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3)图中箭头④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削弱作用
C.地面反射作用
D.地面削弱作用
(1)B (2)B (3)B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图中各数字代表的辐 射,①代表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第(1)题,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辐 射。第(2)题,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辐射强,但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第(3)题,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 受大气的吸收、反射等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所减 少。]
(短波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 气
太 阳
反 短波


射 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吸收
地 面 大气散射 吸 收
“太阳暖大地”
吸收作用特点: 有选择性来自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吸收紫外光波长小于0.175微米
_臭__氧__大量吸收紫外光
(地球“生命保护伞”)
_二__氧__化__碳___、__水__汽__吸收红外光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射 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上界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课件

力环流的认知和理解。
多学科交叉
03
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热力环流
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内在机制和演化规律。
THANKS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热力环流的定义与原理 •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 热力环流在大气运动中的应用 • 热力环流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热力环流的定义与原理
热力环流的定义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表现形式
由于地表冷热不均而引起的大气运动 ,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进而形成大气的环流。
热力环流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气候变化趋势
通过长期监测热力环流的变化,分析 气候变化的趋势,为应对气候变化提 供科学依据。
评估气候模型准确性
比较气候模型模拟的热力环流与实际 观测数据,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热力环流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监测空气质量
利用热力环流的变化监测空气质量,评估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规律。
03
影响因素
热力环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形、植被、人为活动等,如何准确
评估这些因素对热力环流的影响是研究的难点之一。
未来热力环流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卫星遥感技术
01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将为热力环流研究提供更准确、全
面的数据支持。
高性能计算
02
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和模型预测,有助于提高对热
季风的形成
由于季节性的温度差异,导致季风 的形成。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 盛行西南季风。
04
热力环流在大气运动中的应 用
热力环流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爱PPT的老范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爱PPT的老范
风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如 风能、风力发电、风力侵蚀等。
04 大气运动的表现形式
局地风
定义
影响
局地风是指在一个较小区域内,由于 地形、地表状况或局部热力差异所引 起的风。
局地风对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有重要影 响,如山谷风可以影响山区植被的生 长和分布。
形成原因
局地风的形成通常与地表热力差异、地 形和障碍物有关。例如,山谷风是由于 白天和夜晚地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
洋流
定义
洋流是大气运动在海洋中的表现 形式,是由地球自转和海水的温 度、盐度差异所引起的。
形成原因
洋流的形成与地球自转、海水的 温度和盐度变化有关。例如,赤 道洋流是由于太阳辐射加热和地 球自转共同作用的结果。
影响
洋流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有重要影 响,如调节全球气候、影响海洋 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等。同时, 洋流也影响人类的航海和海洋运 输。
热成层
位于中间层之上,该层的气温 随高度升高而迅速升高。
对流层
贴近地面的最低层,是大气的 最活跃层,天气现象主要发生 在对流层内。
中间层
位于平流层之上,该层的气温 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外太空
大气层的最外层,与太空相接, 空气极其稀薄。
大气温度结构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在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 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0.65℃。
季风
定义
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由季节性温度和压 力变化引起的风。
形成原因
季风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和地表温度变化有关。在某些地区,夏季时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差异,形成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冬季时则相反。
影响
季风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 季风带地区,季风对当地的气候、农业和水资源有显著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13
3.判断影响因素 (1)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太阳辐 射或纬度因素。
(2)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海陆分布 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14
(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影响 因素:地形、地势。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 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 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
②垂直分布 在对流层中,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8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
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 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 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 大。
23
6、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 期。完成(1)~(2)题。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 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B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24
(2)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 素是( A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重点知识梳理
2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少量) 散射
( 大 部 分 )
(小于 0.76微米)
(大于 0.76微米)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3
1、三辐射: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与太阳高度、路径、大气状况等有关
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
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
果的糖分积累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质课件(共8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优质课件(共86张ppt)
的大小等。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 是明亮的?
太阳光被大气散射开来,所以是明亮的。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
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和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天 空呈现蔚蓝色。
交通信号灯“红灯停”和汽车刹车灯为红色光的原理?
可见光波长较长的红色光最不容易被散射,光束集中,穿 透力强,照射的远。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是影响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原因之 一,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区,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体 现明显的大陆性特点。
●云雨天气绝迹。
2、大气的垂直分布
高度 高层大气
(km)
50
平流层
12
对流层
0
空气稀薄,密度小
电 离
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层
人造卫星等运行、极光、流星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平流运动为主 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层保护人类环境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
10℃20℃ 30℃
温度oC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年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总量最
我国新疆瓜果品质好的原因?
大值不在赤道地区,而在北 回归线附近——赤道地区云
太阳能光伏电站开发:
雨天气比回归线附近多.
1、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2、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成本低,适合建设大型
光伏发电场;(荒漠、沙漠、戈壁、滩涂、盐碱地等 等
面积大)
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
农业生产的什么条件?请简要说 明原因。
地 面
主要改善了热量条件,根据温室

效应原理,密封的环境可以防止 热量散失,同时还可以起到调节 光照、风、湿度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件(共19张PPT)

固体杂质
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补充知识
太阳辐射波长
0.4 微米
0.76微米
紫蓝青绿黄橙赤
1、太阳辐射包 括哪几类电磁 波?
2太阳辐射的能 量主要在哪个 光区?
大气的受热过程

阳 辐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气





气 大气 增 吸收


射向地面
地面受热增温
“太阳暖大地”
保持地面温度
“大气还大地”
地面 “大地暖大气”
大气的削弱作用
A.表现形式:吸收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特点:有选择性
大气的削弱作用
B.表现形式:反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云层、尘埃 特点:无选择性
1. 多云的白天,气温不太高 2. 反射率:雪地,亮、刺眼 3. 夏天,穿白衬衫比黑衬衫更凉快
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 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形式:散射作用
参与的大气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具有选择性
1.晴朗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因为波长 较短的蓝色光更容易被散射 2.红灯停,绿灯行,因为红色波长较 长,散射作用小,醒目 3.阳光没有射到教室里,教室里确实 亮的,也是因为散射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
A、月球表面为什么昼夜温差比地球表面大的多?(白天气
温127,夜晚-183,昼夜温差达310度)
大气层
B、阴天与晴天相比谁的昼夜温差大,为什么? 阴天 保温作用
实际应用
北方冬季,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吃到当地产的新鲜蔬菜?
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等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共24张PPT)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共24张PPT)
即“高凸低凹 ”。
高压
低压


低压 A
受热
高 压
高压 C 冷却
低压
比较①②③④的气压大小
高压

低压





高压 B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C
冷却
③ > ② > ① >④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B 规律 冷却
低压 A
受热
高压


C
冷却
1、气压都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高低气压都是在同一水面上的比较

市区
郊区
城市风对城市有何影响?
1、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影响?
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 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 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2、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二、热力环流
重点: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难点:热力环流的原理
侦探小故事:
小明到海边露营,夜里小明钱包不见了,于是 找来了警察。警察确认了两名嫌疑犯,录口供时:
嫌疑犯甲说:我当时在海边散步,面朝大海,风 吹着我脸庞,好舒服,钱包不是我偷的。
嫌疑犯乙说,当时我坐在海边,面朝大海,风从 我身后吹过来,我觉得好冷,然后就回去睡觉了, 钱包不是我偷的。
C
高压
A’
低压
B’
低压

新课程高中地理优质课比赛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新课程高中地理优质课比赛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性认识)→列举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热力环流,培养大家 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jīngshén)。B、高压、低压:。图中空气在A、B、C、D四点的流 向如何。A、B、C、D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D>A>B>C。(1)在图a和图b上标出 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甲村庄受到的污染(wūrǎn),白天与夜晚相比,何时更严重?
甲村庄
白天吹谷风
第二十四页,共29页。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hé dānɡ)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其实是 (yīd巴泛ìn(山g指)夜包的多雨关括夜和系四山雨?川谷的盆风我有地国没地有西区一南)定山。地
白天(bái tiān)
陆地(lùdì):增温快
海洋(hǎiyáng):增 温慢
夜晚
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
第十四页,共29页。
(4)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qìwēn)有什么调节作 用?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海滨地区能够
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 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 结果是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Image
第二十九页,共29页。
第五页,共29页。
1060hpa 1100hpa
高度升高,气压减小
高空 (gāokōng) 1000m
500m
A
第六页,共29页。
地面 (dìmiàn)
C
B
地 面 (dì
D
A
第七页,共29页。
900hpa
1100hpa
大气(dàqì)中气压值相等的点所构成 的面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B
③②⑤①④
2、根据地球昼夜辐射的变化状况可知,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起了_________作用,使地球气温白天_____(填“>”或“<”)月球;夜晚大气对近地面大气温度的调节主要起了_________作用,使地球气温夜晚______ (填“>”或“<”)月球。 削弱 < 保温 >
3、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 4、夜晚多云,气温比晴天高,是因为( ) 5、白天少云,气温比阴天高,是因为( ) 6、夜晚少云,气温比阴天低,是因为( ) A、大气散射作用 B、大气逆辐射作用 C、大气反射作用 D、地面辐射作用
紫外线
红外线
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大部分可 见光可穿透
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无选择性,反 射光呈白色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蓝色光最易被散射
向四面八方散射 ,有选择性
A. 吸收作用
思考:1、从臭氧、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吸收作用,可知大气吸收具有什么特性?
2、为什么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3
对比下面两图,说出地理表面与月球表面温度差异及主要原因
没有大气的月球
有大气的地球
大气 上界
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 没有大气的月球 有大气的地球 大气 上界 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


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_____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
2)夜间多云时,因云层 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 作用增强,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

热力环流PPT课件

热力环流PPT课件
03
南半球向左偏转
1
北半球向右偏转
2

3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是如何受热的
大气上界
地 面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大气 吸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2、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的受热)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 气 增 温
动画演示
小结: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冷热不均

根本
原因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直接
原因
空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收看!
演讲人姓名
山风
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气温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市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的高温的城市区域,这种现象就称为﹋(城市工业、居民、交通等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热力环流PPT课件

热力环流PPT课件

02
地球表面热力环流现象分 析
陆地与海洋间热力环流
白天
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近 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空 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
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近 地面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空 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山地与平原间热力环流
在热力环流的上升支,低层空 气辐合上升,形成低压中心, 周围空气向中心辐合,风向呈 辐合状。
在热力环流的下降支,高层空 气辐散下沉,形成高压中心, 空气从中心向外辐散,风向呈 辐散状。
04
热力环流观测方法与技术 研究
传统观测方法介绍
地面观测站
飞机观测
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站对温度、湿度、 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进行长期连续 的观测,获取热力环流的基础数据。
数据同化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利用数据同化技术,将观测数据融入数值模拟模 型,提高模型的初始场和边界条件的准确性,从 而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
数据同化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通过数据同化技术,将实时的观测数据融入天气 预报模型,提高预报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05
热力环流模拟预测模型研 究
区域气候模式在热力环流模拟中应用
过程参数化等挑战。
全球气候模式在热力环流模拟中应用
01
全球气候模式(GCMs)概述
介绍GCMs的定义、发展及在热力环流模拟中的应用。
02
GCMs在热力环流模拟中的优势
阐述GCMs在大尺度环流特征、长期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的模拟优势。
03
GCMs在热力环流模拟中的挑战
讨论GCMs在分辨率、地表特征描述、云和辐射过程等方面的挑战。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人教版

逆温若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气压降低
气压升高
地面

地面

2、热力环流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C 冷却
A 受热
高 度 升 高 , 气 压 减 小
B 冷却
热力环流
高 空
1020hpa
地面
时间. 假设地面质地均匀、受热情况相同,在同一高度空气密度相同吗?气压呢?
A、B、C、D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列顺序?
4、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1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是:
对流运动:空气在热力或动力作用下的垂直上升或下沉运动。
吸收、散射等,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等压面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
大(3夜假3气因地间设、的 为 面 地 水风水晴是面平从平朗近质气陆运的地地压地动夜面均梯吹:晚大匀度向等,气、力海压天的受与洋线空直热地与少接情转等云热况偏压或源相向面无同力云,的,在影大同响气一逆高辐度射空弱气,密膨胀上升地度面相辐同射吗的?热气量压散呢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收缩下沉,容易出现霜冻)
昼夜温差大最大一般在500C左右
➢活动探究: 地月表面气温差异
大气上界
削弱作用
白天: 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

地理必修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地理必修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干旱:冷热不均导 致大气水分子蒸发,
形成干旱
寒潮:冷热不均导 致大气温度下降,
形成寒潮
自然灾害的实例
干旱:长时间无雨,导致土 地干裂,农作物减产
洪水:持续降雨导致河流水 位上涨,引发洪水
台风:强烈的热带气旋,带 来狂风暴雨
地震:地壳运动导致地壳破 裂,引发地震
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导致火 山喷发,引发火山爆发
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
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减少化石燃 料的使用,发展 可再生能源
提高能源效率: 改进建筑设计, 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
保护森林和植被: 植树造林,保护 自然生态系统
适应气候变化: 调整农业生产方 式,提高城市排 水系统能力
4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定义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 动或其他自然因素导致大 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超过 一定标准,对人类健康和 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冷热不均导致大气压力变化, 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聚集
冷热不均影响大气环流,改 变污染物的传输和分布
大气污染的实例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因工业 排放和燃煤产生的烟雾导致数千人死 亡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 代,洛杉矶因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产 生的光化学烟雾导致大量居民患病
墨西哥城空气污染:由于地理位置和 工业排放,墨西哥城经常出现严重的 空气污染问题
北京雾霾:由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 和建筑扬尘等原因,北京经常出现严 重的雾霾天气
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减少污染物 排放:控制 工业、交通、 生活等排放 源,减少污 染物排放量
提高能源效 率:推广清 洁能源,提 高能源利用 效率,减少
能源消耗
加强环境监 测:建立完 善的环境监 测体系,及 时掌握大气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风+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风+课件+(共18张PPT)

规律:密则大疏则小
(二)三种对风力的影响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只在赤道(不存在) 风向----垂直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
(hPa) 1010
1020
1030
2.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水平气压梯度力(起 始阶段的风向) 1000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南方新课堂 P31 迁移应用
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百帕)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a. 垂直于 等压线
方向: 垂直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特点: 等压线越密集,气压差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等压线
1000
3、摩擦力对近地面风的影响
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2
风向
+
1004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1006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
1008
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 与风向相反
1010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大小:取决于地表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
既影响风向, 又影响风速。
动手画一画
甲地等压线密集,乙地等压线稀疏,等压线密集, 气压差异大气压梯度大,因此,甲处气压梯度大
技能掌握: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的方法 (南方新课堂P31)
•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 • 第二步,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 (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 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 第三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 右 ( 北半球 ) 或左 ( 南半球 ) 偏转 30°~ 45°角,画出实线箭 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一等奖作品,超强撼)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一等奖作品,超强撼)
太阳 辐射 削弱作用 地 面 吸 收 地面增温
• 吸收 • 反射 • 散射
地面 是
大气 主要的直接热源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增 温
大 气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安徽桐城余双红
大气
吸收
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面 “大气还大地”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大气层的分层
• 平流层
– 现象:大气水平运动,无对流,无天气变化 – 气温特点: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安徽桐城余双红 – 受热过程:臭氧直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高层大气
– 人类活动:飞机飞行 平流层 对流层 地 面
大气层的分层
• 对流层
– 厚度:9~17km – 现象: 大气对流,天气多变
安徽桐城余双红 – 气温特点: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
C
地;
C
1、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B
地进行植树造林。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线与等压面
等压面
安徽桐城余双红
等压面
等压线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等压线越密,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安徽桐城余双红
目录
1
大气的受热过程
安徽桐城余双红
3
大气的水平运动
2
热力环流
现象探讨
从生活常识知:离热源越近,热辐射越强, 物体温度越高。
安徽桐城余双红
假定推理:离太阳越近,受热越多, 温度应该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大气还地面
大气辐射 大气上界
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


活动: 活动:
一天的最高气温为什么不是在12点,而 一天的最高气温为什么不是在 点 是出现在下午14点 是出现在下午 点?
太阳辐射最强是12点 太阳辐射最强是 点
大气上界
大气逆辐射最强 是14点 点
地面辐射最强是13点 地面辐射最强是 点
O3吸收紫外线CO2 H2O 吸收红外线
吸收17% 到达地表47% 地面温度升高


(2)地面暖大气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 量的75%-95 75%-95% 量的75%-95%
地 面 辐 射
大气温度升高 地 面
所以, 所以,地面是大气直接热量来源

夏天到来,人们会选择到山上去避暑。 夏天到来,人们会选择到山上去避暑。这样 做有道理吗? 做有道理吗? 原因:海拔越高,距离地面越 原因:海拔越高, 吸收地面的能量越少, 远,吸收地面的能量越少,所 以温度越低 温度递减规律:每上升一百米, 温度递减规律:每上升一百米,气温要 下降0 下降0.6度 例:山脚的高度为0米,温度为18度, 山顶的高度为2000米,求山顶的温度? 6度
活动

年太阳辐射最高是什么地方? 年太阳辐射最高是什么地方?
青藏高原 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云层薄,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为什么青藏高原的气温 却较低? 却较低?
云层薄,吸收地面的能量少,大气 逆辐射的作用弱,所以气温低

年太阳辐射量最低是什么 地方? 地方?
四川盆地 原因:云层厚,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强, 所以太阳辐射低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胡中奎
2007 10 26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
——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出现在太阳高度 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出现在太阳高度 最大的正午12点 原因是什么? 最大的正午 点。原因是什么? ——夏天到来,人们会选择到山上去避暑。 夏天到来, 夏天到来 人们会选择到山上去避暑。 这样做有道理吗? 这样做有道理吗?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 大气的组成成分: 大气的组成成分:
干洁空气: 2 N 水汽 O2 CO2 O3
尘埃:凝结核2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地面 1
反射 散射36%
太 阳 辐 射
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 长越短;反之则越长。太阳表面的温度 6000k.所以,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100% 大气上界


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的受热) (大气的受热)
反射 散射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地 面 增 温 地面增温
大 气 辐 射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射向地面

面 “地面暖大气” 地面暖大气” 地面暖大气
“太阳暖地面 太阳暖地面
“大气还地面” 大气还地面” 大气还地面
为什么四川盆地气温却 高?
原因: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温 度高
活动探究: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 活动探究: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 1270C,夜晚则降到 ,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 , 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 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
没有大气的月球情况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大气 上界
原因:没有大气的月球, 原因:没有大气的月球,白天太阳辐射全部 到达月面,使月面温度迅速升高。夜晚, 到达月面,使月面温度迅速升高。夜晚,月 球表面辐射强烈, 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球表面起保 温作用,温度下降速度很快。 温作用,温度下降速度很快。所以月面温度 昼夜变化比地球剧烈的多
小结: 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暖地面 地面暖大气 大气暖地面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
作业: 作业:
判断1 判断1和2分别是晴天还是阴天?理由是什么? 分别是晴天还是阴天?理由是什么?
温 度



12
18 24
时间
答案: 答案:
1是晴天 理由:晴天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理由: 所以温度高;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弱,所以温度高;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所以温度较低。 所以温度较低。 2是阴天 理由:阴天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理由: 所以温度底;阴天的夜晚, 强,所以温度底;阴天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 用强, 用强,所以温度较高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